探访最美无人区可可西里——电影《可可西里》拍摄地

合集下载

可可西里无人区有多美,就有多可怕,16人组队穿越差点走不出来

可可西里无人区有多美,就有多可怕,16人组队穿越差点走不出来

可可西里无人区有多美,就有多可怕,16人组队穿越差点走不出来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是一个非常很美丽的地方,但是少有人了解她。

甚至可能误会可可西里在西藏或者新疆地区。

其实可可西里是中国的四大无人区之一,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总面积450万公顷,等于一个云南省和广东省加起来那么大。

可可西里横跨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总面积与英国国土面积相当,即便只计算世界遗产地核心区和缓冲区的面积,也高达6万平方千米,是瑞士国土面积的1.5倍。

是21世纪初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环境。

2017年,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青海可可西里经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1处世界遗产。

目前,在我国被公认的有四大无人区,它们分别是西藏的羌塘、新疆西藏交界的阿尔金、青海的可可西里和位于新疆的罗布泊,由于交通的不便利,生存条件的限制,基本无人生存,也习惯于被人们称为生命的禁区。

可可西里蒙语意为“美丽的少女或者青色的山梁”,藏语称该地区为“阿钦公加”。

长江的北部源头楚玛尔河就在可可西里山南麓。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夹在唐古拉山脉和昆仑山脉中间,周边地区大部分都是少数民族地区。

西部与西藏自治区毗邻,西北角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接,面积是8.3万平方公里。

可可西里无人区,是世界第三大,也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还是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

周围没屏障,地势高峻,平均海拔高度在5000米以上,这里气候寒冷,常年大风,年平均气温在零下4℃度以下,最冷温度可达-40多度。

由于空气稀薄,气压偏低,氧气稀薄,只有低海拔地区的一半,烧开水的沸点只有80多度。

这里气候恶劣,却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可可西里游玩攻略

可可西里游玩攻略

可可西里游玩攻略,感受自然之美
可可西里,这片神秘的土地,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生命的禁区,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可可西里,感受自然之美。

首先,关于交通,可以选择自驾或跟团游。

自驾的话,可以从西宁出发,途经青海湖,穿越柴达木盆地,最终抵达可可西里。

跟团游则可以选择青海当地的旅行社,他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导游和行程安排。

其次,关于住宿,可可西里地区有多个营地供游客选择。

如果您是自驾游,也可以选择在营地露营,感受大自然的宁静。

但请注意,露营时要遵守相关规定,不要破坏环境。

再来谈谈游玩攻略。

在可可西里,您可以观赏到藏羚羊、藏野驴、雪豹等珍稀野生动物,还有美丽的高原湖泊、壮观的冰川和雪山。

此外,您还可以参观当地的科研站和博物馆,了解可可西里的生态环境和保护工作。

最后提醒大家,可可西里海拔较高,气候多变,请注意携带保暖衣物和高原反应药物。

同时,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不要打扰野生动物的生活。

总之,可可西里是一片充满神秘和美丽的地方,希望您在游览的同时,也能为保护这片土地尽一份力量。

让我们共同感受自然之美,守护地球家园。

影片《可可西里》的纪实性分析

影片《可可西里》的纪实性分析

影片《可可西里》的纪实性分析
《可可西里》是一部自然纪录片,该片以拍摄者在可可西里草原的实地拍摄为基础,记录了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生活的各种动物和植物的生态和行为。

该片自然纪录片风格强烈,没有涉及任何虚构或文学元素,完全以实景来呈现自然的真实状态。

以下是对该片的纪实性分析。

首先,该片的拍摄器材和场景布置都偏向自然纪录片的方式,拍摄器材使用非常实用的长焦(超长焦)相机,以台车等支架进行固定,非常适合拍摄荒野中的动物,同时,拍摄器材也非常适合捕捉远距离的动物和景象,使得该片可以非常深入地呈现整个可可西里草原的美丽景象。

在场景设计上,拍摄团队大量运用航拍技术,用于展示广袤的草原和高山景观。

其次,本片的拍摄手法具有很高的纪实性。

影片以一种非常客观的方式来呈现草原上的动植物生态和行为,让观众看到了自然的真实情景。

拍摄组选择跟随一些最具代表性的动物,包括藏羚羊、草原狼、藏鸡和石鸡等,同时拍摄一些罕见的非洲野马,难得以多角度拍摄到它们的极为难得的迁徙。

拍摄者偏向于旁观记录,没有过多干预动物的生活,完全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

影片中的音效也非常纪实,拍摄组采用专业的麦克风技术采集到现场环境中的各种声音,比如风声、鸟鸣、动物呼吸声等,这些声音非常生动,在观众看电影时增强了他们对自然景象的感知和体验。

总之,影片《可可西里》的纪实性非常强,完美地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动植物生态系统的演变。

它提供给观众一些独特的视角,让观众感受到了到美丽自然的魅力,正如影片结尾明显传递的信息:保护自然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可可西里湖泊考察记——勒斜武担湖

可可西里湖泊考察记——勒斜武担湖

可可西里湖泊考察记勒斜武担湖撰文、摄影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陈浩从摸黑到达这个湖泊,不知道它什么样子、什么脾气,到第二天湖光山色、流连忘返,到波浪阵阵,再到第三天弥天大雪,勒斜武担湖留给考察队的是变幻莫测和多姿多彩。

勒斜武担湖,还是那么神秘,一如它的名字,听来十分敬畏。

勒斜武担湖湖上风云nter into Hoh Xil5081m,相688m。

考察队过一处浅水湖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西藏人文地理》杂志 联合特别策划专题11月3日,晴转多云,阵风。

早上天气太好了,营地附近湖上几乎风平浪静,四围雪山在阳光下显得十分可爱(图4)。

昨晚大家合计觉得勒斜武担湖很大,湖上作业估计两天才能完成,若遭遇风浪,估计还要拖延。

而观察发现,从上午10:00到11:30,营地基本无风,湖上只有细波纹(图5);另外,找淡水失败,队长和几名队员认为可以一天把活儿干完,第二天撤营。

于是,考察队果断决定上湖。

勒斜武担湖湖上作业由两条船来完成,分为东西湖区。

灰白船:鞠建廷(队长)、陈浩和乔宝晋三人,测深(水下地形)东部湖区,测线长75km,加上返回营地的路程共80km,12:40出发,16:00靠岸。

东湖区共计7条测线(图3),水深数值不一,1号线上离开湖岸不久即达到38m,2~3号线上中心水深40~43m,4~6号线上水深10~5m。

测量发现,该湖北岸陡,南岸略缓,中间深,东部宽平。

最后一条返程线,风云起来,逆浪行驶,时速尚可到17.5 km,十分颠簸。

红船:老陈、开金磊、寇强强和黄壬晖,外加一个女生,船上五人,测深西部湖区,测线长60km,12:50出发,18:10靠岸。

该船并负责获取重力钻柱样、表层样、收集水样和水质数据。

总体而言,勒斜武担湖主湖盆水深40m,最大水深43.2m,湖底地形存在明显起伏。

另外,用水质多参数仪测定湖水电导率为19万,盐度约为330g/L。

而1989年7月的科考显示,该湖表卤水矿化度(盐度)为132~138g/L,平均为135.5g/L,盐湖水化学类型为氯化物型(《中国盐湖志》第180页)。

电影迷之旅探索电影拍摄地

电影迷之旅探索电影拍摄地

电影迷之旅探索电影拍摄地电影作为一种充满魅力的艺术形式,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之中。

每当我们欣赏一部电影时,总会被片中的景色所吸引,想要亲身踏足电影的拍摄地。

电影迷之旅,则是满足这个愿望的绝佳选择。

本文将带您领略电影拍摄地的魅力,感受电影与现实的奇妙交织。

一、拍摄地探秘电影的拍摄地多种多样,既有城市的繁华与现代化,也有乡村的宁静与朴实。

电影迷之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电影背后的拍摄地,感受电影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

例如,英国伦敦的布拉姆顿,曾被《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选中作为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取景地。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那种神秘而魔幻的氛围,仿佛置身于电影的世界之中。

而在新西兰的怀特岛,是《魔戒》系列电影中的中土大陆之一。

牛奶湖、博福尔湖等地,让人仿佛看到了片中的山川河流和翠绿的森林。

在这里,我们可以亲身经历电影中的冒险与魔幻。

二、电影旅行的意义电影迷之旅不仅仅是满足了我们对电影拍摄地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给予了我们对电影的更深层次理解。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影像与音乐来讲述故事,并传递情感。

而这些故事和情感,往往与拍摄地密切相关。

电影迷之旅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导演的意图,明白为什么选择在某个地方拍摄。

例如,中国张家界的奇特地貌成为了《阿凡达》电影的取景地,这片壮丽的山水景色使得电影的幻想世界更加真实。

通过亲自踏足张家界,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电影背后的想象与创造。

三、电影拍摄地的影响电影的成功,往往成为了拍摄地的宣传利器,吸引了大量观光游客。

而这些电影迷,也给拍摄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例如,新西兰哈比屯村,是《魔戒》系列电影的重要取景地之一。

这个建在电影拍摄地上的村庄,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参观哈比屯的各种场景,感受到《魔戒》中的浓厚氛围。

同样的,印度的扎尔卡利麦湖,在《斯拉姆贾姆不利安》电影中的出色表现,吸引了大量观光游客。

扎尔卡利麦湖的美景,成为了旅游业的一个亮点。

可可西里导游词范文介绍

可可西里导游词范文介绍

可可西里导游词范文介绍——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可可西里导游词1可可西里蒙语释意为“青色或绿色的山脉”,位于喀喇昆仑山以东,青藏公路以西,唐古拉山以北,昆仑山以南。

这里海拔高,气候寒冷而干燥,环境恶劣,人迹罕至,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高寒地区,因而亦有“人类生存禁区”之称。

可可西里地区宽约200-300公里,西部是藏羌内流湖区,东部是长江源,盘踞南北两侧的是唐古拉山脉与昆仑山脉,是山势较缓的平均海拔在6000米左右的极高山地。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于1995年由省政府批准设立,是青海省面积最大的一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50万公顷,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保护动物种类多,种群数量大,共有保护动物46种,其中18种属于青藏高原特有种。

可可西里山属昆仑山系南列支脉。

位于青海西南部,西藏自治区东北部,涟湖、饮马湖、可可西里湖以南,永红湖、西金乌兰湖、移山湖之北。

蒙古语意为“青(或绿)色的山梁”。

北西--南东走向。

长300余千米,宽20-30千米。

断块山。

平均海拔5000-6000米。

地貌表现为宽浅低山,山坡平缓,相对高度500-700米。

最高峰岗扎日东峰海拔6136米。

海拔5600米山地夷平面上,发育有零星的平顶冰川。

青新交界处的山峰汇集众多冰川,最大冰川面积1000平方千米,为通天河支流楚玛尔河发源地。

位置: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北部气候:这里的夏季气温通常在零摄氏度以下,日平均气温为1摄氏度,天气瞬息万变,晴朗的蓝天白云瞬息之间便会风起云涌,随之而来的便是雪花与冰雹。

即使是在六月天,大地上的平均雪深度也有六、七厘米,“盛夏”的雷电在地面上跳跃,震耳的雷声由远及近,形成了高原上叹为观止的“滚地雷”。

面积:8.3万平方公里可可西里地区的空气新鲜而稀薄,是我国少有的没有环境污染的地区,但是,这里的气压很低,氧气含量仅相当于平原地区的百分之六十左右,人们常常感觉气短不适,心跳加快,饮食不振等高原反应。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全攻略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全攻略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全攻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一处著名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享有“水塔之源”的美誉。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全面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攻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个神秘而壮美的地方。

一、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简介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和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之间,总面积达30,000多平方公里。

该区域地处青藏高原,拥有众多的高山、湖泊和草原,是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生态系统之一。

二、如何前往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1.交通方式目前,前往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交通方式为路线,可以选择从西宁、拉萨等城市乘坐长途汽车前往。

另外,也可以选择包车或自驾前往,但需注意道路条件较为艰苦,需做好充分的准备。

2.最佳旅行时间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位于高原地区,气候寒冷,阳光强烈。

最佳旅行时间为5月至10月,此时气温较为适宜,草原绿意盎然,湖泊湛蓝清澈。

三、主要景点推荐1.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南部边缘的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之一。

尽管这里干燥而贫瘠,但却有独特的美景:沙漠中矗立着形状各异的沙丘,金色的沙漠与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别有一番风情。

2.纳木错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内最著名的湖泊之一是纳木错。

这是一处高原湖泊,湖水碧绿如玉,湖畔的山峦与倒映在湖面上的天空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3.可可西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以其自然风光而闻名,而可可西里山也是该地区的一大亮点。

这座海拔超过7,500米的山峰屹立在青藏高原上,它是登山爱好者的梦想之地,也是高原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四、旅行注意事项1.高原反应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因此游客在前往之前要做好高原反应的预防措施,如提前一周开始服用“红景天”等高原药物,并注意适当的休息和水分补充。

2.环保意识作为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

在游览期间,请务必遵守相关规定,不要随意扔垃圾,保持景区的整洁。

浅谈陆川电影《可可西里》中的细节处理及其作用

浅谈陆川电影《可可西里》中的细节处理及其作用

浅谈陆川电影《可可西里》中的细节处理及其作用作者:许芳饶娅婞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04期【摘要】陆川以纪录片的形式拍摄了人文类电影《可可西里》。

本文从影视细节方面入手,探讨细节在影片中的作用及美学意义。

从细节使主题可视化、使人物具体化、使氛围意境化这三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陆川由点及面,逐一递进,完美地展示了浓郁的思辨色彩。

表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人在面对生活的不同选择、人在信仰上的坚守、人在生死之间的抉择等等。

【关键词】陆川;《可可西里》;细节;作用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133-02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在短暂的百年历史中历经沧桑但仍然能够引领潮流,因为它能够容纳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这六大艺术,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1]。

众所周知,画面是构成电影的基本要素之一,而细节又是构成画面的基本要素之一。

电影中对主题的表达、对人物的塑造、对情节的推进,都需要通过对各种细节进行补充处理才能完好地展示在观众面前。

2004年陆川以纪录片形式拍摄的人文类电影《可可西里》,叙述了一个武装巡山队守护当地藏羚羊的故事,在茫茫风雪中,他们面对过饥饿、寒冷、枪战……但他们从未停止过追寻卖皮人的步伐。

群山万里,鲜血晕染了可可西里,队长日泰用生命守护了自己神圣的家园,守护了在草原上奔跑的藏羚羊群。

在十七届东京电影节上,《可可西里》凭借大气磅礴的气势和真实感一鸣惊人,斩获评委会大奖,同时也获得国内第25届香港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的荣誉。

陆川导演想要表达的宗教信仰、袍泽之情、人与自然等丰富的主题均能从本片许多形象的细节中找到影子。

一、细节使抽象的主题可听化,可视化景框内的空间,即电影的世界。

空间中所有动作的安排、布景和道具、构图方式以及如何拍摄等都能传达导演的意图,或者说是能够表现某种隐喻或象征意义,这就是电影的细节,易被忽视却又实实在在引导观众深入影片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访最美无人区可可西里——电影《可可西里》拍摄地
也许在可可西里无人区中,你可以遇到清晨的阳光铺洒在火山山谷的冰河雪地之上;露宿在库赛湖畔,能够享受帐篷缝中漏下来的星光;又或者是偶遇藏羚群,透过望远镜欣赏它们轻盈的姿态和水灵的大眼睛……。

可可西里,藏语意为“美丽的少女”。

位于青海省境内,南沿与唐古拉山脉交界,西与西藏自治区接壤,西北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连,东西长近400公里,南北宽约280多公里,总面积8.3万平方公里。

可可西里无人区(藏语称该地区为“阿钦公加”),是世界第三大,也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

在严峻的天气条件保护下,“可可西里”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也是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

这里山峦巍峨连绵,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冰川冷峻挺拔。

这里同时是野生动物的天堂,230多种野生动物生活在广阔的土地上。

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白唇鹿、棕熊……,驱车在可可西里的空间里,你会意外地发现它们的身影突然出现在你的眼前,撞入你的镜头。

(来自悠哉旅游网的推荐)。

#跟着大片去旅行#。

爱乐活生活医疗旅行。

电影《可可西里》
电影《可可西里》拍摄地
电影《可可西里》拍摄地
电影《可可西里》拍摄地
爱乐活——有态度、正能量的品质生活社区。

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各类达人聚在这里,分享消费攻略,激发生活灵感,发现城市最IN 的角落。

在这里,有爱,有乐,有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爱乐活】
文章来源:/post/4020f9031c7010af64100892?from=wenku/?from=wenk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