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卡拉维拉斯郡著名的跳蛙》浅析马克-吐温的写作技巧
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2

《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读后感马克·吐温的)(简称《卡县名蛙》)是篇饶有趣味的短篇小说。
尽管作品字数不多,可在《星期六新闻》发表后却让“整个纽约顿时大笑年轻的作者也因小说的诙谐色彩,“一举成名,成为闻名全美的幽默大师”叽《卡县名蛙》中“跳蛙”题材来自西部赌徒轶事,该故事原来还仅仅在边获流传,但经马克·吐温改造与加工之后,“跳蛙”故事迅速传遍全美,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笑谈。
在阅读中我发现,作品在描述小动物时运用三种手法,把动物们的特性栩栩如生地展示出来。
一是对动物进行动作与肖像描写。
母马被称作“一刻钟老太太”,是匹病恹恹的老马,打不起精神,跑得非常之慢;斗狗则是:“拴在那里,一副罪溜溜的样子,老想偷点什么。
”跳蛙:“那蛤蟆就像翻煎饼一样在空中打了个转——兴许是个筋斗呢。
”小说对动物的描绘形象传神,让人读来感到亲切可信,从而产生相应的认同感。
二是突出小动物的特异功能。
这种特异功能,从它们的外表是看不出来的。
如人们见到母马是副病态,就让它先跑两三百码,“等快到了终点,它就立马来了精神,拼了老命,撒欢起来,”还“咳嗽、打喷嚏、流鼻涕”,赌赛的结果是:“它总是刚好比别的马早一个头”。
至于斗狗,它的看家本领是咬后腿,只要咬住别的狗后腿,就能取得赌赛胜利。
但有一次,对方的狗没后腿,斗狗反倒输了,因为它只会咬后腿。
三是运用类似于人的心理描写。
动物不仅被拟人化了,也会在读者这里产生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
如斗狗比赛时,它咬住对方的假腿后,“好像是吃了一惊,跟着就有点儿没精打采……他朝斯迈雷瞧了一眼,好像说它伤透了心,这都是斯迈雷的错,怎么弄了一条没有后腿的狗来让它斗呢”。
马克·吐温从外貌到动作再到心理,把动物的主要特征全凸现出来了。
无论是对动物们浓墨重彩的渲染,还是轻描淡写的叙述,他都能妙手如神,让人捧腹不止从语言表述上看,作品中比喻、拟人与讽刺等修辞技巧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幽默“笑果”。
论《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之魅力

论《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之魅力《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发表1865年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作,也正是这部作品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本文将从形象的人物塑造、独特的叙事结构和对美国现实批判三个方面对该小说进行文本细读和详细分析它的魅力所在。
标签:《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魅力;马克·吐温一、引言马克·吐,美国作家,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
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一个乡村贫穷律师家庭,从小出外拜师学徒。
当过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水手、南军士兵,还经营过木材业、矿业和出版业,但有效的工作是当记者和写作幽默文学。
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
二、《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魅力的主要表现(一)形象的人物塑造1.小说中的我从小说背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小说的讲述者“我”是一个东部人,说话有礼貌且言语规范工整。
比如说,当我见到西蒙·威勒并向他询问列昂尼达斯·W·斯迈雷神父的消息时,他在最后加了一句:“我又加了一句:要是威勒先生能告诉我这位列昂尼达斯·W·斯迈雷神父的消息,我将感激不尽。
”从这句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我”在向他人打听消息时也是及有礼貌的。
并在后文中,尽管“我”对西蒙·威勒讲的事情感到无聊,但是自始至终听凭他讲下去,没有打断他,显出一副很有教养的样子。
到最后,“我”因忍受不了他的讲述,并觉得西蒙·威勒的话对我毫无用处时,“我”在临走时也祝福他度过美好的一天。
2.西蒙·威勒首先,西蒙·威勒是一个和气、朴实、真诚的人。
马克吐温《卡县跳蛙》读后感 700字

马克·吐温《卡县跳蛙》读后感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卡县跳蛙》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深刻的讽刺意味,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时而捧腹大笑,时而又陷入深思。
这篇小说不仅是马克·吐温的成名之作,更是他幽默与讽刺艺术的集中体现。
故事围绕着一个名叫吉姆·斯迈雷的赌徒展开,他嗜赌如命,无论大小事情都要与人打赌。
从赛马、斗狗到鸡猫打架,甚至是两只小鸟停在篱笆上谁先飞走,他都不放过。
这种近乎病态的赌博热情,让人在感到好笑的同时,也不禁对人性中的贪婪与盲目自信产生深思。
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斯迈雷训练的那只能够跳得很高的青蛙丹尼尔。
斯迈雷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用翻跟头和捉苍蝇的方法来训练它,最终让丹尼尔成为了卡县闻名的跳蛙。
然而,当斯迈雷遇到一个狡猾的外地人时,他的赌运却走到了尽头。
外地人在丹尼尔的嘴里塞满了打鸟用的铁砂,使得它无法再跳。
这一情节的设计,不仅充满了戏剧性,更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单纯、痴迷、愚笨和盲目自信。
马克·吐温通过吉姆·斯迈雷这一形象,巧妙地批判了当时美国社会中的投机心理和盲目自信。
在19世纪后半期的美国西部,淘金热带来了商业投机的热潮,人们为了金钱不择手段,相互欺骗,甚至丧失了基本的道德标准。
斯迈雷的故事,正是对这种社会现象的生动写照。
此外,《卡县跳蛙》还展现了马克·吐温高超的叙事技巧。
他通过层层递进的故事情节,将斯迈雷的性格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从斯迈雷与马、狗、青蛙的赌局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赌博的狂热和执着,也可以看到他最终的失败和无奈。
这种叙述方式不仅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斯迈雷这一形象。
总的来说,《卡县跳蛙》是一篇充满幽默与讽刺的短篇小说。
它让我们在笑声中看到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阴暗面,也让我们对马克·吐温的文学才华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相信,这篇小说将会继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让他们在阅读中收获快乐和思考。
加利维拉县有名的跳蛙读后感

加利维拉县有名的跳蛙读后感相比起让人动容的悲剧,我更加珍惜喜剧,因为世上那么多人重视悲剧,却轻视了喜剧,殊不知令人发笑才是最难的,令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笑了上百年更是难上加难。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就做到了,这位幽默大师的成名作《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逗笑了全世界。
《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主要讲述了“我”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倾听了老人西蒙讲述的关于斯派利的打赌故事。
斯派利喜欢打赌,他无所不赌,从赌老太太的寿命到赛马赛狗,他几乎都能赢钱。
有一次,他训练了一只青蛙,为了保证这只青蛙跳得高,他整整三个月不出门。
后来,他带着这只跳蛙战无不胜。
直到他遇到了一个外乡人,外乡人趁他不注意给他的跳蛙灌了好几勺铁砂,导致了斯迈利输给了他。
这部喜剧作品相当有意思。
没有人比斯迈利更加嗜赌,没有人比斯迈利更加懂得如何投机。
这位纵横了这么多年赌场的老赌徒最终栽在更加高明的手段,没有什么比这更讽刺了。
斯迈利的赌不是我们平常那种地下赌博,它更像是一种投机、一种钻营,斯迈利总是能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靠着一些手段去赢得打赌,这不是坑别人么?这样的钱赢来有什么意义呢?更让我觉得恶心的是,斯迈利竟然还拿牧师的太太的寿命时长来打赌,说老太太活不过半个月。
这不是被贪婪蒙蔽了自己的理智还是什么?又或者是赌红了眼?连人的性命都可以赌,在他的眼里,还有什么比金钱、比投机、比赌博更重要呢?我翻阅了相关资料,资料上说这篇文章产生于美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时期,投机倒把层出不穷。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斯迈利热衷于打赌。
人性中有贪婪的的一面,对于金钱抵挡不住诱惑,总是赢取更多利益,不知道制止自己。
身为一名党员,我认为应该抵挡赌博的诱惑,不要说“小赌怡情,大赌伤身”,无论大赌还是小赌,那都是赌,都会把人拖入深渊。
我们要正确认识到赌博的危害,不要轻易打赌,抵住诱惑,不给自己有堕入深渊的机会。
更有意思的是,马克吐温还不忘讽刺当时的政治家。
用民主党和共和党的领导人命名狗和青蛙,正是反映了美国人民的心声:领导人的不作为、愚蠢行为让人民极度不满。
重温经典:浅析《卡拉维拉县的著名跳蛙》中的陌生化特征

重温经典:浅析《卡拉维拉县的著名跳蛙》中的陌生化特征《卡拉维拉县的著名跳蛙》发表于1865年,属于马克?吐温早期短篇小说作品。
作品的创作素材取自马克?吐温在西部旅行时听到的赌徒轶事,对于跳蛙故事的叙述描写有诸多版本,包括Jim Smileyand His Jumping Frog和The Notorious Jumping Frog of Calaveras County。
在这个故事中,马克?吐温形象地展示了当时正在开发的美国西部地区的特殊风情,可以说他的小说表现出纯粹的美国气质,标志着地道的美国本土文学的发展,因而他被美国著名评论家H.L门肯称为“真正的美国文学之父”。
陌生化一词由俄国形式主义大师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按照俄文构词法生造的一个新词,英译为defamiliarization。
陌生化就是通过一系列艺术加工和处理,有意识地使被感知对象变得困难,使它和读者原有的体验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使意义的获得变得艰涩,延长了读者对形象的体验过程[1]。
陌生化所欲使之陌生的对象,自然是要表现的客体形象。
如《卡拉维拉县的著名跳蛙》中要达到陌生化效果的,便是对其中人物和动物形象的描写。
关于陌生化的目的,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
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
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然设法延长”[2]。
为了达到陌生化效果,作者通常通过以下几个手段:一、语言文学首先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艺术——什克洛夫斯基认为就是要还给人们对事物的新奇感觉,即“陌生感”。
所以,文学要达到这种艺术效果必然通过语言表现。
在《卡拉维拉县的著名跳蛙》中,马克?吐温运用了大量西部土语,用独特的幽默方式表现人物的粗俗、奔放和冲动的性格。
小说中,作者运用恰如其分的语言,将两个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地展现出来:一位是文化水平不高的西部采矿工人西蒙?威勒,另一位是赌徒吉姆?斯迈利。
卡拉维拉县驰名的跳蛙读后感

卡拉维拉县驰名的跳蛙读后感
故事一开头,那个讲述者被一个看起来有点怪的家伙给缠上了,就像被一块甩不掉的口香糖黏住了一样。
这个怪家伙就是西蒙·惠勒,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关于吉姆·斯迈利的事儿。
这个吉姆·斯迈利啊,简直就是个啥事儿都要赌一把的主儿,就像那种看到两片云都要赌哪片先飘走的人。
他对打赌的痴迷,让我觉得他就像是一个掉进了打赌这个大坑里还特别乐呵的家伙。
然后就是那只跳蛙啦,丹尼尔·韦伯斯特,一只名字超有派头的跳蛙。
你能想象一只青蛙被训练得像个专业运动员一样吗?它蹦跶起来那可真是又高又远,感觉都能直接跳到外太空去参加青蛙跳远大赛了。
可是呢,那个外乡人用了个小计谋,就把这只大名鼎鼎的跳蛙给坑了。
他把铅弹塞到青蛙肚子里,让它变得沉甸甸的,就像给一个跳远选手绑上了大石头,这只可怜的青蛙还怎么跳得动呢?这就像是一场不公平的比赛,但是在那种充满荒诞和滑稽的氛围里,又觉得特别好笑。
从这个故事里啊,我感觉马克·吐温就像一个超级幽默的魔术师,他把人性中的那种好胜、狡黠还有那种西部小镇的独特氛围,全都通过这么一个简单的打赌故事变到我们眼前。
我们看到了那些小人物们的小算计,也看到了那种乡村生活里独特的乐趣。
就好像我们也走进了那个有点乱糟糟、充满各种怪人和趣事的卡拉维拉县一样。
这故事虽然简单,但是就像一颗味道浓郁的小糖果,让你嚼完了还能在嘴里回味好久,每回想起来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呢。
《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美)马克·吐温这里从前有过一个叫吉姆·斯迈雷的。
只要能找到一个人愿打赌,他就陪同,碰上什么就赌什么,且十有八九是他赢。
他有一只小斗狗,光看外表你准以为它一钱不值,就配在那儿拴着,一副贼溜溜的样子,老想偷点什么似的。
可是,一旦在它身上下了注,它转眼就像变成另外一条狗:它的下巴颏往前伸着,就像火轮船的前甲板,下槽牙都露了出来,像煤火一样放光。
斯迈雷老是靠这条狗赢钱,直到在一条没有后腿的狗身上碰了钉子。
那一次,两条狗斗了好一阵子,两边的钱都押完了,斯迈雷的那条狗上去照着咬惯了的地方下嘴的时候,就知道自个儿上当了,它让人骗惨了。
它朝斯迈雷瞧了一眼,好像是说它伤透了心,这都是斯迈雷的错,怎么弄了一条没有后腿的狗来让它咬呢,斗狗时它本来靠的就是咬后腿嘛。
有一天,斯迈雷逮着一只跳蛙带回家去,说是要好好训一训。
果不其然,他把跳蛙训出来了。
只要他从后头点跳蛙一下,那跳蛙就会像翻煎饼一样在空中打个转,然后稳稳当当地脚朝下落地。
我就瞧见过他把丹尼尔·韦伯斯特放在这儿的地板上——那跳蛙叫丹尼尔·韦伯斯特——大喊一声:“苍蝇,丹尼尔,苍蝇!”跳蛙就噌噌地照直跳起来,快得让你来不及眨眼,把那边柜台上的一只苍蝇吞了下去,然后像一摊泥“啪嗒”落在地上,拿后腿抓耳挠腮,没事人似的。
斯迈雷拿一个小笼子装着那只跳蛙,时不时地带着它逛大街,设赌局。
有一天,一个汉子——他是个外乡人——到屯子里来,正碰上斯迈雷提着跳蛙笼子,就问:“你那笼子里头装的是什么呀?”斯迈雷冷着个脸说:“它是一只跳蛙。
”那汉子拿过笼子,转过来转过去,细细地瞅,说:“嗯,原来是个跳蛙,它有什么特别的呀?”“噢,”斯迈雷不紧不慢地说,“它就有一件看家的本事,它比这卡县地界里的任何一只跳蛙蹦得都高。
”那汉子拿过笼子,又仔仔细细地看了好半天,才还给斯迈雷,慢慢吞吞地说:“是吗?我没瞧出来这跳蛙比别的跳蛙能好到哪儿去。
短篇小说《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的美学关怀——马克·吐温式幽默中的“欺骗”

无关痛痒 的事情 , “ 不知所云 , 让 我” 最后选择逃跑了事。 在威勒讲 述的琐 事中 , 有不少欺骗 的例子 。斯迈雷上 了 陌生人的当 , 赌青蛙 时输掉 了一大笔钱 。那 只青蛙上 了人 的 当, 被灌 了两大捧铁砂仍试 图腾空而起 , 却只能“ 像法 国人似 的” 耸耸肩 。那条擅长撕 咬对手 的后腿而屡屡获胜 的狗也被
21 0 0年第 1 6期 总第 9 0期
Hale Waihona Puke 经济研究导刊 EC ON0MI S C RE EARC GUI H DE
No 1 2 1 .6, 0 0 S r l .0 e a 9 i No
短 小 卡 维 斯 驰名 跳蛙 的 学 怀 篇 说《 拉 拉 县 的 》 美 关
马克 ・ 吐温式幽默 中的“ 欺骗” 王晓春 , 权 宇
味的讲述 , 拿我开心罢 了。再者上 了威勒 的当。威勒讲述时 ,
“ 脸上不露一丝笑意 , 眉头一皱不皱 ”语调严肃沉 闷, , 表面看 起来煞 有介事 , 很可能要告诉我一件非常要紧的事情。结果
的人才会相信 “ 说 的话 , 我” 才会认认真真地把故事从头到尾
听完 , 听得云里雾里 、 晕头转向 , 因为这个故事 的确就没有打 算 要告诉我们一 件什么具体 的事情 ; 然后再恍 然大悟 , 发觉 自己原来被 “ 骗了 , 我” 这时会禁不住 对 自己的无知好笑 , 幽
艺术的表现 , 一种制造幽默效果的有效 方法。这种方法源 自于西部边疆的艰苦 生活, 经过 一代代 西部幽默作家加 工创 造, 带有鲜明的地方 色彩 ; 从更广的意义上说 , 这种手法受美国工业革命时期整个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 当时美国提 是
倡 的本 土文 学的表现。马克・ 吐温积极吸收借鉴这种欺骗手段 , 增加 了作品 的幽默感。他 的作 品超越 了美 国东部和西 部、 南部和北部 的地域界限 , 得到 了美 国人普遍认 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卡拉维拉斯郡著名的跳蛙》浅析马克?吐温的写作技巧摘要:马克·吐温是享誉世界的文学巨匠,被誉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
马克·吐温擅长写极具讽刺意味的小说,反映美国现实。
《卡拉维拉斯郡著名的跳蛙》(简称《卡县名蛙》)是其成名作,于1865年11月18日发表于《星期六新闻》上,曾让“整个美国发笑”。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浅析马克·吐温的写作幽默,分析马克·吐温如何运用高超的写作技巧来讽刺十九世纪美国社会的黑暗现实。
关键词:马克·吐温美国文学巨匠《卡县名蛙》幽默讽刺
一、马克·吐温及其作品简介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1.30-1910.4.21),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十九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美誉为美国文学界的林肯。
海伦·凯勒曾言:“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
”威廉·福克纳称他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
他的许多文章至今仍为世人乐道,他用极具特色的讽刺手法写出大量栩栩如生的人物,描述了十九世纪美国政治社会的黑暗和对美国人民的关怀。
《卡拉维拉斯郡著名的跳蛙》作为其成名作,讲述了吉姆·斯迈雷好赌成性,不论你跟他赌什么,他都乐意,而且十有八九都会赢。
最后他训练了一只蛤蟆,可以跳得很高。
在与一个外乡人的比试中,外乡人给斯迈雷的蛤蟆灌了一肚子火枪
的铁砂子,导致斯迈雷输了比赛。
二、马克·吐温的写作技巧
(一)形象鲜明的人物刻画
在《卡县名蛙》中,共有三个主要人物:被朋友骗去找人的“我”,给我讲故事的西蒙·威勒,和故事的主人翁吉姆·斯迈雷。
在小说中,我受朋友之托,去打听列昂尼达斯·w·斯迈雷的下落。
可西蒙听到之后,却不管我找谁,而是向我讲起了另一个人的故事。
“西蒙·威勒把我逼到墙角,用椅子封住我的去路”强行跟我讲述了一大堆我与我毫无关系的故事。
在讲述的过程中,威勒极其严肃,“他紧皱着眉头,脸上不露一丝笑意,从第一句起,就用四平八稳的腔调叙述”“别管故事本身是不是荒唐可笑,他一样要把讲故事当要紧的事来办”,这样栩栩如生的描写让人忍俊不禁。
马克·吐温对幽默的理解非常独到:“幽默的效果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讲故事的人表情严肃,竭力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似乎他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故事中有什么可笑之处。
”而我,这个被强行留下来听故事的人,即使听着这些与我毫无关系的荒唐事,也要表现出一副认真聆听的样子,以显得我有素养、绅士。
小说的主人翁吉姆·斯迈雷更是整个小说的亮点:他嗜赌成性,不管别人跟他赌什么,只要愿意跟他赌,他就乐意。
“要是他看见一只屎壳郎朝哪个方向走,他就跟你赌它几天才能到-不论到哪都行;只要你接茬,哪怕是去墨西哥,他也会跟着那只屎壳郎,看看它到底去不去那儿,路上得花几天时间。
”将一个嗜赌如命赌徒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二)矛盾对比的情节描写
在《卡县名蛙》中,马克·吐温充分运用了矛盾的修辞手法,将矛盾进行到底。
从一开始,“我”就被朋友“欺骗”去找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人。
然后在被西蒙·威勒堵住,跟我讲一大堆与我毫不相干、十分荒唐的事的时候,我还表现得十分的有素养、绅士。
虽然我对西蒙·威勒讲述的故事毫无兴趣,但还是表现的温文尔雅,十分耐心的把故事听完。
这样的描写让人觉得“我”是一个十分含蓄,非常有教养的来自东部的人。
但事实是,马克·吐温是一个西部拓荒者,他在那挖过矿、淘过金,十分了解西部人民的粗犷和牛仔精神。
西蒙·威勒虽然讲述的故事十分的可笑,但他却非常的严肃,从故事一开始就用一种四平八稳的腔调叙述,把讲故事当成一件要紧的事来办。
可他越是表情严肃,越与他所说的滑稽可笑的故事形成对比,让读者越发觉得可笑。
故事中的斯迈雷,只要有人愿意跟他打赌,他就乐意奉陪。
故事中他的跳蛙本来已经被他训练好了,可以比其它所有蛙跳的都高,如果他跟别人赌,一定会赢。
但后来就是因为他太想和别人赌了,当外乡人说自己没有蛙时,他赶忙说:“好办-好办-只要你替我把这笼子拿一小会儿,我就去给你逮一只来”而当他辛辛苦苦给外乡人逮来一只蛙时,外乡人已经给他的蛙灌了一肚子火枪子,斯迈雷因此输了比赛。
整篇小说中,马克·吐温处处运用矛盾对比的手法,将当时的西部拓荒者们的生活刻画的栩栩如生。
当时的拓荒者们爱吹牛、好赌,简直就跟斯迈雷一样。
而“我”和威勒则表现了当时那些表面上道貌岸然的学者和
政治家的虚伪和伪善。
(三)出人意料的情节设置
小说中充分运用了所谓的“衬跌手法”,即在故事的一开始,努力营造一种衬托的效果,让观众读者产生兴趣和对故事结局的期待,可在最后又往往笔锋一转,得出了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的效果。
小说一开始说斯迈雷嗜赌成性,而且运气极佳,十有八九都会赢。
接着故事又写了母马和斗狗的两个故事作为铺垫,最后转出斗蛙,让人觉得这次斯迈雷肯定会赢。
可没想到他为了让别人跟他赌,他甘愿跑去帮别人抓蛙,结果被人骗了,输了比赛。
让读者的期待心理扑了个空,产生笑点。
在马克·吐温的其它作品中,这样的手法屡见不鲜。
(四)独特的美式英语写作
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向西部,成为了所谓的拓荒者。
在生产生活中,他们发明了许多新词,创造了独特的表达方式。
马克·吐温第一次将地道的美式英语用进文学写作,搬上了大雅之堂,用美式英语的简洁直接来起到讽刺和幽默的效果。
在《卡县名蛙》中,马克·吐温第一次用地道的美式英语写出了“让整个美国发笑”的故事,让大家开始关注美式英语的写作能力。
小说中,小狗的名字叫安德鲁·杰克逊,跳蛙叫丹尼尔·韦伯斯特。
而这两个名字恰好是当时美国两大政党民主党和共和党党首的名字,把政治首领比喻成小狗和跳蛙,并对他们进行讽刺。
小说中斗狗安德鲁·杰克逊只会咬别的狗的后腿,但小说却写道:“那
可是只好狗,那个安德鲁·杰克逊要是活着,一准会出名,胚子好,又聪明。
”而在美式英语中,蛤蟆这一次本身就不是个好词,有骂人的作用。
小说用这样的方式来讽刺当时灰暗的美国政治,对所谓的上层统治者的优越和能力表示了不屑。
三、结语
《卡县名蛙》第一次用地道的美式英语写出了笑料不断的故事,故事本身并没有要告诉我们什么真正的故事,马克·吐温用这样一个小说讽刺了当时的美国政治的黑暗,描述了西部拓荒者的生活,处处体现了其高超的写作技巧。
马克·吐温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为基础,丰富的思想为底蕴,娴熟的写作技巧为依托,写出了一个又一个让整个人深思的故事。
他的作品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独特的幽默讽刺艺术,直至今日,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范川凤马克·吐温的幽默语言艺术【j】. 逻辑与语言习得,1994年版第36页
[2]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精选张友松译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0
[3]周杰试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的幽默特色【j】. 辽宁大学学报,1997(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