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

合集下载

六年级航天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航天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航天知识点归纳航天学是一门探索宇宙空间的科学,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了解一些基础的航天知识是非常有意义的。

以下是一些航天知识点的归纳:一、航天的基本概念航天,又称为太空探索,是指人类利用航天器进入、探索和利用太空的活动。

航天器可以是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等。

二、航天器的分类1. 人造卫星:围绕地球或其他天体运行的人造物体,用于通信、导航、气象观测等。

2. 宇宙飞船:载人或无人的航天器,用于执行太空任务。

3. 空间站:在地球低轨道上的大型人造结构,可以供宇航员长期居住和工作。

三、航天器的运行原理航天器通过火箭发射进入太空,利用地球或其他天体的引力进行轨道运动。

航天器的轨道可以是圆形或椭圆形。

四、航天器的发射1. 火箭:将航天器送入太空的运载工具。

2. 发射场:进行航天器发射的地点,需要具备特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

五、航天器的控制航天器在太空中需要进行精确的轨道控制和姿态调整,以完成预定的任务。

六、人类在太空的活动1. 太空行走:宇航员在太空中进行的舱外活动。

2. 太空生活:宇航员在太空中的饮食、睡眠、健康等日常生活。

七、航天技术的应用1. 通信卫星:提供全球通信服务。

2. 地球观测卫星:监测地球环境和气候变化。

3. 导航卫星:提供全球定位服务。

八、航天探索的意义航天探索不仅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增进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激发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九、中国的航天成就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嫦娥”探月工程、“天宫”空间站建设等。

十、未来航天的展望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航天探索将更加深入,包括火星探测、深空探索等。

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的航天知识点,六年级的学生们可以对航天科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激发他们对太空探索的兴趣。

希望这些知识点能够成为他们未来探索宇宙奥秘的起点。

人造卫星和宇宙速度

人造卫星和宇宙速度

④定轨道:轨道离地高度h=36000km ⑤定速度:线速度大小v=3.08km/s
人造卫星的轨道
注意:卫星的轨道平面必须通过地心
一般轨道卫星 通讯卫星(同步卫星)
赤道 卫星
极地卫星
三颗同步卫星反射信号可以覆盖全球
大约3度角左右才能放置一颗卫星,地球的 同步通讯卫星只能有120颗。可见空间位置也是 一种资源。
(三)近地卫星、同步卫星、地球赤道上物体三者比较
h≈0 R=6.4x106m T=24h
赤道上的物体
h=3.6×107m
r=4.2×107m v=3km/s T=24h
同 步 卫 星
近 地 卫 星
h≈0 r=6.4×106m v=7.9km/s T=85分钟
6.通信卫星又叫同步卫星,下面关于同 步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D ] A、所有的地球同步卫星都位于地球的赤 道平面内 B、所有的地球同步卫星的质量都相等 C、所有的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 周运动的角速度都相等 D、所有的地球同步卫星离地心的距离都 相等
GM v1 R
6.67 1011 5.981024 6.4 106 7.9km / s
这就是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 有的最小发射速度,也是最大的 环绕速度,做第一宇宙速度。
Main Idea
v>7.9km/s
Mm G 2 r
v m r
2
R
卫星在不同轨道的环绕速度
4、甲乙两颗卫星在不同轨道上绕地球作圆 周运动轨道半径分别是R1、R2,且R1>R2, 确定两颗卫星的运转速度v1、v2,角速度ω1、 ω2,周期T1、T2,向心加速度a1、a2,向心 力F1、F2的大小关系。

航天知识

航天知识

航天知识1.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的"斯普特尼克1号"2. 我国发射的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是: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发射的“东方红一号”3.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飞向太空的时间是:2003年10月16日4.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的名字是:神舟”五号5.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的航天员是:杨利伟6.第一个登陆太空的人是:前苏联的尤里•加加林7.第一个登陆月球的人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8.第一个在太空中太空行走的人是:前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列奥诺夫9.中国的载人飞船是“神舟”系列,有两层含义:一是音同“神州”,二是“神奇的船(宇宙飞船)”的意思10.世界上前五个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分别是:前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中国11.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有:前苏联,美国,中国2. 航天又称空间飞行或宇宙航行。

“航天”系泛指航天器在太空在地球大气层以外(包括太阳系内)的航行活动,粗分为载人航天和不载人航天两大类。

“航天”这个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新事物应用了众多涉及基本概念的名词,这些名词与“航空"有很大差别。

3. 航天:指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等在地球附近空间或太阳系空间飞行。

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第一次载人航天的宇宙飞船:神舟五号宇航员:杨利伟第一次多人载人航天的宇宙飞船:神舟六号宇航员:聂海胜费俊龙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1、人类已研制出几种载人航天器?人类现已研制出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3种载人航天器。

2、载人航天器各有什么用途?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主要用于接送航天员和货物,且在太空飞行时间一般不超过20天,又可称为天地往返运输器;空间站在太空长期运行,不返回地面,主要用于观天看地、研究空间科学、太空生产和在轨服务等。

3、火箭的故乡在哪里?“火箭”最早的含义是“带火的箭”,出现在中国的三国时期。

火药发明后,宋代兵家打仗时,就把火药筒绑在箭杆上,点燃引信后,靠火药喷火产生的反作用力使箭飞得更远,这种火箭已具有了现代火箭的雏形。

航天知识科普材料

航天知识科普材料

航天知识科普材料一、航天知识1、我国发射的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是: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发射的“东方红一号”2、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飞向太空的时间是:2003年10月16日3、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的名字是:神舟”五号4、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的航天员是:杨利伟5、中国的载人飞船是“神舟”系列,有两层含义:一是音同“神州”,二是“神奇的船(宇宙飞船)”的意思6、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有:前苏联,美国,中国7、航天:指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等在地球附近空间或太阳系空间飞行。

8、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9、航天包含哪些内容?2000年11月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把航天活动归纳为航天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

航天技术是手段;空间应用是目的,属于改造世界的范畴;空间科学则属于认识宇宙的范畴。

10、人类已研制出几种载人航天器?人类现已研制出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3种载人航天器。

11、载人航天器各有什么用途?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主要用于接送航天员和货物,且在太空飞行时间一般不超过20天,又可称为天地往返运输器;空间站在太空长期运行,不返回地面,主要用于观天看地、研究空间科学、太空生产和在轨服务等。

12、我国的神舟号飞船由几个舱段组成?神舟号飞船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飞船,采用“三舱一段”构型,即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推进舱和轨道舱上各有一对太阳能帆板。

推进舱在飞船的最下部,返回舱在中间,轨道舱在上部,附加段在飞船的最顶端。

13、神舟号飞船“三舱一段”的作用是什么?推进舱是飞船在空间运行及返回地面时的动力装置;返回舱是飞船起飞、飞行和返回过程中航天员乘坐的舱段,也是整个飞船的控制中心;轨道舱是航天员在太空中工作和生活的场所,装有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

附加段也叫过渡段,是为将来与另一艘飞船或空间站交会对接做准备的。

在载人飞行交会对接前,它也可以安装各种仪器用于空间探测。

14、飞船返回地面时,是所有舱段都返回吗?不是。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讲义—宇宙航行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讲义—宇宙航行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讲义—宇宙航行【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资料了解牛顿对人造卫星的猜想、外推的思路和思想,能写出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过程。

2.通过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总结,能说出人造地球卫星的原理及运行规律。

3.通过阅读教材第三部分,能够介绍世界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史,感知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习重点】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

【学习难点】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环绕速度与发射速度的区分。

知识梳理一、宇宙速度1.人造地球卫星(1)牛顿的设想:如图所示,把物体水平抛出,如果速度足够大,物体就不再落回地面,它将绕地球运动,成为人造地球卫星。

(2)运动规律:一般情况下可认为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3)向心力来源:人造地球卫星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

2.宇宙速度宇宙速度数值/(km·s-1)物理意义是使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发射速度;也是人造卫星绕第一宇宙速度7.9(环绕速度)地球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第二宇宙速度11.2(脱离速度)是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第三宇宙速度16.7(逃逸速度)是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梦想成真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2003年10月15日我国航天员杨利伟踏入太空;2007年10月24日我国“嫦娥一号”发射升空;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宇航员翟志刚顺利完成出舱活动任务;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发射升空。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发射升空。

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发射升空,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工作和生活,开展相关空间的科学实验。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发射升空,并在6月13日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6月20日上午,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首堂太空授课开讲。

航天知识科普材料

航天知识科普材料

航天知识科普材料一、航天知识1、我国发射的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是: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发射的“东方红一号”2、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飞向太空的时间是:2003年10月16日3、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的名字是:神舟”五号4、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的航天员是:杨利伟5、中国的载人飞船是“神舟”系列,有两层含义:一是音同“神州”,二是“神奇的船(宇宙飞船)”的意思6、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有:前苏联,美国,中国7、航天:指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等在地球附近空间或太阳系空间飞行。

8、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9、航天包含哪些内容?2000年11月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把航天活动归纳为航天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

航天技术是手段;空间应用是目的,属于改造世界的范畴;空间科学则属于认识宇宙的范畴。

10、人类已研制出几种载人航天器?人类现已研制出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3种载人航天器。

11、载人航天器各有什么用途?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主要用于接送航天员和货物,且在太空飞行时间一般不超过20天,又可称为天地往返运输器;空间站在太空长期运行,不返回地面,主要用于观天看地、研究空间科学、太空生产和在轨服务等。

12、我国的神舟号飞船由几个舱段组成?神舟号飞船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飞船,采用“三舱一段”构型,即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推进舱和轨道舱上各有一对太阳能帆板。

推进舱在飞船的最下部,返回舱在中间,轨道舱在上部,附加段在飞船的最顶端。

13、神舟号飞船“三舱一段”的作用是什么?推进舱是飞船在空间运行及返回地面时的动力装置;返回舱是飞船起飞、飞行和返回过程中航天员乘坐的舱段,也是整个飞船的控制中心;轨道舱是航天员在太空中工作和生活的场所,装有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

附加段也叫过渡段,是为将来与另一艘飞船或空间站交会对接做准备的。

在载人飞行交会对接前,它也可以安装各种仪器用于空间探测。

14、飞船返回地面时,是所有舱段都返回吗?不是。

航天遥感

航天遥感

1、轨道特征 第1、2号陆地卫星的轨道长半轴为7285.82km,短 半轴为7272.82km,长短半轴仅相差13km,轨道近似圆 形。卫星飞行高度在705~918km之间,卫星轨道倾角是 指卫星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夹角,夹角大小决定了卫星 飞越地面覆盖纬度的范围。若卫星轨道倾角为0,即卫星 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重合称为赤道轨道;若卫星轨道倾角 为90°,即卫星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垂直称为极地轨道, 卫星可以覆盖整个地球。第1、2号陆地卫星轨道倾角 为99.114°,第三颗为99.143°,第4、5、6颗为 98.2°,因此,陆地卫星轨道是一个中等高度近极地圆 形轨道,卫星可以覆盖地球南北纬81°之间的地区。 2.卫星的运行周期 卫星运行周期指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的时间,卫星覆 盖周期指卫星覆盖全球一遍需要的时间,即对某一地区卫 星重飞一次需要的时间。
2、 振动 振动是指遥感卫星运行过程中除滚动、俯仰与偏航 以外的非系统性的的不稳定振动,一般变化很快。
遥感卫星运行中的姿态对其所获取的数据有很大影 响。在使用摄影机的情况下,因为拍摄的是瞬时图像, 在一张图像内上述原因引起的失真并不是很大的问题, 但在扫描成图的情况下,位置、倾斜的时间性变化对扫 描图像有很大的影响。为此必须在平台上姿态测量传感 器和记录仪。在遥感卫星上,由于位置及三轴倾斜等的 时间变化缓慢,可以表示成时间的函数,在提高测量精 度的同时可以取得用于几何校正的足够数据。为了保证 扫描图像的精度,需要卫星姿态相对稳定,卫星采用 X、 Y、Z三轴自动定向控制卫星姿态(图3—22)
三、LANDSAT系列卫星的传感器和数据参数 LANDSAT系列卫星搭载的传感器共 3 种:反束光导摄 像 机 ( RBV ) 、 多 光 谱 扫 描 仪 ( MSS ) 、 专 题 制 图 仪 (TM)。应用最多的数据是(MSS)和(TM)。 1.多光谱扫描仪(MSS) 多光谱扫描仪是陆地卫星上装载的一种多光谱段光 学-机械扫描仪,当卫星在向阳面从北向南飞行时,MSS 以星下点为中心自西向东在地面上扫描 185 公里,此时 为有效扫描,可得到地面 185公里×475米的一个窄条的 信息;接着 MSS 进行自东向西的回扫,此时为无效扫描, 不获取信息。这样,卫星在向阳面自北向南飞行时,共 获得以星下点轨迹为中轴、东西宽 185 公里,南北长约 20000公里的一个地面长带的信息。

7.4 宇宙航行 课件-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7.4 宇宙航行 课件-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回地面,这个速度有多大?
一. 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
1.推导
简单认为卫星在地球表面附近(R=r)绕地球做匀速圆周
运动:
方法一:飞行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是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
提供,即
Mm
v2
G 2 m
R
R
v
GM
R
方法二:黄金代换法
v2
mg m
R
m
v
r

v gR
第一宇宙速度
2.数值
7.9km/s
C. 与地球表面上的赤道线是共面的同心圆,且从地球表
面看卫星是静止
D. 与地球表面上的赤道线是共面的同心圆,但卫星相对
地球表面是运动的
P7:1
总结—宇宙航行
1.第一宇宙速度:v1
GM
gR 7.9km/s
R

是最小的发射速度,也是最大的运行速度;
2.近地卫星:贴地飞行,线速度v=7.9km/s;
启动;2003年10月15日9时,我
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在酒泉卫星
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把中国第一
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
梦想成真




号”




2020年12月17日,经过20多天,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一次任务中,
连续实现我国航天史上首次月面采样、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
对接、带样返回等多个重大突破,成功带回1.7kg月球土壤。
星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是多大?金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是多大?
答案:金星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是8.9 / 2 ;
金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7.3/。
总结—宇宙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天飞机可以在太空施放卫星,把空间站运到太空 轨道,可以发射宇宙探测器、空间望远镜、γ射线探测 器,也可以进行卫星空间回收和空间修理,开展了一系 列科学实验活动。载人航天飞机出现在太空舞台,取得 了丰硕的探测实验成果,这是航天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 个里程碑。
五、宇宙飞船 载人飞船又称宇宙飞船,是一种运送航天员到达太空 并安全返回的一次性使用的航天器。它能基本保证宇航员 在太空短期生活并进行一定的工作。它的运行时间一般是 几天到半个月,一般乘2到3名宇航员。
“神舟” 四号试验飞 船
人类第一次登月
阿波罗”11号三名宇航员
从1999年11月20日我国发射自行研制的“神舟”一号 试验飞船到2002年12月30日发射“神舟”四号试验飞船, 此间中国已成功发射四艘无人试验飞船,创造了我国航天 史上的奇迹。对我国全面掌握和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 要意义,为中国在第十个五年计划内实现真正载人航天飞 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5 人造地球卫星 宇宙飞船 人造地球卫星 宇宙速度 人造卫星简介 航天飞机 宇宙飞船
一、人造速度,卫星就能
绕地球运行成为人造地球卫星。
二、宇宙速度 设地球的质量为 M ,人造地球卫星的质量为 m ,围绕 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卫星的速度为v,卫 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就是地球对它的吸引力。
三、人造地球卫星简介 1. 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是作为无线电通信中继站的卫星。它像一个 国际信使,把来自地面的各种“信件”带到天上,然后再 “投递”到另一个地方的用户手里。由于它“站”在 36000km高的高空,所以它的“投递”覆盖面特别大,一 颗卫星就可以负责1/3地球表面的通信。
2. 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是对地球及其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的人造地
若卫星的速度 v≥16.7 × 103 m/s ,卫星则会挣脱太阳 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 外的宇宙空间中去,此速度 叫做第三宇宙速度。
注意:(1)必须明确三个宇宙速度都是指地面附近的 发射速度。 (2)从受力角度看,发射卫星时 必须给其一个强大的推力(靠火箭完 成),先使卫星在地面附近做加速运 动,卫星处于超重状态。到达预定轨 道,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 提供向心力,此时卫星处于完全失重 状态,内部物体间无弹力作用。 (3)从卫星运动轨迹来看,卫星轨道通常是椭圆,但 我们在定量分析时,往往近似地把卫星的轨道看成是圆, 把卫星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
Mm v2 G 2 m R R v2 mg m R v g R 9.8 6.4 106 m/s
7.9 103 m/s 7.9 km/s
G
当发射速度v = 7.9 km/s 时,卫星恰好能绕地球近似地 做匀速圆周运动,这个速度叫做第一宇宙速度。
若发射的卫星在地面附近其速度在 7.9×103 m/s < v < 11.2×103 m/s,卫星的轨道是椭圆。当v≥11.2×103 m/s时, 卫星就可以挣脱地球吸引力的束缚,成为绕太阳运动的人 造行星,不再是地球的卫星。我们把 11. 2×103 m/s 这个速 度叫做第二宇宙速度。
1961年4月12日,27岁的前 苏联空军上尉尤里· 加加林乘坐 东方1号飞船,在离地面181000 米的轨道上,绕地球飞行108分 钟。这是人类航天史上的里程 碑。
加 加 林
1969年7月16日,美国成功发射了“阿波罗”11号载 人飞船,3名宇航员经过75小时50分钟的飞行后,进入月 球轨道,7月21日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将左脚踏到月球上,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飞船24日返回。
球卫星。它能大范围地,及时迅速地,连续完整地对气候
“察颜观色”,并把云图等气象信息发给地面用户。
3. 地球资源卫星
地球资源卫星是勘测和研究地球自然资源的卫星。 它能“看透”地层,发现人们肉眼看不到的地下宝藏, 历史古迹,地层结构,能普查农作物,森林,海洋,空 气等资源,能预报和鉴别农作物的收成,考察和预报各 种严重的自然灾害。
5. 军事卫星 军事侦察卫星就是窃取军事情报的卫星,它站得高 看得远,既能监视又能窃听,是个名副其实的超级间谍。
四、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它集火 箭、卫星和飞机的技术特点于一身,能像火箭那样垂直 发射进入空间轨道,又能像卫星那样在太空轨道飞行, 还能像飞机那样再入大气层滑翔着陆,是一种新型的多 功能航天飞行器。
4. 科学卫星 科学卫星是进行新技术试验或为应用卫星进行试验的 卫星。 技术试验卫星中最让普通人感兴趣的是生物卫星。我 们知道,在载人航天之前必须先进行动物试验,看看动物 能否适应太空生活,看看太空失重,强辐射的环境对动物 生长,发育,遗传,生育有什么影响,采取什么防护措施, 然后才能慎重地将人送上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