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练习题
九年级政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练习题

九年级政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练习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练习题⼀.单项选择1.20世纪80年代初,邓⼩平为我们勾画了现代化建设的“三步⾛”战略部署,到20世纪末,我们实现了战略部署的第⼆步,即A.解决温饱问题 B.总体上达到⼩康⽔平 C.进⼊全⾯⼩康社会 D.基本实现现代化2.实现全⾯⼩康的⽬标,最关键的是A.⼒争2020年国内⽣产总值⽐2000年翻两番B.综合国⼒和国际竞争⼒明显增强C.⿎励⼀部分⼈、⼀部分地区先富起来D.加强、改进党的建设3.⾄20世纪末我国⼈民⽣活⽔平总体上达到⼩康⽔平,对此评价正确的是①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个历程碑,是⼈类历史上的⼀个奇迹②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增强③城乡居民的⽣活⽔平、⽣活质量明显提⾼④实现了从贫穷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全⾯建设⼩康社会的要求是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民⽣活更加殷实②⼈民⽣活同步富裕③我国经济和社会全⾯协调发展④物质⽂明、政治⽂明、精神⽂明共同进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我国经济体制改⾰的⽬标是A.建⽴新体制,促进⽣产⼒的发展B.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建⽴市场经济体制D.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6.⼈类⽣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财富的源泉是A.劳动B.知识C.⼈才D.创造7.创造才富最重要的资源是A.劳动B.知识C.⼈才D.创造8.⼈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内驱⼒是A.劳动B.知识C.⼈才D.创造9. 在改⾰开放中我们始终要坚持两条根本原则,⼀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是()A、解放和发展⽣产⼒B、共同富裕C、社会主义精神⽂明D、对内改⾰、对外开放10.在我国的发展战略中,⼀⽅⾯,东部沿海地区要充分利⽤有利条件,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局;另⼀⽅⾯当发展到⼀定时期,可以设想在20世纪末全国达到⼩康⽔平的时候,就要拿出更多的⼒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局。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走向共同富裕》练习题(含答案)

第2课时走向共同富裕【基础知识】1.为什么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为什么】(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________,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进入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________、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________、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________,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________的新征程。
(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________,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________发展阶段。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________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________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______________。
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____________、锐意进取、____________、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________,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什么】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____需要和______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为什么】(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________,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________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________。
(2)人民对________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____________。
4.为了共享发展成果,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怎样做】(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________、人人尽力、人人________,让人民群众________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________方向稳步前进。
(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________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________体系建设,坚决打赢________战,实施________战略,打造____________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____生活需要,使人民________、幸福感、________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________。
初三上册政治《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试题及答案

初三上册政治《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2012•镇江中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的基本分配制度是( )A.按劳分配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按需分配D.按知识和能力分配2.党的报告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其中要搞好经济建设必须( )①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确立以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④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漫画《悬殊天平》启示我们必须( )①坚持和完善以按需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分配中,提倡奉献精神,落实分配政策③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根除贫富差距④进行收入分配改革,努力实现分配公平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④4.(2012•盐城中考)某公司向社会公开征集商标创意作品,初三学生李阳设计制作的一款作品被该公司选用,并获得2万元报酬。
李阳获得的报酬属于( )A.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B.个体劳动经济所得的收入C.按劳分配所得的收入D.投入资本所得的收入5.2012年9月1日,新的个税法实施一年来,工薪收入者的纳税面由28%下降到7.7%,纳税人由8 400万人减至2 400万人。
国家这一举措,有利于实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 )A.同时富裕B.共同富裕C.同等富裕D.同步富裕6.2013年1月1日,北京、陕西和浙江再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如下表:地市调前最低月工资标准调后最低月工资标准北京 1 260元 1 400元陕西 1 000元 1 150元浙江 1 310元 1 470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体现了我国坚持( )①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同步富裕的原则②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③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④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目标A.①②③B.②③C.②④D.①②④7.自2000年至今,我国已经召开了12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每次大会都表彰奖励获奖人员和获奖项目的相关工作人员。
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练习

厦门市华兴(实验)学校九年级思品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单选题包容性增长主要指在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让每个公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回答1-2题。
1.包容性增长的这一内涵体现了( )①我国共同富裕的目标②人类社会对公平的追求③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④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在我国,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必须(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优化产业结构②完善初级阶段分配制度,努力缩小贫富差距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各族人民同等富裕④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3.下面一组漫画所蕴含的寓意是 ( )A.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B.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三步走”D.社会主义根本目标是同步富裕4. “十二五”规划强调从追求“国富”转向更加追求“民富”。
这一“转向”( )①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②有利于彻底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③体现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④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我省全国人大代表虞国庆指出:“对人民幸福指数而言,教育幸福指数具有基础和先导作用。
”提高教育幸福指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助于( )①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人们更好地享受现代文明④改善人的生存和发展条件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6.发展未有穷时。
帮助l.5亿人口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举措是( )A.缩小城乡差距,协调人们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B.大力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C.完善分配制度,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7.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初中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走向共同富裕 课后练习题

一、单选题1. 习近平总书记赴四川考察,来到岷江之畔的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永丰村,好名字啊。
永丰永丰,永远丰收!”习近平总书记笑着对乡亲们说,“大家收入高了、日子好了,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发展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①表明城乡差距已消除,同步富裕已实现②体现了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③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④表明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 近年来,桂林市委、市政府积极主动以互联网为桥梁做好群众工作,特别是将《领导留言板》作为听民声、解民优的重要平台,切实走好桂林网上群众路线。
市委和市政的做法()①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有利于增进民生福祉③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④有利于实现同步富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 乡村振兴民期盼,亿万农民喜笑颜。
当前我国社会中最大的发展不平衡,使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A.表明振兴农村已经成为我国的中心工作B.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C.能迅速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D.必将彻底解决农村农民农业的所有问题4.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要看()①经济发展好不好②人民是否同等富裕③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④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5.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A.人民生活日益提高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B.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城乡发展不能一体化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6.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A.实现公平正义B.增进人类福祉C.实现祖国统一D.增进民生福祉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七课 第2框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练习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一、单项选择题1.近年来,我国通过东部对口支援西部、拓宽西部贫困人口就业渠道等举措,促进西部地区摆脱贫困,发展经济。
材料体现了()A.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B.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C.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D.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2. 2014年以来,我国居民再度出现“炒股热”。
居民通过投资股票获得的收入属于()①按劳分配②按生产要素分配③合法的非劳动收入④合法的劳动收入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国务院批准了由国家民委、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组织编制的《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2015年)》。
规划指出,今后5年,国家将在稳定增加对包括广西在内的9个省、自治区的投入基础上,通过有效机制整合资源,用特殊政策引导市场资源向边境地区配置,优先安排支持边境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在边境地区先行先试有关新政策、新举措,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此举()①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②体现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③有利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④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2014年9月17日,国务院常委会部署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这一做法①有利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②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③有利于我国坚持非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④忽视了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5.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A.共同富裕 B.党的领导 C.改革开放 D.国有经济6. 下列时政材料中,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本本目的是①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②2014年8月,为抗击埃博拉疫情,中国的几内亚等三国派出医护人员并提供医疗救援物资③201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从2014年起,我国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④2015年2月1日,中央公布一号文件,这是中央连续12年针对“三农”问题发布一号文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加大了对贪污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一部分身居要职的官员因腐败纷纷落马。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走向共同富裕课时训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走向共同富裕课时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悬崖村〞,曾经牵动人心的藤条梯已变成2550级钢梯,让人〝进得来〞;得益于教育革新,村里有了幼教点,也让人〝留得下〞。
对此,以下评论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革新托举起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B. 革新只要停止时,没有完成时C. 革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D. 为群众带来实真实在的利益的革新不能够继续2.党的十九大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明白了片面深化革新的阶段性目的,即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愈加完善,国度管理体系和管理才干现代化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完成国度管理体系和管理才干现代化。
片面深化革新( )①是中国经济开展顺应新变化的客观需求②可以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安康可继续开展③就是指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革新④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允正义A. ①③B. ①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40年后再动身,革新开放成为新时代神州大地上的奋进强音,以深化革新促进扩展开放,革新开放〝双引擎〞动力愈加澎湃。
誓将革新停止究竟,这是由于( )①我国过去40年快速开展最基本的政治保证就是革新开放②新时代中国的高质量开展需求开启片面深化革新的新征程③只需打破利益固化藩篱,向顽症痼疾开刀就能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④我国未来开展必需锲而不舍地依托革新开放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4.中国特征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
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妙生活需求和________的开展之间的矛盾。
( )A. 不协调不充沛B. 不平衡不兴旺C. 不协调不兴旺D. 不平衡不充沛5.2017年12月28日,中央乡村任务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片面剖析〝三农〞任务面临的情势和义务,研讨实施乡村复兴战略的重要政策。
实施乡村复兴战略( )①是消弭城乡差异的肯定要求,有利于坚持共享开展理念②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开展,推进城乡开展一体化③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允正义、增进人民福祉④有利于有效应对城乡开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理想应战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6.革新开放永无止境,只要停止时没有完成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时训练1.2走向共同富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时训练1.走2向共同富裕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时训练1.2走向共同富裕一、单选题1.党的十九大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即到203年5,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1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①是中国经济发展适应新变化的客观需要②能够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③就是指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④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A.①③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这说明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B.增进民生福祉C.促进社会公平正义D.适应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3.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考察时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这“一个都不能少”既包括56个民族一个不能少,也包括全体社会个体成员一个不能少。
“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与要求,表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强意志,设立了小康是小康的严格标准,赋予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新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①是把共享作为发展的重要理念的具体体现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③表明我国坚持等贵贱、均贫富④需要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201年710月,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发布了由国家旅游局、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等10多个部门和单位共同制定并印发的《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
该方案中显示,聊城市共有64个村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这些举措()①有利于逐步实现我市人民的共同富裕②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③能保证我市脱贫攻坚目标彻底实现④有利于解决我市民生问题,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5.201年8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为我们勾画了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部署,到20世纪末,我们实现了战略部署的第二步,即
A.解决温饱问题 B.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C.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D.基本实现现代化
2.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最关键的是
A.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B.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C.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D.加强、改进党的建设
3.至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①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历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②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③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④实现了从贫穷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
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②人民生活同步富裕③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④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新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6.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财富的源泉是
A.劳动
B.知识
C.人才
D.创造
7.创造才富最重要的资源是
A.劳动
B.知识
C.人才
D.创造
8.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内驱力是
A.劳动
B.知识
C.人才
D.创造
9. 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始终要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一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共同富裕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10.在我国的发展战略中,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方面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可以设想在20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
这段话表明()A、我国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不平衡 B、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
的根本原则
C、让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D、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1.我国进入市场经济国家行列的时间是
A.1978年 B.1992年 C.1998年 D.本世纪初
二.不定项选择
1.党和政府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同时,还高度重视弱势群体的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使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这是因为
A.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B.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C.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D.坚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 我们所说的共同富裕是()
A.平等地同步富裕
B.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C.借助先富起来的示范作用和经济实力,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群众观点也富起来,最终共同富裕.
D.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采取一切手段,通过各种渠道先富起来
3.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及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社会。
……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
A、福利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消除文盲
B、温饱实现工业化、农业化
C、法治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D、小康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4. 报载,广东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先富帮后富”的伟大战略部署,全省援
助西部扶贫款物已超过32亿元。
广东省这一举措()
A.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体现了广东省已消灭贫穷
C.体现了共同富裕的要求
D.是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支持
5.列选项能直接体现共同富裕要求的有()
A.修筑青藏铁路
B.西电东送
C.某消费者协会积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
三.辨别题
1.倡导“四个尊重”的方针是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经济因素。
2.创造指的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实践的活动,创造的结晶是产生新知识和新事物。
3.我国已经全面实现了小康。
4.劳动与知识、人才、创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
5.当人类跨入21世纪的时候,吴噢过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目标。
四.辨析题
我国已达到小康水平
五.材料分析
根据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抽样调查结果,我国2001年家庭的全部收入中,劳动收入占73.3%(这其中公有制企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占绝大部分比例),同时股息、红利等财产收入、专一性和其他收入和其他收入由1995年的19.4%上升为26.6%。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制度?
(2).这一制度体现了党和国家的什么方针?为什么?
2.材料一:“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大雅》篇:“民亦劳止,泛可小康。
”从此,“小康”、“小康生活”便流传开来,成为老百性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向往。
材料二:据国家统计局用综合评分方法测算,2000年底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全国小康实现程度为96%,但偏重于物质消费;我国尚有3000万人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城镇还有一批人口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相当数量的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
材料三: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谈谈对小康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说明我国目前的小康建设状况。
(3)你认为怎样才能把我国建设成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