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合集下载

蒸馏与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蒸馏与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蒸馏与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我们的目的是掌握蒸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液体的沸点与蒸馏过程的关系,并学会使用沸点仪测定液体的沸点。

二、实验原理蒸馏是一种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来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在一定条件下,液体的沸点是恒定的,但不同物质的沸点却有所不同。

通过加热混合液体,使其沸腾,然后将蒸汽冷凝,得到纯净的组分。

沸点仪是一种用来测定液体沸点的仪器,其原理是利用液体沸点时的温度稳定性。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实验仪器:沸点仪、试管架、酒精灯、温度计、玻璃棒、玻璃管、烧杯等。

实验药品:苯酚、苯。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沸点仪洗净,并用温度计校准其零点。

2. 蒸馏苯酚:将苯酚放入沸点仪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苯酚开始沸腾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同时,将蒸馏出的蒸汽通过冷凝管收集。

3. 蒸馏苯:将苯放入沸点仪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苯开始沸腾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同时,将蒸馏出的蒸汽通过冷凝管收集。

4. 测定沸点:将沸点仪中的液体加热至开始沸腾,此时读取温度计的示数即为液体的沸点。

五、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我们进行了苯酚和苯的蒸馏,并测定了它们的沸点。

1. 苯酚的蒸馏加热苯酚时,观察到在82℃左右开始出现蒸汽,苯酚的沸点约为182℃。

2. 苯的蒸馏加热苯时,观察到在80℃左右开始出现蒸汽,苯的沸点约为80℃。

3. 沸点测定在蒸馏过程中,我们将温度计放入沸点仪中,当液体开始沸腾时,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到了苯酚的沸点为182℃,苯的沸点为80℃。

六、实验讨论1. 实验结果验证了液体的沸点与其物理性质有关,不同物质的沸点是有差异的。

2. 通过蒸馏过程,我们成功地将苯酚和苯分离,并测定了它们的沸点。

3. 实验中使用的沸点仪和温度计的精确度对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仪器的精确度。

4.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液体开始沸腾时的变化,这也反映了液体沸点与蒸馏过程的关系。

蒸 馏 和 沸 点 的 测 定

蒸 馏 和 沸 点 的 测 定

实验二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目的] 1.了解蒸馏(常量法)和微量法测定沸点的原理和意义。

2.掌握蒸馏和微量法测定沸点的方法。

[实验药品]工业乙醇10mL , 无水乙醇(少量, 用于微量法测沸点), 甘油[仪器设备]电热套 , 标准磨口仪[实验原理]每一种纯液态有机物在一定压力下具有固定的沸点。

蒸馏是将液体混合物加热至沸使其变为蒸气, 然后将其冷凝为液体的过程。

蒸馏是分离和提纯液体有机化合物(沸点相差30℃以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蒸馏(常量法测定沸点)也可作为鉴定有机物和判断物质纯度的一种方法。

[实验步骤]1.蒸馏: 按图安装装置, 于烧瓶中加入工业酒精10 mL , 1~2粒沸石。

将冷疑管通入冷水, 然后加热, 控制加热速度, 使溜出液1~2D/秒。

收集75~79℃馏分。

停止蒸馏, 先除去热源, 后停止通水, 再拆卸仪器。

量取馏分的体积, 计算回收率。

2.微量法测沸点: 在沸点管中滴入4~5D无水乙醇, 插入上端封口的毛细管, 将沸点管用橡皮圈固定在温度计旁(样品与温度计水银球平行, 装置图参见教材P40图2—21), 用甘油作热浴, 开始加热。

当毛细管内出现一连串小气泡时, 撤除热源, 小气泡逸出的速度逐渐减慢, 直至最后一个气泡出现而欲缩回到毛细管内的瞬时温度, 记为沸点。

测2次, 取平均值。

[注意事项]1.安装装置时要求从下至上, 从左到右的次序安装。

装置要正确、稳妥。

实验结束后, 拆卸装置与此次序刚好相反。

.....2.蒸馏操作: ①加料;②沸石;③通冷凝水;④加热;⑤蒸馏完毕先撤火,再停止通水。

3.微量法测沸点时, 液体样品不能加得过多;加热速度需要控制蒸馏装置图作业: 41页2.4题。

蒸馏及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蒸馏及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蒸馏及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蒸馏的原理和应用,掌握蒸馏装置的安装和操作方法。

2、学会用常量法测定液体的沸点,理解沸点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1、蒸馏原理蒸馏是将液体混合物加热至沸腾,使其中易挥发的组分汽化,然后将蒸汽冷凝为液体,从而实现混合物分离的一种方法。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差异,沸点较低的组分在较低温度下汽化,而沸点较高的组分则留在原液体中,通过多次蒸馏可以将混合物逐步分离提纯。

2、沸点的测定液体的沸点是指液体的蒸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时的温度。

在一定的大气压下,纯液体具有固定的沸点。

当液体中含有杂质时,其沸点会升高,而且沸点的范围也会变宽。

通过测定液体的沸点,可以判断液体的纯度。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1、仪器蒸馏烧瓶、直形冷凝管、接引管、锥形瓶、温度计、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橡胶塞等。

2、试剂乙醇水混合物、沸石四、实验步骤1、蒸馏装置的安装(1)按照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搭建蒸馏装置。

将铁架台放置平稳,在铁架台上固定好酒精灯,然后在酒精灯上方放置石棉网。

(2)将蒸馏烧瓶用橡胶塞与直形冷凝管连接好,蒸馏烧瓶的支管要与冷凝管的进水口相连,冷凝管的出水口与接引管连接,接引管的末端伸入锥形瓶中。

(3)在蒸馏烧瓶中加入约 1/3 体积的乙醇水混合物,并放入几粒沸石,防止暴沸。

(4)将温度计插入蒸馏烧瓶的支管中,使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以便测量蒸汽的温度。

2、蒸馏操作(1)点燃酒精灯,缓慢加热蒸馏烧瓶,使混合物受热均匀。

观察蒸馏烧瓶内的液体,当有蒸汽产生时,适当调整加热速度,使蒸汽缓慢上升进入冷凝管。

(2)蒸汽在冷凝管中冷却凝结为液体,流入接引管,最后收集在锥形瓶中。

注意控制加热速度,使蒸馏速度保持在每秒 1-2 滴。

(3)当蒸馏烧瓶内的液体剩余约 10 mL 时,停止加热。

先移去酒精灯,然后停止通水,拆卸蒸馏装置。

3、沸点的测定(1)重新安装蒸馏装置,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纯乙醇,按照上述步骤进行蒸馏操作。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蒸馏和沸点的测定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蒸馏,我们可以分离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而沸点则是衡量液体挥发性的重要指标。

本实验旨在通过蒸馏和测定沸点,探究不同物质的挥发性差异,以及如何利用蒸馏分离混合物。

实验方法:首先,将待蒸馏混合物倒入蒸馏烧瓶中。

烧瓶上方连接一个冷凝管,冷凝管的另一端放入冷却水槽中。

在烧瓶底部设置加热设备,如电炉。

然后,将温度计插入烧瓶中,确保浸没在液体中,但不接触烧瓶底部。

最后,打开加热设备,逐渐升温。

实验过程: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水和酒精作为蒸馏混合物。

通过加热,我们观察到水和酒精逐渐沸腾,并产生蒸汽。

这些蒸汽通过冷凝管冷却后,转变为液体并收集在接收瓶中。

我们记录了收集到的水和酒精的体积,并测量了其沸点。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水和酒精的沸点分别为100摄氏度和78摄氏度。

这与我们之前的了解一致,水的沸点较高,而酒精的沸点较低。

此外,我们还发现,通过蒸馏,我们可以分离出纯净的水和酒精。

这是因为水和酒精的沸点差异使得它们在蒸馏过程中分别转化为蒸汽,并通过冷凝转变回液体。

实验讨论: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在化学实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蒸馏,我们可以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出来,实现纯净物质的提取。

而沸点的测定则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的纯度和挥发性。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水和酒精的沸点差异明显,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蒸馏将它们分离出来。

此外,本实验还提醒我们,在进行蒸馏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冷凝管的冷却效果对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

如果冷却不充分,蒸汽无法充分冷凝,会导致混合物中的其他组分进入接收瓶中,从而影响分离效果。

其次,温度计的准确性也是关键。

温度计的位置应确保浸没在液体中,但不接触烧瓶底部,以避免受到加热设备的影响。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利用蒸馏和测定沸点的方法,分离了水和酒精这两种不同组分。

我们观察到水的沸点较高,而酒精的沸点较低,这使得它们在蒸馏过程中分离出来。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蒸馏实验和沸点测定实验,掌握液体的蒸馏分离原理和测定沸点的方法,加深对液体物理性质的理解。

实验仪器和试剂:1. 蒸馏装置,蒸馏烧瓶、冷却管、接收烧瓶等。

2. 沸点测定仪器,酒精灯、温度计等。

3. 实验试剂,水、乙醇等。

实验原理:蒸馏是利用液体成分的沸点差异,通过加热液体使其蒸发,然后再冷凝成液体的方法,实现对液体成分的分离。

而沸点是指在一定的压力下,液体开始沸腾的温度,沸点温度是液体的物理性质之一。

实验步骤:1. 蒸馏实验。

(1)将蒸馏烧瓶装入待蒸馏液体,安装好冷却管和接收烧瓶。

(2)加热蒸馏烧瓶,观察液体蒸发和冷凝的过程。

(3)收集冷凝液,观察其性质和收率。

2. 沸点测定实验。

(1)将液体装入沸点测定器中,加入温度计。

(2)点燃酒精灯,加热液体。

(3)观察温度计读数,记录液体开始沸腾的温度。

实验结果及分析:经过蒸馏实验,我们成功地将混合液体分离,观察到不同成分的沸点差异,得到了较纯净的液体。

而沸点测定实验中,我们准确地测定了液体的沸点温度,这些数据对于液体的性质分析和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掌握了液体的蒸馏分离和沸点测定的技巧。

这些实验数据和经验对于我们今后的科研工作和实验操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蒸馏装置的密封性对蒸馏效果有一定影响,因此需要注意密封件的安装和使用。

在沸点测定实验中,温度计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也是影响测定结果的重要因素,需要严格控制。

实验改进意见:为了提高蒸馏实验和沸点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蒸馏装置的设计,选择更为精准的温度计,以及加强对实验操作的规范和技巧的培训。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原理和方法,为我们今后的实验操作和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实验技能,丰富实验经验,为科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实验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测定沸点的意义。

2.掌握常量法(蒸馏法)测定沸点的原理和方法。

二. 实验原理:
当液体物质被加热时,该物质的蒸气压达到与外界施于液面的总压力(通常是大气压力)时液体沸腾,这时的温度称为沸点。

常压蒸馏就是将液体加热到沸腾变成蒸气,又将蒸气冷凝得到液体的过程。

每种纯液态的有机物在一定的压力下均有固定的沸点。

利用蒸馏可将二种或两种以上沸点相差较大(>30℃)的液体混合物分开。

纯液体化合物的沸距一般为
0.5~1℃,混合物的沸距则较长。

可以利用蒸馏来测定液体化合物的沸点。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蒸馏烧瓶、直形冷凝管、接液管、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无水乙醇。

四、实验步骤
在100ml蒸馏瓶中,放置30ml工业酒精和10ml水;放入1~2粒沸石,然后通冷凝水,开始加热并注意观察蒸馏瓶中的现象和温度计读数的变化。

记录第一滴馏出液滴下时的温度,当温度稳定时,换一个已称量过的干燥的锥形瓶作接受器,收集恒定温度+3℃的馏分。

量取所收集馏分的体积,并计算回收率
五、问题讨论
1、沸石(即止暴剂或助沸剂)为什么能止暴?如果加热后才发现没加沸石怎么办?
2、冷凝管通水方向是由下而上,反过来行吗?为什么?
3.在蒸馏装置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不符合要求会带来什么结果?
相关文档:
更多相关文档请访问:。

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蒸馏及沸点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熟悉蒸馏及沸点测定的原理,了解蒸馏及沸点测定的意义;2.初步掌握蒸馏装置的安装、操作及沸点的测定。

二、原理及意义(一)蒸馏1.原理:蒸馏是将液态有机物加热到沸腾状态,使该液体变成蒸汽,又将蒸汽冷凝为液体,从而使两种沸点不同的组分得到分离。

2.意义:可以分离沸点相差较大(一般在30℃以上)的液体混合物,是分离和提纯液态有机物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二)沸点的测定(重点)1.沸点的定义:当温度不断升高时,液体的蒸汽压也随着增大,当等于外界大气压时,即有大量的气泡从液体内部逸出,此时的温度即为液体的沸点。

2.沸程:蒸馏时接液管开始滴下第一滴液体时的温度为初馏温度;蒸馏接近完毕时的温度为末馏温度,两个温度之差为沸程。

3.原理:纯液态有机物的沸程很小,仅0.5~1.5℃,若有杂质时则沸点有所变化,沸程增大,因此可用蒸馏的方法测出其沸程,则可定性判断液态有面物的纯度。

4.意义:根据被测有机物沸程的大小,定性鉴定液态有机物的纯度。

三、操作步骤(重点)(一)蒸馏1.安装蒸馏装置(1)由气化、冷凝、接收三大部分组成。

装置有: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接液管和接受瓶。

(2)安装顺序:由下到上、由左到右。

要求:平稳,各装置处于同一平面,蒸馏烧瓶的支管与冷凝管应在同一直线上。

(3)注意温度计的安装位置2.投料加入25ml丙酮和25ml水到蒸馏烧瓶中注意:加入2~3粒沸石,如忘加沸石,应先停止加热,冷却后再补加。

沸石为多孔性物质,加热时由孔中排出的气泡成为沸腾中心,防止爆沸。

3.检查气密性,开始蒸馏注意观察温度变化,控制蒸馏速度为1~2滴/秒。

4.每隔30秒记录一次温度数据,直至液体快蒸干。

5.数据处理:(1)记录初馏温度t1与末馏温度t2,并计算沸程(t2-t1);(2)根据所记录的数据绘制沸程曲线图,横坐标为时间(以分钟为单位,勿以秒为单位),纵坐标为温度(纵坐标注意选取适当的温度范围,以使图形直观漂亮);(3)回收酒精,计算回收率。

实验三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实验三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实验三蒸馏及沸点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熟悉蒸馏和测定沸点的原理,了解蒸馏和测定沸点的意义(1)测定化合物的沸点(2)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混合物(3)提纯,除去不挥发的杂质(4)回收溶剂,或蒸出部分溶剂以浓缩溶液),掌握沸点测定的方法。

2 掌握蒸馏烧瓶、冷凝管等的使用方法,学会蒸馏装置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液体的分子由于分子运动有从表面逸出的倾向,这种倾向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进而在液面上部形成蒸气。

当分子由液体逸出的速度与分子由蒸气中回到液体中的速度相等,液面上的蒸气达到饱和,称为饱和蒸气。

它对液面所施加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

实验证明,液体的蒸气压只与温度有关。

即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具有一定的蒸气压。

当液体的蒸气压增大到与外界施于液面的总压力(通常是大气压力)相等时,就有大量气泡从液体内部逸出,即液体沸腾。

这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但是具有固定沸点的液体不一定都是纯粹的化合物,因为某些有机化合物常和其它组分形成二元或三元共沸混合物,它们也有一定的沸点。

蒸馏是将液体有机物加热到沸腾状态,使液体变成蒸汽,又将蒸汽冷凝为液体的过程。

通过蒸馏可除去不挥发性杂质,可分离沸点差大于30 oC的液体混合物,还可以测定纯液体有机物的沸点及定性检验液体有机物的纯度。

三、药品和仪器药品乙醇仪器蒸馏瓶温度计直型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量筒四、实验装置主要由气化、冷凝和接收三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1、蒸馏瓶:蒸馏瓶的选用与被蒸液体量的多少有关,通常装入液体的体积应为蒸馏瓶容积1/3-2/3。

液体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宜。

(为什么)?在蒸馏低沸点液体时,选用长颈蒸馏瓶;而蒸馏高沸点液体时,选用短颈蒸馏瓶。

2、温度计:温度计应根据被蒸馏液体的沸点来选,低于100o C,可选用100o C温度计;高于100o C,应选用250-300o C水银温度计。

3、冷凝管:冷凝管可分为水冷凝管和空气冷凝管两类,水冷凝管用于被蒸液体沸点低于140 o C;空气冷凝管用于被蒸液体沸点高于140 o C(为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名称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要求
1.学习蒸馏和测定沸点的原理;
2.掌握蒸馏装置的装配及其基本操作和沸点测定的方法;
3.每个实验小组2人,每组蒸馏工业乙醇并测定乙醇的沸点。

二、实验重点与难点
1.重点:蒸馏法测定沸点的原理和方法;
2.难点:蒸馏的操作。

三、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陈述法、演示法
四、实验用品(主要仪器与试剂)
1.试剂:工业乙醇;
2.仪器:蒸馏烧瓶、冷凝管、接受器。

五、实验装置图
六、实验原理
1.蒸馏和沸点的定义:蒸馏是将液体加热到沸腾状态,使液体变为蒸汽,然后将蒸汽冷却又得到液体的过程。

液体沸腾时,液体的饱和蒸汽压与外界大气压力相等,这时的温度称为沸点。

显然,液体的沸点和外界压强大小有关,通常所说的沸点是指在标准大气压下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点是液态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物理常数之一。

纯净的液态有机化合物在一定的压力下具有确定的沸点,在蒸馏时其沸点变化非常小,只有0.5~1℃。

不纯的液体有机物没有恒定的沸点,蒸馏时沸点变化很大。

某些有机化合物能和其他物质形成二元或三元恒沸混合物,它们也有固定的沸点,但它
们是混合物,因此不能认为沸点固定的物质都是纯净物。

当蒸馏液态混合物时,沸点较低的组分先被蒸出,然后是高沸点组分被蒸出,不挥发的组分则留在蒸馏器中。

2.蒸馏的意义:
蒸馏可以测定有机化合物的沸点;可以初步鉴定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可以检验有机化合物的纯度。

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液体有机混合物,只有各组分的沸点相差较大(大于30℃)才能取得较好的分离效果。

可以用来回收有机溶剂。

3.测定沸点的方法
常量法、微量法。

七、实验步骤
1.安装蒸馏装置
蒸馏装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蒸馏烧瓶、冷凝管、接液管和接受器。

蒸馏烧瓶是一个盛放被蒸馏液体的容器,有单口、两口、三口、四口;有50ml、100ml、250ml、500ml等规格。

蒸馏时要选择容积大小合适的蒸馏烧瓶,一般要求,蒸馏液体量占烧瓶总容积的1/3~2/3。

冷凝管是蒸汽冷却变为液体的地方,有空气冷凝管、直形冷凝管、蛇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等不同规格形状。

根据沸点高低来选择冷凝管,沸点高于130℃使用空气冷凝管,沸点低于130℃使用直形冷凝管,沸点很低的液体(低于80℃)使用蛇形冷凝管。

接受器是接受蒸馏后液体的容器,通常用三角瓶或圆底烧瓶。

仪器安装时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安装时先固定好酒精灯的位置,在铁环上放石棉网,然后安装蒸馏烧瓶,插上蒸馏头,再装上温度计,调整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水银球的上缘与蒸馏头支管的下缘在同一水平线上(保证蒸馏时水银球能完全被蒸汽包围,准确测量蒸汽的温度)。

取一根直形冷凝管和蒸馏头相连,使冷凝管和蒸馏头支管在同一条轴线上,用铁夹固定冷凝管,铁夹应夹在冷凝管的重心处,冷凝管应进水口向下,出水口向上,保证管内充满冷却水。

冷凝管末端连上接液管和接受器,接液管用橡皮筋挂在铁架台上,防止脱落。

整套装置应严密、稳固、美观,从正面或侧面看都在同一个平面上。

装置应与大气相通,不能形成密闭体系,否则易发生爆炸。

2.加料:取下温度计,插入小漏斗,经漏斗向烧瓶中加入待工业乙醇40ml(也可沿支
管相对的管壁小心加入),然后加入2~3粒沸石作防暴沸剂,沸石等一类多孔性物质,在空隙中充满空气,加热时可以释放出气泡,作为气化中心,防止液体暴沸。

如果开始蒸馏后发现未加沸石或中途停止蒸馏,都必须待液体冷却到沸点以下后再补加沸石,不能向正在沸腾或接近沸腾的热的液体中加入沸石,否则会引起暴沸。

加入沸石后重新插入温度计。

3.加热蒸馏:先打开自来水开关,在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然后用酒精灯开始加热,先用小火均匀加热,逐步加大火力,当液体开始沸腾后,蒸汽徐徐上升,当蒸汽上升到温度计水银球处时,温度计读数急剧升高,调节火焰,减慢加热速度,注意观察,当接液管有第一滴液体溜出时,记下温度计的读数,就是接受器中馏出液体的沸点。

控制加热速度,使镏出液的馏出速度稳定在1~2滴/s,同时保证温度计水银球被蒸汽包围,同时有液滴悬挂于水银球底部,表明在此处气液两相达到平衡共存,此时的温度即为沸点(馏出液体的沸点)。

如果加热过猛,会使周围空气温度过高,会使蒸馏头颈部蒸汽过热,打破气液平衡,水银球上液滴消失,温度计读数高于液体的沸点。

加热过慢,水银球不能被蒸汽包围,温度计读数低于沸点。

如果维持加热速度不变,不再有液体馏出,温度计读数突然下降时,停止加热结束蒸馏。

蒸馏单组分液体时,当液体量很少时(3~5ml),要及时停止蒸馏,千万不能蒸干,否则易发生爆炸。

4.结束:蒸馏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水(待液体停止沸腾没有蒸气产生时),无液体馏出时,拆卸仪器,仪器的拆卸顺序与安装时相反。

温度计冷却后再洗。

八、实验结果(数据与处理)
无液体馏出时即可停止
九、注意事项
1.正确安装蒸馏装置;
2.蒸馏开始前一定要加入沸石,中途补加沸石一定要等液体冷后再加;
3.控制蒸馏速度1~2滴/S;
4.千万不能蒸干。

十、思考题
1.蒸馏时放入沸石或素烧瓷片,为什么能起防爆沸作用?如果在加热过程中发现未加沸石,应该如何处理?为什么?
2.蒸馏时温度计的位置应在什么位置?温度计过高或过低将对测定的沸点产生什么影响?
3.蒸馏时为什么不能蒸干?
十一、注意
1.暴沸:加热液体有机化合物时,在液体底部和玻璃接触面上就有蒸气的气泡形成,溶解在液体内部的空气以及以薄膜形式吸附在瓶壁上的空气有助于这种气泡的形成,玻璃的粗糙面也有促进作用。

这样的小气泡可以作为大的蒸气气泡的核心,在沸点时,液体释放出大量的蒸气至小气泡中,待气泡中的压力大与外界大气压时,蒸气的气泡就上升逸出液面,因此,液体中由许多小空气泡或其它的气化中心时,液体可以平稳的沸腾。

如果液体中几乎不存在空气或者瓶壁十分光滑,形成气泡就十分困难。

加热时,液体的温度上升到超过沸点,而液体仍不沸腾,这种现象称为过热。

一旦有一个气泡形成,马上会产生大量气泡,由于这时蒸气压已经远远大于外界大气压,因此气泡上升很快,液体剧烈沸腾,蒸气带着热的液体冲出瓶外,这种现象叫做暴沸。

加入沸石或素瓷片等表面疏松多孔的物质,加热时,逐步释放出空隙中吸附的空气,形成细小的气泡作为气化中心,保证液体平稳的沸腾,防止液体暴沸现象的发生。

2.杂质对液体沸点的影响:不纯物质的沸点取决于杂质的物理性质以及它和纯物质之间的作用。

如果杂质是不挥发性的,则溶液的沸点比纯物质的沸点略有提高。

如果杂质是挥发性的,蒸馏时液体的沸点逐步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