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章节练习(2014-4-26)

合集下载

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经济基础知识》基础精讲 第2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

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经济基础知识》基础精讲 第2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主讲老师:张宁无差异曲线(一)效用理论1、经济人假设。

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

具体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具有充分的计算能力)。

2、效用的定义。

所谓效用(Utility),是指商品或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或欲望的能力。

一种商品或劳务是否具有效用或效用的大小,以它能否满足和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或欲望。

效用没有客观标准。

3、基数效用论(1)基数效用绝对数度量效用的大小。

商品效用可以进行数量比较,可以加总求和。

(2)基数效用论将效用分为总效用(TU)和边际效用(MU)。

(3)基数效用理论是运用边际效用理论进行分析的。

4、序数效用论(1)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用表示次序的相对数值来衡量。

(2)序数效用理论是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进行分析的。

5、边际效用理论(1)MU=△TU/△Q(总效用函数的斜率)(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TU递减速度增加:MU>0TU=max TU:MU=0TU减少:MU<0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1、完备性2、可传递性3、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二)无差异曲线1、含义:带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曲线。

2、特征:(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偏好越高;(2)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3)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

3、商品边际替代率(1)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MRS=-(△X2/△X1)如:消费者放弃6个单位衣服换取一个单位食品,边际替代率为6。

(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得到以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即凸向原点。

预算约束(一)预算约束线1、含义:预算线上的点表示用尽所有收入所能购买的各种消费组合,预算线外的点是支付能力达不到的选择。

经济基础知识 章节练习题库 第2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

经济基础知识 章节练习题库 第2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叫做()。

A.总效用B.基数效用C.序数效用D.边际效用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

2.当商品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总效用达到最大值时,边际效用()。

A.为零B.达到最大C.达到最小D.变为负值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当商品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总效用达到最大值时,边际效用为0。

3.(2014年)用效用理论分析消费者行为时,会假定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且是理性的,这一前提通常称为()。

A.经济人假设B.边际效用最大化理论C.消费行为最优理论D.消费者偏好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效用理论。

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我们需要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这也就是所谓的经济人假设: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

这个假设不仅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前提,也是整个经济学的一个基础。

4.在名义收入不变时,由于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该商品数量变化,称为()。

A.乘数效应B.弹性效应C.收入效应D.替代效应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收入效应的概念。

收入效应是指在名义收入不变时,由于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该商品数量变化。

5.(2014年)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区别是()。

A.边际效用是否递减B.效用函数是否线性C.是否承认效用D.效用是否可以直接度量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效用理论。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绝对的效用量的大小。

而序数效用论则认为效用的数值无法知道,只能说出自己的偏好次序。

所以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效用是否可以加总。

6.认为可以用绝对数值的大小表示效用大小的理论是()。

中级经济基础考点多选:消费者行为分析

中级经济基础考点多选:消费者行为分析

中级经济基础考点多选:消费者行为分析多项选择题1.由于人们对效用的认识不同,就形成了两种效用理论,即()。

A.总效用论B.基数效用论C.序数效用论D.边际效用论E.平均效用论1.[*]:BC[解析]:本题考查效用理论的分类。

由于人们对效用的认识不同,就形成了两种效用理论,即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2.以下关于边际效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边际效用是递减的B.总效用达到最大值时,边际效用为0C.一般来说,边际效用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多少D.从数学的意义上看,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E.在一定范围内,消费量越大,则边际效用就越大2.[*]:ABD[解析]:本题考查边际效用理论。

一般来说,总效用(TU)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消费量越大,则总效用就越大,选项CE说法有误。

3.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有()。

A.公平*B.无差异*C.完备*D.可传递*E.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3.[*]:CDE[解析]: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有完备*、可传递*和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

4.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无差异曲线的主要特征有()。

A.在收入增长时向右移动B.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C.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D.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价格变动关系密切E.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4.[*]:BCE[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征(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

离原点越近,代表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低。

(2)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偏好的可传递*。

(3)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

5.在预算约束线图形中,把包括了预算线本身及其左下方的区域,称为()。

A.均衡区域B.消费者预算可行集C.预算空间D.预算外空间E.以上选项都对5.[*]:BC[解析]:在预算约束线图形中,把包括了预算线本身及其左下方的区域,称为消费者预算可行集或预算空间。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2章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2章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本章考情分析】【本章教材结构】【本章内容讲解】第一节无差异曲线【本节考点】1.效用的含义和分类2.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3.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形状和基本特征4.商品边际替代率含义及其递减规律。

【本节内容】一、效用理论【例题1:单选】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区别是()A边际效用是否递减;B效用是否可加总;C效用函数是否线性;D效用是否客观【答案】B【解析】基数效用论效用可以加总,所以可将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二、无差异曲线----描述消费者的偏好(理论基础是序数效用论)(一)、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例题2:多选】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的偏好假设有()A完备性;B可传递性;C偏好于多而不是少;D平均性E无差异性【答案】ABC(二)无差异曲线1.无差异曲线的概念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例题3:2012单选】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由()决定的。

A.消费者偏好;B.消费者收入;C.所购买商品的价格;D.相关商品的价格【答案】A【例题4:2011单选】在序数效用理论中,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的曲线是()。

A.预算约束线;B.平均成本线;C.无差异曲线;D.等产量线【答案】C(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①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

根据“多比少好”的假定,消费者对数量多的两种商品组合的偏好大于对数量少的两种商品组合的偏好,而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代表的商品数量越多,消费者得到的满足程度水平越高。

②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

【A、B均位于I2,AB偏好相同;BC均位于I1,BC偏好形同,根据偏好的可传递性,B与C的偏好相同,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B比C具有更多的X2,B必定比C更受偏好。

因此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试题及答案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试题及答案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1)、(2)一、单选题。

(每题2分,共23题)1.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这是根据偏好的()假定来判定的。

[单选题] *A.完备性B.可传递性(正确答案)C.多比少好D.可加总性2.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

[单选题] *A.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之比(正确答案)B.商品边际替代率大于商品价格之比C.商品边际替代率小于商品价格与收入之比D.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与收人之比3.(2016年)在效用水平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某一种商品消费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消费的数量称为()。

[单选题] *A.收入效应B.边际成本C.替代效应D.商品边际替代率(正确答案)4. (2015年)在消费者行为理论中,能够描述消费者偏好的曲线是()。

[单选题] *A.无差异曲线(正确答案)B.需求曲线C.预算约束线D.消费者均衡曲线5.(2014年)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区别是()。

[单选题] *A.边际效用是否递减B.效用是否可以直接衡量(正确答案)C.效用函数是否线性D.是否承认效用6.(2014年)在序数效用理论中,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的曲线是()。

[单选题] *A.无差异曲线(正确答案)B.预算约束线C.平均成本线D.等产量线7. (2014年)用效用理论分析消费者行为时,会假定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或是理性的前提通常称为()。

[单选题] *A.边际效用最大化理论B.经济人假设(正确答案)C.消费行为最优理论D.消费者偏好8.(2013年)关于无差异曲线的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消费者对同一无差异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B.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可能相交(正确答案)C.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D.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9.(2013年)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逐渐增加,消费者为获得这种商品的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会越来越少.这一现象在经济学上称为()。

(完整版)消费者行为与消费者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完整版)消费者行为与消费者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思考练习1. 消费者主动型问题与被动型问题有何差别?这种差别为什么很重要?答:主动型问题是指正常情况下消费者会意识到的问题。

被动型问题是消费者尚未意识到或需要别人提醒之后才能意识到的问题,企业必须唤起消费者对被动型问题的认知。

企业对消费者主动型问题和被动型问题需要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

对主动型问题,企业只要令人信服地向消费者说明产品的优越性就可以了,营销重点放在向消费者描述企业产品是如何更好地解决消费者已认识到的问题。

但对被动型问题,企业不仅要使消费者认识到问题的存在,而且还要使其相信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办法,营销任务较前者难度更大。

2. 品牌与零售店铺的选择顺序对品牌策略有何影响?对零售商的营销策略又有何影响?答:零售商和制造商要制订适当的营销策略,都有赖于目标市场所使用的选择顺序。

品牌优先的选择顺序意味着需要塑造品牌形象和富有个性的广告以及比较狭窄的分销渠道。

商店优先的选择顺序则要求零售商和制造商注重店内广告、重视店内气氛的营造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加强重点或关键性渠道分销、布置好货架空间以及加强人员服务等。

3. 影响消费者抱怨行为的因素有哪些?答:消费者抱怨行为是对购买后的产品不满意的具体反应。

影响消费者抱怨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产品或服务的类型会影响消费者的抱怨倾向。

随着产品重要性、费用和社会可见度的提升,抱怨的程度得到强化。

除此之外,消费者抱怨行为还与以下因素有关:(1) 消费者不满的程度或水平。

消费者不满情绪越高,采取抱怨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2) 消费者对抱怨本身的态度。

对抱怨本身持肯定态度的消费者,更倾向于对不满事件发出抱怨。

(3) 对责任的归因。

当消费者把产品问题或责任归咎于企业而不是自身使用不当时,抱怨行动会明显增加。

(4) 从抱怨行动中获得的预期利益大小。

从抱怨行动中获得的预期利益越大,消费者越有动力向企业抱怨。

(5) 消费者的个性。

外向型的消费者较之内向型消费者更可能采取抱怨行动。

中级经济基础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知识点总结汇总

中级经济基础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知识点总结汇总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一、效用理论和无差异曲线(一)效用理论1.“经济人”假设的含义: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需要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并且是理性的,这就是“经济人”假设(这个假设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前提,也是整个经济学的一个基础)——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

2.效用的定义:是指商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或者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是人们的一种心里感觉,是对商品满足自己欲望的能力的主观心理评价,因此效用没有客观标准)3.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1)基数效用论:效用可以直接度量,可以用绝对数值来衡量效用的大小。

(运用边际效用理论分析)(2)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次序,用表示第一、第二等表示次序的相对数值来衡量效用。

(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分析)4.边际效用(1)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的总和。

也可以说是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若干数量或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总效用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消费量越大,总效用就越大)总效用函数:(2)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或者效用的增加量。

(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曲线的斜率)边际效用的函数:(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某种商品数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从中的到的总效用是在增加的,但是是在以递减的速度增加的,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此时的边际效用为正数;当商品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总效用达到最大值时,边际效用为零;如果继续增加消费,总效用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逐渐减少,此时边际效用变为负数。

(二)无差异曲线1.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1)完备性。

(保证消费者总可以把自己的偏好准确的表达出来)(2)可传递性。

(可以保证消费者偏好的一致性)(3)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练习题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练习题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练习题1、【单选题】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区别是( )。

A.边际效用是否递减B.效用函数是否线性C.是否承认效用D.效用是否可以直接度量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效用理论。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绝对的效用量的大小。

而序数效用论则认为效用的绝对数值无法知道.只能说出自己的偏好次序。

所以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效用是否可以直接度量。

2、【单选题】需求曲线是通过( )推导出来的。

(2018年真题)A.价格—成本曲线B.价格—消费曲线C.价格弹性曲线D.价格—收入曲线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的。

由于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预算线的位置发生了变动,从而引起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即消费者均衡点的移动,把这些均衡点连接起来便可以得到一条价格一消费曲线。

3、【单选题】如果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dy/dx=-1/3,则意味着当消费者拥有更多的商品x时,愿意放弃( )单位商品x 而获得1单位的商品y。

A.1/2B.1C.3D.1/3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商品边际替代率。

MRS=-△X2/△X1,表示放弃第二种商品△X2个单位,获得第一种商品△X1个单位。

题干中求放弃多少单位X而获得1单位的商品y,也就是求MRS=-dx/dy。

已知无差异曲线斜率dy/dx=-1/3,则MRS=-dx/dy=3/1,即放弃3单位商品x,获得1单位的商品y。

4、【单选题】关于预算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预算线上的点表示用尽所有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消费组合B.预算线右上方的点表示在两种商品上的花费并未用尽全部收入C.预算线左下方的点表示支付能力所达不到的购买选择D.消费者决策时可以选择预算线本身及其右上方的区域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预算约束线。

预算线上的点表示用尽所有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消费组合。

预算线右上方的点表示支付能力所达不到的购买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无差异曲线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A.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上倾斜
B.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
C.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
D.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E.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
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消费一个单位的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称为()。

A.边际效用
B.边际成本
C.边际技术替代率
D.商品边际替代率
关于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对于正常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B.对于低档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C.正常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D.低档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E.正常品的需求曲线更陡峭,低档品的需求曲线更平缓
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偏好的假定有()。

A.完备性
B.可传递性
C.偏好于多而不是少
D.平均性
E.无差异性
由于人们对效用的认识不同,形成的两种效用理论是()。

A.总效用论
B.边际效用论
C.平均效用论
D.序数效用论
E.基数效用论
如果无差异曲线上任何-点的斜率dx/dy=-1/3,则意昧着当消费者拥有更多的商品2时,愿意放弃()单位商品2而获得1单位的商品y。

A.1/2
B.1
C.3
D.1/3
由于人们对效用的认识不同,就形成了两种效用理论,即()。

A.总效用论
B.基数效用论
C.序数效用论
D.边际效用论
E.平均效用论
对预算线的斜率说法错误的是()。

A.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比率的负值
B.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
C.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需求量比率的负值
D.预算线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变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

A.商品的价格
B.消费者偏好变化
C.消费者收入大小
D.商品价格和收入
基数效用理论运用()来分析消费者行为。

A.成本曲线
B.预算约束线
C.无差异曲线
D.边际效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