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湘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复习
六年级美术知识点复习(湘教版)

教材知识点复习部分湘美版小学一、二、三年级1、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太阳七色光指(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2、条纹有横、竖、曲、折、粗、细等多种构成形式。
3、在中国人心里,老虎是平安吉祥的象征,受到人们喜爱,以黑色、黄色、红色为主体颜色。
4、民间玩具一般指民间专供儿童玩耍的玩具,它们丰富多采,质朴可爱。
按制作材料可分为:陶泥玩具、面塑玩具、布玩具、竹木玩具、纸制玩具、编扎玩具。
5、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6、染料分为植物染料和矿物颜料。
中国画的颜料大都是从植物中提取的。
可用捣、磨、筛、挤压等方法制作颜料。
墨分五色;焦墨、浓墨、淡墨、干墨、湿墨。
破墨法;浓破淡、色破墨、淡破浓、墨破色。
方法;点、画、甩、洒、印7、端午节是五月五,有做香包、赛龙舟等传统活动。
8、农民画,1它的作者都是农民;2它表现乐农民自己的生活。
以生产为主要内容。
3;它自由地表达农民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色彩大部分对比强烈、构图都比较饱满。
9、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构思、撕剪、排列、粘贴德一种绘画表现形式称之为拼贴画。
色彩拼贴画可以用小豆子、小米、蔬菜、毛线、废报纸等材料。
湘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和标志。
2、国旗长宽比例为3:2,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
左上方配以五颗黄色的五角星,大五角星代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小星星代表广大人民。
人民紧紧环绕在党的周围,团结战斗,走向胜利。
3、黑板报一般由报头、标题、正文、插图等部分组成。
4、黑板报应主题鲜明、版面变化而统一,生动活泼。
5、制作钟表时要做到钟/表面突出,指针指向正确。
6、在没有发明钟表以前,人们是依靠日晷(gui)来测定时间的,它利用太阳投射出的光产生的影子来测定或划分时刻的一种装置。
7、连环画是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的发展过程。
湘美版六年级知识点

湘美版六年级知识点湘美版六年级教材是湖南省美术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材,主要涵盖了六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美术知识与技能。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湘美版六年级知识点。
1. 美术基础知识在六年级学习中,学生将进一步巩固和拓宽对美术基础知识的掌握。
他们将学习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色彩的使用技巧;了解光影的表现方式,掌握绘画中的明暗处理方法;认识和运用构图的原则,掌握构图技巧的运用等。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于自己的美术创作中。
2. 中国画六年级学生将学习中国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他们将了解中国画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学习中国画的线条表现方法和构图技巧。
同时,学生还会学习中国画的常见题材,如花鸟、山水等,并通过实践练习来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3. 西方绘画六年级学生将接触到一些西方绘画的经典作品,并学习其中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
他们将学习西方绘画中的透视原理,掌握画面的远近关系;了解西方绘画中的人物肖像画和静物画,学习其中的细节处理方法和色彩运用技巧。
通过学习西方绘画,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4. 数字美术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美术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
六年级学生将学习数字美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他们将学习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美术创作,如Photoshop等;了解数字美术作品的制作流程,如线条描绘、上色等。
通过数字美术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运用科技手段进行美术创作,提高自己的创作效率和质量。
5. 美术赏析六年级学生将接触到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并学习其中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方式。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赏析,学生将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以上是湘美版六年级美术教材的一些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将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美术水平,培养对艺术的热爱与兴趣。
希望同学们能够用心学习,不断探索和创造属于自己的美术世界!。
2018湘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复习

六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复习第一课、我们去旅行1、手绘是指以简练、快捷的方法去表达,方法以线条为主,以形象说话,使用工具简便。
2、旅行中留意收集相关资料,如导游图、景点门票、纪念画册、特色纪念品等。
3、导游图分为三种:(1)贴图式导游图;(2)线描手绘式导游图;(3)填色手绘式导游图。
4、导游图表现内容包括:路线、起点、终点、中途景点。
5、版面呈现的主要要素有:主图、标题、文字及插图。
6、教材中曾现的公共场所标志图片从左至右分别表示:(1)问讯处;(2)垃圾箱;(3)候车室;(4)航空运输;(5)餐厅;(6)公用电话;(7)咖啡馆;(8)售票处。
第二课、光影变幻1、光照在物体上,产生了亮部与暗部。
通过描绘物体的投影和表面的明暗变化,可以增强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黑、白、灰,也称为暗部、亮部、灰部,是三个最基本的调子,合起来能表现出物体的体积。
调子之一块区域会面的强度,即这块区域有多亮或多暗,它不考虑物体本身的颜色3、明暗五调:亮面(包括高光)、灰面、明暗交界线(是亮部和暗部的交界部分)、反光、投影。
4、画一个素描苹果步骤:(1)勾画轮廓,分出亮部、暗部和投影的面积;(2)画出暗部和投影;(3)描绘明暗交界处的细节和投影部分的深浅变化。
5、画物体的暗部可以顺着一个方向用直线、曲线平铺,也可以交叉用线或画圈,还可以用点画,或用笔涂抹暗部。
第三课、美丽家园1、人物组合和静物组合一样,存在主次关系,先画前门的人,再画后面的人;先画主角,再画配角。
2、画以人物为主的场面速写时,要先画主要的,再画次要的。
3、画速写时,可以依据自己的构想巧用一些方法:(1)取舍法;(2)遮挡法;(3)移动法;(4)借代法。
第四课:编花篮。
1、主要运用“提压”的基本编织方法,进行编织练习,构成立体形态的筐篮。
提、压是编织的基本构成原理,编织时,选用不同颜色的经(纵向)纬(横向)纸条,运用“提”、“压”的方法进行编织。
具体讲:“提”是使“经”上浮,而“纬”则下沉,被遮挡;“压”与之相反,即“经”压于下,“纬”则浮于上。
六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梳理

六年级第一学期美术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绘画】绘画从材料工具来分,主要有:中国画、油画、水彩画、版画等;从表现内容来分,则有:人物画、风俗画、历史画、年画等。
中国画和油画是绘画中的重要表现形式。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一种绘画艺术,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风格,用中国的笔、墨、纸、砚、色绘制而成。
讲究用笔和用墨,用笔要有力,用墨要有层次,有浓淡干湿变化。
分工笔和写意两种表现形式,经常以墨为主。
表现的内容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
【油画】是一种用油质颜料描绘在布、厚纸或木板等材料上的绘画。
主要材料和工具有:油画颜料、画笔、画刀、画布、画框等。
油画起源于欧洲,具有色彩丰富、表现力强、便于修改和长期保存等优点。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民间绘画形式,是人们庆贺斩节时用来装饰环境的。
色彩鲜明,造型夸张。
【剪纸】是用剪刀和刻刀在纸上进行艺术加工的一种民间造型艺术。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
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和寓意等手法,表现幽默、诙谐的画面,用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
【剪影】是一种简单易学的工艺手法。
有人物剪纸、动物剪纸、彩色剪纸。
【对称】是物体相同部分中有规律的重复。
【陶瓷】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象征。
陶瓷艺术包括陶器和瓷器两部分。
【形体】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
可分为自然形体和几何形体两种。
【适合纹样】将纹样适当地组织在一定的形状(如三角形、多角形、圆形、方形)等范围之内,使之达到某种装饰作用,叫做适合纹样。
【图形标志】是是以图形为主要特征,用以传递某种信息的视觉符号。
其特征是直观、简明、易懂、易记。
【邮票】是由图案、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国家、齿孔组成,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其分类有:纪念~、普通~、特种~。
【古代建筑】古代建筑从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等几方面欣赏。
古代建筑的类别有:宫殿、塔、寺庙、坛庙、园林、民居。
【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亚竞技。
湘美六年级美术知识点

湘美六年级美术知识点美术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知与欣赏,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美术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湘美六年级的美术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一系列的知识点,以下将对其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介绍。
一、颜色的基本理论颜色是美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在六年级美术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颜色的基本理论,包括色轮、原色、辅色、互补色等概念。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颜色,使自己的作品更加鲜明丰富。
二、线条的运用线条是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构成要素,可以用来表现形状、纹理和运动等。
在美术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不同类型的线条,如直线、曲线、斜线等,并掌握线条的运用技巧。
通过练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线条表现能力,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感。
三、素描的基本技法素描是表现物体形态和光影的一种手法,是美术学习的基础。
在六年级的美术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不同的素描技法,如铅笔素描、炭笔素描等,并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
素描技法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表现能力。
四、色彩的运用色彩是美术作品中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
在美术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色彩的运用技巧,如色调、明度、饱和度等概念。
学生还需要了解不同的色彩搭配原则,如冷暖色彩的运用、对比色的运用等。
通过学习色彩的运用,学生可以创作出更加生动和有表现力的作品。
五、书法的基础知识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也是美术课程中的一部分。
在六年级的美术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基础的笔画和字体知识,并进行相应的练习。
通过学习书法,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字迹美感和书写能力,培养细心和耐心。
六、绘画材料与工具的认识在美术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和熟悉各种绘画材料与工具。
六年级的美术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不同的绘画材料,如颜料、画笔、画布等,同时也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
通过熟悉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学生可以更加熟练地运用它们,创作出更具有个性和表现力的作品。
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知识点一、色彩知识1. 基本色彩基本色彩指的是红、黄、蓝三原色,它们不能通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而得到。
基本色彩在绘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用来调配其他所有的颜色。
2. 二次色二次色是由两个基本色彩混合而成的颜色。
常见的二次色有橙色、绿色和紫色。
橙色由红色和黄色混合而成,绿色由黄色和蓝色混合而成,紫色由红色和蓝色混合而成。
3. 三次色三次色是由三个基本色彩混合而成的颜色。
常见的三次色有红橙色、黄橙色、黄绿色、蓝绿色、蓝紫色和红紫色。
三次色的制作方法是:先将两个基本色彩进行混合,然后再将第三个基本色彩加入混合物中。
4. 冷暖色彩冷色彩是指具有冷静、安静感的颜色,如蓝色和绿色;暖色彩是指具有温暖、活泼感的颜色,如红色和黄色。
在绘画中,冷暖色彩的运用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情绪和氛围。
二、线条造型1. 直线、曲线直线是由无数个点在同一方向上排列而成的线条,它可以分为水平线、竖直线和斜线等;曲线是由无数个点按一定规律连成的线条,可以分为圆弧线、螺旋线等。
2. 线条的粗细线条的粗细对绘画作品的效果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在描绘大物体或强调重要部分时,线条可以用粗细变化来表现物体的轮廓和纹理。
三、造型规律1. 近大远小近大远小是指在绘画中,远离观察者的事物会比近处的事物看起来小。
这种规律可以通过改变事物的大小来表现透视关系,使画面更具立体感。
2. 粗细明暗在绘画中,通过线条的粗细和明暗的变化可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
较重的线条和较暗的色彩可以使物体看起来更加饱满和有质感。
四、绘画技法1. 涂色法涂色法是绘画中最基本的技法之一,通过用颜料均匀地涂抹在画纸上,表现出色彩的层次和变化。
2. 擦拭法擦拭法是用画笔或棉签等工具沾取少量颜料,然后轻轻擦拭在画纸上或已涂抹的颜料上,形成柔和的色彩过渡效果。
3. 涂抹法涂抹法是用画笔或海绵等工具将颜料轻轻地涂抹在画纸上,使色彩更加柔和、渐变。
4. 点描法点描法是用笔尖蘸取颜料,再点上画纸,通过一点一点的颜色叠加,形成图像。
湘教版美术六年级知识点

湘教版美术六年级知识点美术是一门独特而又重要的学科,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在湘教版的六年级美术教材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和理解。
本文将就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颜色颜色是美术作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它能够给作品带来生动和活力。
在六年级的美术学习中,我们需要学会识别、运用和表达不同的颜色。
首先,我们要了解主要的颜色有红、黄、蓝三种。
这三种颜色是所有其他颜色的基础,其他颜色都可以由这三种颜色经过混合得到。
除了这三种基本颜色外,我们还要学会运用黑、白、灰来调节颜色的明暗和冷暖。
其次,我们还要学会运用互补色来增强色彩对比。
比如,红和绿是互补色,当我们将它们放在一起时,会产生强烈的对比感。
最后,我们要学会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表达情感和主题。
比如,红色可以表达热情和活力,而蓝色则可以表达冷静和宁静。
二、造型造型是指物体的外形和形状,它是美术作品中另一个重要的元素。
在六年级的美术学习中,我们需要学会观察和描绘不同的物体造型。
首先,我们要学会观察物体的轮廓和结构。
轮廓是指物体边缘的线条,而结构则是指物体的内部组成和构造。
通过准确地观察和描绘物体的轮廓和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物体的特征和形态。
其次,我们要学会利用线条的不同形态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比如,直线可以表达坚毅和稳定,而曲线则可以表达柔和和流动。
最后,我们还要学会利用阴影和光线来增强物体的立体感。
阴影的运用可以使物体更具体和立体,而光线的运用则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三、构图构图是指美术作品中物体的摆放和组织方式,它是美术作品中另一个重要的要素。
在六年级的美术学习中,我们需要学会构思和设计合理的构图。
首先,我们要学会使用画面的布局来组织物体的位置和比例。
比如,我们可以用对称的布局来表达平衡和稳定,或者用不对称的布局来表达活力和变化。
其次,我们要学会利用空间的远近和透视关系来营造画面的深度和层次感。
远处的物体可以用较淡的颜色和细节来表示,而近处的物体则可以用深色和细节来表示。
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上知识点

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上知识点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学科,它在六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有着丰富的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上的知识点。
1. 色彩知识在六年级上学期的美术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色彩知识。
比如,红、黄、蓝是三原色,它们可以混合形成其他颜色;红、黄、蓝加入黑色可以调成暗色调,加入白色可以调成浅色调;暖色调和冷色调的特点和应用等等。
2. 线条与造型线条和造型是美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学生需要学会观察和描绘不同的线条和造型。
比如,直线、曲线、螺旋线等等;立体造型和平面造型的特点,以及如何运用线条和造型来表达物体的形态和特征。
3. 绘画技法在美术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绘画技法。
比如,素描、水彩画、线描画等等。
学生需要了解每种绘画技法的特点和应用,学会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来进行创作。
4. 文化素养美术学习中,也涵盖了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知识点。
六年级上学期的美术学习内容包括了一些传统文化的介绍,比如中国的传统绘画、传统民俗艺术等等。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特点以及艺术价值。
5. 创作与欣赏美术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作和欣赏能力。
在六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学生需要进行一些创作活动,如自由创作、模仿创作等等。
同时,学生也需要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了解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主题和艺术手法。
总结: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上的知识点非常丰富,涵盖了色彩知识、线条与造型、绘画技法、文化素养以及创作与欣赏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对美的敏感性和欣赏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美术学习中能够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复习
第一课、我们去旅行
1、手绘是指以简练、快捷的方法去表达,方法以线条为主,以形象说话,使用工具简便。
2、旅行中留意收集相关资料,如导游图、景点门票、纪念画册、特色纪念品等。
3、导游图分为三种:(1)贴图式导游图;(2)线描手绘式导游图;(3)填色手绘式导游图。
4、导游图表现内容包括:路线、起点、终点、中途景点。
5、版面呈现的主要要素有:主图、标题、文字及插图。
6、教材中曾现的公共场所标志图片从左至右分别表示:(1)问讯处;(2)垃圾箱;(3)候车室;(4)航空运输;(5)餐厅;(6)公用电话;(7)咖啡馆;(8)售票处。
第二课、光影变幻
1、光照在物体上,产生了亮部与暗部。
通过描绘物体的投影和表面的明暗变化,可以增强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黑、白、灰,也称为暗部、亮部、灰部,是三个最基本的调子,合起来能表现出物体的体积。
调子之一块区域会面的强度,即这块区域有多亮或多暗,它不考虑物体本身的颜色
3、明暗五调:亮面(包括高光)、灰面、明暗交界线(是亮部和暗部
的交界部分)、反光、投影。
4、画一个素描苹果步骤:(1)勾画轮廓,分出亮部、暗部和投影的面积;(2)画出暗部和投影;(3)描绘明暗交界处的细节和投影部分的深浅变化。
5、画物体的暗部可以顺着一个方向用直线、曲线平铺,也可以交叉用线或画圈,还可以用点画,或用笔涂抹暗部。
第三课、美丽家园
1、人物组合和静物组合一样,存在主次关系,先画前门的人,再画后面的人;先画主角,再画配角。
2、画以人物为主的场面速写时,要先画主要的,再画次要的。
3、画速写时,可以依据自己的构想巧用一些方法:(1)取舍法;(2)遮挡法;(3)移动法;(4)借代法。
第四课:编花篮。
1、主要运用“提压”的基本编织方法,进行编织练习,构成立体形态的筐篮。
提、压是编织的基本构成原理,编织时,选用不同颜色的经(纵向)纬(横向)纸条,运用“提”、“压”的方法进行编织。
具体讲:“提”是使“经”上浮,而“纬”则下沉,被遮挡;“压”与之相反,即“经”压于下,“纬”则浮于上。
2、插花的基本知识和形式美法则:(1)花和花篮之间的不同色彩搭配能营造不同氛围。
;去毛衣针。
(2)将6根纸棒十字交叉,横竖各
三根,用来做花篮的主轴;(3)用其中一根绕圈编折做花篮底,然后使其余11根均匀散开;(4)收口时,将一根纵轴别进邻侧的纵轴内侧。
同理,按相同的方向依次编折其余各轴。
3、一般的插花步骤是:(1)根据花篮的形状、色彩特征设计插花造型,选择花材及相关材料(主要花材、辅助花材、花泥);(2)逐个固定花枝,使花枝呈现错落有致的姿态,富有韵律感。
第五课:纸魔方。
1、纸筒组合的制作步骤为:(1)制作多个纸筒单位;(2)将纸筒单体黏结组合。
2、单元形插接构成的基本变化手段:(1)改变基本形;(2)改位置、方向,将产生不同的空间构成关系;(3)改变纸材肌理色彩;(4)改变整体造型。
3、纸方框制作步骤:(1)剪出等宽纸条;(2)先折贴后剪切;(3)折压撑开。
第六课、秦陵兵马俑
1、雕塑课分为圆雕与浮雕两大类,秦俑属于圆雕。
2、秦俑分为将军俑、士卒俑和军吏俑。
3、纸质兵马俑的制作步骤:(1)在两张硬纸板上用线条分别绘制兵马俑的正面和背面;(2)用剪刀将兵马俑的轮廓剪下来,将正面和背面粘在一起,空白纸作为支撑。
4、普通俑和各级军官之间的差别往往是通过头饰和铠甲来体现的,头饰和铠甲越复杂,代表的军衔越高。
但车兵例外,因为需要驾车,所以他们的铠甲没有护肩,以减轻手臂的负担,轻松地驾驭战车。
5、秦俑雕刻手法写实,从各个角度去观察,秦俑艺术手法细腻、明快,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是泥塑艺术的顶峰,它给世界艺术史增添了无限的光辉。
秦俑雕塑之所以富有感染力是因为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来提炼表现,它的刻画不是追求细枝末节,而是抓住了关键的部位进行艺术处理。
比如说,将眉毛加粗加厚使脸部更有体积感,胡子处理成飞动或翻卷状,虽然与现实不符,但是却更突出了人物的性格。
第七课、小小园艺师
1、山水盆景用植物山石于咫尺之间微缩自然山水,山分主次,讲求呼应,构图取法中国画构图,用两叶鱼舟点出虚拟的江水,营造山环水绕的景象,传达出“欸乃一声山水绿”的意境。
2、用石块、树枝和野草制作成的缩小景观步骤:(1)摆放主体石材,注意大小搭配、疏密相间;(2)在适当的位置添加其他景物。
倒入绿色的颜料水,使景观更显秀美。
第八课、田间的精灵
1、运用捆扎与编织等简单的方法进行立体塑造,同时根据所用材料
的性能,运用剪、切、削、弯曲、插接、分支等手段,以及增添、附加有关材料的方法,来完成一件手工作品。
2、“小黄狗”选择玉米为主要材料,捆扎为主要方法,步骤:(1)切割;(2)捆扎;(3)插接。
3、编织工艺从材料来分可分为:竹编、藤编、草编和棕编四类。
第九课、生命的甘露
1、水彩常用的三种肌理的表现技法:(1)蜡笔法:用蜡笔或油画棒画一画,再画上水彩;(2)撒盐法:水分快干时,撒上盐,干后刷去盐末;(3)滴水法:色彩半干时,滴上酒精,颜色会晕开。
2、招贴画设计需要注意:主题明确、构图清晰、色彩明确和字体严谨等基本原则。
招贴画主要通过图形、色彩和文字传达设计意图。
3、招贴画为了引起人们注意而贴在公共场所的图画。
通过图形、色彩和文字,让人一眼就能明白你想表达的意思,是招贴画设计的重点。
4、设计招贴画的途径很多:(1)采用手绘的方式;(2)采用剪贴与绘画结合的方式;(3)采用电脑进行招贴画的设计。
第十课、艰苦岁月
1、《艰苦岁月》(雕塑)赏析:残破的军帽,褴褛的军衣,裸露的脚丫,刚劲的手指上一支古色的长笛,干裂的嘴唇请贴笛孔,老战士快活地吹奏着悠扬的乐曲。
满脸稚气的小战士蜷缩在他的身旁,聆听着那美妙的笛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艰苦岁月中革命战士那积极乐观
的精神通过雕塑深深地感染了观看的人。
2、人物头像制作步骤:(1)和泥;(2)捏基本形;(3)捏出五官;(4)塑造五官;(5)修整完成。
3、全身像制作步骤:(1)捏出身体各主要部分的基本形;(2)深入塑造;(3)调整完成。
4、知识拓展:泥塑作品阴干后,进行填缝、打磨,再着色描绘出来的作品称彩塑。
5、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
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
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
第十一课、劳动最关荣
1、《拉网》速写拉网的渔民姿态各异,但渔民的力量都集中在一根绳子上。
为了表现劳动者的动态,画家着重用单线快速勾画了他们的动态。
2、人体的结构可以理解为几个基本体块:头部、躯干、四肢。
在运动过程中,这几个体块之间的关系会有变化。
3、人物速写步骤:(1)、画出躯干及四肢大致的动态线(2)逐步深入刻画躯干、四肢和头部(3)调整大的关系,注意线的疏密组织及体块的转折。
4、一般人体比例是以头的长度(简称头长)为计算单位,大致呈一下规律:
(1)成人身高约有七个半头长,与两臂平伸长度相等。
(2)躯干、臂长为三个头长,腿为三个半头长。
速写表现的是写生者对于写生对象的感受,不可能像医学解剖图那样精确、科学。
在绘画中,由于感情的渗入,难免会有些夸张和变形。
第十二课、废物新用
1、废品艺术:专门利用垃圾和回收的废弃物进行创作的艺术。
2、《凤凰》(综合材料)徐冰作品背后故事:最初是为某财富大厦定制的一件作品,计划放在金碧辉煌的大堂里。
艺术家在参观大厦建筑工地时,见到工人们原始、简陋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深受触动,于是决定选用建筑废料,塑造两只在空中飞翔的凤凰形象。
3、《凤凰》作品解析:对废弃物材料的联想与组合:铁锹拼接而成的“羽毛”、红色安全帽构成的“凤冠”、建筑钢条及围栏布拼接的“凤尾”等。
工地上硬性的材料与工地专用的色彩赋予凤凰勇猛而有力量,飘逸而又有节奏感的特色。
当艺术家将这些废弃物变为《凤凰》的材料时,凝聚了艺术家对劳动的尊重、礼赞,以及种种深刻的隐喻,如劳动和财富的关系、凤凰涅槃的典故等等。
艺术家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材料语言表达了其情感和精神世界。
课文中出现的名画作品作品名、完成时间以及作者
1、三种形式(雕塑)1935 赫普沃斯(英国)
2、合作社的场地(素描)现代哈定
灯(素描)1933 朝戈
静物画(素描)1956 莫兰迪(意大利)
静物(版画)1940 埃舍尔(荷兰)
3、家家都在花丛中(中国画)1962 石鲁
新疆赶集图(中国画)现代黄胄
深圳人的一天(局部雕塑)1999 孙振华6、秦始皇陵兵马俑一高坑(局部雕塑)秦代
8、马现代韩美林
9、织锦(摄影)现代葛克平
多彩的雨季(摄影)现代苏林重
雨中行(水彩画)现代张元铁
10、艰苦岁月(雕塑)1956 潘鹤
信天游(雕塑)2002 肖小裘
11、化干戈为农具(速写)1949 司徒乔
拉网(速写)1961 叶浅予
铜壶生产合作社(速写)1963 黄胄
你追我赶(速写)1973 吴山明
12、凤凰(综合材料)2010 徐冰
长颈鹿(纸质材料)2010 埃利亚斯(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