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合集下载

茶叶审评技术:茶叶感官审评术语之白茶

茶叶审评技术:茶叶感官审评术语之白茶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之白茶1 干茶形状1.1毫心肥壮fat bud芽肥嫩壮大,茸毛多。

1.2茸毛洁白white hair茸毛多、洁白而富有光泽。

1.3芽叶连枝whole shoot芽叶相连成朵。

1.4叶缘垂卷leaf edge roll down叶面隆起,叶缘向叶背微微翘起。

1.5平展flat leaf edge叶缘不垂卷而与叶面平。

1.6破张broken leaves叶张破碎不完整。

1.7蜡片waxy flake表面形成蜡质的老片。

2 干茶色泽2.1毫尖银白silvery pekoe芽尖茸毛银白有光泽。

2.2白底绿面silvery back and green front叶背茸毛银白色,叶面灰绿色或翠绿色。

2.3绿叶红筋green leaf and red vein叶面绿色,叶脉呈红黄色。

2.4铁板色iron grey深红而暗似铁锈色,无光泽。

2.5铁青iron blue似铁色带青。

2.6青枯green with less gloss叶色青绿,无光泽。

3.1浅杏黄light apricot黄带浅绿色,常为高档新鲜之白毫银针汤色。

3.2微红slight red色微泛红,为鲜叶萎凋过度、产生较多红张而引起。

4 香气4.1毫香tip aroma茸毫含量多的芽叶加工成白茶后特有的香气。

4.2失鲜stale aroma极不鲜爽,有时接近变质。

多由白茶水分含量高,贮存过程回潮产生的品质弊病。

5 滋味5.1清甜clean and sweet入口感觉清新爽快,有甜味。

5.2毫味tippy hair taste茸毫含量多的芽叶加工成白茶后特有的滋味。

6.1红张red leaf萎凋过度,叶张红变。

6.2暗张dull leaf色暗稍黑,多为雨天制茶形成死青。

6.3铁灰绿iron grey with green色深灰带绿色。

茶叶评审的术语大全

茶叶评审的术语大全

茶叶评审的术语大全
1. 气味:香气、清香、醇香、芳香、花香、草香、果香、沉香、清新、淡雅、清馥、浓郁、芬芳、烟香、茶香、清芳、淡淡、细腻、芳草、清爽、清新、淡淡、清香、淡雅、醇厚、馥郁、芳草、清香、淡淡、清馥、浓郁、芳草、清爽、清新
2. 口感:醇厚、滑润、厚实、清爽、清香、淡雅、清新、淡淡、细腻、清馥、浓郁、芳草、清爽、清新、淡淡、清香、淡雅、醇厚、馥郁、芳草、清香、淡淡、清馥、浓郁、芳草、清爽、清新
3. 颜色:深绿、淡绿、碧绿、黄绿、褐绿、灰绿、绿黄、翠绿、墨绿、绿黑、金黄、棕黑
4. 形态:芽叶、叶片、叶底、叶芽、叶尖、叶缘、叶脉、叶肉、叶芯
5. 品质:茶叶的品质可以用以下术语来描述:精品、上等、优质、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等。

茶叶审评技术: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茶叶审评技术: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之黑茶1干茶形状1.1泥鲂I条loach alike leaf茶条皱褶稍松略扁,形似晒干泥鍬1.2皱折叶shrink leaves叶片皱折不成条1.3宿梗aged stalk老化的隔年茶梗。

1.4红梗red stalk表皮棕红色的木质化茶梗。

1.5青梗green stalk表皮青绿色,比红梗较嫩的茶梗。

2干茶色泽猪肝色liver color红而带暗,似猪肝色。

为普洱熟茶渥堆适度的干茶及叶底色泽。

2.2褐红auburn red红中带褐,为普洱熟茶握堆正常的干茶及叶底色泽,发酵程度略高于猪肝色。

2.3红褐reddish auburn褐中带红,为普洱熟茶、陈年六堡茶正常的干茶及叶底色泽。

2.4褐黑auburn black黑中带褐,为陈年六堡茶的正常干茶及叶底色泽,比黑褐色深。

2.5铁黑iron black色黑似铁。

2.6半筒黄semi yellow and black色泽花杂,叶尖黑色,柄端黄黑色2.7青黄blueish yellow黄中泛青,为原料后发酵不足所致。

3.1棕红brownish red红中泛棕,似咖啡色。

3.2棕黄brownish yellow黄中泛棕。

3.3栗红chestnut red红中带深棕色,为陈年普洱生茶正常的汤色及叶底色泽。

3.4栗褐chestnut auburn褐中带深棕色,似成熟栗壳色。

为普洱熟茶正常的汤色及叶底色泽。

3.5紫红purple red红中泛紫。

为陈年六堡茶或普洱茶的汤色特征。

4香气4.1粗青气green and harsh odour粗老叶的气息与青叶气息,为粗老晒青毛茶杀青不足所致。

毛火气fired aroma晒青毛茶中带有类似烘炒青绿茶的烘炒香。

4.3堆味aroma by pile fermentation黑茶渥堆发酵产生的气味。

5滋味5.1陈韵aged flavour优质陈年黑茶特有甘滑醇厚滋味的综合体现。

5.2陈厚stale and thick经充分渥堆、陈化后,香气纯正,滋味甘而显果味,多为南路边茶之香味特征。

最新茶叶的审评术语

最新茶叶的审评术语

最新茶叶的审评术语一.外形细嫩:多为一心,一至二叶,鲜叶制成,条索细圆浑,毫尖或锋苗显露。

紧细:鲜叶嫩度好,条紧圆直,多芽毫,有锋苗。

紧秀:鲜叶嫩度好,条细而紧且秀长,锋苗显露。

紧结:鲜叶嫩度稍差,较多成熟茶条索紧而圆直,身骨重实,有芽毫有锋苗。

紧实:鲜叶嫩度稍差,但揉捻技术良好,条索松紧适中,有重实感,少锋苗。

粗实:原料较老,已无嫩感,多为三,四叶制成。

粗松:原料粗老,叶质老硬,不易卷紧,条空散,孔隙大,表面粗糙,身骨轻飘。

壮结:条索壮大而紧结。

壮实:条索卷紧,饱满而结实。

显毫:芽叶上的白色戎毛。

身骨:指叶质老嫩,叶肉厚薄,茶身轻重,一般芽叶嫩,叶肉厚,茶身重的,身骨好。

重实:指条索或颗粒紧结,以手权衡有重实感。

匀整(匀齐,匀称):指茶叶形状,大小,粗细,长短,轻重相近,并配适当。

脱档:茶叶并配不当,形状粗细不整。

破口:茶叶精制,切断不当,茶条两端的断口,粗糙而不光滑。

团块(圆块,圆头):指茶叶结成块状或圆块,因揉捻后,解块不完全所致。

短碎:条形短碎,面松散,缺乏整齐,匀称,之感。

露筋:叶柄及叶脉因揉捻不当,叶肉脱落,露出木质部。

黄头:粗老叶,经揉捻成块状,色泽黄者。

碎片:茶叶破碎后,形成的轻薄片。

末:指茶叶被压碎后,形成的粉末。

块片:由单片粗老叶,揉成的粗松,轻飘的块状物。

单片:未揉捻成形的粗老单片叶子。

红梗:茶梗红变二.色泽墨绿:深绿泛黑而匀称光润。

翠绿:翠玉色而带光泽。

灰绿:绿中带灰。

铁锈色:深红而暗无光泽。

草绿:叶质粗老,炒菁控制不当,过干,呈现绿草之色泽。

砂绿:如蛙皮绿而油润,优质青茶类的色泽。

青褐:色泽青褐带灰光。

鳝皮色:砂绿蜜黄,似鳝鱼皮色,又称鳝皮黄。

蛤蟆背色:叶背起蛙皮状砂粒白点。

枯暗:叶质老,色泽枯燥且暗无光泽。

花杂:指叶色不一,老嫩不一,色泽杂乱三.香气清香:香气清纯不杂。

幽雅:香气文秀,类似淡雅花香。

纯和:香气正常纯净,但不高扬。

甜香:带类似蜂蜜,糖浆,或龙眼干之香气。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2.1干茶形状术语2.3汤色术语2.3.1清澈clear清净、透明、光亮、无沉淀物。

2.3.2鲜艳fresh brilliant鲜明艳丽,清澈明亮。

2.3.3鲜明fresh bright新鲜明亮。

此术语也适用于叶底。

2.3.4深deep茶汤颜色深。

2.3.5浅light colour茶汤色浅似水。

2.3.6明亮bright茶汤清净透明。

2.3.7暗dull不透亮。

此术语也适用于叶底。

2.3.8混浊suspension茶汤中有大量悬浮物,透明度差。

2.3.9沉淀物precipitate茶汤中沉于碗底的物质。

2.4香气术语2.4.1高香high aroma茶香高而持久。

2.4.2纯正pure and normal茶香不高不低,纯净正常。

2.4.3平正normal较低,但无异杂气。

2.4.4低low低微,但无粗气。

2.4.5钝浊stunt滞钝不爽。

2.4.6闷气sulks odour沉闷不爽。

2.4.7粗气harsh odour粗老叶的气息。

2.4.8青臭气green odour带有青草或青叶气息。

2.4.9高火high-fired微带烤黄的锅巴或焦糖香气。

老火over-fired火气程度重于高火。

陈气stale odour茶叶陈化的气息。

劣异气gone-off and tainted odour烟、焦、酸、馊、霉等茶叶劣变或污染外来物质所产生的气息。

使用时应指明属何种劣异气。

2.5滋味术语2.5.1回甘sweet after taste回味较佳,略有甜感。

2.5.2浓厚heavy and thick茶汤味厚,刺激性强。

2.5.3醇厚mellow and thick爽适甘厚,有刺激性。

2.5.4浓醇heavy and mellow浓爽适口。

回味甘醇。

刺激性比浓厚弱而比醇厚强。

2.5.5醇正mellow and normal清爽正常,略带甜。

2.5.6醇和mellow醇而平和,带甜。

刺激性比醇正弱而比平和强。

茶叶审评评语

茶叶审评评语

茶叶审评评语1、茶叶审评一:嫩度是外形审评因素的重点,一般嫩度好的茶叶,应符合该茶类规格的外形要求,条索紧结重实,芽毫显露,完整饱满。

2、茶叶审评二: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是区别商品茶种和等级的依据。

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以及各种名茶都有其一定的外形特点。

一般长条形茶评比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评比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评比是否规格,平整光滑程度等。

3、茶叶审评三:整碎是指茶叶的匀整程度,好的茶叶要保持茶叶的自然形态,精制茶要筛档是否匀称,面张是否平伏。

4、茶叶审评四:色泽是反应茶叶表面的颜色、色的'深浅程度,以及光线在茶叶面的反射光亮度。

5、茶叶审评五:净度是指茶叶中含夹杂物的程度。

净度好的茶叶不含任何夹杂物。

6、茶叶审评六:香气是茶叶冲泡后随水蒸气挥发出来的气味。

由于茶类、产地、季节、加工方法的不同,就会形成于这些条件相应的香气。

如红茶的甜香、绿茶的清香、乌龙茶的果香或花香、高山茶的嫩香、祁门红茶的砂糖香等。

茶叶审评香气除辨别香型外,主要比较香气的纯异、高低、长短。

香气纯异指香气与茶叶应有的香气是否一致,是否夹杂其他异味;香气高低可用浓、鲜、清、纯、平、粗来区分;香气长短也就是香气的持久性,香气高、持久是好茶;烟、焦、酸、馊、霉是劣变茶。

7、茶叶审评七:汤色是茶叶形成的各种色素,溶解于沸水中而反应出来的色泽。

汤色在审评过程中变化较快,为了避免色泽的变化审评中要先看汤色或者嗅香气与看汤色结合进行。

汤色审评主要抓住色度、亮度、清浊度三个方面。

汤色随茶树品种、鲜叶老嫩、加工方法而变化,但各类茶有其一定的色度要求,如绿茶的黄绿明亮、红茶的红艳明亮、乌龙茶的橙黄明亮、白茶的浅黄明亮等。

8、茶叶审评八:滋味是评茶人的口感反应。

评茶时首先要区别滋味是否纯正,一般纯正的滋味可以分为浓淡、强弱、鲜爽、醇和几种。

不纯正滋味有苦涩、粗青、异味。

好的茶叶浓而鲜爽,刺激性强,或者富有收剑性。

绿茶常用感官审评术语

绿茶常用感官审评术语

绿茶常用感官审评术语导言绿茶是一种广受欢迎的饮品,拥有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为了更好地评价绿茶的质量,人们通常使用感官鉴别的方法。

通过利用感官器官,如口味、嗅觉和视觉来评估绿茶的质量与特征,可以了解绿茶的香气、口感和外观等方面的特点。

在进行绿茶感官审评时,有一些常用的术语被广泛使用。

这些术语旨在描述绿茶的外观、香气和口感等方面的特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常用的感官审评术语。

外观外观是评价绿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第一印象的来源。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外观审评术语:1.色泽:指茶叶的颜色,通常使用绿色来描述绿茶的色泽,好的绿茶应具有鲜艳的绿色。

2.整齐度:描述茶叶的形状和排列是否整齐,好的绿茶通常具有均匀的形状和排列。

3.均匀度:指茶叶的颗粒大小是否均匀,好的绿茶应具有均匀的颗粒大小。

4.汤色:指绿茶冲泡后的颜色,好的绿茶汤色通常为明亮的黄绿色或者浅绿色。

香气香气是绿茶感官鉴别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评价绿茶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香气审评术语:1.清香:指茶叶具有清新、纯净的香气。

2.花香:指茶叶具有花的香气,如茉莉花香、桂花香等。

3.草香:指茶叶具有草的香气,通常是新鲜、清爽的香气。

4.果香:指茶叶具有水果的香气,如柠檬香、葡萄香等。

口感口感是绿茶感官鉴别的关键指标之一,也是评价绿茶质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口感审评术语:1.滋味:指茶叶的口感特点,通常使用鲜爽、浓郁、甘甜等词语来描述。

2.回甘:指喝完茶后口中余香的甜味,好的绿茶通常具有明显的回甘。

3.涩感:指茶叶在口腔中的涩感,好的绿茶应具有适度的涩感,不过分也不过轻。

4.口感浓度:指茶叶的口感浓淡程度,好的绿茶通常具有浓郁的口感。

结语绿茶的感官审评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通过对绿茶的外观、香气和口感等方面的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绿茶的质量和特征。

本文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绿茶感官审评术语,包括外观、香气和口感等方面。

这些术语可以帮助人们更准确地评价绿茶的质量和品质,从而选择出适合自己口味的绿茶。

茶叶评审的术语

茶叶评审的术语

茶叶评审的术语1、茶叶审评一:嫩度是外形审评因素的重点,一般嫩度好的茶叶,应符合该茶类规格的外形要求,条索紧结重实,芽毫显露,完整饱满。

2、茶叶审评二: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是区别商品茶种和等级的依据。

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以及各种名茶都有其一定的外形特点。

一般长条形茶评比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评比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评比是否规格,平整光滑程度等。

3、茶叶临床试验三:整碎就是指茶叶的哨口程度,不好的茶叶必须维持茶叶的自然形态,精制茶必须捣档与否规整,面张与否平伏。

4、茶叶审评四:色泽是反应茶叶表面的颜色、色的深浅程度,以及光线在茶叶面的反射光亮度。

5、茶叶临床试验五:净度就是指茶叶中不含夹杂着物的程度。

净度不好的茶叶不不含任何夹杂着物。

6、茶叶审评六:香气是茶叶冲泡后随水蒸气挥发出来的气味。

由于茶类、产地、季节、加工方法的不同,就会形成于这些条件相应的香气。

如红茶的甜香、绿茶的清香、乌龙茶的果香或花香、高山茶的嫩香、祁门红茶的砂糖香等。

茶叶审评香气除辨别香型外,主要比较香气的纯异、高低、长短。

香气纯异指香气与茶叶应有的香气是否一致,是否夹杂其他异味;香气高低可用浓、鲜、清、纯、平、粗来区分;香气长短也就是香气的持久性,香气高、持久是好茶;烟、焦、酸、馊、霉是劣变茶。

7、茶叶临床试验七:汤色就是茶叶构成的各种色素,熔化于沸水中而反应出的色泽。

汤色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变化较慢,为了防止色泽的变化临床试验中要先看看汤色或者嗅香气与看看汤色融合展开。

汤色临床试验主要把握住色度、亮度、清浊度三个方面。

汤色随其茶树品种、鲜叶老嫩、加工方法而变化,但各类茶存有其一定的色度建议,例如绿茶的.黄绿光亮、红茶的红艳光亮、乌龙茶的橙黄光亮、白茶的浅黄光亮等。

8、茶叶审评八:滋味是评茶人的口感反应。

评茶时首先要区别滋味是否纯正,一般纯正的滋味可以分为浓淡、强弱、鲜爽、醇和几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干茶形状术语显毫 tippy 茸毛含量特别多。

同义词茸毛显露锋苗 tip 芽叶细嫩,紧卷而有尖锋。

身骨 body 茶身轻重。

重实 heavy body 身骨重,茶在手中有沉重感。

轻飘 light 身骨轻,茶在手中份量很轻。

匀整 evenly 上中下三段茶的粗细、长短、大小较一致,比例适当,无脱档现象。

同义词匀齐;匀衬脱档 unsymmetry 上下段茶多,中段茶少,三段茶比例不当。

匀净 neat 匀整,不含梗朴及其他夹杂物。

挺直 straight 光滑匀齐,不曲不弯。

同义词平直弯曲 bend 不直,呈钩状或弓状。

同义词钩曲;(耳环)平伏 flat and even 茶叶在盘中相互紧贴,无松起架空现象。

紧结 tightly 卷紧而结实。

紧直 tight and straight 卷紧而圆直。

紧实 tight and heavy 松紧适中,身骨较重实。

肥壮 fat and bold 芽叶肥嫩身骨重。

同义词雄壮壮实 sturdy 尚肥嫩,身骨较重实。

粗实 coarse and bold 嫩度较差,形粗大而尚重实。

粗松 coarse and loose 嫩度差,形状粗大而松散。

松条 loose 卷紧度较差。

同义词松泡松扁 loose and flat 不紧而呈平扁状。

扁块 flat and round 结成扁圆形或不规则圆形带扁的块。

圆浑 roundy 条索圆而紧结。

圆直 roundy and straight 条索圆浑而挺直。

同义词浑直扁条 flaty 条形扁,欠圆浑。

短钝 short and blunt 茶条折断,无锋苗。

同义词,短秃短碎 short and broken 面张条短,下段茶多,欠匀整。

松碎 loose and broken 条松而短碎。

下脚重 heavy lower parts 下段中最小的筛号茶过多。

爆点 blister 干茶上的突起泡点。

破口 chop 折、切断口痕迹显露。

干茶色泽术语油润 bloom 干茶色泽鲜活,光泽好。

枯暗 dry dull 色泽枯燥,无光泽。

调匀 even colour 叶色均匀一致。

花杂 mixed 叶色不一,形状不一。

此术语也适用于叶底。

汤色术语清澈 clear 清净、透明、光亮、无沉淀物。

鲜艳 fresh brilliant 鲜明艳丽,清澈明亮。

鲜明 fresh bright 新鲜明亮。

此术语也适用于叶底。

深 deep 茶汤颜色深。

浅 light colour 茶汤色浅似水。

明亮 bright 茶汤清净透明。

暗 dull 不透亮。

此术语也适用于叶底。

混浊 suspension 茶汤中有大量悬浮物,透明度差。

沉淀物 precipitate 茶汤中沉于碗底的物质。

香气术语高香 high aroma 茶香高而持久。

纯正 pure and normal 茶香不高不低,纯净正常。

平正 normal 较低,但无异杂气。

低 low 低微,但无粗气。

钝浊 stunt 滞钝不爽。

闷气 sulks odour 沉闷不爽。

粗气 harsh odour 粗老叶的气息。

青臭气 green odour 带有青草或青叶气息。

高火 high-fired 微带烤黄的锅巴或焦糖香气。

老火 over-fired 火气程度重于高火。

陈气 stale odour 茶叶陈化的气息。

劣异气 gone-off and tainted odour 烟、焦、酸、馊、霉等茶叶劣变或污染外来物质所产生的气息。

使用时应指明属何种劣异气。

滋味术语回甘 sweet after taste 回味较佳,略有甜感。

浓厚 heavy and thick 茶汤味厚,刺激性强。

醇厚 mellow and thick 爽适甘厚,有刺激性。

浓醇 heavy and mellow 浓爽适口。

回味甘醇。

刺激性比浓厚弱而比醇厚强。

醇正 mellow and normal 清爽正常,略带甜。

醇和 mellow 醇而平和,带甜。

刺激性比醇正弱而比平和强。

平和 neutral 茶味正常、刺激性弱。

淡薄 plain and thin 入口稍有茶味,以后就淡而无味。

同义词和淡;清淡;平淡涩 astringency 茶汤入口后,有麻嘴厚舌的感觉。

粗 harsh 粗糙滞钝。

青涩 green and astringency 涩而带有生青味。

苦 bitter 入口即有苦味,后味更苦。

熟味 ripe taste 茶汤入口不爽,带有蒸熟或闷熟味。

高火味 high-fire taste 高火气的茶叶,在尝味时也有火气味。

老火味 over-fired taste 近似带焦的味感。

陈味 stale taste 陈变的滋味。

劣异味 gone-off and tainted taste 烟、焦、酸、馊、霉等茶叶劣变或污染外来物质所产生的味感。

使用时应指明属何种劣异味。

叶底术语细嫩 fine and tender 芽头多。

叶子细小嫩软。

柔嫩 soft and tender 嫩而柔软。

柔软 soft 手按如绵,按后伏贴盘底。

匀 even 老嫩、大小、厚薄、整碎或色泽等均匀一致。

杂 uneven 老嫩、大小、厚薄、整碎或色泽等不一致。

嫩匀 tender and even 芽叶匀齐一致,嫩而柔软。

肥厚 fat and thick 芽头肥壮,叶肉肥厚,叶脉不露。

开展 open 叶张展开,叶质柔软。

同义词舒展摊张 open leaf 老叶摊开。

粗老 coarse 叶质粗梗,叶脉显露。

皱缩 shrink 叶质老,叶面卷缩起皱纹。

瘦薄 thin 芽头瘦小,叶张单薄少肉。

薄硬 thin and hard 叶质老瘦薄较硬。

破碎 broken 断碎、破碎叶片多。

鲜亮 fresh bright 鲜艳明亮。

暗杂 dull and mixed 叶色暗沉、老嫩不一。

硬杂 hard and mixed 叶质粗老、坚硬、多梗、色泽驳杂。

焦斑 scorch batch 叶张边缘、叶面或叶背有局部黑色或黄色烧伤斑痕。

3 绿茶术语干茶形状术语细紧 wiry 条索细长紧卷而完整,锋苗好。

此术语也适用于红茶和黄茶干茶形状。

紧秀 tight and slender 紧细秀长,显锋苗。

此术语也适用于高档条红茶干茶形状。

同义词苗秀蝌蚪形 tadpole shape 圆茶带尾,条茶一头粗。

圆头 roundy piece 条形茶中结成圆块的茶。

盘花 spiral 含芽尖,加工精细,炒制成盘花圆形或椭圆形的颗粒。

卷曲 curly 呈螺旋状或环状卷曲。

此术语也适用于黄茶干茶形状。

细圆 fine round 颗粒细小圆紧,嫩度好,身骨重实。

圆紧 round and tight 颗粒圆而紧结。

圆结 round and tightly 颗粒圆而结实。

圆整 round and normal 颗粒圆而整齐。

圆实 round and heavy 颗粒稍大,身骨较重实。

粗圆 coarse and round 颗粒稍粗大尚成圆。

粗扁 coarse and flat 颗粒粗松带扁。

团块 round drop 颗粒大如蚕豆或荔枝核,多数为嫩芽叶粘结而成。

扁瘪 flat and thin 叶质瘦薄无肉,扁而干瘪。

黄头 yellow head 叶质较老,颗粒圆结,色泽露黄。

扁削 sharp and flat 扁茶边缘如刀削过,不起丝毫皱折。

尖削 sharp 扁削而尖锋显露。

扁平 flat 扁直坦平。

光滑 smooth 表面油润发亮。

光扁 smooth and flat 扁平光滑。

光洁 smooth and clean 表面尚油润发亮。

挺秀 tender and straight 挺直、显锋苗、造形秀美。

紧条 tightly 扁条过紧。

狭长条 narrow 扁条过窄、过长。

宽条 broad 扁条不紧过宽。

折叠 unflat 叶张不平呈皱叠状。

此术语也适用于白茶干茶形状。

宽皱 broad and shrink 扁条折皱而宽松。

浑条 roundy leaf 扁条不扁呈浑圆状。

细直 fine and straight 细紧圆直、两端略尖,形似松针。

干茶色泽术语绿翠 green jade 碧绿青翠、鲜艳。

此术语也适用于叶底。

嫩绿 tender green 浅绿嫩黄。

此术语也适用于汤色和叶底。

深绿 deep green 绿得较深,有光泽。

墨绿 black green 深绿泛乌有光泽。

此术语也适用于白茶干茶色泽。

同义词乌绿绿润 green bloom 色绿而鲜活。

富有光泽。

起霜 silvery 表面带银白色有光泽。

银绿 silvery green 色深绿表面银白起霜。

灰绿 greyish green 绿中带灰,光泽不及银绿。

此术语也适用于白茶干茶色泽。

青绿 blueish green 绿中带青。

此术语也适用于绿茶叶底色泽和乌龙茶干茶色黄绿 yellowish green 以绿为主,绿中带黄。

此术语也适用于绿茶汤色和叶底;黄茶干茶和叶底的正常色泽及白茶不正常的干茶色泽。

绿黄 greenish yellow 以黄为主,黄中泛绿。

此术语也适用于汤色和叶底。

露黄 little yellow 面张含有少量黄朴、片及黄条。

灰黄 greyish yellow 色黄带灰。

枯黄 dry yellow 色黄而枯燥。

此术语也适用于白茶干茶色泽。

灰暗 greyish dull 色深暗带死灰色。

灰褐 greyish auburn 色褐带灰无光泽。

此术语也适用于红茶干茶色泽。

汤色术语绿艳 brilliant green 绿中微黄,鲜艳透明。

浅黄 light yellow 黄色较浅。

此术语也适用于黄茶和白茶汤色。

深黄 deep yellow 黄色较深。

此术语也适用于白茶和黄茶汤色。

红汤 red liquor 汤色发红,绿茶已变质。

黄暗 yellow dull 色黄而暗。

此术语也适用于叶底色泽。

青暗 blue dull 色青而暗。

此术语也适用于绿茶、压制茶和红茶叶底色泽。

香气术语一般绿茶香气术语馥郁 fragrance 芬芳持久,沁人心肺。

此术语也适用于乌龙茶和红茶香气。

鲜嫩 fresh and tender 具有新鲜悦鼻的嫩茶香气。

此术语也适用于红茶香气。

鲜爽 fresh and brisk 新鲜爽快。

此术语也适用于绿茶滋味、红茶香味和乌龙茶滋味。

清高 clean and high 清香高而持久。

此术语也适用于黄茶和乌龙茶香气。

清香 clean aroma 清鲜爽快。

此术语也适用于乌龙茶香气。

花香 flowery flavour 茶香鲜悦,具有令人愉快的似鲜花香气。

此术语也适用于乌龙茶和红茶香气。

板栗香 chestunt flavour 似熟栗子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