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网系统的规划布置共30页文档
城市排水系统管网规划

城市排水系统管网规划城市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承担着将城市内的雨水和废水排放、处理和管理的重要任务。
有效的城市排水系统管网规划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排水系统管网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
一、城市排水系统管网规划的重要性城市排水系统管网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城市防洪、水资源合理利用、水环境保护等方面。
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城市内涝、水质污染和洪水灾害的发生,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和人居环境质量。
此外,城市排水系统管网规划还与城市供水、供热等系统的规划密切相关,是城市基础设施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城市排水系统管网规划的原则1.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规划:城市排水系统管网规划需要与城市发展规划相协调,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规模,并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
2.科学有效配置管网布局:根据城市地势、土地利用类型和人口密度等因素,科学有效地配置排水系统管网的布局。
3.综合考虑雨水和污水:城市排水系统管网需要同时考虑雨水和污水的排放和处理,确保两者分流分户、分开处理。
4.合理利用地表水资源:在城市排水系统管网规划中,应充分利用地表水资源,实行雨水收集和利用,降低对地下水的依赖。
5.注重环保和节能:城市排水系统管网规划需注重环保和节能,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三、城市排水系统管网规划的步骤1.收集城市基础数据: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城市基础数据,包括地形、地貌、降雨量、污水排放情况等。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了解城市目前的排水状况和问题。
2.分析城市排水问题:基于收集到的城市基础数据,进行城市排水问题的分析和评估,确定城市排水系统管网规划的重点和目标。
3.制定管网规划方案:根据城市排水问题的分析和评估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排水系统管网规划方案。
该方案应该包括管网布局、管径设计、设备选型等具体内容。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

管网系统与其他基础设施的协同规划
交通设施
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管网系 统与交通设施的协同,避免相互
干扰和冲突。
电力设施
管网系统的规划应与电力设施的布 局相协调,确保管网建设和电力设 施的安全运行。
通信设施
在规划过程中,应考虑管网系统与 通信设施的协同,为城市信息化建 设提供保障。
管网系统的智能化与信息化规划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
• 引言 • 给水系统规划 • 排水系统规划 • 管网系统整合规划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主题简介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是对城市或区 域给水排水系统的全面规划和设计, 旨在确保供水安全、排水顺畅,促进 城市可持续发展。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涉及水源选择 、水量预测、管网布局、污水处理等 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 社会经济和工程技术等因素。
04
管网系统整合规划
给水与排水管网的整合规划
统一规划
将给水与排水管网作为一 个整体进行规划,确保两 者之间的协调性和互补性。
分区规划
根据地区特点和水资源条 件,将给水与排水管网划 分为不同的区域,进行有 针对性的规划。
资源共享
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 给水与排水管网的共用设 施和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和优化配置。
03
排水系统规划
污水排放与处理需求分析
1 2
污水排放量预测
根据城市人口规模、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预测 未来污水排放量,为排水系统规划提供依据。
污水处理标准
根据国家或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污水处理 后应达到的排放标准,确保水质安全。
3
污染负荷评估
对城市主要污染源进行调查和分析,评估各类污 染物的排放量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第二章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规划与布置

式中 Qo-起始年份平均日用水量,m3 / d Qa-起始年份后第t年的平均日用水量,m3 / d
-用水量年平均增长率,%
t-年数,a
〔5〕线性回归法〔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Qa Qo+Q t (m3 / d ) 式中 Q -日平均用水量的年平均增量,根据历史数据回归计算求得,m3 / d
技术经济剖析-是在满足工程树立目的 的条件下
〔技术上可行〕,计算方案的经济费用。
数学分析法:是将工程方案构成工程费用最小化数学
模型,将工程费用作为函数,就工程技
技术经济分析法
术要求作为约束条件,通过数学最优化 求解计算,使目标函数达到最远解。
方案比较法:通过多方案的比较,从有限个方案中需
求经济效果最佳的方案。
普通按主干管、干管、支管的顺序停止布置。
1.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 排水区界是污水排水系统设置的界限。它是依据城
市规划的设计规模确定的。 在排水区界内,普通依据地形划分为假定干个排水流域。
〔1〕在丘陵和地形坎坷的地域:流域的分界限与地形的 分水线基本分歧,由分水线所围成的地域即为一个 排水流域。
二级泵站
适用:对供水平安牢靠性要求较高的大、中城市和 大型工业企业。
2.4.2 输水管渠定线
1.特点 〔1〕距离长 〔2〕阻碍物多,地形、地质复杂 〔3〕易损坏,维修困难 〔4〕一旦出现缺点,易惹起供水中缀
2.原那么 〔1〕尽量延长管线长度,增加拆迁,少占农田 〔2〕选择最正确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尽量沿现有路途定线, 以利施工和检修 〔3〕增加与铁路、公路和河流的交叉 〔4〕防止穿越滑坡、岩层、沼泽、洼地下水位和河水淹没 冲刷地域
● 以满足供水要求为前提,尽能够延长管线长度; ● 干管延伸方向与管网的主导流向分歧,主要取决于
04-3排水管网的布置和敷设

4.4 排水系统选择与管道布置敷设
4.4.1 排水系统的选择
2.污废水污染程度 2.污废水污染程度
为便于轻污染废水的回收利用和重污染废水的处理,污染物种类 相同,但浓度不同的两种污水宜分流排除。
3.污废水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和处理要求 3.污废水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和处理要求
工业废水中常含有能回收利用的贵重工业原料,为减少环境污染, , 变废为宝,宜采用清浊分流,分质分流,否则会影响回收价值和处理 效果。
回到本章目录
回到总目录
4.4 排水系统选择与管道布置敷设
4.4.3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最低层横支管接入处至立管底部排出管的最小垂直距离
表4-4
如果立管底部放大一号管径或横干管比与之连接的立管大 一号管径时,可将表中垂直距离缩小一档。有条件时宜设专用 通气管道。
回到本章目录
回到总目录
4.4 排水系统选择与管道布置敷设
4.4.3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5. 施工安装、维护管理方便 施工安装、
为便于施工安装,管道距楼板和墙应有一定的距离。为便 于日常维护管理,排水立管宜靠近外墙,以减少埋地横干管的 长度;对于废水含有大量的悬浮物或沉淀物,管道需要经常冲 洗,排水支管较多,排水点的位置不固定的公共餐饮业的厨房、 公共浴池、洗衣房、生产车间可以用排水沟代替排水管。 应按规范规定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4.4.3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室内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在保证排水畅通,安全可靠的 前提下,还应兼顾经济、施工、管理、美观等因素。
1.排水畅通,水力条件好 排水畅通, 排水畅通 2. 保证设有排水管道房间或场所的正常使用 3. 保证排水管道不受损坏 4. 不影响室内环境卫生条件 5. 施工安装、维护管理方便 施工安装、 6.占地面积小,总管线短、工程造价低 占地面积小,总管线短、 占地面积小 回到本章目录 回到总目录
第二章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规划与布置(2015) (1)

第53款,仸何人如懒于使其维护的 堤坝处于最佳状态,必须令其改正, 如造成溃决而田地受淹,则将其财 产卖掉卖的钱应作为抵偿粮食损失 之用。 第55款仸何人如开挖渠道灌溉田地 时粗心大意而使邻居的田地受淹时, 则应以粮食补偿邻居的损失。 第56款如有人放水淹没邻家土地则 每淹没10gan地,赔偿粮食10 gan
• 缺乏地形图
• 需在踏勘选线的基础上,进行地形测量,绘出地形图,然
后在图上确定管线位置。
输水管渠定线
• 输水管渠定线原则:
必须与城市建设规划相结合、尽量缩短线路长度, 减少拆迁,少占农田,便于管渠施工和运行维护, 保证供水安全; 选线时,应选择最佳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尽量沿现 有道路定线、以便施工和检修; 减少与铁路、公路和河流的交叉; 管线避免穿越滑坡、岩层、沼泽、高地下水位和河 水淹没与冲刷地区,以降低造价和便于管理。
-用水量年平均增长率,%
t-年数,a
26
例
• 某城市2000年的用水量是1623.6万立方米,按2.1%的增长
率计算,到2015年用水量会达到多少?
(5)Historical demand forecasting
• Historical/current per person water demand (l/p-d) • Historical growth in demand • Forecast water demand by multiplying the per person
20
(2)表示方法
1)
最高日用水量Qd:用水量最多一年内,用水量最多一
天的用水量。m3/d
2) 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Qd/24,m3/h
3) 平均日用水量Qad:用水量最多一年内平均每天的用水量 4) 最高时用水量Qh:用水量最多一年内,用水量最多 一天 中,用水量最大的一小时的用水量。
给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给排水管网综合设计说明书参考目录第一篇给排水管网综合设计说明书第1章设计原始资料与设计任务第2章给排水管道设计2.1 设计方案比较2.1.1 给水系统的体制及选择2.1.2净水厂的位置选择2.1.3二级泵站供水方案设计2.2给水管道设计2.2.1管道定线2.2.2给水管道的水力计算2.2.3给水管道的管材、接口及附件第3章排水管道设计3.1 设计方案比选3.1.1 排水系统的体制及选择3.1.2 工业废水的处理与排放3.1.3 污水处理厂个数和厂址的选择3.1.4跌水井的设置原则3.1.5检查井的设置原则3.2 污水管道设计3.2.1 管道定线3.2.2 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3.2.3污水干管的敷设方式、管材、接口及管道衔接3.2.4 污水主干管主要工程量表3.3雨水管渠设计3.3.1 管渠定线3.3.2管渠水力计算3.3.3雨水管渠的敷设方式、管材及接口3.3.4 雨水管网主要工程量表第4章给水管道综合设计4.1 管网综合设计的原则4.2设计范围及内容4.3各管线现状4.4各管网布置方案、管道材料记主要设计参数4.5管线综合平面布置4.6管线综合断面布置第二篇管网设计计算书第1章给水管网计算1.1水量计算1.1.1规划人口计算1.1.2水量计算1.2二泵站供水及及清水池,调节水池容积计算1.2.1二级泵供水方案设计1.2.2.清水池,调节水池容量计算1.3管网水力计算1.3.1.确定管网计算情况1.3.2.根据每种计算情况确定水塔、小泵的供水量及每一管段的计算流量1.3.3. 管网水力计算1.3.4各工况下的管网校核1.3.4.1用水最高时的管网平差1.3.4.2校核消防时的流量和水压要求1.3.4.3校核事故时的流量和水压要求1.4确定二泵站扬程、调节水池最低水位标高及管网各节点的水压第2章排水管网计算2.1污水管网设计2.1.1生活污水设计流量计算2.1.2工厂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设计污水量计算2.1.3划分设计管段及计算设计流量2.1.4污水管道水力计算2.1.5其他,如污水管过江方法的选择和计算2.2雨水管网设计2.2.1 划分排水流域、管道定线、划分设计管段2.2.2计算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2.2.3雨水管道径流系数ψ2.2.4单位面积径流量2.2.5 雨水管道的水力计算结束语参考文献附录第一篇给排水管网综合设计说明书第一章设计原始资料与设计任务第二章给排水管道设计2.1 设计方案比较2.1.1 给水系统的体制及选择给水系统分为统一给水系统和分系统给水系统(包括分质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及多水源给水系统)。
第二章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

(1)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实际布置 (2)主次明确 (3)尽量缩短管线长度 (4)协调好与其他管道关系 (5)保证供水安全可靠 (6)尽量减少拆迁,少占农田 (7)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8)远近期结合,留有发展余地
第11页/共58页
2.给水管网布置基本形式
(1)树状网: 特点:
时,应位于取水构筑物下游,并保持100 m以上的
距离。
(2)出水口不应设在回水区,以防止回水污染。
(3)污水厂要位于河流下游,并与出水口尽量靠近,以
减少排放渠道的长度。 第29页/共58页
(4)污水厂应设在城市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并与城 市、工矿企业和农村居民点保持300 m以上的卫生防 护距离。
往污水厂集中处理,这
样就由分散式发展成环
污水厂
绕式布置。
特点:污水厂和泵站(如需设置时)的数量少。基 建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小。
第26页/共58页
2.4.2 污水管网布置
主要内容包括:
• 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 • 选定污水厂和出水口的位置; • 进行污水管道系统的定线; • 确定需要抽升区域的泵站位置; • 确定管道在街道上的位置等。
向周围倾斜,四周又有多处排 水出路时,各排水流域的干管 常采用辐射状布置,各排水流 域具有独立的排水系统。
特点: 干管长度短,管径小,管道埋深浅,便于污水灌
溉等,但污水厂和泵站(如需设置时)的数量将增多。 适用:在地势平坦的大城市
第25页/共58页
(6) 环绕式:
可沿四周布置主干管,
将各干管的污水截流送
第22页/共58页
(3)平行式:
在地势向河流方向有较大
倾斜的地区,可使干管与等高
第二章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规划与布置

(2)已知n年后的资金终值为F,则现值P为
式中-折现系数
P=(1+Fi%)n =F
将资金的终值折算为现值称为贴现,其相应的利率称为贴现率。
9
(3)当资金现值为P,利率为i%,设在n年内各年平均 分摊资金现金A,则各年分摊资金现值的计算方法如下 第一年:A1=(1+Ai%) 第二年:A2=(1+Ai%)2 第 n 年:An=(1+Ai%)n
2.2.2 动态年计算费用法
动态年计算费用法-是针对不同时间的经济因素的变 化,对项目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投资、运行成本等费用折 算成当前的现值作为经济比较的指标,称为折现计算。
8
• 投资资金的时间价值计算常采用复利法
(1)当资金的现值为P,利率为i%,则n年后的资金终值F为 F=(1+i%)n P
第2章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
2.1 规划原则和工作程序 2.2 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2.3 城市用水量预测计算 2.4 给水管网系统规划布置 2.5 排水管网系统规划布置
2
2.1 规划原则和工作程序
给水排水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
规划内容:① 给水水源; ② 给水处理厂; ③ 给水管网; ④ 排水管网; ⑤ 排水处理厂;⑥ 废水排放与利用。
36
2.5.2 污水管网布置
主要内容包括:
• 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 • 选定污水厂和出水口的位置; • 进行污水管道系统的定线; • 确定需要抽升区域的泵站位置; • 确定管道在街道上的位置等。
一般按主干管、干管、支管的顺序进行布置。
37
1.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
排水区界是污水排水系统设置的界限。它是根据城 市规划的设计规模确定的。 在排水区界内,一般根据地形划分为若干个排水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