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糖体 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基础)第七章核糖体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核糖体的结构
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每个亚基都由RNA 和蛋白质构成。
大亚基含有28S、5S和5.8S三种RNA,而小亚基含有 18S RNA。
这些RNA与约60种不同蛋白质结合,形成稳定的复 合物。
核糖体的功能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通过mRNA的翻译合成蛋白质 。
它具有起始、延长和终止三个 功能部位,分别对应于mRNA 上的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 以及多肽链的释放因子。
信号转导调控
核糖体可以感知细胞内的营养 和能量状态,通过信号转导途 径将信息传递给其他细胞器或 细胞核,进而调控细胞代谢和 生长。
核糖体与疾病的关系
核糖体与癌症
研究表明,核糖体的合成和功能异常可以影响肿瘤细胞的 增殖和分化,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核糖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与核糖 体功能异常有关,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核 糖体蛋白的聚集和神经元死亡。
核糖体与感染性疾病
病毒和细菌等微生物感染细胞后,会利用细胞内的核糖体 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因此核糖体也是抗感染免疫的重要靶 点。
05
核糖体的研究方法
核糖体的分离和纯化
分离
利用核糖体与其他细胞成分的密 度差异,通过离心技术将其从细 胞中分离出来。
纯化
通过一系列层析和电泳技术进一 步去除杂质,获得较为纯净的核 糖体样品。
核糖体的电镜观察
负染色
将核糖体样品置于负染色液中,使其 附着在载网上,然后进行电镜观察。
冷冻电镜
采用冷冻固定技术,将核糖体样品快 速冷冻并置于电镜下观察,以获得高 分辨率的图像。
核糖体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细胞生物学-核糖体

核糖体(ribosome)
Robinson&Brown(1953)发现于植物细胞。 Palacle(1955)发现于动物细胞。 Roberts ( 1958 )建议命名为核糖核蛋白( ribosome ), 简称核糖体。
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工厂,在一个旺盛生长的
细菌中,大约有20000个核糖体,其蛋白占细胞总蛋白的 10%,RNA占细胞总RNA的80%。
E.coli
(a)核糖体小亚单位中的部分r蛋白与rRNA的结合位点) (b)核糖体小亚单位中的部分r蛋白在小亚单位上的部位 (引自Albert et al.,1989,图a; Lewin,1997,图b)
(二)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很多重要步 骤与50S核糖体大亚单位相关
涉及的多数因子为G蛋白(具有GTPase活性),核糖体上与之相关位点
第一节
核糖体的类型与结构
一、核糖体的基本类型与成分
根据沉降系数的不同分为70S和80S两种类型。 70S核糖体存在于细菌,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80S 核糖体存在于真核生物的细胞质中。
40% 的蛋白质、60% 的RNA。
由大小两个亚基构成,只在以 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时才结合在一 起,肽链合成终止后,大小亚单位又解离。
(一)结构与功能的分析方法
1、离子交换树脂可分离纯化各种r蛋白; 2 、纯化的 r 蛋白与纯化的 rRNA 进行核糖体的重组装,显示核糖体中 r 蛋白与 rRNA的结构关系:
蛋白质结合到 rRNA 上具有先后层次性。
核糖体的重组装是自我装配过程 3、双功能的交联剂和双向电泳分离可用于研究 r 蛋白在结构上的相互关系
同一生物中不同种类的 r 蛋白的一级结构均不相同,在免疫学上几乎没有同源性。 不同生物同一种类 r 蛋白之间具有很高的同源性, 并在进化上非常保守。
《细胞生物学》核糖体与核酶自习报告

核糖体与核酶引言:1.核糖体(ribosome)是细胞内的一种核糖蛋白颗粒,其唯一的功能是按照mRNA的指令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多肽链,所以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分子机器。
6.1 核糖体的形态结构1.核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反义RNA6.1.1 核糖体的类型和化学组成6.1.1.1 核糖体的类型和大小1.核糖体有种类型:细胞质核糖体、线粒体核糖体、叶绿体核糖体2.核糖体分为:真核生物核糖体和原核生物核糖体3.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不同的亚基组成,在不进行蛋白质合成时是分开的,各自游离在细胞质中,在进行蛋白质合成时结合在一起4.在真核细胞中,核糖体在进行蛋白质合成时:1.游离在细胞质中称游离核糖体2.附着在内质网的表面,称膜旁核糖体或附着核糖体。
6.1.1.2 核糖体的化学组成1.核糖体的大小两个亚基都是由核糖体RNA(rRNA)和核糖体蛋白质组成。
6.1.2核糖体的蛋白质与rRNA6.1.2.1 核糖体蛋白1. E.coli核糖体21个小亚基,为S1~S21,大亚基的核糖体蛋白命名为L1~L336.1.2.2 核糖体rRNA1.30S核糖体亚基的形态主要是由16S rRNA决定的6.1.3细菌核糖体的结构模型1.S4、S5、S8、S12等4个蛋白定位在核糖体的小亚基上,并且是背向大亚基。
2.小亚基中确定了与信使RNA(mRNA)和转移RNA(tRNA)结合位点3.催化肽键形成的位点位于大亚基,和GTP水解的功能区6.2核糖体的生物发生1.在细胞内,核糖体是自我装配的。
2.核糖体的生物发生包括蛋白质和rRNA的合成、核糖体亚基的组装等。
6.2.1 核糖体rRNA基因的转录与加工1.编码核糖体的基因分为两类:一类是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另一类是rRNA基因6.2.1.1 编码rRNA基因的过量扩增1.细胞为了满足大量需求的rRNA,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机制:增加编码rRNA基因的拷贝数。
2.增加拷贝数有两种方法:1.在染色体上增加rRNA基因的拷贝数2.通过基因扩增6.2.1.2 真核生物18S、5.8S、28S rRNA和5S rRNA基因1.在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中,18S、5.8S、28S rRNA和5S rRNA基因是串联在一起的,每个基因被间隔区隔开,5S rRNA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细胞生物学核糖体

细胞生物学核糖体在生物学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单位。
细胞内有许多复杂的机制和器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是核糖体。
核糖体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它存在于细胞质内,是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器官。
细胞生物学核糖体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很多年,至今仍在不断深化和发展。
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它们相互协作,完成了蛋白质的合成。
目前已知两种主要类型的核糖体:大核糖体和小核糖体。
大核糖体主要在真核生物细胞中存在,而小核糖体则是在细菌和原核生物细胞中发现。
核糖体有几个部分组成。
其中,大核糖体由四个RNA分子和80多个蛋白质分子组成,而小核糖体则由一个RNA分子和20多个蛋白质分子组成。
这些RNA分子被称为核糖体RNA(rRNA),它们是由核糖体DNA(rDNA)转录和后转录修饰所得。
蛋白质合成是细胞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在核糖体中,rRNA起到主要的结构和催化作用,而蛋白质分子则能够辅助rRNA将氨基酸序列转化为蛋白质序列。
核糖体可以识别mRNA上的指定区域,并将其翻译为真正的蛋白质序列。
当然,这个过程还需要一些辅助的分子来协助完成。
如,tRNA(转运RNA)可将正确的氨基酸带进核糖体中,而调节因子(translation factors)则能够加速或阻止蛋白质合成。
在真核细胞中,核糖体很大并且复杂。
它们通常会形成一些明显的结构化体系,如核糖体核小体和核糖体生长点。
这些结构化部分非常重要,在研究核糖体结构和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结构化部分也有助于我们研究如何抑制核糖体,从而控制疾病。
在细菌细胞中,核糖体通常用于合成细菌所需的蛋白质。
因此,抗生素就是通过抑制细菌核糖体的功能,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这也是为什么抗生素是如此有效但又非常危险的原因。
总之,细胞生物学核糖体是细胞中生命的重要机制之一,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它们参与和推动了蛋白质合成的各个环节。
同时,它们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探索如何应对一些疾病。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版)——第9章 核糖体和核酶

?
19
20
¡与mRNA的结合位点 ¡与新掺入的氨酰-tRNA的结合位点——氨酰基位点,又称A位
点 ¡与延伸中的肽酰-tRNA的结合位点——肽酰基位点,又称P位
点 ¡肽酰转移后与即将释放的tRNA的结合位点——E位点(exit site) ¡与肽酰tRNA从A位点转移到P位点有关的转移酶
(即延伸因子EF-G)的结合位点 ¡肽酰转移酶的催化位点 ¡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其它起始因子、延伸因子和
细胞质 80S
60S(大亚基)
28S
(真核生物)
40S(小亚基) 18S,5.8S,5S
细胞质 70S
50S(大亚基)
23S
(原核生物)
30S(小亚基)
16S,5S
线粒体 55-60S 45S(大亚基)
16S
(哺乳动物)
35S(小亚基)
12S
线粒体 75S
53S(大亚基)
21S
(酵母)
35S(小亚基)
¡多聚核糖体的生物学意义细胞内 Nhomakorabea种多肽的合成,不论其分子量的大小
或是mRNA的长短如何,单位时间内所合成的
多肽分子数目都大体相等。
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进行多肽合成,对mRNA
的利用及对其浓度的调控更为经济和有效。
26
27
RNA在生命起源 中的地位及其演 化过程
28
生命是自我复制的体系
三种生物大分子,只有RNA既具有信息载体 功能又具有酶的催化功能。因此,推测RNA 可能是生命起源中最早的生物大分子。
CHAPTER 9
核糖体
Ribosome
1
OUTLINE
• Ribosome structure
细胞生物学(第五版)-第10章-核糖体精选全文完整版

二、蛋白质的合成
又称蛋白质的翻译,是细胞中最复杂、最精确的生 命活动之一。蛋白质合成需要各种携带氨基酸的 tRNA、核糖体、mRNA、多种蛋白质因子、阳离子 及GTP等的参与
蛋白质合成分为三步:
起始(Initiation)包括核糖体与mRNA 结合,形 成起始复合物,其中含有第一个氨酰-tRNA。
仅发现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等极个别高度分化的细胞内没有 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 有核糖体。 核糖体是细胞最基本的不可缺少 的结构。
核糖体是一种不规则颗粒状的结构,其主 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直径约25 nm 核糖体蛋白分子主要分布在核糖体表面, 核糖体RNA(rRNA)位于内部,二者靠共价 键结合在一起。
甲基转移酶催化形成的。
30S小亚基与mRNA的结合需要 起始因子(initiation factor,IF)的 帮助。 这些起始因子仅位于30 S亚基上。 一旦30 S亚基与50 S亚基结合形 成70S核糖体后便释放。 起始因子的主要作用:帮助形成 起始复合物。 原核细胞有3种起始因子: IF1、IF2和IF3。
主要包括4个步骤: 1、氨酰-tRNA进入核糖体A位点的选择 2、肽键的形成 3、转位(translocation) 4、脱氨酰-tRNA的释放。
1.氨酰-tRNA在核糖体A位点的入位
起始的tRNAiMet占据P位点, 核糖体接受第2个氨酰-tRNA进 入A位点,这就是肽链延伸的 第一步。 为了有效地结合A位点,第二 个氨酰-tRNA必须与有GTP的 延伸因子(elongation factor, EF)EF-Tu结合形成复合物氨酰 -tRNA·EF-Tu·GTP。
三、核糖体蛋白质与rRNA的功能
核糖体上具有一系列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结合位 点与催化位点
医学细胞生物学-第六章核糖体

核糖体是细胞内负责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器官,由RNA和蛋白质组成。了解核 糖体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细胞活动和生命过程至关重要。
核糖体的定义和功能
1 定义
核糖体是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机器,位于细 胞质中,由核糖体RNA(rRNA)和蛋白质组 成。
2 功能
核糖体负责将蛋白质合成所需的mRNA模板 与适当的氨基酸相结合,以构建多肽链。
影响生理过程
核糖体在细胞分化、增殖和死亡等生理 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核糖体与生物医学应用的潜力
了解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开发药物和治疗,例如靶向核糖体的抗生素 和抗癌药物的研发。
核糖体的结构和组成成分
结构
核糖体由大亚基和小亚基组成,两者之间有大量 rRNA和蛋白质部分组成的结构。
组成成分
核糖体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核糖体RNA(rRNA)和 蛋白质,它们相互作用形成核糖体的结构。
核糖体的合成过程
1
转录
核糖体RNA在细胞核中由DNA转录而来。
2
修饰
核糖体RNA经过修饰,形成成熟的核糖体RNA。
3
组装
成熟的核糖体RNA与蛋白质组装在一起,形成可功能的核糖体。
核糖体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
1 生物学功能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关键,参与生物学过程和调控细胞功能。
2 作用
核糖体通过读取mRNA的编码信息,将其翻译成蛋白质,实现基因表达。
核糖体与蛋白质合成的关系
密切相关
核糖体是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协同作用
核糖体与tRNA、mRNA等分子相互作用,共同实现蛋白质的合成。
速度决定
核糖体的活性和数量直接影响蛋白质合成的速度和效率。
细胞生物学核糖体的结构及功能

第十一章核糖体一、核糖体的结构及功能核糖体是体积较小的无膜包围的细胞器,在光镜下看不到。
1958年才把这种含有大量RNA的能合成蛋白质的关键装置定名为核糖核蛋白体ribosome,简称为核糖体。
(一)核糖体的一般性质1、存在与分布核糖体存在一切生物的细胞中,包括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这是有别于其它细胞器的特点。
在真核细胞中,有些核糖体是游离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也有许多是附着在rER膜及核膜外表。
此外,还有核糖体是分布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质中。
在原核细胞内,大量核糖体游离在细胞质中,也有的附着在质膜内侧面。
细菌的核糖体占总重量的25—30%。
2、形态和大小一般直径为25—30nm,由大、小两亚单位构成,通常是以大亚单位附在内质网膜或核膜外表。
当进行蛋白质合成时,小亚单位先接触mRNA才与大亚单位结合,而合成完毕后又自行解离分开。
另外,多个核糖体还可由mRNA串联成多聚核糖体,每个多聚核糖体往往由5-6个核糖体串成,但也有多至50个以上的(例如肌细胞中合成肌球蛋白的多聚核糖体是由60—80个串联而成)。
3.数量和分类细胞中的核糖体数量多少不一。
一般来说,增殖速度快的细胞中偏多,分泌蛋白质的分泌细胞中也较多。
例如分泌胆汁的肝细胞中为6×106个,大肠杆菌中为1500—15000个。
在不同类型生物细胞之中,核糖体大小及组分都有一定差异。
一般可分为两大类:80S型和70S型。
大亚单位60S 真核生物核糖体80S小亚单位40S大亚单位50S 原核生物核糖体70S小亚单位30S (“S”是沉降系数的衡量单位。
大、小亚单位组成核糖体,并非由其两者的S值直接相加,这是因为S值变化其实是与颗粒的体积及形状相关的。
)叶绿体中的核糖体与原核生物的相似,而线粒体中的核糖体则较小且多变,例如哺乳动物的线粒体核糖体是55S,但一般仍将它们都划分到原核生物的70S型。
(二)核糖体的化学组成主要组分是r蛋白和rRNA,极少或无脂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也可游离于胞质中或被降解。
mRNA可被降解。
.
核糖体的功能
核糖体的功能
以多聚核糖体(polyribosome)的形式存在。
.
六、核糖体与医学
1. 电镜下,多聚核糖体的解聚和粗面内质网的脱粒都可看作 是蛋白质合成降低或停止的一个形态指标。 多聚核糖体的解聚:是指多聚核糖体分散为单体,失去正 常规律,排列孤立地分散在胞质中或附在粗面内质网膜上。
2.游离核糖体: 合成细胞本身所需
要的蛋白质,如特定 的酶或结构蛋白等。
.
Some sorting signals
Function
Signal sequence
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 (NLS) -Pro-Pro-Lys-Lys-Lys-Arg-Lys-Val-
Nuclear export signal (NES) To mitochondria
研究历史
George Palade, Romanian cell biologist
1936年,Albert Claude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 细胞的匀浆物时发现的,当时称为微体 (Microsomes)。
1955年,George Palade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到细胞质中这种颗粒的存在,尤其在进行蛋 白质合成的细胞中特别多,次年证明微粒体 富含核糖核酸(RNA) 。(1974 Nobel Prize for medicine, Lasker Award, the Gairdner Special Award, the Hurwitz Prize.)
mRNA在起始因子和Mg 的作用下,小亚基与 mRNA的起始部位结合。
甲硫氨酰(UAC)tRNA 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 的起始密码AUG互补结 合,形成起始复合物。
引发大亚基结合。 .
核糖体的功能
肽链延长(Elongation)
核糖体的功能
结合:氨基酰tRNA和mRNA上密码子识别,结合于核糖体的A位。
.
.
合成蛋白质。
.
蛋白合成所需RNA
核糖体的功能
1. mRNA
携带遗传信息,在蛋白质合成时充当模板的 RNA。信使RNA从脱氧核糖核酸(DNA)转录 合成的带有遗传信息的一类单链核糖核酸 (RNA)。它在核糖体上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 板,决定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3 nucleotides.= 1 amino acid of a protein
To perioxisome ER resident
-Leu-Ala-Leu-Lys-Leu-Ala-Gly-LeuAsp-Ile-
+H3N-Met-Leu-Ser-Leu-Arg-GlnSer-Ile-Arg-Phe-Phe-Lys-Pro-AlaThr-Arg-Thr-Leu-Cys-Ser-Ser-ArgTyr-Leu-Leu-Ser-Lys-Leu-Coo-
✓ 1958年Roberts根据化学成份命名为 核糖核蛋白体,简称核糖体Ribosome。
.
2009 Nobel prize for studies of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ribosome
Venkatraman Ramakrishnan MRC Laboratory of
二、核糖体的形态结构
小亚基
不规则颗粒, 直径~25nm。
大亚基
.
50S核糖体大亚基
• 50S核糖体亚基是70S核糖体中较大的 亚基,由多种核糖体蛋白质(蓝色)及 两种rRNA(桔黄色)结合形成。
• 在大亚基中央包含“中央管”,为新生 多肽链释放的通道。
• 50S核糖体亚基中的蛋白质大部分都位 于该亚基的表面而离活性位点较远。
RNAs are required for the process. mRNA, tRNA, rRNA; Synthesis of a polypeptide chain is divided into three distinct activities: initiation, elongation, and termination of the chain;
Molecular Biology ,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Thomas A. Steitz
Yale University &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
Ada E. Yonath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Rehovot, Israel
核糖体的功能
.
肽链延长
核糖体的功能
.
肽链合成终 止
核糖体的功能
.
核糖体的功能
进位
肽链的形成
核糖体移 位
.
密码子及其特性
起始密码子——AUG;
终止密码子——UAA(ochre 赭石密码子) UAG(amber 琥珀密码子) UGA(opal 蛋白石密码子)
.
✓ 无标点、不重叠 ✓ 简并(degeneracy) ✓ 通用性 ✓ 兼职性
真核细胞器
总核糖体
70s
亚单位
大亚基 小亚基 (50s) (30s)
80s
55s
大亚基 (60s)
小亚基 大亚基 小亚基 (40s) (35s) (25s)
rRNA 23s、5s 16s 28s、5.8s、5s 18s
蛋白质
31种 21种
50种
33种
S (Svedberg units, sedimentation rate): a measure of the sedimentation rate of susp. ended particles centrifuged under standard conditions. related to their respective sizes.
四环素类抗生素: 四环素类抗生素能进入70S核糖体封闭A位点,使
氨基酰-tRNA上的反密码子不再能在该位点内与mRNA结合,令肽链延伸 受阻。这类抗生素包括四环素、氯四环素、氧四环素及吡甲四环素等。
.
核糖体与医学
• 酰胺醇类抗生素:酰胺醇类抗生素能选择性与原核细胞内70S 核糖体的50S核糖体亚基或真核细胞线粒体核糖体核糖体亚基 结合,抑制其中肽酰转移酶的活性,从而阻断肽键的形成。 但这类抗生素不会抑制真核细胞线粒体外的蛋白质合成。这 类抗生素包括氯霉素、叠氮氯霉素、甲砜霉素及氟甲砜霉素 等。
-Lys-Asp-Glu-Leu-COO- (KDEL)
.
四、核糖体的形成与自我组装
Nucleolar organizing region, NOR
rDNA
45s rRNA
18s rRNA + 32s rRNA
28s rRNA + 5.8s .rRNA
形成与自我组装
.
形成与自我组装
.
五、核糖体的功能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也能与50S亚基结合, 但它抑制的是翻译中的移位过程。这类抗生素包括红霉素、 麦迪霉素、螺旋霉素及梭链孢酸。
.
.
To summarize…
Ribosome: protein synthesizer consisting of two subunits, 50S and 30S (prokaryocyte), 50S and 30S made primarily of RNA and protein. 50S has rather rigid structure, while 30S has fairly flexible one; Each ribosome has five active sites for association with transfer RNA (tRNA); Ribosome translates nucleotide triplets on mRNA into proteins;
.
形态结构
核糖体上有五个重要的功能活性部位:
①. A位点 氨酰基-tRNA结合位点
②. P位点 肽酰基-tRNA结合位点
③. T因子 肽酰基转移酶位点
④. G因子 GTPase位点
⑤. E位点 空载tRNA离开核糖体前暂时停留的位点
.
形态结构
三、核糖体的类型
1.附着核糖体:
合成外输性蛋白, 如分泌蛋白;以及膜 蛋白、溶酶体酶及驻 留蛋白等。
.
肽链合成的终止(Termination)
当核糖体移动到mRNA链上的终 止密码(UGA, UAA或UGA)时, 无对应的氨基酸运入核糖体,肽 链合成停止。
释放因子使多肽链与tRNA之间 水解,多肽链顺着大亚基中央管 释放,离开核糖体。
大、小亚基解离。mRNA从核糖
体小亚基上脱落。核糖体大、小
亚基可再与mRNA起始密码处结
• mRNA 结合在大亚基中央的沟内。
.
形态结构
30S核糖体小亚基
• 由多种核糖体蛋白质(蓝色)及 一种rRNA(桔黄色)结合形成。
• 30S小亚基结构灵活,使核糖体 移位,从一个密码子转移到另一 个密码子上。
• 从mRNA上识别翻译信息(三联 密码),保证tRNA和mRNA 的 准确识别,因此掌握了蛋白质翻 译过程的信息。
STRUCTURE
---The fundamental role of life science
X 射线晶体学技术测定核糖体的高分辨率分子结构并研究其结构功能。核糖体原子分辨率的晶体结构使我们对蛋白质合成这个最 重要的生命过程之一有了分子水平上的了解。这个过程中的一些 重要概念,现在都在核糖体结构中得到完美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