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总结
旅游地理知识点总结

旅游地理知识点总结一、旅游地理概论1. 旅游地理的定义旅游地理是研究人类旅游活动的地理学分支。
它涉及旅游活动的地域分布、地域特征、旅游资源的地域特征、旅游景观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旅游地的开发利用及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等方面。
2. 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旅游地的区域地理特征、旅游资源的地理环境特征、旅游景观的地理环境特征、旅游地的地理环境适宜性评价、旅游地的开发利用与规划设计、旅游地的地理环境保护、旅游地的旅游环境效应等内容。
3. 旅游地理的意义旅游地理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为旅游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和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增进人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了解。
二、旅游资源地理1. 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旅游的重要资源,包括山川河流、湖泊湿地、海洋海岛、地质地貌、风光田园、自然保护区等。
不同的自然景观具有不同的地理环境特征,对旅游的吸引力也有所不同。
2. 人文景观人文景观是旅游的另一重要资源,包括历史遗迹、文化古迹、民俗风情、宗教建筑、古镇古村、民族风情等。
人文景观是人类文明和历史的载体,具有丰富的地理文化特征和旅游价值。
3. 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社会经济文化资源包括城市风貌、现代建筑、商业街区、特色街区、体育休闲场所、文化艺术园区等,这些资源与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紧密相关,为旅游提供了多样性和丰富性。
4. 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特征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地貌地形、水文气候、土壤植被、人文历史、社会经济等。
不同区域的旅游资源分布具有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形成机制。
三、旅游地理环境1. 地貌地形地貌地形是旅游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旅游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形成,对旅游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具有重要影响。
2. 水文气候水文气候对旅游的影响非常显著,它直接关系到游客的出行和活动,也关系到旅游资源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呈现。
3. 土壤植被土壤植被是构成地理环境的重要要素,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景观的形成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旅游地理期末总结

旅游地理期末总结一、引言旅游地理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旅游活动的地理空间特征和规律。
旅游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产业,旅游地理的研究对于了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主要成果进行总结,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旅游地理环境、旅游地理自然条件、旅游地理空间组织、旅游地理过程和旅游地理效应等方面。
旅游地理环境研究主要关注旅游地的地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探讨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旅游地理自然条件研究主要关注旅游地的气候、地貌、水文等自然条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旅游地理空间组织研究主要关注旅游地的空间组织结构和空间布局,探讨旅游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旅游地理过程研究主要关注旅游活动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规律,探讨旅游活动的空间演变和时间演变。
旅游地理效应研究主要关注旅游活动对旅游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三、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旅游地理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统计分析和模拟模型等方法。
文献研究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基础工作,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旅游地的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等基本信息。
实地调查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和采集数据,了解旅游地的实际情况。
统计分析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旅游活动的规律和趋势。
模拟模型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辅助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旅游活动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
四、旅游地理学的理论模型旅游地理学的理论模型主要包括旅游流动模型、旅游地层次模型和旅游地开发模型等。
旅游流动模型是对旅游活动的空间布局和空间关系进行描述和解释,通过建立旅游流动网络,研究旅游活动的空间流动路径和空间流动强度。
旅游地层次模型是对旅游地的空间组织结构进行描述和解释,通过建立旅游地层次结构,研究旅游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总结

《xx 旅行地理》教课总结
《中国旅行地理》是一门集兴趣性、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是现代旅行业大规模发展而盛行的地理学分支学科。
中国旅行地理》是中
职学校旅行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旅行从业
必备的中国旅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 ,培育学生的旅行赏识能力。
依据学校教课安排,本学期自己担当了酒旅专业《中国旅行地理》课程的
教课工作任务。
《中国旅行地理》是一门集兴趣性、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
为一体的学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较高,多半学生讲堂上注意听讲,
踊跃做笔录,准时按要求达成作业。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中国旅行地理的相关知识。
可是因
为教课条件等原由,《中国旅行地理》在教课上也还存在许多问题,主假如:
(1)实训室设施不齐备,实践课少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踊跃性。
( 2)还不可以很好地多角度激发学生的感情和学习兴趣。
( 3)教课方法仍是重理论轻实践,旅行地理学的教课仅有知识和要领是不够的,一定有实地观察等实践课,把理论教课与实践有机联合起来,才能达到教课要求。
总之,学习《中国旅行地理》的目的,是为了可以掌握中国旅行地理基础
知识和技术,建立较强的空间地区意识,并能在丰盛多彩的自然美景中陶冶情操,建立环保意识,在光芒绚丽的中华文明中遇到启示,激发爱国热忱,成为
拥有现代化服务与管理素质的应用型人材。
中国旅行地理的教课应联合旅行地
理学课程的特色,采纳事例教课法、角色饰演法、实践锻炼法等等丰盛的教课
方法,让学生真实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xx
1 / 1。
学中国旅游地理的心得体会

学中国旅游地理的心得体会第一篇:学中国旅游地理的心得体会学习东盟经济地理与文化的心得体会学习东盟经济地理与文化课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种执着精神,它带领着我们继续学习下去,加深了我对东盟经济、地理与文化的认识,提高了我们对于东盟经济地理与文化的兴趣,这种精神也是我们对于以后学习和生活的一种态度和要求。
通过学习东盟经济地理与文化课,使得我们对东盟国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使得我们对于各国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有了更深的了解,自然风光,人文风光,社会风光,民族风光,地域风光等等。
一、对于旅游的认识。
旅游是人们为了特定的目的而离开他们惯常的环境前往某些地方并作短暂停留的活动。
旅游系统包括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客源、旅游目的地、旅游交通连接、旅游环境等要素。
特别是根据吸引强度可分为世界级、国家级、区域级、地方级四个层次;按其形成和属性分为自然和人文两个类型;根据功能可分为观光游览型、参与体验型、休闲度假型、购物型等;按资源的客体属性可分为物质性、非物质性与非物质共融性三种;按资源发育背景可分为天然赋存性、人工创造性和两者兼具的复合性三类;按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可分为再生性资源与不可再生性资源。
旅游要素包括游、购、娱、吃、住、行六大要素。
旅游地图的类型包括旅游交通图、导游图和旅游行业图,它的作用是导游服务、决策参考和宣传广告。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的认识。
旅游资源评价包括美学观赏性、文化历史性、科学性、其特性、规模与组合状况、旅游功能、旅游环境容量。
其中,旅游资源的美有形态美、形式美、色彩美、韵律美、嗅味美、动态美、意境美等。
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市场导向性原则、特色性原则、经济效益原则、社会效益原则、保护原则、综合开发原则。
旅游线路的类型可按旅游目的、跨越的空间尺度、所需时间、活动内容、所乘交通工具、旅游者的行为和意愿、组织形式。
其中旅游目的可分为普通观光线、探险考察线、文化旅游线和宗教旅游线等。
旅游线路设计和开发的原则包括市场性原则、特色性原则、热电冷点兼顾原则、不重复原则、张弛有序原则、安全性原则。
选修旅游地理总结

选修旅游地理总结引言旅游地理作为一门学科,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各地旅游资源的机会。
通过选修旅游地理课程,我们能够了解不同地理位置的文化、景观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为未来的旅游规划和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以选修旅游地理课程的学习经历为基础,总结并分享我对旅游地理的见解和体会。
旅游地理的定义和意义旅游地理是研究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联系的学科。
它不仅考察了地方的地理特征,还关注了旅游活动对当地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影响。
通过学习旅游地理,我们能够认识到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重要性,以及旅游活动对地方文化和自然资源保护的挑战。
旅游地理课程的内容和知识点旅游地理课程通常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旅游市场与产品在这个部分,我们学习了旅游市场的结构和特征,了解了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策略。
同时,还学习了旅游产业的运作模式和市场竞争策略。
2. 旅游地的选择与规划在这个部分,我们学习了如何选择旅游地,并进行合理的旅游规划。
通过分析旅游地的特征、交通状况、文化资源和环境状况等因素,我们能够评估旅游地的吸引力和可持续性发展潜力。
3. 旅游与环境保护在这个部分,我们学习了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的旅游发展。
我们还了解了一些保护旅游地环境的策略和措施。
4. 文化遗产与旅游这一部分探讨了文化遗产在旅游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保护、推广文化遗产。
我们了解了一些成功的文化遗产旅游项目,并学习了如何将文化遗产融入旅游产品中。
5. 旅游与社会发展最后,我们学习了旅游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旅游业在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旅游的社会效益。
对旅游地理的体会和感悟通过选修旅游地理课程,我对旅游地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以下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感悟:首先,旅游地理的学习让我深入了解了不同地方的文化差异和风土人情。
通过学习不同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我更能够理解和欣赏当地的风俗习惯,并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第1篇: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摘要】教学改革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必须加大其改革创新的力度。
本文就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合理规划和设计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随着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旅游业已成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朝阳产业之一。
早在1999年国家旅游局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
因此大力培养高素质的、符合社会需求的旅游人才就成为各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主要任务。
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从该课程的性质来说,它是一门集趣味性、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为今后从事旅行社经营与导游工作、旅游饭店管理、旅游地建设与区域旅游开发工作等,打下必备的中国旅游地理知识基础。
笔者根据近年来对旅游管理专业中国旅游地理教学的实践、研究和探索认为,要提高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质量,应该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1 合理定位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国旅游地理是一门在旅游地理学理论指导下关于区域旅游地理研究的学问。
就这门学问目前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其在很大程度上由旅游地理学的部分原理和方法,与中国这个特定区域有关旅游的地理知识结合而成的实用知识领域⑴。
它综合了地理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民俗学、考古学、生物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社会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文学、艺术等学科的知识,是一门知识性、实践性以及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其知识涵盖面广,不仅对教师,而且对学生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目前,在旅游类、地理类等专业都普遍开设了旅游地理课程。
然而不同专业学生培养的目标不同,所具有的知识结构不同,因此教学目标和要求也应该有所不同。
同时,在我国高等本科教育从以前的精英教育转为目前大众教育的背景下,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其培养目标应该从培养“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转变为培养“宽(专业)口径,厚(专业)基础的复合型、交叉型人才”。
中国旅游地理公选课课程总结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总结
制冷 1121 左大千 2011534237历时十几周的课程已经结束,在此之间,老师带领我们“游遍”中国,领略了我们国家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自然、人文景观;讲了许
多我们不知道的故事以及许多景区景点的名称的取名缘由,增长了许多知识,使自己大开眼界。
每个省的著名景点以前或许我们都或多或少听说过,但是对其的
了解不是太多,经过老师的讲述以及PPT 让我们得到了进一步的了解。
刚上第一节课我就知道冯老师太了不起了,什么都懂,每每讲到一个景
区景点都讲了许许多多的有关它的各种故事,其中有我们了解的,但
大部分是我们不知道的,特别是第一节课,讲到中国铁路交通时,不看
图就把一些的铁路名称给说出来了,而且各条的线路是怎么样的,什
么时候建的都一清二楚,不仅如此,就连国家的国道都了如指掌,编号,从哪到哪更是清清楚楚,真的是厉害;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经过这么长的时间的学习,知道了京津冀地区,东北三省,内蒙
古大草原,大西北,雪域高原,中原地区,大西南,天府之国,荆楚
地区,岭南,江浙沪地区等区域的许多的著名景点,许许多多的好玩
好看的地方,例如:河北的承德避暑山庄、沈阳故宫、长白山、云南
香格里拉、丽江古城、广西的桂林山水、浙江雁荡山、安徽黄山、四
川九寨沟、乐山大佛、湖南张家界、沈从文的老家凤凰古城、湖北武
汉的黄鹤楼、湖北宜昌的三峡大坝、陕西的兵马俑、山西的平遥古城、山东泰山、福建武夷山、厦门鼓浪屿、上海的外滩、苏州园林等等。
这些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真想一个一个的去游览一遍,感受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
最后,感谢冯老师陪伴我们一起度过一个学期,虽然是一周只有一节课,但是我们都十分的开心,让我们了解了更多。
中国旅游地理书知识点总结

中国旅游地理书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地理景观和资源。
作为一个广大的旅游目的地,中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他们希望能够在中国的各个角落探索并享受不同的文化和风景。
中国的地理特点对旅游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了解中国的地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中国旅游地理的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和地形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西临中国海,北毗俄罗斯和蒙古,南界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和尼泊尔。
中国地形起伏变化,大致分为东高西低、南北倾斜的三大区域,分别是青藏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流域、西南高原。
青藏高原是中国的地理特点之一,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神奇的地质构造。
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均有一些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如拉萨、敦煌、乌鲁木齐等。
华北平原和长江流域地带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西南地区是中国的喀斯特地貌区,有着壮丽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民族风情。
桂林、西双版纳、西递、黄山等地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二、自然资源中国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包括森林、湖泊、河流、山脉、草原等。
中国有着丰富的植被类型,北方有草原和沙漠,南方有丘陵和丛林,西南有雨林和竹海。
中国的湖泊和河流也为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中国有着很多著名的湖泊,如青海湖、滇池、西湖等,而黄河、长江等大型河流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
中国的山脉也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许多著名的景区和风景名胜。
中国有着著名的五岳(泰山、华山、庐山、衡山、恒山)、五台山、黄山等名山,吸引着大批登山爱好者和游客。
三、文化遗产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着众多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
中国的文化遗产包括了许多著名的古建筑、文物、史迹和传统艺术,如故宫、长城、兵马俑、颐和园、丽江古城、鼓楼等。
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其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传统手工艺、传统节日、传统美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总结
在《中国旅游地理》课上,观看了《远方的家》节目之后,各小组同学用旅行的方式带领我们领略到祖国的美丽,有自驾游旅游专线381国道,有神秘圣洁的西藏,有充满沿海气息的厦门,有海峡对面的台湾九份,有美丽的青岛,有离我们很近的粤西明珠湛江······
我们的旅游地理课虽然是在周六下午上课,同学们还是精心地准备好了小组的演讲作业,认真全面的介绍各地方的地理旅游资源,为我们带来丰盛的旅游文化大餐。
在课上,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各地方的旅游知识,还有小组的分工和合作,组织和演讲方面的知识,几周下来,收获是满满的。
在我旅游过的城市中,在我印象中,阳江是一个很美丽充满活力的旅游城市,虽然其经济不是很发达,但其地理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首先,说到阳江就不得不说说其海滨风景,阳江市共有20多处总长达35.4公里的海滨沙滩,主要有海陵岛的闸坡省级风景名胜区、金沙滩旅游区、十里银滩旅游区;阳西县的月亮湾旅游区、河北度假村旅游区;阳东县的东平珍珠湾沙滩等。
这些海滨沙滩大部分都沙质纯洁,水清浪缓,在国内外海滩资源中可谓出类拔萃。
海陵岛被誉为一块“未受污染的绿色翡翠”,大角湾被誉为“东方夏威夷,南方北戴河”,十里银滩被上海吉尼斯组织评为世界之最。
其次要提的是峰林岩溶风景,阳春市境内拥有上百公里长的喀斯特地貌,峰林千姿百态,溶洞鬼斧神工。
已开发的主要资源有:凌霄岩、玉溪三洞、春湾石林、龙宫岩、春城旅游区的崆峒岩等。
第三是阳江丰富优质的温泉资源,阳江市处于广州---阳江大断裂带西段,地热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温泉23处,儒洞咸水温泉,距325国道仅数百米,水温74℃,流量5.34升/秒,交通便利,景色优美;平冈温泉和合山温泉,医疗价值高,区位较佳,开发前景良好。
此外,春湾、八甲、圭冈、塘口、合岗等地均有温泉可开发利用。
第四是江湖风景资源,漠阳江全长199公里,流经阳春、阳江市区进入大海,凌霄岩、玉溪三洞、鱼王石、白水瀑布等名胜景观均在其干流或支流上,江岸奇峰突起,景色如画。
湖泊以阳东的东湖星岛旅游区和阳春的冠溪湖、八甲仙湖最为著名。
东湖星岛旅游区,湖区有108个小岛,宛如人间仙境。
八甲仙湖海拔600米,湖岸绿树掩映,湖水清澈澄碧,与峰峦、瀑布资源相辅相成。
冠溪湖位于阳春市东郊,分上下两级,环境清幽,可作为城郊公园和疗养地开发。
第五是阳江的民俗风情,阳江风筝(另称“阳江纸鹞”)、赛龙舟、唱山歌、拉地网、高流圩、东水古法造纸等都上具有浓郁地到重阳,场景十分壮观。
阳江“灵芝”风筝列入世界风筝十绝之一。
阳江人在端午节历来有赛龙舟的风俗,其逆水赛龙舟和海上龙舟独具特色。
拉地网是阳江海边渔民一种传统的浅海捕鱼方式,充满渔家风情,可将其开发成滨海旅游区的一个特色旅游项目。
阳春的“高流圩”历史悠久,每年农历五月初四这天,各式木器、竹器、藤编织品云集高留河滩,四面八方的人们纷纷来此选购。
这些工艺品做工精湛,久用不蛀,可开发成购物旅游项目。
另外阳江的山歌、渔歌也颇有地方特色。
第六是沿海城市共有渔港风貌,但阳江是广东举足轻重的重要“鱼仓”:闸坡渔港是全国十大渔港之一,阳东东平渔港、阳西沙扒和溪头渔港都是省重点渔港。
渔港本身就是独特的旅游资源,渔船出海、归航、抛锚、渔业生产和经营等一系列场景都是十分诱人的作物景观。
最后说说阳江地方特产资源,阳江物产丰富,是个天然的海鲜王国,鱼、虾、蟹、贝、藻类一应俱全,并盛产对虾、龙虾、鲳鱼、马鲛、石斑、海参、鲍鱼等名贵海鲜。
“到阳江,吃海鲜”,来阳江的游客千万别错过一饱口福的机会。
阳江土特产以“阳江三宝”和“阳春三宝”最为著名,“阳江三宝”是指阳江豆豉、阳江小刀和阳江漆器;“阳春三宝”指阳春产的春砂仁酒、蛇鞭蛤蚧酒和三蛇酒。
另外,东平虾酱、大八益智、阳春马水桔也是出名的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