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2011产业结构
台湾省的工业特征

工业产品 1798.9 1959.4 2218.2 2444.0 2529.2 2013.3 2716.8 3046.9
Hale Waihona Puke 业特征工业是台湾省经济的重要支柱。台湾 省基本建立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以 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部门比较齐全的 工业体系,主要工业门类有电子、家电、 食品、服装、机械等。每年有大量工业 制成品需要出口,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 很高。
阅读台湾台湾2011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归纳台湾 工业发展特点。
加工食品 (万吨)
49.0 合成纤维 (万吨)
187.1
便携式电脑 (万台)
329.3
电子电容器 (亿只)
1766.2
碳酸饮料 (万升)
31010.1 玻璃纤维 (万吨)
26.4
显示器 (万台)
136.3
汽车 (万辆)
34.7
饲料 (万吨)
阅读台湾岛交通及主要工业 中心分布,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桃园、高雄、 基隆等城市。
(2)台湾岛的主要交通 运输方式有哪些?
(3)分析台湾岛的铁路 线分布特征及原因。
环形分布,受地形和人 口经济的影响。
(4)归纳台湾岛交通运 输特征。
533.6 陶瓷瓷砖 (万米2)
3851.2
主机板 (万片)
2622.4
数控机床 (台)
12944
各种成衣 (万打)
纸板 (万吨)
547.6
水泥 (万吨)
293.1
钢坯 (万吨)
1685.2
2287.9
光碟片 印刷电路板(万
(亿片)
英尺2)
75.2
发电量 (亿度)
116343.5
2385.8
@2011年台湾各县市GDP和人均GDP排名

2011年台湾各县市GDP和人均GDP排名地区 GDP(亿美元)人均GDP(美元) GDP折合人民币(亿元)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6.4588台湾省 4668.81 20139 30151亿元新北市 827.1 21222 5342亿元(台湾1)台北市 817.4 31214 5277亿元(台湾2)高雄市 602.7 21732 3893亿元(台湾3)台中市 496.8 18757 3209亿元(台湾4)桃园县 423.5 21154 2735亿元(台湾5)台南市 341.0 18198 2202亿元(台湾6)彰化县 215.5 16485 1392亿元(台湾7)屏东县 151.2 17315 976亿元(台湾8)云林县 114.1 15901 737亿元(台湾9)新竹县 112.7 21968 728亿元(台湾10)新竹市 108.2 26054 699亿元(台湾11)苗栗县 100.5 17910 649亿元(台湾12)南投县 93.6 17772 605亿元(台湾13)嘉义县 91.4 16817 590亿元(台湾14)宜兰县 89.4 19409 577亿元(台湾15)基隆市 81.5 21207 526亿元(台湾16)花莲县 66.1 19508 427亿元(台湾17)嘉义市 52.9 19436 342亿元(台湾18)台东县 39.9 17305 258亿元(台湾19)澎湖县 21.6 22302 140亿元(台湾20)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not between life and deathBu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Yet you don't know thatI love you.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no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Yet you can't see my loveBut when undoubtedly knowing the love from both Yet cannot be together.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not being apart while being in loveBut when I plainly cannot resist the yearningYet pretending you have never been in my heart.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not struggling against the tidesBut using one's indifferent heartTo dig an uncrossable riverFor the one who loves you.。
2011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广东建材2011年第5期由于产能严重过剩,盲目投资过快增长,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9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方严格控制平板玻璃的新增产能。
据工信部披露的数据,2010年,中国平板玻璃产能8.9亿重量箱,产量6.3亿重量箱,产能利用率仅70%。
目前还有在建、拟建生产线30条,待释放产能高达1亿重量箱。
通知对目前平板玻璃行业深表担忧,称行业“产品同质、结构雷同、重复建设仍然严重,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短缺、精深加工偏低等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2009年时,国务院已经批转发改委有关平板玻璃等行业抑制过剩产能和重复建设的产业政策,要求地方政府对在建项目和未开工项目进行认真清理;要求对所有拟建的玻璃项目,各地方一律不得备案。
当时的情况是,2008年中国平板玻璃产能6.5亿箱,产量5.74亿箱,“产能过剩明显”。
在随后两年的调控中,中国平板玻璃产能继续增加了2.4亿重量箱,增加了37%。
5月9日发布的通知再次要求,各地工业主管部门对本地区在建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新增项目须由国家主管部门核准。
此外,拟建的平板玻璃项目在投资、土地、环保、金融方面也将受到严格的把关。
平板玻璃产能严重过剩严控新项目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并发布了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并宣布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在这个发改委令第9号文的新版本中,陶瓷薄板、节水卫浴、废渣利用等被列为鼓励发展类项目。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是政府引导投资方向,管理投资项目,制定和实施财税、金融、土地、进出口等政策的重要依据。
指导目录(2005年本)发布实施五年来,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根据国务院《决定》要求,从2009年底开始,发改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等国务院41个部门和相关机构、上百个行业协会和专业委员会以及行业专家等,着手开展目录修订工作。
新版本仍分为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允许类不列入目录。
近几年台湾经济分析

• 截至2005年底,台湾对大陆投资金额已累计400多亿美元,而大陆在 台湾投资却基本上仍然是一片空白 • 在两岸贸易方面,台湾当局实行了一套“管进不管出”的政策,即严 管自大陆进口商品,放开对大陆出口商品,致使大陆在两岸贸易中始 终处于逆差地位,而且逆差金额呈快速上升扩大之势。 • 被台湾当局拒之门外的大陆商品实际上都是大陆主要出口商品,其中 还包括台湾消费者喜爱的家用电器、化妆品、服装,以及粮食、蔬菜、 水果等农产品
• 据介绍,自2009年6月30日台湾当局开放陆资赴台投资以来,累计核准 投资件数342件,核准投(增)资金额为5.03634亿美元。 • 此外,台当局2012年核准台商对大陆投资件数为454件,比上年减少 21.04%;核准投(增)资金额逾109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6.61 %。
• 台当局经济主管部门当日公布的数据还显示,去年12月,台湾外销订 单金额为393.9亿美元,比上年同月增加30.9亿美元,为历年单月次 高;台湾2012年全年外销订单金额达4410.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二)经济发展历程 • 台湾于1960年代进行经济、产业等改革,使战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 1970和1980年代名列亚洲四小龙之一,缔造举世称羡的台湾奇迹; 于90年代跻身发达国家之列;目前无论人均所得或人类发展指数均与 世界先进国家齐平,属极高度开发国家。台湾拥有蓬勃的制造产业及 尖端科技,在半导体、光电、资讯科技、通讯、电子精密制造等领域 执牛耳。贸易方面以高科技产业赚取外汇,现阶段的经济主要朝向纳 米科技、生物科技、光电及观光服务业发展。
• 台湾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 一、得益于国际经济的总体回升,岛内宏观经济指标总体 向好。 • 2014年台湾经济走出低谷,岛内投资、消费与出口同时 出现平稳增长,主要经济指标逐步好转,呈现温和增长态 势。第三季度台湾GDP增长3.63%,全年预计可达3.43%,比 年初预估的2.59%增加了0.84个百分点,也大大高于20112013年平均经济增长率2.57%。在亚洲“四小龙”中仅次于 韩国的3.7%,高于新加坡的3%和香港的3%。全年GDP总额可 达159718亿新台币(约5268亿美元),人均GDP为68.27万新 台币(约22518美元)。物价继续保持较低水平,全年预测 CPI涨幅为1.18%。2014年台湾外需增长强劲,成为经济增 长的最大推动力,1-11月进出口增长率分别为3%和3.3%, 高于去年同期的-0.2%和1.4%,净出口大幅增长了5.5%。内 需方面,民间消费增长2.76%,高于去年的2.23%。“政府 消费增长”则由去年的-1.15%大幅增加到3.16%,成为内需 中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同时,2014年岛内整体投资 表现不如人意,固定资本形成全年仅增长2.69%,相当于 2013年的一半,成为经济增长中最薄弱的环节。其中民间 投资增幅也低于去年,新增投资仍主要集中在半导体电子 产业,凸显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
2011年台湾地区经济金融形势回顾与展望

作者: 杨秀萍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金融研究处
出版物刊名: 发展研究
页码: 62-66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5期
主题词: 台湾地区 经济金融形势 展望
摘要:2011年,台湾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投资大幅衰退,消费持续走低,工业增速放慢,多项重要产业陷入困境。
进出口虽有增长,但增长速度逐步放慢。
CPI温和上涨,总体物价较为平稳。
就业形势有所改善,失业率持续下降。
金融方面,台湾地区退出宽松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增速下降,台湾“央行”多次上调基准利率,主要利率指标均呈上升趋势。
股市跌幅大,交易量萎缩。
外汇储备额增加,新台币汇率小幅升值。
本文分析了2011年台湾地区经济金融形势,并展望了2012年台湾经济金融形势。
台湾gdp

台湾gdp
台湾
台湾是一个以重工业为主导的经济体,GDP发展快速,其中主要来自于产业结构调整,要
素市场结构性改革,宏观经济政策合理应用以及健全的财政政策实施等多种原因。
2012年,台湾GDP总量超过8000000百万美元,较2011年增长2.7%。
到2016年,
台湾的GDP总量超过一万亿美元,较2001年大幅增长35.9%。
GDP占比主要是服务业,占比70.4%,制造业占比21.2%,农业占比2.2%,建筑业占比3.7%。
在台湾的GDP中,外来投资和出口贸易贡献率仍然偏高。
根据2013年台湾“财政年鉴”,
台湾进口货物总值占GDP的比重为13%,出口货物总值占GDP的比重为13.6%。
此外,
外资对台湾的投资在2012年达到约21.2%。
从台湾的GDP长期发展来看,台湾的GDP可持续增长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原因可以归结
为台湾的良好的政治环境,高新技术水平,开放性贸易以及政府实施的财政政策和经济政策。
同时,台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内部性改革,人力资本投资,以及技术水平要不断提
高等方面。
在未来,台湾将继续推动改革,发挥自身优势,保持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只有
通过更加实施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来调节经济,才能保持台湾的GDP的稳定增长。
台湾2011年纺织业产值预估增长4.9%

台湾2011年纺织业产值预估增长4.9%
佚名
【期刊名称】《国际纺织导报》
【年(卷),期】2011(000)012
【摘要】中国台湾纺织所表示,2011年第三季度,台湾纺织业未受国际经济形势下滑而大幅衰退,总产值达1226亿元新台币,估计全年总产值可达5060亿元新台币,年增4.9%.
【总页数】1页(P17-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81
【相关文献】
1.2014年台湾封测产业产值预估成长5.9% [J],
2.201O年第一季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产值较去年同期增长88.9% [J],
3.2018年台湾新出版电子书增长
4.9% [J], 乔羽
4.2008年纺织业产值将增长20%左右 [J],
5.台湾纺织业产值今年可望略有增长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1年台湾经济情势总展望

張靜貞 彭信坤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民國 99 年 12 月 23 日
2011 年台灣經濟情勢總展望
亞洲新興經濟體的強勁成長持續引領全球經濟的復甦,而歐美先進國家雖 因債務高築及內需不振,使得經濟復甦力道疲弱,導致失業率維持高檔,但近 期公布的製造業 PMI 指數,指出歐元區及美國的製造業仍呈現擴張態勢。同 時,中國大陸的經濟表現雖有放緩趨勢,但其製造業 PMI 指數亦顯示其經濟成 長動能仍相當強勁 。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 4.8% , 2011 年亦可達到 4.2%。反觀國內的經濟情勢,亞太經濟快速的復甦亦帶動我國今 (2010)年實質國內生產毛額 (GDP) 年增率大幅成長,預估全年 GDP 年增率將 上調至 10.31%,全然突破去年全年經濟衰退-1.93%的低迷氛圍,創下 23 年來 的新高。展望 2011 年,因國際經濟情勢仍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且景氣領先 指標持續下滑,預測 2011 年我國經濟成長力道將轉趨溫和,全年年增率為 4.71%。 在實質國內生產毛額的組成中,實質民間消費部分,受國內景氣回溫及股 市回升的熱絡氛圍影響,加以消費性電子產品不斷推陳出新,有效地激勵消 費。同時就業情況的改善有助於刺激消費成長力度,預估 2011 年我國實質民 間消費年增率將由今年的 3.52%微增為 3.54%。實質民間投資方面,2010 年民 間投資由於景氣回升帶動需求復甦,加上廠商加緊回補庫存,因此民間投資創 下成長 33.28%的創 45 年的新高。今年可望在亞洲新興經濟體持續復甦下維持 成長,加以政府都市更新產業計畫的帶動下,推升民間投資動能,惟因基期過 高 , 因此預估 2011 年我國實質民間投資年增率成長 1.57% 。 對外貿易方面 , 2010 年我國實質商品及服務輸出也創下成長 25.36%的 23 年新高的輝煌紀錄。亞洲 開發銀行預期 2011 年新興東亞地區仍有 7.3%的經濟成長表現,因此有助於我 國外貿表現 , 同時在明年 ECFA 啟動與美國減稅法案的實施的推進下 , 預計 2011 年我國實質商品及服務輸出全年可望成長 7.71%,而全年度實質商品及服務輸 入成長 5.0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季節調整;% 工 業 Industry 年(季)別 Period 合 計 Total (1) 農業 Agricultural 小計 Sub-total 水電燃氣及 污染整治業 製造業 Electricity, Gas, 營造業 ManufacWater and Construction turing Remediation Services 24.44 23.92 24.63 23.23 25.02 26.13 26.81 26.53 26.46 23.80 26.08 27.88 27.83 26.52 23.28 26.22 28.04 28.17 24.83 24.02 26.16 26.09 23.05 23.77 20.50 23.50 25.00 25.73 26.03 24.19 26.61 27.14 26.09 24.76 24.30 25.12 25.60 24.02 22.11 2.46 2.38 2.25 2.34 2.34 2.31 1.99 1.93 1.84 1.64 1.71 2.20 1.78 1.62 1.67 1.65 1.89 1.31 1.18 1.19 0.79 1.18 1.55 2.04 1.92 2.13 2.39 1.74 1.81 1.65 1.74 2.12 1.72 1.69 1.59 1.74 1.97 1.45 1.38 3.99 3.57 3.12 2.70 2.52 2.36 2.53 2.42 2.72 2.57 2.87 2.68 2.73 2.78 2.78 2.90 2.73 2.74 2.88 2.86 3.01 2.97 2.68 2.69 2.87 2.78 2.60 2.53 2.81 2.99 2.84 2.75 2.69 2.84 3.03 2.92 2.73 2.68 3.08 服 務 業 Services 批發及 零售業 Wholesale and Retail Trade 15.79 16.44 17.15 17.12 16.81 16.65 17.08 17.63 17.88 17.74 17.85 17.05 18.81 18.22 18.33 17.89 17.30 19.31 18.95 19.17 18.66 18.23 19.73 18.70 18.94 18.43 18.02 19.36 18.29 18.25 18.04 17.48 19.33 18.81 18.57 18.65 18.17 19.82 18.90
93 年 2004 94 年 2005 95 年 2006 1 季 Ⅰ 2 季 Ⅱ 3 季 Ⅲ 4 季 Ⅳ 96 年 2007 1 季 Ⅰ 2 季 Ⅱ 3 季 Ⅲ 4 季 Ⅳ 97 年 2008 1 季 Ⅰ 2 季 Ⅱ 3 季 Ⅲ 4 季 Ⅳ 98 年 2009 1 季 Ⅰ 2 季 Ⅱ 3 季 Ⅲ 4 季 Ⅳ 99 年 2010 1 季 Ⅰ 2 季 Ⅱ 3 季 Ⅲ 4 季 Ⅳ 100 年 2011 1 季 Ⅰ 2 季 Ⅱ 3 季 Ⅲ 4 季 Ⅳ 101年 2012 1 季 Ⅰ
r p
附註:(1)合計不含統計差異。 Note:(1)Statistical discrepancy .47 69.36 67.80 67.08 66.57 67.08 67.06 70.02 67.14 65.50 65.80 67.12 70.40 67.04 65.55 65.82 69.35 70.36 68.13 68.37 70.53 69.35 72.62 69.21 68.11 67.75 67.24 69.25 66.49 66.00 67.31 68.76 69.32 68.12 68.03 69.53 71.68
31.66 30.55 30.52 28.74 30.38 31.20 31.75 31.26 31.33 28.32 30.99 33.07 32.69 31.38 28.12 31.30 33.11 32.68 29.05 28.18 30.14 30.27 27.61 28.92 25.68 28.77 30.38 30.52 31.12 29.23 31.64 32.48 31.05 29.49 29.22 29.97 30.36 28.45 26.73
orig.,%
小計 Sub-total
金融保險及 公共行政 不動產業 及國防 Finance, Public Insurance and Administration Real Estate and Defence 17.17 17.29 16.91 17.14 16.27 15.86 15.71 15.82 15.82 16.12 16.67 15.34 15.23 15.79 15.77 16.63 15.65 15.18 16.04 15.60 16.80 15.73 16.05 15.60 15.51 16.41 15.36 15.18 14.92 14.98 15.38 14.59 14.75 15.26 15.00 15.99 15.13 14.94 15.20 7.97 7.97 7.90 8.16 7.79 7.90 7.68 7.59 7.43 8.74 7.09 7.17 6.81 7.11 8.65 6.93 6.86 6.16 7.49 8.38 6.99 7.51 7.09 7.66 9.38 7.40 7.58 6.44 7.26 8.62 6.92 7.20 6.38 7.33 8.37 6.92 7.32 6.73 8.91
2.38 2.45 2.02 1.90 1.82 1.71 1.68 1.67 1.61 1.66 1.87 1.44 1.51 1.49 1.48 1.65 1.34 1.50 1.60 1.46 1.73 1.35 1.86 1.73 1.69 2.02 1.51 1.73 1.64 1.52 1.87 1.52 1.64 1.75 1.46 1.91 1.61 2.01 1.59
Quarterly National Economic Trends May 2012
產 業 結 構
STRUCTURE OF DOMESTIC PRODUCTION
今(101)年第1季三級產業結構與去(100)年同期略有不同,按當期價格計算之農業生產毛額增6.4 %,占國內生產毛額(1)(GDP)比重1.6%,較去年同期增0.1個百分點。工業按當期價格計算之生產 毛額減10.2%,比重為26.7%,減2.5個百分點,其中製造業減2.2個百分點。服務業按當期價格計算 之生產毛額增1.5%,比重為71.7%,增2.4個百分點,其中批發及零售業比重18.9%,增0.3個百分點,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業與公共行政及國防比重分別為15.2%及8.9%,則各增0.2及0.5個百分點。101年 第1季農業及工業生產毛額按固定價格計算分別減4.4%及2.1%,服務業則增0.7%。
87 年 88 年 89 年 90 年 91 年 92 年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r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