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市长》教案
《陈毅市长》教案范文

《陈毅市长》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陈毅市长的生平和事迹,感受他为人民利益奋斗的精神风貌。
2. 通过学习《陈毅市长》这篇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3.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够正确书写和运用。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陈毅市长的形象和特点。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在实际阅读中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陈毅市长的伟大形象。
2.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陈毅市长》2. 相关资料:陈毅市长的生平和事迹3. 教学多媒体设备4. 生字词卡片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陈毅市长的生平和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体会陈毅市长的形象。
3. 讲解生字词:针对本课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和发音。
4.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5. 讨论与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思考陈毅市长的精神品质,以及他为人民利益奋斗的精神风貌。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让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生字词,进行阅读练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写作练习:以“我心中的陈毅市长”为主题,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陈毅市长的敬仰之情。
八、拓展延伸1. 让学生收集其他有关陈毅市长的故事或事迹,进行分享,加深对陈毅市长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陈毅市长纪念馆或其他相关场所,加深对陈毅市长的认识。
3. 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谈谈学习《陈毅市长》课文的感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陈毅市长》教案

《陈毅市长》教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陈毅市长》教案,供大家参考和借鉴!《陈毅市长》教案(一)一、课前预习。
1、基础知识:(1).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斋、羹、偌、撷、驽、踢。
(2).理解词语:深居简出、恕不接待、闭门羹、才疏学浅、自误、痛心疾首、伊始、礼贤下士、秉烛夜谈。
(3).了解文中表示第一人称“我”的词:鄙人、在下、吾、本市长、不才、老朽。
(4).了解话剧的基本特点。
2.列出情节提纲。
3.思考如下问题:(1)“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在节选部分中出现过几次?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2)陈毅为什么要把共产党人的革命比作“化学”?这样比喻对推动故事的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3)齐仰之对陈毅从开始的拒之门外,到只有三分钟空闲,到可尽情尽意言之,再到谈上三天三夜,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4)这一场戏刻画了陈毅和齐仰之怎样的性格特征?二、课前导入:(多媒体:出示陈毅市长的铜像照片)这是一座伟人的铜像,它矗立在滔滔的黄浦江边。
这就是为新上海的稳定和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同志。
三、背景介绍:(出示解放前夕旧上海图片)1949年5月,上海解放,但形势十分严峻。
外有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内有反动派的肆意破坏,上海面临着重重危机。
就在这种背景下,陈毅出任上海市市长,他团结各界群众,解决了当时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稳定了局势,恢复了生产,百废而渐兴。
话剧《陈毅市长》展示的就是这一时期陈毅的高风亮节。
四、分析矛盾冲突和个性化语言:(一)、学习课文的高潮部分:1、下面,让我们把课本打开,思考在这场戏中,陈毅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
(议:陈毅说服齐仰之出山,请齐仰之主持筹建医药厂。
)2、这个问题解决了吗?什么地方看出来的?3、陈毅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这一矛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陈毅和齐仰之各自什么样的个性?4、带着问题,我们一起欣赏话剧《陈毅市长》的片段。
(高潮部分)5、讨论回答第三个问题。
(陈毅用“宣传共产党人化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矛盾。
陈毅市长 教案 1

陈毅市长教案 11. 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20世纪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政治家和外交家陈毅市长。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达到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了解陈毅市长的生平经历和政治生涯,包括他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后在政治及外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2.分析陈毅市长的个人品格和典型事迹,并探讨其对中国革命、建设和外交事业的影响。
3.透过陈毅市长的故事,了解当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
2. 教学材料1.《陈毅传》(作者:康有为)2.《陈毅:红色外交家》(作者:陈瑜)3.《最亲爱的人:陈毅传略》(作者:梁赞)4.拓展阅读:《陈毅语录》、《陈毅日记》等。
3. 教学步骤第1步:导入1.1 创设情境老师讲述1949年9月2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陈毅市长通过拖地清、卢克、汪浩林等领导人的候选,成功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
这一时刻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正式成立。
1.2 提出问题老师问“你们知道吗?当时的陈毅市长在这次会议上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引导学生思考。
第2步:探究陈毅市长的前半生2.1 给学生分组,每组3人。
让学生查阅材料资料,介绍陈毅市长的个人简介和生平经历。
2.2 学生就前半生的主要事件展开讨论:陈毅市长是怎样一位革命家?他的个人品格具有什么特点?他在革命战争时期有哪些突出成就?第3步:陈毅市长的政治生涯3.1 让学生根据材料,介绍陈毅市长成为中国新政府领导人的经历和个人特点。
3.2 政治问题讨论:陈毅市长在新政府中具有什么独特的政治职务?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第4步:陈毅市长的外交生涯4.1 让学生根据材料,了解陈毅市长在外交领域中的主要贡献和独特的外交风格。
4.2 外交话题讨论:陈毅市长是如何对外传达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和名主权利的?他在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做出了哪些具体贡献?第5步:总结5.1 陈毅市长的影响力:通过分组汇报,让学生总结陈毅市长的个人品格和所代表的精神力量,在中国革命、建设和外交中的作用,以及对中国人民和全球的影响。
《陈毅市长》教案-最新范文

《陈毅市长》教案篇一:陈毅市长:北川永昌中学姓名:陈彦杉《陈毅市长》沙叶新[教材分析]本课为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戏剧。
这部剧作,主要塑造了陈毅这一人物。
作者通过对上海解放初期两年里陈毅市长的工作、活动、日常生活的描写,通过对他与各式各样人物的关系的描写,通过各种矛盾冲突,逐渐显示陈毅的性格以及他高尚的思想品格,从平凡中塑造了陈毅这个从元帅(野战军司令员)到市长的可亲、可敬、可爱的形象。
剧作的结构方式和表现手法,新颖独特。
[教学目标]1、理解作品中的戏剧冲突。
2、把握话剧的特点,理解个性化的语言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体会陈毅重视科学文化和尊重知识分子的优秀作风。
教[教学重难点]把握剧情的矛盾冲突,欣赏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理解两人之间矛盾冲突的转化。
[课时计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图片导入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3%C2%D2%E3%CA %D0%B3%A4&in=24787&cl=2&lm=-1&pn=0&rn=1&di=77173785&ln=1133 &fr=&fmq=&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在上海担任市长的故事。
二、简介1、作者及陈毅简介沙叶新:一九三九年生于南京,回族。
当代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
1956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妙计》。
次年考入华东师大中文系,1961年大学毕业后进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创作研究班学习,1963年秋分配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任编剧。
第18课《陈毅市长》教案(语文版初三上)6doc初中语文

第18课《陈毅市长》教案(语文版初三上)6doc初中语文[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剧情梗概、戏剧的特点。
2.能正确、流畅地朗读全文。
二、教学过程1.导人课文。
陈毅,新中国的开国元帅之一,上海市的第一任市长。
关于他的事迹在许多电影、小讲中都有介绍。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陈毅市长»(板书课题)也是展现陈毅崇高品行的作品,只是,课文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是我们第一次接触的文学样式——戏剧(板书)。
2.学生结合注解,了解戏剧的差不多知识。
教师补充:(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
舞台演出必定要受时空限制,因而,剧本的篇幅不宜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变换不宜频繁,它必须高度集中、紧凑,全部剧情必须在有限的舞台和两、三个小时内演出完毕。
(2)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戏剧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进展、变化过程,那个过程表达在剧本的情节结构上,一样能够分为开端、进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3)台词是表现人物性格的要紧手段。
人物的台词应该是高度个性化的,它必须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同时是人物个性在特定环境中的自然显露。
3.听录音,让学生总体感知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剧中人物的咬字吐音。
(1)正音释义。
(2)分组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分清节奏。
台词是在自然口语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直截了当诉之于人的听觉,因此,专门强调剂奏分明、和谐,入耳动听。
朗读时应表达这一特点。
节奏划分例如:①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②明白/干吗/还来打搅我!③先生之言/差矣④停电/伊/不怕,怕只怕/敌人破坏电厂,那就要/一片乌黑4.剧情梗概。
(先独立训练,再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明确:1949年冬天的一个深夜。
闻名化学家齐仰之家。
上海市市长陈毅专程登门拜望齐仰之,却遭到冷遇。
进门之后,陈毅借刘禹锡«陋室铭»颂扬主人,融洽了双方感情。
因此,陈毅乘机巧用〝激将法〞,大谈共产党的〝化学〞,使清高、正直、不乏爱国心的齐仰之发生了深刻的〝化学变化〞,欣然同意出山筹建全国第一个盘尼西林药厂。
《陈毅市长》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教案名称:《陈毅市长》教案一、教案背景陈毅市长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对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学习陈毅市长的生平事迹和领导风格,可以激励学生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担当精神,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陈毅市长的生平事迹和领导风格;b. 掌握陈毅市长在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c. 理解陈毅市长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民服务的宗旨。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辨能力;b. 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热爱祖国;b. 培养学生的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担当精神;c. 培养学生的勇于探索、创新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a. 陈毅市长的生平事迹;b. 陈毅市长的领导风格;c. 陈毅市长对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2. 教学步骤a. 导入活动: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陈毅市长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b. 概述陈毅市长的生平事迹,包括早年经历、加入革命、在解放战争中的战斗经历等。
c. 分析陈毅市长的领导风格,强调他的务实和开拓精神。
可以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讲解,如陈毅市长在经济建设和外交事务上的重要作用。
d. 引导学生思考陈毅市长对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贡献,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评价。
e. 设计小组活动,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自主研读、讨论和撰写有关陈毅市长的文章。
f. 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提供点评和改进意见。
g. 总结教学内容,回顾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对陈毅市长的学习和思考进行总结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方法1. 知识讲述法:讲解陈毅市长的生平事迹和领导风格。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陈毅市长对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贡献。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合作精神。
4. 展示交流法:通过学生展示交流,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陈毅市长(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陈毅市长(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陈毅市长》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把握陈毅市长的形象特点,了解他的人格魅力和领导风范。
(3)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陈毅市长的人格魅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学习陈毅市长的优秀品质,如坚定的信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等。
(3)激发学生对家乡上海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陈毅市长》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把握陈毅市长的形象特点,了解他的人格魅力和领导风范。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隐喻意义。
(2)如何从不同角度分析陈毅市长的形象特点。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感受陈毅市长的魅力。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以陈毅市长为例,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陈毅市长的背景和生平事迹。
(2)引导学生关注陈毅市长的优秀品质和领导风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课文《陈毅市长》,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让学生分析陈毅市长的形象特点,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阐述。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陈毅市长的形象特点。
(2)分享讨论成果:让学生汇报讨论情况,相互交流观点。
4. 案例分析:(1)以陈毅市长为例,让学生分析象征手法和隐喻意义。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5. 情感升华:(1)让学生谈谈对陈毅市长的敬佩之情。
《陈毅市长》教案范文

《陈毅市长》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陈毅市长的生平事迹和贡献,感受他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品德。
2. 通过学习《陈毅市长》,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3. 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节,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文本阅读:让学生阅读《陈毅市长》剧本,了解剧情发展和人物关系。
2. 人物分析:分析陈毅市长的形象特点,认识他的坚定信仰和崇高品德。
3. 情节解读:解读剧本中的关键情节,体会陈毅市长为人民谋福祉的无私奉献。
4. 语言品味:品味剧本中的优美语言,感受作者的艺术表现手法。
三、教学重点:1. 理解陈毅市长的生平事迹和贡献,感受他的信仰和品德。
2. 分析陈毅市长的形象特点,认识他的崇高品质。
3. 解读剧本中的关键情节,体会陈毅市长为人民谋福祉的无私奉献。
四、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节。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陈毅市长的生平事迹、形象特点和剧本情节。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陈毅市长的认识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剧本中的具体情节,让学生体会陈毅市长的精神品质。
4. 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完成相关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5. 情景扮演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陈毅市长的工作和生活。
六、教学准备:1. 教材:《陈毅市长》剧本文本。
2. 课件:陈毅市长生平事迹图片、相关背景资料。
3. 视频资料:陈毅市长的事迹短片、相关电影或纪录片。
4. 教学工具:投影仪、音响设备。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陈毅市长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文本阅读:让学生阅读剧本,了解剧情发展和人物关系。
3. 人物分析:分析陈毅市长的形象特点,认识他的坚定信仰和崇高品德。
4. 情节解读:解读剧本中的关键情节,体会陈毅市长为人民谋福祉的无私奉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九上第五单元
第十八课陈毅市长沙叶新
河南新乡陈志
[幻灯片1:题目](等待上课时用)
[学习目标][幻灯片2,展示学习目标]
1.认识《<陈毅市长>选场》的矛盾冲突。
2.学习剧作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3感受陈毅市长政治家的胸怀和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1.认识《<陈毅市长>选场》的矛盾冲突。
2.感受陈毅市长政治家的胸怀和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
学习剧作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幻灯片1)
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的陈毅在战场上是攻无不克的,在文学上是文彩斐然的,当上肩挑起上海市长的重任,他又展现出了怎样的魅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话剧《陈毅市长》。
二、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2)
1.认识《<陈毅市长>选场》的矛盾冲突。
2.学习剧作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3感受陈毅市长政治家的胸怀和人格魅力。
三、作者简介。
(幻灯片3)
沙叶新,当代剧作家。
回族。
主要作品:话剧《陈毅市长》《马克思秘史》《寻找男子汉》《假如我是真的》等。
四、背景介绍。
(幻灯片4)
1949年5月27日,“冒险家的乐园”——上海解放了。
虽然我们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但所接管的却是国民党反动派留下的一个烂摊子。
当时的上海,工厂大半倒闭,商店纷纷关门,失业人口剧增,秩序混乱,垃圾成山,又面临着断粮、断煤的威胁;帝国主义对我进行海上封锁,敌机不时来偷袭轰炸,暗藏的国民党特务进行破坏捣乱,社会垃圾(流氓阿飞、小偷、妓女)也多得怕人。
帝国主义曾狂妄预言共产党要“烂在上海”。
陈毅依靠上
海各阶层群众的支持,采取了恢复生产和发展生产的方针,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使上海的局面有了根本的改观。
帝国主义的预言破产了。
五、作品介绍。
(幻灯片5~7)
1.剧情简介:全剧共10场,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从不同侧面描绘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的光辉形象,主要表现“陈毅同志对经济建设的巨大热情,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心,对各界人士的真诚团结,对干部作风的严格要求,以及自己对党风党纪的身体力行等等。
”
2. 剧情结构:该剧采用了作者称之为“冰糖葫芦”式的结构方式来组织全剧。
即“全剧没有统一的中心事件,但以陈毅这一主要人物来穿引全场;各场情节不相连贯,独立成章,但是在每一场的尾部或用几句台词或用一个细节来为下一场的情节展开找个由头或埋下伏线,做个简单的铺垫;最后一场,除了有自己独立的故事情节外,还将前面几场各自发生的事件都在最后一场里有所交代,使之画上‘句号’。
”
3.课文选场是全剧的第5场,上一场写陈毅视察刚刚开业的国营百货商店,看到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国营商店买不到盘尼西林,不法药商又乘机连续涨价,普通劳动人民无力购买,因而引起了深思,由此引出了夜访化学家齐仰之这一场。
(第5场结尾陈毅说:“我马上要赶到发电厂去,连三秒种也不能耽搁。
”既很快拉下了这一场的大幕,又为下一场作了铺垫。
)
六、观看《陈毅市长》(选场)视频(幻灯片8)
七、再读课文检测字词
1、再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1)标自然段序号;(2)用笔画出不会读的生字词,并查字典标注拼音;
2、检测字词。
(幻灯片9)
出示字词,要求学生读出正确的读音并解释词语的意思。
烦zào( ) 闭门gēng( ) qìn()钮
痛心jí( )首chóu()划
驽钝:愚笨、迟钝。
礼贤下士:礼遇贤人,降低身份结交有识之士。
八、整体感知。
(幻灯片10~13)
1、速读课文,请问:陈毅夜访齐仰之目的是什么?最终他达到目的了吗?
学生明确:陈毅夜访齐仰之,请他出面主持筹划在上海建立全国第一
盘尼西林药厂的工作。
最终他达到了目的。
2、戏剧讲究矛盾冲突请再读课文思考,本文的矛盾冲突是什么?
学生明确:矛盾冲突是陈毅与齐仰之之间的矛盾冲突。
即陈毅说服齐仰之参加祖国医药事业的建设与齐仰之不问政治、闭门治学之间的矛盾冲突。
九、研讨课文。
(14~26)
1、矛盾冲突都有一个产生、发展、转化、解决的过程。
从剧情出发,可把这场戏分为哪几个部分?同时请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学生明确:(1)矛盾的产生(开头至“齐仰之请陈毅进屋”)
(2)矛盾的发展(至“齐仰之又请陈毅坐下”)
(3)矛盾的转化、解决(至幕闭)
2、思考:没有冲突就没有戏。
作者在三个部分中写了三个回合的矛盾冲突,使情节曲折起伏,这三个矛盾冲突步步为营。
你能从文中找出是哪三个矛盾冲突吗?
学生明确:第一次冲突——解决了难以进门的矛盾
第二次冲突——解决了谈话限时3分钟的矛盾;
第三次冲突——解决了请齐仰之出山的矛盾(全场的高潮)
3、请同学们跳读第一部分,找出文中描写陈毅市长和齐仰之两个人的语句。
并思考,这些描写刻画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学生明确:
齐仰之:“陈毅?不认识,恕不接待。
”(语言);“乓的一声”(关门的动作)
性格特征:急躁、倔强、不讲情面。
陈毅:“我就不相信……”(语言)“转身欲走”“又停了下来”(动作)性格特征:顽强坚毅,为了对人民的事业负责,不达目的不罢休。
4、请研读第二部分,思考陈毅巧引、巧改《陋室铭》有什么作用?
学生明确:显示了对主人潜心钻研科学的敬意和自己高超的谈话技巧,表现出了了良好的文学修养和气质,缓和了气氛,很快博得了齐仰之的好感。
5、请研读第三部分,思考陈毅为什么要把共产党人的革命比作“化学”?这样比喻对推动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
学生明确:把共产党人的革命比作“化学”,适合谈话对象的特征,容易吸引对方的注意力,比喻得体。
说明陈毅极善于做思想工作。
这个比喻促进了情节的戏剧性转化。
6、请通读全文,思考,陈毅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服齐仰之的?
学生明确:陈毅先引用孟子的话,既而借用齐仰之自己的话,最后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说服了这位特殊的化学家。
十、品味语言。
(幻灯片27~31)
潜台词是戏剧台词中没有直接说出但观众通过思考都能领悟得出来的言语。
它是人物在行动过程中真实的内心表现。
你能从本文中找出潜台词并体会其中的意思吗?
学生明确:
1、句一:陈毅进齐仰之的屋子后打量房间,说:“齐先生就住这里!”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齐先生您是个海内外知名的化学家,怎么住在这么破旧的房子里,这与您的身份不相符合呀!
2、句二:齐(看表)说:“还有两分半钟了。
”其潜台词是什么?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要讲就快讲,否则时间一到就不跟你讲了。
十一、反馈练习。
(幻灯片32~35)
1、“所以我才亲顾茅庐,如一顾不成,我愿三顾”,这句话出自哪部名著?表现了陈毅怎样的态度和心情?
答:语出名著《三国演义》;表现了陈毅思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态度和以一片赤诚之心尊重知识分子之情。
2、陈毅为何能礼贤下士?齐仰之为何能欣然从命?
答:陈毅深知新中国的建设离不开懂得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因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诚意相邀。
齐仰之是一位爱国科学家,同时又被陈毅的诚意、尊重知识分子、风趣睿智的谈吐等崇高人格魅力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