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汇聚鹏城 共话供应链金融——2014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创新高峰论坛全景

合集下载

独家分析:国内四家供应链金融企业分析

独家分析:国内四家供应链金融企业分析

【cana独家分析】国内四家供应链金融企业分析2017-08-24摩山RABS国际论坛近年来,“快递”一词的火热程度有目共睹,在资本市场很受青睐。

另一边,传统物流行业也借着“供应链”这一热门概念迅速转型,甚至有超越前者之势。

无论是后起的年富供应链,还是龙头老大怡亚通,他们的模式都可以用“众包供应链管理”来概括。

由国际咨询机构埃森哲首次提出的“供应链管理”,即主要由第三方物流演变而来的第四方物流,其主要职能在于通过咨询、IT技术等手段,对买卖双方以及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资产和行为进行合理的调配和管理,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并对供应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运作做出调整。

为什么说是“众包”,主要是这样的企业他们提供的是多维度的供应链综合服务。

他们抓住一个产业链巨头的供应链链主企业上下延伸,服务类别上从物流、报关、保税、供应链金融、流通加工、采购分销等多项增值服务。

供应链服务模式的发展势头不容小觑,这一模式也为传统物流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以顺丰为代表的快递企业、以远成为代表的物流企业,也在这一细分领域开拓自己的市场。

那么,“供应链管理”究竟是什么,与传统物流有什么区别。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四家供应链管理企业一探究竟。

行业后起新秀——年富供应链1.1 企业概况深圳市年富供应链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7月,注册资本1.45亿人民币,公司总部设于深圳,在深圳和香港设立运营中心,并在香港和福田保税区拥有自己的仓储配送基地。

财务数据显示,年富供应链2014年和2015年分别实现营收104.9亿元和147.6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3378.93万元和7428.27万元。

2017年7月,深圳供应链上市公司又添一生力军,历时一年多的宁波东力(002164.SZ)收购年富供应链100%股票收购案,终于落下帷幕,这也意味着年富供应链成为继怡亚通、飞马国际、普路通、东方嘉盛后深圳第五家供应链上市公司。

目前,宁波东力的财务报告尚未并入年富供应链的业绩,该供应链企业的公开信息较少,我们可以从公司官网上对主营业务的介绍入手来了解这家公司。

2014中国经济大事记

2014中国经济大事记

2014中国经济大事记作者:来源:《小康》2014年第17期2014年11月11日,顺丰快递中心满载网购物品的车辆整装待发。

当地时间2014年12月3日,法国斯特拉斯堡圣诞市场,该圣诞市场是法国最大也是最古老的圣诞市场之一,有超过300个摊位,圣诞季吸引超过200万游客到访当地时间2014年9月19日,美国纽约,阿里巴巴集团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交易,马云携8位敲钟人亮相。

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等待,阿里巴巴的开盘价最终确定为92.7美元,大涨了36%。

截至收盘时,阿里巴巴股价进一步上涨,报收93.89美元,总市值约为2,40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谷歌公司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

据彭博社的数据,马云净财富达到219亿美元,成中国大陆首富,跻身全球50大富豪之列,排名第34。

2014年9月11日,天津,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推动创新;创造价值”新领军者全会上,来自全球的新领军者共同探讨了数据革命、21世纪的人才以及技术改善生活等话题。

图为新领军者全会结束后,与会者合影留念。

2014年8月25日,海南三亚,海棠湾免税购物中心店铺装修完毕,众多国际名牌货品已经上架,整个购物中心进入最后的收尾工作。

当地时间2014年9月9日,美国库比蒂诺,苹果在美国加州库比蒂诺市的弗林特剧院(Flint;Center)召开2014年秋季新品发布会。

本次发布会亮点颇多,一口气带来了两款手机4.7英寸屏幕的iPhone6、5.5英寸屏幕iPhone6;Plus,以及移动支付服务Apple;Pay。

呼声极高的苹果智能手表Apple;Watch也在本次发布会中与大家见面。

2014年6月18日,北京,在美上市后,身价飙升到数十亿美元的京东集团创始人兼CEO 刘强东,在6`18京东店庆大促期间也亲自披挂上阵,当了一回快递员。

2014年6月11日,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炜光礼品有限公司,炜光公司的800万件世界杯官方授权商品卖向全世界。

聚焦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三强发起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供应链金融工作委员会

聚焦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三强发起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供应链金融工作委员会

聚焦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三强发起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供应链金融工作委员会“供应链金融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突破口,而金融科技能有效变革传统供应链金融的难点、痛点,颠覆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3月19日,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兼CEO、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供应链金融工作委员会主任叶望春,在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供应链金融工作委员会的成立仪式上表示:“委员会将借助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科技,解决核心企业信用多层穿透难,中小银行风控弱,中小企融资流程长的问题,构建智能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从根本上破解链条长尾端的中小企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难题,为中小银行打开超27万亿的供应链金融市场”。

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中,李克强总理明确表示要多措并举,缓解中小企融资难,而银保监会、财政部纷纷出台具体政策,要求金融扶持中小企业。

雷厉风行,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以下简称联盟)、金融壹账通对此早有探索:3月19日,三方在北京宣布发起成立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供应链金融工作委员会,把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落到实处。

在成立仪式上,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对委员会成立寄予了厚望,他表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是最具权威的中小企业官方协会,联盟是我国最大的中小银行金融科技联盟,金融壹账通是行业领先的金融科技独角兽,这三方首次强强联合,将以供应链金融为突破口,为我国广大的中小企业打开融资新局面。

”从发布会的嘉宾阵容也可看出,供应链金融已经成为解决中小企融资难的重要突破口,深受各方重视,并得到了国家相关主管机关和部门的大力支持。

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有关领导们出席,同时吸引了进出口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北京农商行、浙江省农信社以及JP摩根、星展银行等50多家国内外大、中、小型银行、外资银行的高管,以及中铁建、中能建、航天物流、中建、天翼、飞利浦等百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40多家主流媒体共近300人参会。

和讯网2014年度盛会齐聚精英 共话保险新生态

和讯网2014年度盛会齐聚精英 共话保险新生态

和讯网2014年度盛会齐聚精英共话保险新生态和讯保险消息2015年1月17日,由中国证券市场研究中心(SEEC)与和讯网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财经风云榜保险分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本届峰会主题为“保险新生态”,旨在反思保险业成长的困惑,探索变革中前进的方向。

来自保险界的各级主管官员、著名学者和行业领袖的150余位代表出席峰会,共话中国经济改革和新国十条下的“保险新生态”。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刘琦、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副秘书长刘传葵、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教授、北京工商大学保险学系主任王绪瑾教授、友邦中国首席执行官蔡强、中德安联首席执行官陈良、人保财险执行副总裁王和、工银安盛人寿副总裁郭超、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宋子洲、华夏保险副总裁傅志超、国华人寿副总裁张文杰、弘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科、海康人寿首席代理人及团险事业执行官彭勃、昆仑健康保险副总裁王一民、昆仑保险经纪董事总经理陈灿、明亚保险经纪助理副总裁王鹏、人保寿险投资部副总经理余浩、中国保险报董事长赵健、中国保险精英圆桌大会秘书长张志豪、和讯网保险中心副总经理茹珊珊等专家学者和企业高管,以及多位长期关心支持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人士出席活动,并在峰会上发言。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刘琦在致辞中指出,在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关键之处是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新国十条”精神,在加快加深行业自身改革的同时,积极服务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发挥保险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密集的优势,做国家发展的新力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支点,构筑社会进步的新支点,从而实现行业的新发展、新进步。

和讯网保险中心副总经理茹珊珊出席峰会并致欢迎辞,作为论坛东道主代表,她表示作为行业的观察者和参与者,躬逢盛世,和讯网倍感振奋。

对于和讯网正在全力打造基于互联网的保险服务平台——“和讯放心保”,茹珊珊指出,“放心保”定位于聚合并服务优秀的保险营销员群体,以和讯多年积累的媒体经验和技术优势帮助他们树立个人品牌、优化传播方式、开发展业工具,打造诚信、便捷的展业生态。

27万亿市场 供应链金融发力中小企业

27万亿市场 供应链金融发力中小企业

27万亿市场 供应链金融发力中小企业文/本刊记者 许亚岚为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一难题,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有相关数据预计,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27万亿元。

供应链金融作为将供应链商流、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紧密结合的一种全新产融创新模式得到了迅猛发展。

融资方式得以创新供应链金融作为产融结合的重要方式得到实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一横跨产业供应链和金融活动的创新日益成为推动金融服务实体,尤其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战略途径。

国内供应链金融起步较晚,最早由深发展银行(现平安银行)于 1998 年在广东地区首创货物押业务;2002 年深发展最早系统性提出并推广供应链金融理念及贸易融资产品组合;2005 年深发展第一家提出建设最专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商。

对于供应链金融的理解,五道口供应链研究院、五道口保理学院院长鲁顺告诉《经济》记者,从广义解释,做存货融资、保理、票据等都可以叫供应链金融;从狭义解释,就是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物流商和经营商通过互联网化经营与集成,然后进行计划、组织、管理和优化,最后提供金融服务。

供应链金融是基于交易过程向核心企业和其上下游相关企业提供的综合金融服务,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政策研究部主任董涛对《经济》记者表示,该模式突破了传统信贷业务受理调查和审批等诸多限制,创新了融资方式,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副教授袁象告诉《经济》记者,在供应链体系中,实体企业的上下游企业整体实力一般相对较弱,他们大多没有足够的抵质押担保物,信息透明度偏低,抗风险能力弱,信用级别不高,因此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但这些中小企业对周转资金的需求又较高,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过去传统金融机构很少给中小微企业贷款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鲁顺称,一方面是成本问题,银行操作成本比较高,贷款一亿和100万的操作成本是一样的,而银行对客户经理的业绩要求比较高;另一方面是风险问题,小微企业本身在产业链的末端,自身产品竞争力包括经营者的能力都比较弱。

宋宏谋突破新疆金融瓶颈

宋宏谋突破新疆金融瓶颈

宋宏谋(右二)为新疆股权交易中心鸣锣开市
访等。

这两年里,他的工作状态都
是在楼里楼外一路小跑,高节奏、
高效率、高度紧张。

2005年6月份,宋宏谋成为
时任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的秘书。

面对这个担子,宋宏谋当时更
多的是惶恐,甚至起初一点儿都
不自信。

这个岗位的工作一干就是
勤恳恳。

在银监会办公厅的几年里,他很多时候工作能做到忘我。

他还记得,银监会第一份年报付印前的5.1假期,他带着年报文稿陪孩子去玉渊潭公园看樱花。

坐在石凳子上,小孩就在边上跑,不管周围怎么闹腾,他都心无旁骛,把监会团委副书记。

2010年8月,他成为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和金融界别副秘书长;10月开始了在北京大学的科研学习。

2011年3月成为银监会团委书记,同时作为主要负责人,履行中央金融团工委书记和全国金融系统青联主席的职责。

2011年9月,经团中央和全国
宋宏谋突破新疆金融瓶颈
作者:王海, 卫玉丹
作者单位:
刊名:
中华儿女
英文刊名:China Profiles
年,卷(期):2014(4)
引用本文格式:王海.卫玉丹宋宏谋突破新疆金融瓶颈[期刊论文]-中华儿女 2014(4)。

你应该知道的供应链金融发展历史(国内)

你应该知道的供应链金融发展历史(国内)

你应该知道的供应链金融发展历史(国内)2019-01-07 14:01与国外发展轨迹类似,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有赖于改革开放后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世界制造中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产业分工,中国成为大量跨国企业供应链的汇集点。

在短短的十几年内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中国的供应链金融得到快速发展,并针对中国本土企业进行了诸多创新。

2001年下半年,国内最早开始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的深圳发展银行,在广州和佛山两家分行开始试点存活融资业务,利用特定化质押下的分次赎货模式,并配合银行承兑汇票的运用,结算和保证金存款合计超过了20亿元。

2005年,深圳发展银行先后与国内三大物流巨头——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和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签署了“总对总”(即深圳发展银行总行对物流公司总部)战略合作协议。

短短一年多时间,已经有数百家企业从这项战略合作中得到了融资的便利。

据统计,仅2005年,深圳发展银行的“1+N”供应链金融模式就为该银行创造了2500亿元的授信额度,贡献了约25%的业务利润,而不良贷款率仅有0.57%。

发展至今,中国的供应链金融,大体上经历了3个阶段。

1.0时代:线下“1+N”,核心企业+多家上下游企业在互联网技术还未开启的时代,金融机构根据核心企业“1”的信用支撑,以完成对一众给核心企业提供服务的中小微型企业“N”的融资授信支持。

这样的融资服务受诸多因素影响。

金融机构对存货数量的真实性不好把控,较难核实重复抵押的行为;其次在于经营过程中的操作风险。

这是互联网技术未实现之前传统金融机构的做法,也是供应链金融的初始模样。

2.0时代:线上“1+N”,核心企业数据+多家上下游企业将传统的线下供应链金融搬到了线上,让核心企业“1”的数据和金融机构完成对接,从而让金融机构随时能获取核心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仓储、付款等各种真实的经营信息。

有了互联网技术的支持,线上供应链金融能够高效率地完成多方在线协同,提高作业效率。

数智化项目群管理赋能新一代信用卡核心系统蝶变

数智化项目群管理赋能新一代信用卡核心系统蝶变

特别关注292022.12《中国信用卡》☐ 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于凤友 胡韵 诸景瑜数智化项目群管理赋能新一代信用卡核心系统蝶变自2017年开始,各行信用卡中心陆续启动核心系统升级“上云”,掀起一波信用卡核心系统3.0的建设热潮。

这一波建设热潮,不再是单纯意义的IT 核心系统升级,而是以“自主创新要求”和“数字原生架构”双轮驱动的信用卡业务经营方式和管理思路的转型。

换言之,以满足金融服务新常态需求、融合数字化技术与金融创新业务、提升关键价值链支撑能力为目标的新一代信用卡核心系统的建设,将是信用卡中心数字化转型中的艰难攻坚战和战略制高点。

以数智化技术赋能,实现以客户为中心、以决策为核心的精细化存量客户经营能力的持续提升,是各行信用卡中心实施信用卡核心系统3.0建设的内核驱动力。

一、信用卡核心系统迈入3.0时代回顾国内信用卡市场近20年的发展,此次在自主创新背景下的信用卡核心系统升级与此前两代核心系统建设有很大不同。

1.从无到有的信用卡核心系统1.0 1995年,广发银行上线信用卡核心系统,推出国内第一张标准信用卡,后续国内各银行陆续投产信用卡核心系统,掀开了信用卡行业快速发展的序幕。

当时各行信用卡中心采用的核心系统都是国际上信用卡行业普遍应用的成熟系统,其中少部分系统基于AS/400,其他系统都运行在大机上。

此外,当时银联“62”开头的标识代码和运作规章尚未全面推出,各行信用卡中心参照外卡组织的交易规范开展业务。

来自国外的信用卡核心系统可支持审批发卡、交易授权、清算入账、催收等业务,系统成熟稳定,功能较为全面,有效地支持了国内信用卡核心系统从无到有的建设。

2.提速扩容的信用卡核心系统2.0在经历了最初几年“跑马圈地”式的快速发展后,国内信用卡机构通过各种促销形式拉动消费;通过开展邮购分期、汽车分期等增强客户黏性、增加业务收入;为了吸引高端客群,设计提供各种形式的增值服务。

2009年底全国信用卡发卡量达到1.86亿张,是2006年底的3.75倍,全年的交易笔数高达196亿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