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手指》阅读附答案
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附有答案)

课外阅读(一)绿手指(16分)去法国一个小镇上,有位老奶奶,长着“绿手指”。
你可千万别奇怪,“绿手指”是当地人对好园丁的称赞。
一天,她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悬赏纯白的金盏花。
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
白色的,不可思议。
不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呢?她把自己的想法对儿女们讲了,遭到了一(致至)反对。
大家说:“你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
专家都做不到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能做到呢?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
她(撤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
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的,老奶奶挑选了一朵颜色最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把种子(精心精致)地收集起来,第二年把它们种下去,然后,再挑选颜色最浅的花的种子栽种……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的栽种着金盏花。
20年过去了。
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特别灿烂。
它不是近乎白色,而是雪白一样的白。
秋天,她把100粒种子寄到了那家园艺所。
她不知道那则启事是否还有效,也不知道在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
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要(检查验证)那些种子。
终于,园艺所所长打电话告诉老奶奶,他们看到了她的种子开出的花,是雪白的。
因为年代久远,资金不能兑现,问她有没有别的要求。
老奶奶对着电话说:“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种出来……”黑色的金盏花至今没有开放,因为老奶奶去世了。
但愿你我也能长出新的“绿手指”1、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词。
(4分)2、联系上下文,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4分)老奶奶的儿女们反对她培育纯白的金盏花是因为,老奶奶决定一个人干是因为。
3、对文中的两个“绿手指”,你是怎样理解的?请联系上下文,作出回答.(4分)①美国某小镇有一位“绿手指”,这一句中“绿手指”是指②但愿你我还能长出新的绿手指,这一句中“绿手指”是指4、老奶奶靠什么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2分)5、文章的题目是《绿手指》,你觉得好在哪里?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付不起的小费(11分)8月中旬,我们科考队乘船来到哈苏里奥克土著族部落,(观察考察)那里的风土人情。
绿手指阅读答案4篇

绿手指阅读答案4篇绿手指阅读答案4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绿手指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绿手指阅读答案1美国一个小镇,有一位老奶奶,长着“绿手指”。
千万别以为她是个妖怪或有什么特异,这是当地人对好园丁的称赞。
一天,老人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悬赏纯白金盏花。
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白色的?不可思议。
不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呢?她对八个女儿讲了,遭到一致反对。
大家说:”你根本不懂得种子遗传学,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呢?”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
她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
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的。
老奶奶在中间挑选一朵颜色稍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以取得最好的种子,第二年把它们栽种下去。
然后,再从花朵中挑选颜色浅淡的种子栽种……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怀疑,一直坚持。
女儿远走了,丈夫去世了。
生活中发生了很多的事,老奶奶处理完这些事之后,依然满怀信心地栽种金盏花……二十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
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奇特灿烂,它不是近乎白色,也不是很像白色,是如银似雪的纯白。
她把100粒种子寄给了那家20年前悬赏的机构。
她甚至不知道这则启事还是否有效,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金盏花。
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人们要用那些种子验证。
终于,园艺所长打电话给老奶奶说:“我们看到了你的花,它是雪白的。
因为年代久远,资金不再兑现,您还有什么要求吗?”老奶奶对着听筒小声说:“你们可还要黑色的金盏花?我能种出来……”黑色的金盏花至今没开放,因为老奶奶去世了。
但愿你我还能长出新的绿手指。
1、“她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一句中,“精心”一词,可否换为“细心”?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课内阅读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课内阅读及答案一、读拼音,写汉字。
给别人sāo( )yǎnɡ( )这样的美差可没有大mǔ( )指的事,到了n ǐnɡ( )luó( )丝、钉niǔ kòu( )( )就离不了它了。
二、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简单---()舒服---()薄弱---()渺小---()三、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连起来。
堂皇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
附庸形容气势宏大。
养尊处优单薄;不雄厚;不坚强。
薄弱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
四、重点段落品析。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
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高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
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
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
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1.“屏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在这里,“屏障”是指____________。
2.“养尊处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
联系文段,中指养尊处优,体现在____________ 。
3.文中说中指“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表现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___的手法,以精妙之笔勾勒出中指____________的姿态和____________的特点。
参考答案:一、搔痒拇拧螺纽扣二、复杂难受雄厚庞大三、(1)堂皇:形容气势宏大。
文中形容中指的相貌很有气势。
(2)附庸: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
文中是指无名指和小指遇到工作时就只能依附于其他几根手指。
(3)养尊处优: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
文中形容中指处在众手指簇拥呵护下的优裕环境。
(4)薄弱:单薄;不雄厚;不坚强。
完整word版,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附有答案)

课外阅读(一)手指(16 分)去法国一个小上,有位老奶奶,着“ 手指”。
你可千万奇异,“ 手指”是当地人好园丁的称。
一天,她在上看到一条信息,园所重金白的金花。
老奶奶想:金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
白色的,不行思。
不,我什么不呢?她把自己的想法子女了,受到了一(致至)反。
大家:“你根本不懂植物学。
家都做不到的事,你么大年了,怎么能做到呢?老奶奶信心一个人干下去。
她(撤撒)下金花的种子,精心侍弄。
金花开了,全部是橘黄的,老奶奶挑了一色最淡的花,放任自流枯败,把种子(精心雅致)地采集起来,第二年把它种下去,然后,再挑色最浅的花的种子种植⋯⋯就,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来去,老奶奶从不沮,从不疑,信心的种植着金花。
20年去了。
有一天清晨,她到达花园,看到一金花,开得特。
它不是近乎白色,而是雪白一的白。
秋季,她把 100 粒种子寄到了那家园所。
她不知道那启事能否有效,也不知道在漫的月里,能否早就有人培养出了白的金花。
等候的日子达一年,因要()那些种子。
于,园所所打告老奶奶,他看到了她的种子开出的花,是雪白的。
因年月久,金不可以,她有没有的要求。
老奶奶着:“只想一,你想不想要黑色的金花?我也能种出来⋯⋯”黑色的金花到现在没有开放,因老奶奶逝世了。
希望你我也能出新的“ 手指”1、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4 分)2、系上下文,依据文章内容填空。
(4 分)老奶奶的子女反她培养白的金花是因,老奶奶决定一个人干是因。
3、对文中的两个“绿手指”,你是如何理解的 ?请联系上下文 ,作出回答 .( 4 分)①美国某小镇有一位“绿手指”,这一句中“绿手指”是指②希望你我还可以长出新的绿手指,这一句中“绿手指”是指4、老奶奶靠什么培养出了纯白的金盏花?( 2 分)5、文章的目是《手指》,你得幸亏哪里?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付不起的小(11 分)8 月中旬,我科考坐船到达哈里奥克土著族部落,(察观察)那边的土人情。
《手指》阅读理解及答案

《手指》阅读理解及答案《手指》阅读理解及答案去法国一个小镇上,有位老奶奶,长着“绿手指”。
你可千万别奇怪,“绿手指”是当地人对好园丁的称赞。
一天,她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悬赏纯白的金盏花。
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
白色的,不可思议。
不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呢?她把自己的想法对儿女们讲了,遭到了一(致至)反对。
大家说:“你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
专家都做不到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能做到呢?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
她(撤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
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的,老奶奶挑选了一朵颜色最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把种子(精心精致)地收集起来,第二年把它们种下去,然后,再挑选颜色最浅的花的种子栽种……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的栽种着金盏花。
20年过去了。
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特别灿烂。
它不是近乎白色,而是雪白一样的.白。
秋天,她把100粒种子寄到了那家园艺所。
她不知道那则启事是否还有效,也不知道在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
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要验证那些种子。
终于,园艺所所长打电话告诉老奶奶,他们看到了她的种子开出的花,是雪白的。
因为年代久远,资金不能兑现,问她有没有别的要求。
老奶奶对着电话说:“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种出来……”黑色的金盏花至今没有开放,因为老奶奶去世了。
但愿你我也能长出新的“绿手指”!1.为文中的括号选择正确的字。
把种子()地收集起来A.精心B.精致正确答案:A2.为文中的括号选择正确的字。
()下A.撒B.撤正确答案:A3.为文中的括号选择正确的字。
一()A.致B.至正确答案:A4.联系上下文,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老奶奶的儿女们反对她培育纯白的金盏花是因为,老奶奶决定一个人干是因为。
参考答案:老奶奶根本不懂种子遗传学,专家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老奶奶那么大的年纪,更不可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22课《手指》阅读专项训练题(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阅读理解训练专项题一、现代文阅读五官在我看来,人的五官并无美丑贵贱之分。
他们居于人的头上,享受着至尊之位,控制着四肢的正常工作。
鼻子在脸上的位置确实是得天独厚,但是,他有诸多的生存风险。
厕所、下水道中弥漫着的臭气,他不得不长时间忍受,食物变质了需要他来鉴定。
天灾人祸常常会殃及到他,就说最常见的感冒吧,感冒几乎无一例外地会出现鼻塞、流鼻涕等症状,遭殃的无非就是鼻子自己罢了。
嘴巴居于鼻子之下,这绝对不是一个最佳位置,但他的功劳是不言而喻的。
他可以让你品尝天下的美食,也可以让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是我认为,嘴巴天生就不是一个享福的命,从“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八个字里就能体会出嘴巴的无奈。
在人的面孔中最重要的还属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能通过他看到外面的美好世界,别人可以通过他感悟我们的心灵。
耳朵能让人聆听智者的教诲,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培养良好的品行。
同时,耳朵也是五官中唯一被爱美的女士选中佩戴饰品的场所。
我猜最让耳朵烦心的事情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官中被我排在末尾的就是眉毛小弟了,他看似无用,其实用处可大着呢!天上下雨的时候,为眼睛遮风挡雨的重任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眉毛的身上,他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眼睛的保护伞,他的重要性就体现于此。
对于五官,我绝无偏爱,因为每一个人都不能缺少他们中的任何一员,正如《手指》一文所述的那样,五官()团结一致,()能发挥最大的功能,创造最美好的未来!1.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五官”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短文还缺少对哪个五官的介绍?请想一想,再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在横线上补充完整。
3.每个五官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读完短文后,我知道鼻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嘴巴的优点是能__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语文五下手指课后练习(含答案)

部编语文五下手指课后练习(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白昼.(zhòu)蚌.壳(bànɡ)虬.枝(qiú)擒.拿(qín)B.忌讳.(huì)晦.气(huì)石窍.(qiào)凉飕.飕(shōu)C.迸.溅(bènɡ)玷.污(zhān)旖旎.(nǐ)抓耳挠腮.(sāi)D.徘徊.(huí)眷.恋(juàn)金钗.(chā)拖男挈.女(qiè)2.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优美——美好B.机敏——灵敏C.惩罚——奖励D.澄澈——清澈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梁国纽扣相貌秽物B.冲撞姆指渺小阻挡C.堂皇接触附庸贴身D.功劳享乐痛痒团结4.对下列病句的修改,错误的是()A.小明变化了早晨睡懒觉的习惯。
(把“变化”改为“改变”)B.当我走到农贸市场时,看到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
(删掉“当”和“时”)C.展览室的桌子上厚厚的放着一叠植物标本。
(把“厚厚的”调到“放着”后)D.我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很大的地图。
(把“一幅”和“很大的”颠倒过来)5.下列句子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老师解释说。
B.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子……所有这些知识,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C.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D.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
6.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五个手指的特点B.五个手指的特点C.五个手指的特点和作用7.下列作品不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是()A.《哈姆雷特》B.《李尔王》C.《悲惨世界》D.《奥赛罗》8.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我发现衣服上的钮扣掉了一粒。
《黄金指 冯骥才》阅读附答案

《黄金指冯骥才》阅读附答案黄金指冯骥才黄金指这人有能耐,可是小肚鸡肠,容不得别人更强。
你要比他强他就想法儿治你,而且想尽法子把你弄败弄死。
这种人在旁的地方兴许能成,可是到了天津码头上就得栽跟头了。
码头藏龙卧虎,能人如林,能人背后有能人,你知道自己能碰上什么人?黄金指是白将军家的清客。
先不说黄金指,先说白将军——白将军是武夫,官至少将。
解甲之后,选中天津的租界作为安身之处。
白将军手里钱多,却酒色赌一样不沾,只好一样——书画。
那年头,人要有钱有势,就一准有人捧。
你唱几嗓子戏,他们说你是余叔岩;你写几笔烂字儿,他们称你是华世奎,甚至说华世奎未必如你。
于是白将军就扎进字画退不出身来。
经人介绍,结识了一位岭南画家黄金指。
黄金指大名没人问,人家盯着的是他的手指头。
因为他作画不用毛笔,用手指头。
那时天津还没人用手指头画画。
手指头像个肉棍儿,没毛,怎么画?人家照样画山、画水、画花、画叶、画鸟、画马、画人、画脸、画眼、画眉、画樱桃小口一点点。
这种指头画,看画画比看画更好看,白将军叫他在府中住下来,他就做了有吃有喝、悠闲享福的清客,还赐给他一个绰号叫“金指”。
这绰号令他得意,他姓黄,连起来就更中听:黄金指。
从此,你不叫他黄金指,他不理你。
一天,白将军说:“听说天津画画的,有奇人。
”黄金指说:“我听说天津人画寿桃,是脱下裤子,用屁股蘸色坐的。
”白将军只当笑话而已。
可是码头上耳朵连着嘴,嘴连着耳朵。
三天内这话传遍津门画坛。
不久,有人就把话带到白将军这边,说天津画家要跟这位使“爪子”画画的黄金指会会。
白府以文会友这天,请来好大一帮宾客,个个有头有脸。
大厅中央放一张奇大画案,足有两丈长,文房四宝,件件讲究。
待唐、钱二位到,先坐下来饮茶闲说一阵,便起身来到案前准备作画。
画案已铺好一张丈二匹的夹宣,这次画画预备家伙材料的事,都由黄金指一手操办。
看这阵势,明明白白是想先叫钱、唐两人露丑,自己再上场一显身手。
钱二爷一看丈二匹,就明白叫自己开笔,也不客气,走到案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色的手指》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金色的手指
殷健灵
一缕细若游丝的琴声从门边的角落里悄悄地浮出,犹如一束明媚的阳光照耀在我们每个孩子的头顶。
我看见音乐老师纤长的手指如鱼儿一般在黑白琴键上灵巧地游动。
在阳光里,那手指变成金色的,神圣而优雅。
忽然,琴声戛然而止,音乐老师用手朝我指了指,说:“对,是你,张大嘴唱,不要怕。
”琴声又响起来,可我还是听不清自己的声音,我的歌声细细的低低的,总是躲在别人响亮的歌声后面。
我真的不会唱歌,真的不会唱歌,这么想着,我的脸慢慢地红起来,红到脖颈,像发烧了一样。
轮到单独唱了。
我捧着歌本的手却一直抖抖索索。
我的声音很不情愿地从嗓子眼里挤出来,那么平淡那么干涩。
音乐老师微笑着按了几个琴键提示我,她弹琴的手指泛着淡金色的光泽。
噢,我真笨,我诅咒着自己,几乎要哭出来了。
可是,瑛子是多么让人羡慕啊。
初一时,在学校的文艺会演上,瑛子站在台上当着一千多师生的面演唱《月儿弯弯照九州》。
那时,她扎着辫子,辫梢上系了朵淡紫色的小花,显得伶俐可人。
她的歌声糯糯的,甜甜的,像是放了蜜糖,把这首老歌演绎得悲悯动人。
动听的歌喉会让一个女孩更加美丽可爱,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而我自卑,只敢在心里悄悄地唱。
走路或是休息的时候,我常会静静地回想一段歌曲,脑海里闪现着美妙的音符,无声的音乐在我的头脑深处奏响,是那么流畅那么欢腾。
其实,我是多么爱音乐!
学校里成立了音乐兴趣小组,一连几天,班里都在议论这事儿。
我兴致勃勃地鼓励同学参加。
我对瑛子说:“你有音乐天赋,一定能行!”可是轮到报名时,我自己却迟疑了,我的乐感不行吧,而且功课那么忙,我替自己寻找逃脱的理由。
当大家争着报名的时候,我悄悄缩到了后面。
从这以后,在很多个上完课的下午,我都会见到一幅令人心动的风景。
在教学楼下的花坛边,瑛子抱着手风琴和几个男生坐在台阶上练琴。
他们已经会拉一些简单的曲子,他们的手指变得熟练灵巧了。
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天,太阳特别好,花坛里的一串红开得特别艳,我记得瑛子他们演奏的是最熟悉的《让我们荡起双桨》。
我趴在栏杆上出神地注视着他们。
瑛子的身子起伏着,双肩的摆动呈现出一种柔美的弧度,她的眼睛微闭着,像是沉醉了,又像是睡着了。
悠扬的乐声轻轻地拨动着我的心弦,我看见瑛子细长的手指在阳光下痴迷地舞蹈,金色的,就连指甲也泛着莹莹的光。
我被深深地震动了,我悄悄地移到了走廊的立柱后面,生怕他们看见我。
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在作祟呢?我渴望音乐,又逃避音乐,因为我太看轻了自己。
我将永远游离于音乐之外吗?想到这一点,我惊得浑身战栗。
我想当众放歌,又生怕自己生涩的歌声会把一点残存的幻想也剥夺掉。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后。
在一次晚会上,有一位长者对我说:“唱一曲吧,会很好听的。
”不知是出于对长者的尊敬,还是一时的冲动,我竟接过了话筒。
我放开胆子,让歌声从身体里畅快地流出,我唱的是一支在心中默唱了无数次的曲子:“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苦过你的苦……”我听见甜润而深情的歌声在大厅里回荡,我眼里噙满
泪水。
走下台的时候,长者紧握住我的手说:“你唱得好极了!”我的眼睛更湿了,那块阻滞我心灵多年的磐石就这么被轻轻搬动了吗?我突然有了想欢呼的冲动。
我闭上眼睛,久久地品味着喜悦。
呵,那手指,金色的手指又一次在我记忆的琴键上跳动,跳动,也许,它将是我一生中永远的遗憾和追求。
1.本文巧妙地将情节发展与心理变化结合起来写,引人入胜。
请根据文章主要情节和“我”的心理活动,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每空不超过15字)
音乐课上“我”不敢大声唱歌,“我”诅咒着自己,几乎要哭出来了。
→“我”没有报名参加音乐小组,___________。
→___________,“我”深为震动,又生怕她看见我。
→___________,“我”无比激动,久久品味着喜悦。
2.本文最后一句“呵,那手指,金色的手指又一次在我记忆的琴键上跳动,跳动……”意蕴丰富,促人思索。
请联系全文说说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对“金色的手指”的描写生动传神,动人心弦。
请在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从修辞角度分析该句好在哪里。
(1)音乐老师纤长的手指如鱼儿一般在黑白琴键上灵巧地游动。
(2)瑛子细长的手指在阳光下痴迷地舞蹈。
我选()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有不少语句颇见作者的写作匠心,耐人寻味。
请根据你的理解,从下列选项中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她扎着辫子,辫梢上系了朵淡紫色的小花”,这一句描写瑛子的外貌伶俐可人,与下文描写瑛子歌声的甜美相映衬。
B.第4段“我只敢在心里悄悄地唱”与最后一段中的“我唱的是一支在心中默唱了无数次的曲子”前后照应,表明“我”的歌声甜润而深情并非偶然。
C.“太阳特别好,花坛里一串红开得特别艳”,作者描写这一幅“令人心动的风景”是为了衬托“我”轻松愉快的心情。
D.“想到这一点,我惊得浑身战栗。
”句中“这一点”指的是“将永远游离于音乐之外”的情形,“浑身战栗”表现出“我”其实是深爱音乐的,唯恐自己的一生与音乐无缘。
5.“那块阻滞我心灵多年的磐石就这么被轻轻搬动了吗?”这句话发人深省。
请结合文章有关内容并联系你的人生体验,谈谈你从这句话中得到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我”内心迟疑,寻找逃脱的理由。
(或:“我”迟疑不决,害怕自己不行。
)②“我”出神地注视着瑛子演奏。
③“我”在晚会上当众放歌。
2.音乐老师的鼓励、瑛子对“我”的影响,始终激励着“我”对音乐充满着热爱、向往、追求。
3.(1)句将手指比喻为鱼儿,形象地表现了音乐老师弹琴的手法娴熟,灵活自如。
(2)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或:将瑛子的手指人格化),准确生动地写出瑛子沉醉在音乐中的痴迷情态。
(1)(2)句都流露出“我”的赞美、向往之情。
4.C
5.文中“我”曾固执地认为自己不会唱歌,她被这块“磐石”困扰多年,其实,只要勇于放歌就可搬掉这块“磐石”。
我自己也有心灵的“磐石”——羞
于大声朗读,一上台演讲就很紧张,重要的考试总会发挥失常……读了上面这句话.我相信,只要不妄自菲薄,勇于尝试,搬掉这些“磐石”并不难。
(言之有理即可)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