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金融经济学第七讲

合集下载

金融经济学课件

金融经济学课件

总结词
金融市场的交易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现货交易、期货 交易、期权交易等。
详细描述
现货交易是传统的交易方式,主要是指买卖双方直接 进行钱货两清的交易方式。期货交易则是通过期货交 易所进行的标准化合约交易,具有高杠杆、高风险和 高收益的特点。期权交易则是买卖双方达成一种权利 合约的交易方式,期权的买方有权在未来的某个时间 以约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标的资产,而卖方则需要承 担相应的义务。此外还有远期交易、掉期交易等其他 交易方式。
等。
风险管理
要点一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波动而导致的投资损失的风险, 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等。
要点二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因违约而导致的损失风险,包括主权 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等。
资产定价与投资策略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用于评估投资组合风险的工具,通 过比较不同资产的风险和回报来确定最优投资组合。
资本市场工具是长期债务工具和权益证券,包括股票、债券、投资基金等。
详细描述
资本市场工具主要用于为企业和政府筹集长期资金,支持其投资和运营活动。 这些工具的风险和回报通常较高,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合适的 投资品种。
衍生金融工具
总结词
衍生金融工具是基于基础资产(如股票 、债券、商品等)的价值而产生的金融 合约,包括期货、期权、掉期等。
03
金融产品与工具
货币市场工具
总结词
货币市场工具是短期债务工具,通常 期限在一年以内,包括政府和高质量 的公司债券、回购协议、商业票据等 。
详细描述
货币市场工具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 部分,为投资者和借款者提供了流动 性。这些工具通常由政府或大型企业 发行,具有相对较低的风险。

金融经济学课件PPT带思考题-第7讲 对CAPM的讨论

金融经济学课件PPT带思考题-第7讲  对CAPM的讨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i rM
i, j

jrM

j


i

j
2 M
– N种资产的方差协方差矩阵改写为(假设ε̃i2很小而略去)
Σ


2 M

12 2 1


N 1
12

2 2
N 2
1 N 2N



2 N

– N种资产所需估计的参数变成了2N+1,数目大大下降
2 M


2 i
– β2σM2就是系统风险,σεi2就是个体风险
4
7.3 CAPM的应用
运用CAPM确定贴现率
对一个现金流不确定的项目,可以用它过去回报率的历史数据计算这一项目的β,进而用CAPM定 价方程来计算对这个项目而言合理的贴现率
例子
– 一只股票下一期的分红为10元,未来红利预期增长率为10%。此外,我们还知道这个公司的β=1.5,无风险 利率为5%,市场组合的风险溢价为10%
• 系统性风险(systematic risk):市场组合所包含的不可通过分散化而加 以消除的波动
• 个体风险(idiosyncratic risk):各类资产所包含的可以通过分散化而消 除的波动
2
7.1 从CAPM的视角看风险
三个反直觉的问题
药品研发公司和钢铁公司谁的股价应该更高?
– 钢铁公司的红利波动虽然较小,但其经营状况与宏观经济波动有更高的相关 性,因而会与市场组合的回报有很高相关性(β高)——风险更高
军工 非银
1.2 1.1
食饮 银行
医药
家休电传闲电媒气计地算产机汽机车建械材

07-金融经济学第七讲

07-金融经济学第七讲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Theory of Color, 1810)
没有方法的内容终结于感性的迷茫 没有内容的方法无非是诡辩的荒唐
没有形式的素材是事实僵死的躯壳 没有素材的形式是蜘蛛空结的破网
-颜色论 (1810)
5
第5页, 共59页。
帕累托 (Vilfreto Pareto, 1848-1923)
(Gerard Debreu, "Economic Theory in a Mathematical Mod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4)
14
第14页, 共59页。
"Being denied a sufficiently secure experimental base, economic theory has to adhere to the rules of logical discourse and must renounce the facility of internal inconsistency.A deductive structure that tolerates a contradiction does so under the penalty of being useless since any statement can be derived flawlessly and immediately from that contradiction.In its mathematical form, economic theory is open to an efficient scrutiny for logical errors." (Gerard Debreu, "The Mathematization of Economic Theor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1)

金融经济学讲义全版

金融经济学讲义全版

金融经济学10讲第一讲金融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一、从数理经济学、数理金融学、数学(公理化方法)的关系瓦尔拉斯提出的一般均衡理论(1874),将一般经济均衡的观点数学化:考虑一个经济体中的参与者,他们可以被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类;二者分别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商品的供求关系通过价格调整达到均衡状态;由于商品的供求都是价格的函数,因此均衡价格意味着在这一价格体系下,供给等于需求;通过求解方程组可以得到一组均衡价格。

尽管瓦尔拉斯给出一般均衡的线性方程组过于浅显,但其思想确是数理经济学的开端;他的后继者通过引入更为高深的数学工具,从而更为严格的讨论了宏观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问题,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阿罗和德布鲁(1954年,一般均衡的存在性的证明)。

可以看出:数学方法在处理经济问题中所显示的强大威力,为什么?其根源是数学的严格性、逻辑性;经济问题与纯数学有很大差异,但其内在的逻辑性仍需要数学方法去揭示。

数学本身是一种“语言”,没有语言,我们无法说清楚所研究的问题。

金融学中的问题与经济学中的问题有所不同,前者关注的对象是金融资产(工具),后者关注的则是一般的商品。

投资者买卖金融资产的主要目的是盈利,而买入商品的主要目的是消费,这导致了数理经济学的一般方法在处理金融问题时需要修正。

马科维茨(1952)提出的投资组合理论是现代金融理论的开端,它首先明确了金融资产的两个基本特征:风险、收益;并指出:投资者的总是在二者之间作出权衡。

其学生夏普(1964)提出了著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首次给出了令人信服的金融资产定价方法。

此后的金融学朝着微观金融的方向发展,其核心是资产的定价问题(还有一些派生的问题,如风险管理问题),较为著名的理论有:罗斯(1976)的套利定价理论、公司财务的MM定理、法玛的有效市场理论、布莱克-肖尔斯的期权定价理论。

这些理论构成了金融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什么是公理化方法?这个概念来源于数学,数学中的每个分支都是从一些不能证明的公理出发的,如平面几何中的公理;数学中的定理是在公理的基础上进行逻辑证明后的结论;承认公理的正确性,就必须承认定理的正确性。

金融学第7章图文模板

金融学第7章图文模板

第七章 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
况及其质量。可见,金融市场反映了微观经济运行状况。其 次,金融市场也反映着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国家的经济政策, 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银根的松紧、通胀的程度以及货 币供应量的变化,均会反映在金融市场之中。最后,由于金融 机构有着广泛而及时的信息收集、传播网络,国内金融市场同 国际金融市场连接为一体,通过它可以及时了解世界经济发展 的动向。
第七章 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
的管理费之外,还体现国家或行业的监管职能。交易主体之间 的双向竞争,推动着资金在交易主体间的流动,也促进着各主 体运行效益的提高,他们的活动引导着资金的流向、流速和流 量。
2.各交易主体的作用 (1) 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的主导力量。
(2) 企业单位是金融市场基础。 (3) 家庭和个人是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应者,以储蓄存款的 方式参与金融市场的活动。 (4) 政府部门作为金融市场上资金的需求者,通过在国内外 市场上发行国家债券,筹集资金以弥补赤字或者扩大建设规模; 作为资金的供给者,它以自己所拥有的财政性存款和外汇储备 汇集到金融市场上,成为金融机构的重要资金来源。
第七章 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
纽约金融市场 纽约是世界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后,纽约金融市场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强。美国 凭借其在战争时期膨胀起来的强大经济和金融实力,建立了以 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使美元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储 备货币和国际清算货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外 汇储备中大部分是美元资产,存放在美国,由纽约联邦储备银 行代为保管。一些外国官方机构持有的部分黄金也存放在纽约 联邦储备银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作为贯彻执行美国货币政策 及外汇政策的主要机构,在金融市场的活动直接影响到市场利 率和汇率的变化,对国际市场利率和汇率的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07年政经7-讲

07年政经7-讲

问题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关系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 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 素分配结合起来。 其主要理由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 决定了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要求实行以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的制度,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
问题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 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们的社 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初级阶段”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肯定,“我国的社会主义 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进一步指出:“我国 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还 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在共同富 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问题3.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的调控目 标和调控方式
(二)、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1、制定与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2、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3、管理国有资产; 4、调节收入分配; 5、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问题3.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的调控目 标和调控方式
(三)、宏观调控的目标 1、基本目标:社会总供求的平衡 2、具体目标: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问题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

金融经济学第七章

金融经济学第七章

强式有效假说成立时,半强式有效必须 成立;
半强式有效成立时,弱式有效亦必须成 立。
所以,先检验弱式有效是否成立;若成 立,再检验半强式有效;再成立,最后 检验强式有效是否成立。
顺序不可颠倒!
第二节 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方式
1、弱式有效市场假说的实证检验: 收益序列的相关性检验; 游程检验; 滤子检验; 2、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的实证检验: “事件研究法” 3、强式有效市场假说的实证检验: 对公司内幕人员交易的检验 ; 对股票交易所专家的检验; 对证券分析师进行检验; 对专业基金经理进行检验。
内的有利投资机会。 (5)专业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的投资绩效不存在明显的
差别。
有效资本市场假说:
美国经济学家法玛(Fama)于本世纪60年代创立 。观点:证券市 场中的信息有以下一些关系 •第一阶层:证券市场的历史信息——弱式有效市场 •第二阶层:所有公开的信息——半强式有效市场 •第三阶层:所有可知的信息,包括公开的和内部的信息——强 式有效市场 •三个阶层的信息包容关系如图所示 •三者的信息集从小范围到大范围,暗示了投资策略的无效性 (即无法获得超额利润):弱式有效市场上技术分析是无效的; 半强式有效市场上基本面分析式无效的;强式有效市场上内部 交易是无效的。
分形市场假说(Fractional market hypothesis)的提出
Peters(1991,1994)首次提出了分形 市场假说(FMH),它强调证券市场信 息接受程度和投资时间尺度对投资者行 为的影响,并认为所有稳定的市场都存 在分形结构。
FMH的主要内容
(l)市场由众多的投资者组成,这些投资者 处于不同的投资水平(时间尺度的差异),投 资者的投资水平对其行为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可以想像,一个日交易者的投资行为会明显不 同于养老基金的投资行为:前者会频繁地做出 买或卖的投资决策,而后者则会在较长的时期 内保持稳定。

金融经济学精品课件 (7)

金融经济学精品课件 (7)

ABCE(aRA bRB CRC ) 0.334.6%+0.338.60%+0.3416%
=9.765%
Var(aRA bRB CRC ) 0.332 0.05622+0.332 0.06332+0.342 0.0752 +20.330.330.13210.05620.633 +20.330.340.150.05620.750 +20.330.340.200.06330.750

2abCOVAB

a2
2 A

b2
2 B

2abAB
A B
0.52 0.05622 0.52 0.06332 20.50.50.13210.05620.0633
0.002027
标准差为:
p Var(aRA bRB) 0.0456 4.56%
到各个不同的优化解x。定理3告诉我们,x是均值 -方差前沿组合,它受制于两个约束条件,第一个 条件包含了N-2个线性约束,第二个条件包含了1 个线性约束。所以x受制于N-1个线性约束,x落在 一条直线上。于是我们有以下推论:
• 推论1:所有的均值-方差前沿组合是一条直线。
• 所有的均值-方差前沿组合组成的集合被称为均值 -方差前沿边界。
• 设两项风险资产的组合,资产A的期望收益率
为 E(RA) 4.60% ,标准差 A 5.62% ; 资产B的期望收 益率为 E(RB) 8.50% ,标准差为 B 6.33% 。将上述 两项资产按照50%A与50%B的比例组合后得到资产
组合AB的期望收益率和方差分别为:
E(aRA bRB ) aE(RA) bE(RB ) 0.54.60% 0.58.50% 6.5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经济学》第七讲 8
维特根斯坦 (Lud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
"My propositions are elucidatory in this way: he who understands me finally recognizes them as senseless, when he has climbed out through them, on them, over them. (He must so to speak throw away the ladder, after he has climbed up on it.) He must surmount these propositions; then he sees the world rightly." (Ludwig Wittgenstein,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1921: Prop. 6.54)
自从遍于这个世界的芸芸众生和白面书生,都正 在宣称看不见的手的有益交互作用而不知所云以 来,我所考虑的 Arrow-Debreu 均衡的这一负面作 用,是对这一点的几乎充分的辩护。 -《论经济学中的均衡概念》 (1974)
《金融经济学》第七讲 13
Gerard Debreu (1921-2004)
对经济命题可应用范围估计过高的最好防 范是仔细地说清楚它们所依靠的前提。精确、严 格地陈述前提和证明,能使我们对已经展开的命 题延伸的信念不至于头脑发热。 -《关于经济科学现状的三篇随笔》(1957)
《金融经济学》第七讲 11
Kenneth J. Arrow and Frank H. Hahn
"In attempting to answer the question `Could it be true?', we learn a good deal about why it might not be true." (Kenneth J. Arrow and Frank H. Hahn, General Competitive Analysis, 1971: p.vii)
《金融经济学》第七讲 7
熊彼德 (Joseph Schumpeter, 1883-1950)
按照我的意见,瓦尔拉斯是所有经济学 家中最伟大的一位。他的经济均衡的体系, 正是一种把“革命”创造性的品质与经典综 合的品质统一在一起的体系,是仅有的能与 理论物理的成就并肩而立的一位经济学家的 工作。与它相比,当时 (和以后) 的理论著作 的大多数,尽管有其自身的价值,尽管主观 上是开创性的,但看起来像是大客轮旁的小 船,像是要把握瓦尔拉斯真理的某些特殊方 面的不充分的尝试。 -经济分析史 (1954)
第七讲 一般经济均衡 与资产定价
第六讲要点
Von Neumann-Morgenstein 期望效用函数用一个数字 指标来刻画人们在不确定环境下的决策。它由一个 抽象公理体系来确定,完全脱离现实。但它是一种 “经济学表达理论的方式”。 用“递增凹函数”当期望效用函数至今仍是研究主 流。由此导出 Arrow-Pratt 风险厌恶度量、随机占优 等常用概念。 联系具体经济环境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期望效用 函数肯定常有偏差。但一般来说,任何抽象架构都 会有局限。“框架效应” 永远难免。
《金融经济学》第七讲 14
"Being denied a sufficiently secure experimental base, economic theory has to adhere to the rules of logical discourse and must renounce the facility of internal inconsistency. A deductive structure that tolerates a contradiction does so under the penalty of being useless since any statement can be derived flawlessly and immediately from that contradiction. In its mathematical form, economic theory is open to an efficient scrutiny for logical errors." (Gerard Debreu, "The Mathematization of Economic Theor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1)
Content without method ends in sentimental chaos; Method without content in sophistry; Material without form is a dead-weight of fact; Form without material is a spinning of cobwebs.
sufficient justification for it, since practical men and ill trained theorists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who do not understand what they are claiming to be the case when they claim a beneficient and coherent role for the invisible hand" (Frank H. Hahn, On the Notion of Equlibrium in Economics, 1974: 52).
"Walras is in my opinion the greatest of all economists. His system of economic equilibrium, uniting, as it does, the quality of a "revolutionary" creativeness with the quality of classic synthesis, is the only work by an economist that will stand comparison with the achievements of theoretical physics. Compared with it, most of the theoretical writings of that period and beyond - however valuable in themselves and however original subjectively, look like boats beside a liner, like inadequate attempts to catch some particular aspects of Walrasian truth." (J. A. Schumpeter, History of Economic Analysis, 1954: p.827)
《金融经济学》第七讲
9
维特根斯坦 (Lud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
我的命题是以这样的方式来阐 明的:理解我的人,如果他曾经攀 登过它们,登上它们,超越它们, 最终把它们辨认为毫无意义。(在他 曾经登上它以后,他必定如此,而 说扔开梯子。) 他必须战胜这些命题;然后他 才正确地看世界。
《金融经济学》第七讲 2
意义
在经济学上,它是惟一的对经济整体提出的 理论。 在方法论上,它是“静态均衡”的彻底的公 理化陈述。 作为一种抽象架构,它同样有其种种局限。
《金融经济学》第七讲
4
歌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
经济理论公理化的好处已经数不 胜数。完全清晰地作出理论假定使得 对它所应用的特殊情况的范围有更可 靠的判断。
-Debreu 诺贝尔奖演说 (1983)
"The benefits of the axiomatization of economic theory have been numerous. Making the assumptions of a theory entirely explicit permits a sounder judgement about the extent to which it applies to a particular situation." (Gerard Debreu, "Economic Theory in a Mathematical Mod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4)
The principal subject of our study is economic equilibrium. We shall see shortly that this equilibrium results from the opposition between men's tastes and the obstacles to satisfying them. Our study includes, then, three distinct parts: 1° the study of tastes; 2° the study of obstacles; 3° the study of the way in which these two elements combine to reach equilibrium.“ (Vilfredo Pareto, Manu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06: p.1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