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综合实践《迷人的秋天》教案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迷人的秋天(三)》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迷人的秋天(三)》第一篇: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迷人的秋天(三)》第三课时种子贴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识别不同植物的种子,了解种子的大小、颜色和形状等相关知识。
学会种子贴画的基本制作方法,并创作简单的种子贴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出种子贴画的基本方法,动手大胆创新创作出简单的种子贴画。
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种子贴画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创作种子贴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思和节俭意识,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心理品质;在小组集体创作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本课重难点:重点:种子贴画的基本技能。
难点:种子的选择与如何设计出新颖的作品。
二、教学策略建议教法建议:教师演示和学生分析、练习相结合,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经验、引发学生制作种子贴画的欲望。
学法建议: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三、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本课的教学资源建议:教师准备:各种示范作品;各种植物的种子学生准备:各种种子若干(大米、小米、绿豆、黄豆、玉米等)、硬纸板、胶水、双面胶、小镊子、牙签、棉棒等。
本课教学环境建议:多媒体教室四、教学评价建议:评价建议:引导学生从种子贴画的设计、作品的工整程度、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关注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化、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1.教师谈话:同学们一定画过许多漂亮的画吧?今天老师请大家欣赏一种特殊的画,请大家仔细观察。
2.教师展示做成的种子贴画作品,让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3.教师谈话: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这几幅画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4.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种子贴画的结论5.教师小结: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制作一种特殊的画,那就是种子贴画。
《迷人的秋天》开题指导课教案

《迷人的秋天》开题指导课教案第一篇:《迷人的秋天》开题指导课教案《迷人的秋天》——综合实践活动开题课教案四(1)班张爱文一、活动目标:1.本次活动通过让学生了解秋天,感受秋天的美丽,引发学生了解秋天的欲望,激起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2.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进一步了解秋天,感受秋天的美丽,激发学生体会和民现大自然的美。
3.通过社会实践,从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实践,自觉主动学习的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5、通过讨论与筛选,确立一个研究课题。
二、活动要点:1、指导学生发现、分析、选择“问题”的方法与思维方式;2、指导学生对选题的社会价值和研究的可能性进行判断,确立班级研究主课题;3、指导学生制订、填写子课题研究方案与计划。
三、活动方法及手段:学生自主选题并进行讨论选择,确定主课题;细化分析提出子课题,自由组合探究小组。
四、课前准备工作:有关秋天的课件五、课堂活动流程:(一)确立主题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大家看看有关秋天的片好吗?看完后然后告诉老师你听完之后有什么感受好吗?生看片子,谈感受。
2、老师提问:你觉得秋天怎么样?能用具体说一说吗?生举手回答。
3、作为农村的孩子,我们经常走进田野山林,亲身领略秋天的风景。
想不想进不步感受秋天的美?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综合实践活动开题课,《迷人的秋天》,师板书课题。
(二)选择课题1、秋天风景片看完了,你想说什么?(指名说)2、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教师适当点拨。
3、根据学生的陈述,师生共同对课题进行筛选和分类。
4、学生选择课题。
5、师生共同探讨研究方法。
(三)拟写方案1、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课题,自由组成研究小组。
并选举产生课题组组长。
2、填写“课题活动方案”。
(四)方案评价1、学生汇报课题方案。
2、师生共同评价。
(五)方案修改学生根据师生评价内容,再次修改方案。
(六)实践动员同学们的研究方案都制定得不错,课后,就可以开始根据制定的方案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工作了。
综合实践主题二表格教案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二:迷人的秋天一、活动主题的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注重多样的实践性学习,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
面对刚上四年级的孩子,怎样去引导他们“体验和感受生活”、去“做”、去“考察”、去“实验”、去“探究”呢?有一天,我们教到一篇习作:要求学生写一篇描写景色的文章。
为了让学生把习作写好,我就将学生带入学校的生物园观察。
当学生看到枝头挂着的柿子、桔子等都兴奋地叫了起来。
看到他们那兴奋的劲儿,我突然想到,为什么不确立一个有关秋天的主题让学生着手去研究研究呢,秋有多美,秋有多灿烂,秋有多丰富……也许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懂得不少的知识掌握不少的本领呢。
于是我就将“秋天”确定为我们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二、活动目的1、通过主体实践活动,了解秋天里的一般常识,以及有关科学知识与保健方法。
2、借用活动走进大自然,认识大自然中的植物,探究他们的习性,成长过程及功用价值。
3、学习收集有关秋天的各种信息。
4、通过观察、体验、制作,提高自己动手操作技能,体会创造性劳动乐趣和完成制作的成就感。
5、培养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活动方式:观察、调查、讨论、交流、制作、设计、实验、评议四、活动时间:本次活动共分六课时五、教学评价建议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从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合作确定调查主题,合作设计活动方案、调查中合作分工等)、设计活动方案的正确性、良好习惯的培养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的建议: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小组讨论交流,个别发表意见,既对小组评价,也对小组中的个人评价。
评价注重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指导性。
六、课时教案第一课时找秋天活动目标:通过课前的观察、课上多种呈现方式的交流(口头描述、记录表或图画等),了解秋天的农作物、天气、花草树木、小动物等的变化,观察秋天的季节特征,感受秋天的美,培养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迷人的秋色》教学设计

《迷人的秋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10个生字,会在田字格里书写和记忆5个汉字。
2.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做到按标点停顿;背诵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认读“灿、烂、固、使、柿、简、直、帅、澄、透”10个生字。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
教学准备学生方面的准备:了解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揭示课题1.小朋友,秋姑娘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秋风送爽,稻谷飘香,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
2.出示秋景图:秋天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练习说话)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6课,出示课题:16迷人的秋色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什么景色如此迷人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
1.出示媒体,边听边看。
2.学生交流出示第一节:花木灿烂的春天固然可爱,然而,瓜果遍地的秋色却更加使人欣喜。
学习生字:灿、烂、固、然。
3.自由读课文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遍地诱人的秋色瓜果(1)做到借助拼音读准、读通课文。
(2)思考:课文写到哪些水果?(3)学习生词:柿树、大金帅、苹果、黄澄澄、简直、晶莹、透明。
三、学习课文,感受内容1.小朋友,课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那么多成熟的水果,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理由。
2.学生交流:(1)第二节联系上下文理解:逊色。
(2)还有那著名的红香蕉苹果,也是那么红,那么鲜艳,那么逗人喜爱。
练习说话:那么……那么……(3)大金帅苹果金光闪闪,一片黄澄澄的颜色。
积累”ABB”的词语。
(4)山楂树上缀满了一颗颗玛瑙似的红果。
看图理解“缀满”。
(5)那种叫“水晶”的葡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
看图理解晶莹透明,还有什么也可以说晶莹透明的?(6)而那种叫做红玫瑰的葡萄,则紫中带亮,圆润可爱,活象一串串紫色的珍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2.迷人的秋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课前活动设计:课前联系生活,学生自主选题、组成小组,合作探究,到真实的世界中进行各种体验,享受探究的乐趣、学习的快乐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一导入:通过动画视频《秋天多么美》,让学生从视觉上和听觉上感受秋天的美,幻灯展示秋天金色的田野、丰硕的果实等漂亮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感受,获得热爱秋天的情感体验,引出本节课题。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1、出示有关在秋天金色田野的画面,欣赏画中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出示问题:同学们,请看显示屏上的这些图,你们喜欢秋天吗?你喜欢秋天的什么?生:我喜欢秋天的树木。
生:我喜欢秋天的草地。
生:我喜欢秋天的果实。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秋天。
找一下秋天在哪里?(板书课题)3、学生对图中的画面进行交流汇报。
(1)秋天在金色的田野里出示橘子、大枣、苹果、石榴、玉米、稻子、花生、棉花等图片让学生概括秋天的农作物有什么变化?(2)秋天在丰收的硕果实里(PPT展示)(3)秋天在火红的枫叶里(PPT图片)二、学生成果展示,“找秋天”我们身边的秋天课前各小组的同学都做了关于秋天的活动方案,下面请各小组展示一下你的成果:第一组,我们一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去郊外拍摄,电脑网络,还有查阅图书等方式收集到很多秋天的果实的图片。
一组同学上台展示并介绍活动成果。
师:这些图片让我们大家看到了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我们也体会到秋天果实的来之不易,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应该去珍惜粮食,不浪费饭菜,我们大家用一首古诗来表达一下我们对农民伯伯的敬爱之情吧!《悯农》第二组,课题是:(1)秋天树叶为什么要落下来?(2)秋叶为什么会变色?(3)秋天落叶的树木有哪些?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树叶的颜色是由叶片细胞内的成份决定的,生长季节叶绿素含量高,呈绿色,到秋季后,转化为花青素和胡萝卜素,则呈现出红色或黄色。
秋天树叶要落,这是自然的生物规律。
到秋天后,大气温和地温渐渐下降,植物生理活动会变得缓慢甚至停滞,根部停止生长,植株所需营养供给随之减少.为保护自身,此时在叶柄基部会产生脱落酸,将叶子与植株体分离以减少营养损失。
迷人的秋天 (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全国通用

迷人的秋天(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感受秋天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秋天景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秋天的季节特征:天气、温度、植物、动物等方面的变化。
2. 秋天的美景:金黄的稻田、硕果累累的果实、五彩斑斓的树叶等。
3. 秋天的文化活动:中秋节、重阳节、丰收节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感受秋天的美。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秋天景象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实物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歌曲等方式,让学生初步感受秋天的美。
2. 新课导入:讲解秋天的季节特征,让学生了解秋天的变化。
3. 活动一:观察秋天的景象,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所闻。
4. 活动二:分析秋天的美景,让学生学会欣赏秋天的美。
5. 活动三:讨论秋天的文化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6. 总结: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秋天的感受,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六、板书设计1. 迷人的秋天2. 插图:秋天的景象、文化活动等图片。
3. 主要内容:秋天的季节特征、美景、文化活动等。
七、作业设计1. 观察记录:让学生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秋天景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2. 手工作业:让学生制作秋天的手工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写作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秋天景象的观察、描述、分析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秋天的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学生保护大自然。
总之,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感受秋天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综合素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秋天》教案(通用10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秋天》教案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秋天》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秋天》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秋天》教案篇1适合年级:四年活动场地:室内活动目的:1、让学生体会和发现大自然的美。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3、拓展学生知识。
活动重点:让学生体会、发现大自然的美。
活动难点:学生创作是本课难点活动课时:一课时活动准备:老师准备课件、录音机学生准备画笔、各种叶子及白纸、胶水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课件)同学们,请看显示屏上的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季节?(秋季),你们喜欢秋天吗?你喜欢秋天的什么?生:我喜欢秋天的碧空。
生:我喜欢秋天的阳光。
生:我喜欢秋天的果园。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秋天。
(板书课题)秋天的云、天空、树木、果园、山岗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各自的美,你要怎样来表达你对秋天的喜爱呢?生:老师,我想朗诵一首诗来赞美秋天。
(生朗诵诗)生:老师,我想唱〈丰收之歌〉来表达我们对秋天的喜爱。
(生唱〈丰收之歌〉)二、协同创作导语:就请同学们组成协作小组,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秋天的美吧!各协作小组自由创作。
(1)知识小组(2)收集秋季常识及有关成语。
在秋天的节气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在秋天有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有赏月,吃月饼的风俗。
含“秋”的成语有:一日三秋秋风过耳秋扇风捐多事之秋秋高气爽秋毫之末(2)美术小组可单人也可几人协同完成“画秋天”,请几个同学在黑板上协同作画。
(3)手工组用收集的各种落叶贴成叶子画。
(4)朗诵组朗诵赞美秋天的诗歌。
(5)舞蹈小组用舞蹈来赞美秋天。
三、汇报展示四、小结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秋天》教案篇2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掌握本组的研究成果,了解其他小组关于秋天的研究,对秋天的水果、农作物、观赏植物、时令菜有一定的认识。
四年级综合实践《迷人的秋天》教案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迷人的秋天基本信息主题概述性设计内容一、主题内容分析: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秋天大自然的美。
二、主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和发现大自然的美。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3、拓展学生知识。
三、主题教学策略分析: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动机。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首先要选取让学生“心动”的主题,才能引导学生到真实的世界中进行各种体验,享受探究的乐趣、学习的快乐。
本节课是研究“秋天”的,那么,就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真正的体味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妙。
分课时设计内容一、教材分析:1、贴近学生生活2、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孩子大脑发育正好处于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四年级孩子开始形成自我评价的意识,但是,这种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别人的评价,所以对孩子的欣赏和鼓励仍然是孩子进步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通过课前的观察、课上多种呈现方式的交流(口头描述、记录表或图画等),了解秋天的农作物、天气、花草树木、小动物等的变化,观察秋天的季节特征,感受秋天的美,培养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留住秋天的活动,激发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实践能力和想象能力。
3、体会秋天果实的来之不意,并能发自内心地赞美和珍惜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
教学重点:了解秋天的农作物、天气、花草树木、小动物的变化。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学习方法):1、充分挖掘教材,引导学生多方选题2、根据学生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组织选题3、做好方法指导,为活动实施做好准备五、教学环境和媒体设计多媒体的综合使用。
六、教学准备:1、不同颜色的卡纸四张;2.准备不同地区秋天美景的图片,制作成课件;3、奖励的小星星(贴纸)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找秋天导入语:(师:)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秋天己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们听到秋天的声音了吗,看到秋天的色彩了吗,给同伴们说说,你看到的、了解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交流中(奖励小星星贴纸)1、出示有关在秋天里活动的画面,欣赏画中那欢乐的场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迷人的秋天
基本信息
主题概述性设计内容
一、主题内容分析: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秋天大自然的美。
二、主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和发现大自然的美。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3、拓展学生知识。
三、主题教学策略分析: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动机。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首先要选取让学生“心动”的主题,才能引导学生到真实的世界中进行各种体验,享受探究的乐趣、学习的快乐。
本节课是研究“秋天”的,那么,就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真正的体味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妙。
分课时设计内容
一、教材分析:1、贴近学生生活
2、适合学生年龄特点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孩子大脑发育正好处于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四年级孩子开始形成自我评价的意识,但是,这种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别人的评价,所以对孩子的欣赏和鼓励仍然是孩子进步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通过课前的观察、课上多种呈现方式的交流(口头描述、记录表或图画等),了解秋天的农作物、天气、花草树木、小动物等的变化,观察秋天的季节特征,感受秋天的美,培养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留住秋天的活动,激发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实践能力和想象能力。
3、体会秋天果实的来之不意,并能发自内心地赞美和珍惜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
教学重点:
了解秋天的农作物、天气、花草树木、小动物的变化。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1、充分挖掘教材,引导学生多方选题
2、根据学生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组织选题
3、做好方法指导,为活动实施做好准备
五、教学环境和媒体设计
多媒体的综合使用。
六、教学准备:
1、不同颜色的卡纸四张;
2.准备不同地区秋天美景的图片,制作成课件;
3、奖励的小星星(贴纸)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找秋天
导入语:
(师:)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秋天己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们听到秋天的声音了吗,看到秋天的色彩了吗,给同伴们说说,你看到的、了解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交流中(奖励小星星贴纸)
1、出示有关在秋天里活动的画面,欣赏画中那欢乐的场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出示问题:
(师:)你发现了什么?我们在哪里能找到秋天?
3、学生对图中的画面进行交流汇报。
(1)秋天在金黄的田野上
出示玉米、谷子、稻子、花生、豆子、棉花等图片让学生概括秋天的农作物有什么变化?(2)秋天在丰收的硕果里(PPT展示)
(3)秋在火红的枫叶里(PPT图片)
(4)我们身边的秋天
介绍秋天的天气变化,结合自己记录的前些天的气温来介绍。
让学生体会秋天天气的变化。
4、欣赏其他地区的秋景
(师:)刚才大家介绍的是我们身边的秋天,你们想不想了解其他地区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放课件(其他地区秋天美景的图片,并配有《秋日的私语》的音乐),学生欣赏其他地区的秋景。
第二课时赞秋天
(师:)秋天真是神奇的季节,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秋景,还有香甜的果实,此时此刻我们是不是都想赞美一下秋天呀?
(生:)是啊!
1、描写秋天的词语
秋意浓浓、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秋高气爽、秋风色色、秋色宜人
秋雨绵绵、稻谷飘香、五颜六色、大雁南飞、天高云淡、红叶似火
2、描写秋天的诗:(老师读给学生听)
《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柰何?
《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表演秋天大丰收的情景
扒玉米、割豆子、摘果子、蚂蚁运粮食队伍等。
第三课时留秋天
(师:)秋天是多么迷人、多么美丽啊,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每当看到南飞的大雁、飘落的叶子和同学们身上衣服的一点一点的加厚,老师心中不禁有些失落伤感,这是为什么?是的,秋天己渐行渐远了,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你们想不想留住秋天啊,用哪些方法可以留住秋天?
(1)学生介绍留住秋天的方法;(有写、有画、也可以拍下来…)
(2)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留住秋天的美工活动;
活动中(教师放音乐《秋日的私语》,学生制作)
(3)展示作品或学生表达(奖励小星星贴纸);
(4)布置课后延伸活动:没完成作品的同学,回家之后可以继续制作,争取在学校“金秋节”时展出自己的作品。
(师:)秋天真是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处处看到秋天,此刻老师什么也不想说,听一首歌,《春天在哪里》我们根据这个旋律改编歌词。
即《秋天在哪里》(播放伴奏,学生一起歌唱)
“秋天在哪里啊?秋天在哪里?秋天在那多彩的树林里。
这里枫叶红呀,这里菊花黄,还有那柿子挂枝上!
秋天在哪里啊?秋天在哪里?秋天在那多彩的树林里。
这里秋风起呀,这里河水凉,还有那大雁飞南方!
小结语:
(师:)从同学们的歌声中,从同学们的笑脸上我发现同学们都喜欢秋天,同学们,秋天是金色的,秋天是丰富多彩的,秋天是美丽而神奇的,它装满了收获的快乐,也蕴藏着无数的奥妙,走同学们,我们和明明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探索,去发现更多的奥秘吧.
八、板书设计:
迷人的秋天
秋天在……
秋天有……
九、教学反思: 及时对教学结果进行反思,总结以提升。
本课时能过视觉、触觉等方式使小学生更能感悟到秋天,并能表达出秋天的美,对秋天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