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控制论

合集下载

控制论与经济控制论

控制论与经济控制论

控制论与经济控制论4第一章概论5第一节控制论与经济控制论5一、控制论5(一)控制论的基本含义5(二)控制论的历史发展51.控制论的创立6<2.控制论的发展7(三)控制论的基本概念71.系统8<2.控制83.输入和输出84.状态95.反馈96.信息9二、经济控制论9(一)经济控制论的概念91.它是控制论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9<2.用于分析研究经济活动的调节与控制过程;93.它是一门新的科学(或学科)。

10(二)经济控制论的历史发展101.孕育阶段(<20世纪40年代-50年代初)10<2.创建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103.继续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10(三)经济控制论的基本结构101.受控系统与施控系统11<2.输入和输出。

113.目的和目标1<24.信息及其传输和反馈1<25.决策和措施1<2(四)经济控制论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1<21.管理简介13<2.经济管理中的控制职能133.经济控制论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作用14第二节内部控制概论14一、内部控制的产生161.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要求促进了现代内部控制的发展16<2.股份制经济的发展促使企业建立和强化内部控制制度163.审计方法的演变,进一步推动了现代内部控制的发展174.审计人员法律责任增强,使内部控制的评价成为一项法定的审计内容18二、内部控制的演进18(一)萌芽期——内部牵制(<20世纪40年代前)19(二)发展期——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20世纪40年代末-70年代初)191.第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定义19<2.定义的第一次修正<203.定义的第二次修正<204.定义的第三次修正<21(三)成熟期——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架构(<20世纪70年代至今)<211.内部控制结构(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2<2<2.内部控制整体架构(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23三、内部控制的要素<23(一)控制环境(Control Environment)<24(二)风险评估(Risk Appraisal)<25(三)控制活动(Control Activity)<25(四)信息与沟通(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26(五)监督(Monitoring)<26四、内部控制的目标<271.保护资产<27<2.保护会计记录的可靠性<273.及时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274.盈利和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花费<275.避免无意地面临风险<276.预防或查明错误和不正常的现象<277.保证授予的职责得到正确履行<288.保证法律责任的确实履行<28五、内部控制的作用<28六、内部控制的局限性<29第三节内部会计控制概论<29一、会计的控制职能30(一)会计的记录过程是一个控制的过程30(二)管理会计是一个控制过程30(三)会计是一个控制系统301.反馈控制系统31<2.前馈控制系统3<23.防护性控制系统33二、我国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34三、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34四、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35五、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原则35六、内部会计控制的分类351.根据内部会计的性质分为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和防护性控制36<2.根据控制进程和时序,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363.根据控制程序,分为集权控制和分权控制364.根据控制力度,分为结果控制和过程控制365.根据控制者态度,分为积极控制和消极控制366.根据控制力来源,分为借力控制和自力控制367.根据控制对象,分为行为控制与事务控制368.根据控制层次,分为制度控制和观念控制36第四节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和方法37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371.货币资金控制37<2.实物资产控制373.对外投资控制374.工程项目控制375.采购与付款控制376.对外筹资控制387.销售与收款控制388.成本费用控制389.担保控制38二、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38(一)组织规划控制38(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39(三)授权批准控制391.一般授权39<2.特定授权403.建立授权批准检查制度。

控制论简介

控制论简介

作者:刘文江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发表时间:2006-03-12 浏览次数:623 字号:大中小【汉语拼音】kongzhilun【中文词条】控制论【外文词条】cybernetics【作者】刘文江研究生命体﹑机器和组织的内部或彼此之间的控制和通信的科学。

控制论的建立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现代社会的许多新概念和新技术往往与控制论有着密切的联系。

控制论的奠基人美国数学家维纳﹐N.1948年为控制论所下定义是:“研究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

70年代以来﹐电子数字计算机得到广泛的应用﹐控制论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到社会经济系统﹐控制论的定义也因之扩展。

苏联和东欧各国学者认为控制论是研究系统中共同的控制规律的科学﹐把控制论的定义又作了进一步的扩展。

英文cybernetics(控制论)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为“掌舵人”﹐转意是“管理人的艺术”。

1947年﹐维纳选用cybernetics这个词来命名这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有两个用意﹕一方面想藉此纪念麦克斯韦1868年发表《论调速器》一文﹐因为governor(调速器)一词是从希腊文“掌舵人”一词讹传而来的﹔另一方面船舶上的操舵机的确是早期反馈机构的一种通用的形式。

控制论的诞生和发展20世纪30~40年代人们对信息和反馈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一些著名科学家环绕信息和反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英国统计学家R.A.费希尔从古典统计理论的角度研究信息理论﹐提出单位信息量的问题。

美国电信工程师香农﹐C.E.从通信工程的角度研究信息量的问题﹐提出信息熵的公式。

美国数学家维纳则从控制的观点研究有噪声的信号处理问题﹐建立了维纳滤波理论﹐并分析了信息的概念﹐提出测定信息量的公式和信息的实质问题。

他们几乎在同一个时候解决了信息的度量问题。

这一时期﹐人们逐渐深入了解反馈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1932年美国通信工程师奈奎斯特﹐H.发现负反馈放大器的稳定性条件﹐即著名的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4.经济控制论

4.经济控制论

《经济控制论》试题(余石教授)谈一谈经济控制论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运用(要求:4500字以上论文一篇)基于经济控制论的我国出口贸易模型分析论文内容摘要:本文以经济控制论的相关原理为基础,分析出口贸易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从而得出只有认清形势,对出口贸易采取相应措施,才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控制论出口贸易经济系统稳定改革开放20多年来,出口贸易已经成为拉动我国GDP增长的“发动机”,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超过了14000亿美元,同比增长20%以上,贸易赢余达到1040亿美元。

2005年1-1 0月,出口额同比增长平均达到31.48%。

然而,我国经济高增长的背后是其对出口贸易不对称的依赖关系,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背后是频频发生的贸易纠纷。

由于不断遭受各国贸易制裁,促使我国政府采取部分的对冲政策,如提高利率,降低对房产的贷款等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信贷紧缩,可以实现顺差的均衡,但这是以失业率的增加为代价的。

资本的不可自由流动性限制了市场作用,另一方面,行政的管制与垄断促进更多的企业选择出口,因此,分析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具有现实而长远意义的。

一、经济控制论简介经济控制论是一门交叉学科,是控制理论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用控制理论研究宏观或微观经济问题。

早在五十年代初,人们就企图把问世不久的自动控制理论应用于经济系统。

几十年来,通过控制理论家和经济学家的协同努力,使得控制理论的大多数理论和方法都在经济管理中得到了应用,使经济控制论发展成为一门内容十分丰富的学科。

其形成可以追溯到四十年代。

1948念,维纳.Wiener)正式提出了控制论,他的著作概括了包括工业控制、火炮控制、通信系统和生物系统等许多理论成果他将控制论(Cybernetics)定义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

同工业有关的控制理论,西方称为Control Theory,它研究工业系统的调节和控制的一般规律。

《护理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护理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运算器 )。
9.(4 分 ) 护师在护理专业技术职称中属: ( 初级职称 )
10.(4 分 ) 医学研究机构属于: ( 卫生事业组织 )
11.(4 分 ) 有效的控制是( 抓住关键 )
12.(4 分 ) 护理管理者处理冲突的错误策略是( 严肃批评并指出发生冲突是错误的 )
.
精品文档
13.(4 分 ) 护理成本核算的方法是( 项目法、床日成本核算、相当严重度测算法 )
对)
3.(4 分 ) 助产士与妇科病床之比为 1:8--1:10 ( 对 )
4.(4 分 ) 控制可使整个管理过程顺利运转,循环往复(
对)
5.(4 分 ) 护理业务信息的来源包括日常工作的数据和资料、护理业务活动的核心内容。
(错 )
6.(4 分 ) 注射室护理人员与病床之比为 1.2:100---2.5:100 ( 对)。
顾问服务。 3、餐馆型服务。( 对 )
3.(4 分 )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正比( 错 )
4.(4 分 ) 护理业务信息的来源包括日常工作的数据和资料、护理业务活动的核心内容。
(错 )
5.(4 分 ) 护士长不是具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错 )
6.(4 分 ) 目标的指向作用于管理效能直接相关,目标×管理效能≡工作效率(
7.(4 分 ) 根据医院病床编设多少,用来衡量该院业务水平的高低(
错)
8.(4 分 ) 护士长在护理管理实际工作中扮演联络者的角色(
对 )。
9.(4 分 ) 浪费时间是指所花费的时间对现实组织和个人目标毫无意义。
(对)
10.(4 分 ) 较大的管理幅度意味着较多的管理层次。 (错 )
护理管理学课程作业 _C2
(错)

判断题

判断题

控制的论的创始人是罗杰斯×60年代初期,波兰经济学家诺波特.维纳吧控制论和经济学结合起来,创建了经济控制论×韦伯认为参加组织不是自愿的×)中华护理学会的主要任务是:团结全国广大护理人员,繁荣和发展中国的护理事业√法约尔认为管理人员的创造性和能力等因素是决定组织是否有效的内在因素√以“疾病为中心”是医院服务的总目标×护理上的病人分类系统主要依据是护理工作量。

×控制与决策的关系是紧密的,决策目标决定控制方向。

√目标的指向作用于管理效能直接相关,目标×管理效能≡工作效率√护士长时医院护理管理智慧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管理人员。

√控制理论是美国诺波特.维纳与1948年创立的一门新的科学理论。

√)分级管理制度是为明确规定各级领导和各级护理人员业务技术管理职责和权限。

√群众卫生组织按照不同任务所设置的机构可分为四类。

×过程是若干个程序或缓解的连贯整体。

√护理业务信息的来源包括日常工作的数据和资料、护理业务活动的核心内容。

×)任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存在的×护理技术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作用是达到省时、节力,高质量、高效率的管理目标√回馈控制是指不断地利用信息进行预测性控制×对护理人才或长过程影响最大就是护理人才的晚熟性和早衰性••√明确而切实可行的目标,可以使上下左右思想和行动协调一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19世纪初护理管理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领导者的素质归纳为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知识素质、工作管理素质、个人身体素质。

•✓•目标管理是一种管理思想,是将系统论的方法运用到人事管理中✓•较大的管理幅度意味着较多的管理层次。

✗控制的论的创始人是罗杰斯✗)我国预防医学会成立于1909年✓霍尔和布兰兹勒提出“胜任者”角色模式✓)婴儿室护理人员与病床之比为2:1--6:1✗护理人员护理业务学习,实行每月一次学术报告或全院业务学习,每年考核三次。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综述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综述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综述黄佳彬312010122420世纪40年代,控制论这门学科开始发展,其标志为维纳于1948年出版7自动控制学科史上的名著《控制论,或动物和机器的控制和通信XCybernetics, or control and conunuiiication ill the animal and machine )。

控制论思想的提出为现代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法,同时书中的一些新颖的思想和观点吸引了无数学者,令其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引进控制论。

随着研究队伍的庞大,控制论形成了多个分支,其中主要的儿个分支有生物控制论,工程控制论,军事控制论,社会、经济控制论,自然控制论。

这里我们主要对工程控制论进行研究。

1.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工程控制论的概念最早山钱学森引入,当时有两种控制理论思想,一种基于时间域微分方程,另一种基于系统的频率特性。

这两种思想即为经典控制理论, 主要研究的是单输入-单输出的控制系统,同时利用分析法与实验验证法这两种方法对某个控制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山此可以获得系统各元部件之间的信号传递关系的形象表示。

由于经典控制理论的建立基于传递函数和频率特性,是对系统的外部描述。

同时经典控制理论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系统,无法解决现实工程应用中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问题,而且经典控制理论只对线性时不变系统进行讨论,存在不少的局限性,由此,现代控制理论逐渐发展起来。

现代控制理论是从线性代数的理论研究上得来的,本质是“时域法”,即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在时域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并且引入“状态”这一概念,用“状态变量”和“状态方程”描述系统,以此来反应系统的内在本质和特性。

现代控制理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多变量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理论以及最优估计与系统辨识理论,这些研究从理论上解决了许多复杂的系统控制问题, 但是随着发展,实际生产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控制对象、控制器、控制任务和LI的也更为复杂,导致现代控制理论的成果并未有在实际中很好的应用。

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

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

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环境管理的基础理论由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中的若干基本理论组成,即系统论、控制论和行为科学理论。

这三种理论构成了环境管理完整而坚实的基础理论。

1.系统论的基本观点系统论是运用逻辑和数学方法,研究一般系统运动规律的理论。

其数学方法是系统论研究一般系统运动规律的定量化方法,是用来揭示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的手段。

逻辑方法则是系统论研究一般系统运动规律的定性思维方法,蕴含着思想方法论的成分。

二者结合起来便形成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系统论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下述四个方面。

(1)整体性观点它旨在通过揭示要素和系统整体的关系,告诉人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坚持一切从整体出发,不仅要把研究对象作为系统整体来认识,而且要将研究过程看做系统整体。

在环境管理中,不但要将环境问题视为社会发展的整体问题来研究,而且要将环境问题的解决过程视为一个系统整体。

同时,在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等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从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工业布局入手,加强宏观政策调控,加快环境管理机构和体制改革,实现环境管理的合理组织、协调和控制,从整体上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2)相关性观点系统的相关性是指任一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是关于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特性,即系统中任何要素的存在和运动变化都与其他要素相关联。

因此,要处理一个系统要素,就必须充分考虑该要素的影响和作用。

把可处理的客观事物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更大系统的要素来研究,这就是系统论的相关性观点。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与人类的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息息相关。

而环境问题的解决同样与人类的经济活动、人类的社会进步密不可分。

因此,环境管理就必须将环境问题与经济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联系起来,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作用与影响,通过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来调整生态、经济与社会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实现人类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

政治经济学专业必读参考书目

政治经济学专业必读参考书目
53、汤敏: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1-3)
54、其它各研究方向导师指定的参考书
主要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改革、管理世界、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经济类)
Ame of Political Economy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38、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39、哈耶克:通往奴役的道路,法律、立法与自由
40、孙冶方:社会主义论稿
41、胡汝银:低效率经济学
42、历以宁:体制、目标、人,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43、吴敬琏:论竞争性市场体制,当代中国经济改革
44、 樊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
Review of Economics
Economic Journal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Economics Prospective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China Quarterly
20、 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21、青木昌彦: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研究
22、兰格: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23、锡克:第三条道路:经济-利益-政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控制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总学时数:48
总学分数:3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为数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运筹与控制方向开设的专业限选课程。

本课程将系统地讲授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系统的能控性、能观性和稳定性分析,变分法与最大值原理、动态规划以及有关的数值计算问题;同时结合案例讲解控制理论在动态经济系统中的应用,例如人口预测、市场调节与价格波动、经济最优增长、投入产出结构优化、双头垄断竞争对策、生态平衡、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最优利用、最优货币政策与财政税收政策设计、经济波动周期分析等。

课程结合经济控制论的最新发展趋势讲解有关的控制论原理和相关应用。

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系统分析与控制的基本思想,学习如何将控制理论知识应用于管理学科,掌握动态经济系统的分析与控制技术。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方法
第二章离散时间动态经济系统的运动分析和稳定性分析
了解离散时间函数及z变换;会进行离散时间系统运动分析;理解离散时间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第三章连续时间动态经济系统的运动分析和稳定性分析
了解连续时间函数及拉普拉斯变换;会进行连续时间系统运动分析和连续时间系统稳定性分析;了解连续时间系统与离散时间系统相互关系。

第四章动态经济系统的调节与控制
了解经济系统受控变量的目标跟踪;理解线性系统能控性及逼近目标的可能性;掌握线性动态系统的极点配置与系统逼近目标的速度和起伏等。

第五章线性系统鲁棒调节器和鲁棒经济策略
第六章连续时间动态经济系统优化与决策
了解变分法与泛函优化;理解动态系统最优控制;掌握极大值原理;能解决最小能量控制问题等。

第七章离散时间动态经济系统优化与决策
掌握离散时间动态系统极大值原理;理解宏观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时的最优增长的“快车道”定理等。

第八章应用实例与发展趋势
三、实践环节和要求:无
四、教学时数分配:
五、其它项目(含课外学时内容):无
六、有关说明:
1、教学和考核方式:
本课程属考试课,考核方式为闭卷。

2、习题:
教材每章后习题适当布置。

3、能力培养要求: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对实际经济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以系统的观点对经济问题进行观察、思考的能力。

4、与其它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联系:
先修课程和教学环节:高等代数,数学分析,控制论基础。

后续课程和教学环节:无
平行开设课程和教学环节:无
5、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
(1)教材:
(2)主要参考书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