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农业气象指标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围场县马铃薯种植气象服务技术研究

围场县马铃薯种植气象服务技术研究

围场县马铃薯种植气象服务技术研究在围场县,马铃薯种植是一项具有重要经济、生活价值的农业生产活动。

随着气候变化对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利用现代气象技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成为了围场县农民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必须要了解围场县的气象情况。

围场县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6.8℃,降雨量为489毫米。

同时,该县受到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因素的影响,农民们种植马铃薯所面临的气象条件相对较为复杂和不稳定,需要对马铃薯的生长周期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基于地方气象特点,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气象技术为马铃薯种植提供以下几方面的气象服务:一、提供精准的气象预警气象预警可以帮助农民及时了解气象变化和可能的灾害,做好防灾准备和调整种植计划。

在马铃薯种植期间,测量和分析降雨量、温度、风力等气象数据,结合马铃薯适宜气候数据,对农民进行准确的气象预警,提前预测可能的灾害情况,指导农民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

二、提供适宜种植期预测针对不同品种的马铃薯,结合种植地气象特点和马铃薯生长需要,制定适宜的种植期,在气象适宜的时候进行集中种植,以便在成熟季节能够获得更好的产量和品质。

在制定种植期预测时,需要充分考虑温度、降雨量、日照等气象因素对马铃薯的影响,通过气象预测和模拟等方式进行预测。

三、提供科学调控马铃薯生长的气象指标针对不同生长期的马铃薯,需要制定相应的气象指标,以科学调控马铃薯生长,保证马铃薯生长正常、健康和高产。

例如,初生茎阶段需要注意气温适宜、光照充足;开花期需要注意适宜湿度、温度;结薯期需要特别注意降雨量、温度等气象因素,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水分过多或过少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二)2024

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二)2024

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二)引言概述: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二)旨在通过实验和观测,研究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将从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气象因素、气象因素对病虫害的影响、气象因素对灌溉管理的影响、气象因素对施肥管理的影响以及气象监测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等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通过对这些关键点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气象因素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正文:一、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气象因素:1.1 温度的影响1.2 光照的影响1.3 降水的影响1.4 相对湿度的影响1.5 风速的影响二、气象因素对病虫害的影响:2.1 温度对病虫害的影响2.2 光照对病虫害的影响2.3 降水对病虫害的影响2.4 相对湿度对病虫害的影响2.5 风速对病虫害的影响三、气象因素对灌溉管理的影响:3.1 降水条件下的灌溉管理3.2 干旱条件下的灌溉管理3.3 高温条件下的灌溉管理3.4 风速对灌溉管理的影响3.5 相对湿度对灌溉管理的影响四、气象因素对施肥管理的影响:4.1 温度对施肥效果的影响4.2 降水对施肥效果的影响4.3 光照对施肥效果的影响4.4 风速对施肥效果的影响4.5 相对湿度对施肥效果的影响五、气象监测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5.1 气象监测仪器的选择5.2 气象数据的获取和分析5.3 气象预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5.4 气象监测对灾害防范的作用5.5 气象监测技术在精细化农业管理中的应用总结:通过实验和观测,我们可以发现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温度、光照、降水、相对湿度和风速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病虫害的防治。

合理的灌溉管理和施肥管理也需要考虑气象因素的影响。

因此,借助气象监测技术对气象因素进行实时监测与预报,对于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和提高农田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从本次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合理利用和应用气象因素能够帮助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气象要素与马铃薯产量、品质关系的研究

气象要素与马铃薯产量、品质关系的研究
a l ss h e u t h we h t nay i,t e r s ls s o d t a :An a n e - t o oo ia l me t n il o iie c rea in, nu lI tr 3 mee r lg c ee n s a d ye d p stv o r l to l
Th lt n fMe e r Igc I n t t o u e a d Qu l e Rea i s o t O 0O ia d Poa o Pr d c n ai o a t y
W a g Lc u n ih n
(oa eerhIs tt H i n j n rvn eA r utr cd m f ce c, sa 6 6 6 P t oR sac ntue, el g a gP oic gi l eA a e Y o in e Keh n1 10 ) t i o i c u S
Ab ta t n t i p p rfo 2 0 o 2 0 v e r fr i f l u s i e d r t n e e a u e t r e s r c :I h s a e m 0 3 t 0 7 f e y a s o an a l n h n u ai ,tmp r t r h e r i ,s o
肥力 均 匀 , 整地 情况 良好 。 耕 切相关 , 而农 业 气象 要 素 与农 作 物 产量 、 品质 之 间 的 坦 , 变化规 律也 一直 是人 们 的研究 重点 l l 】 。本文 将对 马铃 1 . 试 验 材 料 与 方 法 2 薯 产量 、品 质与 所 生长 环 境 的气 象 因子 的关 系进 行 本 试 验 以黑龙 江 省 农 业科 学 院 马铃 薯 研究 所 育
维普资讯

气象因素对马铃薯优质高产的影响

气象因素对马铃薯优质高产的影响

河南农业2017年第1期(上)LIANG ZHONG LIANG FA良种良法通许县马铃薯生长季基本气候情况表3月上旬3月中旬3月下旬4月上旬4月中旬4月下旬5月上旬5月中旬5月下旬6月上旬6月中旬6.38.710.313.215.317.419.220.523.025.126.212.114.416.019.221.323.224.926.429.131.532.130.627.228.429.632.234.335.736.338.841.843.31.74.05.47.89.912.113.815.017.119.120.6-12.1-7.4-3.2-1.30.81.52.85.58.911.514.26.78.910.813.615.918.020.121.524.025.726.9气象因素对马铃薯优质高产的影响图1 通许县马铃薯生长季降水分布月13 ℃, 甚至达月上旬℃的气21 ℃6月中旬平均重要的作用。

按3 000 kg/667 m 2的产量计算,在整个生育期中(地表直接蒸发量除外),马铃薯耗水量为300~500 m 3/667 m 2。

在通许县马铃薯生长季内总降水量为170.0 mm,相当于增加了113 m 3/667 m 2的水,其中旬降水量≥5 mm 的出现概率为32%~72%,旬降水量≥10 mm 的出现概率为18%~54%,旬降水量≥25 mm 的出现概率为2%~28%。

可见,通许县马铃薯生长季内降水偏少,并且旬降水量以5~10 mm 为主,不能满足马铃薯正常生长的需要。

(图1)幼苗期(出苗至初现蕾)因苗小、叶面积小、气温不高、蒸腾量小,所以需水量较少,此期需水量只占总需水量的10%左右。

在通许县,4月上中旬为马铃薯的幼苗期,此时的总降水量为21.8 mm,基本上可以满足幼苗的生长需水。

发棵期(现蕾至初花)块茎开始形成,地上部茎、叶片逐渐旺盛生长,根系伸长,蒸腾量加大,植株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不断增多,为增产打下基础。

马铃薯调查报告

马铃薯调查报告

马铃薯调查报告马铃薯调查报告(一)在农业领域,马铃薯被广泛种植和消费,成为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本文将对马铃薯在农业中的地位、生长特点以及价值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一、马铃薯的地位马铃薯,又称土豆,属于薯蓣植物科。

它是世界第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小麦和稻米。

由于其产量高、易储存、营养丰富等特点,马铃薯在饮食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它是人们的主要能源来源之一。

二、马铃薯的生长特点马铃薯生长适宜温度在15℃到25℃之间,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8℃到20℃。

它主要以淀粉为营养物质,光照对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有重要影响。

马铃薯喜光照充足、较长的日照时间。

此外,适宜的土壤条件和适量的水分对马铃薯的生长也至关重要。

三、马铃薯的种植和收获马铃薯的种植通常采用苗化种植,通过将马铃薯切割成苗块后进行栽培。

种植时间一般在春季,可以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民的收入。

马铃薯的收获时间大约在栽培后80天至120天之间,取决于品种和气候条件。

收获时,一般需先将地上部分清除,然后使用专用收获机具将地下部分的马铃薯挖起。

四、马铃薯的营养价值马铃薯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钾、磷等营养物质,有助于促进人体健康。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和酶的重要成分,维生素C则对维护免疫系统和抗氧化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马铃薯中的钾和磷有助于维持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

综上所述,马铃薯在农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具备丰富的营养价值,适宜种植和收获。

通过对马铃薯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马铃薯的生长特点,并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马铃薯调查报告(二)一、马铃薯的利用价值马铃薯不仅可以作为主食,还可以用于加工其他食品。

例如,马铃薯可制作成薯片、薯条、马铃薯泥等。

这些加工食品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广泛的消费群体,并成为众多快餐连锁店的重要菜品之一。

二、马铃薯的药用价值马铃薯还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

其中,马铃薯皮中富含丰富的纤维素,可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问题。

西吉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布局农业气候评价

西吉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布局农业气候评价

西吉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布局农业气候评价1气候、市场变化与马铃薯农业气候区划地处西北东部的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县气候冷凉干燥,多年来马铃薯种植以晚熟品种为主,且产量受降水等气象因素制约极不稳定。

根据对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近10a来西吉县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10℃平均有效积温增加了128.10℃·d,年降水量减少了45.10mm,年降水变率50a由8%增大到51%。

根据文献介绍,早熟马铃薯需要≥10cc有效积温1000~1 600℃·d,东北部沙沟、南部兴隆、西部田坪三地≥10℃平均有效积温达到1 000℃·d以上,适合早熟马铃薯的生长发育。

根据当地气候变化的新特征,东北部沙沟、西部田坪可以投建马铃薯早熟菜用型基地;将现已形成的西部马铃薯晚熟外销型基地与新营乡马铃薯批发市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扩大了晚熟外销型基地;根据当地油炸加工型基地规模小和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增大了油炸加工型基地区划范围。

2气候、土壤概况与马铃薯区划2.1气候、土壤概况西吉县气候冷凉,地理分布上从北往南依此是温冷、温凉、温暖型气候,昼夜温差大。

在十湿状况上东部属半湿润气候,中部属半干旱气候,西部属于旱气候。

西吉县境内土壤以黑垆土面积最大,占全县总面积的80.88%,在黑垆土中,又以缃黄土面积最大,占全县总面积的54.08%,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60.40%。

土壤质地以轻壤土面积最大,占土壤面积的63.30%中壤土占土地面积的31.82%。

地形地貌上从东到两逐渐由土石山区演变为黄土丘陵,西部和中部土层深厚,加上农民精耕细作,土壤疏松、肥沃。

按照土壤、气候、品种配置和市场需求,西吉马铃薯产业发展布局呈现出:西部、两北部和中部相连接的晚熟外销型基地;东北部、中部、西南部相连接的淀粉加工型基地;东部、东南部油炸加工型基地;南部兴隆、西部田坪和东北部沙沟早熟菜用型基地。

为了整合资源,形成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对西吉县马铃薯种植业土壤、气候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并绘出合理的农业气候区划图。

西吉县马铃薯生长气候条件分析

西吉县马铃薯生长气候条件分析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本文使用马铃薯作物观测开始至今 ( 2 0 0 8 -2 0 1 5 年) 的作物和气象观测资料,运用统计方法对西吉县 马铃薯 生长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各资料均来 自西吉县气象局。
马 铃 薯 幼 苗 期 需 水 量 占全 生 育 期 总 需 水 量 的 1 0 % ̄ 1 5 %,幼苗期缺水对产量形成有较大影响 ,孕蕾到 开花期需水量 占全生育期的 2 0 %,从 盛花到茎叶衰老需 水量 占全生育期的 5 0 %,茎叶衰老到枯萎是马铃薯的淀 粉积累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的 1 0 %,马铃薯全生育期
薯 植 株 生长 提 供 了充 分 的 光热 能 量 ,充足 的 光 照 使 马铃
候资料统计 ),十分适宜马铃薯播种和薯块 萌发生长,
马铃 薯 出苗时 终 霜 期 已过 ,不 会 受到 霜 冻 冻 害 。块 茎形
薯茎杆粗壮、枝叶茂密、薯块大 ,对 马铃薯产量形成十 分有利 ;9月份 日照减少到在 3 h左右每天 ,短 日照避免 了马铃薯植株生长旺盛 ,更有利于淀粉的积累。 总体来说 ,西吉县 气温适~ 8 ℃。从播种到出苗所需积温 ( 1 0 c m地 温 )为 2 6 0  ̄ 3 0 0  ̄/ d ,马铃薯苗期对低温等环境条件反映
比较敏 感 , 幼苗期 遇到 一 1 ℃时 低温 受冻 , 一 4 ℃时 出现 死 苗 ,
马铃薯孕蕾到开花期要求适宜气温为 1 5 — 2 5 ℃,特别是
要 求的适 宜 降水 量为 3 0 0  ̄ 4 5 0 mm。
2 马铃薯生长对气象条件 的要求
2 . 1 气温 条件 春季马铃薯播种期的适宜气温要求稳定通过 5 — 7 ℃,
3 西吉县种植 马铃 薯的气候条件
西吉县马铃薯多于 4 月下旬播种,5 月底出苗 ,6月 中下旬分枝 ,6月底花序形成 ,7月中旬开花 ,l 0月初收 获。马铃薯多为露天栽培 ,无保温措施 。

围场县马铃薯种植气象服务技术研究

围场县马铃薯种植气象服务技术研究

围场县马铃薯种植气象服务技术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围场县是中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马铃薯种植面积广阔,产量丰富。

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对围场县的农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围场县气候条件多变,降水量和温度波动大,给马铃薯种植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气象服务技术逐渐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气象服务技术,可以提前预测气象变化,及时调整种植措施,有效降低气候风险,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围场县马铃薯种植气象服务技术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马铃薯种植现状出发,分析气象服务在马铃薯种植中的作用,探讨气象服务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具体应用,研究气象服务技术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气象服务技术面临的挑战及解决策略。

通过对围场县马铃薯种植气象服务技术的研究,旨在为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围场县马铃薯种植气象服务技术的作用和应用,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对马铃薯种植现状的分析,结合气象服务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实际应用,探讨其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寻找解决挑战的策略。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围场县的马铃薯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也将为气象服务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为其他作物的种植提供技术支持和经验积累。

通过深入研究围场县马铃薯种植气象服务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做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围场县是河北省重要的农业种植区,马铃薯作为当地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较大。

而气候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干旱或多雨的气候条件都会对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

进行围场县马铃薯种植气象服务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通过对马铃薯种植现状的分析,可以了解当前种植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农业气象指标研究报告
一、马铃薯的生长特性及生长发育规律:
马铃薯(Potato),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

马铃薯又称地蛋、土豆、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块茎。

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

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甘肃定西市、宁夏固原市、西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

四川现为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鲜薯产量第一大省。

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

栽培马铃薯所获得的产品是地下所产生的块茎,块茎是由匍匐茎顶端膨大形成。

主要病害虫有环腐病、病毒病、晚疫病、早疫病、青枯病、黑胫病、二十八星瓢虫、蛴螬、蚜虫、马铃薯块茎蛾等。

二、收集整理马铃薯气象指标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并做出初步的马铃薯气象指标:
目前根据收集到参考文献,得到了初步的气象指标:
Ⅰ播种-出苗期
气温4℃以上即可萌发,这期的最适温度为12~18℃;需水量非常少;短日照可以抑制芽的伸长,避免长成瘦高弱苗。

Ⅱ出苗-分枝期
出苗到分枝期适宜气温为15~21℃,-2~-1℃就会受冻,低于
-4℃时植株就会死亡;水分条件对产量影响不大;短日照,强光和适当的高温,有利于长根、壮苗和提早结薯。

Ⅲ分枝-花序形成
分枝到花序形成期适宜气温为18~21℃,最低温度为7℃,最适温度为15~21℃,气温在-1.5℃时茎部受冻害,-3℃时茎叶全部冻死。

当日平均温度达到25~27℃时,生长就会受到影响;日平均温度达到29℃以上时,植株呼吸作用过盛,结薯延迟甚至匍匐茎伸出面变为地上茎。

长日照、强光;适当高温,有利于建立强大的光合系统及形成优质丰产的群体结构。

Ⅳ花序形成-开花期
花序形成-开花期适宜气温为18~22℃;需水量最多,盛花期茎叶的生长量达到最高峰;短日照、强光和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光合产物向块茎输送,促使块茎高产、优质。

Ⅴ开花-可收期
开花-可收期适宜气温为15~19℃。

大于25℃块茎变小或畸形,29℃以上块茎停止发育,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从开花到茎叶停止生长,植株对水分需要量也很大。

而结薯后期则水分不宜太多。

短日照、强光和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光合产物向块茎输送,促使块茎高产、优质。

全生育期
适宜日平均气温17-21℃,有效积温1000-2500℃,多数品种为1500-2000℃,出苗需要积温260-300℃,早熟品种要求较低。

三、2018年下半年之后,对马铃薯各气象指标进行逐一论证,最终得出马铃薯的气象指标体系:
论证方式:一通过文献印证;二通过专家认证;三通过实验数据佐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