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严密性试验记录【全网推荐】

风管严密性试验记录【全网推荐】
风管严密性试验记录【全网推荐】

风管严密性试验记录[工程类精品文档]

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

Ⅰ基本要求和内容

(1)风管系统安装完毕后,应按系统类别进行严密性检验,合格后方可交付下一道工序,风管系统严密性检验以主、干管为主。

(2)风管系统的严密性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低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采用抽检,抽检率为5%,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在加工工艺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采用漏光法检测,漏光法检测为全数进行。当漏光法检测不合格时应按规定的抽检率作漏风量测试。采用漏光法检测系统的严密性时,低压系统风管以每10m接缝,漏光点不大于2处,且100m接缝平均不大于16处为合格。

2)中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在漏光法检测合格后,对系统漏风量测试进行抽检,抽检率为20%,且不少于1个系统。中压系统采用漏光法检测时,风管系统每10m接缝,漏光点不大于1处,且100m接缝平均不大于8处为合格。

3)高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为全数进行漏风量测试。

4)净化空调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1~5级的系统按高压系统风管的规定执行,6~9级的系统按上述规定执行。

5)系统风管严密性检验的被抽检系统,应全数合格;如有不合格时,则应加倍抽检,直至全数合格。

风管气密性测试方法

风管气密性测试方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通风管道气密性测试方法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共有x个空调系统,其中x个为低压空调系统;x个为中压空调系统;x个为高压空调系统。按洁净级别划分x级。 二、测试人员 测试人员: 三、测试工器具 漏风测试仪风机(或可调速鼓风机)风量测量仪压力表等 四、规范依据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JGJ141-2004《通风管道技术规程》 3、设计说明及要求 五、测试原理 漏光检测法:光线对小孔的穿透。 漏风测试仪检测法:将漏风测试仪风机的出风口用软管连接到被测试的风管上,其余接口均应堵死。当启动漏风检测仪并逐渐提高风机转速时,通过软管向风管中注风,风管内的压力也会逐步上升。当风管达到所需测试的压力后,调检测仪的风机转速,使之保持风管内的压力恒定,这时测得风机进口的风量即为被测风管在该压力下的漏风量。 六、测试前准备工作 1、风管漏光测试 测试前依据规范要求先对被测风管做漏光测试,检查风管的气密性并作相应处理。 2、风管封堵

被测风管区分系统区分压力分别在所有开口处用盲板封堵。 3、测试接口 选择其中一块便于测试操作的盲板,在盲板上安装压力表及制作一个加压连接管,并在加压连接管上安装好风量测量仪,连接好漏风测试仪风机的出风口。 七、测试抽样 1、低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采用抽检,抽检率为5%,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在加工工艺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采用漏光法检测。检测不合格时,应按规定的抽检率做漏风量测试。 2、中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在漏光法检测合格后,对系统漏风量测试进行抽检,抽检率为20%,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 3、高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为全数进行漏风量测试。 4、系统风管严密性检验的被抽检系统,应全数合格,则视为通过;如有不合格时,则应在加倍抽检直至全数合格。 5、净化空调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1~5级的系统按高压系统风管的规定执行;6~9级的系统按中压系统风管的规定执行。 八、试验要求 A、漏光检测法: 1、漏光检测是利用光线对小孔的穿透力对系统风管进行检测的方法。 2、检测应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安全光源,手持移动光源可采用不低于100W带保护罩的低压照明灯或其他低压光源。

压力管道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

压力管道的强度及严密 性试验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压力管道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 相关标签: ? ? ? (1)压力管道在全部实施回填前应进行强度及水密性试验。管道强 度及水密性试验应采用水压试验法进行试验。水压试验前,除接日外。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回填土高度不应小于;管径大于DN900的钢管道,应控制管顶的竖向变形。管道在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其余部分土。 (2)在管道水压试验前,应编制包括后背及堵板、进水管路、排气 孔、加压及测压设备、排水疏导、升压分段划分、试验管段稳定和试验安全措施等在内的试验设计。 (3)管道水压试验的分段长度不宜大于1. 0km,非金属压力管道的 试验段长度宜更短些。 (4)试验管道在水压试验中将产生较大的管端推力,管段的后背应 设在非扰动土或人工后背上;当土质松软时,应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后背墙面应平整,并与管道轴线相垂直。 (5)水压试验时,若采用弹簧压力计其精度不应低于1. 5级,最大 量程为试验压力的1. 3~倍,表壳公称直径不得小于150mm,使用前须进行校正;水泵,压力计应安装在试验段下游的端部与管道轴线垂直的支管上。 (6)管道水压试验前应对管道安装进行合格性检查,管配件的支墩 及锚固设施须达设计强度,未设支墩及锚固设施的管件,应采取加

固措施,管渠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规定,试验管段所有敞口应封堵严实,不得渗水,此外,试验管段不得采用阀门作堵板,不得有消火栓、水锤消除器及安全阀等附件。 (7)试验管段灌满水后.宜在不大于工作压力条件下,于试压前进行充分浸泡。铸铁管、球墨铸铁管和镶管无水泥砂浆衬里浸泡时间不少于24h;有水泥砂浆衬里浸泡时间不少于48h预应力、自应力混凝土管及现浇钢筋混凝土管渠,管径小于或等于1000mm时,浸 泡时间不少于48h:管径大于1000mm时,则不少于72h. (8)在管道试压升压时,管道内应排除积气,升压过程中,如发现压力计显示异常,且升压较缓时,应重新排气后再行升压。试验升压应分级升压,每级升压后应及时检查后背、支墩、管身及接口,无异常后,再继续后级升压。水压试验过程中须采取必要的保护安全措施,并严禁在试压过程中对管身、焊缝和接口进行敲打或修补。修补应在管段卸压后进行。

风管制作步骤及要求

风管制作步骤及要求 一、制作步骤 1. 金属风管制作 1.1 咬边连接金属风管制作工艺流程 1.2 焊接金属风管制作工艺流程 2. 非金属风管制作 2.1 硬聚氯乙烯风管制作工艺流程 2.2 玻璃钢风管制作工艺流程 3. 圆风管圈圆示意

二、制作要求 1. 总体要求 1.1 加固 1.1.1 风管周长<1190mm 不加固 1.1.2 风管周长≥1190mm 须加固 1.1.3 金属风管加固,一般可采用楞筋、立筋、角钢、扁钢、加固筋和管内支撑等形式,如下图 1.1.4 常用加固方式:起凸(环向压筋),间距约为300mm(筋宽30~50mm ,筋高5~6mm)(铝制间距490mm ),如下图: 注意点:压筋须在卷板前做好! 1.2 导流叶片制作 1.2.1 弯头的弯曲半径R=l.4倍风管当量直径范围内的局部阻力最小,在弯头中应避免出现死弯;如果矩形风管沿转弯方向的边长过大而其R 值又偏小时,或者弯头内弯曲半径为100mm 或者角度≥30°的矩形风管应设置导流片。 1.2.2 当400mm <B <1120mm 时,安装一片导流叶片(半径为250mm);当B ≥1120mm 时,安装两片导流叶片(半径为250mm),如下图:

1.2.3 弯管导流叶片制作 1.2.4 固定

H:导流叶片长度 1400mm≤H<2000mm,等距安装两个 H≥2000mm,等距安装三个,且当α﹥60°时,叶片两端各安装一个加强件 600mm≤H<900mm,且当30°<α≤60°时,安装一个加强件 900mm≤H<1200mm,且当30°<α≤60°时,等距安装两个加强件 1200mm≤H<1500mm,且当30°<α≤60°时,等距安装三个加强件

燃气管道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规范

5.5工业炉、燃气锅炉及冷热水机组供燃气系统安装的检验 5.5.1用气设备为通用产品时,其燃气、自控、鼓风及排烟等系统的检验应符合产品说明书或设计文件的规定。 检验方法: 检查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和设计文件。 5.5.2用气设备为非通用产品时,其燃气、自控、鼓风及排烟等系统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燃烧器的供气压力,必须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2用气设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 50028的规定; 3检验方法: 检查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和设计文件。 5.5.3设置在半地下室、地下室的用气设备的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 50028的有关规定。 检验方法: 检查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和设计文件。 5.6烟道的检验 5.6.1烟道的设置及结构的检验必须符合用气设备的要求或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检验方法: 观察和查阅设计文件。 5.6.2烟道抽力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 50028的有关规定。 检验方法:

压力计测量。 5.6.3防倒风装置(风帽)应结构合理。 检验方法: 观察和查阅有关资料。 5.6.4水平烟道的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 50028的有关规定。 检验方法: 观察、尺量和查阅设计文件。 5.6.5水平烟道应有 0.01坡向用气设备的坡度或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坡度。 检验方法: 观察和用水平尺测量。 5.6.6用镀锌钢板卷制的烟道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卷缝均匀严密,烟道顺烟气流向插接,插接处没有明显的缝隙,没有明显的 弯折现象; 2检查数量: 居民用户抽查20%,但不少于5处,商业及工业用户为全部;3检验方法: 观察。 5.6.7用钢板铆制的烟道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铆接面平整无缝隙,铆接紧密牢固,表面平整,铆钉间隔合理,排列均匀整

通风管道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方法

通风管道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方法 一、引言 通风管道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是通风空调安装过程中一个最为薄弱的环节。在实际工作中,通风空调系统的严密性试验,虽然《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和《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141-2004)的要求是强制性条文,但往往没人真正去做,而是编造试验数据,为日后的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 通风空调系统中风管不严密的后果一直被人们所忽视。通风管道不严密导致的后果是:风管漏风将会造成空调系统能耗的增加和室内温度和湿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防排烟系统不仅增大能耗,当遇有明火和高温烟气时,风管将会成为火源的运输通道,导致未发生火灾的房间发生火灾。 二、规范对试验的要求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4.2.5风管必须通过工艺性的检测或验证,其强度和严密性要求应符合设计或下列规定: 1 风管的强度应能满足在1.5 倍工作压力下接缝处无开裂; 2 矩形风管的允许漏风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低压系统风管Q L≤0.1056P0.65 中压系统风管Q M≤0.0352P0.65 高压系统风管Q H≤0.0117P0.65 式中Q L 、Q M 、Q H—系统风管在相应工作压力下,单位面积风管单位时 间内的允许漏风量[m3/(h·m2)]; P—指风管系统的工作压力(Pa)。 3 低压、中压圆形金属风管、复合材料风管以及采用非法兰形式的非金属风管的允许漏风量,应为矩形风管规定值的50%; 4 砖、混凝土风道的允许漏风量不应大于矩形低压系统风管规定值的1. 5 倍; 5 排烟、除尘、低温送风系统按中压系统风管的规定,1~5 级净化空调系统按高压系统风管的规定。

压力管道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

压力管道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 相关标签: ?强度 ?压力管道 ?严密性 (1)压力管道在全部实施回填前应进行强度及水密性试验。管 道强度及水密性试验应采用水压试验法进行试验。水压试验前,除接日外。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回填土高度不应小于0.5m;管径大于 DN900的钢管道,应控制管顶的竖向变形。管道在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其余部分土。 (2)在管道水压试验前,应编制包括后背及堵板、进水管路、 排气孔、加压及测压设备、排水疏导、升压分段划分、试验管段稳定和试验安全措施等在内的试验设计。 (3)管道水压试验的分段长度不宜大于1. 0km,非金属压力 管道的试验段长度宜更短些。 (4)试验管道在水压试验中将产生较大的管端推力,管段的后 背应设在非扰动土或人工后背上;当土质松软时,应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后背墙面应平整,并与管道轴线相垂直。 (5)水压试验时,若采用弹簧压力计其精度不应低于1. 5级, 最大量程为试验压力的1. 3~1.5倍,表壳公称直径不得小于150mm,使用前须进行校正;水泵,压力计应安装在试验段下游的端部与管道轴线垂直的支管上。 (6)管道水压试验前应对管道安装进行合格性检查,管配件的 支墩及锚固设施须达设计强度,未设支墩及锚固设施的管件,应采取

加固措施,管渠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规定,试验管段所有敞口应封堵严实,不得渗水,此外,试验管段不得采用阀门作堵板,不得有消火栓、水锤消除器及安全阀等附件。 (7)试验管段灌满水后.宜在不大于工作压力条件下,于试压前进行充分浸泡。铸铁管、球墨铸铁管和镶管无水泥砂浆衬里浸泡时间不少于24h;有水泥砂浆衬里浸泡时间不少于48h预应力、自应力混凝土管及现浇钢筋混凝土管渠,管径小于或等于1000mm时,浸 泡时间不少于48h:管径大于1000mm时,则不少于72h. (8)在管道试压升压时,管道内应排除积气,升压过程中,如发现压力计显示异常,且升压较缓时,应重新排气后再行升压。试验升压应分级升压,每级升压后应及时检查后背、支墩、管身及接口,无异常后,再继续后级升压。水压试验过程中须采取必要的保护安全措施,并严禁在试压过程中对管身、焊缝和接口进行敲打或修补。修补应在管段卸压后进行。

承压设备的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承压设备的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本章适用于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承压设备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a.工作压力为正压。 b.工作介质为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低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2.8.1承压设备应作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但对于设计无强度试验要求或同时具有下列条件的承压设备,可不作强度试验,仅作严密性试验: a.在制造厂已作过强度试验,并具有合格证; b.外表无损伤痕迹。 2.8.2强度试验应采用液压法进行,如设计规定采用气压法或因设备结构及操作条件限制只能采用气压法时,则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2.8.3需作强度试验的承压设备,其严密性试验应在强度试验合格后进行。设备的介质为液体时,严密性试验应采用液压法;设备的工作介质为气体或易燃、有毒介质时,严密性试验应采用气压法。 2.8.4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的试验介质应符合下列要求: a.用水作试验介质时,水质应洁净;当设备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ppm. b.用压缩空气作试验介质时,压缩空气应洁净. c.设备有禁油要求时,试验介质严禁含有油脂.

d.试验介质的温度不得低于50C;对于材质有冷脆倾向的承压设备,应根据材质的脆性转变温度确定试验介质的最低温度,以防脆裂. 2.8.5试验使用的压力表,应经校验合格后并有封印且在校验合格的有效期内;压力表的表盘刻度极限值为试验压力的1.5~3倍,最好选用2倍;压力表的精度:对于试验压力小于16 kgf/cm2的 2.5级;对于试验压力等于或大于16 kgf/cm2的应不低于1.5级;压力表的表盘直径应不小于100mm。2.8.6强度试验的试验压力和持压时间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对于壁温等于或大于2000C的承压设备,其强度试验压力P t T 应按下表规定的试验压力P T乘以[σ]/[ σ]t,即 式中P t T_____壁温等于或大于2000C的强度试验压力,kgf/cm2 P T____壁温小于2000C的强度试验压力(见表26),kgf/cm2 [σ ]____试验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 kgf/cm2 [σ]t____设计工作温度下的许用应力, kgf/cm2 当[σ ]/ [σ]t之比值大于1.8时取1.8. 2.8.7强度试验升压分级逐步、缓慢进行,无异常情况方可继续升压,在达到规定的试验压力的持压时间后,将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对被试验的设备作检查,不得有异常变形现象。

风管气密性测试方法

通风管道气密性测试方法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共有x个空调系统,其中x个为低压空调系统;x个为中压空调系统;x个为高压空调系统。按洁净级别划分x级。 二、测试人员 测试人员: 三、测试工器具 漏风测试仪风机(或可调速鼓风机)风量测量仪压力表等 四、规范依据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JGJ141-2004《通风管道技术规程》 3、设计说明及要求 五、测试原理 漏光检测法:光线对小孔的穿透。 漏风测试仪检测法:将漏风测试仪风机的出风口用软管连接到被测试的风管上,其余接口均应堵死。当启动漏风检测仪并逐渐提高风机转速时,通过软管向风管中注风,风管内的压力也会逐步上升。当风管达到所需测试的压力后,调检测仪的风机转速,使之保持风管内的压力恒定,这时测得风机进口的风量即为被测风管在该压力下的漏风量。 六、测试前准备工作 1、风管漏光测试 测试前依据规范要求先对被测风管做漏光测试,检查风管的气密性并作相应处理。 2、风管封堵 被测风管区分系统区分压力分别在所有开口处用盲板封堵。 3、测试接口 选择其中一块便于测试操作的盲板,在盲板上安装压力表及制作一个加压

连接管,并在加压连接管上安装好风量测量仪,连接好漏风测试仪风机的出风口。 七、测试抽样 1、低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采用抽检,抽检率为5%,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在加工工艺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采用漏光法检测。检测不合格时,应按规定的抽检率做漏风量测试。 2、中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在漏光法检测合格后,对系统漏风量测试进行抽检,抽检率为20%,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 3、高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为全数进行漏风量测试。 4、系统风管严密性检验的被抽检系统,应全数合格,则视为通过;如有不合格时,则应在加倍抽检直至全数合格。 5、净化空调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1~5级的系统按高压系统风管的规定执行;6~9级的系统按中压系统风管的规定执行。 八、试验要求 A、漏光检测法: 1、漏光检测是利用光线对小孔的穿透力对系统风管进行检测的方法。 2、检测应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安全光源,手持移动光源可采用不低于100W 带保护罩的低压照明灯或其他低压光源。 3、系统风管漏光检测时,光源可置于风管内侧或外侧,但其相对侧应为暗黑环境,检测光源应沿着被检测接口部位与接缝做缓慢移动,在另一侧进行观察,当发现有光线射出,则说明查到明显漏风处,并应做好记录。 4、对系统风管的检测,宜采用分段检测、汇总分析的方法,系统风管的检测以总管和干管为主,当采用漏光法检测系统的严密性时,低压系统风管以每10米接缝,漏光不大于2处,且100米接缝平均不大于16处为合格;中压系统的风管每10米接缝,漏光点不大于1处,且100米接缝平均不大于8处为合格。 5、漏光检测中对发现的条缝行漏光应做密封处理。 B、漏风测试仪检测法: 风管系统安装完成后,应按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进行风管漏风测试,并做记录,风管必须经过工艺性的检测或验证,其强度和严密性要求符合设计或下列规定:

管道设备强度及严密性试验

管道设备强度及严密性试验

管道设备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记录 年月日编号: 工程名称安太堡与二号 井原煤联通 (安装)工程 试验项 目 给水管道 试压 材质及 连接方式镀锌钢管 系统部 位 原煤2号转载点 (标高1326.000) 消防给水 压力表位置试验时 间 规格型号 DN150 、DN65 数量 试验内容及要求: 试压介质:水 试验压力: 1.5Mpa 保持时间:

试验情况简述: 向系统内充水,水充满后关闭进水阀,用手动升压泵给水系统加压至1.5Mpa,试验延续时间为10min,在此时间内压力降为零,然后将至工作压力无渗漏。 结论: 无渗漏现象,符合设计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月日 会签栏监理(建设) 单位 施工单位 年月日 专业技术 负责人 质检员专业工长 年月 日

管道设备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记录 年月日编号: 工程名称安太堡与二号 井原煤联通 (安装)工程 试验项 目 给水管道 试压 材质及 连接方式镀锌钢管 系统部 位 原煤2号转载点 (标高1331.000) 消防给水 压力表位置试验时 间 规格型号 DN150 、DN65 数量 试验内容及要求: 试压介质:水 试验压力: 1.5Mpa 保持时间:

试验情况简述: 向系统内充水,水充满后关闭进水阀,用手动升压泵给水系统加压至1.5Mpa,试验延续时间为10min,在此时间内压力降为零,然后将至工作压力无渗漏。 结论: 无渗漏现象,符合设计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月日 会签栏监理(建设) 单位 施工单位 年月日 专业技术 负责人 质检员专业工长 年月 日

管道设备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记录 年月日编号: 工程名称安太堡与二号 井原煤联通 (安装)工程 试验项 目 给水管道试 压 材质及 连接方式焊接钢管 系统部 位 原煤2号转载点 (标高1326.000) 冲洗给水 压力表位置试验时 间 规格型号 D89、 DN25 数量 试验内容及要求: 试压介质:水 试验压力: 1.5Mpa 保持时间:

化工装置的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水压试验,气密性实验,泄露实验

化工装置的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1.化工装置的强度试验(水压试验)

2.气密性实验的目的、条件和控制标准 3.气密性实验的方法(含真空度试验)

4.剧毒介质系统的泄漏量试验

5.特殊情况下的气压强度试验

有人说气密性及严密性 CJJ33-2005 严密性试验介质宜采用空气,试验压力应满足下列要求: 1. 设计压力小于5 kPa 时,试验压力应为20 kPa 。 2. 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 5 kPa 时,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15倍,且不得小于0.1 MPa 。 12.4.4 试验时的升压速度不宜过快。对设计压力大于0.8Mpa的管道试压,压力缓慢上升至30%和60%试验压力时,应分别停止升压,稳压30min,并检查系统有无异常情况,如无异常情况继续升压。管内压力升至严密性试验压力后,待温度、压力稳定后开始记录。 12.4.5 严密性试验稳压的持续时间应为24 h ,每小时记录不应少于1次,当修正压力降小于133 Pa 为合格。修正压力降应按下式确定: ⊿P’=(H1+B1)-(H2+B2)(273+ t1)/(273+ t2) (12.4.5) 式中:——修正压力降(Pa); H1、H2 ——试验开始和结束时的压力计读数(Pa ); B1、B2 ——试验开始和结束时的气压计读数(Pa ); t1、t2 ——试验开始和结束时的管内介质温度(℃)。 12.4.6 所有未参加严密性试验的设备、仪表、管件,应在严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复位,然后按设计压力对系统升压,应采用发泡剂检查设备、仪表、管件及其与管道的连接处,不漏为合格。 新容规上泄露实验包括气密性试验、氨检漏试验、卤素检漏试验、氦检漏试验 气密性试验与泄漏性试验不是一回事。一般来说,气密性试验对所有有压力的管道都有这个要求,但泄漏性试验只对有 毒、易燃、易爆、高危害的介质有这种要求。如要求做泄漏性试验,一般来讲,那就不必再做气密性试验了。但反过来

阀门强度及严密性试验

阀门强度及严密性试验 a)液体压力试验(强度和严密试验) 1)下列管道所用阀门应逐个进行壳体液压试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输送剧毒流体介质、有毒介质、可燃介质管道的阀门; —输送设计压力>1MPa或设计压力≤1MPa且设计温度≤-29℃或>186℃的非可燃介质、无毒介质管道的阀门; 2)设计压力≤1MPa且设计温度为≤-29℃或>186℃的非可燃介质、无毒介质,应从每批抽10%且不少于一个,进行液体压力试验,当不合格时,应再抽查20%,仍有不合格时,则该批阀门不得使用。 3)公称压力<1MPa且公称直径≥600mm的闸阀,可不单独进行液体压力试验,可在系统试压时进行检查。 b)试验要求 1)壳体强度试验 (1)公称压力≤31.4MPa时,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 (2)公称压力>31.4MPa时,其试验压力应按表3要求进行; 阀门壳体强度试验压力表3 公称通径(mm)磨损余量(mm) 39.2 49.0 62.7 78.4 54.9 68.7 88.2 107.9 (3)试验介质采用洁净水或煤油。对于奥氏不锈钢阀门,水的氯含量不得超过25PPm。 (4)强度试验最短保持压力的时间,一般阀门应不少于表4的规定。 一般阀门试验最短保压时间表4 公称通径(mm) 试验保压时间(s) 阀体试验 止回阀其它阀类 ≤506015

65-1506060 200-30060120≥350120300 (5)蝶阀壳体强度试验最短保压时间不少于表5的规定。 蝶阀强度实验最短保压时间表5 公称通径(mm)试验保压时间(s) 阀门试验 ≤5015 65-20060 ≥250180 (6)带有蒸汽夹套的阀门,夹套部分应以1.5倍的蒸汽工作压力进行压力试验。 (7)质量标准 ——阀门达到保压时间后,阀体(包括填料函和中口连接处)不得发生渗漏。 —不得发生结构损伤。 2)阀门密封和上密封试验 (1)密封试验指阀门启闭件和阀体等密封面止漏性能的试验。 (2)上密封试验(倒密封试验)指阀杆与阀盖密封面止漏性能的试验。 (3)试验介质:密封试验介质可用洁净水、煤油、空气或其它惰性气体进行试验。用洁净水(对于奥氏体不锈钢阀门,水的氯含量不得超过25mmp。)、煤油等液体作介质时,密封试验压力应符合表6的规定。 (4)介质引入方向和施加压力方向规定: ——规定了介质流通方向的阀门,如截止阀,按流通方向引入介质和施压; ——没有规定介质流通方向的阀门,如闸阀、球阀、蝶阀等,应分别从每端引入介质和施加压力; ——有两个密封面的阀门,如双闸板阀,可向两个密封面之间的腔体引入介

风管耐压强度及漏风量测试

风管耐压强度及漏风量测试 发布者:靖江市复兴玻镁复合风管更新时间:2010-4-16 22:12:07 附录A风管耐压强度及漏风量测试方法 A.1适用范围 A.1.1 本测试方法适用于定型生产的金属矩形、圆形风管,非金属矩形、圆形风管,柔性风管。主要测试风管法兰连接强度、风管接缝和风管加固是否符合本规程中有关规定,对风管的耐压强度(管壁变形量、挠度)及其漏风量进行检验。 A.2测试内容 A.2.1 测试内容可分为以下四类: 1 试验风管组漏风量测试。 2金属风管加载80kg负荷(w1)和保温负荷(w2),金属风管加载负荷的安全强度及抗震方面的性能;进行加载测试。 3 在规定工作压力下,风管管壁变形量检验。 4在规定工作压力下,风管挠度变形量检验。 A.3测试用风管 A.3.1每组测试用风管宜由4段长度为1.2m的风管连接组成(图A.3.1)。 A.3.2 风管组两端的风管端头应封堵并留有孔径3~4mm的测量管,用于安装进气管连接口及管内静压力测量孔。 A.3.3 测试风管组两端封堵板的接缝处应用密封材料封堵,以防止封堵板连接处的空气泄漏影

响漏风量的测试结果。 A.3.3测试风管支架间距(i)应按本规程表4.2.6、表4.2,7最大间距设置支撑架距离,或按指定的支架间距进行试验。 A.3.4 将测试用风管组置于测试支架上(相当于支吊架风管处于安装状态,并安装测试仪表和送风装置。 A.4测试装置 A.4.1 测试装置由送风装置、流量测定装置、压力及温度测定装置及风管组支撑架组成(图A.4.1)。管壁变形量和挠度变形量采用百分表测量、加载负荷用砝码计量。漏风量测试装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规定。 A.4.2 应将加载砝码(wl+w2)分为两等份,分别放在距离被测试风管中央法兰连接处两边50—3mm 的范围内。 A.4.3 测量挠度变形量时,应由装在支架固定框架上的大量程百分表,对风管组中央法兰连接处下方的挠度变形量h4:进行测量。 A.4.4 管壁变形量的测量是对风管水平管壁、垂直管壁最不利点处的变形量进行测量,宜取三个点(h1、h2:、h3),布置在被测风寄各段(含加固处)的几何中心处。 A.5漏风量及耐压强度(管壁变形量、挠度)测试 A.5.1 风管漏风量测试应在试验风管内的试验压力与规定的工作压力保持一致时进行测量。同时,测量测试环境温度及压力,换算出标准状态(20°c,标准大气压)下的漏风量。挠度变形量及漏风量测试步骤(图A.5.1)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试风管组支架间距(L)在允许最大问SE设置下的自由挠度值,以此为。点(即风管内无压力状态下)。 2 负荷(w1)为测试风管安全强度及抗震方面的性能时所设定的负荷,重量为日oke。

风管与配件制作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3).doc

风管与配件制作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非金属、复合材料风管)GB50243-2002 (Ⅱ) 0801 01 0802 01 0803 01 0804 01 0805 01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 分包单位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1 材质种类、性能及厚度第4.2.2条 2 复合材料风管的材料第4.2.4条 3 风管强度及严密性工艺性检测第4.2.5条 4 风管的连接第4.2.7条 5 复合材料风管法兰连接第4.2.8条 6 砖、混凝土风道的变形缝第4.2.9条 7 风管的加固 第4.2.10条 第4.2.11条 8 矩形弯管制作及导流片第4.2.12条 9 净化空调风管第4.2.13条 一般项目1 风管制作第4.3.1条 2 硬聚氯乙烯风管第4.3.5条 3 有机玻璃钢风管第4.3.6条 4 无机玻璃钢风管第4.3.7条 5 砖、混凝土风管第4.3.8条 6 双面铝箔绝热板风管第4.3.9条 7 铝箔玻璃纤维板风管第4.3.10条 8 净化空调风管第4.3.11条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专业工长(施工员)施工班组长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美文欣赏

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 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4、好好享受生活吧,每个人都是幸福的。人生山一程,水一程,轻握一份懂得,将牵挂折叠,将幸福尽收,带着明媚,温暖前行,只要心是温润的,再遥远的路也会走的安然,回眸处,愿阳光时时明媚,愿生活处处晴好。 5、漂然月色,时光随风远逝,悄然又到雨季,花,依旧美;心,依旧静。月的柔情,夜懂;心的清澈,雨懂;你的深情,我懂。人生没有绝美,曾经习惯漂浮的你我,曾几何时,向往一种平实的安定,风雨共度,淡然在心,凡尘远路,彼此守护着心的旅程。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 6、疏疏篱落,酒意消,惆怅多。阑珊灯火,映照旧阁。红粉朱唇,腔板欲与谁歌?画脸粉色,凝眸着世间因果;未央歌舞,轮回着缘起缘落。舞袖舒广青衣薄,何似院落寂寞。风起,谁人轻叩我柴扉小门,执我之手,听我戏说? 7、经年,未染流殇漠漠清殇。流年为祭。琴瑟曲中倦红妆,霓裳舞中残娇靥。冗长红尘中,一曲浅吟轻诵描绘半世薄凉寂寞,清殇如水。寂寞琉璃,荒城繁心。流逝的痕迹深深印骨。如烟流年中,一抹曼妙娇羞舞尽半世清冷傲然,花祭唯美。邂逅的情劫,淡淡刻心。那些碎时光,用来祭奠流年,可好? 8、缘分不是擦肩而过,而是彼此拥抱。你踮起脚尖,彼此的心就会贴得更近。生活总不完美,总有辛酸的泪,总有失足的悔,总有幽深的怨,总有抱憾的恨。生活亦很完美,总让我们泪中带笑,悔中顿悟,怨中藏喜,恨中生爱。 9、海浪在沙滩上一层一层地漫涌上来,又一层一层地徐徐退去。我与你一起在海水中尽情的戏嬉,海浪翻滚,碧海蓝天,一同感受海的胸怀,一同去领略海的温情。这无边的海,就如同我们俩无尽的爱,重重的将我们包裹。 10、寂寞的严冬里,到处是单调的枯黄色。四处一片萧瑟,连往日明净的小河也失去了光彩,黯然无神地躲在冰面下恹恹欲睡。有母女俩,在散发着丝丝暖意的阳光下,母亲在为女儿梳头。她温和的把头发理顺。又轻柔的一缕缕编织着麻花辫。她脸上写满笑意,似乎满心的慈爱永远装不下,溢到嘴边。流到眼角,纺织进长长的。麻花辫。阳光亲吻着长发,像散

风管严密性试验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编制目的 (1) 3编制依据 (1) 4样品选取与人员配置 (2) 4.1样品选取 (2) 4.2人员配置 (2) 5准备工作 (2) 6工艺流程 (2) 7操作程序及技术要求 (4) 8注意事项 (4) 9质量通病预测 (4)

1工程概况 描述工程概况 2编制目的 复合风管严密性试验是检验风管制作和安装质量的重要方式,是检验空调通风系统能否达到设计效果的关键环节。 3编制依据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 (1)根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1.3风管的严密性测试应分为观感质量检验与漏风量检测。观感质量检验可应用于微压风管,也可作为其他压力风管工艺质量的检验,结构严密与无明显穿透的缝隙和孔洞应为合格。漏风量检测应为在规定压力下,对风管系统漏风量的测定和验证,漏风量不大于规定值应为合格。 检验样本风管宜为3节及以上组成,且总表面积不应小于15㎡。 (2)根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2.1之1所述,风管在试验压力保持5min 及以上时,接缝处应无开裂,整体结构应为永久性的变形及损伤。试验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低压风管应为1.5倍的工作压力; ②中压风管应为1.2倍的工作压力,且不低于750Pa; ③高压风管应为1.2倍的工作压力。 (3)根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2.1之2所述,矩形金属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在工作压力下的风管允许漏风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4)根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2.1之3所述,低压、中压圆形金属与复合材料风管,以及采用非法兰形式的非金属风管的允许漏风量,应为矩形金属风管规定值的50% 。 (5)根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2.1之5所述,排烟、除尘、低温送风及变风量空调系统风管的严密性应符合中压风管的规定。

风管耐压强度试验方案2014

风管耐压强度试验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神木县神木新村一栋观演类综合建筑,以剧院功能为主,同时涵盖了电影院、展厅、配套商业等多种类型和需求的用房,总建筑面积:33000㎡。通风及防排烟风管材质为热镀锌钢板,采用共板法兰工艺制作安装;空调风管材质为单面彩钢复合酚醛风管板材,采用C形插接法兰连接工艺制作安装。 二、编制依据: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通风与空调工程是合格规范》(GB50738-2011) 3、《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141-2004) 三、风管耐压强度检测方法: 1、适用范围 本测试方法适用于定型生产的金属矩形、圆形风管,非金属矩形、圆形风管,柔性风管。主要测试风管法兰连接强度、风管接缝和风管加固是否符合本规程中有关规定,对风管耐压强度(管壁变形量、挠度)进行检验。 2 、测试内容(测试内容分为以下3类): (1)金属风管加载80Kg负荷(W 1)和保温负荷(W 2 ),测试金属风管加载负荷 的安全强度及抗震方面的性能;非金属风管不进行加载试验。 (2)在规定工作压力下,风管的管壁变形量检验。 (3)在规定工作压力下,风管的挠度变形量检验。 3 、测试用风管 (1)每组测试用风管宜由4段长度为1.2m的风管连接组成(图3.1)。 图3.1测试用风管(L:试验风管支架间距按规格确定) (2)风管组两端的风管端头应封堵并留有孔径3~4mm的测量管,用于安装进气管连接口及管内静压力测量孔。 (3)测试风管支架间距(L)应按本规程表4.2.6、表4,2,7最大间距设置支撑架距离,或按指定的支架间距进行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