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中物理15个重点实验

合集下载

沪科版初中物理实验内容

沪科版初中物理实验内容

沪科版初中物理实验内容作者:admin 资源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初中物理实验内容八年级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2、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3、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4、科学探究:摩擦力5、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6、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7、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8、科学探究:杠杠的平衡条件随堂实验:22、24页:时间、长度的测量37、39页:声音的产生与传播43、44页:乐音的基本特征53页:探究光的传播路径56页:光的反射定律58页:平面镜成像规律62页:光的折射规律64页:光的色散87页:弹簧测力计91页:物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107页:惯性111页:同一直线上两力的合成116页:两力平衡条件123页:天平、量筒、量杯的使用131页:什么就是浮力132页: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33页:阿基米德原理136页:物体的浮沉条件138页:密度计的使用143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151页:连通器154页:大气压强156页:托里拆力实验160页: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71页:滑轮及滑轮组的作用182页: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86页: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87页: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88页: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滚摆) 197页:分子间有空隙198页:扩散现象199页:分子引力与斥力九年级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3、科学探究:串联与并联电路的电流4、科学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5、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运转6、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随堂实验3页:人造雨11页:海波与石蜡熔化时随温度的变化13页:碘的升华26页:温度计的使用29页:压缩空气内能增加51页:摩擦起电52页:两种电荷的作用规律53页:验电器55页:让电灯发光、电路的三种状态56页:组成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57页:电压表的使用58页:用电压表测量串并联电路的电压77页: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78页:滑动变阻器86页:福安法测电阻89页:串并联电路电阻的大小95页:测电笔的使用96页:安装模拟家庭电路109页:测小灯泡的电功率115页:磁体的相互作用、条形磁体与马蹄形磁体的磁感线分布119页:奥斯特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60页:材料的硬度165页:导体与绝缘体166页:晶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实验一览表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实验一览表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实验一览表演示实验编号实验名称1用刻度尺测长度2量筒的使用3用停表测时间4声音的产生5真空不传声6观察声音的波形7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8观察响度与振幅的关系9光在水中的传播10光的色散1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3观察光的折射现象14探究光折射的特点15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16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7近视眼远视眼成因及其矫正18温度计的使用19演示液化现象20蒸发吸热21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22天平的结构23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4探究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25演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6弹簧测力计的使用27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28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29惯性30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31杠杆的平衡条件32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3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34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主要器材刻度尺量筒停表音叉小锤真空罩,手机音叉、示波器钢尺铁架台,音叉,乒乓球激光器、烧杯、水三棱镜激光笔,平面镜,纸板玻璃板、蜡烛,刻度尺铅笔、水、玻璃杯激光笔,水槽凸透镜,凹透镜,激光笔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凸透镜,凹透镜演示温度计水烧杯,酒精灯玻璃片演示温度计酒精海波,石蜡,试管,烧杯,酒精灯,铁架台,温度计托盘天平天平,水,烧杯,小石块等天平,刻度尺,木块铁块等。

磁铁、小钢球、弹簧弹簧测力计钩码木板毛巾、棉布、木块、测力计砝码弹簧测力计钩码惯性演示仪钩码、二力平衡的条件演示仪杠杆、钩码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压强演示仪砝码液体微小压强计35估测量大气压弹簧测力计钩码注射器36连通器连通器37托里拆利实验录像托里拆利实验38马德堡半球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9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测力计、溢水杯、小烧杯、重物40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盐水鸡蛋41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漏斗乒乓球42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烧杯、热水、凉水、墨水43探究分子间的作用力铅块、钩码学生分组实验编实验名称主要器材号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时1刻度尺、停表、间2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光的反射演示仪、平面镜34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玻璃板、蜡烛,刻度尺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6用温度计测水温烧杯、温度计、开水、冷水、铁架台、7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热水酒精灯、温度计、烧杯、铁架台特点8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托盘天平、砝码、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墨水瓶和水9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天平,盐水,小石块,量筒,烧杯,10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弹簧测力计、木块、长木板、头发测量水平运动的物体所11木板、毛巾、棉布、木块、测力计砝码受的滑动摩擦力1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和它的支架、弹簧测力计、钩码、线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13测力计、溢水杯、小烧杯、重物因素有关。

沪科版9年级物理实验一览表

沪科版9年级物理实验一览表

1.电阻和变阻器
控制变量法
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第 十 3.“伏安法”测电阻 四 章 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1.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2.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路实物布线图 2.用测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 3.家庭电路中常见的触电事故 4.地线的作用
控制变量法 伏安法 等效替代法
5.家庭用电
安装模拟家庭电路(电能表、总开关、保险 丝、开关、螺口灯泡、二孔和三孔插座) 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 1.串联电路实验装置 2.并联电路实验装置 电流做功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W=UIt W=I2Rt W= R t P=UI P=UI
I1=I2=„=In I=I1+I2+„+In U=U1+U2+„Un U1=U2=„=Un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制作原理、接法、作用 识读、优缺点 I与U成正比,I与R成反比(欧姆定律) U一定时,I与R成反比 R一定时,I与U成正比 R=U/I R=R1+R2+„+Rn 1/R=1/R1+1/R2+„1/Rn

节课题
演示实验 1.水的三态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2.探究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冰、海波、萘) 3.观察水的沸腾 1.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2.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 3.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4.碘的升华或干冰的升华
分组实验
备注
实验方法
其它
1.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 第 十 一 章 2.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3.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4.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 1.温度与内能 第 十 二 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章 3.内燃机 4.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 1.电是什么

上海初中物理15个重点实验

上海初中物理15个重点实验

图19V F 2 VF 上海初中物理15个重点实验一、力学:基础性:1、天平测质量。

【实验目的】: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那端上翘,往那端调),直至指针指在刻度板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右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

(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 物=m 砝+m 游)【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62g2、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目的】: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实验步骤】:测量前:(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

(沿测量方向调零)(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5牛,最小分度值是0.2牛。

测量时:拉力方向严责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4牛。

3、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目的】:定量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

【实验步骤】:(1)把金属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V1。

(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和此时液面的示数V2。

(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 (F 浮=F1-F2。

)(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F1-F2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浮力)【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等于的大小4、测定物质的密度(1)测定固体的密度:【实验目的】:测固体密度【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实验原理】:ρ=m/v【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48.0克(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20毫升。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实验目录分类及仪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实验目录分类及仪器

备注
不会下流的水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光的色散 发电 连接曲别针 认识测量长度工具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测长度、时间 速度的变化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 第三章声的世界 响度与什么有关 音调高低与什么有关 音色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规律 平面镜成像 第四章多彩的光 光的折射规律 光的色散与色光的混合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成像 透镜的应用 测量质量的工具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 用量筒测体积 物质的密度 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 力的相互作用及效果 弹簧测力计原理 第六章熟悉而又陌生的力 测力计的使用 重力大小与方向 滑动摩擦力大小
序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章节
第七章力与运动
惯性现象 二力的合成 二力平衡条件 压力的作用效果 液体压强 液体的压强特点
第八章压强
液体压强应用 大气压存在 大气压的测量及应用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升力的产生 浮力产生原因 空气的浮力
第九章认识浮力
浮力的大小因素 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的浮沉条件 浮沉条件的应用 认识杠杆 杠杆的平衡条件 定、动滑轮特点
第十章机械与人
做功的必要因素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动能的大小因素 势能大小因素 动势能的转化 扩散现象
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Biblioteka 分子间有间隙 分子间的作用力
第 2 页
八年级物理实验目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章节 热膨胀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实验目录分类及仪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实验目录分类及仪器

* 探究 探究 探究
*
第四章多彩的光
*探究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
探究 *
第六章熟悉而又陌生的力
*探究
第 1 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实验目录
序号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实验目录序号章节实验名称实验仪器实验类型备注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热膨胀沸腾球演示不会下流的水一罐底部开有小口的饮料演示光的色散三棱镜演示发电发电机演示连接曲别针磁铁曲别针白纸演示第二章运动的世界认识测量长度工具直尺布卷尺钢卷尺钢尺游标卡尺千分尺演示测长度时间刻度尺木块细铜丝铅笔机械停表分组速度的变化秒表斜面木块演示探究第三章声的世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音叉小球水槽乒乓球音乐盒尺子碎纸片扬声器锣鼓演示探究10声音的传播真空罩闹钟抽气机土电话听诊器演示探究11响度与什么有关音叉鼓橡皮筋演示12音调高低与什么有关发音齿轮硬纸片吉他小试管水音调发生器演示13音色口琴笛子电子琴锣演示14第四章多彩的光光的直线传播激光电筒玻璃砖透明水槽石灰水小孔成像演示15光的反射规律光的反射与折射实验箱凸凹面镜潜望镜演示16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实验器分组17光的折射规律光学实验箱玻璃砖纸杯水硬币演示18光的色散与色光的混合光的色散三棱镜三基色实验器颜料演示19透镜对光线的作用透镜组光学实验箱近视镜远视镜演示20凸透镜成像透镜组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手电筒分组探究21透镜的应用照相机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凹透镜演示22第五章质量与密度测量质量的工具托盘天平砝码案秤盘秤物理天平演示23用量筒测体积量筒量杯水石块演示24物质的密度天平量筒烧杯水酒精圆柱体组演示探究25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天平量筒水物块细线分组26第六章熟悉而又陌生的力力的相互作用及效果钢直尺螺旋弹簧小车橡皮泥演示27弹簧测力计原理螺旋弹簧钩码刻度尺演示28测力计的使用演示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木块金属块拉力器握力计演示29重力大小与方向测力计钩码重垂线演示30滑动摩擦力大小摩擦计钩码测力计毛巾棉布分组探究31摩擦力木板木块测力计轴承演示32第七章力与运动牛顿第一定律运动与力演示器分组探究33惯性现象惯性演示器演示34二力的合成弹簧测力计细绳钩码二力合成器演示35二力平衡条件二力平衡演示器演示36第八章压强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力压强演示器钩码分组37液体压强压强与深度关系测壁底部压强水橡皮膜演示38液体的压强特点微小压强计液体内部压强大烧杯方座支架分组探究39液体压强应用连通器船闸模型液压机演示40大气压存在马德堡半球大小试管纸托水冷水浇铁皮罐实验演示41大气压的测量及应用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注射器空盒气压计汞气压计抽水机演示4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飞机升力原理乒乓球漏斗演示43升力的产

上海市中考物理必考的14个学生实验题(无答案)-word文档资料

上海市中考物理必考的14个学生实验题(无答案)-word文档资料

第一单元声和光学生实验复习【学生实验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实验目的:探究______________成像的特点。

2.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白纸、蜡烛灯(2个)、刻度尺。

3.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_____________放一块玻璃板作为______________。

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OO′。

在玻璃板前方一支_________(选填“点亮”或“没点亮”)的蜡烛灯A,玻璃板后放一支_____________(选填“点亮”或“没点亮”)的同样的蜡烛灯B。

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灯B,直到从玻璃板前面不同___________看去,玻璃板后的蜡烛灯B好像__________似的。

在纸上记下这个位置。

,观察比较A、B的大小,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移动蜡烛灯A的位置,重新实验。

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灯A和它的像(即蜡烛灯B)的位置连起来,观察这些连线与OO′之间有什么关系,并用刻度尺量出它们到____________的距离。

蜡烛灯A到____________的距离蜡烛灯B到____________的距离1 5cm 5cm2 8cm 8cm由表格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玻璃板后面挡一张黑纸,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玻璃板内点亮的蜡烛灯)。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作为平面镜的是___________,原因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是两位同学合作做实验,则未点燃的蜡烛是________。

(选填“A”或“B”)。

初高中物理实验目录大全

初高中物理实验目录大全

沪科版中学物理实验大全初中基础型课程部分(15个)一物质1.用天平测质量2.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3.测定物质大密度二机械运动4.用弹簧测力计测力5.用DIS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6.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7.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8.验证阿基米德原理三电磁运动9.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10.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1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12.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1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4.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四能量15.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初中拓展型课程部分一物质机械运动16.用DIS研究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过程17.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二电磁运动能量18.测定物质的比热容19.斜面机械效率的测定初中探究型课程部分20.利用简易激光发生器测量物体位置和形状的微小变化2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2.弦乐器音调和弦的长度、紧张程度的关系23.白炽灯、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24.视网膜上的像共计24个实验有2个DIS实验,6个探究性实验基础型课程高中第一年级第一学期1、用DIS测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2、用DIS测定加速度3、学生实验:研究共点力的合成4、用DIS验证斜面上力的分解5、用DIS实验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6、用DIS验证牛顿第三定律高中第一年级第二学期7、探索研究:自行车中的圆周运动8、探索研究:和弦中各单音的频率关系9、用DIS实验研究一下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0、用DIS实验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11、学生实验: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的大小12、用DIS实验研究温度不变的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13、用DIS实验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其压强与温度的关系高中第二年级第一学期14、用DIS:摩擦与热15、学生实验:探究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效率16、用DIS实验研究小灯泡的U-I图像17学生实验:设计、组装简单的模块式电路18、学生实验:成立课题组,分组设计模块机器人19、DIS实验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感应强度高中第二年级第二学期20、学生实验: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21、DIS实验研究微弱磁通量变化时的感应电流22、DIS实验用G-M传感器探测 射线拓展课程1第一册23、DIS实验滑动摩擦力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哪些24、学生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25、学生实验:观察水波的干涉现象26、探索研究:波的衍射27、学生实验:观察液体的表面张力和毛细现象拓展课程1第二册28、学生实验:用DIS描绘电场的等势线29、DIS探究电源电动势和电源外电压、电源内电压的关系30、学生实验:用DIS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31、DIS实验电阻定律32、学生实验:研究磁通量变化的感应电流的方向33、用DIS实验验证楞次定律34、学生实验:观察光的干涉现象35、学生实验:观察光的衍涉现象36、探索研究:光的偏振拓展课程2 第二册37、学生实验: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38、DIS实验验证变力做功情况下的动能定理39、学生实验:用DIS验证动量守恒定律40、DIS实验变力作用下的动量定量的实验验证41、探索研究:物体的平衡条件42、用DIS研究回路中感应电动势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快慢的关系43、DIS实验交流电的产生44、DIS实验用电陶瓷片制作传感器45、探索研究:光的折射46、学生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47、探索研究:全反射48、激光条形码识别模拟实验共计48个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同一直线(共线);④同一物体(同体)
7、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U形管压强计、大量筒、水、盐水等。
【实验步骤】:
(1)、将金属盒放入水中一定深度,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变大,这说明同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2)、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改变金属盒的方向,观察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这现象说明:同种液体,深度相同,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实验目的】: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实验器材】:电源、电键、电压表、电流表、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等。
【实验原理】:R=U/I
【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电键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处于最大值。
(2).移动滑片到三个不同位置,记下相应的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
(3).根据公式计算三次的电阻,最后通过求平均值得到待测电阻的阻值。
(4).用乙导体换甲导体,重复上述实验。
(5).本实验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多次试验,得出普遍的物理规律。
【实验结论】:①同一导体,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②同一导体,电压和电流的比值的定值。
③不同导体,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同。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中作用: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三、光学
验证性:
(3)、保持金属盒的深度不变,把水换成盐水,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变化,可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液体种类)的关系。
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注意】:
①在调节金属盒的朝向和深度时,眼睛要注意观察U形管压强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的变化情况。
②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要保持金属盒在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3).移动滑片,使得电压表的示数等于小灯的额定电压,观察小灯的发光情况,记下此时的电流表示数,根据公式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4).改变滑片的位置,使得电压表的示数分别大于或小于小灯的额定电压,记下相应的电流值并计算出相应的电功率,并观察记录小灯的发光情况。
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分担一部分电压,从而改变小灯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的电流。
(2).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在未知电流大小时,电流表选择0~3A量程。
(3).闭合电键,观察电流表的示数,确认是否需要改变电流表的量程,然后记下电流的示数。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0.32安
(2)用电压表测电压
【实验目的】:用电压表测电压
【实验器材】:电源、电键、小灯泡、电压表、若干导线等
注意:实验中先确定杠杆受得作用力哪个是动力哪个是阻力。
实验必须尊重实验数据,不得随意篡改实验数据。
二、电学
基础性:
9、(1)用电流表测电流
【实验目的】:用电流表测电流
【实验器材】:电源、电键、小灯泡、电流表、若干导线等
【实验步骤】:
(1).将电源、电键、小灯泡、电流表串联起来,连接过程中电键处于断开状态。
8、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实验目的】: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均匀杠杆、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钩码和细线等。
【实验步骤】:
(1)、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值。(研究时必须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才能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步骤】:
(1).将电源、电键、小灯泡连接在电路中,连接过程中电键处于断开状态。
(2).将电压表与小灯泡并联连接,在连接过程中,电压表的正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负接线柱靠近电源的负极,在未知电压大小时,电压表选择0~15V量程。
(3).闭合电键,观察电压表的示数,确认是否需要改变电压表的量程,然后记下电压的示数。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4.5伏。
10、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实验器材】: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流表、开关、电池组、导线若干
【实验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测定性:
11、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
14、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目的】: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和火柴等。
【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侧,改变钩码的位置或个数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所需记录的数据是动力、动力臂、助力、助力臂。
(4)、把钩码挂在杠杆上,在支点的同侧用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重复实验记录数据,需多次改变杠杆所受作用力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多次实验,得出普遍物理规律)
【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若动力和阻力在支点的异侧,则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若动力和阻力在支点的同侧,则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
上海初中物理15个重点实验
(1)、如图a所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直线,这二力才能平衡。
(2)、如图b、c所示,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物体上,这二力才能平衡。
【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①大小相等(等大);②方向相反(反向);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作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12、测定小灯泡电功率
【实验目的】: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电键、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等。
【实验原理】:p=UI
【实验步骤】:
(1).记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
(2).如图所示连接电路,电键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处于最大值,电源电压要大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探究性:
13、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目的】:探究导体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器材】:若干节干电池、电键、电压表、电流表、两个不同导体、若干导线等。
【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将导体甲连入M、N两点,电键处于断开状态。
(2).闭合电键,记下相应的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
(3).改变电池的节数,再记下两组不同电压下对应的电流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