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名词解释
精细化工重点名词解释 【精品】

压敏胶黏剂:压力敏感型胶粘剂,又俗称不干胶。
采用指能压力,它就能使胶粘剂立即达到粘接任何被粘物光洁表面的目的。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在水中不电离,其亲水基主要是由具有一定数量的含氧基团(一般是醚基和羟基)构成,稳定性高,不易受强电解质无机盐类存在的影响,与其它类型表面活性剂相容性好,溶解性好。
光致抗蚀剂:又称光刻胶,是利用光化学反应使材料的溶解度发生变化的一种耐蚀刻薄膜材料。
其由聚合物和光敏剂等组成,主要用于印刷业和电子工业中集成电路及半导体器件的细微加工。
精细化学品:能增进或赋予产品特定功能、或本身拥有特定功能的小批量、高纯度化学品。
增溶剂: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形成胶束后,不溶或微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进入胶束中,从而使其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显著增大,且溶液呈透明状,这种表面活性剂称作增溶剂。
HLB值:亦称亲水亲油平衡值,是用来表示表面活性剂亲水性或亲脂性的程度。
单离香料。
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从天然香料中分离提取出的某一芳香成分,其是单个结构的化合物。
精细化工工艺学:是指从初级原料、次级原料到精细化工产品的加工方法和过程。
其方法和程可以采用化学反应,也可采用复配技术。
但这些方法和过程应该是技术上成熟的、工艺上先进的、经济上合理的、环保上允许的、安全上可靠的。
增塑剂:凡添加到聚合物体系中能使聚合物玻璃化温度降低,塑性增加,使之易于加工的物质均可称为增塑剂。
它们通常是高沸点、较难挥发的液体或低熔点的固体,一般不与聚合物发生化学反应。
增溶: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后,具有能使不溶或微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的溶解度显著增大的能力,且溶液呈透明状,这种作用称为增溶作用。
日允许摄入量:指每人每日允许摄入量,以每公斤体重摄入的毫克数表示,mg/kg。
502 胶:快干胶的一种,主要成分为α-氰基丙烯酸酯,单组分、无溶剂、使用方便,粘度低,粘接速度快,适用于粘接金属、玻璃、陶瓷等。
三醛胶:指脲醛树脂胶黏剂、酚醛树脂胶黏剂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胶黏剂。
精细化工定义

精细化工的定义简介精细化工是指对化学原料、中间体和产品进行精密、精确的合成、处理和加工的工艺和技术。
它在化学工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电子、塑料、涂料、农药等领域。
发展背景精细化工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化学合成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精细化工得到了迅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精细化工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精细化工的特点精细化工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高纯度和高纯度要求精细化工的产品要求纯度高,需要经过精密的合成、分离和纯化过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复杂的合成过程精细化工产品通常需要经历多步合成过程,包括原料选择、反应条件控制、中间体合成以及最终产品的制备等环节。
这些过程需要高度的技术和工艺支持。
精确的控制和调节精细化工要求对反应的温度、压力、物料比例等参数进行精确的控制和调节,以保证产品合成的效果和产率。
安全与环保精细化工涉及到许多有机合成和高温高压反应,因此安全和环保问题是需要高度关注的。
在合成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防止事故的发生,并合理处理废水、废气、废渣等产生的废物,以实现绿色环保生产。
精细化工的应用领域精细化工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领域:医药精细化工在制药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它不仅用于原料药的制备,还用于中间体和活性成分的合成。
高纯度、高效性和高安全性是药品的基本要求,而精细化工技术可以满足这些要求。
化妆品化妆品行业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非常高,精细化工技术可以提供高纯度、高稳定性的成分,以及精确的配方控制,为化妆品行业提供了强大支持。
食品食品行业也是精细化工的重要应用领域。
精细化工可以用于提取食品中的活性成分、合成添加剂以及改善食品的口感和保鲜性能。
电子精细化工在电子行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可以提供高纯度的材料用于半导体器件的制备,例如高纯度的硅材料用于制作光纤和太阳能电池等。
塑料精细化工可以用于合成各种塑料材料,包括聚合物、纤维素、树脂等,为塑料工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
精细化工

“精细化工”是“精化化学工业”(Fine ChemicalIndustry)的简称,就是生产“精细化学品”(Fine Chemicals)的工业。
“Fine Chemicals”这个词在国外出现已较久。
其本来含义系指医药、染料和香料等一类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产量小的化工产品。
通用化工产品,即大宗化学品(Heavy Chemicals)),就是以天然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矿物、农副产品等为基本原料,经过简单加工而制成的大吨位,附加价值率与利润率较低,应用范围较广的化工产品。
精细化学品,一般是以通用化学品为起始原料,采用复杂的生产工序进行深度加工,制成小批量、多品种、附加价值率和利润率高,具有专用功能并提供应用技术和技术服务的化工产品。
精细化工品(即精细化学品)是指那些具有特定的应用功能,技术密集,商品性强,产品附加值较高的化工产品。
生产精细化学品的工业,通称精细化学工业,简称精细化工。
1.品种多,产量小,主要以其功能进行交易。
2.多数采用分批方式进行间歇生产。
3.技术密集性高,专利保密性强,竞争激烈。
4.生产流程复杂,设备投资大,多采用间歇式生产工艺,具有技术垄断性强,销售利润高,附加值高的特点。
生产占地面积小,一般中小型企业都可以生产。
5.综合生产流程和多功能生产装置。
6.大量采取复配技术。
7.投资小,附加值高,利润大。
精细化学品的生产过程(精细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不同于基本化工产品的生产,它是由化学合成(包括前处理和后处理)、剂型加工(制剂)和商品化(标准化)三部分组成,在每一部分中又包含多种化学的、物理的、生理的以及经济的要求。
传统大宗精细化学品的更新换代加快精细化学品新领域的开发优先开发的先进技术:新催化技术、新分离技术、增效复配技术、超细粉体技术、气雾剂(CFC)无污染替代技术精细化工品的原料:煤,石油天然气农副产品初始原料:煤、石油、天然气、生物有机质(农林副产基础有机原料: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乙炔、萘)、合成气(CO + H2)基本有机化学品(有机中间体):醇、醛、酮、酸、胺类、酚类、卤代物、硝基化合物等。
精细化工概述解析

精细化工概述解析精细化工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分离纯化、精制等技术手段,对原始化学产品进行进一步加工和改性,以获得高附加值的化学品。
它是化工行业中的高级形态,其产品具有高纯度、高活性、高精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医药、农药、农业等众多领域。
精细化工以其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特点,成为许多国家关注和发展的焦点。
精细化工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煤炭、石油等作为原料的化工原始产品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没有精细处理技术,很难满足工业和人民群众对高纯度、高效率的化学品需求,因此精细化工在这个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化学工程的发展,精细化工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产品种类和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
精细化工根据其产品的不同特点和应用领域,可以分为有机精细化工、金属精细化工、无机精细化工等几大类。
有机精细化工是指以有机化合物为原料,通过合成、提纯、改性等过程,生产出具有高纯度、高活性、高效率等特点的细分产品。
例如,医药领域的原料药、中间体等产品都属于有机精细化工的范畴。
金属精细化工是指以金属元素为原料,经过提纯、合金化、改性等工艺,生产出具有高纯度、高强度、高精度等特点的金属制品。
无机精细化工则是指以无机化合物为原料,通过提纯、纯化等途径,生产出具有高纯度、高品质、高性能等特点的无机化学品。
在精细化工中,各种化学反应技术是关键。
这些技术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选择催化剂、调节反应速率等手段,实现对原始化学品的精细加工和改性。
此外,精细化工还包括分离纯化技术、精制工艺等。
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如蒸馏、萃取、结晶、膜分离等手段,可以将混合物中的杂质分离出来,得到高纯度的细分产品。
精细化工在现代化工产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一方面,精细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医药、电子、农业、日用化学品等行业。
例如,医药领域的原料药、中间体等产品都是精细化工的重要产品,它们作为制药过程中的关键原料,直接影响到药品的质量和疗效。
精细化工概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染料:能使其他物质获得鲜明而坚牢色泽的有机化合物。
2、偶氮染料:染料分子中含有偶氮基的染料统称。
3、酸性染料:是一类在酸性介质中进行染色的染料。
4、活性染料(反应性染料):能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的染料。
5、分散染料:用分散剂使其成为低水溶性的胶体分散液而进行染色的染料。
6、还原染料(瓮染料):在碱性溶液中借保险粉作用而使棉纤维染色的染料。
7、冰染染料:一类在冰冷却下于织物上生成不溶于水的偶氮染料。
8、硫化染料:在硫碱液中通过硫化反应染棉及维纶用染料。
9、直接染料:能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加热煮沸直接上染棉纤维的染料。
10、阳离子染料:聚丙烯晴纤维的专用染料。
11、中性染料:在中性介质中染色的染料。
12、重氮化:芳香族伯胺和亚硝酸作用生成重氮盐反应。
13、色淀:水溶性染料经与沉淀剂作用生成的水不溶性的颜料。
14、荧光效率:表示所发出荧光的量子数和所吸收激发光的量子数的比值。
15、增白:利用光的补色原理增加纺织物白度的整理工艺过程。
16、有机颜料:以有色有机物为原料制造的颜料。
17、表面活性剂:浓度很小时能显著降低水与空气的表面张力或水与其他物质的界面张力的物质。
18、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于水后生成离子,其亲水基团为带有负电荷原子团的表面活性剂。
19、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于水后生成的亲水基团为带正电荷原子团的表面活性剂。
2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不能电离生成离子的表面活性剂。
21、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由阴阳两种离子所组成的表面活性剂。
22、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尽量缩小的力。
23、亲水基:易溶于水或易于被水所润湿的原子团。
24、亲油基:亲油性原子团,与油具有亲和性。
25:胶束:表面活性剂分子吸附于水面形成定向排列的单分子膜。
26: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27、增溶作用:使某些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有机物发生溶解的作用。
28、增溶现象:在大于CMC溶液中加入难溶于水的有机物时,得到溶解透明的水溶液现象。
精细化工技术介绍

精细化工技术介绍精细化工技术是指将原材料通过精细化的工艺和设备进行加工,制备出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的技术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化工行业的发展,精细化工技术在化工产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精细化工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精细化工技术的定义精细化工技术是指以原材料为基础,通过分子设计、精确控制工艺条件、高效能设备等手段,制备化学品和材料的高级加工技术。
其特点是生产技术越来越复杂,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生产过程越来越严格。
二、精细化工技术的发展历程精细化工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以有机合成化学品和染料为主。
到了70年代,先进的催化剂、反应工程和分离技术的发展使得精细化工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石油化工、无机化工、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发展也推动了精细化工技术的进步。
20世纪80年代后,精细化工技术开始向功能性和高附加值化学品、特种化学品、生物化工品方面发展,如医药中间体、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农药、染料等。
三、精细化工技术的应用领域1. 医药化工领域:医药中间体、生物技术产品等;2. 农药领域: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3. 染料领域:高性能染料、功能性染料等;4. 高分子领域: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高性能树脂等;5. 特种化学品领域:光电材料、电子化学品、表面活性剂等;6. 食品添加剂领域:甜味剂、防腐剂、色素等。
精细化工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到生物科技、医药、农业、材料科学等多个方面。
四、精细化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1. 高效环保:精细化工技术的未来发展将更注重降低能耗、减少废物排放,加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2. 信息化智能化: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生产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3. 新材料开发:发展高性能、多功能性的新材料,拓展材料在光电、电子、医药等领域的应用;4. 生物化工技术:发展生物催化、生物转化等技术,推动绿色生物化工技术的发展。
精细化工的定义和分类

精细化工的定义和分类一、精细化工的定义精细化工是指在化学工业领域中,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对原始化学物质进行精细加工和改性,以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学品。
精细化工的目标是提高产品的纯度、品质和性能,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其特点是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并且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
二、精细化工的分类精细化工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包括产品种类、生产工艺、行业应用等。
下面将就这些分类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2.1 产品种类分类根据产品种类的不同,精细化工可分为有机化工、无机化工和聚合物化工等几个主要领域。
2.1.1 有机化工有机化工是精细化工领域中最为重要和广泛的一部分,它主要涉及有机物的合成、分离和改性。
有机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染料、涂料、香料等行业。
有机化工产品的典型代表包括酮类、醇类、醛类、酸类等。
2.1.2 无机化工无机化工是指以无机物为原料进行生产的精细化工产品。
无机化工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电子材料、陶瓷材料等领域。
典型的无机化工产品有氧化铝、氯化钠、硫酸等。
2.1.3 聚合物化工聚合物化工是指以聚合物为主要原料的精细化工产品。
聚合物化工产品主要应用于塑料、橡胶、纺织等行业。
典型的聚合物化工产品有聚乙烯、聚丙烯等。
2.2 生产工艺分类精细化工的生产工艺多种多样,可以按照工艺过程的不同进行分类。
2.2.1 合成工艺合成工艺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原始物质转化为所需产品的过程。
合成工艺包括单一反应的合成、连续反应的合成、催化反应的合成等多种形式。
2.2.2 分离工艺分离工艺是指通过物理方法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出来的过程。
分离工艺包括蒸馏、萃取、结晶、薄膜分离等多种形式。
2.2.3 改性工艺改性工艺是指通过对原始物质进行化学或物理处理,改变其结构和性质的过程。
改性工艺包括聚合反应、添加剂的引入、物理处理等多种形式。
2.3 行业应用分类精细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可以按照行业的不同进行分类。
精 细 化 工

硝基漆
• 硝基漆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木器及装修用涂 料。优点是装饰作用较好,施工简便,干 燥迅速,对涂装环境的要求不高,具有较 好的硬度和亮度,不易出现漆膜弊病,修补 容易。缺点是固含量较低,需要较多的施 工道数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耐久性不太 好,尤其是内用硝基漆,其保光保色性不 好,使用时间稍长就容易出现诸如失光、 开裂、变色等弊病;漆膜保护作用不好, 不耐有机溶剂、不耐热、不耐腐蚀。
丙烯酸乳胶漆
• 丙烯酸乳胶漆一般由丙烯酸类乳液、颜填料、 水、助剂组成。具有成本适中,耐候性优良、 性能可调整性好,无有机溶剂释放等优点, 是近来发展十分迅速的一类涂料产品。主要 用于建筑物的内外墙涂装,皮革涂装等。近 来又出现了木器用乳胶漆、自交联型乳胶漆 等新品种。 丙烯酸乳胶漆根据乳液的不同可 分为纯丙、苯丙、硅丙、醋丙等品种。精Fra bibliotek化工绪 论
精细化学工业(简称精细化工)是生 产精细化学品的工业。精细化工是当今 世界各国发展化学工业的战略重点,也 是一个国家综合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 一。其基本特征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 为全球经济和人民生活生产提供高质量、 多品种、专用或多功能的精细化学品。
一、精细化工的分类和特点
• 精细化工的形成和发展
• 按涂料涂层状态分类 平涂涂料、砂壁状涂料、含石英砂的装饰涂 料、仿石涂料等 按涂料的特殊性能分类 建筑涂料、防腐涂料、汽车涂料、防露涂料、 防锈涂料、防水涂料、保湿涂料、弹性涂料 等
涂料的组成
• 涂料一般由成膜物质、颜料、溶剂和助剂 四大部分组成。 • 涂料涂布后稀释剂逐渐挥发掉,而不挥发 成分固化成膜。
• 胶粘剂的种类很多,按化学组成和性能 分为高分子类、纤维素类和蛋白质类 (天然类)。 • 纤维素类可分为硝酸纤维素、醋酸纤维 素。 • 蛋白质类(天然类)可分为动物胶、酪素 胶、血胶、植物蛋白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精细化率:精细化工的产值在化工总产值中的比重。
通用化学品:指一些应用范围广泛、生产中化工技术要求高、产品吨位大,附加值与利润较低的产品。
精细化学品:是指深度加工的,具有功能性,最终使用性的,附加价值高、品种多、产量小的一大类化工产品。
限制反应物:以最小化学计量数存在的反应物。
过量反应物:用量超过“限制反应物”完全反应的理论量。
过量百分数:过量反应物超过限制反应物所需要理论量的部分占所需理论量的百分数。
工艺路线:是指对原材料的预处理和反应物的后处理应采用哪些化工过程,采用什么设备和什么生产流程等。
合成技术:主要指的是非均相接触催化、相转移催化、均相络合催化、光有机合成和电解有机合成及酶催化等,这些合成技术将在部分产品的制造工艺中得到应用。
合成路线:指的是选用什么原料,经过那几步单元反应来制备目的产品。
反应条件:指的是反应物的摩尔比,主要反应物的转化率,反应物的浓度,反应过程的温度、时间和压力以及反应剂、辅助反应剂、催化剂和溶剂的使用和选择等。
表面张力:是指作用于液体表面单位长度上使表面收缩的力。
表面活性剂:把加入少量能使其溶液体系的界面状态发生明显变化,即能显著降低其表面张力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CMC):把表面活性剂分子或离子在溶液中开始形成胶束时的最低浓度。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是指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与亲油基之间在大小和力量上的平衡关系,反映这种平衡程度的量就称之为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
克拉夫特点:也叫克拉夫特温度或临界溶解温度。
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达到某一温度时,其溶解度会急剧增加,这一温度称之为克拉夫特点。
它表征的是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参数。
浊点:聚乙二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被加热至一定温度时,溶液由透明突然变为浑浊,出现这一现象时的温度称之为浊点。
润湿作用:凝聚态物体表面上的一种流体被另一种与其不相混溶的流体取代的过程。
一般就是指固体表面被液体覆盖的过程。
接触角:液体滴在固体表面上,在液滴的固、液、气三相交界处自固-液界面经液体内部到气-液界面的夹角,用θ表示。
乳状液: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其中一种液体以微小液滴(液珠)的形式分散在另一不相混溶的液体中构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多相分散体系。
合成材料助剂:简称助剂,指合成材料和产品(制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用以改善生产工艺和提高产品的性能所添加的各种辅助化学品。
喷霜与出汗:喷霜是指固体助剂从材料中析出,后者是指液体助剂从材料表面析出,也称为渗出。
主增塑剂和辅助增塑剂:凡是能够和树脂充分相容的增塑剂就是主增塑剂也叫溶剂型增塑剂。
一般不能进入树脂分子链的结晶区,只能与主增塑剂配合使用的增塑剂就是辅助增塑剂或叫做增量剂。
内增塑剂和外增塑剂:是在聚合过程中加入的第二单体,以进行共聚对聚合物进行改性,这一类增塑剂为内增塑剂。
外增塑剂一般为低分子量的化合物或聚合物,将其添加到需要增塑的聚合物中,可增加聚合物的塑形。
塑化效率与相对塑化效率比值:增塑剂的塑化效率是指使树脂达到某一软化程度时所需要的增塑剂的用量。
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为基准,各增塑剂塑化效率增塑剂量与DOP增塑剂量的比值就为相对效率比值。
相对效率比值越小,塑化效果越好。
合成材料的老化:高分子材料在贮存、加工、使用过程中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在结构上发生了化学变化,逐渐失去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之为材料的老化。
氧指数(OI):是指聚合物试样在像蜡烛状持续燃烧时,在氮-氧混合气流中所必须的最低含氧量。
物理发泡剂与化学发泡剂:
物理发泡剂:在发泡过程中,依靠其物理状态的变化形成气孔的一类发泡剂。
化学发泡剂:在发泡过程中,因发生化学反应分解产生气体一种或多种气体从而使聚合物发泡的一类发泡剂。
抗静电剂:是添加在树脂中或涂附在塑料制品、合成纤维表面的用以防止高分子材料静电危害的一类化学添加剂。
ADI:日允许摄入量,指人在连续摄入该物质至终生,对健康无任何毒性作用或不良影响的剂量,以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的mg数表示:mg/kg。
LD50:半数致死量,也称为致死中量,是表示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感染途径,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所需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是衡量急性毒性的指标,LD50越大,毒性越小。
防腐剂:是抑制微生物活动,使食品在生产、运输、贮存和销售过程中减少因腐败而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类添加剂。
食品增稠剂:能增加液态食品混合物或食品溶液的黏度,保持体系的相对稳定性的亲水物质,称为食品增稠剂,又称糊料。
胶黏剂的固化剂:亦称硬化剂。
是使低分子聚合物或单体化合物经过化学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或使线性型高分子化合物交联成体型高分子化合物,从而使黏接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的化合物。
胶黏剂的基料:也称粘料,是胶黏剂的主要成分,是胶黏剂形成胶膜的物质。
可以是高分子物质也可以是固化后能形成高分子的小分子物质,可以是无机物,也可以是有机物,是胶黏剂中起粘接作用的最主要成分,对胶黏剂粘结的基本性能具有决定作用。
胶黏剂的填料:在胶黏剂组分中不与主体材料起化学反应,但可以改变其性能,降低成本的固体材料。
胶黏剂的稀释剂:也成溶剂,主要对胶黏剂起稀释分散、降低黏度的作用,使其便于施工,并能增加胶黏剂与被胶粘材料的湿润能力,以及延长胶黏剂的使用寿命。
胶黏剂的偶联剂:是一种既能与被黏材料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化学键,又能与胶黏剂反应提高界面结合力的一类配合剂。
环氧值:100克环氧树脂中所含有的环氧基的物质的量。
热固性树脂胶黏剂:是通过加入固化剂和加热时,聚合交联成网状结构,形成不溶、不熔的固体而达到胶接目的的合成树脂胶黏剂。
丙烯酸树脂漆:丙烯酸树脂漆是指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通过聚反应生产的聚丙烯酸酯树脂及与其他系类单体,如苯乙烯、乙酸乙烯等共聚生成的共聚物树脂。
醇酸树脂:是由多元醇、多元酸和植物油缩聚而成的线性树脂,属于聚酯树脂。
碘值:100克油脂中所能吸收碘的克数,它反映油脂的不饱和键的数目多少。
涂料的真溶剂:是有溶解此类油漆所用高聚物能力的溶剂。
涂料的助溶剂:在一定限量内可与真溶剂混合使用,并有一定的溶解能力,还可以影响油漆的其他性能。
涂料的稀释剂:无溶解高聚物性能,也不能助溶,但它价格较低,它和真溶剂、助溶剂混合使用可以降低成本。
磁漆:是以清漆为基料,加入颜料研磨制成的,涂层干燥后呈磁光色彩而涂膜坚硬。
单离香料: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从天然香料中分离出来的单体香料化合物。
香精:是具有特征香型的调和香料,通常是由数种乃至数十种天然香料、人造香料调配而成的具有特征香型的香料产品,它是香料的成品。
精油:植物性天然香料的主要芳香成分是具有挥发性和芳香气味的油状物,采取蒸馏或者是压榨的方法将这些挥发性芳香成分提取出来,得到的产品为精油。
浸膏:采用挥发性溶剂浸提植物,再将溶剂蒸馏除去得到的植物芳香产品。
产品中除了芳香成分以外,还含有大量的植物蜡、色素、糖类等大分子杂质,通常呈半固态膏状,所以叫做浸膏。
香脂:用非挥发性脂类(主要是精制的动植物油脂如猪油、牛油等)吸收植物的芳香成分直至饱和,这种被芳香成分所饱和的脂肪或油脂统称为香脂。
净油:浸膏、香脂或树脂用高纯度的乙醇溶解后,冷冻、过滤去除植物蜡等杂质,再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后得到的产品。
香味阈值:能感觉到香气的有香物质的最小浓度(香料浓度由高逐渐降低,直到开始闻不到香气时的香料最小浓度),是衡量香料香气强度的指标。
调香:调配香精,就是将几种乃至数十种香料通过一定的调配技术,配制出酷似天然鲜花、鲜果香或幻想出具有一定香型、香韵的有机香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