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在重症监护病房的肺炎诊治中的价值

合集下载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危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应用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危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应用

【 关键词 】 支 气管肺泡灌洗 ; 危重症 ; 肺部感染 ; 临床应用
【 中图分 类号】 R 53 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0- 0 (020 —1 - 04 512 1)7180 0 83
B o co lelrlv g r i l l a e ̄ t n fc osapi t n Z N 增一u X A a n , li rn h avoa a ei cic l i t n ol gi et n p la o . HO G a n t a y lp i u n i ci y , IO B i g L-. 扣 l
Me h u Pep es Hop t l Mez o & o o l si , i u,G a g o g 5 4 31 h n a h u n d n 1 0 ,C ia
【 bt c】 0 jcv B br t r co oy f r co vo ra g i aylptn dhit r et A s at r bete y e pc o hs p o ha el v en ri l l aeta e e puc i i f o ib n c o b n l a l a ic t l i i s n t rh a i c
危 重 症 患者 有 不 同程 度 的意 识 障碍 , 易 并 发 肺 容
肺癌 1 ; 4例 颈脊髓损 伤并 高位 截瘫 1 1例 ; 管 癌术 后 食 并纵 膈瘘 5例 ; 全肺 切除术 后 2例 ; 管 破裂 1 。随 食 例 机 分成 2组 : 治疗 组 为 行 纤 维 支气 管镜 支 气 管 肺泡 灌 洗 18例 ,P C 评 分 ( 84 32 ) 。对 照组 2 A A HE1 I 1.4± .2 分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Fiber bronchoscope alveolar lavage,FBAL)是一种常用的治疗重症肺炎的方法。

它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将生理盐水或其他洗液注入肺泡中,以清除病原体和炎症细胞,从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症状。

FBAL的治疗效果仍存在争议。

本文将针对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可以有效清除肺泡内的炎症细胞和病原体。

研究表明,FBAL可以显著减少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的数量,降低炎性因子的水平,并减少细菌的数量。

这些结果表明,FBAL可以有效清除炎症细胞和病原体,减轻肺组织的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可以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数和呼吸功能。

研究发现,FBAL后患者的氧合指数明显改善,呼吸频率和呼吸机使用时间明显减少。

这表明,FBAL可以改善患者的气体交换,减轻呼吸困难和缺氧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可以减少炎症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研究发现,FBAL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炎症反应明显减轻。

FBAL可降低肺部感染和其他并发症(如肺水肿、脓胸等)的发生率。

这些结果表明,FBAL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进展,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该技术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熟练的操作,否则可能会引起各种并发症(如气道损伤、感染等)。

由于不同病因和临床特征,不同患者对FBAL的治疗效果可能存在差异。

在应用FBAL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因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是积极的。

它可以清除肺泡内的炎症细胞和病原体,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症状,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由于技术操作的要求和个体差异的存在,FBAL的治疗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验证。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摘要: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肺泡灌洗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共计选取68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间,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将实施常规方法治疗的设为对照组,将实施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的设为观察组,每组各34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各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重症肺炎重症肺炎又可以称为是“ICU肺炎”,主要以咳痰无力、呼吸困难、咳嗽、长期卧床等为临床表现,且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差,体质较为虚弱,治疗难度较大[1],因此,需要研究重症肺炎的有效治疗手段。

常规的治疗通常无法有效的排出患者的口腔分泌物,同时无法降低肺部感染的风险,从而易诱发呼吸衰竭等情况,加上脱机较为困难,从而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而本文要研究的治疗方式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法,而研究的方式则以对比形式进行,并以我院的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相关的研究过程如下所示。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观察对象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68例,并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平分,一组为对照组,给予本组患者常规方法治疗,其中男性患者19名,女性患者15名,最小年龄58岁,最大年龄70岁,平均年龄为(64.64±2.13)岁;另一组为观察组,给予本组患者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其中男性患者20名,女性患者14名。

最小年龄56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为(60.98±1.22)岁。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后得出,(p>0.05),无统计学意义。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 年 第 6 卷第 87 期2019 Vol.6 No.8716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组织病理学检查 在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颜廷爽,李 锋,王鹏飞,郭其广(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山东 济南 250200)【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理组织学检查在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以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入住章丘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肺部感染患者,拟总计入选病例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BALF ,比较BALF 病理组织学检查和血清中的1-3Β葡聚糖、半乳甘露聚糖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诊断侵袭性肺部感染的应用价值。

结果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者有30例,肺部感染为30例,BALF 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优于血G 实验、GM 实验。

结论 支气管泡灌洗液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其他常规检查方法,在临床诊断中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肺泡灌洗液病理组织学;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价值【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87.165.01在临床上,免疫力低下和癌症者,往往会引起肺部真菌感染,一旦不及时予以正确诊断及治疗,可以导致死亡率增加。

找到能快速准确诊断肺部真菌感染的方法成为了临床的重要课题。

国内关于肺泡灌洗液(BALF )相关组织病理学检查在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的临床研究较少。

解决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治疗成功和治疗费用低廉及药物副作用的关键是早期正确诊断出侵袭性肺真菌感染。

本文研究将以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入住章丘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危重症患者,拟总计入选病例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一、肺泡灌洗原理及操作步骤肺泡灌洗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将药液或生理盐水置入肺泡内部,将炎症分泌物冲洗出来,以达到清除病原体,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功能的目的。

操作过程一般包括:①严格选择适当的导管,准备肺泡灌洗套件;②给予必要的镇静麻醉;③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插入导管;④灌注清洗液,进行吸引清洗。

通过操作流程,可以有效清除病原体,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功能。

二、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1. 改善氧合功能重症肺炎患者往往出现氧合障碍,导致低氧血症。

肺泡灌洗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清除分泌物,改善病灶通气血流比例,提高氧合功能。

研究显示,肺泡灌洗后重症肺炎患者的氧合指数显著提高,且效果持续时间较长,对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2. 减少并发症重症肺炎患者容易发生呼吸衰竭、肺不张、肺源性脓胸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

肺泡灌洗可以清除病变部位炎症分泌物,减少肺不张和感染炎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3. 清除病原体重症肺炎的发生往往与肺部病原体感染有关,如细菌、病毒等。

肺泡灌洗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将感染源清除干净,有效控制感染的进展。

研究表明,肺泡灌洗后患者的痰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下降,有助于提高抗感染治疗的效果。

4. 促进病灶愈合肺泡灌洗可以通过清除病变部位炎症分泌物,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促进肺部病变的愈合。

研究发现,肺泡灌洗后患者的炎症指标下降速度加快,肺部影像学表现好转,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减轻治疗费用压力。

三、肺泡灌洗的注意事项及临床应用前景虽然肺泡灌洗在治疗重症肺炎中表现出较好的效果,但在临床应用中仍需注意以下问题:1. 严格掌握适应症,正确选择患者。

肺泡灌洗适用于严重感染、难治性低氧血症、大量分泌物潴留等患者,对于其他类型的肺炎患者则需慎重考虑。

2. 注意操作过程中的无菌操作,降低感染风险。

肺泡灌洗是一项侵入性操作,操作人员需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中的无菌操作。

尘肺合并感染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及药敏在治疗中的价值

尘肺合并感染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及药敏在治疗中的价值

尘肺合并感染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及药敏在治疗中的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尘肺合并感染患者中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培养及药敏的价值。

方法:入院后按经验性应用抗菌药物,患者入院及入院第7天均行痰培养及BALF培养。

结果:82例尘肺合并感染患者入院后痰培养阳性率28%,BALF培养阳性率72%,入院第7日痰培养阳性率9.8%,BALF培养阳性率22%,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1)。

结论:尘肺合并感染患者BALF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可更好地指导临床选择有效抗菌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尘肺;支气管泡灌灌洗液;培养滥用抗生素可诱发细菌耐药、损害人体器官、菌群失调及造成社会危害。

尘肺病因大量吸入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尘肺病患者因呼吸系统的防御机能受到损害,属易感人群,常反复应用抗生素及激素,合并呼吸道感染时有其特点。

临床常用的痰标本易受到口咽部寄居菌污染,或某些特殊病原菌很少随痰咯出,故咯痰标本检查的诊断价值相对较低[1]。

BALF直接取材于病变部位,获得病原菌的机会多,并减少了口咽部对样本的污染。

BALF与痰液相比,对下呼吸道感染诊断具有更高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细菌药敏结果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更有价值[2]。

1.资料与方法本实验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尘肺病并感染患者,年龄29~83岁,共82例,其中男76例,女6例,平均56.82岁;入住科室以呼吸内科及ICU为主,患者入院后按经验性应用抗生素,入院及入院第7天均行痰培养及BALF培养。

取痰方法:晨起用淡盐水漱口数次,用力从深部咯出痰液,吐入备好的消毒玻璃器皿中,立即送检。

灌洗液采集法: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心电、血压和指脉氧下,采用OLYMPUS BEP40及其配套的冷光源系统、中心负压吸引器、麻醉喷雾器等,按常规消毒、术前用药及操作次序进行。

用2%利多卡因雾化氧喷法进行咽喉部麻醉,术前SaO2<90%患者给予高浓度吸氧以保证SaO2>90%实行操作。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BAL)是一种常用的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方法,可以通过用生理盐水或其他溶液冲洗肺泡和支气管,清洗和采集肺泡内的病理物质和炎症细胞,以减轻重症肺炎患者的炎症反应和病情进展。

本文旨在对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重症肺炎患者的炎症控制和病情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BAL可以清除气道内的病原体、炎症细胞和病理物质,减轻肺部感染和炎症反应,改善气体交换和肺功能,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还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病原学信息和肺部病变的诊断依据。

通过BAL可以采集到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BAL还可以通过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明确肺部病变的特征和病理类型,指导后续病因诊断和治疗调整。

虽然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具有上述优点,但仍存在一些限制和风险。

BAL需要在支气管镜引导下进行,操作较为复杂,需要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

BAL可能带来一定的创伤和并发症,如出血、气胸等,需要慎重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和禁忌症。

BAL的适应症和治疗方案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和优化。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重症肺炎的方法,可以清除病原体和炎症细胞,改善肺功能和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由于操作复杂和存在一定的风险,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严格评估患者的适应症和手术风险。

未来还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明确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适应症、治疗方案和长期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依据和指导。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改善患者通气质量的作用分析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改善患者通气质量的作用分析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改善患者通气质量的作用分析【摘要】目的:归结阐述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取得的效果。

方法:筛选我院重症肺炎患者88例,甲组(44)例、乙组(44)例,常规组实行常规感染控制方式和营养支持,乙组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方式,比较治疗效果。

结果:结果对比,乙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P<0.05)。

结论:重症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相较于常规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方法,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应用效果更为突出,患者通气质量改善效果显著。

【关键词】通气质量;重症肺炎;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重症肺炎治疗难度较大,属于呼吸系统感染疾病,多是普通肺炎患者治疗不及时、治疗效果较差导致,发展进程较快,病情逐步加重,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患者死亡。

即便制药行业快速发展,抗菌药物推陈出新,但实际治疗效果不如预期,亟待完善[1]。

单独抗感染治疗对于重症肺炎患者而言,在降低死亡率方面效果不突出,应注重有效辅助疗法选择,其中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方法可以实现气道抽吸、灌洗,在肺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效果显著。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筛选我院重症肺炎患者88例,甲组(44)例、乙组(44)例,均为我院2018年收治,男女比为(47例/41例),平均年龄(35.6±2.4)岁。

所有患者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排除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常规组重症肺炎患者,实行常规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

乙组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方式,对患者气道抽吸、灌洗,具体包括:①术前与患者清除讲解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操作步骤、要点和注意事项,争取患者主动配合[2]。

②操作前为患者进行纯氧吸入,超声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缓慢插入纤维支气管镜,有局部脓性分泌物,进行药敏试验。

③吸净支气管中分泌物,对于分泌物量较多支气管充分灌洗,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灌洗气道,每次20ml~30ml,反复灌洗频率不超过5次,灌洗液清澈后注射抗生素和5mg地塞米松,支气管镜拔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在重症监护病房的肺炎诊治中的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的肺炎诊治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08月收住我院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病房(ICU)的肺部感染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患者126例,经人工气道留取痰培养,同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F及痰液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结果 BALF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5.2%,常规痰培养阳性率46.03%。

培养前3位细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其对头孢西丁、头孢他啶、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超过90%,鲍曼、铜绿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超过50%,氨基糖苷类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

结论经纤支镜获取BALF 培养,可获得相对更高的阳性结果,药敏结果对ICU的肺炎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细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CU;肺炎
在重症监护室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感染,其病原菌种类多、耐药率高,导致较高的死亡率。

目前病原诊断主要采用痰培养,常规经口留取痰培养,由于受口咽部污染可能大,诊断价值有限。

本文旨在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对肺部感染病原学诊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收集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08月收住我院ICU的肺部感染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患者126例,男52例,女74例,年龄38—97岁,平均75.67岁;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104例,气管切开22例。

大部分患者在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反复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时间>1周,其中2种药物联合2周者120例,占95.24%。

基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1例,重症肺炎23例,中风后遗症33例,外伤5例,肿瘤癌术后4例。

以上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发热,体温>38℃;气道分泌物黏稠,呈黄色或黄白色;肺内均可闻及不同程度湿罗音或干罗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 儿或<4×10 /L;中性粒细胞增多>70%;肺部影像学检查均显示双肺或多肺叶浸润性病灶;需行机械通气治疗。

排除标准:有严重的心律失常或有出血倾向。

1.2 纤支镜检查及BALF收集方法所有患者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行纤支镜检查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纤支镜先端插入病变部位支气管开口处,以1 mL/(kg·次)的温盐水(37℃,9 g /L)灌洗3次,随即通过负压吸引将BALF回收入灭菌痰液收集器中送细菌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

行纤支镜前予吸痰管经人工气道留取痰液,两种标本均立即送至细菌室,置营养肉汤增菌培养后分别接种于5%羊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

BALF培养菌落菌落≥104CFU/ml,痰培养菌落≥105CFU/ml,两种采样方法检出的草绿色链球菌和低于以上菌落计数的细菌作为阴性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WHONET软件统计菌株数和耐药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细菌的检出率 BALF细菌培养阳性75例,阳性率为65.20%,其中两种病原菌混合感染的20例,占26.67%,常规痰培养阳性58例,阳性率46.03%,两种以上病原菌感染的15例,占20.55%,两种采样方法阳性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2 细菌分布本研究126例患者均行常规取痰和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

BALF细菌培养分离革兰氏阳性菌8例,占8.42%,革兰氏阴性菌85例,占89.47%,真菌2例,占2.11%。

两种采样方法细菌培养分布结果见表1。

表1 两种采样方法细菌培养阳性结果比较
分离细菌BALF培养菌株构成常规痰培养菌株构成
鲍曼不动杆菌23(24.21)19(26.03)
铜绿假单胞菌17(17.89)14(19.18)
大肠埃希菌12(12.63)11(15.07)
肺炎克雷伯8(8.42)4(5.48)
奇异变形杆菌9(9.47)7(9.59)
金黄色葡萄球菌7(7.37)6(8.22)
嗜麦芽窄食假单胞4(4.21)3(4.11)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3(3.16)1(1.37)
阴沟肠杆菌2(2.11)2(2.74)
肺炎链球菌1(1.05)0(0)
溶血性葡萄球菌2(2.11)2(2.74)
屎肠球菌5(5.26)4(5.48)
真菌2(2.11)0(0)
表2 主要菌株药敏试验结果
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n=23)铜绿假单胞菌(n=17)肺炎克雷伯菌(n=12)菌株耐药率菌株耐药率菌株耐药率
17 73.91 16 94.12 4 33.33
复方新诺

环丙沙星18 69.57 8 47.06 2 16.67
左氧氟沙
17 73.91 7 41.18 2 16.67

妥布霉素12 52.17 2 11.76 2 16.67
亚胺培南19 82.61 10 58.82 1 8.33
头孢替坦23 100 16 94.12 2 16.67
头孢曲松22 95.65 17 100 5 41.67
头孢唑啉23 100 17 100 12 100
头孢吡19 82.61 7 41.18 3 25.00
头孢他啶20 86.96 10 58.82 4 33.33
20 86.96 16 94.12 6 50.00
氨苄西林/
舒巴坦
氨苄西林23 100 17 100 11 91.67
阿米卡星9 39.13 4 23.53 1 8.33
3.讨论
随着医学发展,广谱抗生素使用,引起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谱不断发生变化。

因此,
尽快明确病原学诊断,采用针对性的敏感抗生素不仅可提高治愈率,而且可有效降低耐药菌的发生。

常规咳痰培养由于受口腔细菌污染可能性大,检出率低,临床价值不大[1]。

经皮肺穿刺活检或开胸肺活检虽是金标准,但由于创伤大,很难被患者接受[2]。

纤支镜下BALF直接取材予病变部位,获得细菌机会多,且受污染可能小,相对来说能更正确反映肺部病原学,成为肺炎病原菌的可靠方法[3]。

本研究采用两中不同的采样方式对肺部感染致病菌进行培养检测,结果显示BALF培养与经人工气道获取的痰液培养相比具有更高的检出率。

人工气道获得的标本虽不易受口腔细菌污染,但检出率相对较低,这可能由于吸痰主要来源大气道,不能像纤支镜局限于病变的肺叶[4]。

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前3位细菌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与近3年研究报道基本一致[5],其对头孢唑啉、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耐药超过90%,有甚至100%耐药的,可能与近年大量青霉素及头孢菌素滥用有关。

氨基糖苷类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但由于年龄及肾功能因素限制了其使用。

这3种细菌呈现出高耐药性、多重耐药的特点。

其中鲍曼、铜绿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超过50%,高于近几年其他研究的报道[6]。

铜绿对亚胺培南耐药的机制包括外膜孔蛋白OprD2缺乏或缺失,金属内酰胺酶产
生,MexABOprM主动外排泵系统高度表达、生物被膜形成以及AmpC酶超水平表达等[7]。

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耐药机制是产生ESBLs,导致细菌对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8]。

本次检测肺炎克雷伯对加酶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50%,高于其他研究报道[9]。

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与其复杂的耐药机制有关,如染色体基因突变,外膜孔蛋白改变,药物主动外排系统和产OXA-23型β-内酰胺酶等[10]对加酶青霉素及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86.96,82.61,高于国内其他医院报道[11],值得引起临床重视。

综上分析,BALFA细菌培养可作为具有人工气道肺炎感染非常有效地病因诊断措施。

对入ICU 的患者尽早完成纤支镜检查及灌洗可有效提高疗效,更好地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多重耐药菌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