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红岩》读后感
《红岩》读后感(通用10篇)

《红岩》读后感(通用10篇)《红岩》读后感(通用10篇)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红岩》读后感(精选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岩》读后感1历史被如沙的时光悄悄掩埋,当我们再度回首时,已了无痕迹。
然而,当我们真正回首聆听和抚摸这尘封的历史记忆时,却总有那一串串的芳名在大漠的鸣沙中突兀、激荡。
20世纪40年代末,在重庆歌乐山下,就有这样一群中华民族的儿女,他们受叛贼所害,被囚禁在那里,经受着种种苦不堪言、惨绝人寰的毒刑:皮鞭的撕咬,鲜血的飞溅,枪弹的呼啸,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乐曲”,正义与邪恶,真理和无道,种种煎熬受着殊死较量。
《红岩》就是这样一部描写重庆解放前夕严酷的地下斗争和狱中生活的长篇小说。
它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共产党人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
记得在小学时候,曾学过《红岩》其中一篇文章《新年大联欢》,讲述的是监狱里的政治犯被给予了特别优待,监狱里的人们诗兴大作,却处处讽刺了敌人,体现了爱党人士视死如归、无惧无畏的精神。
今天,我又重温《红岩》,发现每一次品味都有不一样的感受,读过后的激昂、读过后对敌人的鄙视与憎恨,更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才叫坚贞、英勇,回首那段不可磨灭、血与火交织在一起的历史,才发现人生价值的可贵。
从一个平凡工人成岗冒死熬夜刻钢板印刷《挺进报》,到许云峰斗智斗勇;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于革命,再到江姐受上级派遣到华蓥山根据地送药品,回想过去憧憬未来,却发现自己的丈夫、华蓥山纵队政委彭松涛被敌人杀害,人头高挂城头,却坚决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过的地方工作……那一幕幕历史性的生死抉择展现在脑海里,感受着由平凡、渺小的生命换回永不熄灭的光华,更是我对“青春”二字有了一种触及灵魂的醒悟——像我们的生活在和平时代的青少年,根本没有尝过战争时期艰难生活情况下嚼树根的滋味,看似平常畅谈人生、理想,却往往不知自己生命价值的所在。
红岩读后感(五篇)

红岩读后感当我郑重地翻过这本书的最后一面时,脑海里不断涌现出江姐,徐云峰,成岗等优秀革命人物的形象。
江姐在被敌人审讯时,敌人拿竹签钉入江姐的十指,钻心的疼痛下,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这句话已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中。
那敌人的奸诈狡猾,共产党的坚定不移,让我感触良多。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光是看题目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红岩”,顾名思义,红色的岩石,红色象征着革命,岩石。
在新中国诞生前夕,就有这么一个如红岩般的英雄群体在哪黎明前的黑夜里熠熠发光,光彩照人。
1948年的山城重庆。
在地下党工人运动书记许云峰的指示下,甫志高建立了沙坪书店,作为备用联络站。
可是,沙坪书店的工作却出现很多失误。
负责人甫志高为表现自己,不顾联络站的保密性,擅自扩店,公然销售进步书籍,并对江姐的劝告置若罔闻。
结果,甫志高被捕,成为了可恶的叛徒。
由于他的告密,许云峰、成岗、江姐等人相继被捕。
可在牢狱中,共产党的同志们没有放弃,绝食、挖地道、开联欢会、绣五星红旗,这种种行为都表现出了共产党员为革命的决心。
最后,狱中的同志冲出了魔窟,迎来了灿烂的曙光。
我们共产党员的意志是多么坚强,乐观向上,为了革命、人民,他们不怕流血牺牲,永远团结,互相关心,帮助(当然,除开叛变的人)。
可是,我们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又是怎么样的呢?有时会为了一点点小事情而大吵大闹;有时没做好一件事就一蹶不振;还有时遇到了困难就退缩,放弃。
与共产党员相比,我们坚强,乐观,团结吗?我们应该扪心自问一下,尽管我们与他们有区别,但我们有没有做到,做好这几点?我明白了,我们应该如岩石般坚毅无比,为自己所坚定的目标努力。
如共产党员一样,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红岩读后感(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什么也阻止不了共产党们的信念,阻止不了共产党们同意祖国的意志!就算敌人连手那又怎么样!我们仍然可以在大意的敌人疏忽的地方进行战斗!就算敌人用什么卑鄙的手段,共产党也决不会投降!子弹征服不了共产党人!临危不惧的江姐、一心只为人民找想又顾全大局的老许、小心谨慎的成岗……他们都是共产党!而令人可恨的叛徒——甫志高却是这一切的一切的来源者!江姐,放下自己的家庭,一心为共产党工作,她,对党一心一意,毫无怨言,但是,面对可恨的敌人,她总是表现出顽强勇敢的临危不俱的另一面!虽然在城门上看见丈夫的头颅,但为了不暴露她是共产党,她仍然镇定自若地去和双枪老太婆。
《红岩》文学名著读后感系列10篇

《红岩》文学名著读后感系列10篇《红岩》文学名著读后感系列一《红岩》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以前烈士的英勇无畏和我们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
此书的1到3章主要讲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统治者的昏庸,1948年于余新江看到特务放火烧了炮厂后,新闻上却说是不慎失火余新江等人,为了解决炮火工工人的生活问题,于是捐募。
由此可见,与余新江等人的心系民众无私奉献的良好品质。
这本书内容十分精彩,体现了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好好读一读。
《红岩》文学名著读后感系列二《红岩》这本书,讲述一群勇敢的革命者们,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事迹,这本书描写的人物与当代青年有着一定的距离,但一提起江姐,大家肯定还是比较熟悉的,那个正义凛然的女子,稳重而又机敏,在监狱中,无论如何也没有忘记自己深爱的祖国,深爱的共产主义信仰。
她在敌人面前威武不屈的形象让我记忆犹深,一个女子竟能有如此强大的意志,真的是让我非常钦佩。
其实不仅是刘姐,监狱中其他的共产党员也都是威武不可屈的,他们宁愿受折磨而死,也不愿带着卖国的骂名活在世上。
共产党员们的意志就如同钢铁一般坚硬,而折磨在他们面前,只不过是一根细小的竹筷罢了。
这本书我一定要多读几遍,因为,书是纸质的,而精神不是。
《红岩》文学名著读后感系列三《红岩》这本书是罗广斌,杨益言所创作的一本长篇小说。
主要记载的是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是全国解放前夕发生在重庆的光明与黑暗的一场特殊搏斗。
前三章的主要内容是重庆地下党员与“白色恐怖”统治的国民党展开的一场激烈斗争。
其中最使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的是当代国民党统治者颠倒黑白,营蝇裴锦。
分明是自己所造成的伤害,却故意栽赃嫁祸给他人,这充分反映了当代社会的黑暗。
同时我也为余新江正直,善良,勇敢的品质所敬佩。
若不是革命烈士的鲜血,如何换的来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这本《红岩》正是革命斗争的真实写照。
《红岩》文学名著读后感系列四《红岩》的第一到第三章,主要描写了几个人物的成长经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成岗。
红岩读后感(优秀6篇)

红岩读后感(优秀6篇)在小说中,有很多英雄让人印象深刻。
其中,我最敬佩的是女共产党员江姐。
作为少见的女共产党员,江姐并没有显出软弱,正相反,她比一般的男共产党员还要坚韧不拔。
面对敌人的恐吓,面对一种。
种令人无法忍受的酷刑,江姐始终没有透露半点党的信息。
直到被杀害的那天,江姐依旧是意志坚定,丝毫没有畏惧,这使我非常敬佩。
在书中,有一章令我印象深刻。
敌人为了获取情报,单独将江姐提出来审讯。
严刑拷打也没能撬开江姐的嘴巴,敌人用尽了十八般武艺,一次又一次的用冷水泼醒江姐。
最终,敌人用竹签子去钉江姐的手指,直至血肉模糊,江姐始终没有说一个字。
昏迷之前,江姐傲然宣告:“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试想,如果江姐在拷打之下透露的党的秘密,那么反抗行动还会这么顺利吗?肯定不会。
江姐这种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大无畏反抗精神,是我们学不来的。
旧社会,在国民党的压制之下,人民只能过着艰苦黑暗的日子。
相比之下,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啊,在这种社会中,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爱国,不努力拼搏呢?红岩读后感篇二“红岩上红梅开,万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听着这首《红梅赞》,使我不禁又想起了《红岩》这本书。
在红岩里,我最钦佩江雪琴江姐。
江姐原名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4年夏天,她经组织安排入四川大学农学院学习,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
而在渣滓洞监狱的生活过程中,她还是穿着那蓝色的旗袍,始终以干净的面貌迎接大家。
江姐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甚至竹签钉进十指。
当敌人拷问她时,她不透露党的任何秘密,当敌人用竹签钉她的手指,她坚强地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
”特务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以破获重庆地下党组织。
爱国小说《红岩》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

爱国小说《红岩》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红岩》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烈火中永生》和豫剧《江姐》等,该书被中宣部、文化部、团中央命名为百部爱国主义教科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国小说《红岩》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红岩》读后感范文一暑假了,我终于读完《红岩》,感触颇深。
《红岩》描写的是解放前夕的山城重庆,有一批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工作者,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的事迹。
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个感用人的先烈们。
江姐,在凶残的敌人把竹签钉进她的十指时,那么沉着冷静,她大义凛然地说:“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革命意志是钢铁练成的!”革命先烈如一颗颗闪闪的红星,发出耀眼的光芒!那光芒是江姐受尽酷刑而不屈的坚强;是刘思杨最后一丝的微笑;是齐晓轩用鲜血染红的岩石;是许云峰就义前的慷慨陈词;还是比我们还要小的小萝卜头临行前的呼唤;还有许许多多的先烈们。
他们也有童年、有青春、有梦想、有幸福的生活,可他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舍生取义。
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每天吃得好、穿得暖、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享受者良好的教育。
我们读不好书,真是太不应该了,我们要努力学习,做一名优秀的学生。
《红岩》读后感范文二在这次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做《红岩》。
作者是杨益言、罗广斌。
里面内容丰富多彩,情节美轮美奂,细节栩栩如生,人物特色鲜明。
如勇敢的江姐江雪琴,背叛党国的浦志高,为国家着想的许云峰等等。
刚开始我觉得这本书这么厚有594页,心想:这么厚我肯定看不完的。
没想到我竟然只用了1天都不到就看完了。
刚看的时候还是我妈逼着我看的呢!结果我看完了第1章就想看第2章,看完第2章就想看第3章了。
就这样以此类推的看完了。
不过这本书没有目录,要是有了目录会更加方便。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江姐,她一生艰苦,父母亲相继去世,而她却凭借着自己的毅力活到解放后。
小时候她不到九岁就在工厂工作,做了两年因为生病而被赶出工厂。
红岩读后感精选【五篇】

【导语】《红岩》是现代作家罗⼴斌、杨益⾔创作的⼀部长篇⼩说,1961年12⽉⾸版。
《红岩》描写⼈民解放军进军⼤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命⽃争。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红岩读后感精选【五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篇⼀】红岩读后感精选 我怀着⼗分崇敬⽽⼜激动的⼼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
书中最令我难忘的⼀句话是许云峰将要被*秘密裁决时所发出的呐喊,书中是这样描写的:他站在⾼⾼的⽯阶上,忽然回过头来,⾯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前⾯带路。
”这是何等的豪⽓,⾯对⿁门关,许云峰诠释了什么叫视死如归。
死亡并不能让他屈服。
书中令我感动的英雄还有很多,如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刘思扬出⾝豪门却投⾝⾰命;渣滓洞难友团结⽃争,敌⼈丧胆。
这些可敬可佩的战⼠,让我折服。
⾯对⾁体上的折磨,他们毫不屈服,依然坚持着⼼中的那份信仰! 红岩精神就像⼀⾯鲜红的旗帜,⿎励着⼀代⼜⼀代热⾎青年为理想和信念⽃争不息。
⽆数⼤义凛然的⾰命先烈冒着枪林弹⾬,前仆后继,⽤⽣命和鲜⾎保卫党的尊严和秘密,沉重地打击了敌⼈,正是有他们的努⼒,才有如今的繁华昌盛、国泰民安!【篇⼆】红岩读后感精选 当这本《红岩》拿在⼿上的时候,我感到沉甸甸的,不是因为那本书⾃⾝的重量,⽽是它那⾰命精神使我敬仰:孙明霞、李清⽵、许云峰、余新江、彭松涛、成岗、胡浩……还有那嗷嗷待哺的”监狱之花“,从⼩在⽩公馆成长起来的⼩萝⼘头,这些名字都深深的印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印在我们的⼼上。
从他们⾝上我会感到他们伟⼤的⾰命精神,这也激励着我。
“毒刑拷打是太⼩的考验!”“⽵签⼦是⽵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这两句话是多么的响亮。
江姐在⾯对凶残的敌⼈时毫不畏惧的说出了这两句话。
这正应证了许云峰说的那句:”死亡,对于⼀个⾰命者,是多么⽆⽤的威胁。
“当敌⼈将粗长的⽵签钉⼊江姐的指甲缝时,作为⽂章外的我都能感受到那刺⾻钻⼼的痛,但江姐却更加坚定了她的信念,江姐已经做好了牺牲⾃⼰来保护党的准备。
《红岩》读后感(通用12篇)

《红岩》读后感(通用12篇)《红岩》读后感篇1《红岩》是作家罗广斌和杨益言合作写的一本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是我们六年级的必读书目之一,也是我们班三月读书节选中的一本书。
刚看这本书时,我以为《红岩》就是说“红色的岩石”,而我在网上一搜索,发现原义和我的理解的差不多,意思就是“红色的岩石”。
但是他又是这样注解的:“红色是革命的颜色,岩石又是非常坚硬的物质;而革命者在狱中也坚持斗争,坚忍不拔,所以可以理解成红色的岩石,革命者坚强的品质”。
我以前都以为在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时,全国都已经解放了,看完这本书后,才知道那时中国还有许多地方没有解放呢!在这本书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处,第一处是江姐受刑时的场面:“人们仿佛看见绳子紧紧绑着她的双手,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手指……血水飞溅……,”生动的描写了江姐坚强的革命意志和敌人顽强斗争的精神。
第二处是“疯子”华子良逃走后,在关键时刻带领解放军营救狱中的同志们,“突然,一阵响亮的冲锋号声,在耳边响起。
华子良终于来了,在最危险的时刻赶来了,党来了!”刻画了牢狱里的同志们被党的光辉和照耀所感动的场面。
读完这本书才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像江姐这样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和平日子,好好学习,掌握知识,学到本领,长大后才能像他们一样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才对得起这些牺牲的英烈!《红岩》读后感篇2今天我读了《红岩》(六)这本书,革命先烈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篇__的主要内容是:敌人假释共产党员刘思扬后,即派特务冒充我地下人员,前去软骗硬逼,企图从中寻找线索,进而破获地下党组织。
幸得地下党指示,刘思扬及时识破了敌人的阴谋。
敌人又妄想从胡浩身上打破缺口,追查狱中党组织;齐晓轩深思熟虑,机智地救护了胡浩,反把敌人置于狼狈的境地。
当特务陆清摇着那张纸条问:“这是谁写的,是谁给你的。
”时,胡浩什么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揽,说是胡浩自己写的,我想他一定不想让别人一块儿受牵连,所以才决定如果能牺牲一个人而保护狱中的其他战友,也就值得了。
《红岩》读后感范文(6篇)

《红岩》读后感范文(6篇)【篇1】《红岩》读后感《红岩》主要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起初,由许云峰领导的甫志高、余新江等人在重庆开展地下党工作,主要负责印刷《挺进报》,把书店作为通讯地点的工作。
另一方面,敌人徐鹏飞、严醉等人也在时刻监视着这批地下党员。
但在甫志高被捕后,私心太重的他背叛了党,竟供出了许云峰等人,致使一批地下党人被关进了重庆一家“中美合作所”。
在这里,几位党员又结识了许多忠于革命、视死如归、坚强不屈的战友:华子良、江姐、孙明霞、小萝卜头、丁长发、李敬元、刘思扬、老大哥成岗……最后,大家终于联系上了共产党,在重庆解放时成功越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大混战,歼灭了无数凶敌。
在众多英雄人物中,我最敬佩的是许云峰。
由于甫志高的叛变,他不幸被捕。
可在被捕之后他却与甫志高的表现截然不同。
因为许云峰掌握着许多共产党人的机密,领导着很多共产党人,所以敌人多许以利诱,给他自由,给他金钱,让他供述……但是,许云峰始终未吐露过任何机密。
反之,在牢里他还不断努力挖身边的地牢,费尽苦力修了一条地道,准备越狱使用。
然而,就在党员们成功越狱,准备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时,特务冲了上来,许云峰不幸中弹身亡。
一位老练、稳重的革命战士就这样永远离开了我们,其实他完全可以活下来,可以重新获得自由。
但是,如果他泄露党的机密,将会有更多的地下党员被捕入狱,将会给共产党人抹污,也不会在后来挖一条地道让无数同志逃离危险……他是多么地无私,多么地爱党爱国!又是多么地令人敬佩!【篇2】《红岩》读后感最近,我读了一本解放战争书,书名是《红岩》。
讲的是几位共产党员:许云峰、成岗、刘思扬等人在解放前的重庆在暗中攻击国民党的重要人物:徐鹏飞。
但是由于大意,他们分别关到了两所秘密牢里,分别叫:渣滓洞、白公馆。
最后,在监狱所有人的支持下他们集体逃跑。
但监狱的看守太多,逃狱的有300人,出来时只有20人。
如果你听了,也许奇怪,大门关着,他们如何出去的呢渣滓洞的建筑原来就破,几个人一推就倒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篇小说《红岩》读后感
导读:本文长篇小说《红岩》读后感,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小说《红岩》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宝库中一块壮丽的瑰宝。
整理了以下内容“长篇小说《红岩》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长篇小说《红岩》读后感
读完《红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红岩》通过描写许云峰领导工人运动,江姐、双枪老太婆开展华蓥山武装斗争,成岗办《挺进报》等情节,展现了共产党领导下国统区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方兴未艾、此起彼伏的盛况;同时又以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两处国民党特务的秘密监狱为背景,讴歌许云峰、江姐、成岗等共产党人在被捕后,面对国民党特务的严刑拷打、威胁利诱毫不动摇,坚决保守党的秘密的高尚情操。
我永远也忘不了1949年11月27日那一天,国民党反动派在逃窜前夕惨无人道地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歌乐山大屠杀,两百多个英雄啊!在重庆解放前夕,歌乐山仰天长啸,悲声壮绝!书中那一副副真实的照片,那一首首豪壮地诗句,那一桩桩感人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革命先烈与敌人进行英勇斗争的可歌可泣的画面,展现了他们敢于牺牲自我的乐观主义精神。
他们这样无怨无悔地忘我牺牲是为什么呢?我深深思考着,突然想到烈士们豪壮的诗句:“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愿意把这牢底
坐穿”、“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战士的坟墓比奴隶的天堂更明亮……”。
嗯!我明白了!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换来了新中国!烈士们的每一首首诗,每一句句话都深深震撼着每个炎黄子孙的心灵。
《红岩》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启迪,它领着我们热爱中华,保卫中华,领着我们奔向世界的顶端,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优秀接班人。
我永远相信!在东方的土地上,红岩精神将放射万丈光芒,普照全世界!
读了《红岩》,我明白了是由于烈士们前仆后继,血染红岩,才有我们今天生活的幸福与美好。
我要以《红岩》中的烈士们为榜样,珍惜幸福生活,牢记“八荣八耻”,努力学习本领,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