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资源

合集下载

知识梳理——人口、资源、环境

知识梳理——人口、资源、环境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知识梳理
Ps: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是。

在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中,人口是,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是。

一、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其特点还表现为:。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1)基本国策:
(2)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
(3)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的地位:
提高人口素质的地位:
(4)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意义:
二、我国的资源问题及其对策
1、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
2、我国自然资源短缺主要表现在:①;②;③。

3、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4、应对资源问题的措施:
(1)基本国策:
(2)具体措施:①,其关键在于:。

②;③
三、我国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1、我国的环境问题现状:①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1)基本国策:
(2)保护环境的主要措施:坚持
方针,决不能重蹈西方国家的覆辙。

在生态建设方面:
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
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
第二,;
第三,。

4、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
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文明建设。

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8.金义都市区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统一规划部署的四大都市区之一。金华市 委市政府抓住这一促进金华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积极优化都市区规划体 系。结合图示信息,你认为该规划体系可能包括( D ) ①打造便捷交通,完善配套设施 ②做大民营经济,发挥主导作用 ③依托各自优势,实现特色发展 ④加强区域合作,组团协同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长江沿江地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D ) A.地形以平原、山地、高原为主 B.煤、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C.无自然灾害 D.河网稠密,长江横贯东西,水运便利 7.长江经济带采取“退田还湖”的举措, 体现了流域开发“人水和谐”的理念,其根本目的是( B ) A.增加灌溉水源 B.修复生态系统 C.促进工业发展 D.发展水产养殖

关注房屋耗能,使用节能灯
日常出行选择骑车、步行、公共交通,尽可能 行
拼车或合乘
可持续发展的பைடு நூலகம்个维度
三个维度
具体要求
生态持续 生态环境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和种资源,
发展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
经济持续 经济发展需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不能以
发展
牺牲环境作为发展的代价。
社会持续 社会发展过程需要兼顾地区之间、代际之
4.我国东北部的三江平原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打破了传统的 “南稻北麦”格局。三江平原可以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原因是( B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C.地势低平,黑土广布 D.日出最早,光照充足
5.下列土地利用措施中不利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的是(D ) A.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B.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 C.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D.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3、措施
(1)中国政府积极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根据中国的国情,坚持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 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第3章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3章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地理科学
(3)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特征 ①趋中纬性 居住在北半球的人口占了世界总人口的90%,南 半球由于陆地面积较小,开发的历史较晚,其人口只 占10%左右。全球4/5以上的人口,集中居住在 20©~60©之间的中纬地带。 ②趋低平性 在海拔200m以下高度的陆地面积占全部陆地面积 的27.8%,集中了世界人口的56.2%;200~ 500m高度的陆地面积占全部陆地面积的29.5%, 人口占 24.0%;海拔500~1000m的陆地占陆地总面 积的19%,人口仅占11.6%。
《人文地理学》
2013年2月27日—6月14日
③趋海性 世界人口的1/2,居住在距海岸200千米以内,而 这一地带的面积仅占陆地的30%。其中,距海岸50千 米内的区域分布着世界人口的27.5%。在距海岸500千 米以外的广大内陆地区,人口则变得稀少起来。距海 岸1000千米以外的区域,人口仅占8.6% 。
预计2012年达到70亿。
《人文地理学》 2013年2月27日—6月14日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地理科学
《人文地理学》
2013年2月27日—6月14日
(2)地理环境影响人口增长 人口自然变动是各种区域性地理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包 括: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人口迁移、 宗教、习俗、人口政策、战争、自然灾害、自然环境、年 龄性别结构、人体生理素质等。 (3)人口增长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①适度的人口增长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 协调发展
《人文地理学》 2013年2月27日—6月14日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地理科学
人 口 问 题
人 口 数 量
数量增加 寿命延长
人口总量、人口密度 人均寿命、预期寿命

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与管理

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与管理

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与管理一、人口与资源的关系1.资源的定义: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能够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非物质要素。

2.人口与资源的相互依赖:人类依赖资源生存发展,而资源的开发利用又受到人口数量、结构和素质的影响。

3.人口与资源的相互作用:人口的增长、分布和消费模式对资源的需求和压力产生影响,而资源状况又反过来影响人口的发展。

4.人口与资源的矛盾: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

二、人口与资源的管理1.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合理开发、节约使用、保护环境、持续利用。

2.人口管理的基本政策:控制人口数量、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

3.人口与资源协调发展的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4.人口与资源管理的措施:a.完善资源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管。

b.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实施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数量,优化人口结构。

d.加强人口素质教育,提高人口综合素质。

e.强化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人口与资源问题。

三、人口与资源的关系及管理在我国的实践1.我国人口与资源的现状: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

2.我国人口与资源管理的主要政策: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管。

3.我国人口与资源管理的成效: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状况逐步改善。

4.我国人口与资源管理的挑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资源供需矛盾仍然严重,环境污染治理任重道远。

综上所述,人口与资源的关系密切,人口增长对资源的需求和压力不断增大。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人口与资源的管理,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习题及方法:1.习题:请简述人口与资源的关系。

首先,要理解资源的定义,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能够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非物质要素。

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

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

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人口、资源和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系统。

人口与资源的关系密切,资源与环境的关系也相互依存。

在人口的持续增长和资源的有限性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人口对资源的需求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对食物、水、能源、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需求也将增加。

例如,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对粮食需求的增加导致农业面积的扩大,这将进一步加剧土地资源的压力。

同时,人口的增长也意味着对能源的需求增加,这将对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人口的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然而,资源的有限性也限制了人口增长的空间。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如果资源的开发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将会导致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退化。

例如,过度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导致了水源的缺乏和水污染的问题,过度的土地开垦导致了土地的退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因此,资源的有限性限制了人口的增长和发展。

另一方面,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开发也对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口的增加导致了城市化的加速和工业化的发展,这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例如,工业化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和污水污染了大气和水体,城市的扩张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同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例如,煤炭和石油的开采和燃烧导致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

为了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各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人口管理,控制人口的增长速度,通过合理的人口政策和措施来平衡人口的需求和资源的供给。

其次,要加强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文献综述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文献综述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文献综述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相关文献的综述非常丰富。

以下是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综述:
1. 人口问题:
中国的人口总量已经超过13亿,人口密度较大,城市化进程快速,人口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人口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等方面。

2. 资源问题:
中国资源问题主要集中在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等方面。

由于国土面积有限和人口众多,资源供求矛盾突出。

相关文献综述包括资源开发利用、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3. 环境问题:
中国环境问题涉及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生态破坏等方面。

相关文献综述包括环境监测与治理、生态保护与恢复、环境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研究。

4. 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中国正在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献综述包括可持续城市规划、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是复杂而敏感的话题,研究和讨论应当符合中国的法律政策,并且注重客观、科学和合理的态度。

人口与资源的关系

人口与资源的关系

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人口与资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人口增长对资源的需求和消耗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

本文将探讨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影响以及可持续利用资源的方法。

一、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压力随着全球人口的迅猛增长,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首先,人口的增加导致了对食物的需求增加。

粮食、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需求量激增,导致农业生产压力增大。

为了满足人口的需求,需要大量的土地耕种和灌溉水资源,而这些资源是有限的。

其次,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加。

水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但水资源是有限的。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再者,人口的增加也对能源资源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能源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人口增长导致了对能源的需求急剧上升,带来了能源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的问题。

二、可持续利用资源的方法为了应对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压力,必须采取可持续利用资源的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推行节约型经济,提倡节约能源和资源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例如,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资源的依赖。

其次,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法规的建设,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

通过减少污染和资源的浪费,保护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有限能源的依赖,推动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通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需求,缓解能源压力。

最后,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培训,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的推动,可以实现更加智能、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

三、人口与资源的良性互动人口和资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也可以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人口的增长需要足够的资源支撑,而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也需要人口的劳动和创造力。

人口增长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可以提供就业机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口健康和教育水平的提升。

《人口、资源、环境》 学历案

《人口、资源、环境》 学历案

《人口、资源、环境》学历案一、人口问题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当今世界,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人口的增长速度过快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

首先,过多的人口意味着对资源的需求增加。

例如,粮食、水资源、能源等基本生活物资的供应可能会面临短缺。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我们需要不断扩大农业生产、开发新的水源和能源,但这往往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其次,人口过多会导致就业压力增大。

就业机会的增长速度往往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这就会导致大量的失业和就业不足。

失业人口的增加不仅会影响社会的稳定,还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另外,人口的快速增长也会给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带来巨大的挑战。

学校、医院和住房的建设可能无法跟上人口增长的步伐,导致教育质量下降、医疗服务不足和住房紧张等问题。

然而,人口问题并不仅仅是数量上的问题,人口结构的变化也会带来一系列的挑战。

比如,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的寿命延长,老年人口的比例逐渐增加。

这会给社会保障体系带来沉重的负担,同时也会影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和经济的发展。

二、资源问题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然而,当前我们面临着资源短缺和不合理利用的严峻问题。

水资源是生命之源,但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许多地区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同时,水污染也使得可用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

在一些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甚至引发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

能源资源对于现代社会的运转至关重要。

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储量有限,且开采和使用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寻找和开发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成为了当务之急。

但目前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仍然较低,其开发和利用还面临着技术和成本等方面的限制。

土地资源是人类进行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基础。

但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严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80%,西北20% 华北、东北80以上%
农业用水 资
有效利用率
源 利
工业用水 重复利用率


不发
达 70-80%
科 学

80%

,国

浪家

30-40% 损
50%,耗水
中 大多采 国 用漫灌
失 严

重国
量是发达国 家6-9倍
• 中国每制造1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其耗能 相当于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英国 的2.97倍,美国的2.1倍。2006年,钢铁、 煤炭、水泥的年消耗量占到世界的25%、 30%、50%,但GDP只有世界的5%。目前
◆人口分布不平衡,东密西疏
※我国东西人口密度之比为9:1
第六次人口普查,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
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其中市辖 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3996万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 人口为22143万人。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 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 加11700万人,增长81.03%;其中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 口增加10036万人,增长82.89%。这主要是多年来我国农村劳动
优生:要生育健康聪明的后代 (提高人口素质的措施)。
只生一个 幸福多多
例 在农村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要想富,
少生孩子多读书”。这顺口溜体现了我国 哪一基本国策?这一基本国策的主要内容 是什么?
例 材料一:第六次人口普查受 材料二:我国人口增长图 教育程度占总人口的比重 (亿人)
14
中国 美国日本 12
森林过伐、草原过牧、近海捕捞过度、矿 产资源也存在着滥采乱伐现象。
据《钱江晚报》报 道,2005年1月6日是我国13亿人 口日。13亿人口要消费、要上 学、要就业、要住房。有了13 亿这个庞大的“分母”,再大 的“蛋糕”也要被切成很小的 份额。原本紧张的水、耕地、 森林等资源将愈加稀缺“地大 物博”成了“地大物薄” 。同 时生态环境的负荷也越来越严 重,“局部改善,整体恶化” 的趋势更加明显。
• 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 下降0.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 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例 材料一:第六次人口普查受 教育程度占总人口的比重
中国
美国日本
粗文盲率
6.72% 不到0.5%
大学文化
3.5% 接近50%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我国人口素质偏低
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老 人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地区,为老龄化地区。
年3.2%的速度在增长.为此我们应该----( D )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严格控制老龄人口增长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④加强公共医疗体系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00年中国城镇农村人口比重
黑河
36%
城镇人口比重 农村人口比重
64%
腾冲
•上面两幅图分别说明了我国人口现状还 具有什么特点? ※农村是我国落实计划生 ◆农村人口多 育政策的工作重点
据了解,我国为 解决每年新增的约 1500万人就业、教 育、医疗卫生(文化 和其它生活需要), 要求国民生产总值 增长6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过多 和过快增长将会 带来哪些问题?
实行计划生育
锦上添花
控制人口数量
是解决人口问 题的首要任务
提高人口素质
是解决人口 问题的重要措 施,也是实现
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 人口与资源、
沙尘暴肆虐北京城
被毁坏的林区
被污染的河流
从以上的图片和资料 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我国存在着人口膨胀、资源 短缺、环境恶化的问题
人口 资源 环境
•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 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 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 5.84%,年平均增长0.57%。
力加速转移和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材料二:我国目前 男女出生性别比
男女出生性别正常比例应该 是103:100至107:100之间
男女
116.9:100
基本特点



口 现 其它特点 状
人口基数大 新增人口多 人口素质偏低
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农村人口多
人口分布不平衡
男女性别比失衡 流动人口急剧增加
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 环境、经济协
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调发展的关键
※提高人口素质,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认真学习,积极锻炼,提高自身素质.
晚婚:比法定婚龄推迟3年以 结婚,即男25周岁,女23周岁 以上结婚。
晚育:女24岁以后生育
有利于控制人口的过快增 长,有利于新增人口的发 育成长。
少生:提倡一孩,控制二孩,杜 绝多孩(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
13.26%
比较我国两次人口普查中人口总量、受教育程
度、年龄构成的数据,说明我国人口状况发生的积 极变化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积极变化的原因。

优质30% 劣质70%,小矿多
铁 铝
资源 耕地 淡水 煤炭
富矿少 优质20%
贫矿多 劣质近80%
资源结构性短缺
资源时空分分布布情不况平衡
东部93%,西北7%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我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统计数据
第五 次
第六 次
人口总量
总人 年均 口 增长
12.66 1.07 亿% 13.04 0.57 亿%
受教育程度(每10万人 中)
大学 高中Hale Waihona Puke 初中3611 11146 人人
8930 14032 人人
33961 人
38788 人
年龄构成 (其中, 60岁以上 人口的比 率) 10.33%
例 预测我国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2040年 2050年 7% 11.7% 15.5% 21.9% 25.1% 27.4%
(1)上述表格直接表明我国人口现状还具着什么特点? ◆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2)针对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32亿,并以每
10
粗文盲率 6.72 不到0.5% 8

6
4
(1)大材学料文一化、二3.5分%别说接明近了5什0%么? 2
0
◆材料一:我国人口素质偏低 1764 1840
三维柱形图
1949 1978 2005 (年份)
◆材料二: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新增人口多。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
措施有哪些? ◆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