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条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艾条熏屋子的正确方法

房间熏艾条的正确方法:用艾条熏房间的时候要先将房间的门关闭,将艾条点燃,放置位置较空安全的地方,人员离开的时候,将门窗关好,然后过一段时间后,半小时左右,就可以进入房间,然后开窗通气即可。
具体步骤:
1、首先我们在熏房间的时候要做好准备工作,我们要把房间门窗关上,然后把自己的易燃物品清理开。
2、我们对于房间多大我们用的艾条量也是不一样的,一般20平方我们只需要点燃一段艾条就足够了,不需要太多,点多了反而浪费资源。
3、我们点燃艾条的熏的时间也是有限制的,最好是三天熏一次,每次一个小时,熏好后打开窗户透风,防止引起火灾。
4、熏房间完成后,打扫多余的烟灰,因为刚燃烧过人员尽量不要进房间,防止艾烟浓度太大引起不适。
5、在开始点燃艾条的时候最好用专门的点火器,因为艾条不是那么容易点燃,如果用打火机点,需要吹一下让艾条充分点燃。
在灭掉艾条的时候,因该用灭火器直接把艾条插进灭火装置,让艾条头的火断掉等一会自己就会慢慢熄灭。
总结
1、房间门窗关上,然后把自己的易燃物品清理开。
2、熏房间艾条的量。
3、熏房间的时间限制。
4、打扫多余的烟灰。
5、点火灭火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艾条温度有点高,注意别灼伤到自己。
艾条不容易灭,防止复燃,发生火灾。
熏艾条的正确方法

熏艾条的正确方法熏艾条是一种常见的中药疗法,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和保健。
它具有独特的功效,可以帮助改善气血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缓解痛症和消除疲劳等。
然而,熏艾条的正确使用方法非常重要,因为不正确的使用方法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熏艾条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帮助大家正确、安全地享受熏艾的好处。
准备工作:1. 选择优质的艾叶。
艾叶的质量直接影响熏艾的效果,因此应选择干燥、无虫害、色泽翠绿的优质艾叶。
2. 制作艾炷。
将优质干燥的艾叶捣碎,在纸上进行卷烟式的制作。
艾叶的量可以根据需求来确定,通常一根艾炷的长度为约15-20厘米。
3. 准备附属物。
使用熏艾时,可能会产生火候、热度等问题,因此需要准备好火盆、火镊、湿毛巾等附属物。
使用方法:1. 确定熏艾的区域。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在身体的特定区域进行熏艾,如穴位、经络、关节等。
也可以选择在室内进行整体的熏艾,以达到改善气场、调节环境等效果。
2. 准备火盆。
选择适合熏艾的火盆,最好是不易燃烧的材质,如陶瓷、金属等。
将艾炷点燃后,放入火盆内。
3. 控制火候。
艾炷点燃后,等待片刻,观察艾炷的燃烧情况。
应注意火候的控制,不要让火焰过大,以免烧伤皮肤。
可通过用火镊捏灭过长的艾叶或将火候不均匀的熏艾吹灭来调节火候。
4. 熏艾的距离和温度。
根据需要和个人耐受程度,调整离艾炷的距离。
通常,离艾炷约5-10厘米的距离比较适宜。
同时,应观察熏艾的温度,确保不会烫伤皮肤。
可以用手或湿毛巾测试温度,如果感觉过热,则需要调整距离或使用湿毛巾进行保护。
5. 控制熏艾的时间。
新手尽量控制每次熏艾的时间在5-10分钟以内,以免对身体产生过大的刺激。
随着使用的熟练度增加,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到15-20分钟。
6. 注意安全事项。
熏艾时应注意室内通风,以免熏艾的烟气积聚导致不适。
同时,火盆应放置在稳固的平面上,以免熏艾时触发火灾等意外情况。
7. 注意个体反应。
每个人的体质和需求都不相同,因此使用前应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对艾炷的反应。
熏艾条的正确方法

熏艾条的正确方法
熏艾条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叶产生的烟雾来治疗身体不适。
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有效缓解一些疾病,但如果使用不当则可能会造成不良影响。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熏艾条的正确使用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熏艾条非常重要。
艾叶的选择要新鲜,质地要细腻,没有杂质。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选择有机种植的艾叶,避免残留农药对身体造成伤害。
此外,熏艾条的大小也要根据使用部位来选择,一般来说,小部位使用小熏艾条,大部位使用大熏艾条。
其次,使用熏艾条时要注意安全。
熏艾条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雾,因此要选择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熏艾疗法。
在熏艾的过程中,要注意烟雾的浓度,过浓的烟雾会对呼吸道造成刺激,对身体健康不利。
另外,熏艾条燃烧时会产生火苗,要注意避免烫伤,尤其是在使用熏艾条的时候要远离易燃物品。
熏艾条的时间也是需要掌握的。
一般来说,熏艾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15-30分钟为宜。
过长的时间会导致烟雾浓度过大,对身体不利。
同时,熏艾的次数也要适当,不宜频繁使用,一周一次即可。
最后,使用熏艾条的注意事项。
在熏艾的过程中,要保持放松的状态,可以选择轻柔的音乐来帮助放松身心。
熏艾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另外,熏艾后要多喝水,帮助身体排出毒素。
总之,熏艾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但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和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熏艾条和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疗效。
希望大家在使用熏艾条时能够注意以上几点,保持身体健康。
艾绒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艾绒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艾绒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很多的药用价值。
艾绒主要采自艾蒿植物,其主要功效包括温经散寒、活血祛湿、清热解毒等,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下面我们详细介绍艾绒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1. 艾绒研粉:首先将干净的艾绒晒干,然后将其研磨成细粉,可用于煮汤、泡脚等使用。
2. 艾绒熏灸:将艾绒研粉均匀敷于艾条上,点燃艾条,将其对准要熏灸的部位,进行温灸治疗。
3. 使用艾绒泡脚:将适量的艾绒研粉放入热水中浸泡,温度控制在38-42度之间,然后将双脚放入水中轻轻搓揉,每次约20-30分钟。
4. 艾绒贴敷:将适量的艾绒研粉与适量的生姜粉混合,加入适量的温开水搅拌成糊状,然后涂抹在患处,用纱布包扎固定。
艾绒的注意事项:1. 使用艾绒时要注意个人身体状况,如果有出血疾病、皮肤炎症、过敏等情况,应避免使用艾绒。
2. 艾绒研粉需晒干后再使用,避免潮湿引起细菌、霉菌等的繁殖。
3. 熏灸时要注意火候,避免烫伤皮肤,艾条点燃后可用手试试距离皮肤的温度是否适宜。
4. 艾绒泡脚时,温度要适度,避免烫伤双脚,同时也应避免将脏物带入水中,保持水质清洁。
5. 艾绒贴敷时应注意用量,避免过量使用,同时也要注意贴敷的时间,一般20-30分钟为宜。
6. 孕妇、小孩及体弱者使用艾绒时要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艾绒作为一种传统中草药,虽然具有很多的药用价值,但是在使用时还是要注意上述的注意事项,保证安全有效地使用。
另外,艾绒也可以与其他中药搭配使用,如与生姜、当归、川芎等药材配伍使用,可以起到更好的药效。
然而,在搭配使用时也要遵循中医药的原则,避免相互抵消或者产生不良反应。
总之,艾绒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很多的药用价值。
在使用时要注意个人身体状况,掌握适当的使用方法,并注意上述的注意事项,以保证艾绒的安全有效使用。
同时,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搭配其他中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艾条的使用方法

艾条的使用方法
艾条的使用方法如下:
1. 找到适合的穴位:艾条能够刺激人体的穴位,所以在使用之前需要找到合适的穴位。
常用的艾条穴位包括肩颈部、背部、腿部等。
2. 准备艾条:将艾草条燃烧,待其燃烧一段时间后吹灭,使其变成微火状态。
注意控制火候,艾条不宜过热,避免对皮肤造成伤害。
3. 将艾条贴在穴位上:将燃烧后的艾条以微火状贴在穴位上,轻轻按压,让艾草的热能渗透到皮肤内。
注意避免艾条直接接触皮肤。
4. 移动艾条:可以适当地移动艾条,以增加刺激范围。
在移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艾条太过靠近皮肤,以免烫伤。
5. 控制时间:使用艾条的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不建议超过30分钟。
如果感到不适或疼痛,应立即停止使用。
6. 注意事项:使用艾条时注意安全,避免在衣物上使用,以防火灾发生。
同时要注意个人的体质情况,若有慢性疾病或者特殊病症,应咨询医生的意见再使用艾条。
艾灸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艾灸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或艾条来热敷穴位,以达到温通经络、活血化淤、调和气血的作用。
艾灸操作简单易学,但在进行艾灸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艾灸的效果和安全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艾灸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
在进行艾灸之前,首先要准备好艾灸工具和艾草。
艾灸工具一般包括艾灸盒、艾灸条或艾灸壶等,而艾草则是艾灸的主要材料。
此外,还需要准备一盆温水和一条干净的毛巾,用来清洁皮肤和保护周围的环境。
二、操作流程。
1. 清洁皮肤,在进行艾灸之前,首先要清洁皮肤,以确保艾灸的效果和安全性。
可以用温水和肥皂清洁皮肤,然后用毛巾擦干。
2. 点燃艾条,将艾条点燃后,等待片刻,让它燃烧一段时间,然后吹灭火焰,使其产生烟雾。
3. 艾灸穴位,将燃烧的艾条放入艾灸盒中,然后将盒口对准要进行艾灸的穴位,轻轻按压,使烟雾渗透到皮肤中。
4. 调节温度,在进行艾灸时,要根据个人的感觉来调节艾灸的温度,以免烫伤皮肤。
一般来说,艾灸的温度应该是热热的,但不至于太烫。
5. 控制时间,艾灸的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不宜过长,以免对皮肤造成损伤。
在进行艾灸时,可以适当调整艾灸的时间,根据个人的感觉来决定。
6. 结束艾灸,艾灸结束后,用温水清洁皮肤,然后用毛巾擦干,避免受凉。
三、注意事项。
1. 避免空腹,在进行艾灸之前,不宜空腹,以免造成身体不适。
最好在饭后1小时进行艾灸,以确保身体有足够的营养和能量。
2. 防止受凉,在进行艾灸时,要注意避免受凉,尤其是在冬季。
艾灸后,可以用毛巾或衣物包裹住艾灸部位,保持温暖。
3. 控制温度,在进行艾灸时,要注意控制艾灸的温度,以免烫伤皮肤。
可以用手感受艾灸的温度,根据个人的感觉来调节。
4. 避免过度疲劳,在进行艾灸时,要避免过度疲劳,以免影响艾灸的效果。
可以选择在休息或睡前进行艾灸,以放松身心,促进睡眠。
5. 避免过多食用刺激性食物,在进行艾灸时,要避免过多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免影响艾灸的效果。
艾条灸常见的操作方法

艾条灸常见的操作方法
艾条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下面是艾条灸常见的操作方法:
1. 准备艾条和火源:选择质量好、燃烧稳定的艾条,并准备好火源,可以是炭火、电炉或艾灸盒。
2. 清洁和准备:洗净双手,并选择一个安静、通风和温暖的场所进行艾灸。
在艾灸前,可以先用温水洗净艾灸部位,或用热敷或热水泡脚来促进血液循环。
3. 规划艾灸穴位:根据需要治疗的疾病或症状,选择相应的艾灸穴位。
常用的艾灸穴位有足三里、气海、关元等。
4. 点燃艾条:将艾条点燃后,等待燃烧一定时间,使艾条表面生成一层均匀的灰烬。
5. 艾灸部位:将点燃的艾条靠近皮肤的适当距离,避免直接接触皮肤,然后缓慢移动艾条,经过艾灸部位,持续一段时间,直到艾灸部位产生红斑或温热感。
6. 控制时间与温度:控制艾灸的时间和温度,避免灼伤皮肤。
一般来说,每个穴位的艾灸时间为10-15分钟左右。
7. 调整次数和频率:根据个人的体质和需要,可以每天进行一次或每隔一天进行一次艾灸。
8. 注意事项:艾灸时注意保持艾条的稳定和燃烧,避免烟尘或火星飞溅。
避免艾灸过频或过久,以免对皮肤造成损伤。
在艾灸后,应保持温暖,避免受凉。
请注意,在进行艾条灸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按摩师的建议。
艾艾灸使用方法

艾艾灸使用方法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它可以通过燃烧艾草制成的艾条来温暖和刺激身体特定的经络穴位,从而调节人体的气血、神经、免疫系统等,达到治疗疾病、保健身体的作用。
艾灸的使用方法十分灵活,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艾灸前,我们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艾灸的操作顺利、安全和有效。
1、准备好艾草艾草是进行艾灸最重要的材料,我们需要购买新鲜、干燥、无杂质的艾草或艾叶。
对于初次使用者,建议选择比较有名的品牌,以免购买到冒充艾草的其它杂草。
2、准备艾杆艾杆是一种木制或竹制的工具,用于安放艾条和搓捻时使用。
艾杆通常有直贯孔和横向穿孔两种设计,直贯孔用于插入艾条,横向穿孔则用于方便搓捻艾草。
3、准备点火工具点火工具包括火机、火柴等,用于点燃艾条。
记得在使用前测试一下能否正常点燃。
4、准备地垫艾灸过程中需要放置地垫,以避免烧伤物体。
地垫可以使用专门的艾草地垫,也可以使用毛毯、浴巾等物品。
二、安放艾条看好它的位置是要安放到哪里后,我们就来进行艾灸的第一步,安放艾条。
1、找准穴位艾条通过燃烧的热量来温暖和刺激穴位,对经络穴位的选择非常重要。
初学者建议从颈部、膝盖等相对较安全、易于找到的穴位开始尝试。
2、准备艾条将艾条从中间断开并将其横向卷成一个扁平的圆形。
通过杆子的直贯孔将圆形的艾草放入杆子内,然后翻转杆子,将里面的艾条挤出。
3、安放艾条艾条可以直接放在穴位上,也可以使用竹签等工具进行悬挂。
重要的是要确保艾条在穴位附近,但不直接接触皮肤,并且不应该被悬挂在空气中。
三、点燃艾条将艾条放在安放的位置后,我们就可以进行第二步,通过点燃艾条来传递热量和刺激。
1、点燃艾条点燃火柴或火机,并将其使离艾条一定距离进行点燃。
然后使用火前或者烛心进行焰前或者烛杆的搓磨来去掉多余的火头,以防灼伤皮肤。
2、注意观察在进行艾灸过程中,需要时刻留意皮肤的变化,以及艾条燃烧的状况。
一旦发现有烟、异味、皮肤不适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条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艾条要怎么用
1、穴位艾灸
取艾条一支点燃后,在穴位上方约10~30mm处熏灸或灼灸,一般每穴灸10分钟左右,至皮肤温热发红,而又不致灼痛或烧伤皮肤为宜,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要灸的穴位或患处,进行熏烧)、回旋灸(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进行灸治)和雀啄灸(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
也可以配合各种艾灸器使用,如温灸盒、温灸架等,主要是为了固定艾条、使用方便。
2、局部艾熏
可以用3~6根艾条,用胶带捆成一排,距离皮肤10~30mm,上下来回艾熏。
如痛经,用6根艾条,来回熏小腹至肚脐,一周2次,一次30~40分钟,促进小腹的血液循环。
如肩周炎,可用3~5根艾条从颈部风池穴到肩峰穴、肩井穴等穴位灸5分钟左右。
在艾熏时,一定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不能受凉。
如腹部受凉、腹泻等,可以用几根艾条熏小腹至肚脐的位置,可以祛寒。
如小孩子遗尿,同时伴有手脚冰凉、面色苍白、舌质淡、舌苔白等症状,可以用1~2根艾条熏肚脐及周围,熏5~10分钟,然后再到背后熏脊柱及肾,可以补气、补肾、祛肾寒。
如有口臭,舌质暗紫或者舌苔发黑,说明脾胃寒气非常重并伴有经络淤阻,可以用3~5根艾条熏小腹到肚脐周围,每天20分钟,隔天一次,坚持一周,口臭就会消失。
3、全身艾熏
(1)全身熏艾条前要喝生姜红枣桂圆羹,以养生补阴。
用3片生姜,10粒红枣(去核),10粒桂圆(去核),加水煮15分钟,倒入粉碎机打成糊状喝下。
(2)将生姜切成薄片,上锅蒸软后备用。
(3)夏季用6~8根艾条(冬天用8~10根),捆成一排,点燃。
(4)将蒸好的姜片贴在后背上。
点燃的成排艾条,保持离姜片半寸到一寸的距离,上下慢慢移动,通常熏30~40分钟。
(5)在小腹及肚脐的周围都贴上姜片,上下熏20~30分钟。
(6)在双小腿的外侧、内侧,从脚踝至膝部上下、来回各熏30~50下。
二、一根艾条迅速赶走痛经
子宫最怕冷
子宫是女人身体里最怕冷的地方。
特别是那些平日就怕冷,手脚容易发凉的女人,一受寒冷刺激,易因寒冷邪气侵袭而出现宫寒。
另一方面,有些女孩特别爱吃冷饮;或者贪图凉快,将空调温度调得
过低;或者是为了漂亮,常穿露脐装或在冬天也着装单薄等。
使身体受寒,寒邪易伤阳气,影响气血运行,进而出现痛经。
宫寒造成的最直接后果是痛经,接下来性欲也会降低。
最糟糕的是没有适宜的温度,胎儿很难生存或发育不良,宫寒型不孕不育由此而来。
由宫寒导致白带增多,阴道内卫生环境下降,从而引发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艾条驱虚寒
对抗宫寒引发的痛经,周颖芳教了大家一个简单易操作的方法做艾条熏灸。
艾条是用中草药艾叶碾碎成绒,再添加其他草药而做成的,药店有售。
当冬季痛经发作时,可以点燃一支艾条,在疼痛部位(下腹部子宫处)以及后背腰骶处的上方平面顺时针回旋熏灸,以10分钟为宜,可以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以及部分治本的作用。
因为,艾绒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艾火穿透力刺激穴位,达到温经通络、祛寒除湿的作用。
“其实,按照严格的中医治疗手法,艾条熏灸应该对准穴位上方。
对宫寒,中医师一般选取两个穴位(肚脐正中直下1.5寸处的气海穴、肚脐正中直下3寸处的关元穴)。
”周颖芳说。
但不懂穴位的人很难找到准确位置,以上面推荐给大家的大面积回旋熏灸,不失为一个简便的好方法。
这种方法还适用于冬季体质虚寒、畏寒怕冷,胃寒常有烂便的人。
怕冷的人回旋熏灸足三里位置和背部脊柱两旁肌肉处(膀胱经所过三处);大便虚溏者回旋熏灸肚脐、肚旁及肚下位置。
专家提醒大家,艾条适合体质虚寒或受寒的人,常有燥热上火症状的人就不适用了。
另外,在施灸过程中,避免烫伤皮肤。
三、艾条使用过程要注意什么
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
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
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
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防火:
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
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注意施灸的时间:
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
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要循序渐进:
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
以后再加大剂量。
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
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四、艾条和艾炷的区别要分清
艾炷
以艾炷灸施灸时,所燃烧的锥形艾团,称为艾炷。
每燃尽一个艾炷,称为一壮。
制作方法
制作艾炷的方法,一般用手捻取纯净陈久的艾绒(或把艾条中的艾绒抽出)置于平板上,用拇、食、中三指边捏边旋转,把艾绒捏成上尖下平的圆锥形小体,不但放置方便平稳,而且燃烧时火力由弱到强,患者易于耐受。
锥形艾团称为艾炷
手工制作艾炷要求搓捻紧实,耐燃而不易爆。
此外,有条件的可用艾炷器制作。
艾炷器中铸中锥形空洞,洞下留一小孔,将艾绒放入艾炷器的空洞中,另用金属制成下端适于压入洞孔的圆棒,直插孔内紧压,即成为圆锥形小体,倒出即成艾炷。
用艾炷器制作的艾炷,艾绒紧密,大小一致,更便于应用。
艾炷有三种规格
根据临床的需要,艾炷的大小常分为三种规格。
小炷如麦粒大,可直接放于穴位上燃烧(直接灸);中炷如半截枣核大;大炷如半截橄
榄大,常用于间接灸(隔物灸)一般临床常用中型艾炷,炷高1cm,炷底直径约0.8cm,炷重约0.1g,可燃烧3~5min。
艾灸条
用艾绒卷成的圆柱形长条,一般市面所售的盒装艾里面装的就是艾条。
一般长20cm,直径1.2cm。
根据内含药物之有无,艾条又分为纯艾条(清艾灸)和药艾条两种。
艾条使用简便,不起泡,不发疮,无痛苦,患者还可以自灸,故临床应用更为广泛。
艾条为圆柱形长条
1、纯艾条
取制好的陈久艾绒24g,平铺在8寸(26cm)长、8寸(26cm)宽,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0.35寸(1.5cm)的圆柱形,越紧越好,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
纯艾条越紧越好
2、药艾条
主要包括普通药艾条,太乙针,雷火针三种。
普通药艾条取肉桂、干姜、木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各等份,研成细末。
将药末混入艾绒中,每支艾条加药末6g。
制法同纯艾条。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