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第三课
《媒介素养》教学大纲

《媒介素养》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英文名称:Medialiteracy 课程学时:32学时适用专业:广播电视学开课单位:人文与艺术学院课程编号:050320170 课程学分:2学分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开课学期:四年级上学期先修课程: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传播伦理与法规二、课程教学目标目标1:系统介绍媒介素养基本原理与知识,将媒介素养知识与理论进行主体的内化目标2:系统介绍媒介素养的细分,分析各类媒介的属性与特征目标3:系统介绍媒介素养的管理,探讨法律与规制的客体钳制目标4: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人生态度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表注:“毕业要求指标点”是指人才培养方案中“二、毕业要求”的相关内容;请在相应的表格内打。
三、课程要求1.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等新闻传播类本科专业学生的一门选修课。
2.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课上教师集体讲授为主,以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上分组讨论、课后巩固运用为辅的教学方式。
3.教学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新闻传播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正确认识人类社会传播发生与发展的历史与规律;对不同媒介,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等音视频媒介以及网络新媒体的传播品性与特征有所把握,并能准确把握其生态与模式;反思技术带来的风险、挑战,法律与规制的客体钳制。
了解新闻传播学界与业界前沿,具备运用媒介素养相关知识知识、理论和方法解释和分析人类传播活动的初步研究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继续深造奠定基础。
4.作业要求:要求学生运用媒介素养知识和理论和方法,对新闻传播活动进行反思。
第1章媒介素养范畴(4学时)知识要点:1.媒介素养的概念、三大基石与三个模式、媒介素养在当代2.媒介素养阶段与层次理论3.怎样提高你的媒介素养4.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的本质和目的重点:媒介素养的概念;三个模式(知识、能力与理解);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批判性思维是提高当代媒介素养的核心工具难点: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媒介素养的三大基石与三大模式5.章媒介本体属性(6学时)知识要点:1.基本概念:媒介、媒体、传媒;媒介类别与媒介载具、媒介视域2.媒介的本体要素:媒介呈现、媒介技术、媒介语言、媒介产品、传媒产业、传媒的本体特征(媒介的偏向性、框架性、媒介效果及传媒铁律)3.传媒本体属性的甄别:基本属性(技术性与工具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产业属性重点:基本概念:媒介、媒体、传媒;媒介类别与媒介载具、媒介视域、媒介呈现、媒介技术、媒介语言、媒介产品、传媒产业、传媒的本体特征难点:传媒本体属性的甄别:基本属性(技术性与工具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产业属性第3章媒介功能与话语权(2学时)知识要点1.媒介的功能:监视功能、联系功能、文化功能、娱乐功能与经济功能2.传媒话语权与影响力重点:媒介的基本功能与传媒话语权、影响力难点:传媒影响力的本质3.章媒介语言与现实(2学时)知识要点:1.媒介语言:性质、符号特征、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区别与联系2.媒介语言符号与现实:媒介构连理论与媒介再现理论重点:媒介语言的性质与符号特征,掌握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区别与联系、媒介构连理论与媒介再现理论难点:符号与符号学相关概念、媒介构连理论与媒介再现理论第5章受众认知与个体差异(4学时)知识要点:1.受众的媒介接触与认知结构:大众受众与小众受众、媒介接触的动机与状态、受众认知2.受众的信息处理与个体差异:三重任务、角色参与性与解读模式、个体差异、受众对媒介信息的反应规律重点:受众的媒介接触与认知结构:大众受众与小众受众、媒介接触的动机与状态、受众认知;受众的信息处理与个体差异难点:受众的信息处理与个体差异:三重任务、角色参与性与解读模式3.章报刊媒介素养(2学时)知识要点:1.新闻纸与数字报:报纸与新闻纸、报媒与数字报2.期刊与数字化阅读:期刊与杂志;期刊的品性和品牌影响力;数字化阅读与电子期刊重点:报纸的品性与职能;报纸生态与盈利模式;“报媒”意识;报刊数字化;品牌化竞争与OA期刊难点:报纸的品性与职能;报纸生态与盈利模式;报刊的数字化3.章影视媒介素养(2学时)知识要点:1.视频媒介的传播特征:多维表达力、纪实性、影像谎言与错误再现2.电影媒介特征与素养:电影的诞生与意义;电影媒介的品性与功能;电影生态与商业模式3.电视媒介特征与素养:电视的诞生与意义;电视媒介的品性与功能;电视生态与商业模式重点:视频媒介的传播特征;电影媒介的品性与功能;电影生态与商业模式;电视媒介的品性与功能;电视生态与商业模式难点:影像纪实中的虚拟环境;影像谎言与假新闻;伪语境与影像的错误再现;虚构作品中的错误再现;传媒对符号的操控性;电影与电视媒介的品性与功能、生态与商业模式第八讲互联网时代与素养(4学时)知识要点:1.聚变的互联网时代与力量:打破隔离贯穿一切(地点界域/破时间规制)、黏合碎片聚合融汇(聚合“创客”和“自组织”、汇聚“众包”与“众筹”、融汇“大数据”和“云计算”)、再构的互联网意义与时代变迁(“去中心化”与“去权威性”、“扁平化”、“融媒介”与“全媒介”)2.互联网媒介的品性与功能:互联网意识、互联网精神、互联网思维、网络媒介特征与品性、互联网媒介的功能与商业模式3.移动终端的互联网媒介特征:移动终端将社会生活互联网化之意义;典型移动终端的媒介品性与功能;移动终端的商业模式与发展趋向重点:网络媒介带给新闻传播的冲击与变化:打破隔离贯穿一切(地点界域/破时间规制)、黏合碎片聚合融汇(聚合“创客”和“自组织”、汇聚“众包”与“众筹”、融汇“大数据”和“云计算”)、再构的互联网意义与时代变迁(“去中心化”与“去权威性”、“扁平化”、“融媒介”与“全媒介”);互联网媒介的品性与功能;移动终端的互联网媒介特征难点:网络媒介带给新闻传播的冲击与变化第9章媒介技术互动与报复(4学时)知识要点1.媒介技术与主体的互动:媒介技术与人格主体、驾驭最新技术性能的媒介研究方法2.技术的报复效应:媒介技术与反作用、技术的“报复效应”3.网络信息安全:网络病毒、黑客与国家安全重点:传媒技术激活了人的主体性、主体媒介技能增长的自发性、媒介学习型技能增长的自觉性、墨菲法则的意义、技术的“报复效应”(网络狂欢、网络谣言、网络暴力和网络诈骗)难点:技术的“报复效应”(网络狂欢、网络谣言、网络暴力和网络诈骗)第10章媒介法规与政策管理(2学时)知识要点:1.传媒的法律与政策规制管理:意识形态化与法律法治;我国传媒政策与管理规制;媒介审判与法律审判2.传媒产品分级制度与媒介伦理:传媒产品的分级管理制度;良知底线与媒介伦理的文治重点:我国传媒政策与管理规制;媒介审判;媒介产品的分级制度难点:传媒的法律与政策规制;媒介产品分级制度:美国与香港经验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应关系表注: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演示法等;请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安排适当的的教学方法,并在相应的表格内打。
2013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第三课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件 人民版必修2

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谭鑫培。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3.民国时期,国产电影取得快速发展 民国时期的著 名电影导演、男女 演员和名作各有哪 些?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难夫难妻》——第一部故事片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有声电影(1926年)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三是播映许多优秀的电视连续剧;
四是出现了许多受欢迎的综艺类节目。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视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视的普及——电视
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却是一
日千里,发展态势呈现出跳跃式的特征。
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
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不能因为人生的道路坎坷,就使自己的身 躯变得弯曲;不能因为生活的历程漫长, 就使求索的脚步迟缓。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你知道电影的发展经历 了怎样一个过程吗?
无声电影 有声电影 彩色电影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1895年,由卢米埃
尔兄弟制作的电影
《火车到站》、 《工厂的大门》在 巴黎公映,标志着 世界电影的诞生。
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
第三课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以中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
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11月13日至24日,12集大型 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隆重推 出。 我们现在可以通过哪些途 径了解这部电视纪录片的 内容?
新教材2023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媒介素养学习活动三辨识媒介信息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

3.蒋干中计 曹操派遣蒋干往江东游说周瑜,并且打探虚实,周瑜热情地招待他 并且和他同榻而眠。蒋干盗得周瑜书信,使曹操误以为蔡瑁、张允与 江东内通,愤怒地将他们处死了。曹操事后醒悟,追悔莫及。蒋干将 假的信息带给了曹操,导致在孙、刘联军火烧赤壁时,曹操损兵折将。 在传递信息时,需要辨别真伪,否则会误人误己。
源判断 (3)逻辑推理(多问几个为什么);
(4)与同类信息进行比较;
(5)实地考证。
辨别提示:
从信息的价 (1)不同角色的人所关注的侧重点不同,说明社会角色的差异决定
值取向判断 了信息价值取向的多样性。
(2)不同个体选择关注不同的信息也体现了信息价值取向的差异。
从信息的时 辨别提示:某些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如天气预报、通知等,我
传播过程中信息失真的具体情况比较复杂:有时,信息本身真实, 但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损耗和扭曲;有时,真实的信息被传播者夸大、 隐瞒、剪裁和篡改,以达成某种目的;有时,信息本身就是假的,以 讹传讹……你碰到过这几种情况吗?你所接触到的信息失真的情况还 有哪些?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北京市某中学第二届校园戏剧节将于近期举行。本届戏剧节将为全 校师生呈现丰盛的戏剧大餐。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外国经 典剧目的演绎,也有反映传统文化的古装大戏;既有对名家名作的致 敬,也有别出心裁的原创与改编。 请以主办方的名义,为本届戏剧节写一则宣传语。要求:语言简明、 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字。
3.下面是一些学校拟写的高考励志标语,请就这些标语的形式和内 容进行点评,要求观点明确,语言鲜明、生动。100字左右。
标语一:提高一分,干掉千人! 标语二:熬一个春夏秋冬,享一生荣华富贵! 标语三:不要像角马一样落后,要像野狗一样战斗!
第八章 广告媒介 (《广告学概论》PPT课件)

(五) 逆向广告活动的兴起
“产销者”
营销传播过程中不再仅仅是广告主、广
告公司、广告媒介才能充当信息源,作为消
费者的终端用户也可以成为广告信息的制造
消费者 者和传播者。
(六)广告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服务
原来广告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基于单个广告表现的创意能 力,如今在融合化的广告形态中,需要的是营销传播整体的创 新能力、营销的创新能力以及服务的创新能力。
2016年,在视频网站上投 放的农夫山泉广告都有一 句提醒,非VIP用户也可 以在任意时间选择免费关 闭广告。
第一节 广告媒介概述
三、广告媒介的存在观 (一)广告媒介的普遍性
广告媒介无处不在,除了传统的大众媒体、分众媒体, 任何介质都可作为广告媒介。 例:宝路薄荷糖广告
宝路薄荷糖利用苏格 兰的一场雪,用大印 章在雪地上印出一大 颗 “糖”,给早晨推 开门的人们一大惊喜 。
片方贴片广告 发行方贴片广告 院线贴片广告 影院贴片 (3特性
精准性、互动性、网络性、社区性、服务性
(二)互联网类型
1.按内容构成划分 (1)综合门户型,如新浪、网易 (2)垂直型,如去哪儿、汽车之家
第二节 广告媒介类型和特征
2.按技术特性划分 SNS类、视频类、LBS类、AR类 3.按主导者划分 企业类、媒体类、服务商类 4. 按交易模式划分 (1)B2B,如阿里巴巴 (2)B2C,如天猫 (3)C2C ,如淘宝
第二节 广告媒介类型和特征
(三)用户特性
聚集性、自我性、多样性
(四)广告特性与广告形式
1.硬广告 硬广告指直接介绍商品、服务内容的传统形式的广告。 2.互动广告 优势: 广告表现更生动;时效性更强,效率更高; 无限的接触时间或空间;信息内容与形式的个人化; 精准地投放与效果测量;可实现广告效果直接转化为销售额。 劣势: 只适用于部分受众和部分产品。
媒介管理学概论课件第三章媒介战略管理

• 4、权威性 • 战略决策是必须坚决执行的,这与战略构
想有区别。 • 5、抗争性 • 制定媒介战略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在激烈
• 媒介多角化战略是指媒介组织适应战略环境的要 求,通过战略性资产重组以及人、财、物、讯资 源的再整合,内部资源向外部其它行业或部门的 渗透和扩张,同时生产和提供两种以上基本经济 用途不同的产品或服务,达到以媒介产业为主, 涉足多个行业或部门,以期实现规模优势,降低 组织风险,营造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行为。
三种途径实现多角化经营:
• 1、内部发展 • 所谓内部发展,是指从媒
介组织内部发展新的媒介 产品,进入新的产业,从 而实现多角化经营。 • 2、购并 • 所谓媒介购并,是指一个 媒介组织以特定的方式, 取得其他媒介组织或经济 实体的全部资产或控制权, 以扩大经营规模和经营范 围的一种经济活动。(时 代华纳)
• 1、回避控制 • 具体可操作的手段有:(1)集中管理(2)风险共担(3)
计算机控制(4)转移和放弃
• 2、活动控制 • 常见做法:(1)行为规范和限制(2)经济责任
制(3)事前审查 • 3、绩效控制 • 所谓绩效控制,就是以媒介组织工作的成效为中
心,通过绩效责任制来达到有效的控制。
• 4、人力资源控制
• 2、纵向购并(Vertical Merger)
• 纵向购并也称作纵向一体化。一个媒介组织尤其 是大型媒介组织需要多个生产工序、工艺相配合, 才能组成合理有序的生产秩序。
• 3、混合购并(Conglomerate Merger)
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大纲及活动方案

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大纲及活动方案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媒介素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媒介批判思维和技能,以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的媒介环境。
课程适合中学或小学高年级学生。
课程大纲:第一部分: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理论1. 媒介素养的定义和内涵2. 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3. 媒介产业和媒介文本第二部分: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技巧1. 识别和解读媒介信息2. 分析媒介文本和广告3. 批判性思考和评估媒介信息4. 安全和健康地使用媒介第三部分:媒介素养教育的案例分析1. 社交媒体和网络伦理2. 媒介与性别角色认知3. 媒介暴力与身心健康第四部分:媒介素养教育的评估方法1. 媒介素养评估的目标和原则2. 媒介素养评估的方法和工具3. 学生的自我评估和反思活动方案:第一部分: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理论1. 讲座:讲解媒介素养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媒介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媒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分享自己对媒介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部分: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技巧1.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具体的媒介文本和广告,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估能力。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实际情境下如何安全和健康地使用媒介。
第三部分:媒介素养教育的案例分析1. 专题讲座:邀请专家讲解社交媒体和网络伦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媒介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2. 小组调研:让学生分组调查社交媒体使用情况,以及如何合理使用社交媒体,促进个人发展。
第四部分:媒介素养教育的评估方法1.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具体的媒介素养评估案例,了解评估的方法和工具,培养自我评估和反思能力。
2.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媒介素养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总结:本课程通过讲座、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专题讲座、小组调研和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全面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媒介素养的重要性,掌握媒介批判性思维和评估技能,提高对媒介信息的识别和解读能力,为在现代社会中安全和健康地使用媒介奠定基础。
《媒介经营与管理》教学大纲

《媒介管理与经营》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媒介经营概论(一)本章学时数 4课时(二)教学要求1.了解媒介经营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2.把握媒介经营的发展趋势(三)教学内容第一节产业化进程中的媒介经营知识要点:一、媒介产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二、媒介产业分工三、传媒业界定第二节媒介经营理论的研究范畴知识要点:一、研究对象微观层面和宏观侧面二、媒介经营管理的学科性质三、媒介经营管理的学科发展第三节媒介经营的利润与市场知识要点:一、媒介经营收入的基本结构二、媒介经营收入的市场因素三、媒介经营收入的市场结构第四节媒介经营的发展趋势知识要点:一、跨媒介经营二、多元化经营三、品牌化经营四、资本运营第二章媒介市场(一)本章学时数 4课时(二)教学要求1.了解媒介市场的基本含义和特征、要素和主要结构2.理解媒介市场结构与市场评价(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媒介市场的形成、发展和特征知识要点:一、市场的概念二、媒介市场形成标志三、媒介市场发展动因和阶段四、媒介市场特征第二节媒介市场构成要素知识要点:一、信息内容二、注意力资源三、信息需求和广告第三节媒介市场结构与竞争知识要点:一、媒介市场结构的判断标准二、媒介市场结构类型第四节:媒介市场评价知识要点:一、媒介经济景气评价分析二、内容资源评价三、媒介广告、受众、竞争力评价第三章媒介产品(一)本章学时数 4课时(二)教学要求1.了解媒介产品的特征和特殊性2.把握媒介产品的生产流程和发展现状(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媒介产品及其特征知识要点:一、媒介产品概念二、媒介产品特征三、媒介产品特殊性第二节媒介产品类型与生产机构知识要点:一、媒介产品不同形态二、媒介产品的特性三、媒介生产机构种类第三节媒介产品生产流程知识要点:一、产品生产的基本要素与环节二、报纸生产流程媒介融合产品的生产三、第四节媒介产品生产现状知识要点:一、纸媒生产现状二、电子媒体生产现状三、网媒生产现状第四章媒介广告(一)本章学时数4课时(二)教学要求1.了解媒介广告的界定和资源分类2.把握媒介广告编排和广告定价,理解广告经营和广告市场现状(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媒介广告概述知识要点:一、媒介广告的界定二、媒介广告的作用和地位第二节媒介广告资源的分类和开发知识要点:一、媒介广告资源的分类标准二、媒介广告资源的开发第三节媒介广告资源的编排与定价知识要点:一、媒介广告资源的编排策略二、媒介广告定价的影响因素三、媒介广告效果的评估第四节媒介广告经营与发展现状知识要点:一、媒介广告经营方式二、媒介广告发展现状第五章媒介受众市场分析(一)本章学时数4学时(二)教学要求1.了解媒介受众市场需求和细分2.把握受众研究方法(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媒介受众需求知识要点:一、媒介受众概念二、媒介受众特征三、媒介受众需求第二节媒介受众细分知识要点:一、媒介受众细分标准二、媒介目标市场三、媒介受众定位第三节媒介受众市场研究知识要点:一、媒介受众市场研究指标二、受众市场研究方法第六章媒介形态与跨媒介经营(一)本章学时数 4课时(二)教学要求1.了解媒介形态种类2.掌握跨媒介经营的实践(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媒介形态概述知识要点:一、媒介形态的概念二、媒介形态的分类第二节传统媒介形态及其特征知识要点:一、传统媒介形态二、传统媒介形态的特征第三节新媒介形态及特征知识要点:一、新媒介形态二、新媒介形态的特征第四节跨媒介经营知识要点:一、跨媒介经营的概念与意义二、跨媒介经营的实践三、跨媒介协作第七章媒介管理概论(一)本章学时数 4课时(二)教学要求1.了解媒介管理的概念和研究范畴2.掌握媒介管理的基本原则3.学问分析媒介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媒介管理概念与研究范畴知识要点:一、媒介管理概念二、媒介管理与媒介经营区别三、媒介管理的研究范畴第二节媒介管理的基本原则知识要点:一、整体原则二、效率原则三、价值和动态原则第三节我国媒介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知识要点:一、媒介管理面临的问题二、新媒体时代媒介管理面临的挑战第八章媒介战略管理(一)本章学时数 4课时(二)教学要求1.了解媒介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2.掌握媒介战略管理的环境分析(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媒介战略管理概述知识要点:一、媒介战略概念二、媒介战略管理理论沿革第二节媒介战略环境分析知识要点:一、外在环境分析二、内部环境分析三、媒体WWOT分析第三节媒介战略管理分析知识要点:一、战略分析二、战略规划三、战略实施和控制第四节媒介战略管理的实现知识要点:一、核心能力战略二、运营战略三、STP战略第九章媒介管理管理的政策法规和法律环境(一)本章学时数 4课时(二)教学要求1.了解我国大众媒体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2.理解我国媒体法律法规的原则,以及不同媒介的法律法规(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大众媒介法律和法规体系知识要点:一、大众媒介法律和政策制定的必要性二、媒介管理法律体系第二节我国媒介政策体系知识要点:一、总体政策二、基本政策三、基本政策第三节媒介管理机构和管制规定知识要点:一、意识形态系统二、行政管理系统三、广播电视管制规定四、互联网管理规制第十章媒介组织(一)本章学时数 4课时(二)教学要求1.了解传媒组织结构的类别和变革发展的趋势2.把握中国传媒组织集团的结构类型和发展方向(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媒介组织的内涵知识要点:一、媒介组织内涵二、组织的理论三、媒体组织设计的任务第二节媒介组织结构知识要点:一、媒介组织基本形式二、影响媒介组织结构的因素三、媒介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第三节未来媒介组织知识要点:一、现阶段媒介组织存在的问题二、媒介组织未来变革的发展方向三、媒介组织变革的特点第十一章媒介人力资源管理(一)本章学时数 4课时(二)教学要求1.了解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因素2.把握媒体薪酬和人才招聘的管理(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媒介人力资源的特征和意义知识要点:一、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二、媒体人力资源的特征三、媒体人力资源的意义第二节媒体人力资源的影响因素知识要点:一、影响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内部因素二、影响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因素三、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任务第三节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知识要点:一、人力资源规划和预测二、人员招聘和甄选三、人力资源培养第十二章媒介营销渠道(一)本章学时数 4课时(二)教学要求1.了解媒介渠道的界定和流程2.理解印刷媒体、电子媒体、新媒体渠道运作与管理(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媒介渠道概述知识要点:一、媒介渠道的界定二、媒介渠道的流程三、媒介渠道的功能第二节印刷媒体、电子媒体、新媒体的渠道运作和管理知识要点:一、印刷媒体渠道二、电子媒体渠道三、新媒体渠道第三节媒体渠道运作和管理发展趋势知识要点:一、渠道多元化二、操作专业化和渠道细化三、营销科学化第四节传媒营销知识要点:一、我国传媒营销传统作何策略二、我国传媒营销存在的问题三、我国传媒营销的发展第十三章媒介技术管理(一)本章学时数 2课时(二)教学要求1.了解媒介技术发展的演进以及技术对媒介的影响2.理解数字时代的媒介技术管理环节(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媒介技术演进历程和发展知识要点:一、印刷媒介技术二、电子媒介技术三、互联网技术第二节技术对对媒介的影响知识要点:一、媒介技术的作用二、技术对媒介的影响表现第三节数字时代媒介技术管理知识要点:一、媒介内容生产环节的技术管理二、媒介产品流通环节的技术管理三、数字时代么街管理的发展趋势第十四章媒介财务管理(一)本章学时数 2课时(二)教学要求1.了解媒介管理的概念和内容2.把握媒介组织的资本运作和运营绩效管理(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媒介财务管理概述知识要点:一、媒介财务管理的概念二、媒介财务管理的内容三、媒介财务管理的作用第二节媒介组织的资本运作知识要点:一、媒介资本组成二、媒介资本运作方式第三节媒介组织的资本运作和成本控制知识要点:一、媒介组织的资本运作问题二、如何进行媒介成本控制第十五章媒介创新(一)本章学时数 4课时(二)教学要求1.了解媒介长创新的基本含义2.掌握我国媒介创新存在的问题(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媒介创新含义和内容知识要点:一、媒介创新的含义二、媒介创新的问题第二节媒介创新的必要性知识要点:一、媒介竞争的要求二、社会结构转型的要求第三节媒介创新的切入点知识要点:一、媒介制度创新二、媒介组织管理创新三、媒介经营和技术创新第四节我国媒介创新现状和存在问题知识要点:一、媒介创新工作的新进展二、媒介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三、媒介创新工作发展方向三、学时分配表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实务,在知识的阐述和案例的列举中要多联系中国媒介市场实际,使之既忠实于学科知识,又通俗易懂。
政治必修三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完整版)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本导入: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文化的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文化传播的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格局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世界上许多以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类著称的文化遗产,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等,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为了使不同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
为什么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A(文化多样性的作用)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B(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关系简述)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C(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D(必然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同时,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品类发展指数
品牌发展指数和品类发展指数的关系
高品牌发展指数 高品类发展指数 高市场份额 好的潜力市场
低品牌发展指数 低市场份额 好的潜力市场
低品类发展指数
高市场份额 销售下降的监控
低市场份额 差的潜力市场
例子: 误导的指标数字
年龄
成人总数%
白兰地饮用者%
指标
20-25 25-35 35-45 45+
品牌发展指数
…
品牌发展指数是品牌销售能力的测量.
% 市场中品牌的销售总数
品牌发展指数 = % 市场中的人口总数 吉隆坡的品牌销售(在马来西亚的%) 吉隆坡的人口 (在马来西亚的%) 14% = × 100= 200 × 100
7%
品牌发展指数和品类发展指数的关系
高品牌发展指数 高品类发展指数
低品牌发展指数
% 51 49
1086 ’ 000 678 407
CDI % 62 37 123 76
631 ’ 000 403 228
BDI % 64 36 125 73
366 ’ 000 215 151
BDI % 59 41 115 84
151 ’ 000 88 63
BDI % 58 42 114 85
249 654 672 589 657 315 658 392 143 120
通常在两者之间比较能提出有趣的差异 品牌发展指数 年龄 麦当劳
18 – 34岁 120 > 107 35 – 44岁 114 > 105 45 – 54岁 92 < 100 55 – 64岁 77 < 92 65岁以上 58 < 81 明显地, 麦当劳业务机会客户将会是年长的一群.他们在速食店 用餐, 但不是麦当劳.
根据去年的广告行为作合理延伸
有效 & 有特色的媒体方案
主要特征:
7 在有充分理由的支持下,提出不同媒体预算 的考虑/变化 展示有创意的媒体策略/提案风格
8
9
客户使用客户的语言
策略性的媒介计划
策略性的媒介计划是在市场目标的理念下为品牌 提供最好的媒介解决方案.
其中包括 :
1. 2. 3. 4. 5. 6.
90
100 平均
110
在平均以下 < 90
超出平均 110 +
品类发展指数
…
品类发展指数是作为某一品类在整体在整体人口 比例下的对比,而显示品类销售的一个测量
% 市场中一个品类产品的销售总数 品类发展指数 = % 市场中的人口总数 吉隆坡的品类销售 (在马来西亚的%)) 吉隆坡人口数 (在马来西亚的%) 10% = 7% × 100 = 143 × 100
全部质量 年龄 总数POPN % 购买钢笔 % CDI PARKER % BDI CROSS % BDI
15-19
20-30 30-40
3
23 26
14
36 28
467
157 108
14
37 27
467
161 104
11
40 29
367
174 111
40+
42
21
50
22
52
18
43
消费者 属性
速食
% 人口 40 18 13 13 16 100 % 使用者 43 19 13 12 13 100 指标 107 105 100 92 81 100
3.
品牌发展指数/品类发展指数
品牌发展指数(或BDI)
品类发展指数(或CDI)
显示特定产品使用者的层面.
显示一完整品类的使用者的层面. : 品类发展指数 所有速食食品
市场行销排忧解难
提供有效且有特色的 解决方案 !
有效 & 有特色的媒体方案
主要特征:
1 能与市场行销方案/广告的目的整合
2
展示对客户业务的充分了解
(问题 / 机会)
3
能配合所需的广告任务
有效 & 有特色的媒体方案
主要特征:
4 正确地确定目标对象 – 人口层面和行为习惯
5 6
探讨与广告任务有关的不同媒体的主要特征
制定媒体计划至少有 80% 针对目标覆盖 不是 ! 媒体目标 在上市期中以电视广告作为主要的媒体 是! 在整年的媒体投放中要有连贯性的品牌知名度 是! 品牌份额比去年增加5% 不是 ! 市场目标 从竞争对手抢夺消费者,及告知消费者我们的品牌比其 它的优胜 不是 ! 市场策略
有效的媒体策略为
例子: 练习
¸ Â ß É Ò Ô Þ ¸ Â Í É Ò ¸ Â ß É Ò Ô Î Å ¹ » É Î ³À Ó ± Ï ð · Ã Ï · Ä ® ê ä à À · ê 25Ê · 25-35Ê ê · ê Ñ È 35Ê Ó Î
Î Å ¹ »
1±
2-3±
3±Ñ È Ó Î
品牌A 使用者 VS. 使用量
× 100
举例
=
% 年龄35-39岁的家庭主妇所占比率 × 100 % 年龄35-49岁的 人口所占比率 = 27 18 = 150 × 100
2.
指数 指数是通常地表明使用者购买产品的偏向.这个数字关系着使用者 比率与人口比率的比较.
例子: 年龄
18-34岁 35-44岁 45-54岁 55-64岁 65岁以上
6 15 15 15 7 15 9 3 3
6 71 97 119 148 119 233 158 73 78
1 7 9 11 14 11 21 15 7 7
10 45 60 83 93 156 146 167 211 269
4 36 64 67 84 68 152 87 33 31
1 6 10 11 13 11 24 14 5 5
媒介目标 媒介计划目标 地理考量 排期考量 媒介比重 创意考量
什么/谁 谁 哪里 何时 多少 用何方法
你想告诉谁
你想籍广告来影响 哪一种人群 ? 对目标对象的了解 将对媒体计划和购 买的效果起极大提 高作用
媒介基本课程:第二课
如何识别和定义你的目标观(听)众
如何识别目标观(听)众
1.介绍 2.工具 3.辨认 4.描写 5.定义 6.测量法 7.技术 8.调研 9.改变 10.提示 11.举例
使用者
使用者比率% 使用量/购买次数 年度
数量
数量所占比率
18-34 35+
1,000,000 1,000,000 2,000,000
50% 50% 100%
2× 1× 1.5
2,000,000 1,000,000 3,000,000
67% 33% 100%
指数
=
% 在人口层面中的使用者比率 同样层面的人口比率 %
24% 39% 16% 20%
22% 39% 35% 4%
92 100 219 20
误导的指标数 - 高的指数不一定是最好的潜力市场. • 总是检查较大指标的使用数量和人口多少. • 不要选择高指数,当它表现为一个小的市场.
• 考虑较大的市场,即使它可能有一个相对低的指数.
• 通常, 我们考虑处于90-110之间的平均值.
58 83 115 120 125 136 154 207 266 317
188 46 60 50 62 73 48 29 33 41
30 7 10 8 10 12 8 5 5 6
60 97 115 116 126 152 163 195 270 213
93 22 41 36 36 2932 16 21 37 137
目标观(听)众识别 影响市场行销计划的很多元素
排期表
业务
业务来源
ROI
媒介
到达率,接触率 媒介战术
目标听众 沟通渠道
概念
包装 地方 实行 价格
市场
创意
交流必须通过两种方法到达:
一个至一个 One to One 集体 Aggregate 广告活动的成功依赖有效 与之交流的个体数量.
广告消息的成功依赖 有效沟通到每一个体.
媒体策略
我们怎样达到目标 ?
媒体目标
目标 & 策略
以下哪些是媒体的策略 ?
制定媒体计划至少有 80% 针对目标覆盖 在上市期中以电视广告作为主要的媒体 在整年的媒体投放中要有连贯性的品牌知名度 品牌份额比去年增加5% 从竞争对手抢夺消费者,及告知消费者我们的 品牌比其它的优胜
以下哪些是媒体的策略 ?
0 27 53 86 86 142 163 144 270 322
2,229 338 370 306 349 341 209 106 87 137
50 8 8 7 8 8 5 2 2 3
312 68 103 89 106 112 78 53 56 105
29 6 9 8 10 10 7 5 5 10
知道与谁交流而作为中心部分,能达到沟通 的两个目的
1. 辨认
2. 描绘
3. 定义
4.测量尺度
1.辨认
2.描绘
3.定义
4.测量尺度
目标
识别谁可直接有 效的传达讯息 • 使用者分层 • 人口统计分析 • 心理分析
分层
• 媒体目标 • 目标群
描写目标 • 人口层面 • 心理层面 • 行为 启示予: • 创造性的策略 和 实行 • 媒体策略和计 •目标群 划
11 39 68 81 91 154 164 158 164 184
1 21 24 51 51 51 78 63 23 28
0 6 7 14 14 14 21 17 6 8
5 39 44 106 95 198 145 197 197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