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条示龙场诸生
教条示龙场诸生

卤莽耳。谬为诸生相从于此,每终夜以思,恶且未免,况于过乎?人谓“事师无犯无隐”,而遂谓师无可谏,非也. 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也。诸生责善,当自吾始。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诸生试观侪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明·王守仁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其慎听毋忽!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昔人所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教条示龙场诸生》原文及译

《教条示龙场诸生》原文及译诸生相从于此,甚盛。
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
其慎听,毋忽!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今学者旷废隳①惰,玩岁愒②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
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⑧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而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勤学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
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诸生试观侪辈③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改过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
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
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④也。
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⑤。
然亦不当以此自歉,遂馁⑥于改过从善之心。
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虽昔为寇盗,今日不害为君子矣。
若曰吾昔已如此,今虽改过而从善,将人不信我,且无赎于前过,反怀羞涩凝沮⑦,而甘心于污浊终焉,则吾亦绝望尔矣。
教条示龙场诸生的全文意思

教条示龙场诸生的全文意思
原文: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今学者旷废隳惰,_岁_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
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
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译文:
志向不能立定,天下便没有可做得成功的事情。
虽然各种工匠有技能才艺的人,没有不以立志为根本的。
现在的读书人,旷废学业,堕落懒散,贪玩而荒费时日,因此百事无成,这都是由于志向未能立定罢了。
所以立志做圣人,就可以成为圣人了;立志做贤人,就可成为贤人了。
志向没有立定,就好象没有舵木的船,没有衔环的马,随水漂流,任意奔逃。
《教条示龙场诸生》

《教條示龍場諸生》《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五(武宗正德元年,王守仁三十七歲,以上書救戴銑等,忤宦官劉謹,廷杖幾死,貶為貴州龍場驛丞。
時龍場猶窮荒不文,守仁日與諸生講學不輟,書此教條以為訓示。
)諸生相從於此,甚盛。
恐無能為助也,以四事相規,聊以答諸生之意。
一曰立志,二曰勤學,三曰改過,四曰責善。
其慎聽,毋忽!立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
今學者曠廢隳(音:灰)惰,玩歲愒(音:慨) 時,而百無所成,皆由於志之未立耳。
故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昔人所言:「使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鄉黨賤惡之,如此而不為善,可也。
為善則父母愛之,兄弟悅之,宗族鄉黨敬信之,何苦而不為善、為君子?使為惡而父母愛之,兄弟悅之,宗族鄉黨敬信之,如此而為惡,可也。
為惡則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鄉黨賤惡之,何苦必為惡、為小人?」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勤學已立志為君子,自當從事於學。
凡學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篤也。
從吾遊者,不以聰慧警捷為高,而以勤確謙抑為上。
諸生試觀儕輩之中,苟有「虛而為盈,無而為有」諱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資稟雖甚超邁,儕輩之中,有弗疾惡之者乎?有弗鄙賤之者乎?彼固將以欺人,人果遂為所欺,有弗竊笑之者乎?苟有謙默自持,無能自處,篤志力行,勤學好問;稱人之善,而咎己之失;從人之長,而明己之短;忠信樂易,表裡一致者;使其人資稟雖甚魯鈍,儕輩之中,有弗稱慕之者乎?彼固以無能自處,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為無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諸生觀此,亦可以知所從事於學矣!改過夫過者,自大賢所不免;然不害其卒為大賢者,為其能改也。
故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
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於廉恥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於孝友之道,陷於狡詐、偷刻之習者乎?諸生殆不至於此。
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誤蹈,素無師友之講習規飭也。
諸生試內省,萬一有近於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當以此自歉,遂餒於改過從善之心。
【王阳明经典名句】《教条示龙场诸生》

【王阳明经典名句】《教条⽰龙场诸⽣》原⽂:诸⽣相从于此,甚盛。
恐⽆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之意。
⼀⽈⽴志,⼆⽈勤学,三⽈改过,四⽈责善。
其慎听⽏忽!译⽂:你们追随到这⾥,情真意切,很⾼兴。
担⼼没有什么可以帮助的,⽤四条要求互相勉励,来答谢各位同学的厚意:⼀是⽴志;⼆是勤学;三是改过;四是责善。
你们要认真听,不要不重视。
——《教条⽰龙场诸⽣》原⽂:志不⽴,天下⽆可成之事。
译⽂:志向不树⽴,天下就没有可以做成功的事情。
——《教条⽰龙场诸⽣》原⽂: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百⽆所成,皆由于志之未⽴⽿。
译⽂:如今求学之⼈懒散怠慢,荒废时⽇,最终⼀事⽆成,都是由于志向没有树⽴。
——《教条⽰龙场诸⽣》原⽂:⽴志⽽圣,则圣矣;⽴志⽽贤,则贤矣。
译⽂:⽴志成为圣⼈,就可以成为圣⼈;⽴志成为贤⼈,就可以成为贤⼈。
——《教条⽰龙场诸⽣》原⽂: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译⽂:但凡学习不勤奋,⼀定知道他的志向还不坚定。
——《教条⽰龙场诸⽣》原⽂:夫过者,⾃⼤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贤者,为其能改也。
故不贵于⽆过,⽽贵于能改过。
译⽂:错误,从⼤贤⼤能之⼈开始,没有谁能免除,然⽽过错对贤能之⼈没有造成不良影响,是因为他们能知错就改。
所以不以没有过错为贵,⽽以善于改正错误为贵。
——《教条⽰龙场诸⽣》原⽂: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善道之。
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可从,绎之⽽可改,有所感⽽⽆所怒,乃为善⽿。
译⽂:互相监督、提醒,使对⽅品格臻于⾄善,是朋友之间应该具备的品质,这需要忠⼼告诫并循循善诱说给朋友听。
尽⼼尽⼒体现你对他的关⼼爱护,采⽤委婉的表达⽅式,使他能听你的劝告并在⾏动上体现,⾃⼰弄懂道理并能改正,有感触⽽不发怒,于是改正缺点达到完美。
——《教条⽰龙场诸⽣》原⽂:谏师之道,直不⾄于犯,⽽婉不⾄于隐⽿。
译⽂:在⽼师⾯前提意见,直⾔相谏不能说是冒犯,婉⾔规劝也要让他听到。
——《教条⽰龙场诸⽣》【翻译:李⼩龙】。
教条示龙场诸生原文及译文

教条示龙场诸生原文及译文原文:教条示龙场诸生,乃谓诸生:“后世之人,当于疲惫之际,乃志存高远,乃志永存。
”乃教诸生:“身安心静,乃可以追求真理。
”乃谓诸生:“生时当如南方之风,起而行之,不以物累,不以情扰。
如北方之水,激流而不撼岸,无一物能禁其去也。
”乃教诸生:“处事当如东方之木,虽受风霜之厉,仍笔直向上,勿断勿弯。
如西方之钟,一日百善,不以时日而变化。
”乃告诸生:“思维当如天地万物之大,能融而无痕,能包容而不疲,能变化而不失其真。
”乃谓诸生:“志向当如星辰之远,不以云遮也。
行为当如江河之宽,不以石障也。
生命当如苍茫之深,不以悲伤也。
”乃示诸生:“心境当如晴空之明,不以云遮也。
情感当如泉水之缓,不以石阻也。
生存当如森林之广,不以火焚也。
”乃告诸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物皆成仁。
”乃教诸生:“养心当如山川之恒,不以时移。
养性当如日月之坚,不以云敛。
养静当如虚空之明,不以物蔽。
”乃谓诸生:“日出而极目,月悬而深思,星光而入室,真理自得也。
”乃示诸生:“天地之道,清净无尘;日月之德,光明无瑕。
”乃教诸生:“身当如琴瑟之音,鸣而和鸣,不相干涉。
心当如明镜之面,照而不存,无恍惚。
”乃告诸生:“求真理者,当从严守道,不得有缺憾。
”乃谓诸生:“行此教条,可得真理也。
得真理者,行于道,达于德,生于命。
”译文:教条示龙场诸生,对诸生说:“后世之人,在疲惫之际,应当志存高远,志永存。
”并教诸生说:“只有身体安宁,心灵静谧,才可以追求真理。
”他又对诸生说:“生而行之,如南方风一般,顺势而为,不被物负担,不受情感困扰。
如北方水流,激流向前,无物可阻止其前行。
”并教诸生说:“待人接物,如东方之木,虽受风霜之磨砺,但仍坚直向上,不弯不断。
如西方之钟,百善孰寻,不受时日而变易。
”他告诸生之事:“思维如同天地万物之大,能融会贯通,包容万物而不疲倦,变化万千而不失其真。
”他对诸生说:“志向如星辰之遥远,不受云雾遮挡。
行为如江河之宽广,也不受石头阻挡。
阳明心学原文学习(一)《教条示龙场诸生》

阳明心学原文学习(一)《教条示龙场诸生》前言:今天这个时代有没有一种价值观适用于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领域,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文化。
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500多年前阳明心学提出的---致良知。
我们从源头出发,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系统学、深入学、跟进学,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
追寻着500年前的圣人智慧,做一个致良知的践行者和印证者,做祖国建设发展的志愿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用心将圣贤文化带给全世界,共创自省、利他、致良知的积极生态圈。
教条示龙场诸生(明王阳明)诸生相[xiāng]从于此,甚盛。
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
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
其慎听,毋[wú]忽!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今学者旷废隳[huī]惰,玩岁愒[kài]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
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昔人所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wù]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
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
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wù]之,何苦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勤学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
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dǔ]也。
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yì]为上。
诸生试观侪[chái]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huì]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jīn]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chái]辈之中,有弗[fú]疾恶[wù]之者乎?有弗[fú]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fú]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chí],无能自处,笃[dǔ]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jiù]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lè]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chái]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suì]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改过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zú]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
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

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翻译原文:《教条示龙场诸生》诸生相从于此,甚盛。
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
其慎听,毋忽!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今学者旷废隳①惰,玩岁愒②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
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⑧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而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勤学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
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诸生试观侪辈③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改过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
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
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④也。
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⑤。
然亦不当以此自歉,遂馁⑥于改过从善之心。
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虽昔为寇盗,今日不害为君子矣。
若曰吾昔已如此,今虽改过而从善,将人不信我,且无赎于前过,反怀羞涩凝沮⑦,而甘心于污浊终焉,则吾亦绝望尔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条示龙场诸生 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
”其慎听,毋忽。
立 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今学者旷废隳(hui )惰,玩岁愒(kai )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
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而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勤 学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
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诸生试观侪(chai )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已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
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
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改 过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
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
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chi )也。
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不痛自悔咎。
然亦不当以此自歉遂馁(nei )于改过从善之心。
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虽昔为寇盗,今日不害为君子矣。
若曰吾昔已如此,今虽改过而从善,将人不信我,且无赎于前过,反怀羞涩凝沮,而甘心于污浊终焉,则吾亦绝望尔矣。
责 善 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
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yi )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
是激之而使为恶矣!故凡讦(jie )人之短,攻发人之阴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责善。
虽然我以是而施于人不可也;人以是而加诸我,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
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某于道未有所得,其学卤莽耳,谬为诸生相从于此,每终夜以思,恶且未免,况于过乎<人谓事师无犯无隐,而遂谓师无可谏非也。
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
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也。
诸生责善,当自吾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