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条示龙场诸生》有感篇一

合集下载

教条示龙场诸生阅读感悟

教条示龙场诸生阅读感悟

教条示龙场诸生阅读感悟
《教条示龙场诸生阅读感悟》
哎呀呀,读了《教条示龙场诸生》之后啊,我真的是感触颇深呐。

就说我自己经历的一件事儿吧。

有一次我和朋友约好了一起去爬山,前一天晚上我兴奋得不行,想着第二天要好好玩一场。

我还特意早早地起来,收拾得利利索索的。

结果呢,到了约定的地方,等啊等啊,我那朋友半天都不来。

我当时那个气呀,心里就想,这人怎么这么不靠谱,明明约好了还不来。

我等得都不耐烦了,都想自己走了。

可就在我要发脾气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教条示龙场诸生》里说的那些话,要立志呀,要勤学呀,要改过呀,要责善呀。

我就想,我不能这么冲动呀,也许朋友是有什么特殊情况呢。

于是我就耐着性子继续等。

过了好一会儿,朋友终于来了,原来他是路上遇到了点意外状况。

我也没发脾气,而是笑着和他说没关系。

后来我们一起爬山,玩得特别开心。

通过这件事我就明白啦,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事情不能太急躁,要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就像书里说的那样。

而且呀,我们要有自己的志向,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动摇了。

还要不断地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好。

遇到错误要勇于改正,和别人相处也要友善。

总之,《教条示龙场诸生》真的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更加从容地面对各种事情啦。

哈哈,这就是我的一点感悟啦,你们觉得咋样呢?。

教条式龙场诸生学习心得

教条式龙场诸生学习心得

学员感悟通篇薛彥超、付爱华、史海龙、张建成篇目一:1. 不管干任何事,都要从以下几点做起:一是立志;二是勤学;三是改过;四是责善。

2.立志:不管做什么行业,首先确定目标,树立志向,当然立的志必须是正的方面,不能是歪的方面,否则会跑偏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信心、有毅力的坚持完成目标,从而可以获得亲人、朋友的尊敬,反之则会出现倒彩。

3. 勤学目标确定后,就应当从学习开始。

不能自夸自大,夸夸其谈,应该做事虚心,勤学好问,其次是与人相处总是发现别人的优点,善于从自己身上查找不足,善于学习别人长处,知道自己的不足。

4. 改过错误是每个人都会犯的,不怕犯错误,最怕的是没有改正错误,而且还一意的孤行是最不可取的,应该是从错误中学会自我反省一下,自我悔改,避免以后再出类似的错误。

5. 责善当亲人、朋友、同事出现错误时,应该忠心告诫他,用关心爱护、委婉的表达方式来与对方沟通,使对方能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这样对方才会改正错误,反之如果用责骂、嘲讽的语言去告诉对方的过错,则对方可能会记恨在心,即使对方表面服从,内心也不见得真正改过篇目二:第一次作业:1.人的一生要想有所成就就要先立志,不立志一事无成!立志要趁早!立志了,还要与人为善,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帮助!2.勤学 一生勤奋好学 勤学不仅仅是努力学习,还要学会明辨是非!3.改过 人活一生不能从无过错,人贵不是无错而是有错能够改过,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经常反省自己,改过上进!4.责善 知道个人的过错,要懂得引导别人,互相砥砺,扶持!一位正直的朋友很重要!让人感到你的真诚和善意!篇目三:学习教条示龙场诸生个人见解1:立志,不单单是自己的一个某一时间段的目标,而是自己人生的一个方向2勤学:我们学习知识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知识有多么的高,而是通过学习觉悟自己。

3改过:勇于面对自己的过错,改掉自己的过错。

4责善:朋友有过错指出错误时,要有正确的表达方法,委婉的指出,反之可能会适得其反,对于别人指出我们的错误时不管是委婉的指出还是针锋相对,我们都要虚心接受。

教条式龙场诸生学习心得

教条式龙场诸生学习心得

教条式龙场诸生学习心得修文县中等职业学校姜敏今天早上,学校组织了学习阳明先生的《教条示龙场诸生》,《教条式龙场诸生》为阳明先生对众位弟子的告诫书。

今天一读,由深感颇。

学习感想先看题目,什么是教条?原本是指教徒绝对要遵从的信条,在这里我们理解为阳明先生在告诉弟子,一定要遵守的规则。

先生以此来教导龙场的诸位学生,切莫轻慢忽视。

那要遵守的规则是什么呢?文中有八个字:立志、勤学、改过、责善,这八个字,值得我们把它刻在自己的心上。

那么,什么是立志呢?什么是志?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事事空。

”今天我明白了志要立在心上,先生在文中还说:“没有立志的人,就像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就好像人家说,人的心像狂野的风,这一辈子,把自己卷到哪里是哪里,因为我们心中没有主宰,那就随波逐流,一会儿被掀在浪尖上,一会儿又被拍在沙滩上,这都源于我们没有立志。

现在我知道了,这不是志而是自己阶段性的目标,是向外面求的。

凡是向外求的,向外面来制定的,那都是自己的目标。

而志它是向内,向心上求。

是说我们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关乎我们有一颗怎样的心。

我们要向善,要有一颗纯粹的、庄严的而且是崇高的心。

那么,如果说立志,一句话那就是我们要朝向圣人的心,做圣人的志,这就是我们一生为之努力的方向。

志在心上这才是志,我们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发现和成就自己这一颗本自具足的光明的心。

这个志有的时候比喻作像树的根一样,根活了,树才能活;根深了,才有枝叶花果的繁茂。

同样的,这个根也就是我们做人的根本,这就是人要励志。

由此我便对阳明先生的生平与学说有了最初的向往,推崇和宣扬阳明先生的各种理论和学说,让我在耳濡目染之下终有所获。

读《教条示龙场诸生》有感

读《教条示龙场诸生》有感

读《教条示龙场诸生》有感
《教条示龙场诸生》是一本描写和阐发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书籍,由明清时期著名文学家高希钧先生所著。

书中讲述了在龙场小学里,监控们如何督促各个孩子恪守道德底线,并给以严厉惩罚,以汲取克己之心。

通过《教条示龙场诸生》的阅读,我对传统礼仪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传统礼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数千年来一直被传承发展至今。

从礼仪中可以深刻体悟到仁慈、宽仁、善良和忍耐的精神。

当然,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里高尚的道德,以及坚强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我看到了监控们坚守良知,对孩子们施以谆谆教诲和严厉的惩罚,以促使孩子们克己吝啬,更快实现传统文化底线上的道德。

也许这样的行为确实一定程度
上促进了道德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严格的礼仪并不能再取得什么效果,我们应该通过现代传播媒介来传承传统礼仪,使它在大众中储存更多。

总之,通过《教条示龙场诸生》的阅读,我深刻感受到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够努力学习传统礼仪,活出自己传统文化风范,并充分挖掘传统礼仪中的美德,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忘记传统礼仪中的精神内涵。

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

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

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
常立志不如立长志,心之所向,心之所至,每个人都要有一个指引自己行动的远大目标和理想。

心中有一个长远的志向,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才能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想到和得到中间还有一个做到,心中所想只有付出实际行动,朝着既定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一步一步接近目标,实现目标。

团队也是如此,从上至下都明确既定目标,力从一个地方使,万众一心朝目标前进,才会有好的发展和成功。

有了一个长远的志向,就需要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用一种谦卑的心态去处事,完成团队志向。

一个人任何时候都需要完全正确的认识自己。

去伪存真,做最好的自己。

己不先定,牧人不正。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去放任他发展下去,铸成大错。

不断改进问题,提升团队的战斗力,才能有更好的执行力。

善,不仅仅是一种与冷漠、奸许、残忍、自私自利相对的一种品质还是一种精神契约。

生活工作中应以容己之心容人,以责人之心责己。

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

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

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教条》是法国作家罗贝尔·布鲁斯的作品,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的小说。

小说以一个法国小镇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宗教教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启发,产生了许多感慨和思考。

首先,小说中描绘的宗教教条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小说中,教条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人们盲目地遵循教条,失去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他们不再追求真理,只是机械地遵守教条,这导致了他们的生活变得枯燥乏味,缺乏活力。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多么深刻和不可忽视的。

其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给了我很多启示。

主人公让-巴普蒂斯特是一个受教条束缚的人,他被教条所压迫,失去了自由和尊严。

他的生活充满了痛苦和无奈,他渴望摆脱教条的束缚,追求自由和幸福。

而另一些人物则是盲目地遵循教条,他们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成为了教条的奴隶。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条对人们的影响是多么深刻和不可忽视的。

最后,小说中的情节和结局也给了我很多启示。

小说中的情节紧凑,引人入胜,让人不禁为主人公的遭遇而心痛。

而小说的结局也给了我很多启示,主人公最终摆脱了教条的束缚,追求了自己的幸福。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人们应该摆脱教条的束缚,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通过阅读《教条》,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教条对人们生活的深远影响,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追求自由和幸福的重要性。

我相信,只有摆脱教条的束缚,追求真理和幸福,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部小说,从中获得启发和感悟。

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

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

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一)金晓阳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虽百工技艺,惟有不本于志者。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

简单几句话告诉我们立志的重要性,心之所之,心之所向,即个人或团队都要有一个既定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心中有志,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才能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如王阳明先生所讲:心有所思虽然停留在意识中但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心中所想还要付之于行动,朝着既定的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一步步接近目标,达成目标。

如同团队发展,团队中从上至下都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所有人员都向着目标前进,最终团队也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也会取得成功。

勤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既然有了明确目标如何实现?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在工作中切勿以过往资历,过往成就夸夸自谈,更不可依仗聪明敏锐优势贬低轻视他人。

时刻应以谦虚勤学的态度去他人之长,清自身之短,尤其在现在复杂多变的汽车市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虚心借鉴成功案例才能完成团队志向。

改过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

为其能改也。

故不贵于无过,而归于能改过。

在工作中我们应当做的是去清晰认识自己的不足,而不是隐藏不足,隐藏不足只会让我们不能清晰认识自己,影响团队的成长丧失团队的战斗力,我们要通过发现问题然后去改正问题,不断纠错,不断提升才是团队渐循渐进的发展之道。

责善使吾而是也,因得以名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

责善,朋友之道,然需忠告而善道之。

责善当是朋友相处之道。

也是职场相互提升之道,在工作中一路扶持,真诚的互相指出错误以求改善。

指出错误目的是避免以后再出现,而不是显示威风,尽心尽力体现你对他的关心爱护,采用委婉的表达方式,使团队成员能听劝告并付出行动,自己弄懂道理并能改正,有感触而不发怒,在团队出现错误时切勿当众批评。

以上是这次学习的收获,通过这次学习日后工作谨记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并学以致用。

读《教条示龙场诸生》有感 (2)

读《教条示龙场诸生》有感 (2)

读《教条示龙场诸生》有感 (2)
《教条示龙场诸生》是一本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传记文学的作品,其中描述了龙场诸生“锋利的心”的情感历程,更让人深刻体会到了他们勇敢、热情、坚强的精神。

看完这部作品,我感受到了灵魂之间慷慨无畏、团结友爱的情绪。

书中描绘出的龙场诸生,他们不吝啬自己的艰辛、毅力和勇气,以勇毅的精神拼搏着,尽管遭受种种的挫折,他们却依然勇往直前,激励我们与不懈的努力,争取自己理想的人生。

另外,书中使用的语言和文字也让我耳目一新,当它描写这些平凡又久远的生活场景,就像一首动人的歌曲,带给我深刻的思考。

它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少数民族优雅、勇敢的思想传播出去,令人叹为观止。

书中所描绘出来的,是一种充满力量、希望和激情的态度,他们为自己付出一切,而一切也都是值得的。

通过书中的材料,我体会到了少数民族的勇气、坚守和信念,它让我仿佛坐上时光机,回到了古代的英雄事迹,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他们的情感历程。

我希望通过这次的阅读,能够学会以勇敢的态度,去守护自己的心,去珍惜彼此的和谐,去承担每一份责任,去寻找人生的目标。

只要我们有激情,有勇气,就能创造许多美好的东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教条示龙场诸生》有感
读《教条示龙场诸生》有感
沈鸣
对于阳明先生,其实我是慕名已久,记得几年前看到一个著名的网络小说家在文中提及,中国的很多历史小说家,在涉及明朝历史的时候,无论是对于开国皇帝朱元璋,还是英明如永乐大帝朱棣,亦或是明朝历代贤臣名将的事迹,都能毫无顾忌,信手拈来,唯独对于王阳明先生的生平却诸多避讳,不敢述诸笔端,生怕写得不好,冒犯先贤。

由此我便对阳明先生的生平与学说有了最初的向往,直至近期公司开始大力推崇和宣扬阳明先生的各种理论和学说,让我在耳濡目染之下终有所获。

首先接触到的阳明先生的文献便是《教条示龙场诸生》,可能是接触了十几年的ISO理念已深入骨髓,第一次看到文中的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我首先想到的就是PDCA,即策划、实施、检查、改进,除了检查和改进的顺序换了一下,其他理念简直如出一辙。

可是细细品读之后又会发现,原来阳明先生的文献,其含义要丰富许多。

首先阳明先生所说的立志,不是简单的对工作的策划,而是可以理解为人生的一场策划,虽然作为普通人,我们无法个个都立志成为圣贤,但所立志向至少要向善而非作恶,所谓吾心安处即吾乡,那么
又要怎么让自己心安呢?就我而言,因为从事的是公司EHS的日常管理工作,那么如何减少公司的环境污染,让公司更好地承担起友好环境的社会责任;如何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安全事故,减少职业危害因素对员工健康的损害,充分承担起公司关爱员工的责任,这便是我心安之所在,便是我应该立的志向。

在勤学的篇章中,其实阳明先生并没有教人如何悬梁刺股,寒窗苦读,而是告诫众人要保持谦逊,观人所长,咎己之短。

自从几年前我通过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后,便有些沾沾自喜,觉得在安全管理上颇有心得,于是去年又报名了注册消防工程师的考试,谁知几场考试下来,犹如当头浇了一盆冷水,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在很多专业知识上都只是一知半解,勤学之路当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再说改过,我上个星期刚犯过一个错误,当时集团内一家公司的领导来找我,告诉我已跟徐总说好,有两吨多的废药品要交给我们,由我们转交危废处置单位处置,事后按实结算费用。

我听他说得言之凿凿,就没有向徐总确认信息的真实性,直接答应了下来。

可事实是,徐总仅仅答应了让我告诉他危废处置单位的联系方式,与他所说出入甚大,所以我在事后也深深检讨了自己不够严谨的工作方式,今后一定要对听到的信息做进一步的求证,不能盲听盲从。

当然,由此也更证明了,阳明先生知行合一致良知的人生态度确实需要在集团内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受其感化,让大家在交流时,能更多一些真诚。

至于责善,阳明先生强调的是指出别人错误时,要致其婉曲,让
人容易接受,这也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非常需要注意的。

我开展EHS 管理工作时,经常需要指出一些员工做的不对的或是工作中需要改善的地方,如果我的态度恶劣,势必让人难以接受,就起不到很好的改进作用。

只有用让人容易接受的语言、态度、方式,才能让对方"有所感而无所怒".
最后,想吐槽一下的是,由于阳明先生的"心学"有大量唯心主义学说,而在中国的正统教科书中,唯物主义是万法难破之真理,凡与之抵触者,皆尸骨无存。

所以王阳明先生在历史教科书中被冠以唯心主义思想家的头衔,其理论也更多地受到批驳而非褒扬。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儒家四圣之一,王阳明的学说却少为人知,应该说和这种有失偏颇的评价体系不无关系。

幸而现在公司乃至整个康恩贝集团所营造的学习范围,使我们有了大量接触其学说的机会,而我们也有幸成为其部分学说的承载者,通过自身知行合一致良知来将其发扬。

以上就是我近期所学之陋见,望诸位同修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