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叶子的秘密教案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叶子的秘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叶子的秘密》含反思【引言】科学教育是培养幼儿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
《叶子的秘密》是一堂以叶子为主题的科学课,通过观察、探索和实践,让幼儿了解叶子的特点和功能。
本文将针对这堂课的教案进行分析和反思。
【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观察和探索的能力;2. 让幼儿了解叶子的形状、颜色和质地;3. 培养幼儿对叶子功能的认知,如光合作用和呼吸。
【教学准备】1. 叶子标本或图片;2. 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卡片;3. 彩色铅笔和纸;4. 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老师展示一些叶子的标本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回答一些问题,如“这些叶子有什么不同?”“你们见过哪些形状和颜色的叶子?”通过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探索(30分钟)1. 叶子的形状和颜色老师发放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卡片,让幼儿用彩色铅笔在纸上画出相应的形状和颜色,并组织幼儿讨论这些形状和颜色是否存在于叶子中,并且鼓励幼儿描述叶子的形状和颜色。
2. 叶子的质地老师为每个幼儿准备一片叶子,并鼓励幼儿触摸叶子的质地,描述叶子是柔软还是硬板,是光滑还是粗糙。
然后让幼儿互相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三、实践(30分钟)1. 光合作用老师带领幼儿到室外,找一个有阳光的地方,观察植物的叶子。
通过对比,引导幼儿发现叶子的作用是接受阳光并进行光合作用。
并提出问题,问幼儿:“植物为什么需要光合作用?”鼓励幼儿思考。
2. 呼吸作用回到教室,老师将鲜活的叶子放在一瓶水里,让幼儿靠近叶子观察。
引导幼儿发现叶子的表面有水蒸气冒出来,并解释这是因为叶子的呼吸作用。
然后鼓励幼儿讨论植物为什么需要呼吸。
【反思】这堂科学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准备相互配合,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学习。
通过观察和探索的环节,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实践环节则让幼儿在亲身操作中感受叶子的秘密,加深了他们对叶子功能的认知。
然而,这堂科学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导入环节的内容较为简单,可能无法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叶子的秘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叶子秘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叶子秘密》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植物世界》第三节《认识叶子》。
本节课详细内容包括叶子结构、功能以及不同种类叶子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解叶子基本结构,知道叶子作用,能够识别几种常见树叶。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大自然好奇心。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叶子基本结构、功能以及几种常见树叶特点。
难点:让幼儿理解叶子光合作用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叶子标本、放大镜、PPT、黑板。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到户外采集不同种类树叶,让幼儿观察树叶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引发幼儿对叶子兴趣。
2. 新课导入(1)展示叶子标本,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叶子结构。
(3)讲解叶子作用,如光合作用、吸作用等。
3. 例题讲解(1)通过PPT展示几种常见树叶,讲解它们名称、特点。
(2)让幼儿观察树叶,找出它们相同点和不同点。
4.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画纸、彩笔描绘树叶形状。
(2)组织幼儿用剪刀、胶棒制作树叶贴画。
让幼儿分享自己制作树叶作品,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叶子结构:叶柄、叶片、叶脉2. 叶子作用:光合作用、吸作用3. 常见树叶:①X树叶②X树叶③X树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不同种类树叶,观察它们特征,并记录在作业本上。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在观察、比较、表达中掌握叶子知识,达到预期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环境保护,让幼儿解树叶对环境重要性,培养幼儿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
是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是新课导入中叶子结构和功能讲解,然后是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设计,是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及教学反思《叶子的秘密》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及教学反思《叶子秘密》一、教学内容《叶子秘密》这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植物世界》第三节《各种各样叶子》。
本节课将详细介绍叶子结构、功能以及不同种类叶子特点,旨在让幼儿通过观察、探索,解叶子奥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叶子结构,解叶子功能,学会区分不同种类叶子。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探索、表达能力,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热爱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叶子结构和功能,不同种类叶子特点。
难点:理解叶子与植物生长关系,学会观察和描述叶子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叶子标本、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具:观察盒、放大镜、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去户外收集不同种类叶子,观察叶子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2)组织幼儿分享自己收集到叶子,引导幼儿交流观察到叶子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叶子标本,引导幼儿观察叶子结构,讲解叶子各部分名称及功能。
(2)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叶子进行光合作用过程,让幼儿解叶子功能。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观察盒和放大镜,让幼儿观察叶子标本,描述叶子特征。
(2)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到叶子特点。
4. 动手操作(10分钟)(1)让幼儿用画纸和彩笔,画出自己喜欢叶子。
(2)组织幼儿展示自己作品,进行交流评价。
(2)布置作业,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叶子,观察并记录叶子特点。
六、板书设计1. 叶子结构:叶柄、叶片、叶脉。
2. 叶子功能: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3. 不同种类叶子:椭圆形、心形、针形、扇形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身边叶子,观察并记录叶子特点。
答案: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记录幼儿观察到叶子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发现幼儿对叶子认识有明显提高,但在讲解叶子功能时,部分幼儿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引导。
幼儿园中班教案《叶子的秘密》含反思

孩子们在课程中的表现及进步
观察能力
孩子们在观察叶子时能够发现叶子的不同特点和 细节,表现出较强的观察能力。
表达能力
孩子们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叶子的形态、结构 和功能,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探究精神
孩子们对叶子的秘密充满好奇和探究欲望,能够 积极提出问题并尝试寻找答案。
对未来教学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加强实践环节
叶子形态与结构特点
形态
叶子形态各异,有单叶和复叶之分,单叶又有针形、线形、 卵形、圆形等多种形状;叶子的边缘也有全缘、锯齿缘、波 状缘等变化。
结构
叶子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表皮覆盖在叶子表面 ,具有保护作用;叶肉是叶子内的主要组织,含有叶绿体, 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叶脉则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
品。
作品展示与评价
作品展示
将幼儿的作品集中展示在教室或走廊等公共场所,供其他幼儿和家长欣赏。同时,鼓励幼儿向同伴和 家长介绍自己的作品和创作过程。
作品评价
组织幼儿进行作品互评和教师点评。在评价过程中,注重肯定每个幼儿的努力和创意,鼓励幼儿继续 探索和创新。同时,针对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帮助幼儿不断提高手工制 作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幼儿能够了解叶子的基本特征和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 观察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激发幼儿对植物和自然的探究兴趣。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使幼儿了解叶子的形态、 颜色、纹理等基本特征, 以及叶子的生长过程和功 能。
能力目标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 实践能力,通过观察和实 验,让幼儿能够描述叶子 的特征和变化。
幼儿园中班教案《叶子的秘密》含反思 - 幼儿园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叶子的秘密》含反思幼儿园科学教案教案:《叶子的秘密》一、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过程: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使幼儿了解叶子生长的基本原理。
2. 叶子的结构:讲解叶子的主要结构,包括叶脉、叶肉、叶柄等部分。
3. 叶子的功能:阐述叶子的功能,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4. 观察叶子:指导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叶子,了解叶子的形态、颜色、纹理等特点。
二、教学目标1. 使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叶子生长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叶子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叶子生长的基本原理、叶子的功能。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叶子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叶子、叶子的图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户外观察不同种类的叶子,引导他们发现叶子的特点。
2. 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介绍叶子生长的基本原理。
3. 讲解叶子的结构,包括叶脉、叶肉、叶柄等部分。
4. 讲解叶子的功能,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5. 观察叶子,比较不同种类的叶子,分析叶子的形态、颜色、纹理等特点。
6. 创意活动: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叶子,并剪下来,粘贴在另一张画纸上,形成叶子的拼贴画。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过程2. 叶子的结构3. 叶子的功能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植物,记录下叶子的生长过程。
2. 家长协助幼儿收集不同种类的叶子,比较叶子的特点,并拍照留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幼儿积极参与观察、比较、分析叶子的活动,对叶子的生长过程和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讲解叶子结构的部分,部分幼儿注意力有所分散,可以在下次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户外活动,参观植物园,进一步观察不同种类的叶子,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叶子的秘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叶子的秘密》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叶子,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探究精神。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与热爱之情,让他们学会珍惜和保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叶子,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难点:让幼儿学会观察、比较、分类的方法,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类型的叶子、放大镜、笔记本、绳子、篮子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草地或户外活动场地,光线充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各种类型的叶子,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看这些叶子,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2. 基本知识学习:教师向幼儿讲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叶柄、叶脉、叶片等,并介绍叶子的功能,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3. 实践活动:(1)观察叶子:幼儿分组使用放大镜观察叶子,记录下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2)分类叶子:教师引导幼儿将叶子按照形状、大小进行分类,并讲述分类的原因。
(3)叶子的秘密:教师带领幼儿探索叶子的秘密,如叶子的正面和反面,叶脉的作用等。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总结叶子的特点和功能,让幼儿认识到叶子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评价:1. 幼儿能正确识别不同种类的叶子,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幼儿能运用观察、比较、分类的方法对叶子进行探究。
3. 幼儿对大自然产生好奇心,表现出热爱环境的情感。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引导幼儿在家中发现更多的叶子,并记录下叶子的特征。
2. 区域活动:在幼儿园的科学区,教师可设置“叶子观察站”,让幼儿继续观察和探究叶子。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2. 教师反思教学方法,关注幼儿的参与程度,提高教学效果。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及反思《叶子的秘密》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及反思《叶子的秘密》
教案一:《叶子的秘密》观察叶子形状和结构
教学目标:
1. 能够通过观察叶子形状和结构,了解叶子的基本特征;
2. 能够记录和描述所观察到的叶子形状和结构;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教学资源:《叶子的秘密》绘本、不同形状的叶子样本。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呈现不同形状的叶子样本,引起学生对叶子的兴趣。
2. 呈现:老师出示绘本《叶子的秘密》,引导学生观察书中插图,询问学生叶子的特点,并让学生围绕“叶片的形状和边缘特征”进行描述。
3. 操作:将叶子样本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叶子的形状和边缘特征。
4. 讨论: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叶子形状和边缘特征用语言表达出来,其他学生听后逐一确认。
5. 总结:由学生总结所学到的叶子形状和边缘特征。
反思:
这节课通过直观的展示不同形状的叶子样本,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且通过绘本《叶子的秘密》的引导,让学生开始观察和描述叶子的形状和边缘特征。
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讨论,互相帮助,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但是,有些学生在记录和描述叶子特征时表达不清楚,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下一次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学生练习的时间安排,并提供更具挑战性的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叶子的秘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叶子的秘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植物的世界》,详细内容为“叶子的秘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叶子的结构、功能以及不同植物的叶子特点,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知道叶子对植物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思考的能力,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叶子的结构、功能以及不同植物的叶子特点。
难点:如何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理解叶子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叶子标本、放大镜、植物图片、视频。
2. 学具:画纸、彩笔、叶子采集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采集不同植物的叶子,让幼儿观察、比较,引导幼儿思考叶子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2. 知识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叶子标本,引导幼儿观察叶子的结构。
(2)通过视频和图片,讲解叶子的作用,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以植物的生长过程为例,讲解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作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叶子的细节,如叶脉、叶缘等。
(2)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叶子的发现。
5. 创作环节(10分钟)(1)让幼儿用画纸和彩笔,画出自己喜欢的叶子。
(2)引导幼儿用采集的叶子进行贴画创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叶子的秘密》2. 板书内容:(1)叶子的结构:叶肉、叶脉、叶柄(2)叶子的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3)不同植物的叶子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植物,找出它们的叶子特点,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1)植物名称:绿萝(2)叶子特点:心形、绿色、光滑、有光泽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观察、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叶子的秘密。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幼儿的引导和鼓励还需加强,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科学叶子的秘密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叶子的秘密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重点难点,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通过观察叶子的主要特征(叶脉、叶片、叶柄等),初步了解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能用语言、动作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叶子产生探究的兴趣,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叶子的秘密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叶子的主要特征(叶脉、叶片、叶柄等),初步了解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2、能用语言、动作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叶子产生探究的兴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家长事先和幼儿找一找关于叶子的资料,丰富幼儿的经验。
材料准备:制作《各种各样的叶子》PPT;各种各样的
叶子若干、白菜、包菜、青菜;两盆一样的植物、记录表。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叶子的主要特征,初步了解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难点:用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大树的叶子。
1、观察大树的叶子
师:看!画面上有棵大树,这棵大树上长满了叶子,请你仔细的观察一下这些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幼:绿绿的、叶子上面有一条一条的线。
2、师:这些叶子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叶脉、叶片、叶柄)这些树叶都长在大树的什么地方?
幼1:叶子上有像树枝一样的小棒。
幼2:有的叶子长在树枝上,有的长在树干上。
师:高高的大树上长满了叶子,这些叶子都长在大树的树枝树干上,虽然它们长得大小不一样,但它们都是由叶脉、叶片、叶柄组成的。
(评析:树叶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帮助幼儿清晰的观察到树叶的样子,从而打开了幼儿的
思维,也为下一个模仿环节做较好的铺垫。
)
二、观察各种各样的叶子,用身体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1、师:那除了大树有叶子,还有什么植物也有叶子呢?(幼儿交流讨论)
幼1:花上面有叶子,小草上也有。
幼2:苹果树上有叶子。
幼3:芹菜上有叶子。
2、展示幼儿采集来的各种各样叶子。
师:原来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植物都长着叶子,我们一起来观察桌子上的的这些叶子,看看它们一样吗?它们长的什么样?像什么?
幼1:它们不一样,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黄色的。
幼2:这个叶子大大的,像一把扇子。
幼3:这个叶子小小的,有一点圆圆的像小葡萄。
师:你还知道有哪些植物的叶子长得很特别?(出示枫叶、杏叶)它们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幼1:这个是枫叶,它的叶子分成好几瓣,每个头都是尖尖的。
幼2:这个杏叶像把小扇子,它有的时候是红色的,有
的时候是黄色的,颜色会变的。
3、用身体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师:你们认识了这么多种叶子,那你知道这些叶子是怎么长大的吗?(播放PPT中叶子生长的视频)请你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它的生长过程。
(幼儿分散均匀,用身体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评析:通过观察实物叶子和PPT中的叶子,丰富了幼儿的相关经验,在观看叶子的生长视频时了解了叶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用身体动作表现叶子的生长过程,这给整个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孩子在表演过程中不仅用肢体动作表现了叶子的生长过程,更是表现了不同叶子的形态。
)
三、多种形式了解叶子的多样性。
1、出示白菜、包菜、青菜
师:叶子慢慢长大后都有不同的作用,我这里还有一些特殊的叶子请你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说说这些叶子都有什么用?(可以食用)
幼1:这个是白菜的叶子,它是可以吃的。
幼2:这个是青菜的叶子。
2、师:原来叶子还可以让我们人类食用,那它还可以做成什么呢?(出示PPT中一些用植物的叶子制成的中药药材图
片)我们平日里生病了会用到一些中药,这些给我们人类治病的药材有的也是用一些特殊的叶子做成的。
(评析:本环节通过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中发现叶子的多样性,从而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拓展幼儿的各种思维,丰富幼儿的知识面,也为幼儿的自主发展开渠。
)
四、集体实验观察讨论叶子的作用。
1、师:叶子的用处可真多,那植物为什么要长叶子呢?叶子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用处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
幼1:它不长叶子就很难看。
2、出示两盆一样的植物和记录表
师:这里有两盆一样的植物,我们把其中一盆植物的叶子剪除,放置一边,然后过两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两盆植物的变化,也看一看被剪除的叶子和以前有什么区别,最后把它们记录下来。
五、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每天观察植物的变化,并将变化记录下来。
(评析:本环节通过一个小实验让幼儿发现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激发了幼儿的继续探究的兴趣,从而也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能力。
)
教学反思
《纲要》中的科学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等。
”可见科学领域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保持孩子们永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强调幼儿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地观察、操作和实验,对探索的结果进行推理、得出结论。
1、熟悉的材料
来自生活中常见的叶子成了孩子们探寻的主角,“叶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叶子可以吃吗?”在活动中,通过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叶子让幼儿去感知、去探索,从而发现了叶子的秘密,因为它是孩子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自然而然成为了孩子们最乐意探寻的目标,活动中多媒体的运用使科学活动增色不少,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拓展幼儿思维,通过图片、视频的展示,孩子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各种各样的叶子,他们对整个活动充满了兴趣。
2、真实的体验
实物的亮相打破了以往的图片展示,给了孩子们更直接的经验,在平日里孩子们都有食用过各种叶子,也都会有相关的
经验和体验,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用手、胳膊等动作表现各种叶子,感受各种叶子的生长过程,在看、闻、摸中感知叶子的多样性,在最后环节和延伸活动中,通过为幼儿准备了各种辅助材料,让幼儿在看一看、想一想中发现这些叶子的作用和变化,因为他们是直接参与者,所以能获得了最真实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