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范本(4篇)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范本(4篇)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患者和职工的健康安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体工作人员,在医院内从事医疗、护理、保洁、设备管理等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医院感染管理必须遵循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保护患者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应贯穿于医院的各个环节,包括住院部、手术室、门诊部等。

第五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并持续进行教育培训。

第六条医院应设立感染管理部门,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第二章职责和权限第七条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策划、组织、实施和监督,并对工作效果进行评估。

第八条医院各科室负责执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工作要求,做好各项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

第九条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有权对医院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第十条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有权对涉及医院感染的患者和职工进行调查和隔离措施。

第十一条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医院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三章工作要求第十二条医院感染管理要加强对患者和职工的教育,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和医疗防护知识。

第十三条医院感染管理要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医疗设施和器械的清洁和无菌状态。

第十四条医院感染管理要加强患者的隔离措施,对疑似感染病例进行及时的隔离和治疗。

第十五条医院感染管理要加强手卫生和消毒措施,规范医务人员的操作行为,减少感染传播风险。

第十六条医院感染管理要做好感染监测和统计工作,及时报送感染病例和事件的相关信息。

第十七条医院感染管理要做好感染爆发和应急处理工作,确保及时有效控制疫情发展。

第四章考核奖惩第十八条对于负责制度执行不力,工作不认真负责的相关人员,医院有权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十九条对于严重违反感染管理制度,造成重大事故的相关人员,医院有权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对于在感染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做出重要贡献的相关人员,医院将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院感染管理遵循预防为主、全面管理、科学防控、严格监督的原则,实行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制度。

第三条医院感染管理主要包括感染预防与控制、感染监测、感染漏报调查、感染原因分析与控制、感染暴发事件应对、消毒灭菌管理、医疗废物管理等。

第四条医院应当设立感染管理委员会,全面领导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感染管理委员会由院长、分管副院长、医务部门、护理部门、感染管理部门、临床科室、检验科、药剂科等有关人员组成。

二、感染预防与控制第五条医院应当制定并实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明确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目标、任务、措施和要求。

第六条医院应当加强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培训,提高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感染防控制度,落实感染防控措施。

第七条医院应当加强感染源的管理,对感染源进行分类、标识,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八条医院应当加强医疗器械、消毒剂、无菌物品等的管理,确保其安全、有效、合规使用。

三、感染监测第九条医院应当建立感染监测制度,对医院感染进行常规监测、专项监测和目标监测。

第十条医院应当配备感染监测专职人员,负责感染监测工作。

感染监测专职人员应当具备相关专业学历、培训和工作经验。

第十一条医院应当对感染病例进行登记、报告、分析和反馈,及时发现感染趋势和问题,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四、感染漏报调查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建立感染漏报调查制度,对感染病例漏报情况进行调查,查明原因,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

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定期开展感染漏报调查,提高感染病例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感染原因分析与控制第十四条医院应当对感染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查找感染发生的薄弱环节,制定并实施针对性控制措施。

第十五条医院应当加强感染控制科研和技术创新,推广应用感染控制新技术、新方法。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5篇)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5篇)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1.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必须对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以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应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进行全面综合性监测。

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书面汇报和反馈。

3.每年对监测资料进行评估,开展医院感染的漏报调查,调查样本量应不少于每年监测人数的____%,漏报率低于____%。

4.对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布及其抗感染药物的敏感性进行监测。

6.对重点部位医院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制定监控指标。

7.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7.1压力蒸汽灭菌1、工艺监测。

每锅登记温度、压力、时间、锅次、消毒员等。

2、化学监测。

每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包外粘贴____m指示胶带。

3、b-d试验。

每日一次。

4、生物监测。

每月一次。

7.2紫外线1、日常监测。

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使用人签名。

2、强度监测。

每半年一次。

7.3消毒剂1、生物监测。

碘、酒精、过氧乙酸、氯每季一次,戊二醛每月一次。

2、化学监测。

氯等每日监测,戊二醛每周一次,每月一次滴定法测浓度。

7.4消毒或灭菌物品、手、物表、空气,每月生物监测一次。

7.5内窥镜1、各种消毒后的内窥镜(如胃镜、肠镜、喉镜、气管镜等)应每季监测。

2、各种灭菌后的内窥镜(如腹腔镜、关节镜、胆道镜、膀胱镜、胸腔镜等),活检钳:必须每月监测。

7.6污水、污物1、污水余氯每日____次监测。

2、每月进行粪大肠杆菌监测。

3、每月进行一次致病菌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2)是为了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防止医院内感染疾病的传播而制定的管理制度。

1.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的目标:及时发现和诊断医院感染,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医院的感染控制和预防水平。

2. 医院感染监测的范围:包括手术部门、重症监护室、感染科、病房、门诊等重点感染监测区域。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防控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防控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防控措施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医务人员和及其他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试行)》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院感染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综合管理的原则,从预防、监测、控制、治疗、教育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门诊部、急诊科、手术室、康复科等单位。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医院应设立感染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或者分管副院长担任主任委员,感染性疾病科、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后勤保障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委员。

第五条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感染管理策略、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监督、检查和评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协调解决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感染管理委员会应设立感染管理科,负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日常管理工作。

感染管理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资质的人员。

第三章感染预防与控制第七条医院应制定并落实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无菌操作、消毒灭菌、隔离、个人防护等。

第八条医院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做好医疗废物处置,保持医院内部清洁、干燥、通风、卫生。

第九条医院应严格执行洗手和手消毒操作,防止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第十条医院应加强感染监测和疫情报告,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置。

第四章感染监测与报告第十一条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体系,对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为制定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第十二条医院应定期对感染病例进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感染病例的基本信息、感染病原体、感染部位、感染时间、治疗措施等。

第十三条医院应建立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一旦发现医院感染暴发,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第五章培训与教育第十四条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感染管理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

第十五条医院应定期组织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内容包括感染预防与控制、感染监测与报告、感染暴发应急预案等。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26篇)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26篇)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26篇)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通用26篇)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篇1一、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制定本规范。

二、根据国家和本地区卫生行政部门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规、标准,拟定全院医院感染控制规划、工作计划,组织制定医院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经批准后,具体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价。

三、负责全院各级各类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考核。

四、负责进行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的监测,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问题,制定控制措施,并督导实施。

五、对医院发生的医院感染流行、暴发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

六、参与药事管理委员会关于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协助拟定合理用药的规章制度,并参与监督实施。

七、对购入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进行审核,对其储存、使用及用后处理进行监督。

八、开展医院感染的专题研究和讲座。

九、及时向主管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上报医院感染控制的动态,并向全院通报。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篇2医院内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

为使医院病人、工作人员和社会人群不受环境有害因素的伤害,提高医疗效果,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特作规定如下:(一)感染管理的组织机构1、医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是以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为目标的行政管理和业务监督机构。

它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感染控制和管理计划。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由业务副院长兼任,其他成员为有关学科的科主任组成。

2、医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是医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直属医务部领导的专职机构。

3、临床科室院内感染管理小组:组长为各科室主任兼任,另外有一名监控医师和监控护士。

4、医院内感染管理监控员:一般由个科住院总医师和护士长担任,也可指定专人管理。

(二)各级感染管理组织职责科室院内感染管理监控员职责①、在医务部领导下,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下,做好本科室院内感染管理制度的落实。

完整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完整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完整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等。

第三条医院感染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分类管理、综合施策、动态监管”的原则,确保医疗安全。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医院应设立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第五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以下成员组成:(一)院长或副院长担任主任委员;(二)医务部门、护理部门、院感部门、药剂部门、设备部门等相关负责人担任委员;(三)感染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秘书。

第六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职责:(一)制定医院感染管理政策、制度和规划;(二)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三)对医院感染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四)及时处理医院感染事件,提出整改措施;(五)定期向医院领导报告医院感染管理情况。

第七条医院应设立感染管理科(室),配备专职或兼职感染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具体负责医院感染管理的日常工作。

第八条感染管理科(室)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二)制定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三)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分析和评价;(四)组织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意识;(五)对医院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和报告;(六)对医院感染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三、预防与控制措施第九条医院应加强感染源的监测与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二)对疑似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观察;(三)对医院内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和报告;(四)对医院感染病原体进行检测、鉴定和耐药性监测;(五)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和报告。

第十条医院应加强感染传播途径的切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二)加强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措施;(三)加强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和处理;(四)加强医院空气质量、水质和环境卫生的管理;(五)加强病区探访和陪护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科室和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三、职责分工1.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感染管理的领导和决策工作。

2.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医院感染管理的日常工作,包括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组织医院感染培训、监测医院感染情况、指导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等。

3. 各科室和部门负责本科室和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包括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落实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报告医院感染病例等。

四、医院感染管理措施1.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加强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消毒灭菌工作。

(3)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

(4)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5)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医院感染病例。

2.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1)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定期对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

(2)各科室和部门负责本科室和部门的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报告医院感染病例。

(3)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医院感染病例的报告工作,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院感染病例。

3. 医院感染防控措施(1)加强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加强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消毒灭菌工作。

(3)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

(4)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5)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医院感染病例。

4. 医院感染管理考核与评价制度(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感染管理考核与评价工作,定期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

(2)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医院感染管理考核与评价工作的具体实施,制定考核与评价标准,组织考核与评价工作,及时反馈考核与评价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各类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

第三条本医院感染管理坚持以预防为主,全面控制,科学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四条成立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医院感染控制的领导和协调工作。

感染控制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分管副院长、医务部门、护理部门、感染控制部门、临床科室及后勤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

第五条设立感染控制科,负责医院感染控制的日常管理和具体实施工作。

感染控制科设主任一名,工作人员若干。

第六条各部门、各科室负责人为本部门、本科室的感染控制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科室感染控制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三章感染控制措施第七条医院感染管理(一)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

(二)制定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并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监督实施。

第八条患者感染预防(一)对患者进行感染风险评估,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第九条医务人员感染防护(一)医务人员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职业暴露。

(二)医务人员应当定期接受感染控制培训,提高感染防护意识和能力。

第十条医院环境管理(一)保持医院环境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灭菌。

(二)加强医院通风换气,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第四章感染控制培训与教育第十一条开展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感染控制意识。

第十二条定期组织感染控制演练,检验和提升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

第五章感染控制监督与评价第十三条感染控制委员会定期对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第十四条建立感染控制工作评价机制,对感染控制工作的成果进行评价和奖励。

第六章持续改进第十五条根据感染控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医院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感染管理是院长重要的职责,是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

2.定期讨论在贯彻医院(医院感染部分)的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执行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文件。

3.住院床位总数在100 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下的医院应当指定分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门。

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有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建立与完善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程序与措施。

4.医院要制定和实施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确定临床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的重点管理项目,并作为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查。

5.将对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技术操作与医院感染管理指标的完成情况定期考核,纳入科室定期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的范围,并定期向医务人员与管理部门通报。

6.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的在职教育制度,定期对医院职工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与教育。

7.医院须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要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产房、内窥镜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工作。

8.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制定和完善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

开展临床用药监控,实施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

9.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有效管理,并有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