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期末复习资料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史复习重点

学前教育史复习重点

学前教育史复习重点第一章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1.试儿:古代较为通行的慈幼礼仪。

试儿又称试周,抓周,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在小儿一岁生日时,为其制作新衣,盥洗装饰以后,在男孩面前摆上弓矢笔纸等器物,在女孩面前摆上刀剪针线之类等物品,再加上实物和珍宝玩具,让小儿自己抓取。

322.吐情自纪: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儿女的命名仪式,并通过命名仪式以“吐情自纪”。

所谓“吐情”,是要通过命名寄托老一代人对于后生晚辈的情感、要求、期望;所谓“自纪”是将上述情感、要求、期望包含在“名”中,成为晚辈后生终身的座右铭,并使其体察名中的含义,以此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时常反省自我。

323. 胎教:是指为生育出聪明健康的后代而采取的早期教育措施。

在孕妇怀孕期间除重视身体的保健外还要重视精神、情操以及外界环境条件对孕妇的影响。

各种外界条件通过对母亲耳、眼、口、鼻等感觉器官产生刺激,影响母亲思维和情绪,对胎儿发生间接的作用,使胎儿良好发育。

334.简述我国古代胎教的内容、方法及作用(1)胎教的内容①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实施胎教的必要条件。

为了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求孕妇必慎所感②注意饮食卫生的影响内容可分为“饱饥适中”“不食邪味”“节嗜欲”③注意环境的影响要求有四方面:“居处简静”“行坐端言”“避寒暑”“劳逸以节”(2)方法:“监督法”、“小劳法”、“瘦身法”5.简述古代胎教的作用①胎教被看做是能否培养出合格的圣明君主的必要条件②胎教被认为是培养理想后代的重要前提③胎教被认为是儿童健康发育的必要条件6.简述古代家庭学前教育的目的(1)培养幼儿成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至少要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2)培养和完善其道德品格,符合儒家所要求的的忠孝仁义的基本道德标准;(3)有助于维系家庭和社会的道德礼仪秩序。

(4)此外,也包括光宗耀祖的一些期望。

7.简述《礼记·内则》中有关儿童分年教育规划的主要内容(1)子能食食,教以右手。

自考学前教育史重点复习材料

自考学前教育史重点复习材料

自考学前教育史重点复习材料学前教育史是指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阶段,儿童教育的历史。

它记录了人类对儿童教育的关注和研究的发展过程。

以下是学前教育史的重点复习材料。

一、古代学前教育史:在古代,教育普遍由家庭与社区共同进行。

父母或家族的长辈负责儿童的教育,并传授知识、技能和道德教育。

这种教育方式在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都有记录。

古代埃及的学前教育注重身体锻炼和家庭价值观的传递;古希腊的教育则注重理性思维和美德的培养;古罗马的教育注重实践技能和公共教育。

二、中世纪学前教育史:中世纪的学前教育主要由教会承担。

在修道院中,修士和修女负责儿童教育。

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宗教知识和修道院劳动技能。

三、文艺复兴时期学前教育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重视人类的知识和美德培养。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佛罗伦萨·曼提尼(Florentinus Maticinus)提出了儿童“玩耍是儿童的本能”的观点,主张通过玩耍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启蒙时期学前教育史:启蒙时期,教育开始倡导儿童独立思考和实践。

法国哲学家让-雅克·卢梭主张儿童应该接受自然和体验教育,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他的著作《爱弥儿》(Emile)成为启蒙教育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五、现代学前教育史:现代学前教育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9世纪的幼儿保育运动、20世纪初的幼儿教育以及20世纪后半叶的综合性学前教育。

19世纪的学前教育注重儿童的健康和生活照顾,并提倡游戏和自由活动。

著名的教育家费依(Friedrich Fröbel) 在德国成立了第一个幼儿园,并发表了《人类教育的基本原理》。

20世纪初,美国的教育家詹姆斯·摩里森贡献了“摩里森计划”,提倡以儿童的兴趣和需求为中心的教育,强调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学习。

20世纪后半叶,综合性学前教育开始兴起。

这个时期,学前教育注重全面发展儿童的各个方面,包括智力、社交、情感、语言和身体发展。

学前教育学期末总复习.

学前教育学期末总复习.

学前教育学期末总复习学前教育是指针对3-6岁儿童的教育,旨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随着学期的即将结束,学前教育的学期末考试也将临近。

为了帮助广大学前教育从业者和家长顺利完成这一阶段,本文将对学前教育学期末的总复习进行详细的讲解。

一、课程内容回顾1. 学习主题和课程目标:回顾本学期的学习主题以及每个主题中的课程目标。

帮助幼儿和教育工作者对本学期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重要概念和知识点:梳理重要的概念和知识点,例如数字、颜色、形状、字母等。

通过系统地回顾这些内容,巩固幼儿的基础知识。

3. 发展任务和活动:回顾本学期的各种发展任务和活动,例如游戏、手工制作、绘画等。

对于每个任务和活动,回顾实施的目的、方法和效果。

4. 材料和资源使用:回顾使用过的各种教材、玩具和教具。

了解它们的功能、适用年龄和使用方法,为下学期的准备做好知识储备。

5. 家庭活动和互动:重点回顾家庭活动和互动的内容和方式。

这些活动对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互动非常重要,因此在复习中予以特别关注。

二、知识点强化练习除了对学期内容的回顾,学前教育学期末的总复习还包括对知识点的强化练习。

1. 语言和沟通技能:包括口语表达、听力理解、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练习。

可以通过游戏、歌曲、故事等方式,创设真实情境,加深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数学和逻辑思维:涵盖数字概念、数数、算术操作等方面的练习。

通过使用教具和游戏,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字的意义和计算的过程。

3. 科学和探索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自然界的规律和原理。

4. 社交和情感发展:关注幼儿之间的关系和情感表达。

通过角色扮演、合作游戏等方式,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和情商。

5. 艺术和创造力:包括绘画、手工制作、音乐等方面的练习。

鼓励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

三、复习计划制定在进行学前教育学期末的总复习时,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非常重要。

学前教育史重点

学前教育史重点

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1.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为社会公育2.最旱的儿童学校(虞舜时期)——“庠”3.《礼记.内则》中记载的学前教育计划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4.保傅教育制度是指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保、傅官以对君主、太子进行教谕的制度5.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他们是专门辅导和教谕君主和太子的官员三少:少师少傅少保三公的副职6.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由王应麟撰写7.贾谊的太子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一.早谕教(一)学前教育1.“天下之命,县于太子。

”2.“太子正而天下定矣。

”3.“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

”4.“心未滥而先谕教,则化易成也。

”(二)胎教1.主张设立专门胎教处所—“蒌室”2.主张孕妇自身要有胎教意识二、选左右1.主张建立保傅制度,设置“三公”、“三少”对太子进行早期教育2.师、保、傅的选择标准为“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术者”三、重儒术•(一)主张以儒家学说作为太子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在文化知识教育方面,注重《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经典的传授。

•(三)在道德教育方面,主张使太子从小形成忠、信、义、礼、孝、仁等道德观念。

•(四)在治国方面,主张德刑并举的治国方略•(五)他还主张教养结合•8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简答题)(一)及早施教1.家庭应及早进行,越早越好,有条件的家庭,甚至可以实施胎教2.依据:“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教妇初来,教子婴孩”(二)严慈结合主张严教与慈爱相结合,反对无教而有爱;但是在严教问题上主张棍棒教育、主张体罚。

(三)均爱勿偏要求父母对所有子女一视同仁地给予相当的慈爱(四)博习致用1.主张子弟博习多种知识,在教育时应以儒家的五经作为基本学习材料,此外还要兼习百家之书,以及琴、棋、书、画、文学等士大夫必备的学问。

2.在提倡博习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子弟经世致用的本领;他还提倡在家庭中要重视农业生产知识的学习。

(完整版)00402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完整版)00402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完整版)00402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00402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题型:单选20个;多选5个;名词解释5个,简答题;论述题1、中国第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慈幼机构是哪个:及幼堂。

2、中国第一个提出早育教育的教育家是:贾谊。

3、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

4、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有哪些;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中国古代学前道德教育的内容有哪些?答:1、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为培养统治人才服务;齐家治国的基础;光耀门楣。

2、中国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常规教育;文化知识教育。

3、道德教育的内容:孝悌、崇俭、诚信、为善。

5、中国古代流传最广的儿童识字教材是什么?影响最大的是三字经《千字文》6、颜之推的儿童家庭教育思想的内容及原则;答:1、提倡及早施教;2主张慈严结合3、要求均爱勿偏4、主张博习致用5、重视风化陶染7、胎教的目的有哪些;胎教的理论基础:外象内感说;答:胎教的目的:避免“胎病”的发生,保证胎儿健康发育,提高新生儿的天然素质。

胎教的理论基础: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提出的古代胎教学说的基本观点:“外象内感”,明代医学家万全从医学的角度对情绪对胎儿的影响作了较为科学的解释。

“外象内感”说:母亲所接触的外界物象会直接感应到体内胎儿。

8、颜之推(名词解释);答:北齐文学家,早年接受家传儒学的教育,奠定了他作为一位儒家学者的学术思想基础。

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的作者。

9、学记(名词解释);我国古代最早的一本教育学著作。

10、中国近代最早创立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是湖北省立幼稚园;11、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叫什么名字;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12、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答:1、重视蒙养教育;2、要求慎择师友;3、强调学“眼前事”;4、提倡正面教育为主13、民末清初对中国影响最深的幼稚教育是教会幼稚教育;14、蔡元培儿童教育主张:“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及这种方针包括的内容;答:“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

自考《学前教育史》超全考试复习资料

自考《学前教育史》超全考试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宝典00 第一编中国古代学前教育1一,选择填空。

1▲.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包括劳动技能教育、社会道德观念的养成、体格和军事训练等内容.p52▲.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童学校叫“__痒______”。

P63▲.“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公养公育p64▲▲.中国古代儿童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p75▲.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志向,教以孝悌,并教育幼儿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等。

P196▲.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儿童教育中,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P237▲.教儿宜早、教子义方、信而勿诳、潜移默化、量资循序、有教有爱等家庭教育原则,出自古代中国8▲▲.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最易也。

这两个比喻符合中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教儿宜早_原则。

P269▲.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有( )A.大器晚成 B.教子义方C.放任自主D.体罚p2710▲.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包括...( ) A.体罚 B.读经 C.讲故事 D.游戏p31-3211▲▲我国古代第一个专门教育太子的教育文件是《世子法》,它为我国保傅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

P34 12▲.宫廷儿童教育与一般家庭儿童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有制度保证。

这便是保傅制度和三母制度。

P36 13▲▲▲▲.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

P3814▲.在中国古代宫廷儿童教育中,主要负责对太子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的是子师P3815▲.在我国,胎教作为一种理论,初步形成于两汉p4016▲.中国古代胎教的内容包括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与陶冶、重视饮食的影响与调摄、选择良好的外界环境、保持良好的起居与生活习惯。

P4617▲.把监督法、小劳法和瘦身法作为胎教方法的国家是中国p49-5018▲.童蒙教材的编写进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是在宋代p5119▲▲▲.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的《三字经》P5120▲.全文共300多句,1000多字,三字一句,六字一韵,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童蒙读物是《三字经》p51 21▲▲▲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主要有三类,即识字类、训诫类和知识掌故类。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汇总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汇总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汇总学前教育学是研究0-6岁儿童教育及其有关问题的学科。

它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

学前教育学旨在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为您汇总学前教育学的相关复习资料,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学科知识。

一、儿童发展理论1. 蒙台梭利理论蒙台梭利理论认为儿童在早期具有敏感期,通过自主活动和感官经验来发展自己的潜能。

它注重环境的准备和引导,提倡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

2. 洛克理论洛克理论强调儿童的知觉和运动能力对他们认知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性。

它鼓励儿童通过亲身经验来学习,并通过感官刺激和运动来促进儿童的智力和心理发展。

3. 维果茨基理论维果茨基理论主张儿童的发展是社会交往和合作的结果。

它强调通过与成年人和同伴的互动来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特别是在具有适当的挑战和支持的情境中。

二、学前教育的重要性1. 促进儿童综合素质的发展学前教育通过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促进儿童的认知、语言、社交、情感和身体发展,培养和提高儿童的各种能力。

2. 建立良好的学习基础学前教育为儿童提供了学习的基本技能和知识,例如语言、数学、科学等。

这为他们进入小学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学前教育不仅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还注重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培养。

通过教育和引导,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帮助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益成员。

三、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和策略1. 师生互动学前教育中,教师与儿童之间的互动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要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关注并尊重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通过互动和引导来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2. 游戏教学游戏是学前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

通过游戏,儿童能够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同时学习和发展各种能力,如想象力、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以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实际情境为基础,进行相关教学活动。

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共5篇)

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共5篇)第一篇: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公养公育)。

1.2.古代学前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

1.3.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童学校是(“庠”),是学校的萌芽,是原始社会养老和实施儿童公育的机构或场所。

1.4.最早有记载的胎教在(西周)时期。

1.5.我国教育历史上最早关于学前教育计划的记录出自(《礼记·内则》)。

1.6.我国古代的学前教育已经有了计划性,但还没有统一和明确的年龄划分,比如《(礼记·内则》)以10岁前为学前教育期,而《大戴礼·保傅》中是8岁,《尚书·大传》中是13岁。

(8岁)岁入小学成为封建时代占主要地位的观点。

1.7.“三公”是指(太师)、(太保)和(太傅)。

1.8.“三母”是指(子师)、(慈母)和(保母),除三母之外,当时宫廷内还置有(乳母)。

1.9.(西周)是我国胎教实践与理论发展的初始阶段。

1.10.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的《养胎》一篇中,提出(外象内感)胎教理论。

1.11.(《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医学著作。

1.12.胎教作为一种理论初步形成于(两汉)。

1.13.北齐医生徐之才的(《胎产书》)中提出的“逐月看胎法”,奠定了胎教学说初步的营养学基础。

1.14.古代对儿童进行常规教育的内容很多,被概括为(“幼仪”或“童子仪”)。

(礼教)是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教育的核心。

1.15.我国古代对太子、王子的教育,早在(商代)就已经存在。

1.16.我国古代第一个专门教育太子的教育文件是(《世子法》)。

1.17.我国古代最为流行的三部儿童教材是(《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三者简称“(三、百、千)”。

1.18.自(宋代)以后,童蒙教材的编写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

1.19.为儿童编写的故事书多出自(宋代)以后。

1.20.我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有(游戏)、(讲故事)、(体罚)。

《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一、早期学前教育的起源与发展1. 欧洲启蒙时期对学前教育的影响2. 福禄贝尔和幼儿园的创立3.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学前教育运动二、学前教育理念的演变1. 行为主义与认知发展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3.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学前教育的贡献三、学前教育的组织形式与实践1. 家庭式学前教育的兴起与特点2. 公立与私立学前教育机构的比较3. 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与实施四、现代学前教育的挑战与趋势1.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策略2. 科技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与挑战3. 早期教育的普及化与质量保证五、重要人物与文献1. 玛丽亚·蒙特梭瑞与蒙特梭瑞教育法2. 弗里德里希·弗罗贝尔的贡献3. 重要学前教育文献概述六、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1. 不同国家学前教育政策的比较分析2. 国际组织在学前教育领域的指导原则3. 学前教育质量评估标准与认证体系七、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方法1. 学前教育研究的定量与定性方法2. 案例研究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3. 学前教育研究成果的传播与应用八、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联1. 早期经历对儿童认知与社会情感发展的影响2. 学前教育对特殊需求儿童的适应性3. 家庭、学校与社区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协同作用九、学前教育的未来展望1. 面向21世纪的学前教育模式2. 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学前教育策略3. 学前教育领域的创新与领导力培养十、复习题与讨论点1. 学前教育历史的重要转折点2. 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键问题3. 学前教育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请注意,以上内容是基于学前教育史的主题进行的概括性描述,具体的复习资料应包含详细的历史事实、理论解释、案例分析以及参考文献等。

在准备复习资料时,应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并且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育政策进行更新。

《学前教育史》期末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史复习2014年6月一、基本概念1、“行为课程”:我国现代著名幼教专家张雪门提出的一套有关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他认为行为课程应自然地融合在儿童的生活中;应注意实际行为,并把生活和行动看作相互联系的整体。

生活和实际行动是行为课程的两大因素.2、1996 年我国发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是在 1989 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的基础上,经过试行和修改而成的。

《规程》包括总则、幼儿园的招生、编班、卫生保健、教育、园舍、工作人员、经费、幼儿园与幼儿家庭和社区、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及附则。

《规程》规定了幼儿园的性质和任务,还具体规定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等。

《规则》体现了时代的新需要和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对加强幼儿园内部的科学管理,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都起着重要作用。

3、《儿童教育论》: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吉乌斯的代表作。

在该书中,他就胎教以及初生婴儿的健康和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主张成人教育儿童时,要经常赞扬儿童好的行为、宽容细小过失,既要严肃认真,又要充满赤诚和爱;指出父母的楷模是良好教育的首要条件;认为儿童从懂事起就应接受高尚的礼仪教育。

这些教育思想重在通过对幼儿进行人道化、个性化的教育,把上层阶级的儿童培养成有才干、身体健壮而又品德高尚的新贵族和商人.4、自然后果法:这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所倡导的道德教育方法。

他反对洛克那种"和儿童讲理论”的方法,反对进行道德说教,同时反对实行体罚。

他主张以儿童的行为所产生的自然后果去惩罚他,使儿童从自己的行为后果中得到自然教育。

这种自然后果法有其积极合理的方面,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

5、白板说: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6、柏拉图的优生优育论柏拉图从实现其理想国的目的考虑,在西方教育史上最先论述了优生优育问题.(1 分)他认为婚姻的目的是生育优秀的后代,而且只有 25~55 岁的健壮男子和 22~40岁的健壮女子才能生育优秀的后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史复习2014年6月一、基本概念1、“行为课程”:我国现代著名幼教专家张雪门提出的一套有关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

他认为行为课程应自然地融合在儿童的生活中;应注意实际行为,并把生活和行动看作相互联系的整体。

生活和实际行动是行为课程的两大因素。

2、1996 年我国发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是在 1989 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的基础上,经过试行和修改而成的。

《规程》包括总则、幼儿园的招生、编班、卫生保健、教育、园舍、工作人员、经费、幼儿园与幼儿家庭和社区、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及附则。

《规程》规定了幼儿园的性质和任务,还具体规定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等。

《规则》体现了时代的新需要和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对加强幼儿园内部的科学管理,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都起着重要作用。

3、《儿童教育论》: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吉乌斯的代表作。

在该书中,他就胎教以及初生婴儿的健康和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主张成人教育儿童时,要经常赞扬儿童好的行为、宽容细小过失,既要严肃认真,又要充满赤诚和爱;指出父母的楷模是良好教育的首要条件;认为儿童从懂事起就应接受高尚的礼仪教育。

这些教育思想重在通过对幼儿进行人道化、个性化的教育,把上层阶级的儿童培养成有才干、身体健壮而又品德高尚的新贵族和商人。

4、自然后果法:这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所倡导的道德教育方法。

他反对洛克那种"和儿童讲理论"的方法,反对进行道德说教,同时反对实行体罚。

他主张以儿童的行为所产生的自然后果去惩罚他,使儿童从自己的行为后果中得到自然教育。

这种自然后果法有其积极合理的方面,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

5、白板说: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

6、柏拉图的优生优育论柏拉图从实现其理想国的目的考虑,在西方教育史上最先论述了优生优育问题。

(1 分)他认为婚姻的目的是生育优秀的后代,而且只有 25~55 岁的健壮男子和 22~40岁的健壮女子才能生育优秀的后代。

为了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国家要统一设置育儿院,把认定为优良的婴孩送入该院由专人照管,用摇篮曲、儿歌对婴儿施加影响性教育; 3 岁后送入附设在神庙里的儿童场,对儿童进行智、德、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

7、奥伯林编织学校这是法国牧师奥伯林于 1776 年创设的保育所,在学前教育史上,被看作是近代学前教育设施的萌芽。

它以 3 岁以上的幼儿和年幼的学童为对象,专门在农忙季节收容幼儿和学童,一周开放两次。

该校有两名教师,一名指导手工技术,另一名指导文化、游戏,还挑选年龄大些的女孩作"助教"。

学习都是游戏性或娱乐性的。

在该校教育比保育地位更重要。

奥伯林把该校作为开发他的教区的社会经济以及增进地区居民福利的重要手段,具有创新意义。

8、开端计划是1965年美国联邦教育署提出的旨在实现幼儿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的一项重要计划。

该计划要求对"处于困境者"家庭的子女进行"补偿教育"。

具体做法是,由联邦财政拨款,将贫困而缺乏文化条件的家庭的 4~5 岁的幼儿免费收容到公立小学特设的学前班,进行为期数月到 1 年的保育。

为消除他们与其他儿童的差异,一般对 4岁儿童进行 1 年的长期课程教育,对 5 岁儿童进行为期 8 周的短期课程教育。

该计划规模大、历时长、效果显著。

9、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论蒙台梭利强调感官教育的重要性(或者具体地说认为幼儿正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应加强适当的教育,不失时机地使感官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感官训练是形成认识能力的第一道门)。

她设计了一套符合儿童认识特点的“感官练习材料”对儿童进行了各种感官教育,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

但是,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的方法有机械、呆板、枯燥乏味倾向,不利于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10、“教育即生长”这是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一个观点。

他认为,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就是说,教育是促进儿童本能生长的过程,即教育的本质和作用就是促使儿童的本能生长。

在此基础上,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思想。

二、识记1、古代最为流行的三部儿童教材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简称三、百、千。

2、蒙养院是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3、近现代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日本式的,一种是教会或欧美式的。

4、近现代外国人在华创办的幼儿园占中国全部幼儿园的大多数,这些幼儿园还通过各种途径对中国人自办幼儿园施加影响,造成中国幼儿园教育的“外国化”'倾向。

5、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6、1951 年新中国第一个学制产生,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不再沿用 30 年来的“幼稚园”名称。

7、按规格划分,目前我国幼儿园可分为示范性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和一般幼儿园三类。

8、古印度的幼儿教育始终被浓厚的神学说教所统治。

9、骑士教育是集封建思想意识的熏陶与军事体育训练于一体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

10、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是新兰纳克幼儿学校。

11、18 世纪中期俄国陆续出现了一些儿童慈善教育机构,其中最重要的创办者是别茨考伊_。

12、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爱弥儿--论教育》。

13、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类型较多,如幼儿园、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特殊幼儿园、'白天的母亲'。

其中幼儿园占主导地位。

14、1947 年日本国会通过《学校教育法》,规定幼儿园是受文部省管辖的正规'学校'的一种。

15、裴斯泰洛齐在要素教育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各门学科的教学步骤,从而形成了各门学科的教学法。

16、古代负责太子、王子教育的人员称为师、保、傅。

17、《颜氏家训》的作者是颜之推。

18、按《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蒙养院不单独设立,而是附设在育婴堂和敬节堂内。

19、蔡元培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或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20、在办好幼儿园的15条主张中,陈鹤琴认为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21、“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为蒙养园.22、杜威的儿童中心论运用到教学方法上就是设计教学法23、1951年《幼儿园暂行规程》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所规定的幼儿园教养活动项目包括体育、语言、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和计算.2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逐步形成了由上而下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领导体制。

25、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特征之一是幼儿教育与生产劳动_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26、古代希伯来学前教育分为两个历史时期,即家庭教育时期和会堂教育时期。

27、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吉乌斯的《儿童教育论》详尽论述了人道化和个性化_的幼儿教育思想。

28、一般把法国牧师_奥伯林于1776年创设的“编织学校”看作近代学前教育设施的萌芽。

29、在西方教育史上,洛克是第一个提出并详细论述儿童体育问题的教育家。

30、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幼教界受到西方新教育运动影响,出现自由主义保育思想。

31、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历史知识性的蒙书是唐人李瀚撰写的《蒙求》。

32、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蒙养院利用育婴堂和敬节堂_来培养保姆。

33、1898 年,英国长老会在厦门创办幼稚园师资班,1912 年发展成为_怀德幼稚师范学校,是教会在我国最早设立的一所独立的幼儿师范学校。

34、我国 1922 年制定的壬戌学制确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在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地位。

35、我国教育家蔡元培的"军国民教育"即对国民的军事体育教育。

36、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运用艺友制培养幼教师资。

37、195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8、幼儿白天在园,晚上回家,一般在园时间达 6、7~11、12 小时。

采用这种收托形式的学前教育机构是全日制幼儿园。

39、古印度佛教幼儿教育有家庭教育和寺、庵教育之分,以信奉佛祖、吃苦修行、遵循教规、消极厌世为特征。

40、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按儿童年龄划分受教育阶段。

41、尼德兰人文主义教育家伊拉斯谟斯主张通过游戏、故事来让儿童学习。

42、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是新兰纳克幼儿学校。

43、俄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乌申斯基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教育的民族性原则"。

44、《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是日本政府制定的第一个幼儿园法令,奠定了该国学前教育体制的基础。

45、要素教育论是裴斯泰洛齐教学理论的核心,认为教育过程必须从一些最简单的因素开始,逐步提高儿童的认识水平。

46、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主要有三类,即识字类、训诫类和知识掌故类。

47、提出“及早施教、严慈结合、均爱勿偏、熏渍陶染”等学前家庭教育原则和方法的是颜之推。

48、根据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的规定,儿童的执教者母亲或保姆所接受的训练主要是封建纲常名教。

49、蔡元培的“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

50、中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是1927年由陶行知创办的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51、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后,下列哪一项措施使我国幼教工作有了全国统一的领导?在初等教育司下设幼儿教育处。

52、关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教育总方针,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向工农开放,着重为工农服务、普及与提高结合,以普及为主。

53、一般来说,我国起着示范性、实验性作用的教育质量较高的幼儿园是教育部门办的54、古印度哪一种姓的孩子完全被剥夺了受教育权?首陀罗55、世界上第一所以“幼儿园”命名的学前教育机构是福禄倍尔幼儿园三、基本问题1、简述颜之推关于学前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及早施教;(2)严慈结合;(3)均爱勿偏;(4)熏渍陶染。

(应有解释、说明)。

2、简述陈鹤琴的幼儿心理特点论。

2、(1)好模仿; (2)好奇; (3)好游戏; (4)好动; (5)喜欢野外生活;(6)喜欢成功和称赞;(7)喜欢合群。

(应有解释、说明)3、简述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三大纲领。

( 1 )目的论:认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 2 )课程论: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而书本万能旧观念则形成课程固定、教材呆板的“死教育”现象。

( 3 )方法论:主张“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4、简述福禄倍尔关于学前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