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酸、碱废水的处理
化验室酸碱废水处理方法

化验室酸碱废水处理方法
实验室酸碱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溶解碱调节pH值、过滤、中和反应、沉淀、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等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处理前应首先了解实验室酸碱废水的化学成分,选择最佳处理方法。
2、对高PH值的废水,应在废水中溶解碱性物质,将PH值降到一定
的水平,如HCl或NaOH等碱性物质,调节pH值使废水处于中性。
3、将调节过pH值的废水放入过滤机中,用大孔滤膜进行过滤,将有
害微粒去除,然后进入下一步处理。
4、调节过pH值的废水可以通过中和反应,使其未反应的有机物受到
破坏,这是通过采用强碱性和强酸性物质,如Ca(OH)2和H2SO4等进行
中和反应实现的。
5、沉淀处理是利用一定的沉淀剂,如:铁锌颗粒,铁锰颗粒,氯化
钙等,把有机物沉淀出来,以减少有机物含量。
6、活性炭吸附处理,是把有机物吸附在活性炭表面,以减少有机物
的浓度。
7、离子交换处理则通过两种离子交换技术,即固定床离子交换和混
合离子交换处理废水,以达到减少离子的目的。
工业酸碱废水处理方式有哪些

工业酸碱废水处理方式有哪些
酸碱污水要设置中和调整池,为了让酸碱中和反应得更加充分,池内最好能配置搅拌器进行混合搅拌。
当水质水量较稳定或后续处理对酸碱值要求较宽时,可直接在集水槽、管道或混合槽中进行中和。
一、酸、碱污水中和法
这种方法是将酸性污水和碱性污水共同引入中和池中,并在池内进行混合搅拌。
中和结果应当使污水呈中性和弱碱性,即依据酸碱中和原理计算酸、碱污水的混合比例或流量,并且使实际碱性污水的数量略大于计算量。
当酸、碱污水的流量和浓度常常变化,而且波动较大时,应当分别设置酸、碱污水调整池加以调整,再单独设置中和池进行中和反应。
二、投药中和法
酸性污水中和处理采纳中和剂种类较多,其中碳酸钙价格昂贵,使用较少,石灰价格廉价,所以使用较广。
用石灰做中和剂能够处理任何浓度的酸性污水,最常用的是石灰乳法、氢氧化钙对污水杂质具有分散作用,因此很适用于处理含杂质较多的酸性污水。
假如污水中含有铁、铅、铜、锌等金属离子,能消耗氢氧化钙生成沉淀,因此计算中和药剂的投加量时,应考虑氢氧化钙与金属离子反应所消耗的量。
三、过滤中和法
过滤中和法适用于中和处理不含其他杂质的盐酸污水、硝酸污水和浓度不大于2~3g/L的硫酸污水等生成易溶盐的各种酸性污水,不适用于处理含有大量SS、油、重金属盐、砷等物质的酸性污水。
详细做
法是使污水流过具有中和力量的滤料,例如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等。
过滤中和法的优点是操作管理简洁,出水PH值比较稳定,不影响环境卫生,沉渣少等特点,缺点是进水酸的浓度不能太高。
八种含酸废水处理方法

八种含酸废水处理方法
1.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活性降解含酸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将酸性水体中的酸性离子还原成中性物质。
2. 沉淀法:添加碱性化学品(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将含酸废水中的酸性离子与碱性离子结合形成沉淀物,然后通过过滤、离心等操作分离出废水中的沉淀物,使废水中的酸性离子得到减少。
3. 蒸发结晶法:将含酸废水加热蒸发,使水分蒸发掉,废水中的酸性物质浓缩为固体,并可通过后续处理达到无害化目的。
4. 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将含酸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酸性离子吸附到活性炭上,使其达到净化的目的。
5. 离子交换法:将含酸废水通入离子交换柱中,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特性,将酸性离子与柱内的其他离子进行交换,从而使废水中的酸性离子减少。
6. 氧化还原法:通过物理、化学或电化学手段使含酸废水中的酸性物质氧化为较为稳定的化合物,达到净化的目的。
7. 中和法:将含酸废水与碱性溶液混合中和,使水体中的pH值达到中性,从而减少酸性离子的含量。
8. 膜分离法:利用反渗透膜等特殊膜材料,将含酸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酸性离子等物质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 1 -。
实验室废水处理怎么处理

实验室废水处理怎么处理
1、溶剂萃取法:
对含水率低的实验室有机废液,用与水不相混合的正己烷之类的有机溶剂进行萃取,萃取后装入特定有机废液储存器中,等待集中处理。
2、沉淀法:
沉淀法适用于处理金属离子废水,利用碱液将废水溶液pH调低使金属离子形成难溶的氢氧化物沉淀,将沉淀除去从而降低废水中金属离子含量。
同时,对于一些有色金属离子,也可以获得较好的脱色效果。
3、中和法:
对于实验室产生的酸碱废水,可利用酸碱废水进行互相中和的方式进行处理,使pH值达到6.5~8.5,即可排放。
4、水解法:
对容易发生水解的物质,如有机酸或无机酸的酯类以及一部分有机磷化合物等,可加入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在室温或加热下进行水解。
水解后,若废液无毒害时,把它中和、稀释后,即可排放。
如果含有有害物质时,用吸附等适当的方法加以处理。
5、吸附法:
活性炭因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具有很强的吸附功能。
活性炭对其他方法难以去除的颜色、异味等都有很好的吸附效果。
除活性炭外,还可采用硅藻土等其他吸附处理实验室废水。
6、高温高压灭活法:
微生物实验室实验过程排放的实验废水中含有大量病毒、细菌或者真菌,由于这些病原微生物存活时长、传播方式、危害程度具有差异,要谨慎处理此类废水。
最简便有效的灭活方式是利用高温高压进行灭活,灭活预处理之后的实验废水再进行下一步处理。
大家在实验室中一定要注意实验安全,勿污染环境,也要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
酸洗废水处理

酸洗废水处理根据不同的酸洗介质,酸洗废水中可能含有下列组分中的几种组分,即盐酸、硝酸、硫酸、磷酸、氢氟酸、柠檬酸、氨基磺酸、乙二胺四乙酸、甲酸与经基乙酸、表面活性剂、铜络合剂、缓蚀剂以及被清洗下来的金属氧化物、各种沉积在锅炉受热面上的水(盐)垢等,酸洗废水处理应包括中和酸性、去除重金属离子、去除氟离子、降低化学耗氧量(COD)、去除悬浮物或沉淀物等几部分。
一、酸洗废水的处理1.盐酸、硝酸、硫酸废水当使用盐酸、硝酸或硫酸作酸洗介质时,其废液可在废水池直接用液体工业氢氧化钠中和处理到pH值6~9,其反应生成物氯化钠、硝酸钠或硫酸钠为无害盐类,可直接排放。
酸洗工序完成后,酸洗废水中残留酸还有2%~4%。
燃煤发电厂也可将酸洗废水直接排到锅炉冲灰池,利用这些残余酸清洗冲灰管道,与沉积在灰管上的碳酸钙等反应进一步消耗掉残余酸,有机缓蚀剂和溶解到酸洗废水中的酸洗杂质、重金属离子同时也会被煤灰吸附固定在灰场。
如果灰场灰水中还残留有酸度,再通过加碱调整灰水pH值到6~9范围即可。
2.磷酸废液当使用磷酸作酸洗介质时,其废液可加入过量消石灰或石灰乳中和处理,其反应生成磷酸钙沉淀,降低废水中磷酸根的含量。
收集沉淀物经过浓缩脱水,挤压成块,将其在安全地方掩埋。
3.氢氟酸废液氢氟酸清洗废液的主要问题是溶液中的氟离子含量过高,必须进行处理。
处理方法根据所用药剂不同分为石灰法、石灰一铝盐法及石灰一磷酸盐法等。
其中采用混凝沉淀法配合进行处理比较普遍。
(1)石灰法。
使用过量的消石灰或石灰乳与氢氟酸反应生成氟化钙沉淀是最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即将生石灰粉(CaO)或石灰乳[Ca(OH)2]与含氟废水混合,生成氟化钙沉淀以使氟离子从废液中去除的方法。
石灰的加入量应比依据反应式计算的理论量要高,约为废液中氟含量的2.2倍。
所用生石灰中的氧化钙含量应大于70%,一般使用粉状生石灰其中氧化钙含量应在85%以上。
氢氟酸废液处理应在废水沉淀池中进行,所用的沉淀池与沟道应经过防渗处理。
酸碱废水处理方法(一)

酸碱废水处理方法(一)酸碱废水处理方法1. 中和法•原理:将酸性废水与碱性废水按一定比例混合,使其互相中和,得到中性溶液。
•适用场景:适用于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浓度较低且浓度相似的情况。
•优点:操作简单,成本低。
•缺点:废水处理量受限,生成的中性溶液仍需进一步处理。
2. 石灰法•原理:将石灰粉溶解于酸性废水中,生成钙盐,实现废水中和。
•适用场景:适用于废水中主要酸性成分是硫酸、盐酸等的情况。
•优点:中和效果好,处理效率高。
•缺点:操作复杂,石灰的投加量需要准确控制。
3. 碳酸钠法•原理:利用碳酸钠与酸性废水中的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实现废水中和处理。
•适用场景:适用于废水中主要酸性成分是硝酸、硫酸等的情况。
•优点:碳酸钠易购得,成本较低。
•缺点:处理过程中产生气体,在操作上需注意安全。
4. 硫化氢法•原理:通过向碱性废水中通入氢硫化氢气体,形成硫化物,实现酸碱废水中和。
•适用场景:适用于废水中主要有酸性物质和钠、钾等碱性金属的情况。
•优点:中和效果好,钠、钾等元素可以回收利用。
•缺点:操作复杂,处理过程中需加强安全措施。
5. 膜处理法•原理:利用特殊的膜分离技术,将酸碱废水中的离子分离出来,实现酸碱废水的处理。
•适用场景:适用于各类酸碱废水处理,特别适用于浓度较高且含有有机物的废水。
•优点:处理效果稳定,净化效率高。
•缺点:设备投资较大,操作和维护成本较高。
以上是常见的酸碱废水处理方法,具体应根据废水特性以及处理需求来选择适合的方法。
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的安全性和环保性,确保废水处理达到合理的标准。
6. 活性炭吸附法•原理:利用活性炭对酸碱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降低废水中的酸碱度。
•适用场景:适用于酸碱废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情况,特别适合处理低浓度废水。
•优点:处理效率高,能够同时去除有机物污染。
•缺点:活性炭的吸附容量有限,需要定期更换。
7. 电解法•原理:利用电解设备将酸碱废水分离为酸性和碱性成分,分别回收或中和处理。
酸碱废水处理设计

酸碱废水处理(一)处理方法及其选择1.酸性废水处理方法:(1)酸碱废水相互中和;(2)投药中和;(3)过滤中和;(4)离子交换(5)电解。
一般是前三种方法应用较广。
2.碱性废水处理方法(1)酸碱废水相互中和;(2)加酸中和;(3)烟道气中和。
3.选择酸碱废水处理方法的注意事项(1)废水中所含酸类的性质、浓度、水量及其变化情况。
(2)本企业或附近工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是否排出碱性废料(或酸性废液)及其利用的可能性。
(3)当地药剂供应情况。
(4)废水排入城市管道的条件。
(5)酸性废水中和方法。
(二)酸碱废水处理的设计与计算1.酸性废水中和(1)酸碱废水相互中和1)中和能力计算根据化学基本原理,酸碱中和应符合一定的当量关系。
为使酸性废水与碱性废水混合后呈中性反应,可按下式进行计算:∑Q z B z≥∑Q x B y aK式中Qz—碱性废水流量(升/小时);Bz—碱性废水浓度(克当量/升);Qx—酸性废水流量(升/小时);B y—酸性废水浓度(克当量/升);a—药剂比耗量,即中和1公斤酸所需碱量(公斤),见表7-4{见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六册【室外排水与工业污水处理】)330页};K—考虑中和过程不完全的系数,一般采用1.5~2.0。
酸(碱)当量值R可按表7-5进行换算{见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六册【室外排水与工业污水处理】)330页}。
如已知酸(碱)浓度为C(克/升)或P(%)时,则当量浓度为B=C/R=10P/R(克当量/升)。
2)中和池设计中和池有效容积可按下式计算:V=(Q z+Q x)t(升)式中Qz—碱性废水流量(升/小时);Qx—酸性废水流量(升/小时);t—中和反应时间,与排水情况及水质变化情况有关,一般采用1~2小时。
当生产过程中,如酸及碱性废水排出的很均匀,酸碱含量能互相平衡时,亦可不单独设中和池,而在吸水井及管道内进行混合反应。
如数量及浓度有波动时,则应设中和池。
酸性废水经进水管进入中和池,在通过池底穿孔管使之得到更充分混合再由出水管排出。
酸洗废水处理方案

-认真记录运行数据,为运行管理和环保部门提供依据。
六、结论
本方案针对酸洗废水的特性,设计了一套完善的处理系统。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可有效降低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同时,注重设施设备的运行管理和操作,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废水水质
根据企业提供的数据,酸洗废水主要来源于金属加工过程中的酸洗、碱洗、除油等工序,其主要污染物为pH值、COD、SS、酸碱度等。
2.处理目标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及地方环保部门的要求,确定以下处理目标:
(1)pH值:6-9;
(2)COD:≤100mg/L;
(3)SS:≤70mg/L;
二、设计标准与原则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地方环保法规。
2.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及相关行业标准。
3.采取先进、成熟、可靠的处理技术,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4.节能降耗,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5.考虑企业未来发展,预留一定的扩建空间。
三、废水特性及处理目标
(2)排放口:废水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通过排放口排放至受纳水体。
五、运行维护与管理
1.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制度,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2.定期检查设施设备,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确保设施设备的完好率。
3.对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及时调整处理工艺,确保废水处理效果。
4.做好运行记录,为设施运行管理和企业环保部门提供数据支持。
2.化学处理
-混凝反应池:通过添加混凝剂和助凝剂,促使悬浮物和胶体形成絮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