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合集下载

合肥工业大学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任务书钱德玲

合肥工业大学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任务书钱德玲

一、注意事项 1. 本次课程设计为 1.0 周,请同学们合理安排时间,过时不交按旷考论处,特殊情况请事先说明。 2. 学号为:一、二班的同学,任务书中所有荷载乘以 0.9;学号为:三、四班的同学,任务书中所 有荷载乘以 0.85;五、六班的同学任务书中所有荷载乘以 0.8。 3. 遇到问题,应先查阅相关资料,看看自己能否解决,并积极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建议主动学习。 4. 指导老师每天(周末除外)都会在指定时间段到设计教师指导。 5. 下列情况之一者按不及格论处: 1 缺勤率达到 40%以上者; 2 抄袭; 3 提交资料不全者,最后提交的资料袋中应有:课程设计任务书、计算书、图纸。 4 态度不认真者。 5 未能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指定任务者。 6 计算书或图纸出现较大错误者。 7 其他情况。
二、设计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必须完成内容)
1.进行地基基础方案选型 选择基础方案,并作合理性说明。 2.进行地基设计计算 包括:持力层选择、地基承载力修正、软弱下卧层验算
3.进行基础设计计算(包括基础配筋) 包括:基础类型、底面积、高度的确定,抗冲切验算、基础弯矩、剪力及配筋的计算 4. 完成计算书一份。 包括:封皮、目录、摘要、正文、参考文献、封底。 要求:手写、字迹清晰、工整 5.绘制基础施工图 包括:基础平面布置 2#图 1 张比例 1:200、基础详图 2#图 1~2 张比例 1:30 要求:至少一半手绘、布图合理、线型正确、应有图框、标题栏且图面整洁。 6.独立完成,必须在设计教室完成(其它地方完成不认可) ,每天(周末除外)上午 8:00-11:30, 下午 14:30-17:30 必须在设计教室且不得做与本设计无关的事,指导教师每天检查进度。
角柱
`
边柱
冲切验算
角柱
基础高度 平均 Pj Pjmax Pjmin P2 P1 ex+ney 柱边截面 h h。 at at+2h。 am ft βhp Al Fl 抗冲切力 0.7 164.4444444 292.2666667 36.62222222 158.5777778 170.3111111 0.388648649 0.5 限值 变阶处截面 0.7 1.8 0.655 0.305 0.6 1.8 1.91 2.41 <b <b 1.255 2.105 1100 1100 1 1 1.337975 0.797975 391.0454933 233.2214933 < < 632.95925 494.35925 基础高度 平均 Pj Pjmax Pjmin P1 P2 ex+ney 柱边 I 截面 h h。 at at+2h 。 am ft βhp Al Fl 抗冲切力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详细]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详细]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名称桩基础设计课程名称基础工程学生姓名学号系、专业指导教师2012 年4月30 日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年级专业学生姓名学号题目名称桩基础课程设计设计时间一周课程名称基础工程课程编号设计地点一、课程设计(论文)目的地基基础设计的目的是根据上部结构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形式在确定的场地条件下选择适宜的地基基础方案并确定其技术细节,使设计的地基基础在预定的使用期限内和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能够安全正常地工作,在此基础上满足降低造价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在土木工程学科的知识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课程设计对理解和掌握工程基本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同学们由理论学习通往工程实践的一座桥梁.因此,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巩固学习到的各种理论和方法,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工程意识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二、已知技术参数和条件1、上部结构资料某教学实验楼,上部结构为7层框架,其框架主梁、次梁均为现浇整体式,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底层层高3.4米(局部10米,内有10t桥式吊车,其余层高3.3米,底层柱网平面布置及柱底荷载如图2所示.2、建筑物场地资料(1)拟建建筑物场地位于市区内,地势平坦,建筑物平面位置如图1所示图1建筑物平面位置示意图(4)柱网平面布置及柱底荷载示意图(如图2所示)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题目名称桩基础设计课程名称基础工程学生姓名学号系、专业指导教师年月日内容提要本设计是某教学实验楼第○5—A号桩的设计,不考虑地震影响.桩承台尺寸为2300米米×2300米米×1000米米,桩采用静压预制桩,桩长22米,分两段,每段长11米.本设计的内容涉及到桩承台承载力的计算、桩顶作用验算、桩基础沉降验算、桩身结构设计计算、承台设计以及预制桩的施工图的绘制等.这些内容都是对我们土力学桩基础设计和钢筋混凝土设计的复习和巩固,使我们对CAD等绘图软件的运用更加熟练,锻炼了我们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本设计为我们以后从事桩基础的施工和设计奠定了基础.关键字:承台静压预制桩承载力沉降目录1 .设计资料 (1)1.1 上部结构资料 (1)1.2 建筑物场地资料 (1)2 .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2)2.1 选择桩型 (2)2.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 (2)3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3)3.1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3)4 .确定桩数和承台底面尺寸 (4)4.1 ○5—A柱的桩和承台的确定 (4)5 .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5)5.1 无桩承台承载力计算(○5—A承台) (6)6 .桩顶作用验算 (7)6.1 五桩承台验算(○5—A承台) (7)7 .桩基础沉降验算 (8)7.1 A柱沉降验算 (8)8 .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10)8.1 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10)9 .承台设计 (11)9.1 五桩承台设计(A柱) (11)10.参考文献 (14)1.设计资料1.1 上部结构资料某教学实验楼,上部结构为七层框架,其框架主梁、次梁、楼板均为现浇整体式,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底层层高3.4米(局部10米,内有10 t桥式吊车),其余层高3.3米,底层柱网平面布置及柱底荷载见附图.1.2 建筑物场地资料拟建建筑物场地位于市区内,地势平坦,建筑物场地位于非地震区,不考虑地震影响.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位离地表2.1米,根据已有资料,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没有腐蚀性.建筑地基的土层分布情况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1.表1.1地基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2. 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2.1 选择桩型因为框架跨度大而且不均匀,柱底荷载大 ,不宜采用浅基础.根据施工场地、地基条件以及场地周围环境条件,选择桩基础.因转孔灌注桩泥水排泄不便,为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采用静压预制桩,这样可以较好的保证桩身质量,并在较短的施工工期完成沉桩任务,同时,当地的施工技术力量、施工设备以及材料供应也为采用静压桩提供可能性.2.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依据地基土的分布,第②层是灰褐色粉质粘土,第③层是灰色淤泥质的粉质粘土,且比较厚,而第④层是黄褐色粉土夹粉质粘土,所以第④层是较适合的桩端持力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1.0米(>2d),工程桩入土深度为h.故:m++=5.1=+22h8.3.8112由于第①层厚1.5米,地下水位为离地表2.1米,为了使地下水对承台没有影响,所以选择承台底进入第②层土0.6米,即承台埋深为 2.1米,桩基得有效桩长即为22.8-2.1=20.7米.桩截面尺寸选用:由于经验关系建议:楼层<10时,桩边长取300~400,故取350米米×350米米,由施工设备要求,桩分为两节,上段长11米,下段长11米(不包括桩尖长度在内),实际桩长比有效桩长长 1.3米,这是考虑持力层可能有一定的起伏以及桩需要嵌入承台一定长度而留有的余地.桩基以及土层分布示意如图2.2.1.图2.1土层分布示意3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3.1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本设计属于二级建筑桩基,当根据土的 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 经验关系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宜按下式计算:uk sk pk sik i pk p Q Q Q u q l q A =+=+∑式中sikq --- 桩侧第层土的 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如无当地经验值时可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中表5.2.8-1(桩的 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取值.pkq ---―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如无当地经验值时可按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中表GE5.2.8-2(桩的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取值.对于尚未完成自重固结的 填土和以生活垃圾为主的 杂填土不计算其桩侧阻力sikq .根据表1.1地基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查表得极限桩侧、桩端阻力标准值(表2.1).表2.1 极限桩侧、桩端阻力标准值按经验参数法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承载力标准值:uk sk pk Q Q Q =+=sik i pk p u q l q A +∑=[]428.13910.35 18.3812912.56)6.03.8(552.4235.042⨯+⨯+⨯+-⨯⨯⨯=450.170152.1469+ =1639.602 kN估算的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65.1==p s γγ)kN Q ppks698.99365.1602.1639Q R sk==+=γγ所以最终按经验参数法计算单桩承载力设计值,即采用kN R 698.993=,初步确定桩数.4 .确定桩数和承台底面尺寸柱底荷载设计值如下:最大轴力组合: 最大轴力4043kN, 弯矩104 kN •米, 剪力56kN 最大弯矩组合: 轴力 3963 kN, 最大弯矩203 kN •米, 剪力81kN最大轴力标准值:3110 kN4.1 ○5-A 柱桩数和承台的 确定最大轴力组合的 荷载:F=4043 kN ,米= 104kN •米,Q=56 kN初步估算桩数,由于柱子是偏心受压,故考虑一定的 系数,规范中建议取1.1~1.2,现在取1.1的 系数, 即: ()4043n 1.1 1.1 4.47993.698F R ≥⨯=⨯=根 取n =5根,桩距 1.05m 3d =≥a S ,桩位平面布置如图4.1,承台底面尺寸为 2.3米×2.3米图4.1五桩桩基础5. 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该桩基属于非端承桩,并n>3,承台底面下并非欠固结土,新填土等,故承台底面不会与土脱离,所以宜考虑桩群、土、承台的 相互作用效应,按复合基桩计算竖向承载力设计值.目前,考虑桩基的 群桩效应的 有两种方法.《地基规范》采用等代实体法,《桩基规范》采用群桩效应系数法.下面用群桩效应系数法计算复合基桩的 竖向承载力设计值5.1五桩承台承载力计算(○5—A 承台)承台净面积:2222.340.35 4.8c A m =-⨯=.承台底地基土极限阻力标准值: 22110220ck k q f KPa ==⨯= 220 4.8211.25ck c ck q A Q kN n ⨯=== 1469.152sk sik i Q u q l kN ==∑ 170.450pk p p Q A q kN ==分项系数: 1.65, 1.70s p c γγγ===因为桩分布不规则,所以要对桩的 距径比进行修正,修正如下:2.6S a d ===2.30.11120.7Bc l == 群桩效应系数查表得: 0.8, 1.64s p ηη==承台底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 i ei e c cc cc c cA A A A ηηη=+ 承台外区净面积:2222.3(2.30.35) 1.4875e c A m =--= 承台内区净面积: 4.8 1.4875 3.3125i e c c c A A A =-=-=米2 查表0.11,0.63i e c c ηη==3.3125 1.48750.110.630.2714.8 4.8i ei e c cc cc c c A A A A ηηη=+=+= 那么,A 复合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1469.152170.450211.20.8 1.640.271915.401.65 1.65 1.70pkskckspcspcQ Q Q R kN ηηηγγγ=++=⨯+⨯+⨯=6 .桩顶作用验算6.1五桩承台验算(○5—A 承台)(1)荷载取A 柱的 max N 组合:F= 4043kN ,米= 104kN •米,Q=56 kN 承台高度设为1米等厚,荷载作用于承台顶面. 本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物的 重要性系数0λ=1.0.由于柱处于①轴线,它是建筑物的 边柱,所以室内填土比室外高,设为0.3米,即室内高至承台底2.4米,所以承台的 平均埋深d=1/2(2.1+2.4)=2.25米 作用在承台底形心处的 竖向力有F,G,但是G 的 分项系数取为1.2.24043 2.3 2.2520 1.24043285.664328.66F G kN +=+⨯⨯⨯=+=作用在承台底形心处的 弯矩:104561160M kN =+⨯=∑·米 桩顶受力计算如下:max max 224328.661600.8915.7325()40.8i M y F G N kN n y ⨯+⨯=+=+=⨯∑∑ max min 224328.661600.8815.7325()40.8i M y F G N kN n y ⨯+⨯=-=-=⨯∑∑ 4328.66865.7325F G N kN n +=== max 0915.732 1.2 1.2915.401098.48N kN R kN γ=<=⨯=min 00N γ>0865.732915.40N kN R kN γ=<= 满足要求(2)荷载取max M 组合:F=3936kN ,米= 203kN ·米,Q=81 kN23963 2.3 2.2520 1.23963285.664248.66203811284F G kNM kN m+=+⨯⨯⨯=+==+⨯=•∑桩顶受力计算如下:max max 224248.662840.8849.73288.75938.485()40.8i M y F G N kN n y ⨯+⨯=+=+=+=⨯∑∑ max min 224248.662840.8849.73288.75760.9825()40.8iM y F G N kN n y ⨯+⨯=-=-=-=⨯∑∑ 4248.66849.7325F G N kN n +=== max 0938.482 1.2 1.2915.401098.48N kN R kN γ=<=⨯= min 00N γ>0849.732915.40N kN R kN γ=<= 满足要求7. 桩基础沉降验算采用长期效应组合的 荷载标准值进行桩基础的 沉降计算.由于桩基础的 桩中心距小 于6d,所以可以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最终沉降量.7.1 ○5-A 柱沉降验算竖向荷载标准值3110F kN =基底处压力3110 2.3 2.3 2.2520637.9022.3 2.3F G p kPa A ++⨯⨯⨯===⨯ 基底自重压力15.5 1.517.30.62.133.632.1d kPa γ⨯+⨯=⨯=基底处的 附加应力0637.90233.63604.272P P d kPa γ=-=-= 桩端平面下的 土的 自重应力c σ和附加应力z σ(04p z ασ=)计算如下: ①.在z=0时:15.5 1.517.30.6(17.310)7.7(16.210)12(18.310)1c i i h σγ==⨯+⨯+-⨯+-⨯+-⨯∑=172.54kPa021,0,0.25,440.25604.272604.272z l z p kPa b b ασα=====⨯⨯=②.在m z 2=时:kPa h i i c 14.189)103.18(254.172=-⨯+==∑γσ0241, 1.74,0.10152,440.10152604.272245.382.3z l z p kPa b b ασα======⨯⨯=③.在m z 3.4=时kPa h i i c 23.208)103.18(3.454.172=-⨯+==∑γσ08.621, 3.74,0.0305,440.0305604.27273.7212.3z l z p kPa b b ασα======⨯⨯= ④.在m z 7.5=时kPa h i i c 69.220)109.18()3.47.5(23.208=-⨯-+==∑γσ011.421, 4.96,0.01818,440.01818604.27243.942.3z l z p kPa b b ασα======⨯⨯=将以上计算资料整理于表7.1表7.1z c σσ,的 计算结果(5-A 柱)在z=5.7米处,43.940.1990.2220.69zc σσ==<,所以本基础取m Z n 7.5=计算沉降量.计算如表7.2表7.2计算沉降量(○5-A 柱)故:S ’=82.07+29.79+6.545=117.915米米 桩基础持力层性能良好,去沉降经验系数0.1=ψ.短边方向桩数 2.236bn==,等效距径比2.6Sad===,长径比,承台的20.759.140.35ld==长宽比0.1=BcLc,查表得:59.17,9.1,031.0210===CCC122.23610.0310.062(1) 1.9(2.2361)17.59bebnCC n Cψ-=+=+=-+-+所以,五桩桩基础最终沉降量'SSeψψ==1.00.062117.9157.31mm⨯⨯=满足要求8.桩身结构设计计算8.1 桩身结构设计计算两端桩长各11米,采用单点吊立的强度进行桩身配筋设计.吊立位置在距桩顶、桩端平面0.293L(L=11米)处,起吊时桩身最大正负弯矩2max0429.0KqLM=,其中K=1.3; ./675.32.12535.02mkNq=⨯⨯=.即为每延米桩的自重(1.2为恒载分项系数).桩身长采用混凝土强度C30,Φ级钢筋,所以:MkNKqLM.8.2411675.33.10429.00429.022max=⨯⨯⨯==桩身截面有效高度00.350.040.31h m=-=11(1(10.973522sγ=+=+=桩身受拉主筋6224.8102740.9735300310s yMAs mmf hγ⨯===⨯⨯选用22214(308274)sA mm mmΦ=>,因此整个截面的主筋用2414,615sA mmΦ=,配筋率为6150.566350310ρ==⨯%>min0.4ρ=%.其他构造要求配筋见施工图.桩身强度RkNAfAfsycc>=⨯+⨯⨯⨯⨯=+05.1736)6153003103503.140.1(0.1)(ψϕ=915.40kN故满足要求9.承台设计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0,承台是正方形,双向配筋相同.9.1五桩承台设计(○5-A 柱)由于桩的 受力可知,桩顶最大反力max 938.482N kN =,平均反力865.732N kN =,桩顶净反力:max max 285066938.482881.3554043808.65j j G N N kN n G F N N kNn n =-=-==-===9.11 柱对承台的 冲切由图9.1,325ox oy a a mm ==,承台厚度H=1.0米,计算截面处的 有效高度mm h 9208010000=-=,承台底保护层厚度取80米米.冲垮比: 03250.3533920ox ox oy a h λλ==== 当00000000;20.020.0h a h a h a h a =>=<时,取当时,取,λ满足0.2—1.0 ∵ox a =325米米 >0.200h = 0.20184920=⨯米米且ox a =325米米<920米米 故取ox a =325米米.即:冲垮比03250.3533920ox ox oy a h λλ==== 冲切系数0.720.721.30.20.35330.2ox oy ox ααλ====++A 柱截面取2600600mm ⨯,混凝土的 抗拉强度设计值1100t f kPa = 冲切力设计值4043808.63234.4l i F F Q kN =-=-=∑4(600325)3700 3.7m u mm m =⨯+==001.31100 3.70.924867.723234.4t m l f u h kN F kN αγ=⨯⨯⨯=>= (满足要求) 9.12 角桩对承台的 冲切由图9.1, 1112325,525x y a a mm c c mm ==== 角桩冲垮比11103250.3533920x x y a h λλ====, λ满足0.2—1.0,故取λ=0.3533. 角桩的 冲切系数1110.480.480.86750.20.35330.2x y x ααλ====++0111121)]2()2([h f a c a c t xy yx +++αα 0.32520.8675(0.525)11000.922=⨯⨯+⨯⨯ 0max 1207.16881.35j kN N kN γ=>= 满足要求 9.13斜截面抗剪验算计算截面为I-I,截面有效高度m h 92.00=,截面的 计算宽度0 2.3b m =,混凝土的 抗压强度kPa MPa f c 96006.9==,该计算截面的 最大剪力设计值:max 22881.351762.7j V N kN ==⨯=325x y a a mm == 剪跨比 03250.3533920x x y a h λλ==== (介于0.3~1.4之间) 当3.0≤λ时,取λ=0.3;当0.3≥λ时,取 3.0λ= 故取0.3533λ= 剪切系数0.120.120.18370.30.35330.3x βλ===++0000.18379600 2.30.923731.261762.7c f b h kN V kN βγ=⨯⨯⨯=>= 满足要求 9.14受弯计算承台I-I 截面处最大弯矩max 0.3521762.7(0.325)881.35.2j M N y kN m ==⨯+= 二级钢筋2300/y f N mm =,9.6c f MPa =.620881.35103548.10.90.9300920s y M A mm f h ⨯===⨯⨯选用221816,36183548.1s A mm mm Φ=>整个承台宽度范围内用钢筋取18根,即1816Φ(双向布置) 9.15承台局部受压验算A 柱截面面积,20.60.60.36t A m =⨯=局部受压净面积,210.36n t A A m ==局部受压计算面积 2,(30.6)(30.6) 3.24b b A A m =⨯⨯⨯= 混凝土的 局部受压强度提高系数 3.24,30.36b t A A ββ=== l 11.35 1.353 1.096000.3613996.84030c n C f A kN F kN ββ=⨯⨯⨯⨯=>= 满足条件图9.1五桩承台结构计算图10、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20010—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4】丁星编著.《桩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与设计实例》.成都: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2006【5】王广月,王盛桂,付志前编著.《地基基础工程》.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6】赵明华主编,徐学燕副主编.《基础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陈希哲编著.《土力学地基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8】熊峰,李章政,李碧雄,贾正甫编著.《结构设计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1.确定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f a. 初选基础埋深d : 取d=1.35m取d=1.35,所以,持力层在粉质粘土层 ∵e=0.88 ηb =0 ηd =1.0112()18118.70.351.3218.6/z m z d z dKN m γγγ+-=⨯+⨯== f =f (3)(0.5)280 1.018.6(1.350.5)304.18304k a 304a a ak b d m a b d kPa P f kP ηγηγ+-+-=+⨯⨯-=≈∴=2.确定基底尺寸因为给定的上部荷载都是设计值,需换算为计算值:2111/1.4220/1.4157.14,/1.41780/1.41271.43/1.448/1.434.3k k M M KN M F F KN V V KN∴=========计算基础及其上土的自用应力Gk 时,基础埋深:(1.35 1.81)/2 1.58d =+= 初步确定基地尺寸,因考虑荷载偏心,将基底面积初步设计增大20%21.2/()(1.21271.43)/(29520 1.58)5.8K a g A F F d m γ=-=⨯-⨯=取基底长短比n=1/b=2/ 5.8/2 1.7,2 1.7 3.41.73b A h m l nb m b m m ∴===∴==⨯==<所以Fa 无需作宽度修正初选基础高度h=720mm 。

按照《地基规范》要求,铺设垫层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0mm ,因此可假设基础重心到混凝土外表面距离为50mm ,故钢筋的有效高度为h0720mm-50mm=670mm 。

验算荷载偏心距e: 基地处总竖向力:i 91271.4320 1.7 3.4 1.5814540.71157.1434.30.7181.e /()181/14540.124/60.57k k K K k k k F G KN M M V KN m M F G l +=+⨯⨯⨯==+⨯=⨯⨯====<= 基地处总力矩:偏心距:满足要求max k P 验算基底最大压力:max 6145460.124(1)(1)306.6 1.2 1.2304364.8a 1.7 3.4 3.4b k k k F G e P kPa fa kP bl l +⨯=+=⨯+=<=⨯=⨯∴∴⨯⨯满足要求基地尺寸为l=1.7m 3.4m 3.基础结构设计采用C20混凝土,HPB325级钢筋,查得Ft=1.10N/m2,fy=210N/mm2=垫层采用C10混凝土。

独立基础设计计算书

独立基础设计计算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柱下独立基础设计专业:道桥班级:道桥1001学生姓名: 豹哥学号: 1000000000 指导教师:周老师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教务部制2012年 12 月 9 日目录1 引言 (2)1.1 基础课程设计目的 ....................................................................................................... 2 1.2 基础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 (2)1.2.1 说明书(计算书)的要求 ................................................................................. 3 1.2.2 基础施工图纸的要求 .. (3)2、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3)2.1 设计资料 ....................................................................................................................... 3 2. 2独立基础设计 (4)2.2.3.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f (4)2.2.4.初步选择基底尺寸 (5)2.2.5.验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 5 2.2.6.计算基底净反力 ................................................................................................... 6 2.2.7.基础高度(采用阶梯形基础) ............................................................................... 6 2.2.8.变阶处抗冲切验算 ............................................................................................... 7 2.2.9.配筋计算 ............................................................................................................... 8 2.2.11.确定B 、A 两轴柱子基础底面尺寸 ................................................................... 9 2.2.12.B 、A 两轴持力层地基承载力验算 .................................................................. 10 2.2.13. 设计图纸 (10)3. 主要参考文献 ........................................................................................................................... 12 附录 (13)钢筋表..................................................................................................................................... 13 课程设计任务书 ..................................................................................................................... 14 致谢词 .. (20)1 引言“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重要的专业课程。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面内容及质量占40℅。成绩考核分为优、良、 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
基础工程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设计
➢参考文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规范(GB50021—2001)。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TB 10621-2014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TB 10093-2017《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
规范》
• 掌握桩基础工程设计内容和过程,熟悉基础工程的设 计规范、手册和工具书的使用。
• 设计计算书要求计算正确、文理通顺。 • 图纸布置合理、表达清晰,符合规范和施工要求。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 评分依据:提交的课程设计计算书和桩基础
设计图的内容和质量(纸质和电子文档)。 • 成绩组成:设计计算书占60℅,设计图纸图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定位与目的
•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 课,具有与理论课同等的地位。
•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在《土力学》、《钢筋混凝 土结构》和《基础工程》的基础上,培养完成 常用基础施工图设计的能力。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 基本要求
• 完成设计任务书的全部内容,提交设计计算书和专业 设计图纸(含说明和必要的设备、材料表,满足材料 采购,非标准制作和施工要求)。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目录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1)一、设计目的: (1)二、设计内容: (1)三、设计要求: (3)四、参考资料: (3)五、○A轴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设计与计算 (4)六、○B轴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设计与计算 (8)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一、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高等教育中一直强调和重视的教学实践环节,《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习《土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和《基础工程》课程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基础设计任务。

该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地基基础设计、构造、识图、施工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以下方面的能力:1.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创新思想;2.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会运用基础工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基础工程设计的一般规律;4.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和分析计算能力,以及运用计算机绘图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1)设计资料某教学楼为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柱网布置如下图所示,试设计该基础。

1)地质条件该地区地势平坦,无相邻建筑物,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①号土层:杂填土,层厚约0.3m,含部分建筑垃圾②号土层:淤泥质土,层厚1.2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60KPa。

③号土层:含砾粘土,层厚2m,硬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250KPa。

④号土层:粉质质土,层厚1.5m,承载力特征值f ak=250KPa。

⑤号土层:灰岩,承载力特征值f ak=6000KPa。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地下水位在-1.5m处,无侵蚀性。

表1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2)给定参数柱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在基础顶面处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由上部结构传来轴心荷载见表1,荷载设计值取荷载标准值的1.35倍。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修改)精选全文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修改)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一、 工程概况某写字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高6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柱下条形基础。

底层平面见示意图。

框架柱截面尺寸为500×500,二、 根据地质资料可知确定基础埋深:根据地质资料进入土层 1.7m 为粘土层,其基本承载理fak =175kPa,为最优持力层,基础进入持力层大于30cm ,基础埋深为2m 。

杂填土γ=15kN/m3粘土γ=18kN/m3;基本承载力fak=175kPa淤泥γ=18.5kN/m3;基本承载力fak=90kPa1.7m3.5m未钻穿地基地质构造情况三、确定基础梁的长度和外伸尺寸。

设基础梁两端外伸的长度为a1、a2,两边柱之间的轴线距离为a。

为使其合力作用点与根据荷载的合力通过基底形心,按形心公式确定基础两端向外延伸出边柱外。

但伸出长度也不宜太大,这里取第一跨距(AB跨)的0.25倍,即取a=0.25×6=1.5m。

xc确定后,可按合力作用点与基底形心相重合的原则,定出基础梁的长度L,则有:L= 2(xc+La)= 2×(15+1.5) = 33m三、确定基础受力:表1 柱荷载值表轴号①②③④⑤⑥A 1775 2150 2587 2400 2150 1775B 1775 2150 2587 2400 2150 1775C 1775 2150 2587 2400 2150 1775注:单位kN。

按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确定基础梁的宽度b。

初定基础的埋置深度2m >0.5m ,应对持力层承载力进行深度修正,即:f '= f k +ηd ·γ0(d- 0.5 )= 175 + 1.0×((15×1.7 + 18 × 3.5)/5.2)×(2.0-1.0)= 192.0 kPa < 1.1f k = 192.5kPa b≥)20'(d f L Fi-∑ =)2200.192(33177521502400258721501775⨯-⨯+++++= 2.56m ,取 b = 2.7m则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 = f ' = 192.5 kPa四、 条形基础地基承载力验收. 1. 上部结构荷载和基础剖面图∑F i =1775+2150+2587+2400+2150+1775=12837kN ∑M=(2587-2150) ×3KN.m=1311KN.M为了增加抗弯刚度,将基础长度L 平行于弯度作用方向,则基础底部抗弯刚度W=bL 2/6=(2.7×332)/6=490.05M 3 折算成线荷载时,Pjmax= F A/Lb+∑M/w=12837kN/(33×2.7)+ 1311KN.M/490.05M3=144.07+2.68=146.75 KN/M2Pjmin= F A/Lb-∑M/w=12837kN/(33×2.7)-1311KN.M/490.05M3=144.07-2.68=141.39 KN/M2Pjmax=146.75 KN/M2<1.2 fak=1.2×175=210 KN/M21/2(Pjmax+ Pjmin)=1/2(146.75+141.39)=144.07<175 KN/M2满足要求.五、地基软弱下卧层的验算第一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修正fa=fak+ηd×rm(d-0.5)=(175+1.0×18(2-0.5) kPa =202 kPa 第二步:验算基础底面面积A=F A/(fa-r G d)= 12837kN/(202-20×2)= 12837/214.04=79.2m2L×b=(2.7×33)=89.1 m2>A=79.2m2符合要求第三步:计算基底附加压力P0=P k-r m d=(F A+G k)/A-r m d=(12837+20×2×33×2.7)/(33×2.7) -15×1.7 KPa =158.57Kpa第四步:计算下卧层顶面附加压力和自重应力为Z=1.7+3.5-2=3.2m>0.5b=0.5×2.7=1.35mα=E S1/ E S2=9/3=3由表1-17查的θ=230,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为 P Z =)tan 2)(l tan 2(0θθz z b lb p++=KPa KPa 12.3)424.035.12)(33424.035.127.2(57.1587.233=⨯⨯+⨯⨯+⨯⨯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应力 P CZ =(15×1.7+18×3.5)=88.5Kpa 第五步:验算下卧层承载力下卧层顶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r m =33/01.17/5.37.1185.3157.1m KN m KN =+⨯+⨯下卧层顶面处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05.(-+=d m d fak faz γη=[90+1.0×17.01×(5.2-0.50)]=170.23kPaPZ+PCZ=(3.12Kpa +88.5Kpa)=91.62 Kpa ≤faz=170.23kPa 满足要求.六、底板配筋计算第一步:确定混凝土及钢筋强度选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查得ft=1.27Mpa,采用HPB235钢筋得fy=210Mpa.第二步:确定地基净反力Pjmax= F A /Lb+∑M/w=12837kN/(33×2.7)+ 1311KN.M /490.05M 3=144.07+2.68=146.75 KN/M 2Pjmin= F A /Lb-∑M/w=12837kN/(33×2.7)-1311KN.M/ 490.05M 3=144.07-2.68=141.39 KN/M 2第三步:计算截面I 距基础边缘的距离 bi=0.5×(2.7-0.24)=1.23m第四步:计算截面的剪力设计值 VI=bi/2b[(2b -bi)pjmax+bi ×pjmin] =()[]m KN m KN /179/39.14123.175.14623.17.227.2223.1=⨯+⨯-⨯⨯第五步:确定基础的有效高度 h0≥mm ft VI 34.20127.17.01797.0=⨯= 基础高度可根据构造要求确定,边缘高度取250mm,基础高度取h=350mm,有效高度h0=(350-50)=300mm >201.34mm,合适.第六步:验算基础截面弯矩设计值MI=0.5VI ×bi=0.5×179×1.23=110.1KN.m/m 第七步:计算基础每延长米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并配筋 As=261941103002109.01.11009.0mm fyh MI =⨯⨯⨯=配受力钢筋Ф20@150(As=2094.7mm 2),配Ф8@250的分布筋.七、基础梁纵向内力计算及配筋 第一步:确定基础净反力∑F i =1775+2150+2587+2400+2150+1775=12837kN ∑M=(2587-2150) ×3KN.m=1311KN.MW=bL 2/6=(2.7×332)/6=490.05M 3Pjmax= F A /Lb+∑M/w=12837kN/(33×2.7)+ 1311KN.M /490.05M 3=144.07+2.68=146.75 KN/M 2Pjmin= F A /Lb -∑M/w=12837kN/(33×2.7)-1311KN.M/490.05M 3 =144.07-2.68=141.39 KN/M 2折算为线荷载时: Pjmax=(146.75×2.7) KN/m =396.225KN/m pjmin=(141.39×2.7) KN/m =381.753 KN/m 为计算方便,各柱距内的反力分别取该段内的最大值 第二步确定固端弯矩m KN m KN M BA •=•⨯⨯=4465.12.396212 m KN m KN M CB •-=•⨯⨯-=75.177965.395812 m KN m KN M CD•=•⨯⨯=117969.3921212 m KN M DC •-=1179 m KN m KN M DE •=•⨯⨯=117163.3901212 m KN M ED •-=1171m KN m KN M EF •=•⨯⨯=116367.3871212 m KN M FE •-=1163m KN m KN M FG •=•⨯⨯=173361.385812m KN m KN M GH •=•⨯⨯-=4305.15.382212⑵ 分配系数EI EI EI 各杆线刚度 iAB = ─── ; iBC = ─── ; iCD = ───1.5 6 6分配系数 μBA =BC AB i i 433i AB + =0.43 ; μBC =BC AB i i 433i BC += 74=0.57μCB =CD BC i i 344i BC +=178=0.47; μCD =BC CD i i 343i CD + =179=0.53(三)、地基梁正截面抗弯强度设计地基梁的配筋要求基本上与楼面梁相同。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一 设计资料 1.1 初始条件东莞市常虎高速公路某高架桥梁,上部构造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 梁,标准跨径25m ,计算跨径24m 。

桥面宽度为5.172⨯米,参照《公路桥梁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进行设计计算。

1.2 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120,人群荷载3.53/m KN 。

后台填土高度为8.5米。

桥台竖直反力为8676KN 。

1.3 材料台帽、耳墙、台身和基础(承台)为20号钢筋混凝土。

31/00.25m KN =γ;后台及溜坡填土的32/00.17m KN =γ;填土的内摩擦角,35︒=φ粘聚力0=c 。

1.4 地质资料,上部尺寸见所附图纸。

二 基础类型的选择由于采用浅基础的时候,其基础深度不会超过5米,一般在3米左右,但是,此处地形在5米深度内承载力很小,根本不能满足桥台稳定性的要求,故在此处选择桩基础作为承台基础。

另外,由于底下土层的极限摩阻力很下,不能满足要求,此外,在距离地层表面13.8米的地方含有承载力很大的持力岩层,故在本地形时,柱桩基础是最好的选择。

三 荷载计算3.1 上部构造恒载反力及桥台台身、基础上的土重计算,其值列表如下:恒载计算表KN P 28.17233=∑ m KN M ⋅-=∑21.6571各序号含义及承台尺寸的设计见图。

3.2 土压力的计算土压力按台背竖直,0=α;填土内摩擦角︒=35φ,台背(圬工)与填土间的外摩擦角︒==5.1721φδ计算;台后填土为水平,0=β。

3.2.1 台后填土表面无活载时土压力的计算台后填土表面无活载时土压力的计算 台后填土自重所引起的主动土压力计算式为a a B H E μγ2221=式中:2r =17.00kN/3m ;B 为桥台的有效宽度取2.4m ;H 为自基底至台土表面的距离等于10m ;a μ为主动土压力系数[])cos(/)cos(/)sin()sin(1)cos(cos )(cos 22βαδαβφδφδαααφμ-+-+++-=a序号 计 算 式竖直力p(KN) 对基地中心轴 偏心距 e(m)弯距M(KN.m)备注1 0.75⨯3.0⨯0.5⨯25 28.13 3.2 -90.02 弯距正负值规定如下:逆时针方向取“-”号;顺时针方向取“+”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二零一三年六月土木工程某框架结构条形基础设计计算书一、工程概况威海近郊五层两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相当于七层以上民用建筑),车间有三排柱,柱截面尺寸为400×600mm2,平面图如图1。

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荷载特征值如表1,弯矩作用于跨度方向。

室内外高差0.30m。

图1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图表1 荷载效应特征值柱位荷载类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准永久组合基本组合A轴F 1400kN 1350 kN 1750 kN M(顺时针)200 kN-m 170 kN-m 250 kN-mB轴F 1600 kN 1450 kN 2000 kN M(顺时针)140 kN-m 130 kN-m 175 kN-mC轴F 1200 kN 1100 kN 1500 kN M(顺时针)170 kN-m 150 kN-m 212 kN-m二、地质资料1.综合地质柱状图如表2,地下水位在细砂层底,标准冻深为2m;2.冻胀类别为冻胀。

表2 综合地质柱状图图例土层厚度土层描述1.2m 人工填土、含煤灰317kN/mγ=5.0m黄褐色粘性土,低压缩性147kPa,0.7akf e==,8500kPa,sE=326%,18%,34%,19kN/mp Lw w wγ====5.5m淤泥质粘土110kPaakf=1.10e=,318kN/mγ=, 1.0LI=,7500kPasE=7.0m 黄色细砂、中密、稍湿12000kPasE=三、设计要求1.设计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2.计算该条形基础相邻两柱的沉降差;3.绘制基础平面图(局部),基础剖面图,配筋图。

四、设计步骤1.考虑冻胀因素影响确定基础埋深;2.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修正;3.计算基础底面尺寸,确定基础构造高度;4.计算条形基础相邻两柱的沉降差;5.按倒梁法计算梁纵向内力,并进行结构设计;6.计算基础的横向配筋及翼缘高度;7.绘制施工图。

五、工作量1. 设计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2. 计算该条形基础相邻两柱的沉降差;3. 完成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4. 完成铅笔绘制2号施工图一张;5. 配合教师安排进行答辩。

六、内力计算(一) 确定基础埋深根据地质资料进入土层1.2m 为粘土层,其基本承载力特征值为147kPa ak f =,可知其为最优持力层,基础进入持力层大于30cm 。

又有考虑冻胀因素的影响,根据规范可知,其设计冻深d z 应按下式计算:0 2.0 1.00.90.95 1.71m ...zs zw ze dz z ψψψ=⨯⨯⨯==,基础埋深应在设计冻深以下,据此可初步确定基础埋深为2.3m 。

根据基础埋深 2.3m>0.5m d =需进行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的深度修正,持力层为黄褐色粘性土层。

液性指数26180.50.853418p L L pw w I w w --===<--,又0.70.85e =<,查表可得,承载力修正系数0.3, 1.6b d ηη==,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m γ=317 1.2190.817.8kN/m 2.0⨯+⨯=,条形基础的基础埋深一般自室内底面算起,室内外高差为0.3m ,取 2.30.3 2.6m d =+=,则可得修正值为:(0.5)147 1.617.8(2.60.5)206.81kPa a ak d m f f d ηγ=+-=+⨯⨯-=。

(二) 确定基础梁的高度、长度和外伸尺寸根据规范要求,柱下条形基础梁的高度应该取为柱距的1/81/4倍 ,又有此处柱距取为6500mm ,故可得到基础梁的高度(1/81/4)6200(7751550)mm h =⨯=,取1500mm h =,即为 1.5m h =。

根据构造要求,条形基础端部外伸长度应为边跨跨距的1/41/3倍,故考虑到柱端存在弯矩及其方向,可以得到基础端部左侧延伸1(1/41/3)(1/41/3)6200(15502067)mm l l ==⨯=,取1 2.0m l =。

计算简图如图2所示:图2.计算简图为使荷载形心与基底形心重合,右端延伸长度为2l ,2l 计算过程如下: a .确定荷载合力到C 点的距离o x :014002 6.21600 6.22001401706.37m 140016001200x ⨯⨯+⨯---==++b.确定右端延伸长度2l :2 2.00.3 6.22 6.3720.3 1.66m l =++⨯-⨯-=c..确定基础梁的总长度l :(2.00.3 6.22 6.37)216.66m l =++⨯-⨯=d..确定基础梁基底的宽度b :计算基础及其上土的重力k G 时的基础埋深为:(2.3 2.6)/2 2.45m d =+=1400160012001.60m (20)16.66(206.8120 2.45)kFb l f d ++===-⨯-⨯∑,取作 1.8m 3m b =<,故无需作宽度修正。

(三) 持力层和软弱下卧层的验算基底的平均压力:14001600120020 2.45189.06kPa<206.81kPa 16.66 1.8kkk a FG p f A+++==+⨯==⨯∑故持力层满足要求。

对于软弱下卧层:() 1.8{189.06(1.217 1.119)}51.39kPa 2tan 1.82 3.9tan 23k cd z b p b z σσθ-⨯-⨯+⨯===++⨯⨯1.217519115.4kPa cz σ=⨯+⨯=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承载力特征值: 经查表得 0, 1.0b d ηη==,12115.418.6kPa 1.2 5.0czm h h σγ===++则有(3)(0.5)110 1.018.6(6.20.5)216.02kPa az ak b d m f f b d ηγηγ=+-+-=+⨯⨯-=51.39115.4166.79kPa<216.02kPa z cz az f σσ+=+==故软弱下卧层满足要求。

经验算,基础底面尺寸及埋深满足要求。

(四) 肋梁的弯矩和剪力计算(175020001500)/16.66315.1kN/m j bp =++=按照静定分析方法计算柱下条形基础的内力: 对于A 点2=0.5315.1 2.3=833.4kN.m Al M ⨯⨯ 逆时针方向315.1 2.3724.73kN l A V =⨯=(↓)A 833.42501083.4kN.m r M =+= 逆时针方向 724.7317501025.27kN r A V =-=-(↑)对于B 点20.5315.18.51750 6.2250782.99kN.m Bl M =⨯⨯-⨯+=逆时针方向 315.1.1(2.3 6.2)1750928.35kN l B V =⨯+-=(↓)782.99175957.99kN.m Br M =+=逆时针方向 928.3520001071.65kN r B V =-=-(↑)对于C 点20.5315.114.71750 6.222000 6.2250175364.98kN.m Cl M =⨯⨯-⨯⨯-⨯++=逆时针方向 315.1(2.3 6.22)175********.97kN lC V =⨯+⨯--=(↓)364.98212576.98kN.m Cr M =+=逆时针方向881.71500618.03kN r C V =-=-(↑)AB 跨中:21750 3.1315.1 5.40.5250580.84kN.m AB M =⨯-⨯⨯-=顺时针方向BC 跨中:217509.32000 3.1315.111.60.5175250850kN.m BC M =⨯+⨯-⨯⨯--=顺时针方向计算简图及弯矩图和剪力图如图3所示:图3.计算简图及内力图七、配筋计算(一) 基础配筋计算1. 基础梁配筋计算:①材料选择 混凝土30C ,21.43N/mm t f =; 214.3N/mm c f =;钢筋采用二级钢HPB235;'2210N/mm y y f f ==;垫层10C ,100mm 厚。

②基础梁宽度500mm b =;/1500/5003h b ==,符合2.03.5的规定。

③验算截面最小尺寸 考虑到钢筋可能为双排布置,故1500801420mm o h =-=,max 1071.57kN 0.250.2514.350014202538.25kN c c o V f bh β=≤=⨯⨯⨯=,满足要求。

④配筋计算表格。

2. 正截面受弯配筋计算 计算配筋如表3所示:注: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系数1 1.0α=;1420mm o h =;min ρ取0.45t y of hf h 及0.2%大值, 基础梁选配钢筋:顶部 8A 22全长贯通,腰筋按构造设置,详见简图,底部 8A 25全长贯通,大于底部总面积的1/3,3. 箍筋计算①截面尺寸符合要求(第1步第③项已经验算);②根据纵筋布置及根数确定为4肢箍,选用A 10@200;2214(10)314.16mm 4sv A π=⨯⨯= ③斜截面受剪承载力u V ;0.7 1.25svu cs t o yvo A V V f bh f h s==+ 314.160.7 1.435001420 1.2521014201296.41kN 200u V =⨯⨯⨯+⨯⨯⨯= 由于1296.41kN>1071.65kN u V =且1296.41kN>928.35kN u V = 承载力满足要求。

故箍筋无需加密,只需按A 10@200配置箍筋即可。

(二) 基础底板配筋计算翼板按斜截面抗剪强度验算设计高度;翼板端部按固定端计算弯矩,根据弯矩配置横向钢筋(横向钢筋采用A 10, 2210N/mm y f =)。

1. 翼缘板的高度如计算简图所示,计算简图如图4所示:图4.计算简图取1.0m 宽度翼板作为计算单元, 剪力设计值:175.061.00.65= 1.00.6563.22kN 1.8 1.8j p V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0.70.71.431.0(30040)260.26kN>63.22kN u c t o V V f bh ===⨯⨯⨯-= 满足要求。

2. 横向钢筋计算弯矩设计值221175.06()0.650.50.6520.55kN.m 21.8 1.8j p M =⨯=⨯⨯=; 配筋计算:①截面抵抗矩系数622120.55100.0211.014.31000260s c o M f bh αα⨯===⨯⨯⨯ ②相对受压区高度 1121120.0210.021s ξα=--=--⨯=;③内力矩的力臂系数10.510.50.0210.99sγξ=-=-⨯=④钢筋面积6220.5510380.2mm 2100.99260s y s o MA f h γ⨯===⨯⨯实配A 10@200, 22393mm 380.2mm s A =>,分布筋A 8@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