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及病例分析
医院感染的病例分析与总结

医院感染的病例分析与总结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并在其中扩增,导致机体发生症状和病理变化的过程。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进行治疗或接受医疗服务的患者,在一定时间后发生的与治疗无关的感染。
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传播速度快、治疗难度大,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通过分析医院感染的病例,总结医院感染的相关问题以及预防措施。
1. 案例一:切口感染一个患有肝癌的病人在手术后出现了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是医院感染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原因可能是手术患者免疫力低下、手术器械或操作不符合规范等。
这种感染可以导致伤口愈合缓慢、发热、疼痛、脓液渗出等症状。
为了预防切口感染,医务人员在手术前应遵守严格的洗手和消毒操作,并选择合适的手术器具。
患者术后应做好切口伤口的清洁和包扎,注意防止伤口感染的交叉感染。
2. 案例二:尿路感染一个老年患者被诊断为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医院里常见的感染类型,尤其在长期插管的患者中更为常见。
尿路感染主要由细菌侵入尿路引起,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和腰痛等症状。
为了预防尿路感染,医务人员需要注意正确插入导尿管的方法,及时更换导尿管并保持导尿管的清洁卫生。
对于长期插管的患者,还应加强观察尿液情况,并及时进行尿液培养和抗菌治疗。
3. 案例三:呼吸道感染一个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了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在医院是较为常见的感染类型,尤其是住院时间长的重症患者更容易感染。
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细菌或病毒引起,常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
为了预防呼吸道感染,医务人员应注意巧妙地使用呼吸治疗设备,保持设备的清洁卫生,定期更换过滤器和管路,并严格控制院内感染的传播。
4. 案例四:血液感染一个患有白血病的病人在化疗过程中发生了血液感染。
血液感染在医院是最为严重的感染类型之一,往往导致患者严重并发症和死亡。
血液感染主要由细菌侵入血液引起,可能是通过静脉通道、导管等途径进入体内。
为了预防血液感染,医务人员应注意正确操作静脉置管、输血和输液等操作,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并严格控制医疗器械的无菌操作。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监测

血液系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
寄居部位的改变 宿主的免疫功能下降
菌群失调 二重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皮肤与粘膜感染
心血管系统感染
外源零性感染
容
忍 病人
带菌者
医务人员
.
骨与关节感染
生殖道感染
五官与眼部感染
其它感染
6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甲确肝潜平伏均期潜的伏感期染:,3规0天定入院48小 时后发乙生肝的平感均染潜为伏医期院: 感3个染月;有明确潜 伏期期后非的发典艾感生型滋染的肺平,感炎均自染平潜入为均伏院医潜期时院伏7起感期-1超染:04年过。-5平天均潜伏
.
20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六条之一即可诊断
1. 经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分离到相同病原体
2. 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6cfu/ml
3. 血培养或并发胸腔积液者的胸液分离到病原体。
4. 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 病原菌数≥105cfu/ml;
5. 痰或下呼吸道采样标本中分离到通常非呼吸道定植的细 菌或其它特殊病原体。
.
15
泌尿系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
1.清洁中段尿或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阳性球 菌菌数≥ 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数≥105cfu/ml
2.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细菌菌数 ≥103cfu/ml。
3.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1×400),在 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
1. 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 野,插导尿管患者应结合尿培养。
医院感染病例判断与分析

医院感染病例判断与分析引言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内,由感染源侵入的一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医院感染的发生对于患者和医务人员都有严重的影响,因此判断和分析医院感染病例变得至关重要,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和预防感染的传播。
判断医院感染病例的标准1.患者症状:医院感染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感染症状。
医务人员在观察患者时应该留意这些症状,并注意与已知感染病例进行对比。
3.传播途径:医院感染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等方式传播。
通过评估患者之间的接触情况、医护人员的操作程序以及环境的清洁程度,可以判断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4.检测结果:为了确认是否是医院感染,可以进行病原体检测。
通过病原体检测,可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和其抗药性,从而针对性地采取治疗和控制措施。
1.感染链:通过追踪医院感染的传播路径,可以构建感染链。
感染链包括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通过分析感染链,可以确定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从而制定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2.医院环境:医院环境的清洁程度和卫生条件对于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医院的清洁程度、消毒措施和空气质量,可以评估医院环境对于医院感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3.医务人员操作:医务人员的操作程序和规范对于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医务人员的操作流程,可以发现存在的漏洞和不规范操作,从而提出相应的培训和监督措施。
4.患者管理:对于易感人群的管理对于控制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患者的管理情况,包括隔离措施、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措施等,可以评估医院感染的控制水平,并提出改进建议。
结论。
医院感染的院内感染病例分析

医院感染的院内感染病例分析近年来,医院感染成为了世界各地医疗机构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
院内感染病例的发生给患者健康和生命带来了巨大威胁。
本文将通过对一起院内感染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和应对措施,旨在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案例描述:该院内感染病例发生在某市某医院的普通外科病房。
李女士,45岁,患有腹痛症状,在医院住院接受治疗。
住院期间,李女士出现了高热、发炎等明显感染症状。
经过医疗团队的配合和诊断,李女士被确诊为院内感染。
分析:1. 医院环境与设备医院环境和设备是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该病例中,医院普通外科病房存在以下问题:空气流通不畅、病房清洁不彻底、医疗废物处理不规范、设备消毒不严格等。
这些问题导致病房空气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细菌和病毒,为院内感染提供了营养土壤。
2. 医疗操作与规范医疗操作和规范的缺失也是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
在这起病例中,护士和医生在给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存在操作不规范、拿取和使用医疗器械不洁净等问题。
这些操作失误和违规行为增加了感染的风险,使患者暴露在病原体面前。
3. 患者抵抗力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状况也是影响院内感染发生的因素之一。
在该病例中,李女士由于腹痛症状一直未得到有效治疗,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使得她更易感染病原体。
此外,李女士可能患有潜在的基础疾病,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减退。
对策和建议:为了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医院应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制度医院需要建立健全的感染控制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制定详细、科学、实用的感染控制政策和操作规范,并进行员工的培训和宣导。
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岗位责任和工作纪律的监督,确保操作规范的执行。
2. 加强环境和设备管理医院应加强病房环境和设备管理,加强定期消毒和清洁工作,保障空气流通和废物处理的规范。
对医疗器械的管理也要严格把关,杜绝器械交叉感染的发生。
3. 提高医务人员的操作技术和卫生意识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术和卫生意识。
医院感染的病例分析与临床处理

医院感染的病例分析与临床处理I. 概述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接受诊疗过程中,患者发生的与接受医疗有关的新发或扩展的感染。
它是一种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医疗质量。
本文将针对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并探讨临床处理方法。
II. 病例分析1. 病例背景患者为65岁女性,因肺炎住院治疗。
入院后未出现明显的感染迹象,但在住院第六天起出现发热、咳嗽、痰咳出现变化等症状。
2. 诊断与检测通过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确认患者为医院内感染的病例。
血液培养结果显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检测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
3. 感染原因分析根据感染部位和细菌学检测结果,确定该患者的感染源是呼吸机的使用。
呼吸机是患者机械通气的重要设备,但也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之一。
可能是在呼吸机使用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导致感染的发生。
4. 处理方法(1)感染控制措施:立即将患者隔离,并实施严格的手卫生、空气消毒和设备消毒措施。
同时,对所有接触过该患者的医护人员进行感染监测。
(2)抗生素治疗:根据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在此病例中,通过药敏试验发现耐甲氧西林菌株敏感度低,故选择其他抗生素方案。
(3)护理管理:加强对患者的个人护理和病情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和滤网,并维持呼吸机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4)教育与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预防意识,加强无菌操作和个人卫生习惯的培训,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
III. 结果与讨论在上述处理方法的综合应用下,患者的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并且痰液咳嗽症状得到改善。
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康复顺利。
医院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医疗质量问题,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防控和处理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病例,我们不仅可以及时处理感染病例,同时也能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医疗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医院感染病例的处理,既需要科学的诊断和检测手段,也需要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感染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及病例分析

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及病例分析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及病例分析一、引言医院感染是指在患者在医疗保健机构期间,发生在他人身上的感染。
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是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的重要依据,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遏制传播。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及相应的病例分析,供相关人员参考。
二、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分类1: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保健过程中,患者出现感染的状况,症状与感染的病原体有关,并且与患者住院期间相关联。
2:医院感染的分类(1)局部感染:感染范围局限于某个特定部位,如皮肤或伤口感染。
(2)深部感染:感染范围涉及内脏器官或组织,如肺炎或血流感染。
(3)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后切口出现感染现象。
(4)尿路感染:尿液及相关组织感染引起的疾病。
(5)血液感染:感染的病原体通过血液传播引起的感染。
三、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1:临床症状诊断标准(1)体温异常:持续体温升高,脱热后再度升高。
(2)局部症状:如红肿、疼痛等。
(3)全身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等。
2: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1)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
(2)尿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蛋白尿等异常。
(3)病原体检测:依据病原体对应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3:影像学检查诊断标准(1)X射线:肺部感染的检测。
(2)CT扫描:病灶的定位及分析。
四、医院感染的病例分析1:患者信息(1)年龄:57岁(2)性别:女性(3)住院时间:7天2:主要症状(1)体温异常:持续体温升高,脱热后再度升高。
(2)局部症状:手术切口红肿、疼痛。
3:实验室检查结果(1)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
(2)病原体检测:手术切口分泌物培养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部分。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医疗保健机构:指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机构,包括医院、诊所、急救中心等。
2:感染病原体:指引起感染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
医院感染及其判定标准

判定标准
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患者手术后出现手术部位红 肿、疼痛、流脓等症状,手术部位细菌培养阳性,即可诊 断为手术部位感染。
处理措施
医院对手术室进行全面消毒,加强手术操作规范和术后护 理措施,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案例三:某医院血液透析感染事件
01
感染情况
某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发生一起感 染事件,涉及数十名患者。感染 源可能来自透析液或透析器等医 疗器械。
报告制度与流程
报告制度
制定医院感染报告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病 例,定期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院感染情况。
报告流程
医务人员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后,应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 告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上报病 例进行核实和调查,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监测与报告的意义
及时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
判定标准
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患者在接受呼吸机治疗过 程中出现咳嗽、咳痰、呼吸 困难等症状,肺部有啰音, 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增高,即 可诊断为呼吸机相关肺炎感 染。
处理措施
医院立即对重症监护室进行 全面消毒,更换呼吸机管道 和吸痰器等医疗器械,加强 医护人员手部消毒措施,并 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 考核。
常规消毒措施
空气消毒
定期对病房、手术室等场所进行空气消毒,可采 用紫外线灯照射、化学消毒剂熏蒸等方法。
物体表面消毒
对医院内的医疗器械、床单、被套等物品进行定 期清洁和消毒,以减少细菌传播。
手卫生
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均应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 ,遵守六步洗手法等规范。
隔离技术应用
患者隔离
对感染性疾病患者采取隔离措 施,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04
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住院期间由于医院环境、医疗操作或医疗器械等因素引起的感染。
医院感染是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
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医院感染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表现,医院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局部红肿、疼痛、脓液渗出等。
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2.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诊断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包括血液、尿液、脑脊液、痰液、脓液等标本的培养和药敏试验,以及炎症指标、免疫学指标等的检测。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医院感染也具有重要意义,如X线、CT、MRI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感染部位的情况,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4.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于疑似医院感染的患者,应及时采集相关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明确病原体的种类和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5. 临床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医生的临床经验,可以对医院感染进行临床诊断。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诊断标准,医院感染的诊断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病史、病情发展趋势等因素。
在诊断医院感染时,医生需要全面综合各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尽可能排除其他可能的感染原因,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总之,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运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等手段进行诊断。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项诊断手段,及时准确地诊断医院感染,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加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医院感染,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特异断性医指标院支持感的染临床依诊断据如: WBC+DC、 CRP、PCT
❖ 医院感染主要依据临床诊断,力求作出病原学诊断。
48
医院感染部位:12大类
❖ 1、呼吸系统:上、下呼吸道、胸膜腔感染 ❖ 2、心血管系统:心肌炎或心包炎、心内膜炎 ❖ 3、血液系统:血管相关性感染、败血症、输血相关感染 ❖ 4、腹部和消化系统:感染性腹泻、胃肠道感染、抗菌药物相关
28
对多位ICU工作人员手、病房空气、呼吸机管道,心电 监护仪、床护栏、水龙头等环境物体表面进行监测采样,以 明确感染途径,查找感染源。
两天后,监测采样结果出来了:
1、呼吸机管道监测培养无细菌生长(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 处置消毒灭菌后使用)排除了由呼吸机管道污染或灭菌不合 格引起的感染; 2、空气培养符合标准,无鲍曼不动杆菌生长,排除由空气 传播引起的感染; 3、心电监护仪表面采样培养出鲍曼不动杆菌,多位ICU工作 人员手培养为鲍曼不动杆菌生长,血清学证实与痰标本是同 源。
肺水肿等均可掩盖医院肺炎或其他感染性发热。 ❖ 2.病人的反映各有不同,如老年人的感染尤其是老年性肺炎
可以不发热; ❖ 3.免疫功能严重低下者;吞噬细胞的吞噬和趋化功能受抑制,
使得胸片上都无肺部的渗出病变,只在活检时才发现大量病 原体。
25
❖ 4.住院中曾接受,除发热外,颅高压及脑膜刺激征可 不明显,甚至脑脊液改变也只有白细胞轻度升高。
36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注意:宫内感染与新生儿感染鉴别:
❖ 宫内感染
院内感染
❖ 患儿一般反应差
患儿 一般反应好
❖ 口鼻腔分泌物涂片脓球(+) 涂片脓球(-)
❖ 出生后48小时内出现明显 出生48小时以后出现 临床症状 和 体征
37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 等的感染。
性腹泻、病毒性肝炎、腹(盆)腔内组织感染、腹水感染 ❖ 5、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性脑膜炎、脑室炎、颅内脓肿、椎管内
49
❖ 6、泌尿系统: ❖ 7、手术部位:表浅、深部、器官(或腔隙)感染 ❖ 8、皮肤和软组织:皮肤、软组织、褥疮、烧伤、乳腺脓肿
或乳腺炎、脐炎、婴儿脓疱病 ❖ 9、骨、关节:关节和关节囊、骨髓炎、锥间盘感染 ❖ 10、生殖道:外阴切口、阴道穹隆部、急性盆腔炎、子宫内
膜炎、其它感染 ❖ 11、口腔 ❖ 12、其它部位
50
呼吸系统
❖ 一、上呼吸道感染 ❖ 二、下呼吸道感染
51
一、上呼吸道感染
❖ 临床诊断 发热(≥38.0℃超过2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 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
❖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有意义 的病原微生物。
❖ 说明:必须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 等)所致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27
❖ 某院ICU 2013年10月10~17日相继发生4例肺部感染病 例,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感染管理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 现首例感染病人是5床,因脑出血入院治疗,10月7日,痰培 养为鲍曼不动杆菌,随后发生3例病人 男2例,女1例,原 发病:1例脑出血,1例肺心病,1例脑挫伤。均接受相同操 作,呼吸机辅助呼吸。2例气管插管,1例气管切开,3例都 相继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症状和体征。痰培养均为鲍曼不动杆 菌生长,血清学鉴定为同源性(药敏结果基本一致)。 初步考虑为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特点呈外源性感染引起。
44
❖ 感染性疾病本身并发症不列入医院感染,如阑尾炎穿孔并腹 膜炎;菌血症并肝脓肿。
❖ 另外邻近部位感染的自然扩散也不列入医院感染统计,如肺 部感染所致脓胸。
45
医院感染诊断依据
1.详细的病史(既往史、现病史) 2.疾病发展过程的记录 3.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4.易感因素 5.流行病学资料 6.入院至发病时间 7.该感染平均潜伏期
40
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 表现。
各种微生物(细菌)经常从不同的环境侵入到人 体,并能在一定的部位定居和不断生长、繁殖后 代,这种现象通常称为定植。
定植是感染的前提,感染是定植的结果(条件 致病菌)。定植和感染均可在医院内传播,具有高 危害。
41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 生物性因子指的就是微生物,更具体一点指的就是致病微
52
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上呼吸道感染,无论是何种病原体 引起,理论上都属于院内感染,都要进行治疗并给出感染的 诊断,但具体到上呼吸道感染,还是要严格按照医院感染诊 断标准,除了有症状体征以外,还要考虑发热≥38.0℃超过2 天,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才能给出上呼吸道感染 的诊断。
20
接触传播
21
22
1993年安徽黄山市某医院妇产科柯萨奇病毒B3感染爆发,14例患儿发病 10例死亡
1998年广东深圳妇儿医院手术切口分枝杆菌感染暴发,切开感染166例 2005年安徽宿州“眼球事件” 2005年德惠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献血,致18人被感染 2008年西安交大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9例新生儿发生院感,8例死亡 2008年福建三明二院麻醉事件 四名患者死亡 2009年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6例新生儿发生院感,其中5例死亡 2013年安徽省淮南市新华医院血透丙肝暴发事件 …
本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手直触,间 接传播和环境污染是造成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
29
❖ 鲍曼不动杆菌是人体定植菌群的一部分,对生存环境 要求很低,在医院环境中容易存活,并且存活时间长。由 于一般常规性的消毒剂不能将其杀灭,因此医务人员的手 及使用中的医疗器械有可能成为重要的交叉感染媒介。
❖ 注意: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 肺炎→败血症,属新的医院感染 迁徙灶不算医院感染:败血症后在远隔器官或组织形成病灶, 如肝、肾、盆腔等部位出现继发脓肿。局部蔓延:如肺炎发 生同侧脓胸。
34
❖ 某院神经内科一位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痰液培养:金黄 色葡萄球菌,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气管插管,再次进 行痰液培养:铜绿假单胞菌,是新的医院感染。
9
医院感染—狭义
❖ 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
住院期间发生(潜伏期) 48小时 医院获得出院后发生
入院前已开始 入院时已存在
❖ 医院内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
10
医院感染暴发
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 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11
医院感染分类
12
13
14
人体正常菌群
15
❖ 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指原来存在于肠道、 口、咽、阴道等部位的正常菌群,由于各种因素 的影响,如宿主患病、外科手术、应用抗菌药物、 抗肿瘤化疗、激素等,致使机体免疫力低下,在 机体其他部位造成的感染。
16
引起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体
肺炎克雷伯菌
17
1、接触传播
(1)直接接触 (2)间接接触
2、飞沫传播 3、空气传播 4、共同媒介传播
(1)饮水和食物传播 (2)输液制品的传播 (3)血液及血液制品传播 (4)医疗器械和设备
5、生物媒介传播
18
空气、水
侵入性操作
接触传播
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
19
机体免机能严重受损者 婴幼儿及老年人 营养不良者 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接受各种侵袭性操作者 住院时间长者 手术时间长者 ……
信息化 水平低
制度落实 不到位
感控专职人员 不能及时发现漏报
医院感 染漏报 率高
科室感控小组 未发挥作用
信息
管理
4
医生提高对医院感染病例的上报意识 医院感染病例漏报减少
5
二、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
6
感染与医院感染的概念
感染性疾病:由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 氏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等所引起的疾病均 可称为感染性疾病。
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及病例分析
渝北区中医院院感科 2017-12-18
刘巧, 彭旭
1
一、医院感染现状
2
三级医院评价指标
医院感染率<10% 医院感染漏报率≤10%
——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检查标准
3
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高根本原因分析
人员
对医院感染 认识不足
培训不到位
医生缺乏 上报意识
医院感染诊断 标准掌握不全
无明显潜伏期者≥48小时
注意:潜伏期 平均潜伏期48小时+
32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 如:输血相关感染和手术切口感染。 ❖ 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造
血管、机械心脏、人工关节等)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 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
33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 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 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 注意:潜在性感染激活: 人体首次感染疱疹病毒、结核等,一般不发病,细菌或病毒 在体内潜伏下来,当免疫功能低下或在某些诱因的激发下, 如创伤、放射治疗、使用激素等,病原体重新活动起来,引 起机体组织损伤。
38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39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病人发生急性多发性创伤、烧伤和急性脑卒中,几小 时内即入院,病前健康无感染。这类病人发生感染即使发生 在48小时以内也列入医院感染,因为免疫功能低下者自身 细菌可短期即引起感染,如上呼吸道细菌引起下呼吸道感染。 另外,严重创伤可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脓毒症,肠道细 菌移位也可发生在24小时左右。
23
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人身伤害、医疗费用增加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受威胁、医疗纠纷增加、 相关人员被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