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海泸山景区规划说明书

合集下载

邛海整体规划方案 (2)

邛海整体规划方案 (2)

邛海整体规划方案1. 背景邛海位于中国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是一个古老的天然淡水湖泊,是岷江流域三条主要的水系之一。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邛海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由于管理不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邛海的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了当地政府和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了保护邛海的生态环境,提高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眉山市政府决定进行邛海整体规划,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和具体的规划方案。

2. 目标邛海整体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保护邛海的生态环境,提高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保护邛海的水质和生态环境,提高邛海的自然保护能力;•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和具体的规划方案,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推进邛海周边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 规划内容邛海整体规划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邛海整体规划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针对邛海的水质和生态环境问题,规划提出了多项措施,如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加大生态修复和保护力度、严格限制建设干扰等。

3.2 旅游资源开发邛海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规划提出了多项措施,如开发旅游线路、提升旅游景点附属设施建设、推广旅游新业态等,以提高邛海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3.3 基础设施建设邛海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邛海整体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规划提出了多项措施,如加强道路、桥梁、电力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交通状况、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以提高邛海周边区域的发展水平。

3.4 经济发展邛海整体规划还包括推进邛海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容。

规划提出了多项措施,如改善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等,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4. 实施方案为了保证邛海整体规划的顺利实施,规划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公众参与计划,促进方案的充分沟通和社会影响力;•明确实施责任、制定时间表和预算,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加强规划的监管和评估,及时调整规划方案和措施。

邛海-螺髻山总规

邛海-螺髻山总规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景源评价结论 (1)第三章风景区范围、性质和目标 (4)第四章分区、结构和布局 (4)第五章容量、人口及生态原则 (6)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 (7)第七章核心景区规划 (10)第八章风景游赏规划 (10)第九章典型景观规划 (19)第十章游览设施规划 (22)第十一章基础工程规划 (24)第十二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30)第十三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32)第十四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33)第十五章分期发展规划 (35)第十六章规划管理配套措施 (38)第十七章附则 (4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发展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的功能和作用,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地开发利用与科学地经营管理风景区,特制定本规划(文本)。

第二条本文本适用于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各地块和各类用地的保护、土地使用、建设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文本与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图纸同时使用,二者不可分割。

第四条本文本涉及指标及其它定量数据,是结合邛海-螺髻山的性质和特点而制定的,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四川省和凉山州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第五条本文本经国务院批准后即可执行。

第六条规划年限1. 近期:2006—2010年2. 远期:2011—2020年第二章景源评价结论第七条景观特征风景区的景观特征概括为下述七点:1. 五彩缤纷的冰川湖泊;2. 雄奇壮观的角峰刃背;3. 别具情调的温泉瀑布;4. 四季如春的邛海秀色;5. 松香缭绕的泸山风光;6. 热情似火的彝族风情;7.古朴宜人的渔村风情。

第八条景源评价结果一览表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以高质量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基调,以自然山水风光、民族风情等为内容,以螺髻山顶部的冰川遗迹地貌景观和四川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邛海为景观制高点,风景游赏价值极高,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开发利用价值也很突出,具有国家级乃至国际吸引力,资源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是保护国家重要自然和文化遗产,展示祖国大好河山,获取自然和人文知识的重要地区。

邛海湿地公园

邛海湿地公园

邛海湿地公园
•宏观规划
•整体概况
•湿地公园建成项目 •邛海湿地公园三期—烟雨鹭洲
•荣誉
宏观规划
西 北 岸 湿 地 东 北 岸 湿 地 南 岸 湿 地
•恢复建设以“恢复、保护、 自然、生态、和谐”为主 题 •坚持“三还三退”原则 (退塘还湖、退田还湖、 退房还湖 •将保护邛海、恢复湿地作 为核心,形成“绿得精致、 绿得壮观、绿得深远”的 独特景观
湿地一角
生命之源区、祈福灵核心区、柳荫垂纶观鸟区)
设计主题:自然、生态、和谐
“梦里水乡”景观表现——二期
自然湿地
湿地入口景石
湿地水上游览观光带
“梦里水乡”占地2600亩,落在泸山脚下邛海北侧,南起湿地一期的 小海,北达新海河出口,东临邛海岸线,西至滨海路人行健身步道, 三面环水,环境清幽。主要景观由生态防护林步行游览带、湿地水 上游览观光带、植物园湿地区、白鹭滩水生植物观赏区、自然湿地 修复区“二带三区” 组成。 通过邛海一、二期建设,邛海水域面积从27平方公里增加至29平方 公里,形成了省内独有的千亩湿地景观、1500米独具特色的湿地水 上航线以及融湿地科普、环境保护和游览观光为一体的文化长廊。
省内其他湿地公园
2,柏林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元坝 区境内的柏林镇,主要包括柏林湖及周边湿地
区域,湿地类型以库塘、河流为主。总面积
湿地恢 复工程
整体概况
• 目前,西昌邛海湿地一至四期8500亩湿地已经建成,五、 六期12000亩湿地于2013年10月正式动工,预计2014年10 月向游客开放。届时,2万亩湿地将为邛海戴上一道美丽 的“花环”,邛海水域面积将恢复至34平方公里,成为全 国最大城市湿地。
• 根据规划,邛海湿地总面积近2万亩,共分6期进行恢复建 设。已完成的一、二期建设使邛海水域面积增加到29平方 公里,三期与四期已在2012年9月底建成,六期全部建成 后,邛海水域面积将恢复至34平方公里。

西昌沪山景点介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西昌沪山景点介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西昌沪山景点介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文章概述部分主要介绍了西昌沪山景点的基本信息和特点。

西昌沪山是四川省西昌市的一处著名旅游景点,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

沪山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海拔约为1300米,气候宜人,四季如春。

景点内有巍然的岩壁、清澈的溪流和茂密的森林,是摄影爱好者和户外运动爱好者的理想场所。

此外,沪山还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古代寺庙、传统节日等,展现出西昌独特的民俗风情。

通过介绍沪山景点的概况,读者可以对该地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后续详细介绍景点提供一个背景。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正文部分的安排和内容概要。

具体包括每个主要章节的标题和内容概述,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整篇文章的脉络和重点内容。

此部分的主要目的是引导读者快速地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结构,方便他们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感兴趣的章节,并提前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和信息。

1.3 目的目的部分:本文旨在介绍西昌沪山景点,通过对景点的背景介绍和主要景点的详细描述,展示西昌沪山的独特风貌和吸引力。

同时,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让读者对西昌沪山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他们在游览时提供参考和指导。

希望读者可以通过本文,领略到西昌沪山景点的美丽风景和丰富文化内涵,激发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的兴趣,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2.正文2.1 沪山景点一2.1.1 背景介绍西昌沪山是四川省内著名的旅游胜地,位于西昌市区以东约20公里处。

沪山是西昌市最高的山峰之一,海拔约为3300米。

它被誉为“西昌的后花园”,因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备受游客青睐。

2.1.2 主要景点沪山景区包含丰富多样的风景,其中最著名的景点包括:- 沪山主峰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可以一览沪山的全貌,远眺西昌市区,感受大自然的壮丽。

- 沪山溪谷:这里是一个清澈的溪谷,水质清澈见底,周围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森林,是休闲散步和观赏风景的好去处。

- 沪山金鳌湖:湖水清澈碧绿,湖边植被丰富,是观鸟和赏花的绝佳之地。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公示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公示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
区总体规划》的公示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公布日期】2016.05.06
•【字号】
•【施行日期】2016.05.0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景区管理
正文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
《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公示根据《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令第26号)的规定,我厅现将《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予以公示。

若有意见,请于2016年6月6日前反馈至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风景园林处。

(通讯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36号;邮政编码:610041;联系电
话:************)
附件: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6年5月6日。

四川邛海国家湿地公园宣教中心布展设计

四川邛海国家湿地公园宣教中心布展设计

第17卷 第1期 湿 地 科 学 与 管 理 Vol.17 No.1 2021年3月 WETlAND sCiENCE & MANAGEMENT m ar.2021四川邛海国家湿地公园宣教中心布展设计董文婧1 李 欢1 吴富勤2 杨 军1(1 西昌市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中心,四川 西昌 615000; 2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 昆明650051)摘 要 宣教中心是集主体化、系统化和集中化为一体的综合型宣教场所,是国家湿地公园宣教工作的亮点。

阐述了四川邛海国家湿地公园宣教中心的布展设计原则、设计内容与表现形式。

围绕“湖的自白”“水之密语”“鸟儿的鸣响”“鱼的呢喃”“植物悄悄话”“外来的‘朋友’不友善”“人类有话说”和“保护邛海,我们在行动”8个主题,以32个故事单元为节点,采取动静结合、互动体验的表现形式开展宣教布展,系统完整地展现邛海国家湿地公园的特色,以期为同类湿地公园的科普宣教布展设计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宣教中心;科普宣教;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中图分类号:TU24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3290(2021)01-0061-03Exhibition Design of th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Center of Qionghai NationalWetland Park in sichuanDONG Wen-jing 1 li Huan 1 Wu Fu-qin 2 YANG jun 1(1 Qionghai National Wetland Park Protection Center in Xichang, Xichang 615000, sichuan, China;2 Yunnan institute of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Kunming 650051, Yunnan, China)Abstract The center for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is a place providing comprehensiv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featured withthematic, systematic and focused. is also the highlight of th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work of the national wetland park.The principles, contents and styles of exhibition design for the sichuan Qionghai national wetland park were described.The design was feature with the 8 themes of "the self-statement of Qionghai lake","the whisper of water", "the twitter of birds", "the whisper of fish","plants whisper","unamiable friends from abroad", "humans have something to say" and "we are taking actions to protect Qionghai", together with 32 stories at different sections, in a way of combiningn the dynamics and the statics, integration and interaction to displa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Qionghai lake national wetland park vividly, systematically and completely, in order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dissemination in similar wetland parks.Key words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center; science education and dissemination; sichuan Qionghai national wetland park收稿日期:2020-10-25作者简介:董文婧,女,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湿地保护和湿地科普研究。

[汇编]西昌邛海泸山

[汇编]西昌邛海泸山

[汇编]西昌邛海泸山西昌邛海泸山邛海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东南5公里,四川省第2大淡水湖,古称邛池。

面积:31-28.5平方公里,深度:最大深度34米,平均深度10.32米,容积:3.2亿立方立米,成因类型:陷落湖。

西昌邛海泸山景区位于中国最大的彝族自治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境内。

景区与西昌城区连为一体,组成了国内不多见的山、水、城相依相融的独特自然景观和优美的人居环境,是邛海—螺髻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州府西昌市及安宁河流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阳光灿烂、天高云淡,空气清新宜人,夜晚月光明媚,是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的胜地;是凉山州旅游的中心和门户。

这里湖光山色美、民族风情浓、气候甲天下,乃“休闲渡假胜地,御寒避暑乐园”。

【恬静的邛海】天空临皓月,海上最分明。

境过银河界,人来水郭城。

龙宫现宝境,蜃市接蓬瀛。

诗思因逾远,孤舟几度横。

----邛池映月寥寥数语,道出邛海妙趣,怀惴咏月诗,走进西昌邛海湖。

邛海位于西昌城东南五公里处,一片浩瀚波光闪耀在苍山碧野之中。

其形状如蜗牛,南北长10.3公里,东西宽5.6公里,周长37公里,水域面积27.88平方公里。

湖水平均深11米,最深处18米,蓄水量达3亿立方米,海拔1500.30米。

四周青山环抱,满湖碧水,秀丽的邛海泸山与夜晚皎洁的明月形成人间仙景,被誉为建昌八景之一。

湖周群山环抱,绿树成萌,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湖水常年清澈,四季均宜游泳、泛舟、垂钓。

邛海的景色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

春季柳眉桃腮,燕语呢喃,菜花铺金,湖水轻荡;夏日,远峰近树,山寿渔村,湖中倒影,虚实迷离,相映生辉;秋天,天高气爽,水天一色,玉兔初升,明镜如水,上下交辉;隆冬,天净水明,红枫翠柏,楼台亭阁,宛若画卷。

邛海起到调节西昌的气候资源的关键作用,使西昌城市四季如春,也成就了西昌如诗如画的美景。

每到秋末冬初,便会有成群候鸟飞临此处,如天鹅、白鹤、鹭鹳、凫燕、苍鹭、池鹭、沙鸭等约19种,数量达上万只,它们为了躲避北方的严寒,成群结队飞到冬如春季的邛海,享受邛海给予它们的温暖,人们与它们和谐相处,为野生动物们搭造了一个栖息的天堂。

某景区旅游总体规划说明书

某景区旅游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背景一、地方社会经济状况某景区(以下简称景区)所属的泽州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东与陵川县相邻,西与阳城县、沁水县接壤,南与豫北平原的济源、沁阳、博爱、焦作交界,北连高平市。

是“晋豫之咽喉、山西南大门”,史称“河东屏翰”、“冀南雄镇”。

全县辖10镇16乡,639个行政村,1204个自然村,总面积2023平方公里,总人口51万人。

主要民族为汉族、回族。

除此之外,还有为数不多的蒙、满、朝鲜、布依、苗、白、土、壮等民族。

早在20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泽州就有先民集居。

3500多年前的夏末,夏桀王曾迁都于高都的垂棘山。

春秋战国后期,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这里为高都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始设晋城县。

新中国成立后至1983年,晋城县先后归山西省长治专区、晋东南专区管辖。

1983年,晋城县改为县级市。

1985年,实行市管县体制改革,县级晋城市划分为城郊两区。

从原县级晋城市的30个乡(镇)中划出26个乡(镇)组成晋城市郊区,归新建的晋城市管辖。

1996年8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晋城市郊区撤区设为泽州县。

泽州县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地质储量44亿吨,铁矿储量5亿吨,铝土矿储量在1亿吨以上,大理石储量300万吨。

林牧资源相对丰富,有各类果树7.2万株,果园面积1508公顷,林地面积74.5万亩,森林覆盖率20.6%。

牧坡草地14.81万亩。

泽州全县有耕地72万亩,土壤多为碳酸盐褐土,自然肥力较高。

主要产业有:种植、养殖、林果业等。

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谷子、豆类、红果、苹果、黄梨、核桃、花椒、猪牛羊肉、鸡蛋、蜂蜜等。

泽州是全国8大红果生产基地之一。

泽州主要产业有煤炭、冶炼、铸造、机械、化工、建材等,为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生铁产量居全省之首。

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15.85亿元,同比增长10.1%;财政总收入20.76亿元,同比增长20.2%;一般预算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26.53%;农民人均纯收入5517元,同比增长9.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名称:凉山州西昌市邛海泸山景区规划委托方(甲方):西昌市人民政府承担方(乙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事业法人代码: 40001083—0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甲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 [建]城规编第(021001)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院规划设计成果专用章: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 2005 年 12月 10 日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所院主管总工:戴月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主管所长:蔡立力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主管主任工:刘泉高级城市规划师编制人员名单:项目负责人:蔡立力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束晨阳高级城市规划师专项负责人:刘冬梅高级城市规划师项目参加人:张清华城市规划师曹璐城市规划师郭连起高级工程师陶晓峰高级工程师胡鹏工程师李萍助理工程师朱珊珊助理工程师付建武助理工程师地方配合人员:王荣华邛海泸山管理局局长高建虎邛海泸山管理局副局长雷发林邛海泸山管理局国土规划科科长黄建国邛海泸山管理局执法大队队长李斌邛海泸山管理局国土规划科徐茂邛海泸山管理局国土规划科陈斌西昌市建筑勘测设计院规划师前言受西昌市人民政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凉山州西昌市邛海泸山景区规划》工作,规划自2005年2月开始,2005年12月完成。

具体工作阶段如下:2005.2-3月,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2005.3.31-4.15,现场调研、走访座谈阶段。

规划组一行14人,调研时间历时15天。

期间除对规划范围内地区进行具体踏察外,规划组还调查了市域周边风景资源,深入凉山州腹地彝族聚居区昭觉、美姑等县实地感受彝族文化风情。

调查期间,规划组召开多次规划座谈会,并分头对有关单位进行了具体走访、进一步收集资料。

2005.4.15-6.20,规划构思、方案阶段。

6.14-20日,规划组向州市领导、相关单位汇报了规划方案,并进行补充调查工作。

州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对规划方案给予了充分肯定。

2005.6.21-8.10,方案深入、纲要阶段。

在初步方案交流之后,规划组对规划方案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调整完善和具体深化,并于7月30日、8月2日向州市领导、有关单位进行了规划纲要汇报,得到了地方领导和部门的充分肯定。

2005.8.10-9.23,成果阶段。

规划纲要之后,规划组对景区规划尤其是专项工程规划的具体内容进一步深入完善,并于9月7日进行成果前阶段院级技术审查。

经过修改完善,2005年9月23日四川省建设厅在成都组织举行了“邛海泸山风景名胜区规划”成果评审,专家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评审,并以会议纪要方式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会议纪要见附录)。

专家评审会后,规划组针对具体意见,对规划成果进一步认真修改完善(具体修改调整说明见附录),于2005年12月提交最终规划成果。

在《邛海泸山景区规划》工作期间,规划组得到了凉山州、西昌市人民政府、邛海泸山管理局、州建设局、州规划办、市建筑勘测设计院以及州市计委、国土局、水利局、环保局、统计局、林业局、旅游局、文物管理所、园林处、农业局、畜牧局、卫生局、扶贫办、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美姑县、昭觉县人民政府、川兴镇、西郊乡、高枧乡、海南乡、大兴乡、海滨村等有关部门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当地文化名人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规划组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邛海泸山景区规划”工作组2005年12月《凉山州西昌市邛海泸山景区规划》(2005-2020)说明书目录第一章现状概况 (7)第二章风景资源评价 (14)第三章景区发展战略研究 (22)第四章规划总纲 (41)第五章城景协调规划 (53)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 (57)第七章风景游赏规划 (66)第八章典型景观规划 (89)第九章休闲度假与旅游设施规划 (97)第十章基础设施规划 (105)第十一章居民社会调控及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119)第十二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123)第十三章分期发展规划 (125)第十四章规划实施的措施建议 (128)附录:专家评审会议纪要 (130)《凉山州西昌市邛海泸山景区规划》(2005-2020)修改调整说明 (111)附表:表1-1 邛海泸山景区现状行政区划表表2-1 风景资源分类表表2-2 四川省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一览表表2-3 邛海泸山景区景点特征一览表表2-4 邛海泸山景区景点等级一览表表3-1 千岛湖与抚仙湖旅游开发的差异性比较表3-2 波登湖和嘎达湖旅游开发比较表4-1 环湖游览活动区具体范围表表4-2 邛海泸山景区功能分区一览表表4-3 邛海泸山景区游人容量计算一览表表4-4 邛海游船容量计算一览表表4-5 邛海泸山景区规划居民人口统计表表4-6 西昌市旅游接待人数统计表表4-7 邛海泸山景区游人规模预测统计表表4-8 邛海泸山景区旅游床位需求总量计算一览表表4-9 景区内规划旅游床位规模计算一览表表6-1 邛海泸山景区分级保护规划一览表表6-2 邛海泸山景区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表7-1 邛海泸山景点规划一览表表8-1 现状岸线类型统计分析表表8-2 岸线景观规划一览表表8-3 植物景观规划一览表表9-1 西昌市现有旅游住宿设施表9-2 邛海-泸山景区内现状主要旅游住宿宾馆统计表表9-3 邛海-泸山景区内现状农家乐统计表表9-4 邛海泸山景区旅游项目一览表表9-5 西岸主要宾馆酒店规划用地一览表表9-6 邛海泸山景区主要农家乐设施规划一览表表9-7 现状旅游服务设施整治一览表表10-1 景区内规划车行游览路一览表表10-2 景区内规划主要步行游览路一览表表10-3 旅游公交与景区旅游专用线站点表表10-4 规划停车场一览表表10-5 景区涉及主要变电站列表表10-6 景区用电量预测表表10-7 邛海泸山景区10 KV配电所规划表表10-8 邛海泸山景区35 KV变电站规划表表11-1 邛海泸山景区农村居民点调控规划一览表表12-1 现状土地利用统计表表12-2 规划土地利用统计表表13-1 邛海泸山景区近期建设项目及投资估算表第一章现状概况一、自然条件1、位置邛海泸山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城郊,距城市中心约5km,地理坐标为102º16′-102º20′,北纬27º47′-27º52′。

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泊,现状湖面面积27.9 km2。

泸山屏列于邛海西岸,属螺髻山西北分支,山脊主脉呈南北走向,主峰纱帽顶,海拔2317米,山体面积65.9km2。

2、地质地貌邛海属典型的地质断陷淡水湖,是全新世以来多组活动性断层进一步活化的产物。

泸山雄踞于邛海西岸,属于断横山南北走向的高原纵谷延伸部分,原为康滇古陆,由于古地质燕山运动,经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抬升和挤压作用,至新生代第四纪逐步形成。

邛海泸山地区属于地震多发区,规划区地震基本烈度为9度。

自邛海南岸延伸至西侧的则木河断层有一巨大东西向断层,简称为海南断层,正是由于它的强烈活动,邛海断陷盆地进一步沉降,并造成了后期多次强烈地震。

邛海位于东、南、西三面山体环绕、开口面向西北的盆地之中,西侧为泸山,南侧为大箐梁子向北延伸的山体余脉,东面为小花山和尔吾山,北面为邛海沿湖平原,景区西北侧即西昌市主城区。

泸山东部面湖一侧山体陡峭,西侧坡度平缓,山岭纵横,沟谷众多,以响水沟和深沟最为幽深。

3、水文邛海湖泊周长34km,南北长10.3km,东西宽1-6km,,平均水深为10.95m,最大水深18.3m,正常蓄水位海拔1510.3m时的蓄水量2.891亿m3。

湖泊补给系数9.97,湖水滞留时间约834天。

邛海属长江流域雅砻江水系,邛海湖周有较多山溪小河及溪沟汇入,汇流面积307.67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473亿m3。

邛海年径流量集中于6-10月的洪水期,暴雨形成洪峰较快,洪水持续过程多在6-12小时内,洪水含沙量高,洪水陡涨陡落,多呈单峰。

入湖河流中,东北有官坝河,集水面积大于100km2,由小营河、麻鸡窝河、洼瑯河汇集而成;南有鹅掌河,集水面积大于50km2,由回龙河、呷威洛河、鹅鸠河等9条溪沟汇集而成;其余集水面积大于10km2的有干沟河、大沟河(窑沟)2条,干沟河有高沧河入汇。

此外还有集水面积小于10km2的青河、踏沟河、红眼沟、龙沟河4条及一些小溪、坡面漫流。

以上这些河流汇入邛海后,由海河排泄,海河自邛海西北角流出后,在西昌城东和城西纳入东河、西河后转向西南注入安宁河。

西昌市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受西南季风及东南内陆干旱季风交替的影响,具有中亚热带高原山地气候的特点:(1)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温凉湿润,为御寒避暑胜地,素有“小春城”、“月城”之美称:年日照时数2431.4小时,年平均日照率55%,太阳辐射能5.71×105J/cm2。

年平均温度17.1℃,年平均无霜期280天,1月平均气温9.5℃,7月平均气温22.5℃,>10℃年有效积温5329.9℃。

春秋季长达283天,夏季56天,冬季26天。

(2)雨量充沛,干湿季分明。

年平均降雨量1004.3mm,集中于5-10月,占全年的92.8%。

年平均蒸发量1945mm,大于降雨量近1倍,1-4月平均湿度在60%以下,多干风;5-12月平均湿度在60%以上,具有明显冬季干旱、夏秋多雨的特点。

(3)主导风向为南、北风。

5、土壤邛海周围平原及浅山地带多为紫色土、水稻土、冲积土,以紫色土的分布面积最广;红壤则为山地红壤,多见于海拔较高的山区,其垂直地带性明显,山地红壤与黄棕壤占山区土壤面积的50%以上,是适宜云南松、栎类树种和华山松生长的土类。

泸山山地母质为紫色砂页岩,在干湿交替的气候条件作用下,形成燥红土。

在常绿阔叶林下为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局部地区有第四纪堆积黄土分布。

在湿润性沟谷地带的常绿阔叶林下,发育为山地黄红土壤和部分紫色土。

6、植被森林植被:邛海流域属亚热带常绿植被类型,具有较为明显的森林垂直分布特征。

流域内分布的亚热带植被主要有云南松、栎、桉、银桦、桃、李等树种及稀疏灌丛,种类丰富。

在整个流域森林生态系统中云南松占据了优势种地位,其面积约占森林总面积的90%以上。

据调查,泸山共有高等植物100余科300余属400余种,泸山植被垂直分布不明显,主要植被类型有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其中针叶林以1950年代的飞播云南松为主,常绿阔叶林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树种居多,如滇青冈等。

邛海以东小花山森林植被稀少。

古树名木:邛海泸山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特殊的宗教环境,使古树名木、稀有植物得以保存繁衍。

邛海泸山景区内共有古树名木100余株,其中柏树38株,黄桷树43株,黄连木8株,皂荚5株,无患子、桂花各2株,清香木、朴树、紫薇各1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