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学第阶段测试题完整版

合集下载

食品微生物学第1阶段练习题答案,答案在最后

食品微生物学第1阶段练习题答案,答案在最后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答案,答案在最后考试科目:《食品微生物学》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共10题,总分值10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下列着生鞭毛最多的菌属是()(1分)A.球菌B.杆菌C.螺旋菌D.假菌丝2.整合在原核宿主细胞核基因组上的噬菌体称为()(1分)A.烈性噬菌体B.原噬菌体C.温和噬菌体D.毒性噬菌体3. 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最多的为()(1分)A.细菌B.真菌C.放线菌D.藻类与原生动物4.下列遗传元件中,在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基因载体()(1分)A.染色体B.质粒C.转座子D.线粒体5.在酵母菌细胞壁的4种成分中,赋予其机械强度的主要成分是()(1分)A.几丁质B.蛋白质C.葡聚糖D.甘露聚糖6.我国学者汤飞凡对于下列哪种病原菌的研究成果具有国际领先水平()(1分)A.鼠疫杆菌B.沙眼病原体C.结防杆菌D.天花病毒7.霉菌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1分)A. <4.0B. 4.0-6.0C. 6.5-8.0D. 8.08.划分酸性食品与非酸性食品的pH标准是()(1分)A. 4.5B. 5.5C. 6.0D. 7.09.以下最早使用划线分离法获得微生物纯种菌落的是()(1分)A.安东尼・列文虎克B.路易・巴斯德C.罗伯特・科赫D.罗伯特・虎克10.细菌的主要繁殖方式为()(1分)A.增殖B.芽殖C.裂殖D.抱子生殖二多选题(共5题,总分值10分,下列选项中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1.下列哪些微生物代谢产物在食品工业中可以应用()(2分)A. PHBB.糖被C.食品级色素D. LPSE.芽抱或抱子12.关于质粒的描述,正确的是()(2分)A.只有原核微生物才有质粒B.质粒负责产毒、抗菌、固氮等功能C.质粒上携带有染色体上没有的基因D.质粒不能凭空产生,但可通过一定方法消除E.质粒只可能是环形的13.下列属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成分的有()(2分)A.脂多糖B.肽聚糖C.脂蛋白D.溶酶体E.高尔基体14.下列不属于革兰氏染色基本步骤的是()(2分)A.初染B.脱色C.细胞破碎D.复染E.澳麝香草酚兰染色15.酵母类微生物可能进行的繁殖包括()(2分)A.出芽繁殖B.裂殖C.有性抱子繁殖D.菌丝体繁殖E.假丝繁殖三判断题(共10题,总分值10分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食品微生物学第1阶段测试题1b答案

食品微生物学第1阶段测试题1b答案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食品微生物学》(总分100分)第一章至第五章时间:90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名词解释(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巴斯德效应答:巴斯德发现的有氧氧化抑制糖的无氧酵解的作用。

是有氧氧化产生了较多的ATP抑制了糖酵解的一些酶所致,有利于能源物质的经济利用。

2.噬菌斑答:即噬菌体侵染细菌细胞,导致寄主细胞溶解死亡。

因而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形成的空斑。

3.伴孢晶体答:蛋白质晶体的一种毒素,对多种昆虫具有毒杀作用4.烈性噬菌体答:感染细菌后能使宿主细菌裂解死亡的一种噬菌体。

5.温和性噬菌体答:感染细菌后能使宿主细菌溶源化而不裂解的一种噬菌体。

6.自养微生物答:以二氧化碳作为主要或唯一的碳源,以无机氮化物作为氮源,通过细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获得能量的微生物。

7.呼吸链答:呼吸链包含15种以上组分,主要由4种酶复合体和2种可移动电子载体构成。

其中复合体Ⅰ、Ⅱ、Ⅲ、Ⅳ、辅酶Q和细胞色素C的数量比为1:2:3:7:63:9。

可分为一下两大类:1.氢传递链:包括NAD+、FMN(FAD)、UQ等。

2.电子传递链:包括细胞色素系统和某些黄素蛋白、铁硫蛋白。

8.异型乳酸发酵答:葡萄糖经HMP途径发酵后除主要产生乳酸外还产生乙醇、乙酸、二氧化碳等多种产物的发酵。

9.Aw答:即水分活度。

他表示在天然或人为环境中,微生物可实际利用的自由水或游离水的含量。

其定量含义为:在同问痛呀下,其溶液的蒸汽压与纯水蒸汽压之比。

10.溶源性细菌答:即在染色体上整合了温和噬菌体的核酸,但在细菌体内又检查不出成熟噬菌体颗粒的存在,这样的细菌称为溶源性细菌。

二、图解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营养物跨膜运输的四种类型。

答:2.当环境中葡萄糖、乳糖同时存在时,E.coli的生长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答:3.图解细菌的一般构造与特殊构造。

食品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食品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食品微生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微生物学是研究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性质及其与食品品质和安全关系的科学。

()A. 正确B. 错误2. 下列哪项不是食品微生物的来源?()A. 原料B. 包装材料C. 食品添加剂D. 空气3. 食品微生物污染的主要途径是()。

A. 土壤B. 水C. 空气D. 以上都是4.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下列哪种微生物是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A. 细菌B. 霉菌C. 酵母D. 病毒5. 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是()。

A. 大肠杆菌B. 乳酸菌C. 醋酸杆菌D. 枯草杆菌6. 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常用的菌落计数方法是()。

A. 稀释倒平板法B. 直接涂布法C. 滤膜法D. 以上都是7. 下列哪种微生物能在厌氧条件下生长?()A. 乳酸菌B. 醋酸杆菌C. 枯草杆菌D. 以上都是8. 食品微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微生物分离方法是()。

A. 稀释倒平板法B. 选择性培养C. 鉴别培养D. 以上都是9. 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温度B. pH值C. 水分活度D. 以上都是10. 食品中微生物的控制方法包括()。

A. 热处理B. 化学处理C. 辐射处理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微生物在食品中的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 食品微生物污染的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 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 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常用的菌落计数方法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5. 食品微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微生物分离方法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6. 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因素影响。

7. 食品中微生物的控制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食品微生物的试题及答案

食品微生物的试题及答案

食品微生物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食品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与食品之间关系的科学,下列哪项不是食品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A. 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B. 微生物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作用C. 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变质D. 微生物在食品保存中的应用答案:D2. 食品中常见的有害微生物包括哪些?A. 细菌、酵母和霉菌B. 病毒、细菌和寄生虫C. 细菌、病毒和霉菌D. 细菌、酵母和寄生虫答案:C3. 下列哪种微生物不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A. 细菌B. 酵母C. 霉菌D. 原生动物答案:D4. 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常用的计数方法是?A. 稀释倒平板法B.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C. 比浊法D. 所有上述方法答案:D5. 食品微生物的控制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冷藏B. 热处理C. 辐射D. 增加食品的pH值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食品微生物学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包括哪些方面?A. 食品的发酵B. 食品的防腐C. 食品的检测D. 食品的包装答案:ABC2. 食品微生物检测的目的是?A. 评估食品的卫生状况B. 确定食品的安全性C. 监控食品的保质期D. 以上都是答案:D3. 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来源可能包括?A. 原料B. 环境C. 人员D. 包装材料答案:ABCD4. 食品微生物控制的方法有哪些?A. 物理方法B. 化学方法C. 生物方法D. 以上都是答案:D5. 食品微生物学研究的微生物类型包括?A. 细菌B. 酵母C. 霉菌D. 病毒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所有微生物都会导致食品变质。

(错误)2. 食品微生物学不涉及食品的发酵过程。

(错误)3. 食品微生物检测可以评估食品的卫生状况。

(正确)4. 微生物在食品保存中没有应用。

(错误)5. 食品微生物的控制方法包括冷藏和热处理。

(正确)6. 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来源不包括原料。

(错误)7. 食品微生物检测的目的之一是确定食品的安全性。

食品微生物学第阶段测试题

食品微生物学第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食品微生物学》(总分100分)综合测试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鉴别性培养基,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须用肉眼辨别颜色就能方便地从近似菌落中找到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2. 暗修复,指细胞的DNA经过紫外线照射损伤后,在不依赖可见光的条件下,通过酶切作用去除嘧啶二聚体,随后重新合成一段正常DNA链的核酸修复方式,这个过程有多种酶的参包括:核酸内切酶、核酸外切酶、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

3. 光复活,指经紫外线照射后的微生物立即暴露于可见光下时,可明显降低其死亡率的现象。

光复活的机制是可见光(有效波长400nm左右)激活了光复活酶,分辨紫外线照射形成的DNA嘧啶二聚体,从而实现DNA损伤修复。

4. 生长因子,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需,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

狭义的生长因子一般仅指维生素,广义的生长因子除维生素外,还包括碱基、卟啉及其衍生物、甾醇、胺类和脂肪酸等。

5. 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即待检细菌细胞通过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洗脱、番红复染等步骤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被区分成红色(革兰氏阴性)或紫色(革兰氏阳性)细胞的实验。

革兰氏染色结果是菌种分类鉴定的一个重要指标。

6. D值,是指在一定的处境和一定的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某细菌数群中90%的原有残存活菌被杀死所需的时间(min )。

7. Z值,指灭菌时间减少到原来的1/10所需升高的温度或在相同灭菌时间内,杀灭99%的微生物所需提高的温度。

8. 益生菌,益生菌系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它们可直接作为食品添加剂服用,以维持肠道菌丛的平衡。

9. Nisin,称为乳酸链球菌素亦称乳酸链球肽,是某些乳酸链球菌产生的一种多肽物质。

是一种高效、安全、无毒、无副作用的天然食品防腐剂。

(完整版)食品微生物学试题+答案

(完整版)食品微生物学试题+答案

食品微生物学试卷一、一. 填空题:1. 细菌一般进行___无性__ 繁殖,即__裂殖_。

酵母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和无性两类,无性繁殖又可分为__芽殖__ ,__裂殖__ 两种形式,有性繁殖时形成__子囊_ ;霉菌在有性繁殖中产生的有性孢子种类主要有__子囊孢子__ ,_接合孢子__ ;在无性繁殖中产生的无性孢子种类有_孢囊孢子_ ,__分生孢子__,__厚垣孢子(节孢子)__ ;放线菌以__无性__ 方式繁殖,主要形成__分生孢子__ ,也可以通过___菌丝片断_繁殖。

2. 微生物污染食品后,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主要是引起___食物中毒_______和____消化道传染病_____。

3.在酵母菌细胞结构中,____⒃_____具有保护细胞及维持细胞外形的功能;____⒄____具有控制细胞对营养物及代谢产物的吸收和交换作用;____⒅_____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新陈代谢的场所;___⒆______是呼吸酶类的载体,细胞的能量供应站;_____⒇____具有传递细胞遗传性状的作用。

二.选择题(1分/小题×20)1.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__c_a.结晶紫(初染)b.碘液(媒染)c.酒精(脱色)d.蕃红(复染)2.属于细菌细胞基本结构的为__b_a.荚膜b.细胞壁c.芽孢d.鞭毛3.测定食品中的细菌总数常采用__a___a.稀释混匀平板法b.稀释涂布平板法c.显微镜直接镜检计数法4.干热灭菌法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为_c__a.105℃,2小时b.121℃,30分钟c.160℃,2小时d.160℃,4小时5.微生物运输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_c__a.单纯扩散b.促进扩散c.主动运输d.基团转位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有性繁殖产生__d__a.接合孢子b.担孢子c.孢囊孢子d. 子囊孢子7.以高糖培养酵母菌,其培养基类型为__b__a.加富培养基b.选择培养基c.鉴别培养基d.普通培养基8. 抗干燥能力较强的微生物是__a_______。

食品微生物检验试题

食品微生物检验试题

试题(一)一、根据培养基中的菌落判断是那些种类的微生物(20分,时间5分钟)准备平板培养的细菌、真菌菌落5个,现场说出属名,每答对一个得4分。

二、指出给定仪器的名称、用途(20分,时间5分钟)准备食品检验常用的仪器5个(如分光光度计、恒温培养箱、干燥箱、滴定管、显微镜等),每答对一个得4分。

三、操作酸碱滴定(20分,时间5分钟)分别操作酸碱滴定过程,不规范者酌情减分。

四、显微镜的使用技巧(20分,时间5分钟)观察一种微生物切片,能在限定时间内找到切片内容者得分,没找到者视显微镜的使用熟练程度酌情给分。

五、配制一种化学试剂(20分,时间5分钟)给定原药、配制浓度,在限定时间内配成并规范操作者得分。

需要检查的技能包括天平的使用、容量瓶的使用,浓度的换算等。

试题(二)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实验室的工作区域应与办公室区域明显分开。

()2. 二级采样方案中有n、c和m值,n代表同一批次产品应采集的样品件数;c()代表最大可允许超出m值的样品数;m代表微生物指标可接受水平的限量值。

3. 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工作可以在普通微生物检测实验室中进行。

()4.在进行梯度稀释时,所吸取的1ml液体需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 mL 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并用同一支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

()5.大肠菌群是指一群在36℃条件下培养48h 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6.大肠菌群经LST肉汤初发酵试验后,等培养基变兰,且小倒管中有气泡,则需进行确证试验。

()7.进行大肠菌群PetrifilmTM 测试片试验时,选取菌落数在30-300 之间。

()8.菌落计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FU )表示。

()9.实验室布局应采用单方向工作流程,避免交叉污染。

()10.MPN是指可能产气的数量。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大肠菌群在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 )上的典型菌落形态是()。

食品微生物学试题+答案

食品微生物学试题+答案

食品微生物学试题+答案试题1.请简述微生物在食品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2.请列举几种常见的肉类和鱼类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并简述其特点。

3.请简述食品中的乳酸菌的作用和种类。

4.请简述嗜热菌的特点和常见分类。

5.请说明霉菌在食品中的作用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答案1.微生物在食品中可以起到促进、改善、加工和腐败等作用。

例如,酵母菌和乳酸菌能够促进面包、奶酪等食品的发酵和加工;某些嗜热菌能够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而一些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则会引起食物中毒等问题。

2.常见的致病微生物有产生肉毒杆菌毒素的肉毒杆菌、产生单胞菌肠毒素的单胞杆菌、产生沙门氏菌素的沙门氏菌、产生耶尔森氏菌毒素的耶尔森氏菌等。

这些微生物在肉类和鱼类食品中广泛存在,其特点是适宜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繁殖,能够产生毒素,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等问题。

3.食品中的乳酸菌通常具有产酸、抑菌、保鲜、调味等作用;常见的种类有嗜酸乳杆菌、乳酸杆菌、嗜热乳杆菌、异形菌等。

它们都可以通过发酵作用来改善食品的口感、品质和营养价值,并且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4.嗜热菌是一类可以在高温环境下生存的细菌,常见分类有芽孢杆菌、蓝绿菌和嗜热假单胞菌等。

它们大多数都喜欢在80℃以上的环境中繁殖,有些甚至可以在100℃的环境下生存,因此在食品加工和贮存过程中需要引起关注。

5.霉菌在食品中常被用于酿造或制作一些特定的食品和调味品,具有促进发酵、提高营养和改善口感的作用。

然而,某些霉菌如黄曲霉、青霉菌等则会产生强烈的毒素,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这些毒素会导致肝脏损害、免疫系统下降、视力受损等问题,因此食品中镜像霉菌的安全性需要引起关注。

以上就是食品微生物学试题和答案,希望能对大家学习和研究相关领域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微生物学第阶段测
试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食品微生物学》(总分100分)第六章至第十章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共生
答:生物间密切联系、互有益处地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现象。

2.BOD5
答:5日生化需氧量。

3.抗原
答:能使人和动物体产生免疫反应的一类物质,既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形成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又能与之结合而出现反应。

4.抗体
答:在人和动物体内,由于抗原或半抗原入侵刺激机体而在细胞中产生的免疫球蛋白。

能可逆、非共价、特异地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体。

5.血清学反应
答:是指相应的抗原和抗体在体外进行的结合反应。

6.商业灭菌
答:将病原菌、产毒菌及在食品上造成食品腐败的微生物杀死,罐头内允许残留有微生物或芽孢,不过,在常温无冷藏状况的商业贮运过程中,在一定的保质期内,不引起食品腐败变质。

7.内毒素
答:由革兰氏阴性菌所合成的一种存在于细菌细胞壁外层、只有在细菌死亡和裂解后才释出的有毒物质。

8.类毒素
答:由于变性或化学修饰而失去毒性的毒素,但仍保留其抗原性。

9.多克隆抗体
答:多种抗原表位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后,机体产生的针对不同抗原表位的混合抗体。

10. 单克隆抗体
答:高度均质性的特异性抗体,由一个识别单一抗原表位的B细胞克隆所分泌。

一般来自杂交瘤细胞。

二、图解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 图解埃姆斯实验的具体流程。

2. 图解微生物诱变育种过程。

答:
3. 图解原生质体融合的操作步骤。

4. 图解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人工调节pH的措施。

答:
三、问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 简述微生物连续培养的方式。

答:恒浊连续培养:
不断调节流速培养液浊度保持恒定。

使用:收货菌体及与菌体相平行的产物,工业发酵。

恒华连续培养:
恒定流速,及时补充营养,营养物浓度基本恒定,从而保持恒定生长率。

又称恒组成连续培养。

培养基成分中,必须将某种必须的营养物控制在较低的浓度,以作为限制性因子,而其它营养物过量。

常用的有氨、氨基酸、葡萄糖、生长因子、无机盐等。

试用:科研
2. 厌氧微生物的培养方法有哪些?
答:固体培养:多层琼脂法,其中加入指示剂来监测氧气含量;冲入惰性气体,例如氮气。

液体培养法:在发酵容器中冲入惰性气体,例如氮气。

3. 哪些化学和物理手段能够实现对微生物生长的控制?
答:物理手段:温度、渗透压等。

化学手段:氧气浓度、水分活度、PH、培养基成分、防腐剂等。

4. 影响高压蒸汽灭菌的因素有哪些?
答:主要有:菌种类型、菌体量、灭菌温度、灭菌锅排气程度、灭菌时间。

5. 简述证明遗传变异物质基础的三个经典实验。

答:1、转化实验
2、噬菌体感染实验
3、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