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学第阶段测试题完整版

食品微生物学第阶段测试题完整版
食品微生物学第阶段测试题完整版

食品微生物学第阶段测

试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食品微生物学》(总分100分)第六章至第十章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共生

答:生物间密切联系、互有益处地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现象。

2.BOD5

答:5日生化需氧量。

3.抗原

答:能使人和动物体产生免疫反应的一类物质,既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形成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又能与之结合而出现反应。

4.抗体

答:在人和动物体内,由于抗原或半抗原入侵刺激机体而在细胞中产生的免疫球蛋白。能可逆、非共价、特异地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体。

5.血清学反应

答:是指相应的抗原和抗体在体外进行的结合反应。

6.商业灭菌

答:将病原菌、产毒菌及在食品上造成食品腐败的微生物杀死,罐头内允许残留有微生物或芽孢,不过,在常温无冷藏状况的商业贮运过程中,在一定的保质期内,不引起食品腐败变质。

7.内毒素

答:由革兰氏阴性菌所合成的一种存在于细菌细胞壁外层、只有在细菌死亡和裂解后才释出的有毒物质。

8.类毒素

答:由于变性或化学修饰而失去毒性的毒素,但仍保留其抗原性。

9.多克隆抗体

答:多种抗原表位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后,机体产生的针对不同抗原表位的混合抗体。

10. 单克隆抗体

答:高度均质性的特异性抗体,由一个识别单一抗原表位的B细胞克隆所分泌。一般来自杂交瘤细胞。

二、图解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 图解埃姆斯实验的具体流程。

2. 图解微生物诱变育种过程。

答:

3. 图解原生质体融合的操作步骤。

4. 图解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人工调节pH的措施。

答:

三、问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 简述微生物连续培养的方式。

答:恒浊连续培养:

不断调节流速培养液浊度保持恒定。使用:收货菌体及与菌体相平行的产物,工业发酵。

恒华连续培养:

恒定流速,及时补充营养,营养物浓度基本恒定,从而保持恒定生长率。又称恒组成连续培养。培养基成分中,必须将某种必须的营养物控制在较低的浓度,以作为限制性因子,而其它营养物过量。常用的有氨、氨基酸、葡萄糖、生长因子、无机盐等。试用:科研

2. 厌氧微生物的培养方法有哪些?

答:固体培养:多层琼脂法,其中加入指示剂来监测氧气含量;冲入惰性气体,例如氮气。

液体培养法:在发酵容器中冲入惰性气体,例如氮气。

3. 哪些化学和物理手段能够实现对微生物生长的控制?

答:物理手段:温度、渗透压等。

化学手段:氧气浓度、水分活度、PH、培养基成分、防腐剂等。

4. 影响高压蒸汽灭菌的因素有哪些?

答:主要有:菌种类型、菌体量、灭菌温度、灭菌锅排气程度、灭菌时间。

5. 简述证明遗传变异物质基础的三个经典实验。答:1、转化实验

2、噬菌体感染实验

3、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