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做家务的能手
《做家务的小能手》教案

《做家务的小能手》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务劳动的意义,培养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2.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家务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做家务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家务劳动中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在家有没有做过家务?都做过哪些家务?”(二)讲解家务劳动的意义1.教师简要介绍家务劳动的意义,如:培养独立生活能力、锻炼身体、增进家庭感情等。
2.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务劳动中的收获。
(三)实践操作1.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家务劳动项目,如:扫地、拖地、洗碗等。
2.各小组讨论如何完成家务劳动项目,并制定操作步骤。
3.各小组展示操作步骤,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四)家务劳动技能培训1.教师针对每个家务劳动项目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如:如何正确扫地、拖地、洗碗等。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操作,教师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五)团队协作训练1.教师设置一个家务劳动任务,如:整理教室。
2.学生分组完成家务劳动任务,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教师观察学生的团队协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学生反思在家务劳动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选择一个家务劳动项目,独立完成,并记录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感受。
2.家长签字确认,下周课堂上分享。
五、教学评价1.教师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家务劳动技能。
2.学生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家务劳动技能的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家务劳动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家务劳动技能,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动手能力培养:教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做家务最重要的是什么?”学生:“动手做。
“做家务的小能手”主题班会教案

“做家务的小能手”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班会背景与目的一、班会背景1. 当前社会,很多学生过于依赖父母,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
2. 家务劳动是培养学生责任感和独立性重要途径。
3. 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认识到做家务的重要性,提高做家务的积极性。
二、班会目的1. 让学生认识到家务劳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做家务的积极性。
第二章:活动准备一、物质准备1. 班会课件2. 班会素材(家务照片、故事等)3. 调查问卷二、人员准备1. 班主任2. 学生代表第三章:活动过程一、导入(5分钟)1. 班主任介绍班会主题和目的。
2. 播放相关视频,引发学生思考。
二、主体活动(20分钟)1. 学生代表分享家务劳动的经历和感悟。
2. 班主任引导学生讨论家务劳动的意义。
3. 分组讨论:如何成为一个做家务的小能手?三、互动环节(15分钟)1. 家务知识问答。
2. 家务技能展示(如整理床铺、洗衣服等)。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班主任总结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3. 布置课后作业:制定自己的家务计划,坚持执行。
第四章:活动评价一、学生自评1. 评价自己在班会中的表现。
2. 反思自己在做家务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二、同伴评价1. 评价同伴在班会中的表现。
2. 评价同伴在做家务方面的表现。
三、教师评价1. 评价学生在班会中的表现。
2. 评价学生在做家务方面的进步。
第五章:活动延伸一、开展家务劳动竞赛。
1. 班级内组织家务劳动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 评选出“家务小能手”,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家庭合作1. 邀请家长参与家务劳动,共同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2. 定期反馈学生在做家务方面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评价。
三、持续关注1. 班主任关注学生在做家务方面的长期表现。
第六章:活动案例分享一、成功案例1. 分享学生在做家务方面的成功经历。
2.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激发做家务的积极性。
《做家务的小能手》教案_

做家务的小能手教学目的: 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
教学重点: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掌握劳动的技巧。
教学难点:经常做家务。
教学过程:一、导言同学们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质疑1.你们在家里做家务吗?经常做吗?2.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举例说明。
三、表演具体内容: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助妈妈擦玻璃,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特别高兴,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怪她说:“玻璃擦得不干净,不让你做的事,就别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讨论:(1)小华和妈妈的做法对吗?(2)不对的地方应怎么做?四、小品具体内容:奶奶正在打扫卫生,小刚放学回来了,就喊:“奶奶我渴了,快给我拿饮料。
”奶奶赶紧说:“好好好,我马上给你拿去”。
讨论:小刚的做法对吗?他错在哪里,他该怎么做?五、幻灯出示判断1.小明帮助爸爸浇花。
()2.小芳和小朋友玩,奶奶让她去买酱油,她不去。
()3.妈妈不在家,小红自己做饭。
()4.刘丽高兴时,就帮妈妈做家务,不高兴时,就不做。
()5.宋佳在班级爱劳动,在家就不干了。
()六、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受?七、竞赛1.整理书包比赛;2.以小组为单位,选学生参加做菜比赛;一组:做糖拌柿子;二组:黄瓜凉菜;三组:炒鸡蛋。
八、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懂得在家里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九、教学后记全班同学都能够帮助父母做家务,而且决心经常去做,并且做好。
板书设计:做家务的小能手主动、经常做家务与依赖说再见设计理念:独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
从小培养学生学会独立生存的技能,对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而目前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学校生活等多层面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依赖性。
依赖性强的人,往往不能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遇到问题时,自己不积极动脑筋,易产生从众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发展下去有可能形成依赖型人格障碍。
“做家务的小能手”主题班会教案

“做家务的小能手”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班会主题导入1.1 教师开场: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做家务的小能手”,强调家务劳动的重要性。
1.2 学生分享: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对家务劳动的看法和经验。
1.3 讨论: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探讨家务劳动对家庭和个人的意义。
第二章:家务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2.1 教师讲解:介绍家务劳动的种类,如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等。
2.2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家务劳动对家庭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第三章:培养做家务的习惯3.1 教师讲解:介绍如何培养做家务的习惯,如制定家务计划、设定家务时间等。
3.2 学生分享: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如何培养做家务的习惯以及他们的经验和建议。
3.3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自己的家务计划,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第四章:家务劳动的安全注意事项4.1 教师讲解:介绍家务劳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如使用家电、接触化学品等。
4.2 安全演示:教师进行一些家务劳动的安全演示,如正确使用家电、正确处理化学品等。
4.3 学生练习:学生进行一些安全的家务劳动实践,如正确打扫卫生、正确洗衣服等。
5.2 学生反思:学生反思自己在家务劳动方面的表现和进步,并设定自己的下一步目标。
5.3 家庭作业:布置一些与家务劳动相关的家庭作业,如回家后帮忙做家务、观察和记录家务劳动的过程和效果等。
第六章:家务劳动的技巧与方法6.1 教师讲解:介绍一些家务劳动的技巧与方法,如高效打扫、快速洗衣服等。
6.2 视频演示:播放一些家务劳动的技巧与方法的示范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
6.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一些家务劳动的实践,运用所学的技巧与方法。
第七章:家庭成员间的合作与分工7.1 教师讲解:介绍家庭成员间如何合理分工与合作,提高家务劳动的效率。
7.2 角色扮演: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成员间的合作与分工情景。
7.3 讨论与分享: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的分工与合作经验,互相学习与借鉴。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全册)1.课题:做家务的能手教学目的: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
教学重点: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掌握劳动的技巧。
教学难点:经常做家务教学过程:一、导言同学们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质疑1.你们在家里做家务吗经常做吗 2.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举例说明三、表演具体内容: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助妈妈擦玻璃,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特别高兴,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怪她说:“玻璃擦得不干净,不让你做的事,就别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讨论:(1)小华和妈妈的做法对吗(2)不对的地方应怎么做四、小品具体内容:奶奶正在打扫卫生,小刚放学回来了,就喊:“奶奶我渴了,快给我拿饮料。
”奶奶赶紧说:“好好好,我马上给你拿去”。
讨论:小刚的做法对吗他错在哪里,他该怎么做五、幻灯出示判断1.小明帮助爸爸抱柴。
()2.五芳和小朋友玩,奶奶让她去打酱油,她不去。
() 3.妈妈不在家,小红自己做饭。
()4.刘丽高兴时,就帮妈妈做家务,不高兴时,就不做。
() 5.宋佳在班级爱劳动,在家就不干了。
()六、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受?七、竞赛1.整理书包比赛;2.以小组为单位,选学生参加做菜比赛;一组:做糖拌柿子;二组:黄瓜凉菜;三组:炒鸡蛋。
八、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懂得在家里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九、教学后记全班同学都能够帮助父母做家务,而且决心经常去做,并且做好。
板书设计:做家务的能手第 1 页共 14 页主动、经常做家务2.课题:不要明日复明日教学目的: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认识拖拉作风的危害,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作风教学过程:一、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故事吗好,下面教师给大学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寒号鸟》。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9篇)---精品模板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四周)课题:做家务的能手教学目的: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
教学重点: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掌握劳动的技巧。
教学难点:经常做家务教学过程:一、导言同学们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质疑1.你们在家里做家务吗经常做吗2.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举例说明三、表演具体内容: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助妈妈擦玻璃,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特别高兴,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怪她说:“玻璃擦得不干净,不让你做的事,就别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讨论:(1)小华和妈妈的做法对吗(2)不对的地方应怎么做四、小品具体内容:奶奶正在打扫卫生,小刚放学回来了,就喊:“奶奶我渴了,快给我拿饮料。
”奶奶赶紧说:“好好好,我马上给你拿去”。
讨论:小刚的做法对吗他错在哪里,他该怎么做五、幻灯出示判断1.小明帮助爸爸抱柴。
()2.五芳和小朋友玩,奶奶让她去打酱油,她不去。
()3.妈妈不在家,小红自己做饭。
()4.刘丽高兴时,就帮妈妈做家务,不高兴时,就不做。
( )5.宋佳在班级爱劳动,在家就不干了。
()六、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受?七、竞赛1.整理书包比赛;2.以小组为单位,选学生参加做菜比赛;一组:做糖拌柿子;二组:黄瓜凉菜;三组:炒鸡蛋.八、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懂得在家里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九、教学后记全班同学都能够帮助父母做家务,而且决心经常去做,并且做好.板书设计:做家务的能手主动、经常做家务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六周)课题:不要明日复明日教学目的: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认识拖拉作风的危害,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作风教学过程:一、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故事吗好,下面教师给大学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寒号鸟》。
小学心理健康课优秀教案(全)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课题:做家务的能手教案目的: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
教案重点: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掌握劳动的技巧。
教案难点:经常做家务教案过程:一、导言同学们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质疑1.你们在家里做家务吗?经常做吗?2.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举例说明三、表演具体内容: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助妈妈擦玻璃,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特别高兴,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怪她说:“玻璃擦得不干净,不让你做的事,就别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讨论:(1)小华和妈妈的做法对吗?(2)不对的地方应怎么做?四、小品具体内容:奶奶正在打扫卫生,小刚放学回来了,就喊:“奶奶我渴了,快给我拿饮料。
”奶奶赶紧说:“好好好,我马上给你拿去”。
讨论:小刚的做法对吗?他错在哪里,他该怎么做?五、幻灯出示判断1.小明帮助爸爸抱柴。
()2.五芳和小朋友玩,奶奶让她去打酱油,她不去。
()3.妈妈不在家,小红自己做饭。
()4.刘丽高兴时,就帮妈妈做家务,不高兴时,就不做。
()5.宋佳在班级爱劳动,在家就不干了。
()六、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受?七、竞赛1.整理书包比赛;2.以小组为单位,选学生参加做菜比赛;一组:做糖拌柿子;二组:黄瓜凉菜;三组:炒鸡蛋。
八、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懂得在家里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九、教案后记全班同学都能够帮助父母做家务,而且决心经常去做,并且做好。
板书设计:做家务的能手主动、经常做家务课题:不要明日复明日教案目的:通过本节教案,使学生认识拖拉作风的危害,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案重点: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作风教案过程:一、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故事吗?好,下面教师给大学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寒号鸟》。
五年级(2)心理健康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课题:做家务的能手教学目的: 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
教学重点: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掌握劳动的技巧。
教学难点:经常做家务。
教学过程:一、导言同学们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质疑1.你们在家里做家务吗经常做吗?2.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举例说明。
三、表演具体内容: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助妈妈擦玻璃,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特别高兴,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怪她说:“玻璃擦得不干净,不让你做的事,就别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讨论:(1)小华和妈妈的做法对吗?(2)不对的地方应怎么做?四、小品具体内容:奶奶正在打扫卫生,小刚放学回来了,就喊:“奶奶我渴了,快给我拿饮料。
”奶奶赶紧说:“好好好,我马上给你拿去”。
讨论:小刚的做法对吗他错在哪里,他该怎么做?五、幻灯出示判断1.小明帮助爸爸抱柴。
()2.五芳和小朋友玩,奶奶让她去打酱油,她不去。
()3.妈妈不在家,小红自己做饭。
()4.刘丽高兴时,就帮妈妈做家务,不高兴时,就不做。
()5.宋佳在班级爱劳动,在家就不干了。
()六、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受?七、竞赛1.整理书包比赛;2.以小组为单位,选学生参加做菜比赛;一组:做糖拌柿子;二组:黄瓜凉菜;三组:炒鸡蛋。
八、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懂得在家里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八、教学后记全班同学都能够帮助父母做家务,而且决心经常去做,并且做好。
板书设计:做家务的能手主动、经常做家务2.课题:不要明日复明日教学目的: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认识拖拉作风的危害,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作风教学过程:一、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故事吗好,下面教师给大学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寒号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课题:做家务的能手
教学目的: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
教学重点: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掌握劳动的技巧。
教学难点:经常做家务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质疑
1.你们在家里做家务吗经常做吗
2.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举例说明
三、表演
具体内容: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助妈妈擦玻璃,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特别高兴,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怪她说:“玻璃擦得不干净,不让你做的事,就别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讨论:(1)小华和妈妈的做法对吗
(2)不对的地方应怎么做
四、小品
具体内容:奶奶正在打扫卫生,小刚放学回来了,就喊:“奶奶我渴了,快给我拿饮料。
”奶奶赶紧说:“好好好,我马上给你拿去”。
讨论:小刚的做法对吗他错在哪里,他该怎么做
五、幻灯出示判断
1.小明帮助爸爸抱柴。
()
2.五芳和小朋友玩,奶奶让她去打酱油,她不去。
()
3.妈妈不在家,小红自己做饭。
()
4.刘丽高兴时,就帮妈妈做家务,不高兴时,就不做。
()
5.宋佳在班级爱劳动,在家就不干了。
()
六、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七、竞赛
1.整理书包比赛;
2.以小组为单位,选学生参加做菜比赛;
一组:做糖拌柿子;
二组:黄瓜凉菜;
三组:炒鸡蛋。
八、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懂得在家里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九、教学后记
全班同学都能够帮助父母做家务,而且决心经常去做,并且做好。
板书设计:做家务的能手
主动、经常做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