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是家务小能手 全国通用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是家务小能手 全国通用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是家务小能手一、活动目标1.了解家务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学习基本的家务技能,如清扫卫生、洗衣服、整理衣柜等。

3.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和执行力。

4.培养孩子的爱劳动、爱家作风,增强家庭责任感和归属感。

5.通过家庭活动,促进家庭沟通与交流,增强亲子关系。

二、活动准备1.为孩子们准备家庭清洁工具,如扫帚、尘拖、垃圾袋等。

2.准备洗衣机、衣架、洗涤剂等洗衣工具。

3.整理家庭物品,如衣柜、书架等,为孩子们提供整理的对象。

4.按照学生人数为每个家庭分配家务任务,并在活动开始前向家长发出任务通知。

5.打印教案,并分发给家长。

三、活动过程第一步:家务小达人出发1.在活动开始前,对孩子们进行简单的家务技能讲解,如如何清扫卫生、洗衣服等。

2.将孩子们分成小组,安排每个小组的任务和时间,注意让任务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

3.孩子们开始进行家务活动,家长在旁边指导和帮助孩子们完成任务。

第二步:培养孩子认真细心的做事态度1.引导孩子们讲究细节,如清洁角落、擦拭家具表面等。

2.鼓励孩子们在家务活动中提高注意力和耐心,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

第三步: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和自理能力1.鼓励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主动调整时间和任务,合理安排工作计划。

2.教育孩子们对自己的衣物、玩具等物品进行管理和清洁,增强自我管理和自理能力。

第四步:加强家庭沟通和互动1.在活动结束后,家长和孩子们可以一起聚在一起,共同回顾活动过程和体验。

2.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主动提出本次活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3.适时地为孩子们送上家庭活动的小奖励,增加乐趣和成就感。

四、活动结束1.整理活动场地和工具,注意保持卫生。

2.向家长反馈本次活动的情况和孩子们的表现。

3.发送感谢信或短信,表达对家长的支持和孩子们的劳动和付出的赞扬。

五、活动效果通过开展“我是家务小能手”家庭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一些基本的家务技能,如清扫卫生、洗衣服、整理衣柜等,提高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和执行力;让家长和孩子们之间分享家务劳动、共同享受家庭快乐,增强家庭责任感和归属感。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家务劳动是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和责任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参与家务劳动,小学生可以学习到实际生活中的技能,如整理房间、洗衣服、刷洗碗碟等。

本教案的目标是让学生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通过活动的设计,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责任感。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意识和意愿。

2.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其生活技能的提升。

3.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家务劳动技能的培养和提升。

三、教学准备:1. 板书: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和影响;家务劳动小能手。

2.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场景和技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介绍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教师可以提问:你知道家务劳动有哪些?它们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影响?2. 活动设计(40分钟)a. 家务劳动技能展示让学生分别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家务劳动技能展示。

可以有打扫房间、洗衣服、整理书桌等。

每个小组需要准备展示所选家务劳动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b. 学生互动体验家务劳动将学生随机分成若干小组。

每个小组按照轮流的方式,体验不同的家务劳动。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不同的任务,如打扫教室、清洁黑板、收拾垃圾等。

对于每个任务,学生需要组织合理分工,共同完成。

完成后,学生可以共同评价各小组的表现。

c. 学生小结与反思在体验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与其他小组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学生可以提及他们在任务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家务劳动对他们的意义,并帮助他们认识到家务劳动不仅仅是一种负担,更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和责任感的一种途径。

3. 总结(10分钟)教师可以总结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和学生通过活动所收获的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近年来,家庭教育日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的重要性。

而家务劳动作为一项基本的生活技能,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学校开展了一项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

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参与家务劳动,培养学生的阳光、积极、勤劳的品质,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首先,学校组织了一次家务劳动技能培训。

在活动开始前,学校邀请了专业保洁人员为学生讲解和示范家务劳动的技巧和方法。

他们教学生如何扫地、擦窗、整理书房等等。

同时,他们还告诉学生家务劳动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责任感和独立性的帮助。

接下来,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每个小组由几个同学组成,每个小组负责一项家务任务,比如扫地、擦窗、洗碗等等。

在学生的组织者指挥下,每个小组合作完成自己的任务。

学生们穿着围裙、戴上手套,认真投入到家务劳动中,展现出了他们的勤劳和细致的一面。

在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做好家务劳动,还培养了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他们明白了家务劳动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而是需要付出耐心和细心的一项工作。

同时,学生们互相帮助,学会了团队合作和与人合作的技巧。

此外,学校还开展了一次家务劳动技能比赛。

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家务任务,并由专业保洁人员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包括完成度、效率和整洁度等等。

通过比赛,学生们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家务劳动技能,并且更加懂得了劳动的乐趣和意义。

参与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们受益匪浅。

他们不仅培养了家务劳动的技能,还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培养了责任感和自律性。

此外,他们还进一步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懂得了为自己的生活付出努力的意义。

总之,通过开展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在学生中培养了家务劳动意识,提升了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学生们通过亲身参与家务劳动,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和价值。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成为自信、独立的小能手。

争当集体劳动小能手教案(综合实践)

争当集体劳动小能手教案(综合实践)

争当集体劳动小能手教案(综合实践)
让校园更加美丽。

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研究如何正确浇水。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意识,掌握正确浇水的方法。

教学准备:水桶,喷壶等。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花草树木,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需要。

介绍正确的浇水方法,如何掌握浇水的量和频率,如何避免浇水过多或过少。

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手体验浇水的过程。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滑倒或弄湿衣服。

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培养爱护植物的意识。

4、活动总结:
组织学生分享今天的研究体会和感受,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惯和劳动惯。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听取学生的分享,评价学生的研究效果和表现,鼓励优秀学生,指导薄弱学生。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真态度和坚持完成任务的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这种态度,我们可以为他们准备小水壶,让他们亲手给___浇水。

当学生认真地完成这个任务时,___会露出笑容,感谢学生的用心。

这样的经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从而更加坚定他们的认真态度。

然而,如果学生没有完成任务,离开了花坛,___就会哭泣,渴望得到水的滋润。

这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产生的影响。

通过这样的教育,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坚持完成任务的惯,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加自律和有责任心。

家务小能手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通用5篇)

家务小能手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通用5篇)

家务小能手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通用5篇)家务小能手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1、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进行家务劳动的生活态度。

2、学会整理房间的方法,掌握相关家务技能。

3、初步培养对家庭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布置整理房间的道具。

(如:衣柜、各类服装、书架、各类图书、生活用品等。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件衣服;每人准备一个书包;注意桌椅摆放,留出较大的活动空间。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情境激趣: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别人家做客吗?今天,我就带你们认识两个新伙伴--东东和玲玲,到他们家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吗?2、播放两段家庭生活录像:一段是玲玲的家,突出干净整洁;另一段是东东的家,物品摆放杂乱无章。

3、请学生谈一谈看到这样两个完全不同的环境,心里有怎样的感受。

如果被邀请去做客,客人会有怎样的感觉。

二、情境体验,练习整理1、参与实践,掌握分类整理方法。

(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模拟练习用的物品,如:书柜、衣柜、服装、生活用品等,摆放在教室一侧。

)(1)请学生帮东东整理杂物。

A、思考讨论:怎样才能整理得又快又好呢?从讨论中明确整理物品时应先分类。

B、请6名同学到前面来动手分类整理,全班给予评价。

(2)师生共同回顾,总结出正确的整理物品的方法。

2、模拟现场,整理房间。

过渡:刚才,同学们看到东东家里乱糟糟的,我们把物品进行了简单的分类,但房间里现在能称得上是干净整洁吗?(1)分别讨论整理书柜、衣物、杂物时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明确在整理物品时要坚持"物品摆放要方便合理"的原则。

A、杂物可以放到整理箱中。

B、整理书柜可以按照书的类别、大小、常用与不常用等标准进行摆放。

C、整理衣柜时,要考虑哪些衣服适合挂起来,哪些衣服适合叠平整。

并请一名学生进行叠衣服示范,再开展全班叠衣服比赛。

(2)学生分3组,分别进行整理书柜、衣柜和杂物的体验活动,并在体验过后进行适当的评价。

家务劳动教育实践案例范文(2篇)

家务劳动教育实践案例范文(2篇)

第1篇案例名称:小学一年级家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我是家务小能手”一、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家务劳动能力。

家务劳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

本案例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家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品质。

2. 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基本的家务劳动。

3. 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三、活动内容1. 家务劳动知识讲座- 邀请家长或社区志愿者为学生讲解家务劳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家务劳动的注意事项。

2. 家务劳动技能比赛- 组织学生进行扫地、擦桌子、整理床铺等家务劳动技能比赛。

- 设置不同难度的比赛项目,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习、提高。

3. 家务劳动实践体验- 安排学生在家中进行实际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碗、做饭等。

- 家长配合,监督学生的劳动过程,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劳动方法。

4. 家务劳动分享会- 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务劳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 邀请家长参加,共同讨论如何更好地开展家务劳动教育。

四、活动实施1. 活动前,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沟通,确保家长支持并参与活动。

2. 活动中,班主任负责组织协调,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活动后,班主任收集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对活动进行总结和改进。

五、活动效果通过本次家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学生们的家务劳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他们对家庭的责任感也有所增强。

以下为部分学生和家长的评价:学生评价:- “我学会了扫地,现在家里干净多了!”- “我觉得做家务很有成就感,我很喜欢。

”家长评价:- “这次活动让孩子学会了做家务,我也感到很欣慰。

”- “希望学校能多开展这样的活动,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六、总结与反思本次家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二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全国通用

二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全国通用

教案设计: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知道家务劳动的意义,学会分担家务,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学会家务劳动的基本技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务劳动的意义2. 家务劳动的基本技能3. 家庭责任感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学会分担家务,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长期坚持家务劳动的习惯,形成家庭责任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平时在家里帮忙做家务吗?都喜欢做什么家务呢?(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如何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家务劳动的意义。

3. 课堂讲解(1)讲解家务劳动的基本技能,如整理房间、洗衣服、做饭等。

(2)讲解家庭责任感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务劳动是家庭成员共同的责任。

4. 实践操作(1)分组讨论:每个小组讨论一下,如何在家庭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家务。

(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点评。

(2)引导学生树立家庭责任感,养成良好家务劳动习惯。

六、板书设计:1. 家务劳动的意义2. 家务劳动的基本技能3. 家庭责任感的培养七、作业设计:1. 回家后,向家人宣传家务劳动的意义,争取家人的支持。

2. 制定一个家务劳动计划,坚持每天完成一项家务。

3. 下周课堂上分享家务劳动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学会分担家务,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家务劳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形成家庭责任感。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作业设计”。

一、作业设计理念1. 贴近生活:作业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家务劳动的重要性。

争当集体劳动小能手教案(综合实践)

争当集体劳动小能手教案(综合实践)

争当集体劳动小能手教案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七小学校厉玉文一、活动目标:培养孩子如何擦玻璃窗,如何拖地板,如何校园花草树木浇水。

二、活动内容:1、如何擦玻璃窗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擦玻璃窗方法及注意事项。

培养学生关心集体,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努力掌握劳动本领。

学生通过劳动实践,体会劳动的艰辛和欢乐。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擦玻璃窗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抹布,报纸,水盆等。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一个课题是:擦玻璃窗。

在此之前,同学们一定也实践了好多次,有一定积累了不少如何把玻璃擦得又干净又快捷的好方法,好点子。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

动手实践,得出擦玻璃的方法。

先用干抹布擦拭一块脏玻璃,让学生观察玻璃是否已经擦干净了。

再用湿布擦拭另一块脏玻璃,待稍干后让学生观察是否擦干净了。

(都不干净了)那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读书找出答案,并合作完成填空部分。

注意点:在擦玻璃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具体怎么做呢?小组议一议,说说以往在擦玻璃窗时,老师或家长是怎么要求的?如果有条件的,可动手实践一下,填写探索实践报告,得出实践结论。

学习技术信息部分内容:擦窗工具的改进。

然后谈谈体会和感受。

2、如何拖地板教学目标:学习做生活的小主人,能运用学到的操作要领学习拖地板,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注意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注意安全,不损坏家具。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学到的操作要领学习拖地板,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准备:课前观察父母是怎样拖地板的。

去商场观察改进后的拖把样式,了解其先进性。

教学过程:观察图片,了解拖地板的一般过程。

组织学生看拖地板的正确方法图片,辨别哪种是正确的,哪种错误的。

讨论。

平时看到父母拖地板时是怎样做的?然后进行交流。

交流一些先进的,便捷的,有创新意识的好方法。

还可以放手让学生回家进行劳动实践,在劳动中获得情感体验,在劳动中培养合作探究精神,早劳动中求知。

从而能够正确地掌握拖地板的操作要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
背景分析: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越,他们在家中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他们不懂得节俭,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他人,照顾他人,家务活更是不会做,再加上低年级孩子年龄小,父母更不让孩子参与。

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我发现一个班的学生中没有几个孩子洗过袜子、手绢的,整理屋子和洗碗就更别提了!了解到孩子在家中的表现,我很担心,家长们很重视孩子的学习,但忽视家务劳动能力的培养。

据一项统计表明,孩子小时在家中承担的家务劳动越多,长大后越能很快地适应自己的工作,反之,不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

没有参与就没有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感悟,没有理解。

结合我班实际情况,为了培养学生的小主人意识,让他们懂得父母的辛劳,知道自己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参加家务劳动自己也有份,应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在家长的指导下理财、买菜、做简单的饭菜、刷碗、扫地、收拾屋子等。

孩子在参与中提高劳动能力,养成劳动的习惯,更重要的是体会家长当家的不易,从而更加理解、体谅家长。

涉及的教育内容:
开展了“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培养他们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抓住重要日子,如三八节,母亲节,教师节,长辈的生日等机会进行爱的教育;小组值日分工协作,争创劳动优星组;尊重他人,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开展“人人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的活动。

采用的方法:
讲解法: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用名人的人格魅力和榜样的力量来感染他们。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孩子在家的劳动情况,以便教育更有针对性。

实践法:设想落实在具体操作上,如,洗袜、炒菜、买东西等等。

记录法:把自己在参与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

问答法:通过家庭知识竞赛,使学生了解生活小常识。

实施的步骤:
问卷调查了解现状——与家长商量定家庭劳动角色——具体实践操作——家务劳动汇报展示(讲解、录象、日记、竞赛等)——总结反思
活动案例简介:
一、家庭活动
在家长帮助下学做家务活,通过家长信的形式与家长取得联系,得到家长的支持。

(在家劳动情况调查表)
二(12)班学生家长:
您好,我是班主任张老师,在平时和孩子的接触中,我发现他们中大多数在家中承担的家务劳动太少。

家长工作繁忙,应适当让他们学做一些家务活,成为自己得力的小帮手,更何况,孩子迟早要长大成人,独立生活。

让我们给他们创造劳动的机会,使他们了解家长的辛苦、当家的不易,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
学生姓名:
当家前
当? 家? 后
家庭理财
知道节俭,帮家长理财()
不随便花零花钱()
花钱大手大脚()
其他:
知道节俭,帮家长理财()
不随便花零花钱(? )
花钱大手大脚(? )
其他:
做饭
会做一样饭()
会炒一种菜()
不会做饭炒菜()
挑食,嫌家长做得不好吃()
会做一样饭()
会炒一种菜()
不会做饭炒菜(? )
挑食,嫌家长做得不好吃(? )
洗衣物
能帮家长洗袜子()
自己的手绢、袜子自己洗()
随意乱丢衣服,衣服很脏? )
能帮家长洗袜子()
自己的手绢、袜子自己洗(? )
随意乱丢衣服,衣服很脏(? )
收拾屋子
能帮家里收拾屋子()
能收拾自己的房间或物品(? )
自己的物品用完不收拾(? )
能帮家里收拾屋子()
能收拾自己的房间或物品(? )
自己的物品用完不收拾(? )
刷碗
擦? 桌? 子
每天吃晚饭主动刷碗或擦桌子()
有时刷碗或擦桌子()
不刷碗、不擦桌子(? )
每天吃晚饭主动刷碗或擦桌子()
有时刷碗或擦桌子(? )
不刷碗、不擦桌子(? )
买东西
经常帮家长买东西()
自己能购买简单的学习用品()
能和家长一起买东西()
从来不会或不愿买东西)
经常帮家长买东西()
自己不能购买简单的学习用品()
能和家长一起买东西()
从来不会或不愿买东西()
您认为孩子在做家务方面最大的进步是:
二、学校活动:
在学校,我们是小主人,可是一回到家中,有的同学就变成了小公主、小皇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为了培养同学的劳动能力,今天,我们开展家务劳动汇报展示会,希望
同学通过“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的活动,都能有所收获。

(一)、谈谈家长在我这么大都做什么
每个人都有过儿童时代,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我们这么大时都会做什么呢?为此,我们的小记者作了采访。

(小记者汇报采访家长的情况)
(二)、家长的希望
和长辈们相比,我们的儿童时代要比他们幸福、快乐得多,而我们的儿童时代比他们在家中承担的家务少得多,在长辈眼中,我们是什么样的?他们对我们有什么希望吗?(播放家长的录音讲话,提出对子女家务劳动方面的希望)
(三)、当家的体验
1、录像:为了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不再成为家中的宠儿,我们在家中进行了家务劳动,劳动得怎么样呢?请看两段录像(某某同学在扫地、某某同学去购买尺子、橡皮)……
(看后)大家认为他做得怎么样?
(同学针对劳动情况提出优点和不足及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2、当家日记:每名同学都在进行了一段家务劳动后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请听“体验日记”(同学读自己做家务的日记)
(四)、参加家务劳动的成果
下面我们进行家庭知识问答:
1、必答题:
①给你20元钱,让你安排周六一家人的生活,你打算怎样安排呢?
②水多少钱一吨?你家一个月大约用多少吨水,需要多少水费?
③电多少钱一度?你家一个月大约用多少度电,需要多少电费?
2、抢答题:
①怎样去掉桌子上的油腻?
②如果炒菜炒咸了,有什么方法补救吗?
有多种办法,根据炒菜的不同而定,如炖菜类,可以加入适当的水,炒菜可以加入适量的糖或醋。

③妈妈让你去市场买黄瓜,你怎样做就能买到比较新鲜的?
首先,货比三家,找到颜色新鲜的,然后用手捏一捏黄瓜尾部,如果很硬,刺也比较硬,则比较新鲜。

④去超市买食品,挑选时要注意什么?
(食品外包装完好,无损坏,然后,看生产日期、保质期,挑选最新生产的食品,此外还要尽量挑选知名的厂家)
⑤怎样洗袜子、手绢?
(6)红领巾晾晒时应注意什么?
(五)、做家务的收获:
同学们都做了家务,通过“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活动,大家有什么收获呢?(同学谈收获、感想)
(六)老师总结:
通过“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这次活动,老师和家长都看到了你们的进步,你们体会到了劳动的苦与甜,你们体验到了当家理财的不易,但我们也应看到,同学当家方面和家长小时相差甚远。

希望同学们经常做家务劳动,做好家长的小助手。

同学们,当我们称你们为未来的小主人时,你们有没有想过“小主人”这个词的真正含义呢?小主人这个词,饱含着我们对你们的期望与信任,我们希望你们不仅做到学习中自主,活动中自主,更要做到生活中自主,愿你们尽快成长起来,掌握过硬的本领,磨练自己的意志,做未来社会的主人。

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次学生家务劳动的总结、汇报会,通过“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活动,每个学生在做家务活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正如学生在日记中所写的,他们体会到了“做饭不易、理财不易、洗手绢不易、洗碗更不易”。

活动中,学生不仅提高了劳动能力,更体会到了家长的辛苦。

这次活动得到了全班家长的大力支持,有的家长手把手地教学生做菜,有的家长教孩子购物的方法,有的家长放手让学生当家、理财,还有的家长为学生录相。

家长在“当家情况调查表”中都反映出了学生劳动能力有提高,并希望孩子学做更多的家务活。

也许在我们看来,孩子们做起活来笨手笨脚,也许孩子们做的菜令人难以下咽,但孩子们自身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体验到了快乐,在自主活动中劳动能力有所提高。

作为一名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应是全方面的,要认真学习并落实《德育》读本,针对学生的实际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同时要努力协调好学校和家长的关系,家校协同开展工作,通过活动使学生真正受到教育,真正有所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