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图集
安全生产标准化图集

一、安全防护用品的要求1。
1、安全帽1。
施工现场应使用合格的安全帽.2.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系好下颏带。
详见图 2-1。
3。
安全帽进场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
4. 安全帽佩戴时必须按头围的大小调整帽箍.帽箍对应前额的区域应有吸汗性织物或增加吸汗带。
安全帽的构造见图 2—3。
5. 安全帽佩戴时,帽箍底部至头顶最高点的轴向距离应为 80~90mm.头顶最高点与帽壳内表面之间的垂直间距应≤50mm.帽箍与帽壳内侧之间的间距应为 5mm~20mm.帽壳内侧与帽衬之间存在的突出物高度不得超过 6mm,突出物应有软垫覆盖。
如果安全帽上设置通气孔,通气孔总面积为 150mm²~450mm²。
6。
不得使用帽壳破裂、缺少帽衬、缺少下颚带的破损安全帽。
7。
禁止对安全帽配件进行的改造和更换,否则会对使用者带来危险.8。
安全帽在经受严重冲击后,即使没有明显损坏,也必须更换。
9. 在施工现场大门入口处,挂设“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的有头像的安全警示标志牌,规格宽×高=600×800. 详见图 2—2。
1。
2、安全带1。
图2—5所示安全带适用于高处作业、攀登及悬吊作业中使用。
2。
本图集适用于体重及负重之和不大于100kg的使用者,不适用于消防用途的安全带.3。
安全带进场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
安全带零部件不应产生带撕裂、环类零件开口、绳断股、连接器打开、带扣松脱、缝线迸裂、运动机构卡死等足以使零件失效的情况。
4. 安全绳(包括未展开的缓冲器)有效长度不应大于2m,有两根安全绳(包括未展开的缓冲器)的安全带,其单根有效长度不应大于1。
2m。
5. 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注意防止摆动碰撞,详见图2-4。
6. 不准将绳打结使用.不准将钩直接挂在安全绳上使用,应挂在连接环上用。
7。
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掉。
更换新绳时要注意加绳套。
8。
安全绳不得擅自接长使用.9。
建筑与安装工程全套质量标准化图集

建筑与安装工程全套质量标准化图集1材料、半成品、成品现场标识钢筋、水泥、砖(砌块)、砂石等原材料进场后应分类堆放整齐,按批进行验收。
现场所有原材料及半成品、成品、周转材料均应设置标识牌,标识牌应标明进场时间和数量、材料名称和规格型号、验收人员、验收结论(合格、不合格)。
2现场实体标识2.1 检验批标识要求砌体、混凝土等实体工程应按检验批进行验收,并在相应构件明显部位设置验收标识,标明施工人员、验收人员、验收日期及验收情况(参加人员、时间、结论)。
2.2 标高轴线要求建筑物出±0.00后,所有外墙大角处均应用红油漆将标高、轴线清晰标出,每层应及时弹出50线或1m线。
3桩基工程3.1 桩顶嵌固长度不满足时的处理桩嵌入承台内的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外露长度满足设计要求。
嵌入承台部分的桩侧泥皮应清理干净(见图)。
当桩顶标高略低于设计标高时,应将桩侧做成“锅底”状,侧边用水泥砂浆粉刷,确保有效桩头伸出锅底大于5cm。
3.2 钢筋锚固长度不够时的处理(3)桩顶纵向主筋应调直,锚入承台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长度不足时,应双面焊接接长(见图1)。
预应力管桩灌芯混凝土的锚固钢筋应与水平面成75度夹角或按照设计要求。
3.3 桩位偏差标识图1:垫层上应标出柱、墙等主体结构的构件位置图2:桩头上应标出桩位中心及桩位偏差4主体结构钢筋工程4.1 钢筋保护层垫块1、当楼板分布钢筋直径小于10mm时,钢筋保护层采用砼、塑料或钢筋支架间隔件。
不得使用现场制作的砂浆垫块。
楼面钢筋垫块间距:当钢筋直径6.5mm时,不大于500mm。
钢筋直径8mm时,不大800mm;钢筋直径10mm及以上时采用砼或金属间隔件间距,不大800mm;悬挑板位置保护层间距不大于500mm。
4.2 基础钢筋保护层垫块基础承台钢筋保护层垫块应采用不低于C30的混凝土制作4.3 墙板钢筋保护层垫块及支撑3、剪力墙采用定型的带卡槽的混凝土支撑,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和模板的空间尺寸。
建筑技术质量工艺标准化三维图集

地下室防水 厨卫防水
抹灰工程 面砖工程 门窗工程 涂料工程 保温工程
地下室防水 厨卫防水
抹灰工程 面砖工程 门窗工程 涂料工程 保温工程
地下室防水 厨卫防水
地下室防水 厨卫防水
抹灰工程 面砖工程 门窗工程 涂料工程 保温工程
地下室防水 厨卫防水
抹灰工程 面砖工程 门窗工程 涂料工程 保温工程
地下室防水 厨卫防水
抹灰工程 面砖工程 门窗工程 涂料工程 保温工程
地下室防水 厨卫防水
抹灰工程 面砖工程 门窗工程 涂料工程 保温工程
抹灰工程 面砖工程 门窗工程 涂料工程 保温工程
地下室防水 厨卫防水
抹灰工程 面砖工程 门窗工程 涂料工程 保温工程
地下室防水 厨卫防水
பைடு நூலகம்
抹灰工程 面砖工程 门窗工程 涂料工程 保温工程
地下室防水 厨卫防水
抹灰工程 面砖工程 门窗工程 涂料工程 保温工程
地下室防水 厨卫防水
抹灰工程 面砖工程 门窗工程 涂料工程 保温工程
地下室防水 厨卫防水
抹灰工程 面砖工程 门窗工程 涂料工程 保温工程
地下室防水 厨卫防水
抹灰工程 面砖工程 门窗工程 涂料工程 保温工程
地下室防水 厨卫防水
抹灰工程 面砖工程 门窗工程 涂料工程 保温工程
建设工程质量标准化图集

目录前言 (3)第一章木模板工程标准工艺及施工要点 (4)一、测量放线 (4)二、墙柱模板 (6)三、梁板模板 (13)四、预留洞口模板 (17)五、楼梯模板 (18)六、吊模施工 (20)七、模板支撑系统 (21)八、模板拆除要求 (23)第二章铝模工程标准工艺及施工要点 (24)一、测量放线 (25)二、模板安装 (25)三、铝模拆除 (35)四、细部结构展示 (37)五、脱模质量展示 (38)第三章钢筋工程标准工艺及施工要点 (39)一、钢筋加工 (40)二、钢筋连接 (43)三、钢筋绑扎 (48)第四章混凝土工程标准工艺及施工要点 (55)1一、混凝土浇筑前准备 (56)二、混凝土浇筑 (56)第五章砌体工程标准工艺及施工要点 (67)一、测量放线 (68)二、防水砼反坎浇筑 (68)三、拉墙筋及构造柱钢筋设置 (69)四、砌砖方法及要点 (71)五、构造柱浇筑 (77)六、工完场清 (79)第六章抹灰工程标准工艺及施工要点 (80)一、抹灰施工准备 (81)二、抹灰施工 (86)第七章公共部位工程标准工艺及施工要点 (92)一、公共部位施工 (93)二、公共部位施工质量展示 (99)第八章饰面工程标准工艺及施工要点 (100)一、外墙饰面工程 (100)第九章防水工程标准工艺及施工要点 (111)一、地下室防水卷材施工 (111)二、屋面防水卷材施工 (117)三、厨房、卫生间、阳台防水涂料施工 (127)2前言为进一步提高集团公司质量管理水平,加强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公司特组织相关人员根据项目现场质量实际情况,及相关规范和施工工艺标准编写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图集》,在阐述标准化工艺及施工要点的同时,配以大量样板工程优秀施工图片,力求做到图文并茂、形象直观。
此图集共分主体结构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两大部分九个章节,体现了技术规范、标准工艺的最新要求,统一了现场施工工艺、过程质量控制的标准做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指导性和操作性,希望各项目部管理人员参照本图集,重视质量管理工作,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施工现场安全环境标准化图集(图文并茂)

区
警示牌。 3、管道井口处必须设置固
定式防护门,门高度不得低
于1500mm,竖向钢筋间距
不得大于150mm。
4、防护门四角须固定。
logo
电梯井防护立面图
电梯井立面防护示意图
电梯井防护节点
第12页共87页
2 安全防护
2.6边长<1500mm 的预留洞防护 基本要求
第
(1)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
一
短边尺寸小于 500mm 的洞口, 必须用坚实的盖板盖住洞口。
章
短边尺寸在500-1500mm之间
的洞口,采取预留钢筋网片加
盖板方式防护。
(2)盖板须保持四周搁置均衡,
施
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并用 钉在盖板上的木方顶紧洞口边
工
框,防止盖板移位。
钉子钉牢
区
(3)盖板上表面刷红白相间警 戒色和黑色“严禁挪移”字样。
俯视图
洞口 A -A
logo
模板 方木或原 洞口模板
工
焊作业。
区
(5)电焊机一侧、二侧接 线处防护罩应齐全。
logo
第19页共87页
4 材料存放
logo 4.2钢筋存放
基本要求
(1)设置专门的存放区,地面平整夯实或硬化。
第
(2)按长度方向平行间隔3.8-4米(以实际钢筋长度为准)平行码放砼梁;宽度方向
一
设置坚固的槽钢立柱三个,间隔1.2米,高度0.6米。 (3)每个立柱间分类整齐码放,码放高度不高于立柱。
第11页共87页
2 安全防护
2.5电梯井(管道井)防护 基本要求
第
(1)使用强度符合要求的圆
一
钢、方钢等材料,制作可周
施工现场标准化图集

前言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业主需求的不断提高,项目管理跨度和难度也在不断加大。
因此,严格落实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全面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更好地维护企业品牌、提升企业形象。
公司对企业内部和行业上标准化管理进行了重新梳理和优化,利用BIM技术编制了本图册,以期实现施工生产行为规范化、安全管理科学化、安全防护标准化、场容场貌秩序化、施工质量样板化。
本图集主要内容包括:文明施工、安全防护、脚手架及模板支撑体系、大型机械、施工机具、临时用电、消防设施、绿色施工、安全体验区、质量样板区十个章节。
本图册为施工现场安全和质量管理标准化的企业标准,适用于各工程公司、项目部,请各级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本图册凝聚了公司和行业内项目标准化管理先进做法,实施过程中发现更先进、更合理做法,恳请各级单位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实施本图册时,除遵守本图册有关要求外,还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范性文件要求,若工程项目所在地相关标准高于此图册时,以地方标准为准。
本图册由公司安全设备部和技术质量部负责解释。
本图册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集团公司总部和各工程公司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编制委员会二Ο一八年一月编制委员会主编:王邦国副主编:温鹤华史立平委员:施树林王赛丁玺涵张桢陈元国曹兆华生加旺傅海荣孙国兵谢广财丁园园姜宏祝马建忠李铁桥徐仁贵王平马和春张生杨国庆徐仁华胡国平审定委员会主任:刘厚纯副主任:徐仁忠杨静委员:王建国杭小建马军陈春红吉春勤吉久平王勇批准:大门文明施工图1.1说明:1、主大门采用有门楼式,其余大门提倡采用无门楼式,在工程需要突出显示企业形象时采用有门楼式。
2、门体材质为金属管与薄铁板焊接而成,门柱材质为角钢钢架。
3、具体尺寸详见《CI 形象识别手册》,6m 宽门体为对开门,8m 宽门体为四扇折叠门;无门楼式门柱总高度2.66m (用于2.1m 高围墙)或3.06m (用于2.5m 高围墙),门柱截面尺寸建议为0.8m ×0.8m (用于6m 门体)、1m ×1m (用于8m 门体);有门楼式门柱截面尺寸建议为1m ×1m ,总高度为6.5m ,其中门楣高度为1.5m ,门柱高度为5m 。
桥梁工程标准化图集

桥长
跨径
跨径 上部结构
{桥台
下部结构 基础
桥墩
桥梁工程标准化图集
基础
桥台 基础
• 桥跨结构(桥孔结构、上部结构)作用: 承受车辆、行人荷载。
• 桥墩、桥台(下部结构)作用:支撑桥跨。 桥台与路堤衔接,防止路堤滑塌;
• 桥梁基础作用:使桥上全部荷载传至地基。
桥梁工程标准化图集
• 跨度l:两支座中心间距。 • 桥梁全长L:两端岸边桥台侧墙,八字墙后
7 桥梁工程概述
桥梁工程标准化图集
7.1 引言
• 桥梁(Bridge)——是指供铁路、道路、 管道、渠道等交通运输线路跨越水体 或山谷的工程构筑物。
• 桥梁工程——修建这些桥梁构筑物以 及修建、使用过程中所应用的各项技 术的总称。
桥梁工程标准化图集
桥梁的主要组成部分:
• (1)桥跨结构(桥孔结构、上部结构):桥面板、梁。 • (2)桥墩、桥台(下部结构):两端桥台,中间桥墩。 • (3)桥梁基础:桥墩、桥台埋入土中扩大部分。
(4)斜拉桥 斜拉桥主要由塔、主梁和斜拉钢索组成。 斜拉桥一般为双塔,有时也可采用单塔;
绝大多数桥塔是竖向的,极少数为斜立。 斜拉索可平行布置,也可以为扇形布置。
钢索一般分设在桥两边,但有时也可在中 间设单面索,如主跨为175m的广州海印大 桥,塔就设在桥宽的中间。
斜拉桥的跨度一般介于悬索桥和桁架桥 之间,通常为钢梁或钢筋混凝土梁。
结构形式,用于中小跨径桥梁。主梁 常用断面形式有I型、T型、箱型和板 式桥等。 • 特点:结构简单、跨越能力有限。跨 度5-25M,预应力跨度10-50M。
桥梁工程标准化图集
梁式桥的形式
(a)简 支 梁
(b)多 跨 连 续 梁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图册安全文明施工图集

500
1500
≤4000
≤800
800
2000
第一节、变压器防护
竹杆基础
变压器
电杆
第五章
临时用电
水平受力竹杆
1500 主竹立杆 ≤800 ≤150
次竹立杆
1500
水平连系竹杆 水平剪刀撑
平面图 1 51
三维效果图
正立面图
变压器防护1
200
板防鼠挡板,其余做法同变压 器防护门 责任人: 联系电话: 900 三维效果图
2-2剖面
配电房
图 号
40
50
50
650
1200
第三节、电线、电缆敷设 1 电缆 1
50
50
电缆埋地敷设大样 1
镀锌铁皮 箱式桥架
50 25
1 φ16×220 圆钢 φ20×2×20 钢管与门焊接 50×150×3mm厚钢板, 开60×10mm槽 300
430
50×30×3mm厚钢板 与门焊接
630 锁具
围墙基础大样图
20
60
50
20
20 10 20
20
2 -
变压器防护2
图 号
39
100
图 号
38
400
400
2000
20
120120260
50
150
787.5
1000
787.5
25
-
50×25mm方钢
φ10圆钢内外各一根
200(宽)×400(厚)mmC20素砼条形基础 2 - 竹杆基础大样图
180
1 29 φ16钢筋预埋入墙体 200
25 50
7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箱(柜)
标准化配置图集
该系列配电箱(柜)适用于施工现场及户外临时用电,应满足“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一机一闸、一漏一箱”配电及保护的使用要求。
配电箱(柜)、开关箱的材质选用、制作工艺、箱内电气元件的选择、配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及建设部“十一五”推广应用技术的规定,产品应通过CCC 认证。
配电箱(柜)的壳体采用冷轧钢板制作,防雨、防尘、户外型,采用钢板厚度符合JGJ-2005标准,经久耐用。
一、基本要求
(一)配电箱(柜)的生产制造应符合《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四部分GB7251.4对建筑工地用成套设备(ACS)的特殊要求及《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标准要求。
(二)配电箱(柜)、开关箱安装使用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标准及《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标准化要求。
(三)配电箱(柜)、开关箱应分设N线、PE线端子板,进出线必须通过端子板做可靠连接。
N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PE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
气连接。
进出线中的N线必须通过N线端子板连接;PE线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连接。
PE线与端子板连接必须采用电气连接,电气连接点的数量应比箱体内回路数量多2个,1个为PE线进箱体的连接点,1个为重复接地的连接点。
(四)电器元件应选用符合GB/14048.2-2001、GB6829以及JGJ46-2005标准的产品,并符合建设部“十一五”推广应用技术要求。
二、总配电箱(柜)
内设400A-630A具有隔离功能的DZ20型透明塑壳断路器作为主开关,分路设置4-8路采用具有隔离功能的DZ20系列160A-250A透明塑壳断路器,配备DZ20L(DZ15L)透明漏电开关或LBM-1系列作为漏电保护装置,使之具有欠压、过载、短路、漏电、断相保护功能,同时配备电度表、电压表、电流表、两组电流互盛器。
漏电保护装置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大于30mA.S。
最好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75-15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大于0.1S小于等于0.2S,其动作时间为延时动作型。
总配电柜示意图
总配电柜端子板接点图
总配电柜柜门电气连接点图四回路配电柜电气系统图
六回路配电柜电气系统图八回路配电柜电气系统图
三、分配电箱
1 含照明回路分配电箱(动力回路与照明回路分路配电)
内设200A-250A具有隔离功能的DZ20系列透明塑壳断路器作为主开关(与总配电箱分路设置断路器相适应);采用DZ20或KDM-1型透明塑壳断路器作为动力分路、照明分路控制开关;各配电回路采用DZ20或KDM-1透明塑壳断路器作为控制开关;PE线连线螺栓、N线接线螺栓根据实际需要配置。
分配电箱示意图
分配电箱N线端子板接点图分配电箱PE线端子板接点图
电气连接图
分配电箱电气系统图
含塔吊回路分配电箱示意图(端子板接点及电气连接点图同上)
含塔吊回路分配电箱系统图2 不含照明回路分配电箱
6-8回路分配电箱示意图
6回路分配电箱含塔吊回路(端子板接点及电气连接点图同上)
8回路分配电箱系统图
6回路含塔吊回路分配电箱系统图
四、开关箱(按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设置)
(一)地泵等大型设备动力开关箱
内设KDM1或DZ20(160A以上380V)系列透明塑壳断路器作为控制开关,配置DZ20L系列透明漏电断路器或LBM-1系列漏电断路器;PE线端子排为3个接线螺栓。
地泵等大型设备开关箱示意图
地泵等大型设备电气系统图(二)塔式起重机等设备动力开关箱
内设,配置同上
塔式起重机等设备动力开关箱示意图
塔式起重机等动力设备开关箱系统图
(三)3.0KW以下用电设备开关箱
内设DZ20(20-40A、380V)或SE,KDMI系列透明塑壳断路器作为控制开关,配置DZ15LE(20-40A)或LBM1系列透明漏电断路器,PE线端子排为4个接线螺栓。
40A以下动力开关箱示意图
动力开关箱端子接点及电气接点连接图
40A以下设备用电开关箱电气系统图
(四)5.5KW以上用电设备开关箱
根据所控制设备额定容量选择控制开关及漏电断路器。
控制开关为DZ20(SE或KDM1)系列透明塑壳断路器,漏电断路器为DZ15L系列透明系列漏电断路器;PE线接线螺栓为3个。
5.5KW以上设备开关箱示意图
5.5KW以上设备开关箱电气系统图
(五)照明开关箱
内设KDM1—T/2(20-40A)断路器,配置DZ15L—
20-40/290漏电断路器,PE线螺栓为3个。
照明开关箱示意图
照明开关箱电气系统图
注:开关箱中漏电断路器必须选择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电流速断、电磁式电动机保用产品。
总配电箱中漏电断路器应选用配电保护用产品。
五、配电室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配电柜正面的操作通道宽度,单列布置或双列背对背布置不小于1.5m,双列面对面布置不小于2m;
(二)配电柜后面的维护通道宽度,单列布置或双列面对面布置不小于0.8m,双列背对背布置不小于1.5m,个别地点有建筑物结构凸出的地方,则此点通道宽度可减少0.2m;
(三)配电柜侧面的维护通道宽度不小于1m;
(四)配电室的棚顶与地面的距离不低于3m。
六、配电箱架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箱体中心点与地面垂直距离1.4--1.6m。
移动式箱体与地面垂直距离0.8—1.6m。
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稳定的支架上。
(二)配电箱、开关箱在建筑物坠落半径或塔吊臂旋转半径内的必须做双层防护棚,并采取隔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