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参观重庆谢家湾小学有感
走进谢家湾《前行,是一种勇气》

前行,是一种勇气安乐逸夫小学李亚静走进山城,我们看到了更大的教育世界。
这是一所传奇的学校,多次接受中央新闻报导;这是一所创新的学校,大胆进行学科间的整合;这是一所有追求的学校,在“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下,师生共同追寻着美好的教育愿景。
她,就是重庆市谢家湾小学!学校关注学生“全体”、“全面”、“全过程”发展,孩子是学校的灵魂。
在校园的走廊上,看不到名人名画,也没有装裱精美的作品,随处可见的是自信阳光笑脸墙,增加了师生身为学校主人的自豪感;墙壁上学生稚拙的画作烧制而成的瓷砖,既美化校园又增强学生建设学校的参与感;墙壁上学生的涂鸦——不同形象的鸟儿,是对学校“天天快乐健康飞翔”的行为文化最好的诠释。
这里是孩子的世界!谢家湾小学的孩子们,在六年“红梅精神”的影响下,“朵朵放光彩”!通过参观学习,我们真正感受到谢家湾小学始终坚持把孩子的立场、体验、收获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秉承“凡是对孩子有积极影响的元素都是课程”的课程视野,让深度教研成为了教育常态。
“小梅花”课程体系下的六大课程,60多门校本课程、无课间设置的零缝隙节次交替、每天下午的社团及专题活动、取消大课间……所有的一切,不是为了迎合各类检查验收,不是为了华丽的外表做噱头,只是基于孩子成长和发展的需求,基于对教育内涵的真正理解。
在谢家湾小学我们领略了巴蜀文化的魅力,聆听了全国名校校长们对特色教育的详细解读。
北京中学夏青峰校长变规定为“约定”,不同形式的“走班制”,让教师放手退后,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蓝天下教育,中华文化的寻根之旅……让教育的氛围更浓厚,更让我们看到了教育者的育人情怀。
学习,是一种能力;前行,则是一种勇气。
层林尽染,“红梅”花开,让教育丰富动人,让自己成为“自己”,需要每一位教育者把心静下来,让教育过程慢下来,让教育志趣远一些。
前行的路,选择是蜕变,也是成长。
厚积而薄发,愿为人师者的努力与奋斗,能为孩子们带来更多的人生选择,使教育真正成为影响孩子一生的力量。
重庆谢家湾小学学习感悟1

学习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心得千阳县幼儿园李秀红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颁布以来,基础教育从整体上进入了内涵发展的新阶段,更加注重提高质量,注重内涵发展将是教育的主旋律。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搞好特色学校的建设,如何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和个性发展,是我们每个教育人,特别是校长都在思考的问题。
带着种种期望与渴求,2015年4月20日,在市小教中心的统一组织下,市校(园)长提高班的40多名学员踏上了山城重庆的土地,感受西部教育的光彩,学习西部名校的特色发展之路。
几天来的“雾都”学习,感受到的不仅是如画的校园环境、如诗的校园文化,更体会到一种如梦的教育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我的感官受到极大的冲击,心灵更是深受震撼。
谢家湾小学的印象(一)学校基本情况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创办于1957年,在她50余年不平凡的创业与发展历程中,经历并实现了多次成功的跨越:连续十八年获得办学水平综合评价一等奖;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绿色学校先进集体”、“全国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重点小学”(重庆市与四川省合并时期)、“重庆市首批示范小学”、“重庆市德育示范学校”、“重庆市现代信息技术示范学校”。
校长刘西娅是重庆市特级教师,国务院批准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科研型骨干校长,重庆市劳动模范,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重庆市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重庆市十佳女园丁,影子校长培训基地导师,北师大培训中心专家组成员。
学校办学五十几年来,始终坚持孩子的发展是学校的灵魂,把孩子的立场、体验、收获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六年影响一生”和“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办学思想引领下,学校从价值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教师文化建设、学生文化建设、课程文化建设六大维度全方位深入实施,通过课程整合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二)谢家湾小学的办学思想1.学校的办学理念:六年影响一生知识的积累从这里开始;习惯的培养从这里关注;人格的塑造从这里起步。
谢家湾参观学习体会

谢家湾参观学习体会真正以学生为本的校园文化——刘希娅校长报告的学习体会谢家湾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竟如此的富有特色,处处都体现出设计者的深思熟虑与精雕细琢,融灵感与创意于一体,并且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播散在每一位师生的心田里。
刘希娅校长在报告中,几乎没有提“素质教育”一词,用得最多的是“文化”,而“文化”一词她在报告开头就给予了诠释,我们理解“文化”的含义就按她的意思理解。
因为“文化”含义太宽泛,使用也太乱,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意义是不同的。
所以,报告人在开头就给予了定义,反映了报告人的智慧和高明。
在报告中也很少用“学生”一词,全用“孩子”代称自己的学生。
这就显得亲切亲近,校长视学生如同孩子,有一种浓浓的亲情在里头。
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听报告以后,我有三点深刻体会:一、以孩子为本设计校园,挖掘隐性教育资源以孩子为本,就是以孩子的生理、心理需要为本,因为小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是与成人不一样的。
作为校长的她重视了孩子们的年龄特征。
因此,她将谢家湾小学的校园环境放在了隐形课程资源的高度来认识。
这一点似乎也有更多的学校有这样的提法,但做的确实很不够。
第一,为孩子们提供更可能大的活动空间。
城市小学拥挤是个通病,谢家湾小学解决了这个问题。
将主要的建筑物让给孩子们。
这一点,有好多的学校可能舍不得。
他们将一个占学校建筑面积三分之一的六层综艺大楼全部让给孩子们,工艺室、个别辅导室、乐队排练室、美术室、书画室、网络、电视台为一体的戏剧中心全在上面,学校还建有游泳池。
第二,为孩子们提供更多自由使用的设施。
白色的钢琴摆在综艺楼的大厅里,随便弹奏。
器乐排练室、陶艺室、美术室、书画室等都是全天敞开的。
可惜,有更多的学校,很可能将这样贵重的东西“藏起来”,宁可放坏,也不让学生碰。
可能考虑更多的是怕学生损坏,成天象防贼一样防着学生。
岂不知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以后,学生就会爱惜这些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
如果长期形成一种防学生甚于防贼的文化心理,再好的东西也不会让学生碰,也就永远不能形成一种学生视校如家,视学校一草一木如爱家珍的心理状态。
红梅花儿开_朵朵放光彩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刘希娅,重庆市特级教师,国务院批准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科研型骨干校长,重庆市劳动模范,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重庆市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重庆市十佳女园丁等,还被聘为影子校长培训基地导师、北师大培训中心专家组成员。
现任重庆市九龙坡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
2004 年,刘希娅提出“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并组织实施了“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主题型学校文化,使谢家湾小学在全市乃至全国范围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刘希娅语录凡是有孩子的地方,所有元素都是课程。
课堂就是教师和学生的一段共同生活的经历,为了达到让孩子实现某一方面发展目标而共同创设的环境,可以在任何地方,开展交流、观摩、研讨,好的课堂环境需要民主、创造和尊重。
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是我们办学的态度和决心。
“六年”与“一生”之间不仅仅是时间的造化,也是教育观念、教育技术、教育方法的内在联系,这需要思想的引领、方向的坚定以及摒弃功利的勇气和耐心,更需要我们一切从孩子的立场、体验、收获出发去衡量和反思我们的教育,从而坚持心平气和地办学。
如何实现六年影响一生?就是要朵朵放光彩,让每个孩子得到全面发展,就要求每个教师每个学科受到尊重、关注和得到充分发展。
教育的真正目的不只是文化的承续,它更应该是“发展与推动”。
学校发展的根基在哪里?在鲜明的文化特色里,而鲜明的文化特色的形成,有赖于学校办学理念的科学、先进。
安安静静做教育,从来没有想做教育家,但是在教育这个家里,我们很安心。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记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梁恕俭2004年,刘希娅校长在总结谢家湾小学50余年办学底蕴的基础上,结合重庆红岩文化地域精神,直取素质教育核心要义,前瞻性地提出了“六年影响一生”办学理念,并创造性地从战略层面组织实施了“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主题型学校文化建设,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优化了干部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使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办学成果在全市乃至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重庆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学习心得

重庆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学习心得荣县荣新小学邹小辉带着充满对谢家湾小学浓厚神秘的心情,和几位同事踏上了进军重庆九龙坡谢家湾的路程。
一路上很兴奋,竟然没有了晕车的不良反应,只管和同事不停的聊着,设想着我们未来一周的学习、听课、交流、总结的种种……去之前听了但校长的专题讲座,看了同事们的学习总结,去之后也拿出来反复的看过,他们或许与我们接触的老师不完全一样,所以我们的感受既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为了进步,现在把与他们不一样的感受与同伴们共勉。
我们这一批去的2个语文分别安排在二年级和四年级,数学:李老师安排在四年级,程主任说因为老校区一、二年级班级少,老师都很年轻,所以我和夏老师都安排在二年级杨老师班。
不过我们这次运气很不错,赶上了两节与周末重庆市专家同课异构的试讲课,一节去天津参赛的试讲课,而且都有幸参与了他们的评课研讨。
星期一、二主要跟随杨老师,星期三下午参加了他们学校举办的“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主题演讲比赛,星期三、四、五主要跟随上五年级和六年级的严主任,期间我们还有幸听了重庆市特级教师赵晓岚老师的随堂课,同时还与同伴们一起去听了李晓琼老师、黄主任、汤老师、杨媛老师的语文课,可以说每个人风格不一,但是都有各自的特点。
课间与任课老师交流,与程主任交流,了解他们的学生、老师、领导,了解他们的课堂、课题研究、考试机制、评价体制,心中的迷惑与神秘渐渐被揭开……一、见闻及思考(一)升旗仪式选题极好升旗仪式在一个小女孩的主持声中开始,看到孩子们坚定的步伐和自信的神情,不禁让我对他们投去赞许的眼神。
“课间大声说话好,还是不好?”这是他们辩论的主题,当听到这个题目时,我立刻想到的是:课间说话肯定不能大声啊。
可是马上听到正方同学说道:课间大声说话好,因为下课后就是我们放松的时候,如果说话还要注意不能大声,那我们的心灵如何能够得以释放?我们没有得以释放上课又如何能够做到用心学习……顿时,场内掌声呼声响起,辩论进行的非常激烈,当时我就在想:这是小学生吗?他们要做这样的辩论得查阅多少资料?他们的大胆、自信与坚定难道就靠几天的训练就能做到吗?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二)老师上课轻言细语听了那么多个老师的课,每个老师给我的感觉都是轻声细语,一点都不费力,就像我们平时和朋友聊天一样,至始至终都是面带微笑,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
重庆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学习心得

重庆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学习心得荣县荣新小学邹小辉带着充满对谢家湾小学浓厚神秘的心情,和几位同事踏上了进军重庆九龙坡谢家湾的路程。
一路上很兴奋,竟然没有了晕车的不良反应,只管和同事不停的聊着,设想着我们未来一周的学习、听课、交流、总结的种种……去之前听了但校长的专题讲座,看了同事们的学习总结,去之后也拿出来反复的看过,他们或许与我们接触的老师不完全一样,所以我们的感受既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为了进步,现在把与他们不一样的感受与同伴们共勉。
我们这一批去的2个语文分别安排在二年级和四年级,数学:李老师安排在四年级,程主任说因为老校区一、二年级班级少,老师都很年轻,所以我和夏老师都安排在二年级杨老师班。
不过我们这次运气很不错,赶上了两节与周末重庆市专家同课异构的试讲课,一节去天津参赛的试讲课,而且都有幸参与了他们的评课研讨。
星期一、二主要跟随杨老师,星期三下午参加了他们学校举办的“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主题演讲比赛,星期三、四、五主要跟随上五年级和六年级的严主任,期间我们还有幸听了重庆市特级教师赵晓岚老师的随堂课,同时还与同伴们一起去听了李晓琼老师、黄主任、汤老师、杨媛老师的语文课,可以说每个人风格不一,但是都有各自的特点。
课间与任课老师交流,与程主任交流,了解他们的学生、老师、领导,了解他们的课堂、课题研究、考试机制、评价体制,心中的迷惑与神秘渐渐被揭开……一、见闻及思考(一)升旗仪式选题极好升旗仪式在一个小女孩的主持声中开始,看到孩子们坚定的步伐和自信的神情,不禁让我对他们投去赞许的眼神。
“课间大声说话好,还是不好?”这是他们辩论的主题,当听到这个题目时,我立刻想到的是:课间说话肯定不能大声啊。
可是马上听到正方同学说道:课间大声说话好,因为下课后就是我们放松的时候,如果说话还要注意不能大声,那我们的心灵如何能够得以释放?我们没有得以释放上课又如何能够做到用心学习……顿时,场内掌声呼声响起,辩论进行的非常激烈,当时我就在想:这是小学生吗?他们要做这样的辩论得查阅多少资料?他们的大胆、自信与坚定难道就靠几天的训练就能做到吗?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二)老师上课轻言细语听了那么多个老师的课,每个老师给我的感觉都是轻声细语,一点都不费力,就像我们平时和朋友聊天一样,至始至终都是面带微笑,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
谢家湾小学学习参观有感 无声的熏陶

教学资料
谢家湾小学学习参观有感无声的熏陶
前段时间,有幸走进了谢家湾小学学习参观,一走进简洁大方的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优美的校园环境:苍翠蓊郁的大树环抱操场周围,一幅悬挂在教学楼侧的巨幅照片让全部人都被震撼住了。
粉红色的墙面上是一群孩子张扬又温暖的笑脸。
孩子们愉快的笑脸温暖着每一个人,让全部的来访的老师都不由得停下脚步,举起相机……..
走进校园内部,教学楼、办公楼顶上都张贴着醒目的“六年影响一生〞、“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荣〞这样的主题标语。
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理想,就这样在无声中就走进了来往的每一个孩子、每一位家长、每一个客人的眼中、心中。
进综艺楼里的陶艺厅、画室、墙上学生的作品、图书室、音乐室、心理沟通室、电脑设计室、朵朵电视台、汇报厅乃至楼道的墙壁都作了精心设计,渗透出办学者的“环境育人〞思想。
教学楼里教室内外的安排整洁有序,环境优雅,处处表达了“梅花〞文化的内涵。
这样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较的。
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时时受感染,处处得熏陶,健康成长,愉快飞翔。
此行也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
谢家湾小学学习心得

追随名校足迹,加快课改步代----家湾小学参加中小学第三学术年会学习心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17年11月18日,迎着薄薄的雨雾,我走进了一所传奇的学校---市家湾小学。
这是一所敢于创新的学校,突破现有课程限制,大胆进行学科间的整合;这是一所有追求的学校,在“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下,师生共同追寻着美好的教育愿景。
上午在简单而隆重的开幕式后,我们聆听家湾小学校长希娅女士的专题报告,通过听取报告,了解了家湾小学的具体做法。
一、家湾小学的办学思想:1. 学校的办学理念:六年影响一生知识的积累从这里开始;习惯的培养从这里关注;人格的塑造从这里起步。
2. 学校的主题文化: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教师的呵护是成长的摇篮;孩子的笑脸是永恒的追求;校园的温馨是隐形的课堂。
3. 学校的行为艺术:天天快乐,健康飞翔快乐的童年在这里流淌;矫健的羽翼在这里丰满;七彩的梦想在这里放飞。
学生:孩子是校园的灵魂二、学校的发展战略:以文化经营学校1. 课程文化: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一切有影响的元素都是课程,一切有目的的影响都是教育。
隐形课堂:做到环境育人,生活浸润育人。
2. 教师文化:从知识育人到文化育人培训是教师最大的福利。
研究是教师最大的乐趣。
示引领,辐射带动。
对话课堂是教师展示的舞台。
多元评价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
3. 学生文化:“四自”理念自尊:让尊重成为校园生活的行为准则,体会尊重,自我尊重,传递尊重。
自觉:让自觉成为快乐学习的不竭动力,培养良好的习惯,优化思维方式,积极主动学习。
自信:让自信成为快乐的核心素养,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认可自己;相信自己,展示自己。
自强:让自强成为美好人生的不懈追求,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脚踏实地奋发团结;坚忍不拔地回应挫折。
三、课程整合:“小梅花“学校课程体系1. 社团课程:让每个孩子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生活实践类,艺术创作类,体育锻炼类,思维拓展类,语言表达类。
让孩子走班选课,自主选择;一、二年级每天下午选修社团课程,三、四年级周一、周三、周五下午选修社团课程,五、六年级周二、周四下午选修社团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参观重
庆谢家湾小学有感
前几天,我有幸跟着学校的领导老师们一块,奔赴祖国西南,探访了重庆和成都多所名校。
短暂的几天参观学习,我收获颇多。
其中,重庆谢家湾小学的课程整合、西南大学附属小学的识字课教学,成都红牌楼小学的经典诵读与书法课程教学、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科技课及充分利用资源进行课程整合的精英教育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重庆市谢家湾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
重庆市谢家湾小学以“六年影响一生”为办学理念,实施“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主题式校园文化。
这主题文化包含着“红梅文化”,“开放文化”,“朵朵文化”、“光彩文化”,。
即把每一个师生都看作花中珍品红梅、接纳和尊重每一个个体、为师生的发展提供开放的良好的环境和土壤、相信师生的发展是阳光和精彩的。
一进校门,我们便被这主题式的校园文化吸引,校名旁,门厅边,墙壁上,花园里……到处可见有数字6和梅花组成的校徽和彰显着办学理念的“六年影响一生”六个大字。
学校的装修主色调是灰色的,但到处装饰的朵朵梅
花和飞翔的小鸟却被衬托格外显眼,校园里墙壁上到处装饰的孩子们笑靥如花的图片,楼梯边的瓷砖上也都是孩子们的作品。
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时时受感染,处处得熏陶,健康成长,快乐飞翔,这样的校园文化,到处都是隐性的课堂。
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也是异彩纷呈,围绕“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主题型学校文化,全校61个班都建设了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教室的后墙上,班名、班徽、班级格言、班级公约……一目了然,两边的墙壁上,也满是学生的作品、活动的图片。
教室外面的墙壁上,装上了泡沫板,学生的手抄报,练字,绘画…….都用图钉钉在泡沫板上,这样在展示的过程中方便更换。
每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参观、评价,心中的自豪、自信就会油然而生,用班级文化影响孩子,也是隐性的课堂。
“他山之玉,可以攻石”,我们东关小学是一所有着良好口碑的老学校,特别是近几年来,我校的艺术和语文方面的课程改革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好成绩。
但如何好上加好,优中更优,我觉得我校的校园文化、校园坏境方面可适当加以改善。
首先,校园文化方面可更加鲜明些,可更多的利用空间,墙
壁走廊处多展示一些学生的图片或作品,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展示空间。
其次,校园环境的“净”“美”上还可更进一步:楼梯上的口香糖污渍尽快清除,教楼上的厕所和水池也能得到有效的修缮和管理,让师生在一个整洁、干净、优雅的坏境中学习进步。
让课堂不在局限于教室,让更多的地方成为隐性的课堂。
前几天,我有幸跟着学校的领导老师们一块,奔赴祖国西南,探访了重庆和成都多所名校。
短暂的几天参观学习,我收获颇多。
其中,重庆谢家湾小学的课程整合、西南大学附属小学的识字课教学,成都红牌楼小学的经典诵读与书法课程教学、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科技课及充分利用资源进行课程整合的精英教育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重庆市谢家湾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
重庆市谢家湾小学以“六年影响一生”为办学理念,实施“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主题式校园文化。
这主题文化包含着“红梅文化”,“开放文化”,“朵朵文化”、“光彩文化”,。
即把每一个师生都看作花中珍品红梅、接纳和尊重每一个个体、为师生的发展提供开放的良好的环境和土壤、相信
师生的发展是阳光和精彩的。
一进校门,我们便被这主题式的校园文化吸引,校名旁,门厅边,墙壁上,花园里……到处可见有数字6和梅花组成的校徽和彰显着办学理念的“六年影响一生”六个大字。
学校的装修主色调是灰色的,但到处装饰的朵朵梅花和飞翔的小鸟却被衬托格外显眼,校园里墙壁上到处装饰的孩子们笑靥如花的图片,楼梯边的瓷砖上也都是孩子们的作品。
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时时受感染,处处得熏陶,健康成长,快乐飞翔,这样的校园文化,到处都是隐性的课堂。
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也是异彩纷呈,围绕“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主题型学校文化,全校61个班都建设了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教室的后墙上,班名、班徽、班级格言、班级公约……一目了然,两边的墙壁上,也满是学生的作品、活动的图片。
教室外面的墙壁上,装上了泡沫板,学生的手抄报,练字,绘画…….都用图钉钉在泡沫板上,这样在展示的过程中方便更换。
每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参观、评价,心中的自豪、自信就会油然而生,用班级文化影响孩子,也是隐性的课堂。
“他山之玉,可以攻石”,我们东关小学是一所
有着良好口碑的老学校,特别是近几年来,我校的艺术和语文方面的课程改革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好成绩。
但如何好上加好,优中更优,我觉得我校的校园文化、校园坏境方面可适当加以改善。
首先,校园文化方面可更加鲜明些,可更多的利用空间,墙壁走廊处多展示一些学生的图片或作品,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展示空间。
其次,校园环境的“净”“美”上还可更进一步:楼梯上的口香糖污渍尽快清除,教楼上的厕所和水池也能得到有效的修缮和管理,让师生在一个整洁、干净、优雅的坏境中学习进步。
让课堂不在局限于教室,让更多的地方成为隐性的课堂。
前几天,我有幸跟着学校的领导老师们一块,奔赴祖国西南,探访了重庆和成都多所名校。
短暂的几天参观学习,我收获颇多。
其中,重庆谢家湾小学的课程整合、西南大学附属小学的识字课教学,成都红牌楼小学的经典诵读与书法课程教学、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科技课及充分利用资源进行课程整合的精英教育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重庆市谢家湾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
重庆市谢家湾小学以“六年影响一生”为办学
理念,实施“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主题式校园文化。
这主题文化包含着“红梅文化”,“开放文化”,“朵朵文化”、“光彩文化”,。
即把每一个师生都看作花中珍品红梅、接纳和尊重每一个个体、为师生的发展提供开放的良好的环境和土壤、相信师生的发展是阳光和精彩的。
一进校门,我们便被这主题式的校园文化吸引,校名旁,门厅边,墙壁上,花园里……到处可见有数字6和梅花组成的校徽和彰显着办学理念的“六年影响一生”六个大字。
学校的装修主色调是灰色的,但到处装饰的朵朵梅花和飞翔的小鸟却被衬托格外显眼,校园里墙壁上到处装饰的孩子们笑靥如花的图片,楼梯边的瓷砖上也都是孩子们的作品。
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时时受感染,处处得熏陶,健康成长,快乐飞翔,这样的校园文化,到处都是隐性的课堂。
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也是异彩纷呈,围绕“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主题型学校文化,全校61个班都建设了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教室的后墙上,班名、班徽、班级格言、班级公约……一目了然,两边的墙壁上,也满是学生的作品、活动的图片。
教室外面的墙壁上,装上了泡沫板,学生的手抄报,练字,绘画…….都用图钉钉在泡沫板上,这
样在展示的过程中方便更换。
每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参观、评价,心中的自豪、自信就会油然而生,用班级文化影响孩子,也是隐性的课堂。
“他山之玉,可以攻石”,我们东关小学是一所有着良好口碑的老学校,特别是近几年来,我校的艺术和语文方面的课程改革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好成绩。
但如何好上加好,优中更优,我觉得我校的校园文化、校园坏境方面可适当加以改善。
首先,校园文化方面可更加鲜明些,可更多的利用空间,墙壁走廊处多展示一些学生的图片或作品,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展示空间。
其次,校园环境的“净”“美”上还可更进一步:楼梯上的口香糖污渍尽快清除,教楼上的厕所和水池也能得到有效的修缮和管理,让师生在一个整洁、干净、优雅的坏境中学习进步。
让课堂不在局限于教室,让更多的地方成为隐性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