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本土饮料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1)

合集下载

饮料行业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饮料行业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饮料行业的弱点与发展方向一、引言饮料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了食品行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然而,尽管饮料行业在市场上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但也存在一些困扰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饮料行业的弱点,并提出一些发展方向,以促进该行业的进一步壮大和繁荣。

二、饮料行业弱点分析1.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关注增加,饮料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大量品牌和产品使得市场变得更加拥挤,难以从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

2. 高度依赖营销和广告: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饮料企业常常需要大量投入资金用于广告宣传和市场推广。

这样高额的成本会对企业造成压力,并降低了创新和产品质量投入的能力。

3. 产品同质化严重:许多饮料企业追求市场份额和利润最大化,导致了市场上大量同质化的产品。

这使得消费者在选择时更加困惑,同时也减少了品牌忠诚度。

4. 环保问题:饮料企业通常需要使用大量包装材料,如塑料瓶、铝罐等,并产生大量废弃物。

这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饮料行业发展方向1. 健康饮料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增加,能够提供营养和健康价值的饮料将会有更大的市场潜力。

饮料企业可以致力于开发低糖、无添加剂和天然成分的健康饮料,满足消费者对于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

2. 创新品类与包装设计: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创新是一条不可或缺的路径。

除了改进产品配方外,还可以尝试推出新型饮料,如功能饮料、气泡水等。

此外,优雅和环保的包装设计也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3. 全渠道拓展:饮料企业应该不断开拓新的销售渠道,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除了传统超市和便利店外,可以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和社交媒体进行线上销售,并通过与餐饮企业合作进入餐厅、咖啡馆等场所。

4. 环保意识实施:为了解决环境问题,饮料企业应该开展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并减少单次使用包装材料的数量。

可选用更多可回收材料或研发可降解材料,同时倡导消费者回收并循环利用包装容器。

饮料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饮料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饮料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1. 现状分析目前,饮料行业在中国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方面,饮料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者对多样化、个性化饮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饮料企业逐渐提高品质,不断推出新产品和创新包装,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1.1 市场规模扩大中国饮料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增长。

根据数据显示,年度饮料销售额已经突破千亿,预计未来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这主要归因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饮料的消费愿望增加。

1.2 多样化消费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者对饮料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

不再仅仅满足于口渴解渴,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健康、口感、功能等因素。

因此,饮料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

1.3 品质提升与创新包装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许多饮料企业开始注重产品品质和包装创新。

通过加强研发能力,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企业能够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同时,创新包装设计也能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并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2. 发展趋势分析2.1 健康饮料的崛起随着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健康饮料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消费者对于低糖、低卡、无添加剂等健康特性的饮料需求日益增加。

因此,饮料企业应抓住这一趋势,加大研发力度,推出更多健康饮料产品。

2.2 品牌营销的重要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营销在饮料行业的发展中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建立强大的品牌形象,企业能够提高产品的认知度和消费者的忠诚度。

因此,饮料企业需要加强品牌营销策略,通过广告、宣传和促销等手段提升品牌价值。

2.3 电商渠道的拓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通过电商渠道购买饮料产品。

饮料企业应积极拓展电商渠道,与电商平台合作,提供便捷的购买方式,并加强售后服务,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3. 总结综上所述,饮料行业在中国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通过多样化消费需求、品质提升与创新包装,以及健康饮料、品牌营销和电商渠道的发展,饮料企业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2年我国饮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_1

2022年我国饮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_1

2022年我国饮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饮料是指以水为基本原料,由不同的配方和制造工艺生产出来,供人们直接饮用的液体食品。

饮料除供应水格外,由于在不同品种的饮料中含有不等量的糖、酸、乳、钠、脂肪、能量以及各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养分成分,因此有肯定的养分。

饮料一般可分为含酒精饮料和无酒精饮料,无酒精饮料又称软饮料。

酒精饮料系指供人们饮用且乙醇(酒精)含量在百分之0.5—65的饮料,包括各种发酵酒、蒸馏酒及配制酒。

无酒精饮料是指酒精含量小于百分之0.5,以补充人体水分为主要目的的流质食品,包括固体饮料。

据了解,在上个世纪九十年月初,继罐头工业国内市场渐渐萧条的状况下。

以汇源果汁为首的业内饮料企业静静对中国饮料市场进行了切入,国内外巨头都试图切一块蛋糕,究竟中国13亿人口,随着经济水平的进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需求量与质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

这二十多年,乳制品、碳酸饮料、果蔬汁饮品、维生素健康饮品的阵营也逐步明确。

软饮料市场不断攀升,包装成本居高不下。

软饮料市场的进展是快速的,竞争也是激励的。

产品本身直接成本很低,600ml固形物含量10度的果汁饮料,加上包装直接成本1.5元,但市场销售价格往往在3元左右,剩余的1.5元,就是整个营运费用的支持。

软饮料的包装形式,由最初的玻璃瓶、铁罐(三片罐、二片罐)、铝罐、铝塑复合独立袋、到后来的纸塑铝箔的复合型材料、PET、BOPP、PE(PP),依据产品特性、保质期需要、生产工艺等等因素,所要求的包装形式不一样的。

包装形式的转换造就了一大批饮料灌装设备厂家、包材制造机械厂家。

三片铁罐、二片铁罐主要以植物蛋白饮料为主,如承德露露、大寨核桃露、椰风椰汁,还有雨后春笋般的中国红广东王老吉。

二片罐主要以碳酸饮料、啤酒饮料的铝罐为主。

由于铝制品本身偏软,需充气后才可增加产品本身的强度。

在物流运输、产品仓储中才可削减不必要的破损。

三片罐的质量标准,主要以马口铁材质、内层的喷涂及罐体连接处的咬合为主。

饮料行业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

饮料行业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

饮料行业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一、引言饮料行业作为快速消费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几年来迅速发展,呈现出繁荣的态势。

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加剧,饮料行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饮料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问题分析1.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饮料市场需求增长缓慢和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各大品牌想要在这个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变得困难重重。

2. 产品同质化严重目前许多饮料企业仍然依赖传统口味和定位,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

这使得消费者对于选择饮料时缺乏新颖感,对此产生了疲劳感。

3. 渠道建设滞后传统零售渠道遇到了线上销售渠道崛起带来的巨大冲击。

许多饮料企业的渠道建设没有及时跟进,错失了在线上市场的机遇。

4. 生产环节问题部分饮料企业在生产加工环节存在问题,如使用次标准原材料、生产过程不规范、安全生产意识薄弱等。

这些问题使得企业难以提供高质量和安全性能的产品,影响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

5. 品牌营销不足在饮料行业中,品牌是吸引消费者和提升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许多饮料品牌在品牌营销方面投入不足,导致知名度低、声誉不佳。

三、解决方案1. 不断创新饮料企业应该通过研发创新来突破传统口味和定位,推出更具创新性的产品。

可以考虑结合健康概念、个性化需求等方面进行创新,并加大产品差异化竞争力。

2. 加强渠道建设饮料企业需要适应市场变化,重视线上销售渠道的发展并及时跟进。

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自建电商渠道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市场覆盖面。

3. 加强生产质量管理饮料企业需加强对生产环节的监管和管理,确保采用优质原材料、严格遵守生产工艺、落实安全生产措施。

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

4. 做好品牌营销饮料企业应在品牌建设上下功夫,加大品牌宣传和推广力度。

可以通过打造自有形象代言人、参与公益活动等方式来突出品牌特点,并扩大知名度和口碑。

饮品行业swot分析

饮品行业swot分析

饮品行业swot分析饮品行业SWOT分析饮品行业是一个以饮品制作和销售为核心的行业,包括茶饮、咖啡、果汁等多个子行业。

饮品行业具有较高的竞争度和市场潜力,为行业参与者带来了机会和挑战。

下面是对饮品行业进行SWOT分析的内容。

一、优势(Strengths)1. 健康风潮: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健康饮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饮品行业可以提供各类健康饮品,如新鲜果汁、有机茶饮等,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2. 品牌效应:一些知名饮品品牌在市场上具有良好的知名度和声誉,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熟悉和信任的品牌产品,这为品牌饮品提供了竞争优势。

3. 创新能力:饮品行业对于新品种、新口味和新概念的产品有较高的容忍度和接受度。

行业参与者可以通过不断创新来吸引消费者,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

二、劣势(Weaknesses)1. 成本压力:饮品行业对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较为敏感。

饮品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较多的原材料,并且原材料的价格波动较大,这会对行业参与者的盈利能力造成压力。

2. 竞争激烈:饮品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众多品牌和产品。

行业参与者需要在品质、价格、服务等方面与竞争对手进行差异化竞争,以获得市场份额。

3. 依赖季节性需求:饮品行业的需求存在季节性差异,夏季需求较高,而冬季需求相对较低。

这种季节性需求对于行业参与者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有相应的市场策略来平衡季节性波动。

三、机会(Opportunities)1. 健康饮品市场增长: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健康饮品市场呈现增长趋势。

行业参与者可以进一步开发健康饮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

2. 电商渠道拓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商平台的兴起,饮品行业可以通过线上渠道进行销售和推广,拓展市场份额。

3. 新技术应用: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为饮品行业带来创新机会,如智能制作设备、无人机配送等。

行业参与者可以结合新技术来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饮品服务。

四、威胁(Threats)1. 供应链不稳定:饮品行业对原材料供应链的依赖较大,原材料的供应不稳定性可能会对行业参与者的生产和生意造成威胁。

娃哈哈的SWOT分析

娃哈哈的SWOT分析

娃哈哈的SWOT分析娃哈哈是我国的著名品牌,我们很多年轻人都是喝它长大的,现在就让我们来做他的SWOT分析。

(一)、市场优势分析(Strengths)1、公司规模大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在全国27个省市建有70余家合资控股、参股公司,拥有员工近2万名,总资产达76亿元,至今尚未有银行贷款。

2、技术升级和品质提高拥有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以及先进的食品饮料研发检测仪器和加工工艺,主要从事食品饮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已形成年产饮料600万吨的生产能力。

瓶装水、含乳饮料、八宝粥罐头多年来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

3、经济效益好2003年,公司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成为全球第五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柯特这4家跨国公司。

自1998年以来,娃哈哈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一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

4、良好的品牌形象娃哈哈秉承"健康你我他欢乐千万家"的经营理念,始终以领先变革首创的精神和行业领跑者的行事风范,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在打造中国饮料第一品牌的事业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十七年来,娃哈哈累计向国家上交税金33亿元,资助教育和各类社会公益事业1.8亿元。

(二)、市场劣势分析(Weaknesses)1、市场规模小娃哈哈在大多数省会城市和一些特大城市确实存在明显劣势,即使在经济条件一般的二、三级城市市区内都会发现娃哈哈产品和竞争对手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你会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往市中心,娃哈哈产品会越少,最后逐步消失。

你会发现在各大城市都会发现有这么一条明显的分水岭。

娃哈哈的城乡差别由此可见一斑。

2、服务应人性化的提升桶装水需上门推销送货,因此分销模式与其他水饮料等差别很大,服务的内涵显得更丰富复杂和重要。

乐百氏饮用水公司要求加盟专卖店有统一的招牌、店面形象,对所有送水工人进行专业的培训,对专卖店的行为有规定。

茶饮行业品牌swot分析报告

茶饮行业品牌swot分析报告

茶饮行业品牌swot分析报告引言茶饮作为一种古老而又流行的饮品,近年来在中国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茶饮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各个品牌都在积极寻求突破和差异化。

本报告将以SWOT分析方法,对茶饮行业品牌进行评估和分析,以提供相关企业在制定战略方向时的依据。

一、市场机会茶饮行业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着广阔的机会:1. 健康饮品需求增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茶饮被认为是一种健康的饮品选择。

茶饮中含有许多抗氧化物质和有益成分,对健康有积极作用。

因此,茶饮行业有机会受益于健康饮品消费需求的增长。

2. 品牌定位和差异化茶饮行业中,品牌定位和差异化将成为赢得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

通过独特的产品种类、配方、包装设计等方面的创新,品牌可以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消费者。

3. 电子商务发展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茶饮品牌可以利用在线销售平台拓展销售渠道。

通过线上推广和活动,茶饮品牌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并以更便捷的方式提供产品。

二、市场威胁茶饮行业品牌在中国市场也面临着一些威胁:1. 市场竞争加剧茶饮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各个品牌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

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现有品牌间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

这将对茶饮行业的品牌带来较大的压力和挑战。

2. 原材料成本上涨茶叶作为主要原材料,其价格波动对茶饮行业有一定的影响。

茶叶供应不稳定和价格上涨将导致茶饮品牌成本上升,可能会对品牌盈利能力造成影响。

3. 健康饮品行业的竞争茶饮行业不仅面临同类饮品的竞争,还面临其他健康饮品的竞争。

例如,咖啡、果汁等饮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压力也很大。

茶饮品牌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措施应对竞争挑战。

三、内部优势茶饮行业的品牌在中国市场具备一些内部优势:1. 产品品质和口味茶饮行业的品牌在产品的品质和口味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进,品牌已经找到了适合大众口味的产品,并且积极进行创新和研发,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2. 分销网络和品牌知名度茶饮品牌已经在中国建立了强大的分销网络,并且品牌知名度较高。

饮料行业的SWOT分析

饮料行业的SWOT分析

饮料行业的S W O T分析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中国饮料行业的SWOT分析中国的市场随着加入WTO以后日趋国际化,一些大型的国际饮料厂商也已在1979年之后纷纷登陆中国大陆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

首先有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中国的饮料大战,随后是台湾两大饮料集团统一和康师傅的兄弟之争,再有法国达能和全球第四大饮料品牌立顿的悄然而至,整个饮料市场正孕育着一场新的品牌竞争和市场瓜分。

这些跨国公司凭借其深厚的品牌资源和雄厚的资金支持以及在国外市场拓展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大陆本土饮料企业构成合围之势,使其陷入“四面楚歌”的尴尬境地。

劣势/威胁点我国本土饮料企业大都实行分散经营,规模一般比较小;区域性饮料品牌比较多,真正在全国饮料市场上有影响的名牌产品屈指可数;同时企业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单一、技术含量低以及自身实力不强等因素也制约着其市场空间的拓展。

目前企业面临的最大威胁和挑战主要是来自跨国饮料品牌的鲸吞蚕食和本土饮料品牌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同质化竞争态势不仅表现在产品的同质化,更重要的则是表现为广告塑造品牌形象的同质化,从而无法有效形成品牌个性和实现市场区隔。

再则品牌竞争的白热化、品牌消费的集中化以及经营理念的滞后性等因素更是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一是品牌竞争的白热化《中国软饮料分类》标准列出十大类型饮料,近年来还有一些新型饮料不断涌现。

随着产品的极度丰富、媒体和广告信息的剧烈爆炸以及大众消费市场裂变为大量分众市场,饮料产品的市场环境变得更加变幻莫测。

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使得本来就缺乏品牌忠诚的饮料消费者呈现出多元品牌购买的消费态势,饮料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此消彼长,更迭较快。

研究中我们发现,中国的饮料行业大致经历四个阶段:从1979-1995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碳酸饮料的天下,历时近17年;从1996-2000年为第二阶段,重要的标志是娃哈哈、乐百氏和农夫山泉包装水在中国的热销,打破“两乐”在饮料市场一统天下的格局,历时近5年;2001年最重要的景观就是康师傅茶饮料倍受青睐,可以视为中国饮料发展的第三阶段,2002年最引人注目的是以统一鲜橙多为代表的果汁饮料在市场上的火爆销售视为第四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本土饮料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中国的市场随着加入WTO以后日趋国际化,一些大型的国际饮料厂商也已在1979年之后纷纷登陆中国大陆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常首先有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中国的饮料大战,随后是台湾两大饮料集团统一和康师傅的兄弟之争,再有法国达能和全球第四大饮料品牌立顿的悄然而至,整个饮料市场正孕育着一场新的品牌竞争和市场瓜分。

这些跨国公司凭借其深厚的品牌资源和雄厚的资金支持以及在国外市场拓展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大陆本土饮料企业构成合围之势,使其陷入“四面楚歌”的尴尬境地。

一、劣势/威胁点
我国本土饮料企业大都实行分散经营,规模一般比较小;区域性饮料品牌比较多,真正在全国饮料市场上有影响的名牌产品屈指可数;同时企业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单一、技术含量低以及自身实力不强等因素也制约着其市场空间的拓展。

目前企业面临的最大威胁和挑战主要是来自跨国饮料品牌的鲸吞蚕食和本土饮料品牌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同质化竞争态势不仅表现在产品的同质化,更重要的则是表现为广告塑造品牌形象的同质化,从而无法有效形成品牌个性和实现市场区隔。

再则品牌竞争的白热化、品牌消费的集中化以及经营理念的滞后性等因素更是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一是品牌竞争的白热化
《中国软饮料分类》标准列出十大类型饮料,近年来还有一些新型饮料不断涌现。

随着产品的极度丰富、媒体和广告信息的剧烈爆炸以及大众消费市场裂变为大量分众市场,饮料产品的市场环境变得更加变幻莫测。

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使得本来就缺乏品牌忠诚的饮料消费者呈现出多元品牌购买的消费态势,饮料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此消彼长,更迭较快。

研究中我们发现,中国的饮料行业大致经历四个阶段:从1979-1995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碳酸饮料的天下,历时近17年;从1996-2000年为第二阶段,重要的标志是娃哈哈、乐百氏和农夫山泉包装水在中国的热销,打破“两乐”在饮料市场一统天下的格局,历时近5年;2001年最重要的景观就是康师傅茶饮料倍受青睐,可以视为中国饮料发展的第三阶段,2002年最引人注目的是以统一鲜橙多为代表的果汁饮料在市场上的火爆销售视为第四阶段。

饮料产品的生命周期明显缩短,消费者口味的变化明显加快,无形中增加饮料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风险系数。

二是品牌消费的集中化
中国饮料市场集中化程度的加剧可以1999年为一个分水岭。

据央视调查咨询中心1999年全国城市消费者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1999年果汁饮料市场占有率前4名品牌的占有率总和为38.1%,而前十名品牌的占有率总和也仅为57.5%。

以果汁饮料不同品牌市场占有率为例,1999年排名第一位的汇源15.7%,位于其次的分别是露露12.6%,椰树5.7%,荣氏4.6%,茹梦4.4%,新奇士3.4%,大湖3.2%,统一3.0%,此时市场的集中化程度还不是很高。

1999年果汁饮料和茶饮料都还属于新兴成长阶段,国内老牌的饮料企业仍然占据市场竞争的主动。

而后国内饮料品牌却是纷纷落马,果汁饮料由1999年汇源果汁的一枝独秀,到2002年统一鲜橙多迅速崛起,大有席卷寰宇之势,而统一品牌在1999年果
汁市场的占有率仅为3%;茶饮料市场旭日升冰茶在1999年之前占据冰茶领域的第一把交椅,之后也拱手让给康师傅和统一,目前这两个品牌已经占据了茶饮料70%左右的市场份额。

碳酸饮料就更不用说一直是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唱“双簧”,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中国碳酸饮料市场的占有率分别达到57.6%和21.3%,二者之和接近80%。

瓶装水市场的CR4也超过了50%,饮料市场的品牌集中与垄断可见一斑。

ﻫ三是品牌理念的滞后性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市场呈现出从单一走向复杂多元化的竞争态势,未来饮料企业的生存取决于其品牌力的强弱。

然而本土饮料企业的运作模式及经营法则在新的国际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大背景下显得“水土不服”,特别是目前尚还缺乏先进的品牌经营理念和规范的运作模式。

2002年乐百氏被法国达能兼并为本土饮料企业敲响了警钟,它使本土饮料企业感受到背水之战近在咫尺的同时,也给我们提供品牌运营的全新模式,即资本运营。

现代企业可以通过参股、收购、兼并和重组等方式在短时期内实现企业资本和品牌资产的迅速增值。

与此同时,大型跨国饮料集团则通过一系列的品牌营销活动,如可口可乐广告中国元素的运用、十二生肖罐装以及对中国教育、科技、文化和体育事业的大力支持等等,塑造其国际化、亲和力和青春时尚的品牌个性,使得本土品牌在与国际品牌的竞争中日益“边缘化”。

对跨国集团中国品牌攻略战术运用,我们归结为成功经营的八法:
1、产品延伸迅速
随着市场的国际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加剧以及消费者购买力的明显增强,现代社会市场竞争的格局也变得更加纷繁复杂,很难有一个产品能够保持长久的市场竞争强势,企业在原有品牌基础上进行产品线延伸,以期在细分市场上提高市场占有率,成为众多跨国公司的经营共识。

其产品延伸表现出这样两个特点:一是注重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相比较其它市场而言,饮料市场呈现明显的口味多样性与差异化特点,即要求饮料企业针对不同地域消费者口味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特别是在产品成长期。

如统一和康师傅两大品牌就一直投入大量的费用进行消费者研究与专利产品开发,其红茶、绿茶和乌龙茶等使旭日升冰茶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

二是利用原有品牌资源,并结合市场需求及时跟进。

各种不同类型的饮料产品表现出很强的可替代性,如可口可乐公司看到中国新兴成长起来的茶饮料广阔的市场空间, 1998年在上海、杭州继“天与地”乌龙茶、茉莉花茶之后,又推出带有日本风情的蜂蜜绿茶“岚风”茶、苦丁茶、梅子茶等甘味、酸味的特色茶等。

特别值得关注的应该是2002年统一鉴于果汁饮料市场的巨大潜力,倾力打造统一鲜橙多品牌,进而在市场上掀起了继“碳酸饮料—矿泉水—茶饮料”之后的第四波饮料行业浪潮。

2、目标对象明确
现代市场营销理念已经从无差别市场营销战略向目标市尝细分市场战略转变。

在目标市场营销中表现出众的无疑是统一鲜橙多和可口可乐公司新推出的“酷儿”,统一鲜橙多的目标对象定位在新女性群体,其广告语“满足每天所需的维他命C,多喝多漂亮”,不仅传达出产品的营养成分及性能,并且与新女性追求健康美丽的心理需求丝丝入扣、紧密结合。

而“酷儿”的目标对象则定位在儿童,正是因为中国巨大的儿童市场潜量还有待开发,可口可乐公司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将目标消费者锁定在3-15岁的儿童群体。

电视广告中摇头晃脑的卡通人物酷儿,唱着广告歌“Q-o-o有种果汁真好喝……”可爱、有趣的卡通人物形象给小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统一鲜橙多和酷儿定位的成功之处在于新女性和儿童市场的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