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

合集下载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保温材料(墙体和屋面)(征求意见稿)1 总则1.0.1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我国绿色保温材料评价与标识工作,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支撑绿色建筑选材,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建筑用墙体和屋面用保温材料的绿色建材评价。

1.0.3绿色保温材料评价时在符合本导则的要求和各地域特征的同时,还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墙体保温材料附着在建筑墙体外侧、内侧或中间用于提高墙体保温性能的建筑保温产品。

2.0.2屋面保温材料附着在建筑屋面外侧、内侧或中间用于提高屋面保温性能的建筑保温产品。

3 基本规定3.0.1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控制项、评分项和加分项。

控制项为进行绿色保温材料评价必须满足的指标,参评产品及其企业必须全部满足控制项要求。

评分项总分为100分,加分项总分为5分。

总得分按照式3.0.1-1和式3.0.1-2计算。

权重见表3.0.1。

Q总= Q评+ Q加(3.0.1-1)Q评=Σw i Q i(3.0.1-2)式中:Q总——总分;Q评——评分项得分;Q加——加分项得分;w i——评分项各指标权重;Q i——评分项各指标得分。

表3.0.1 评分项各指标权重指标权重具体条文权重节能0.42 5.1.1 降低产品生产能耗0.15 5.1.2 降低原材料运输能耗0.10 5.1.3降低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0.10 5.1.4降低保温材料的节能设计修正系数0.05 5.1.5能源管理体系认证0.02减排0.20 5.2.1减少厂区大气污染物和污水排放0.105.2.2 减少施工工程的环境影响0.055.2.3提高保温材料的使用率0.05安全0.18 5.3.1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0.055.3.2提高保温材料的防火性能0.105.3.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03便利0.10 5.4.1 提高保温材料的易施工性0.05 5.4.2 提高保温材料的0.05适用性与经济性可循环0.105.5.1通过产品认证或提交环境产品声明报告0.055.5.2保温材料易回收再利用0.053.0.2控制项的评定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定结果为获得分值或不得分。

《湖南省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建筑门窗)》

《湖南省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建筑门窗)》

附件湖南省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建筑门窗2020年11月前言本导则由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由主编单位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和湖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运用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长沙市芙蓉区解放中路88号;邮政编码:410000)本导则负责起草单位: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本导则参加起草单位:湖南红日门窗幕墙有限公司本导则主要起草人:王勇飞、徐峰、范宪文、刘健璇、陈光宇、徐莎、李颗、黄家振、程栋本导则主要审查人:朱晓鸣、黄建光、彭琳娜、余俊、晏益力目录1 总则 (5)2 术语 (5)3 基本要求 (5)4 评价指标要求 (6)5 评价方法 (8)引用标准名录 (5)1 总则1.0.1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我省绿色建筑门窗评价与标识工作,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支撑绿色建筑选材,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铝合金门窗、塑料门窗、木门窗、钢门窗及复合材料门窗等建筑门窗的绿色建材评价。

1.0.3绿色建筑门窗评价时除应符合本导则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湖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绿色建材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2.0.2绿色建材评价依据绿色建材评价技术标准,按照程序和要求对申请开展评价的建材产品进行评价,确认其等级的活动。

2.0.3评价等级产品评价结果所达到的绿色建材级别,由低到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

2.0.4建筑门窗建筑用窗和人行门的总称,包括建筑门窗用五金件、密封胶条、密封胶等配件材料。

2.0.5太阳得热系数通过门窗的太阳辐射室内得热量与投射到门窗外表面上的太阳辐射量比值。

太阳辐射室内得热量包括太阳辐射通过辐射透射的得热量和太阳辐射被构件吸收再传入室内的得热量两部分。

3 基本要求3.0.1生产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应符合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适用的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且近三年无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和重大安全事故。

四川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

四川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

四川省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主编部门: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部门: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14年x月x日2014 成都前言根据国家关于发展绿色建材和推进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的相关政策,为指导和规范四川地区绿色建材的评价和标识,促进绿色建材的研发和应用,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绿色建材分类;5评价及等级划分。

本导则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55号,邮政编码:610081)。

本导则编写单位: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建材工业科学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员:于忠秦钢江成贵韦延年吕萍袁艳平黎力余南阳刘承韩舜赵飞余恒鹏袁磊本导则主要审查人员:卢忠远冯雅任荣赵建华罗进元张仕忠金晓西目次1 总则 (4)2 术语 (5)3 基本规定 (6)4 绿色建材分类 (7)5 评价及等级划分 (8)1 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方针,指导和规范绿色建材的评价,促进绿色建材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政策和标准,结合本省特点,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四川省建设工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绿色建材的评价,不包括用于建筑中的设备及照明系统。

1.0.3绿色建材评价时,应在满足其使用功能以及安全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全生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0.4 绿色建材评价时,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材料所在地域的自然资源、能源、环境等特点进行评价。

1.0.5 绿色建材的评价,除应符合本导则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四川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绿色建材green building materials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满足使用要求的优异性能以及“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四川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

四川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

四川省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主编部门: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部门: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14年x月x日2014 成都前言根据国家关于发展绿色建材和推进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的相关政策,为指导和规范四川地区绿色建材的评价和标识,促进绿色建材的研发和应用,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绿色建材分类;5评价及等级划分。

本导则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55号,邮政编码:610081)。

本导则编写单位: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建材工业科学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员:于忠秦钢江成贵韦延年吕萍袁艳平黎力余南阳刘承韩舜赵飞余恒鹏袁磊本导则主要审查人员:卢忠远冯雅任荣赵建华罗进元张仕忠金晓西目次1 总则 (4)2 术语 (5)3 基本规定 (6)4 绿色建材分类 (7)5 评价及等级划分 (8)1 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方针,指导和规范绿色建材的评价,促进绿色建材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政策和标准,结合本省特点,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四川省建设工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绿色建材的评价,不包括用于建筑中的设备及照明系统。

1.0.3绿色建材评价时,应在满足其使用功能以及安全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全生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0.4 绿色建材评价时,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材料所在地域的自然资源、能源、环境等特点进行评价。

1.0.5 绿色建材的评价,除应符合本导则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四川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绿色建材green building materials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满足使用要求的优异性能以及“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解读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解读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解读
韩光辉;尹靖宇;管辰;谷岩
【期刊名称】《建设科技》
【年(卷),期】2016(000)008
【摘要】2015年10月1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制定了涵盖砌体材料、保温材料、预拌混凝土、建筑节能玻璃、陶瓷砖、卫生陶瓷和预拌砂浆等七类建材产品的评价技术要求。

为使社会公众更好地理解绿色建材评价技术要求,本文围绕《导则》,从控制项、评分项及加分项三个方面对绿色建材相关定义和术语、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进行了解读。

【总页数】4页(P34-37)
【作者】韩光辉;尹靖宇;管辰;谷岩
【作者单位】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北
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促进农村住房节能技术应用——《严寒和寒冷地区农村住房节能技术导则(试行)》解读 [J], 宋波;刘晶;张景;于声远
2.两部门印发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评价技术导则 [J],
3.天津市建材和建筑设备行业的绿色革命——天津市绿色建材和设备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及配套评价技术导则发布实施 [J], 赵海波
4.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 [J], 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5.绿色建材《新风热回收及净化系统评价技术导则》及《建筑门窗评价技术导则》工作研讨会召开 [J], 孙峙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保温材料(墙体和屋面)(征求意见稿)2015年4月目录1 总则 (3)2 术语 (3)3 基本规定 (3)4 控制项 (4)5 评分项 (5)5.1 节能 (5)5.2 减排 (6)5.3 安全 (6)5.4 便利 (7)5.5 可循环 (7)6 加分项 (7)1 总则1.0.1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我国绿色保温材料评价与标识工作,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支撑绿色建筑选材,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建筑用墙体和屋面用保温材料的绿色建材评价。

1.0.3绿色保温材料评价时在符合本导则的要求和各地域特征的同时,还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墙体保温材料附着在建筑墙体外侧、内侧或中间用于提高墙体保温性能的建筑保温产品。

2.0.2屋面保温材料附着在建筑屋面外侧、内侧或中间用于提高屋面保温性能的建筑保温产品。

3 基本规定3.0.1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控制项、评分项和加分项。

控制项为进行绿色保温材料评价必须满足的指标,参评产品及其企业必须全部满足控制项要求。

评分项总分为100分,加分项总分为5分。

总得分按照式3.0.1-1和式3.0.1-2计算。

权重见表3.0.1。

Q总= Q评+ Q加(3.0.1-1)Q评=Σw i Q i(3.0.1-2)式中:Q总——总分;Q评——评分项得分;Q加——加分项得分;w i——评分项各指标权重;Q i——评分项各指标得分。

表3.0.1 评分项各指标权重3.0.2控制项的评定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定结果为获得分值或不得分。

3.0.3绿色保温材料由低到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个等级,三个等级的都应满足本导则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评分项和加分项的总得分确定等级。

三个等级划分见表3.0.3。

4 控制项4.0.1保温材料生产企业应符合表4.0.1的要求。

4.0.2保温材料生产不得使用氟氯烃发泡剂和含卤素的阻燃剂。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建筑门窗)》的通知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建筑门窗)》的通知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建筑门窗)》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公布日期】2020.12.16
•【字号】湘建科函〔2020〕156号
•【施行日期】2020.12.1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建筑节能与科技
正文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印发《湖南省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建筑门窗)》
的通知
湘建科函〔2020〕156号
各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有关单位:
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我省绿色建材评价与标识工作,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支撑绿色建筑选材,我厅组织编制了《湖南省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建筑门窗)》。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湖南省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建筑门窗)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0年12月16日。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混凝土项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混凝土项
为 落 实 《国 务 院 关 于 化 解 产 能 严 重 过 剩 矛 盾 的 指 导 意 见 》 (国 发 [2Ol3] 41号 ) 、 《国 务 院 关于 印 发 大 气 污 染 防 治 行 动
围 I ’-.评...价 .... / .1 .. .标...件 .._,J
I 厂———————]
规 定 。
要 求 :参 照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预 拌 混 凝 土 绿 色 生 产 管 理 规 (下 转53页 )
DOI: 10.16116/J.cnki.jskj.2016.08.012
应用篇 ■Leabharlann 泥 的产 能 主 要 消耗 在 混 凝 土 工程 中 ,减 少 水 泥 消耗 、节 约 资源 降 低 能 耗 是 政 府 和企 业应 有 的 责 任 和 义务 ,公 司 技 术部 门一 直 以 来 试验 研 究 粉 煤 灰 矿粉 等 掺 合 料 在 混凝 土 中的 应 用 ,在 保 证 国 家 行业 规 范 和 质 量 安 全前 提 下 ,加 大粉 煤 灰 、矿 粉 等掺 合 料 替 代 水 泥 比例 利 用 电厂 尾 气 和工 业 副产 品最 大 限度 节 约水 泥 .2014年 公 司 参 与 的课 题 低 品质 掺 合料 在 混 凝 土 中的应 用》 获 得 北 京市 科 技 进 步 三 等 奖 。混 凝 土 组 成 中砂 石 比例 占70%以上 .每 方 混凝 土用 砂 石 大约 在 1800kg.原来 混 凝 土企 业 主要 是 用 的 天然 河砂 , 造 成 对 河床 等 生 态 资源 破 坏 ,从 2006年 开始 ,公 司绿 色 发 展规 划 就 要 求 逐 步 降低 河 道 天 然砂 使 用 量 并 致 力于 尾 矿 废 石废 砂 的研 究 与 应 用 .尾 矿废 砂 废 石 替 代普 通 砂 石 比 例 稳步 提 升 ,通 过规 范 尾 矿 厂 家 筛选 工艺 、站 内采取 有 效 的 技 术 措施 ,实 现 尾 矿废 砂 废 石100%替 代 天 然砂 石技 术 .有 效 利 用 了废弃 资 源 ,改 善 了对 天 然 砂 石 的依 赖 状 况 .2015年 公 司项 目 《尾 矿 和废 石 在混 凝 土 中 的应 用 》项 目获得 循 环科 技 协会 一 等奖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预拌混凝土
(征求意见稿)
2015年4月
目录
1 总则 (3)
2 术语 (3)
3 基本规定 (3)
4 控制项 (4)
5 评分项 (5)
5.1 节能 (5)
5.2 减排 (5)
5.3 安全 (5)
5.4 便利 (6)
5.5 可循环 (6)
6 加分项 (7)
1 总则
1.0.1 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我国绿色预拌混凝土评价与标识工作,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支撑绿色建筑选材,制定本通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预拌混凝土的绿色建材评价。

1.0.3绿色预拌混凝土评价时在符合本导则的要求和各地域特征的同时,还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预拌混凝土
由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3 基本规定
3.0.1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控制项、评分项和加分项。

控制项为进行绿色预拌混凝土评价必须满足的指标,参评产品及其企业必须全部满足控制项要求。

评分项总分为100分,加分项总分为5分。

总得分按照式3.0.1-1和式3.0.1-2计算。

权重见表3.0.1。

Q总= Q评+ Q加(3.0.1-1)
Q评=Σw i Q i(3.0.1-2)式中:
Q总——总分;
Q评——评分项得分;
Q加——加分项得分;
w i——评分项各指标权重;
Q i——评分项各指标得分。

表3.0.1 评分项各指标权重
3.0.2控制项的评定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定结果为获得分值或不得分。

3.0.3绿色预拌混凝土由低到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个等级,三个等级都应满足本导则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评分项和加分项的总得分确定等级。

三个等级划分见表3.0.3。

4 控制项
4.0.1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符合表4.0.1的要求。

4.0.2设备设施选配等全过程管理应满足当地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的相关规定。

4.0.3 预拌混凝土应具备完备、可行的施工方案。

4.0.4预拌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 14902的要求。

5 评分项
5.1 节能
5.1.1 降低原材料运输能耗。

评分为以下两条得分之和,但总分不超过100分:
1 累计运输半径不大于500km的原材料重量比例不小于60%但小于70%,得40分;不小于70%但小于80%,得60分;不小于80%但小于90%,得80分;不小于90%,得100分;
2 500km以外的原材料采用铁路、轮船运输的重量比例不小于70%但小于80%,得20分;不小于80%但小于90%,得40分;不小于90%,得60分。

5.1.2 近三年单位产品能耗水平持续改进,总分100分,由专家评分。

5.1.3通过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得100分。

5.2 减排
5.2.1 减少厂区大气污染物、污水和噪声排放。

评分为以下各条之和:
1 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规定的1级,得40分;
2 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7规定的1级,得40分;
3 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得20分。

5.3 安全
5.3.1提高预拌混凝土强度等级。

设计强度等级达到C35,得40分;达到C40,得60分;达到C45,得80分;达到C50及以上,得100分。

5.3.2降低预拌混凝土强度标准差。

连续10个批次产品的抗压强度(Mpa)的标准偏差评分规则如下:
1 不大于该等级混凝土强度标准差上限值评max σ但大于0.7max σ,得40分;
2 不大于0.7max σ但大于0.5max σ,得60分;
3 不大于0.5max σ但大于0.3max σ,得80分;
4 不大于0.3max σ,得100分。

5.3.3 提高预拌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等级。

符合《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 193规定的2级,得60分;符合3级,得80分;符合4级及以上,得100分。

5.3.4 提高预拌混凝土的抗碳化等级。

符合《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 193规定的2级,得60分;符合3级,得80分;符合4级及以上,得100分。

5.3.5 提高预拌混凝土的抗冻等级。

符合《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 193规定的2级,得60分;符合3级,得80分;符合4级及以上,得100分。

5.3.6 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

符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规定的2级,得60分;符合1级,得100分。

5.3.7 通过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得100分。

5.4 便利
5.4.1 施工方式为泵送且为自密实,得100分。

5.4.2 提高预拌混凝土的适用性与经济性。

评分为以下两条之和:
1 与应用区域政策、标准规范、环境等相匹配,总分50分,由专家评分;
2 与应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配套等相匹配,总分50分,由专家评分。

5.4.3 通过GB/T 19022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得100分。

5.5 可循环
5.5.1 提高报废混凝土综合利用比例。

评分规则如下:
1 不小于50%但小于70%,得60分;
2 不小于70%但小于90%,得80分;
3 不小于90%,得100分。

5.5.2 合理提高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比例。

评分规则如下:
1 不小于30%但小于50%,得60分;
2 不小于50%但小于70%,得80分;
3 不小于70%,得100分。

5.5.3提高生产过程产生的工业废水回收利用比例。

评分规则如下:
1 不小于80%但小于90%,得60分;
2 不小于90%但小于100%,得80分;
3 达到100%,得100分。

5.5.4 通过产品认证或提交环境产品声明(EPD)报告。

评分为以下两条得分之和:
1 通过产品认证或评价,总分50分,由专家评分;
2 提交环境产品声明(EPD)报告,总分50分,由专家评分。

6 加分项
6.0.1 预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生产工艺或生产设备,且环境影响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总分2分,由专家评分。

6.0.2 预拌混凝土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且性能明显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总分3分,由专家评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