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
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化学培优测试(四)1.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改变压强时,颜色也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A.2NO+O22NO2B.Br2(g)+H22HBrC.N2O42NO2D.6NO+4NH35N2+3H2O2.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3C(g)+D(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mol/L。
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情况配比为开始浓度,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mol/L的是()A、4molA+2molB?B、2molA+1molB+3molC+1molD?C、3molC+1molD+1molB?D、3molC+1molD?E、1molA+0.5molB+1.5molC+0.5molD?3.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A.①②B.②⑤C.③⑤D.④⑥4.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C.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D.a>b5.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NO2,一定温度下建立如下平衡:2NO2(g) N2O4此时平衡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x%;若再充入1mol N2O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新平衡时,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x>y B.x=y C.x<y D.不能确定6.(双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H2(g)+Br2(g) 2HBr(g)+Q;反应达到平衡后,欲使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是()A.升温B.降温C.减小容器体积D.增大容器体积7.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pC(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

一、填空题1、为了有效控制雾霾,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大气质量,研究并有效控制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使用清洁能源显得尤为重要。
(1)已知:4NH3(g)+5O2(g)4NO(g)+6H2O(g) ∆H = -905.48 kJ·mol-1N2(g)+O2(g)2NO(g) ∆H = +180.50 kJ·mol-1则4NH3(g)+6NO(g)5N2(g)+6H2O(g)的∆H = 。
(2)某化学小组查阅资料知2NO(g)+O2(g)2NO2(g)的反应历程分两步:第一步:2NO(g)N2O2(g) (快)∆H1<0 v1正=k1正c2(NO) ;v1逆=k1逆c(N2O2)第二步:N2O2(g)+O2(g)2NO2(g) (慢)∆H2< 0v2正=k2正c(N2O2)c(O2);v2逆=k2逆c2(NO2)① 2NO(g)+O2(g)2NO2(g)的反应速率主要是由_______(填“第一步”或“第二步”)反应决定。
②一定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状态,请写出用k1正、k1逆、k2正、k2逆表示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升高温度,K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利用活性炭涂层排气管处理NO x的反应为:xC(s)+2NO x(g)N2(g)+xCO2(g) △H<0;理论上,适当增加汽车排气管(内壁为活性炭涂层)长度______(填“能”或“不能”)使NO x更加有效地转化为无毒尾气而排放,其原因是。
(4)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2CO(g)。
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则800℃时,反应达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5)氢气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M g2Cu是一种储氢合金。
350℃时,Mg2Cu与H2反应,生成MgCu2和仅含一种金属元素的氢化物(其中氢的质量分数为0.077)。
高中化学平衡的移动 专项训练

化学平衡的移动(专题训练)1.某温度时,发生反应2HI(g)H2(g)+I2(g),向三个体积相等的恒容密闭容器A、B、C中,分别加入①2 mol HI;②3 mol HI;③1 mol H2与1 mol I2,分别达到平衡时,以下关系正确的是()A.平衡时,各容器的压强:②=①=③B.平衡时,I2的浓度:②>①>③C.平衡时,I2的体积分数:②=①=③D.从反应开始到达平衡的时间:①>②=③2.CO2经催化加氢可合成乙烯:2CO2(g)+6H2(g)C2H4(g)+4H2O(g)。
0.1 MPa 时,按n(CO2)∶n(H2)=1∶3投料,测得不同温度下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ΔH<0B.曲线b代表H2O的浓度变化C.N点和M点所处的状态c(H2)不一样D.其他条件不变,T1℃、0.2 MPa下反应达平衡时c(H2)比M点大3.已知反应:CO(g)+3H2(g)CH4(g)+H2O(g)。
起始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充入反应物,不同压强条件下,H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M、N点标记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的ΔH<0B.N点时的反应速率一定比M点的快C.降低温度,H2的转化率可达到100%D.工业上用此法制取甲烷应采用更高的压强4.工业上以CH4为原料制备H2的原理为CH4(g)+H2O(g)CO(g)+3H2(g)。
在一定条件下a、b两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均通入1.1 mol CH4(g)和1.1 mol H2O(g),测得两容器中C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分别为a和b。
已知容器a的体积为10 L,温度为T 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容器a中CH4从反应开始到恰好平衡时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5 mol·L-1·min-1B.a、b两容器的温度可能相同C.在达到平衡前,容器a的压强逐渐增大D.该反应在T a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275.不同条件下,用O2氧化a mol/L FeCl2溶液过程中所测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1)一、选择题1.对已达平衡状态的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 2(g)+3H2(g)2NH3(g) △H<0,达到平衡时,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加催化剂υ(正)、υ(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B.加压,υ(正)、υ(逆)都增大,且υ(正)增大倍数大于υ(逆)增大倍数C.降温,υ(正)、υ(逆)都减小,且υ(正)减小倍数小于υ(逆)减小倍数D.在体积不变时加入氩气,υ(正)、υ(逆)都增大,且υ(正)增大倍数大于υ(逆)增大倍数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总是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4.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取下列措施后,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A.加入一种反应物 B.对平衡体系加压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5.对平衡CO 2(g)CO2(aq) △H= -19.75 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A.升温增压B.降温减压 C.升温减压D.降温增压6.2007年10月10日,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尔特生日的当天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以奖励他在表面化学领域做出开拓性的贡献。
合成氨反应在铁催化剂表面进行时效率显着提高,就是埃尔特的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合成氨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铁做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B.将氨气从混合气中分离,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C.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D.增大压强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7.关于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不变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催化剂不参加化学反应C.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8.对于可逆反应2A2(g)+B22B(1)(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要使正、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而且平衡向右移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减小压强9.在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2SO2(g)+O2(g) 2SO3(g)达平衡后,再通入18O2气体,重新达平衡。
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含答案)

第两章第三节化教仄稳移动训练题(1)之阳早格格创做一、采用题1.对付已达仄稳状态的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下列道法精确的是()A.顺反应速率删大,正反应速率减小,仄稳背顺反应目标移动B.顺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删大,仄稳背正反应目标移动C.正、顺反应速率皆减小,仄稳背顺反应目标移动D.正、顺反应速率皆删大,仄稳背正反应目标移动2.正在一定条件下,可顺反应:N2(g)+3H2(g)2NH3(g)△H<0,达到仄稳时,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道述过失的是()A.加催化剂υ(正)、υ(顺)皆爆收变更且变更的倍数相等B.加压,υ(正)、υ(顺)皆删大,且υ(正)删大倍数大于υ(顺)删大倍数C.落温,υ(正)、υ(顺)皆减小,且υ(正)减小倍数小于υ(顺)减小倍数D.正在体积没有变时加进氩气,υ(正)、υ(顺)皆删大,且υ(正)删大倍数大于υ(顺)删大倍数3.下列道法精确的是()A.可顺反应的特性是正反应速率经常战顺反应速率相等B.其余条件没有变时,使用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而没有克没有及改变更教仄稳状态C.正在其余条件没有变时,降下温度不妨使化教仄稳背搁热反应的目标移动D.正在其余条件没有变时,删大压强一定会损害气体反应的仄稳状态4.对付于所有一个仄稳体系,采与下列步伐后,一定会使仄稳移动的是()A.加进一种反应物B.对付仄稳体系加压C.降下温度D.使用催化剂5.对付仄稳CO2(g)CO2(aq) △H= -19.75kJ/mol,为删大两氧化碳气体正在火中的溶解度,应采与的要收是()A.降温删压 B.落温减压C.降温减压 D.落温删压6.2007年10月10日,德国科教家格哈德·埃我特死日的当天赢得了诺贝我化教奖,以赞美他正在表面化教范围干出启拓性的孝敬.合成氨反应正在铁催化剂表面举止实效用隐著普及,便是埃我特的钻研成果,下列关于合成氨反应的道述中精确的是()A.铁干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好处仄稳背合成氨的目标移动B.将氨气从混同气中分散,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好处仄稳背合成氨的目标移动C.降下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好处仄稳背合成氨的目标移动D.删大压强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好处仄稳背合成氨的目标移动7.关于催化剂的道述,精确的是()B.催化剂正在反应前后品量没有变,故催化剂没有介进化教反应C.使用催化剂不妨改变反应达到仄稳的时间8.对付于可顺反应2A2(g)+B2(g) 2A2B(1)(正反应为搁热反应)达到仄稳,要使正、顺反应的速率皆删大,而且仄稳背左移动,不妨采与的步伐是()A.降下温度B.落矮温度C.删大压强D.减小压强9.正在一容积牢固的稀关容器中,反应2SO2(g)+O2(g) 2SO3(g)达仄稳后,再通进18O2气体,沉新达仄稳.有关下列道法没有精确的是()A.仄稳背正目标移动 B. SO2、O2、SO3中18O的含量均减少C.SO2、O2的转移率均删大D.通18O2前、通18O2后、沉新达仄稳后三个时间段v(正)与v(顺)的关系依次是:==、>、==.10.恒温下, bY(g) +cZ(g)达到仄稳后, 把容器体积压缩到本去的一半且达到新仄稳时, X的物量的量浓度由0.1mol/L删大到0.19mol/L, 下列推断精确的是:A. a>b+cB. a<b+cC. a=b+cD. a=b=c 11.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稀关容器中举止如下可顺反应:X(g)+Y(g)Z(g)+W(s);ΔH>0下列道述精确的是()A.加进少量W,顺反应速率删大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没有变时,反应达到仄稳C.降下温度,仄稳顺背移动D.仄稳后加进X,上述反应的ΔH删大12.有一处于仄稳状态的可顺反应:X(s)+3Y(g) 2Z(g)(正反应为搁热反应).为了使仄稳背死成Z的目标移动,应采用的条件是()①下温②矮温③下压④矮压⑤加催化剂⑥分散出Z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⑥13.下图为PCl5(g) PCl3(g)+Cl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仄稳状态Ⅰ移动到状态Ⅱ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的直线,此图表示的变更是()A.落温B.落压C.减少PCl5的量D.减少PCl3的量14.切合图象4的反应为().A.N2O3(g)NO2(g)+NO(g)B.3NO2(g)+H2O(l)2HNO3(l)+NO(g)C.4NH3(g)+5O2(g)4NO(g)+6H2O(g)D.CO2(g)+C(s)2CO(g)图4 直线图左顺左正15.有一化教仄稳mA(g)+nB(g)pC(g)+qD(g),如图5所示是A的转移率共压强、温度的关系,分解图5不妨得出的精确论断是().(图中压强上大下小)图5 直线图mA(g)+nB(g)pC(g)+qD(g)A.正反应吸热,m+n>p+qB.正反应吸热,m+n<p+qC.正反应搁热,m+n>p+qD.正反应搁热,m+n<p+q两、挖空题16.某温度下,正在稀关容器里SO2、O2、SO3三种气态物量修坐化教仄稳后,改变条件,对付反应2SO2+O22SO3(正反应搁热)的正、顺反应速率的做用如图3所示.(图A上顺下正、图B上正下顺、图D为跳跃型,上顺下正)图3 正、顺反应速率的变更直线①删大O2的浓度对付速率做用的图象是()②删大反应容器体积对付速率做用的图象是().③降温对付速率做用的图象是()④加催化剂对付速率做用的图象是().17.某温度时,正在一个2 L的稀关容器中,X、Y、Z三种物量的物量的量随时间的变更直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挖写下列空黑(1)该反应的化教圆程式为(2)反应启初至2 min,气体Z的仄稳反应速率为(3)当反应达仄稳时后①若X、Y、Z均为气体,若此时只将容器的体积夸大为本去的2倍,达新仄稳时,容器内温度将落矮(容器没有与中界举止热接换),则该反应为反应(挖搁热或者吸热);②若只加大概系压强,Z的物量的量缩小,若Y是气体,则X的汇集状态是18.温度一定时, 于稀关容器中爆收可顺反应: mA(g) + nB(g) pC(g), 达到仄稳后, 若将混同气体的体积压缩到本去的1/2, 当再次达到仄稳时, C的浓度为本仄稳时C的浓度的1 .9 倍, 试推断:⑴仄稳背_ 目标移动;⑵C 气体的体积分数_ (挖删大、缩小、没有变)⑶.气体A的转移率_ (挖删大、缩小、没有变)⑷ m + n _ p (挖“>、<、=” ).三、估计题19.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 + O22SO2,达到仄稳时,n(SO2):n(O2):n(SO3)=2:3:4.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仄稳时,n(O2)=0.8mol,n(SO3)=1.4mol,此时SO2的物量的量应是几?参照问案一.采用题;题号12345678问案c d b c d d c c题号9101问案c a bd c d b a两16.b d a c ·17. 3x+Y搁热非气体18.顺缩小缩小小于。
(新)高中化学平衡移动习题及答案(供参考)

化学平衡移动一、选择题1.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H2(g)+Br2(g)2HBr(g) B.N2(g)+3H2(g)2NH3(g)C.2SO2(g)+O2(g)2SO3(g) D.C(s)+CO2(g)2CO(g)【解析】对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时化学平衡不移动。
【答案】 A2.对于平衡CO2(g)CO2(aq)ΔH=-19.75 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A.升温增压B.降温减压C.升温减压D.降温增压【解析】正反应放热,要使平衡右移,应该降低温度;另外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所以为了增加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应该增大压强,故选D。
【答案】 D3.在常温常压下,向5 mL 0.1 mol·L-1FeCl3溶液中滴加0.5 mL 0.01 mol·L-1的NH4SCN溶液,发生如下反应:FeCl3+3NH4SCN Fe(SCN)3+3NH4Cl,所得溶液呈红色,改变下列条件,能使溶液颜色变浅的是()A.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水C.向溶液中加少量无水CuSO4,变蓝后立即取出D.向溶液中滴加2滴2 mol·L-1的FeCl3【解析】从反应实质看,溶液中存在的化学平衡是:Fe3++3SCN-Fe(SCN)3,Fe(SCN)3溶液显红色,加入NH4Cl晶体,因为在反应中NH4+、Cl-未参与上述平衡,故对此平衡无影响;加水稀释各微粒浓度都变小,且上述平衡逆向移动,颜色变浅;CuSO4粉末结合水,使各微粒浓度变大,颜色加深;加2滴2 mol·L-1FeCl3,增大c(Fe3+),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加深(注意,若加入FeCl3的浓度≤0.1 mol·L-1,则不是增加反应物浓度,相当于稀释)。
【答案】 B4.合成氨工业上采用了循环操作,主要原因是()A.加快反应速率B.提高NH3的平衡浓度C.降低NH3的沸点D.提高N2和H2的利用率【解析】合成氨工业上采用循环压缩操作,将N2、H2压缩到合成塔中循环利用于合成氨,提高了N2、H2的利用率。
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平衡移动专项练习

化学平衡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确认能发生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B.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了压强C.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2.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H2(g)+I2(g)2HI(g)ΔH>0,要使混合气体的紫色加深,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降温、减压B.降温、加压C.升温、加压D.升温、减压3.对于可逆反应mA(g)+nB pC(g)+qD(其中A和C都是无色气体),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rn+n)一定等于(p+q)B.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减小,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C.若增加B的量,平衡体系颜色加深,说明B必是气体物质D.若B是气体,增加A的量,A、B转化率都一定增大4.右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Ⅰ和平衡态Ⅱ时浓度不相等5.反应NH4HS(s)NH3(g)+H2S(g)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下列各种情况中,不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温度、容积不变时,通入SO2气体B.移走一部分NH4HS固体C.容器体积不变,充入氮气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6.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F2(g)ClF3(g)ΔH=-268kJ·mol-1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F的转化率增大B.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F3的产率提高C.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2的转化率降低7.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2HBr(g)ΔH<0,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
高中化学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练习

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1.在一真空密闭的定容容器中放入N2O4晶体并使之气化,当反应N2O42NO2建立平衡后,再通入一些N2O4气体(温度不变),待反应再次达到新的平衡,则平衡混合气体中[NO2][N2O4]的比值,新平衡与旧平衡相比()A.新平衡时大B.新平衡时小C.不变D.无法确定解析:平衡后,再通入一些N2O4气体,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即逆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B2.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 B(g)+C(s),且达到化学平衡。
当升高温度时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A为非气态B.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为气态C.若在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压强对该平衡的移动无影响解析:升高温度时其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如A为非气态,则平衡必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如A为气态,平衡必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所以A、B正确。
答案:AB2Z(g)。
现将X和Y气体按体积比1∶23.已知反应:X(g)+2Y(g)A.100℃B.200℃C.300℃D.400℃解析:本题目通过求出X或Y的转化率,然后查图像就可以确定其相应温度。
设达到平衡时,X转化的物质的量为x,则:2Z(g)X(g)+2Y(g)转化/mol x2x2x平衡/mol 1-x2-2x2x所以有2x 3-3x=16,x =0.2 mol 。
故X 和Y 的转化率均为20%,对应温度为100℃。
答案:A4.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再通入少量氯气,c (H +)c (ClO -)减小 B .通入少量SO 2,溶液漂白性增强C .加入少量固体NaOH ,一定有c (Na +)=c (Cl -)+c (ClO -)D .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解析:Cl 2溶于水后,存在如下平衡Cl 2+H 2OH ++Cl -+HClO ,HClO H ++ClO -,再通入少量Cl 2,上述平衡右移前者程度大,后者程度小,c (H +)增大的多,c (ClO -)增大的少,c (H +)c (ClO -)增大;SO 2+Cl 2+2H 2O===2HCl +H 2SO 4,溶液漂白性减弱;加入少量NaOH 固体后,可能HCl 与HClO 都有剩余,溶液不一定呈中性,故c (Na +)=c (Cl -)+c (ClO -)不一定成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一、填空题1、为了有效控制雾霾,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大气质量,研究并有效控制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使用清洁能源显得尤为重要。
(1)已知:4NH3(g)+5O2(g)4NO(g)+6H2O(g)H=·mol-1N2(g)+O2(g)2NO(g)H=+·mol-1则4NH3(g)+6NO(g)5N2(g)+6H2O(g)的H=。
(2)某化学小组查阅资料知2NO(g)+O2(g)2NO2(g)的反应历程分两步:第一步:2NO(g)N2O2(g)(快)H1<0v1正=k1正c2(NO);v1逆=k1逆c(N2O2)第二步:N2O2(g)+O2(g)2NO2(g)(慢)H2<0v2正=k2正c(N2O2)c(O2);v2逆=k2逆c2(NO2)①2NO(g)+O2(g)2NO2(g)的反应速率主要是由_______(填“第一步”或“第二步”)反应决定。
②一定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状态,请写出用k1正、k1逆、k2正、k2逆表示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升高温度,K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利用活性炭涂层排气管处理NO x的反应为:xC(s)+2NO x(g)N2(g)+xCO2(g)△H<0;理论上,适当增加汽车排气管(内壁为活性炭涂层)长度______(填“能”或“不能”)使NO x更加有效地转化为无毒尾气而排放,其原因是。
(4)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2CO(g)。
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则800℃时,反应达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5)氢气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M g2Cu是一种储氢合金。
350℃时,Mg2Cu与H2反应,生成MgCu2和仅含一种金属元素的氢化物(其中氢的质量分数为)。
Mg2Cu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混合后,充入一容积为V的密闭容器,此时容器内压强为p。
然后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a A()+b B()c C(g)+d D()。
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A减少了n mol,B减少了,C增加了n mol,D增加了,此时达到化学平衡。
(1)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则在上述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B物质,上述平衡________。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不移动D.条件不够,无法判断(3)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又重新相等,则正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3、工业合成氨N 2+3H22NH3,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通常用活性铁作催化剂,加活性铁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下列选项一定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N2)=V(H2)B单位时间内每消耗amolN2的同时生成3amolH2C单位时间内每断裂amol氮氮三键的同时生成3amol氢氢单健D.C(N2):C(H2):C(NH3)=1:3:2E.气体总密度不变F.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变(3)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当浓度商Q______K(填“<”、“>”或“=”)时,反应向右进行。
(4)45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500℃时的平衡常数(填“<”、“>”或“=”)。
(5)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H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有______(填字母代号)。
a.高温高压b.加入催化剂c.增加N2的浓度d.增加H2的浓度e.分离出NH3二、选择题4、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物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得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不同5、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CO(g)+H 2S(g)COS(g)+H2(g)K=。
反应前CO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B.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molC.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D.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6、在一定条件下,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
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B2CB.在t1~(t1+10)s时,v(A)=v(B)=0C.t1s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为60%D.0~t1s内A的反应速率为v(A)=mol/(L·s)7、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
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A.根据图①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2AB3(g)的ΔH>0B.图②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C.图③表示在含等物质的量NaOH、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L-1盐酸至过量时,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消耗盐酸的体积关系D.图④表示Cl2通入H2S溶液中pH变化8、COCl2(g)CO(g)+Cl2(g)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⑤⑥9、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如图所示的是()A.CO2(g)+2NH3(g)CO(NH2)2(s)+H2O(g)ΔH<0B.CO2(g)+H2(g)CO(g)+H2O(g)ΔH>0C.CH3CH2OH(g)CH2===CH2(g)+H2O(g)ΔH>0D.2C6H5CH2CH3(g)+O2(g)2C6H5CH===CH2(g)+2H2O(g)ΔH<010、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2B(g)2C(g)ΔH=+Q(Q>0)条件变化时,影响平衡移动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1<p2,纵坐标指A的质量分数B.p1>p2,纵坐标指C的质量分数sC.p1<p2,纵坐标指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D.p1>p2,纵坐标指A的转化率11、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A.①②B.④C.③D.④⑤12、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 A(g)b 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大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大了D.a>b四、综合题14、将的A气体充入2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2B(g)。
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A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中,反应在4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4s时A的转化率为;(2)实验2与实验1对比,其可能隐含的反应条件是。
(3)根据实验3与实验1的图象比较,可推测该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15、用O2将HCl转化为C 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1)传统上该转化通过如右所示的催化循环实现.其中,反应①为:2HCl(g)+CuO(s)H2O(g)+CuCl2(g)△H1反应②生成1molCl2(g)的反应热△H2,则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热用△H1和△H2表示).(2)新型RuO2催化剂对上述HCl转化为Cl2的总反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实验测得在一定压强下,总反应的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αHCl~T曲线如图12,则总反应的△H0(填“>”、“=”或“<”);②在上述实验中若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画出相应αHCl~T曲线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理由:.③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αHCl的有.A.增大n(HCl)B.增大n(O2)C.使用更好的催化剂D.移去H2O(3)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过程中n(Cl2)的数据如下:t/min 0n(Cl2)/10-3mol 0计算~内以HCl的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以mol·min-1为单位,写出计算过程).(4)Cl2用途广泛,写出用Cl2制备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6、(1).甲醇是一种优质燃料,可制作燃料电池。
工业上可用下列两种反应制备甲醇:CO(g)+2H2(g)CH3OH(g)ΔH1CO 2(g)+3H2(g)CH3OH(g)+H2O(g)ΔH2已知:2H2(g)+O2(g)=2H2O(g)ΔH3。
则2CO(g)+O2(g)=2CO2(g)的反应热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ΔH1、ΔH2、ΔH3表示)。
(2)工业上可利用“甲烷蒸气转化法生产氢气”,反应为:CH 4(g)+H2O(g)CO(g)+3H2(g)。
已知温度、压强和水碳比[n(H2O)/n(CH4)]对甲烷平衡含量的影响如下图:图1(水碳比为1)图2(800℃)①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是。
△H0(填“>”、“<”或“=”)。
②要提高CH4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升温b.加入催化剂c.增加CH4的浓度d.恒压加入H2O(g)e.加压f.及时分离出氢气③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2中画出压强为2MPa时,CH4平衡含量与水碳比之间关系曲线。
(要求画出大致的变化曲线)④如图所示A点,在700℃时,1MPa时,1molCH4与1molH2O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CH4的平衡含量为20%(体积分数),该温度下反应的A点平衡常数K P是多少此时甲烷的转化率为多少(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X物质的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