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髓鞘病变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脱髓鞘疾病ppt课件

2019
-
16
我国MS的首发症状
瘫痪 感觉障碍 视力异常 小脑症状 眼球运动异常 植物神经异常 面神经和三叉神经 智能和精神异常
2019 -
44.1% 43.4% 34.5% 21.9% 13.1% 8.3% 6.5% 3.2%
17
*A
Relapsing-remitting C
Primary-progressive
髓鞘脱失
淋巴细胞套
2019
胶质细胞增生
-
12
2019
-
13
四、临床表现
MS急性\亚急性&慢性 起病 我国急性\亚急性较多 MS临床表现复杂
2019
-
14
临床特点
***
1.发病年龄:10-50岁,好发于20-40岁,高峰30
岁,女>男,亚急性 起病多见。
2.临床特征:时空多发。复发缓解、病变部位
发病率较高 呈慢性病程 倾向于年轻人罹患 估计全球年轻 MS患者约100万
7
-
一、流行病学
发病率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有增加的趋 势, 越远离赤道发病率越高。女性较男性多发 (1.5:1)。
2019
-
8
2019
-
9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尚未明了。该病与病毒感染和免疫、遗传和环境 等方面有关。
教材第259页
2019
-
1
髓鞘组成&生理功能
◙ 髓鞘: 包绕在有髓神经轴索外面的细胞膜 ◙ 周围神经系统髓鞘: 来源于施万细胞 ◙ 中枢神经系统髓鞘: 来源于少突胶质细胞
◙ 传导冲动
髓鞘的生理功能
◙ ◙
脱髓鞘疾病 ppt课件

脱髓鞘疾病
ppt课件
1
髓鞘基本知识
髓鞘:由少突胶质细胞(CNS)或雪旺氏 细胞(PNS)的片状突起包绕神经元轴突 而形成的螺旋形多层膜性结构。具有保护 轴索和绝缘作用。
化学组成:70-75% 脂类(胆固醇、糖脂、 磷脂),25-30%蛋白质
ppt课件
2
髓鞘的形成
ppt课件
3
髓鞘基本知识
髓鞘的发育顺序 • 中央周围 • 下(尾端) 上(头端) • 后前 • 感觉纤维运动纤维 • 脑干小脑脚、大脑脚小脑大脑
• 慢性期白质和灰质呈现为脑萎缩改变
ppt课件
56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多发斑片低密度影
ppt课件
57
急性播 散性脑 脊髓炎
融合成块 累及灰质
ppt课件
58
皮层下 病灶多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ppt课:件 多发斑点、环形强化59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
密度区或长T1长T2异常信号,可通过胼胝 体将两侧联系起来 • 从后向前逐渐累及,即从枕、顶、颞开始, 最后可影响到额叶
ppt课件
24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adrenoleukodystrophy
影像学表现
• 病灶活动期有周边环形强化,非活动期无 强化
• 多伴有脑萎缩 • MRI可见Wallerian变性,表现为皮层脊髓
29
增强T1WI 肾上腺脑白ppt课质件 营养不良病例2 30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adrenoleukodystrophy
Wallerian变性 • 神经元胞体与轴索断离后,断端远侧段
轴索肿胀、断裂、崩解及髓鞘脱失,并 伴有胶质细胞增生
ppt课件
1
髓鞘基本知识
髓鞘:由少突胶质细胞(CNS)或雪旺氏 细胞(PNS)的片状突起包绕神经元轴突 而形成的螺旋形多层膜性结构。具有保护 轴索和绝缘作用。
化学组成:70-75% 脂类(胆固醇、糖脂、 磷脂),25-30%蛋白质
ppt课件
2
髓鞘的形成
ppt课件
3
髓鞘基本知识
髓鞘的发育顺序 • 中央周围 • 下(尾端) 上(头端) • 后前 • 感觉纤维运动纤维 • 脑干小脑脚、大脑脚小脑大脑
• 慢性期白质和灰质呈现为脑萎缩改变
ppt课件
56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多发斑片低密度影
ppt课件
57
急性播 散性脑 脊髓炎
融合成块 累及灰质
ppt课件
58
皮层下 病灶多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ppt课:件 多发斑点、环形强化59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
密度区或长T1长T2异常信号,可通过胼胝 体将两侧联系起来 • 从后向前逐渐累及,即从枕、顶、颞开始, 最后可影响到额叶
ppt课件
24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adrenoleukodystrophy
影像学表现
• 病灶活动期有周边环形强化,非活动期无 强化
• 多伴有脑萎缩 • MRI可见Wallerian变性,表现为皮层脊髓
29
增强T1WI 肾上腺脑白ppt课质件 营养不良病例2 30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adrenoleukodystrophy
Wallerian变性 • 神经元胞体与轴索断离后,断端远侧段
轴索肿胀、断裂、崩解及髓鞘脱失,并 伴有胶质细胞增生
脱髓鞘病变ppt课件

7
病灶呈多发性及对称性,新旧不一, 常见于脑室周围白质内,也可见于视 神经、脊髓、脑干及小脑; 常有脑萎缩改变。
8
临床表现
复杂多变,常是缓解与复发交替,激素治 疗有效; 常有癜痫、感觉或运动障碍及精神症状; 视神经损害可以是早期症状之一; 脑脊液化验免疫球蛋白IgG增高是病变活 动的生化指标。
9
22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23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24
MR表现
两侧脑室三角区周围白质内呈现大 片对称性病变,T1W1呈低信号T2W1 呈高信号; 病变从后向前逐渐累及,即从枕、 顶、颞叶开始,最后可影响到额叶。
25
肾上腺脑 白质病
26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CT表现
平扫显示脑白质区内低密度病灶,多位 于侧脑室周边,多无占位效应; 可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边界清楚或 不清楚; 增强后活动期病灶可呈斑点、片状或环 状强化;而且平扫为等密度的部位亦可 强化。
10
激素治疗后,可因血脑屏障功能恢复而 不强化。稳定期病灶可无强化; 恢复期呈多发边界清楚软化灶,常见脑 萎缩表现; 少数患者平扫可无阳性表现,但经大量 滴注对比剂及延迟扫描可显示病灶。
3
髓鞘形成缺陷的疾病(脑 白质营养不良、白质脑病)
脑脂质沉积病:异染性白质营养不良;球状细 胞脑白质营养不良; 嗜苏丹性白质营养不良:先天性皮质外轴素发 育不全;Cockayne综合征;新生儿嗜苏丹染色 性白质营养不良;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海绵状脑病; 巨脑性婴儿白质营养不良。
4
多发性硬化
5
多发性硬化是最常见的脱髓鞘疾病, 以病灶多发、病程缓解与复发交替 为特征。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稍 多。欧洲地区MS以白质内硬化斑为 主,一般起病慢,病程长,症状轻。 而我国国MS以白质软化坏死为主, 一般起病快,病程短,症状重。
病灶呈多发性及对称性,新旧不一, 常见于脑室周围白质内,也可见于视 神经、脊髓、脑干及小脑; 常有脑萎缩改变。
8
临床表现
复杂多变,常是缓解与复发交替,激素治 疗有效; 常有癜痫、感觉或运动障碍及精神症状; 视神经损害可以是早期症状之一; 脑脊液化验免疫球蛋白IgG增高是病变活 动的生化指标。
9
22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23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24
MR表现
两侧脑室三角区周围白质内呈现大 片对称性病变,T1W1呈低信号T2W1 呈高信号; 病变从后向前逐渐累及,即从枕、 顶、颞叶开始,最后可影响到额叶。
25
肾上腺脑 白质病
26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CT表现
平扫显示脑白质区内低密度病灶,多位 于侧脑室周边,多无占位效应; 可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边界清楚或 不清楚; 增强后活动期病灶可呈斑点、片状或环 状强化;而且平扫为等密度的部位亦可 强化。
10
激素治疗后,可因血脑屏障功能恢复而 不强化。稳定期病灶可无强化; 恢复期呈多发边界清楚软化灶,常见脑 萎缩表现; 少数患者平扫可无阳性表现,但经大量 滴注对比剂及延迟扫描可显示病灶。
3
髓鞘形成缺陷的疾病(脑 白质营养不良、白质脑病)
脑脂质沉积病:异染性白质营养不良;球状细 胞脑白质营养不良; 嗜苏丹性白质营养不良:先天性皮质外轴素发 育不全;Cockayne综合征;新生儿嗜苏丹染色 性白质营养不良;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海绵状脑病; 巨脑性婴儿白质营养不良。
4
多发性硬化
5
多发性硬化是最常见的脱髓鞘疾病, 以病灶多发、病程缓解与复发交替 为特征。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稍 多。欧洲地区MS以白质内硬化斑为 主,一般起病慢,病程长,症状轻。 而我国国MS以白质软化坏死为主, 一般起病快,病程短,症状重。
脱髓鞘病变修改 ppt课件

脱髓鞘病变
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卢光明 季学满
髓鞘形成缺陷的疾病(脑 白质营养不良、白质脑病)
脑脂质沉积病:异染性白质营养不良;球状细 胞脑白质营养不良; 嗜苏丹性白质营养不良:先天性皮质外轴素发 育不全;Cockayne综合征;新生儿嗜苏丹染色 性白质营养不良;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海绵状脑病; 巨脑性婴儿白质营养不良。
病灶呈多发性及对称性,新旧不一, 常见于脑室周围白质内,也可见于视 神经、脊髓、脑干及小脑;
常有脑萎缩改变。
临床表现
复杂多变,常是缓解与复发交替,激素治 疗有效; 常有癜痫、感觉或运动障碍及精神症状; 视神经损害可以是早期症状之一; 脑脊液化验免疫球蛋白IgG增高是病变活 动的生化指标。
CT表现
临床表现
多见于5-14岁男孩; 本病为进行性,无缓解期,表现为行为 异常,进行性智力下降,视力丧失并皮 肤色素沉着; 后期发展成四肢瘫、去大脑强直、痴呆。
CT表现
平扫见两侧脑室三角区周围白质内呈现 大片对称性低密度区,形似蝴蝶,可通 过胼胝体将两侧联系起来; 病灶可向前延伸至额叶,可见钙化; 活动期周边环形强化,非活动期无强化; 晚期多伴有脑萎缩。
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是最常见的脱髓鞘疾病, 以病灶多发、病程缓解与复发交替 为特征。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稍 多。欧洲地区MS以白质内硬化斑为 主,一般起病慢,病程长,症状轻。 而我国国MS以白质软化坏死为主, 一般起病快,病程短,症状重。
病因病理
可能因病毒感染引起的自体免疫反应。 早期髓鞘崩解并周围水肿,血管周围炎性 反应; 中期髓鞘崩解产物逐渐被吞噬细胞清除, 形成坏死灶; 晚期病灶区胶质细胞增生,形成灰色斑块,
平扫显示脑白质区内低密度病灶,多位 于侧脑室周边,多无占位效应;
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卢光明 季学满
髓鞘形成缺陷的疾病(脑 白质营养不良、白质脑病)
脑脂质沉积病:异染性白质营养不良;球状细 胞脑白质营养不良; 嗜苏丹性白质营养不良:先天性皮质外轴素发 育不全;Cockayne综合征;新生儿嗜苏丹染色 性白质营养不良;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海绵状脑病; 巨脑性婴儿白质营养不良。
病灶呈多发性及对称性,新旧不一, 常见于脑室周围白质内,也可见于视 神经、脊髓、脑干及小脑;
常有脑萎缩改变。
临床表现
复杂多变,常是缓解与复发交替,激素治 疗有效; 常有癜痫、感觉或运动障碍及精神症状; 视神经损害可以是早期症状之一; 脑脊液化验免疫球蛋白IgG增高是病变活 动的生化指标。
CT表现
临床表现
多见于5-14岁男孩; 本病为进行性,无缓解期,表现为行为 异常,进行性智力下降,视力丧失并皮 肤色素沉着; 后期发展成四肢瘫、去大脑强直、痴呆。
CT表现
平扫见两侧脑室三角区周围白质内呈现 大片对称性低密度区,形似蝴蝶,可通 过胼胝体将两侧联系起来; 病灶可向前延伸至额叶,可见钙化; 活动期周边环形强化,非活动期无强化; 晚期多伴有脑萎缩。
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是最常见的脱髓鞘疾病, 以病灶多发、病程缓解与复发交替 为特征。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稍 多。欧洲地区MS以白质内硬化斑为 主,一般起病慢,病程长,症状轻。 而我国国MS以白质软化坏死为主, 一般起病快,病程短,症状重。
病因病理
可能因病毒感染引起的自体免疫反应。 早期髓鞘崩解并周围水肿,血管周围炎性 反应; 中期髓鞘崩解产物逐渐被吞噬细胞清除, 形成坏死灶; 晚期病灶区胶质细胞增生,形成灰色斑块,
平扫显示脑白质区内低密度病灶,多位 于侧脑室周边,多无占位效应;
脱髓鞘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PPT课件

OB/IgG
③病程中一次发作,一处病变临床证据和另一部位
病变亚临床证据,CSF OB/IgG
临床可能
①病程中两次发作,一处病变的临床证据
②病程中一次发作,两个不同部位病变临床证据
③病程中一次发作,一处病变临床证据和另一部位
病变亚临床证据
实验支持可能 病程中两次发作, CSF OB/IgG,两次发作须累及
第24页/共28页
2. 丙球 3. 血浆置换 4. 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 5. β -干扰素 6. 支持对症
痛性痉挛 — CBZ 7. 防治感染 8. 康复治疗
第25页/共28页
M2 第26页/共28页
第27页/共2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8页/共28页
SLE、Behcet病 、 Sjogren综合征 3 颈椎病 (脊髓型) 4 热带痉挛性截瘫 5 大脑淋巴瘤
第23页/共28页
六、治疗
原则:阻止病程进展,减少复发,延长 缓解期,缩短复发期,积极预防 各种并发症,重视生活护理,提 高生存质量。
药物治疗 1.激素疗法:大剂量冲击 + 少量维持
甲基强的松龙 ACTH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病 *弥漫性硬化 (2)周围神经脱髓鞘疾病 *格林—巴利综合征
髓鞘
紧裹在有髓 N 纤维外面的脂质细胞膜。 (少突胶质细胞、Schwann细胞) 作用: 1 加快冲动传导; 2 保护 N 轴突,起绝缘作用。
MBP ---- 髓鞘碱性蛋白
第1页/共28页
•多发性硬化
核间性眼肌麻痹 一个半综合征 Horner征、眼肌麻痹(复视)、眩晕、 面瘫、构音不良、呑咽困难 等
4.5 大脑半球 : 精神障碍(暴躁、抑郁、淡漠、
第10章脱髓鞘疾病精品PPT课件

15mg/d
5~7天
10mg/d
5~7天
然后用强的松口服40mg/d,逐渐减量至停用。
2.免疫抑制剂 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无效的患者可选用免疫抑制剂,
常用的有: 硫唑嘌呤,氨甲碟呤,环磷酰胺,环孢霉素A 3.其他免疫疗法
ß-干扰素,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疗法 4.对症治疗 ⑴ 痉挛状态:巴氯芬,硝苯呋海因或安定; ⑵ 痛性痉挛: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 ⑶ 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镜下
急性期血管周围可见单
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套 袖状浸润,可形成“血管套”, 同时可见髓鞘崩解和脱失,轴 突相对完好;
病变晚期有轴索崩解、神 经细胞减少,胶质细胞增生形 成硬化斑。
单核细胞在血管周围形成血管套
【临 床 表 现】
1、起病年龄和起病形式
年龄、性别
起病年龄多在20~40岁, 男:女比例1:2;
其他发作性的症状包括发作性疼痛、闪光点、 发作性瘙痒等。
6、精神症状
表现为抑郁、易怒、脾气暴躁; 有的患者表现为欣快、兴奋; 也可表现为淡漠、嗜睡、反应迟钝、智能低 下、重复语言、猜疑和被害妄想等。
总之,MS病灶散在多发,症状千变万化,症 状和体征不能用CNS单一病灶来解释,常为大脑、脑 干、小脑、脊髓和视神经病变的不同组合。
临床常用药物及用法:
⑴ 甲基强的松龙500~1000mg/d 3~7天
然后用强的松60mg/d,7~12天后
逐渐减量,使用期间超过1个月.
⑵ 强的松 80mg/d 7d
60mg/d 5d
40mg/d 5d
以后每5~7d减10mg,4~6周为一疗程(或更长)
⑶ 地塞米松
20mg/d稀释后静点
5~7天
吉兰-巴雷综合征
脱髓鞘疾病(课堂PPT)

31.05.2020
20
诊断标准
最常用的Poser标准(1983年)
和McDonald(2010年)
包括: 确诊MS(DMS)
可能MS(PMS)
每组又分为临床和实验室支持两
个亚组
31.05.2020
21
临床特点
要点提示
缓解-复发的病史&症状体征提示CNS一个以上 的分离病灶
是长期以来指导临床医生确诊MS的准则
14
脑脊液(CSF)
约70%的病例的脑脊液IgG增高 ,约95%的病人的脑脊液中可见 IgG寡克隆区带,而血清中无, 或浓度低于脑脊液中,提示这 些IgG是在鞘内合成的。
5/31/2020
15
辅助检查
3. MRI检查
大小不一类圆形 T1WI低信号\T2WI 高信号
多位于侧脑室体部 \前角&后角周围 \半卵圆中心\胼胝体, 或为融合斑
可有强化
图10-1 MS患者MRI显示脑
室周围白质多发斑块并强化
16
辅助检查
3. MRI检查
图10-1 MS患者脊髓MRI的T2W像多发斑块\ 增强后强化
17
辅助检查
3. MRI检查
T2
DWI
FLAIR
FLAIR
FLAIR
FLAIR
MS患者MRI脑干\脑室旁\丘脑\颞叶\半卵圆中心\皮质下多发病1灶8
22
鉴别诊断
(1) 复发性疾病
脑动脉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Sjögren综合征 神经白塞病等 ➢ 可通过病史\MRI&DSA鉴别
23
鉴别诊断
2、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
常发生于感染或疫苗接种之后,多
脱髓鞘病变查房课件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脱髓鞘病变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遗 传因素、感染、免疫异常、中毒、缺 血等。
病理机制
脱髓鞘病变的病理机制主要涉及髓鞘 破坏和轴突损伤,导致神经传导受阻 或异常。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脱髓鞘病变的临床表现多样,取决于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 常见症状包括肢体无力、感觉异常、视力障碍、语言障碍等。
典型病例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总结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是一种以视神经和脊髓受累为主的脱髓鞘病变。
详细描述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视神经和脊髓。其症 状包括视力下降、视神经炎、脊髓炎等。该病通常在急性期发病,病程较长, 且容易反复发作。
典型病例三: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总结词
治疗现状与挑战
当前治疗手段
目前,脱髓鞘病变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康复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是 针对症状的缓解,免疫治疗则针对病因进行调节,康复治疗则针对患者的功能恢复进行
训练。
面临的挑战
尽管现有的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病情,但治疗效果有限,且存在一定的副作 用。因此,如何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是当前治疗脱髓鞘病变面临的挑战。此外, 对于不同类型的脱髓鞘病变,需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这也是治疗过程中的一大挑
注意事项
对软组织的显像效果较差。
其他影像学检查技术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用于功能成像,有助于了解病变对脑功能的影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用于血流灌注成像,有助于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
超声检查
对于血管病变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01
脱髓鞘病变的治疗 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1
多发性硬化
.
12
MR表现
MS的病灶主要位于侧脑室周围及深部脑 白质,脑干以中脑的大脑脚为多; 轴位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冠状位呈条 状,可垂直于侧脑室,这种征象称“直 角脱髓鞘征象”(因病灶源于静脉周 围); 病灶T1W1呈低信号。T2W1呈高信号, 处于活动期的MS斑片. 有明显强化。 13
.
9
CT表现
平扫显示脑白质区内低密度病灶,多位 于侧脑室周边,多无占位效应;
可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边界清楚或 不清楚;
增强后活动期病灶可呈斑点、片状或环 状强化;而且平扫为等密度的部位亦可 强化。
.
10
激素治疗后,可因血脑屏障功能恢复而 不强化。稳定期病灶可无强化; 恢复期呈多发边界清楚软化灶,常见脑 萎缩表现; 少数患者平扫可无阳性表现,但经大量 滴注对比剂及延迟扫描可显示病灶。
脱髓鞘病变
.
1
概况
脱髓鞘病变是指一组原因不明,病理 表现为神经组织髓鞘脱失的一类疾病;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可分为髓鞘发育正常的脱髓鞘病 变和髓鞘发育缺陷的脱髓鞘病变;
继发性是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脱髓 鞘变化的继发表现。
.
2
正常髓鞘的脱髓鞘疾病
多发性硬化症;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急性出血性脑白质脑炎;弥漫性硬化; 同心园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 桥脑中部髓鞘溶解症;进行性多灶性 脑白质病。
.
3
髓鞘形成缺陷的疾病(脑 白质营养不良、白质脑病)
脑脂质沉积病:异染性白质营养不良;球状细 胞脑白质营养不良; 嗜苏丹性白质营养不良:先天性皮质外轴素发 育不全;Cockayne综合征;新生儿嗜苏丹染色 性白质营养不良;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海绵状脑病; 巨脑性婴儿白质营养不良。
.
4
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 硬化
.
14多发性硬化来自.15多 发 性 硬 化 急 性 期
.
16
多发性硬化 (误为肿瘤)
.
17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
18
病因病理
又称肾上腺白质脑病,属性连锁隐性 遗传; 由于缺乏乙酰基辅酶A合成酶导致脂 肪代谢紊乱,长链脂肪酸在细胞内异 常堆积,以脑及肾上腺皮质尤甚;
.
19
大脑白质广泛脱髓鞘,从后部向前扩展; 前方病灶表现炎症反应和血脑屏障破坏; 后方陈旧性病灶为胶质增生和钙化。
.
20
临床表现
多见于5-14岁男孩; 本病为进行性,无缓解期,表现为行为 异常,进行性智力下降,视力丧失并皮 肤色素沉着; 后期发展成四肢瘫、去大脑强直、痴呆。
.
21
CT表现
平扫见两侧脑室三角区周围白质内呈现 大片对称性低密度区,形似蝴蝶,可通 过胼胝体将两侧联系起来; 病灶可向前延伸至额叶,可见钙化; 活动期周边环形强化,非活动期无强化; 晚期多伴有脑萎缩。
.
7
病灶呈多发性及对称性,新旧不一, 常见于脑室周围白质内,也可见于视 神经、脊髓、脑干及小脑;
常有脑萎缩改变。
.
8
临床表现
复杂多变,常是缓解与复发交替,激素治 疗有效; 常有癜痫、感觉或运动障碍及精神症状; 视神经损害可以是早期症状之一; 脑脊液化验免疫球蛋白IgG增高是病变活 动的生化指标。
.
22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
23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
24
MR表现
两侧脑室三角区周围白质内呈现大 片对称性病变,T1W1呈低信号T2W1 呈高信号; 病变从后向前逐渐累及,即从枕、 顶、颞叶开始,最后可影响到额叶。
.
25
肾上腺脑 白质病
.
26
.
5
多发性硬化是最常见的脱髓鞘疾病, 以病灶多发、病程缓解与复发交替为 特征。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稍多。 欧洲地区MS以白质内硬化斑为主,一 般起病慢,病程长,症状轻。而我国 国MS以白质软化坏死为主,一般起病 快,病程短,症状重。
.
6
病因病理
可能因病毒感染引起的自体免疫反应。 早期髓鞘崩解并周围水肿,血管周围炎性 反应; 中期髓鞘崩解产物逐渐被吞噬细胞清除, 形成坏死灶; 晚期病灶区胶质细胞增生,形成灰色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