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传播学考研经验谈

合集下载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概论》周庆山育明教育 内部考研笔记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概论》周庆山育明教育 内部考研笔记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中传中传教授创办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概论》周庆山
【育明教育】考研内部笔记
传播——人类运用符号并借助媒介来交流信息的行为与过程
第一章传播学总论
第一节导论
传播学: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现象和行为及其规律的人文社会科学
分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网络传播
发源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逐步成型于40年代,6、70年代初步建立起较完整的学科体系。

两大学派:传统学派——以美国为中心,自称经验学派,注重经验和实证,欧洲也称其为行政学派,认为其从管理者的利益出发。

批判学派——以欧洲为中心,也有部分美国学者,英国的传播学批判研究自60年代蓬勃兴起,大致分为四派:以麦奎尔为首的社会学派;以霍洛伦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派;以奇斯曼和加纳姆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派,以利兹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为代表的“职能”学派。

第二节起源和发展
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修辞”的概念,提出政治传播中宣传的意义并从说服的角度开始了传播效果研究
中世纪:西塞罗与昆提连提出更广泛的传播理论
早期学术思想源流——19世纪末
欧洲:
塔尔德(1843-1904):法国社会心理学家,1890年出版《模仿的法则》一书,成为社会心理学中模范理论的创始人。

对美国传播学的社会学习论、创新扩散论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奇莫尔(1858-1918):德国社会学家,提出网络理论,认为社会上的个人都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要解释人的行为,最根本的是要搞清个人在这个传播链中的位置,也就是与谁有着信息传播的关系。

新闻传播考研论述题高分技巧

新闻传播考研论述题高分技巧

新闻传播考研论述题高分技巧精彩导读:有人说中国功夫分练法和打法,练法用力不用巧,追求的是“内力”的增长;打法用巧不用力,追求的是同等的“内力”下的更强战斗力,用小说的说法就是“武功招式”。

其实考研同样如此,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在考场上答出一份能说服老师“这孩子慧根粗大,是个可造之材”的答卷,你的知识储备相当于你的“内力”,而你的答题技巧相当于“武功招式”。

这是一篇专注于“打法”,专注于答题技巧的经验贴。

一、紧扣主题,戴镣铐跳舞答题紧扣主题,要学会“戴着镣铐让评卷者和你一起起舞”。

戴着镣铐,意味着大家答题时必须有问题意识,要读懂、读透,严格按照提出的问题来作答,且每一个大段落都要扣题,每300字一定要重新提一下问题;让评卷者和你一起跳舞,则指的是大家要学会引导问题,特别是一些问得特别“假大空”的问题一定要想办法将其引导到你熟悉的、具体的“脚踏实地”的方向上,答出水平,答出深度。

以下,是“戴着镣铐让评卷者和你一起起舞”的正确姿势——1磨刀不误砍柴工,读题不得少于两分钟读题不得少于两分钟!对于每道题,我们都必须认真加以分析,搞清题干,明白问题的重点和评卷者希望考察的东西。

新传的论述题,有少部分是直接点出考察的内容的,例如14复旦学硕真题“何谓媒介间议程设置,在新媒介环境下,我国当前的媒介议程设置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题目中明确告诉大家出题的人希望考核的知识点媒介“媒介间的议程设置”,我们可以用“列举定义+分析现状+举例说明”的架构来解答。

但更多的情况下,出题的人更喜欢给出一些相对模糊的话语来考察我们的应变能力和对题目的解读能力,比如厦大学硕的真题“有历史学家认为印刷术在15世纪迅速导致了欧洲普通民众进入少数精英特权所垄断的知识领域,但Noam Cook认为,欧洲大众文盲率的下降、廉价报纸的发明与大批量生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思想等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具备才使得印刷文字的大规模传播成为可能。

2014年北大传播学模拟题

2014年北大传播学模拟题

北京大学传播学
考研模拟题
(一)
育明教育资深咨询师薛老师认为:在考研复习备考中,信息收集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是有一定的方法和套路,在专业课上面能够得到相关内部人员的指导那就更是事半功倍了。

特别是能够收集到一些笔记、真题、讲义、课件、模拟题等具有含金量的资料,那更是为自己考研之路创造有利的条件,希望同学们能够合理利用这些资料,合理安排时间,最后坚持到底,相信自己一定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卷!
一、名词解释(4*5)
1.法兰克福学派
2.分层抽样
3.媒介即讯息
4.物联网
5.文化工业
二、简答题(15*4)
1.比较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异同。

2.从受众观的变化角度入手,谈谈传播学的发展。

3.数字化时代,传统媒体受到了哪些挑战?应该如何应对?谈谈你的看法。

4.以美国2012年大选为背景,简述新媒体与政治的关系。

三、论述题(30*2)
1.请说明为什么在定量研究中要进行定类、定序、定距、定比等变量的区分?
2.社会研究方法论是如何演进的?试对其进行论述。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

2024年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2024年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2024年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考研真题
业务课名称: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做答,用其他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一、论述题(50分)
论述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体制机制。

50分
二、材料题(50分)
两段关于Entertainment-education的英文材料
(1)翻译一段材料。

20分
(2)围绕材料主题,阐述个人观点(至少三个)15分
(3)基于你的个人观点(部分或全部),设计一个相关主题的活动或研究方案。

15分
三、分析题
欧盟实施《数字市场法》,将亚马逊,苹果,微软,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认定为守门员(Gatekeeper),进行针对性监管。

分析:
(1)这一事件对中国互联网监管的启示。

(20分)
(2)这一事件对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影响(30分)。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推免面试名单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推免面试名单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推免面试名单一、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推免面试名单1、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推免——学术型硕士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推免(新闻学)周南、谢思楠、孙杰、郑琬莹、张文(北大)、童正茂、吴天添、聂可、柳帆、王帆、陶燕茹、陶一萍、黄欢、朱蔓衡、崔凌睿、张聪聪、刁潍、余智、金亮、闵锐、田佳和国际传播、大众传播、编辑出版:于蒙、李雨竹、彭文卓、刘一超、赵璐、周智秋、于垠水、熊一丹、张文(中国传媒)、乐靖、路璐、郑珊珊、苏晓燕、肖丽荣、查正琳、刘润坤、王丹柠、周也青、张明浩、雒仁启、周小凡、朱松梅、郭小龙、张家齐、黄上国、罗书婷、尹卫卫、翟秀凤、赵明扬、陈晓婉、陶丽、徐艺婷、朱文婕、潘婧瑶、楚萌广告学、媒体经营管理、新媒体与网络传播:侯佳、罗李俊、唐诗、刘恋、甘露、江丛珍、王瑾、李想、苑晓雅、胡晓、孔龙、刘晓双、胡璇、闫名驰、张小娟、张伟杰、汤文艺、耿延庭、王捷、张也、谷颖、付宇骄、陈伟、王治锟、王朦、任明朝、张橦、杨蒙、王志福、夏月、张潮、王馨毓2、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推免——专业型硕士王若伊、赵雅婷、郑佳佳、蒋少翔、袁雯、周旻、李含、沈燚、申茜、时梦月、王迪迩、牟欣桐、吕凌寒、李慧宁、李坤、柯丽梅、孙嘉津、史梦诗、徐畅、朱智丹、朱建宇、尹聪、侯耀坤、史林静、许可璞、陈煜、李柯、张翕以下是文/体特长生、选留学工干部、团中央支教团成员面试名单(不占我院推免指标):王惠琴(大众传播)、赵冉(大众传播)、王佳荣(大众传播)、王雪娇(大众传播)、谭卓(大众传播)、李星怡(媒体经营管理)、黄唯倫(新闻与传播)、隋国澜(大众传播)、张丹(新闻与传播)、刘薇(新媒体与网络传播)、赵晓航(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吴颖媛(新闻与传播)、索天艺(新闻学)、吕祚成(新闻与传播)、蒋佩雯(广告学)、刘晨昕(新闻与传播)二、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推免考试形式为面试,满分100分,其中综合考查30分,英语口试20分,专业考核50分。

三、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推免面试时间学术型硕士: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推免新闻学:9月28日上午8:00-下午传播学一(国际传播、大众传播、编辑出版):9月28日上午8:00-下午传播学二(广告学、媒体经营管理、新媒体与网络传播):9月30日上午8:00-下午专业型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9月29上午8:00-下午四、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推免面试地点:新闻与传播学院113室(待考地点)(北京大学遥感楼东侧,博雅塔南)五、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推免生招生名额:见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网页)六、注意:1、考试时带上身份证、学生证;2、请尚未提交母校推荐免试资格证明信(盖母校教务部红章的原件)、成绩单原件的同学最好考试当天提交。

育明考研:2010年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全解析

育明考研:2010年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全解析

育明教育官网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 、中传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
2010年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解析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观察研究法
第一个名词解释便是方法的,纵观试卷也足见方法在专业一里的重要性。

09的方法的题占到很大部分甚至是喧宾夺主,以至于让我认为今年的方法不会考答题,结果还是考了一个简答一个论述,足见其重要性,横观近几年真题也证明北大出题的基本趋于稳定,每年的方法占50分以上,一到两个名词解释,一个简答一个论述。

该题出处,许静《传播学概论》244页。

(说句题外话,我上面说到了没做过笔记,只是考前做了几个专题,方法的我重点做了好几页,也带了这些东西去考试。

观察研究法这个我也做了,杯具的是我的这个笔记本在考试第一天被我忘在了超市的自助存包处。

第二天考前去拿,那会超市还没开门。

以至于我考前没能看一眼,这个答的不是很好。

许书上的五种观察行为我做了笔记但是没记住也没答,估计答上会加分的)。

2、编码/解码理论
我说有几个名词解释让我发虚,这就是其中一个,因为这个名解我疏忽了,之前总感觉这个考过了(事实上也考过了,01年),所以没有动手去写一写规范下答案,所以答的不是很好。

北大的确是爱考这种相对的概念,列举一下比如信度/效度、编码/解码、隐喻/转喻、能指/所指、。

同等学力新闻传播学复习攻略

同等学力新闻传播学复习攻略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的申硕共勉感言很早以前就答应北师大文教中心老师的约稿了,却迟迟没能付诸行动,抱歉之余不免要找个理由:确实不是没有感触,是因为感触太多无从下笔,再者,目前我还在做论文阶段,还不是最后的胜利者。

如今也是不敢妄言,惟期共勉。

知者不惑——课程学习阶段的感言时常听很多同学抱怨师大开设的课程不针对国家统考,甚至与专业课本身有差距,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

研究生课程班,不是辅导班,也不是培训班。

从这一点上来讲,北师大的课程设置无不是高明。

首先,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学,我们哪个同学不是一路考过来的?而如今你仔细想想,这些考试除了带来分数与升学以外,还有什么?难道我们来读研究生了也还要以应对考试为目的?显然不应该!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真的没有能在四年之内通过国家考试和论文,又不能在课堂上学点知识,那才叫白花钱呢!就新闻专业而言,两年11门50多次课380多课时的课程,从李山老师的《文化概论》到于翠玲老师的《典籍文化》,从毛峰老师的《文明传播》到孙郁老师的《鲁迅研究》,从潘凯雄老师的《选题论》到秦艳华老师的《版权法》,如果你能一路这么学过来,无论是从文化视野上还是在业务知识上,都会有很大提高。

正所谓知者不惑,我们参加课程班学习的目的不能仅仅盯着考试,拿学位,那样风险太高,而只有知识是别人抢都抢不走的。

勇者不惧——国考备考阶段的经验申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国家联考,一旦通过国家考试,就等于成功一大半,而很多同学最担忧的恰恰就是这一关。

我算是同等学力国考中的幸运儿,2009年6月6日第一次参加考试,就两门都顺利通过,而且新闻专业还得了75分。

班里的同学说我怎么复习得这么好,如果你也能像我一样,掌握点复习新闻专业考试的小窍门,我想你也许能得80分以上。

09年3月,这时的我还没有开始复习考试。

某日,我和班长约好一起去他家背题,与其说是背题,倒不如说是商量一下复习对策,因为任何一种考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我们能揣测出题老师的思路,那我们复习起来必然会如鱼得水。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考情分析及经验指导【盛世清北】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考情分析及经验指导【盛世清北】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考情分析及经验指导【盛世清北】【简介】本文重点说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招生变化,复试内容及分数线,参考书,历年真题,盛世清北内部资料,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经验等。

【考情分析】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课历年考试难度大,考的深,考的活,即使是同一本教材,但是掌握程度与考生高校要求不可同日而语。

考什么,怎么考,怎么学,怎么考高分是在报考北京大学考生面前的拦路虎。

因此,考生要了解和掌握北京大学考试风格,考试题型,考试重点,难点,突破跨越顶尖名校的障碍。

由于北京大学考试要求及难度大于其他高校,因此,北京大学专业课程的备考,也可用于其他高校通科目专业课程备考使用。

【2021招生目录】【院系招生变化】对比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年与2020年招生目录,总结出:1、减少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的招生,增加新闻传播学专业招生;2、各专业研究方向不变;3、各专业招生目录备注不变;4、各专业考试科目不变;5、新闻传播学专业招生人数增加6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招生人数减少1人;总数,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招生变化较大,备考考生注意报考。

【复试分数线】【复试内容】一、复试形式:远程网络面试。

二、复试时间:1)新闻学、传播学专业组复试时间:5 月 9 日(周六)上午 8:30 到结束;2)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组复试时间:5 月 10 日(周日)上午 8:30 到结束。

三、资格审查1)新闻与传播学院将在复试阶段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新闻学、传播学专业组资格审核时间:5 月 9 日(周六)上午 8:00 到结束;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组资格审核时间:5 月 10 日(周日)上午 8:00 到结束。

2)往届生需递交“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最后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同时审查最后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持有国(境)外学位证书,需提供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原件审核,同时提交复印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时一位室友曾经说过一句令我推崇备至的话:“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这句话时时告诫我不要做自己的英雄,不要沉湎于文青式的青春期倾诉当中,不要以为自己短暂的人生经历多么瑰丽不同。

因此每当人家请我谈谈考研经历时,我总是三缄其口。

大抵人事,做完后都会觉得往者不堪回首,回首已是无言。

王家卫电影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沟通的不可能实现。

本质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而固执的,所以我并不相信自己敲几个字就能改变你考研的命运。

但任务必须完成,所以在此我简单说一说自己复习考研的一些心得,说者胡诹,听者也不必在意。

本质上,考试是一个技术问题。

只要掌握了这一技术,在自己知识结构内的考试一般都能一次性通过,没有问题。

我们大概都见过那种考试狂人,凡考试必参加,凡参加必通过。

在中国做职业学生,一定得热爱考试。

我在毕业前夕参加了很多考试,外交部的初试、复试,公务员考试,新华社笔试,南方报业笔试,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本专业的毕业考试,很多公司的笔试面试……积累了相当的考场经验。

作为中国的文科学生,你要明白,无论你参加的是高考,研究生考试,还是博士生考试,都得面对两个永恒的科目,英语和政治。

所以,只要很好地掌握这两门,基本上凡文科考试你都能过。

具体到考研,政治和英语两门成绩的分数应该达到150分左右,这个分数会保证你不被第一梯队拉下。

通过定时做历年试题,发现自己达不到这个分数,就再细化 炕 味嘌。

⒂锔拇恚 恢痔庑鸵恢痔庑偷毓ィ 钡轿蘼墼跹 耐 绞跃恚 味嘌∧愣寄茏龅?0分以上,单选都能保证错在3个以内。

复习到后来,能考多少分自己心里应该非常清楚。

我高考实际分数比自己估的高4分,研究生考试实际分数又比自己估的高4分——要做到充分了解自己的实力。

重点说一下专业课。

我新闻学这门专业课是2005年的并列最高分。

我重申两句自己总结过的话,叫做考
北大新闻,期刊比教材重要,业界比理论重要。

我们选择北大,就是因为北大没有参考书目,试题也比较灵活,可以让我们自由发挥。

如果只是为考研而考研,为一个硕士学位,对这个专业并不真正感兴趣,那么我建议考人大武大南大兰大之类的院校,因为之前我就是拿这些学校的历年试题来热身和自测的。

在面对北大的试题仍然觉得无从下手时,人大武大的试题已经做得很溜了。

考北大新闻,要以一个媒介专业人士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对业界和学界动态保持高度的敏锐和热情,因为北大的名解可能就是刚刚发生的媒介事件,譬如有一年的Jayson Blair,譬如去年的匿名消息源,显然是要你联系BBC的凯利事件,要能看出来命题者的用意所在。

但是,我说期刊比教材重要,业界比理论重要,是以你已经翻烂了那几本经典教材,基本理论已了然于胸为前提的,如果你现在不能一口说出党性原则最早是由谁在哪部著作中提出来的,新闻价值的特性有哪几点,那么我们的沟通显然无法实现,因为你没有站在我预设的基础之上。

北大没有书目,但这丝毫也不要紧,参考书可以参考人大和复旦的参考书目,每一块以一本为主力,一本为辅助,参照着看就差不多了。

比如新闻史,我以方汉奇的《中国新闻事业史简编》为主力,以丁淦林的那本为辅助,基本没有失分。

知识就是那么一些,书其实往往大同小异,不必在版本、作者上刻意追求,网上有很详尽的书单,关键是掌握,把厚书变薄。

不要抱怨自己所在的学校考研环境不好。

我所在的上外是去年上海除了军校第二军医大以外就业率最高的高校,比复旦还高,由于就业不错,所以考研风气并不盛,班上就寥寥的几个人懒懒地考着研,还都大多已找好了工作,预备好了后路。

我自己的专业是国际政治,属于跨地跨校跨专业的“三跨”人员,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人考研,没有战友,也没提前听过北大老师的课,没买过笔记之类。

一个人的战役,并不必然就意味着失败。

最后再说一点,就是大文科的概念。

其实文科很多是相通的,我一度在考虑是报考哲学、现代文学、社会学、传播学还是新闻学这个问题上徘徊许久。

不是说这些学科我都懂,只是说这些学科有其共性,我们不应把自己的眼界、知识面局限在一个内容相对较简单的新闻学或传播学当中。

我在考研期间,看了一些书。

我反对功利地看书,于考研有直接关系的就看,没有的就不看。

事实上,层次和境界往往是由一些闲书决定的。

虽然考的是新闻,但如果你看了塔尔蒙《极权主义民主的起源》,柏克的《自由与传统》,甚至是谈狐说鬼的《阅微草堂笔记》之类的“闲书”,你答题的思路或者文笔说不定就会与众不同。

文科重平时的
积累,重阅读的广度,重思想的深度。

已经到了1700多字,该住笔了。

出于对王菲的无比热爱,我以她的一首歌名来命名这篇草就的考经,也希望读者能够笑着看看,看了就忘,就像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生活的方式一样,每个人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考研方式。

考研是一件拼耐力的工作,需要细密的计划,长期的系统复习。

俗话说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只要方法正确,持之以恒,基本都能考上。

以前在论坛里看到过一个帖子,说考研其实不复杂,也不需要多高的水平,只要你真正达到了一个本科生的水平,就能考上,现在看,我赞同这个观点。

不用为考研弄得整个人神神秘秘恍恍惚惚,挥泪告别影院,利刃斩断情丝,悬梁刺股皓首穷经,压抑得仿佛《巴黎圣母院》里的富娄洛主教,完全没有必要。

考研为生活,不是生活为考研。

再说,所谓皇图霸业笑谈中,不胜人生一场醉——即令考不上,又有什么呢?路在脚下,大道无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