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专用道设置标准研究讲解
公交专用道设置条件适用性研究

公交专用道设置条件适用性研究作者:黄娟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年第07期该文分别从新建道路和道路改造两种情况来研究公交专用道设置条件的适用性。
新建道路设计时,仅需考虑机动车道数、公交客流量和公交车流量三个因素;道路改造增设专用道时,还需考虑原有道路横断面形式、中央分隔带宽度及道路饱和度等。
公交专用道;设置条件;适用性公交专用道就是为公共电、汽车所使用,而不允许其它社会车辆行驶的专用车道。
为使设置公交专用道成为可能,同时有效利用道路空间资源,一般认为设置公交专用道的道路单向应具备2条以上机动车道,一条作为公交专用道,其余车道供其他机动车使用,若单向具备3~4条车道更佳。
设置公交专用道的道路,公交车流量应达到一定的标准,一方面应使专用道绿灯信号能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应保证公交车在交叉口前能消除二次排队现象[1]。
1.设置条件介绍根据2004年公安部出台的《公交专用车道设置》(GA/T507-2004)规定,公交专用道设置条件为[2]:城市主干道满足下列全部条件时应设置公交专用车道:①路段单向机动3车道以上(含3车道),或单向机动车道路幅总宽度不小于11m;②路段单向公交客流量大于6000人次/高峰小时,或公交车流量大于150辆/高峰小时;③路段平均每车道断面流量大于500辆/高峰小时。
城市主干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设置公交专用车道:①路段单向机动车道4车道以上(含4车道),断面单向公交车流量大于90辆/高峰小时;②路段单向机动车道3车道,单向公交客流量大于4000人次/高峰小时,且公交车流量大于100辆/高峰小时;③路段单向机动车道2车道,单向公交客流量大于6000人次/高峰小时,且公交车流量大于150辆/高峰小时。
2.设置条件适用性分析公交专用道是城市道路的一部分,其设置受到道路条件的制约,如机动车道数、道路横断面形式、中央分隔带等;同时,也受到交通条件的影响,如公交车流量、公交客流量、道路饱和度等。
公交专用道设置标准研究(DOC)

公交专用道设置标准研究0.引言城市公交专用道是一项改善公交服务、优化道路功能的有效措施,但同时也应看到,如果在公交需求不大的道路设置专用道或者专用道设置不合理,将会造成不必要的道路资源浪费,影响道路使用效率和路权分配的公平性。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道路都适合设置公交专用道,应该根据城市的道路交通情况制定适宜的设置标准,使得专用道设置不仅合理可行而且是必需的。
本文为优化和改善公交服务,对市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标准进行了研究。
1.国外城市公交专用道设置标准分析1.1美国美国公交专用道设置较为广泛,其设置标准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1 美国相关专用道设置标准[1]1.2英国标准英国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标准相对较宽松,主要指标是公交车流量和公交客流量,具体要求如下:✧高峰小时公交车流量达到50辆以上。
✧公交车载客量达每小时2000人以上。
1.3台北标准1)设置需求公交车专用车道设置需求评估,主要依据道路上公交车之行驶班次来界定,台北市订定之标准如下:✧高峰小时单向公交车数至少须60 班次。
✧12 小时单向公交车数至少须400 班次。
2)设置条件道路上之公交车行驶班次符合需求标准后,仍须考虑其道路之几何设施是否可供布设公交车专用车道设置,其设置条件主要依据道路之宽度、布设车道数及可布设公交车专用道之宽度来界定,台北市订定之标准如下:✧有效行车路宽至少30 公尺,或单向行驶道路宽度至少20公尺。
✧车道数单向至少3 车道。
✧使用车道净宽至少3公尺。
若需于前述条件外增设公交车专用道时,由交通工程师认定。
1.4标准改造道路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条件如下:✧公交专用道应设置在公共交通线网的主要干线上,公共汽车流量大于100辆/ h;✧道路单向机动车道至少有两条,道路红线宽度≥40m;✧公交专用道的设置不导致道路整体运输效率的下降。
2.国相关研究国许多专家学者对我国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标准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设置标准和条件。
宁波市中山东路公交专用道设置研究

道 路 与 交 通 工 程 昌 昌
Roa 壤 窭 嚣 En ne i g d gi ern
道后 , 即可 拓宽 m 1条 4m公 交专 用 道 , 断面 4 为 : 2m
为此 , 进 行公 交 专用 道 隔离 时须 满 足 以下 两 点 在
允许 公 交 车在 必 要 时驶 离 专 用道 , 同时 禁 止 社 5 人行 道+ .m 5 4m非 机 动车 道+ 4I 交专 用车 道+ l 功 能 : n公 7n
Re e r h o e t gPu l a p r a i n La ef rZh n s a a n b s a c n S ti b i Tr s o t to n o o g h n Ro d i Ni g o n c n
宁波 老城建 设 中 , 种功 能 在狭 小 的空 间里 重 叠 4快 2慢 的断 面 : 中 , . m 人 行 道 + 1 机 动 车 各 其 55 61 非 2 1 5 n绿化 分 隔带 + 6m 机 动 车道+ .m绿 化 分隔 1 1 5 发展 . 史 名城受 到威 胁 , 市特 色逐 步丧失 。 历 城 随着 机 道+ . i 6m非机 动 车道+ . m人行 道 。因此 , 路段 具备 55 该 动车 数量 不 断 增 长 . 市 核心 道 路 交 通趋 于 饱 和 , 带+ 城
1 0 12 0puh 路 段 饱 和 度 为 0 5 .3 交 叉 口 0 0 c/ : 0 . ~05 . 4 路现 有 三幅式 断 面条 件 , 改建 比较 容 易 , 程量 较 少 , T
平 均为 07 ~1 车 辆平 均行 程速 度 为 l . k / , 中 投资 比较 低 , .5 ; 54 m h 其 建成 后也 便 于交 通管 理 , 省管理 成 本 。 节
城市公共交通专用道设置标准的探讨

!"#$% &’ ()*+,’ !"-’$-.$ /&. 0.1-’ 2#* 3-’)
.9)’: ;<=5>?@,9&)’: A@B5C?B,9& :@BD
E+F?G><@HG &B=I<JH=GK *J@BHLFJG@G=FB #FMM<D<, ’@BC=BD 1!22"3 , #>=B@N
41*".-5"6 *>< LM@BB=BD FO ?JP@B P?H M@B< =H @ Q@=B Q<@H?J< FO <R<S?G=BD P?H LJ=FJ=GKT UFJ G>< H@V< FO J<M=<I=BD ?JP@B GJ@OO=S SFBD<HG=FB @BW <BH?J=BD GF W<I<MFL L?PM=S GJ@OO=S, MFGH FO P=D S=GK >@I< W<H=DB<W HFQ< P?H M@B<H =B F?J SF?BGJKT X?G P<S@?H< G><J< =HB’ G @ ?B=OFJQ W<H=DB HG@BW@JW OFJ P?H M@B< =B F?J SF?BGJK,G>< W<H=DB Q<@H?J<H FO P?H M@B< =H I<JK W=OO<J<BS<T +FQ< P?H M@B<H @J< W=OO=S?MG GF W=HG=BD?=H>T +F, =G =H WF?PGY M<HH GF >@I< G>< =QLJFG@BS< ’ H J<@M=HG=S Q<@B=BD G>@G G>< P@H=H FO <HG@PM=H> G>< HG@G=FBH @BW P?H HL<S=@M Z@K @BW G>< HG@BW@JWH Q?HG P< ?B=O=<WT 7)% 8&.$*6 ?JP@B L?PM=S GJ@OO=S;P?H M@B<;HG@BW@JW
公交专用车道实施方案

公交专用车道实施方案随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公交专用车道成为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公交运行效率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就公交专用车道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旨在为城市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可行的指导意见。
首先,公交专用车道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城市道路的实际情况。
在道路宽度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设置独立的公交专用车道,以确保公交车辆的畅通。
对于道路宽度受限的情况,可以考虑采取时间段划分的方式,将某些道路的车道在特定时间段内划分为公交专用,以满足公交运行的需求。
其次,公交专用车道的实施需要考虑与其他交通设施的配合。
在设置公交专用车道的同时,需要合理规划公交站点的位置,确保乘客上下车的便利性。
此外,还应考虑与交通信号灯、路口标线等交通设施的协调,以确保公交车辆的顺畅通行。
另外,公交专用车道的实施还需要加强对车道的管理和监督。
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公交专用车道的执法力度,严格禁止非公交车辆的非法占道行驶。
同时,还可以考虑利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对公交专用车道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违规行为。
最后,公交专用车道的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对城市交通的整体影响。
在规划和设置公交专用车道时,应充分考虑其对周边道路交通的影响,避免因此引发其他交通问题。
同时,还应考虑公交专用车道的设置对环境、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确保公交专用车道的实施能够在提高公交运行效率的同时,不对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公交专用车道的实施方案需要充分考虑道路实际情况、与其他交通设施的配合、管理和监督以及对城市交通的整体影响。
只有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公交专用车道实施方案,为城市交通管理和公交运行提供有效支持。
城市公共交通专用道的设置研究——以南京市中新路公交专用道设计为例

Su y n t d o Ur a Bu La e e tn b n s n S ti g
—
Ta i g k n Zh n x n o g i Ro d Bu L n De in o Ex mp e a s ae sg fr a l
YE Xi n
( h nxa ol e otes nvri ,N nig 2 0 8 ,C i ) C egin C l g ,Suh at i sy aj 10 8 hn e U e t n a
Absr c : Fo t e s k o r le i u b n ta c c ng sin a d e u i g t d v l p p b i ta t r h ae f ei vng r a r f o e to n ns rn o i e e o u lc
t n p r , ma y i e h v d v l p d u l n . t e a i f lb r t g h fa i i t a d e e - r s ot a n c t s a e e eo e b s a e On h b ss e a o ai t e e sb l y n n c s i o n i
() 3 —4 . 4 :2 9 2 8
卡对公 共交 通提 供 收费 系统 和有效 的客 流分 析 、客 流调查 基础 上 ,尚需 继续 研究其 在 公交 规划 中 的应
用 ,大 力拓展 I 卡数 据 挖 掘新 领域 ,弥补 现阶 段I C C
卡数据 的缺憾 。公 交I 卡 数据 如果 能 真正 用 于公交 C
ra s utr a d t fc rpr e o aj g i . t evs s rf e c fr ra o s u t n n o d t c e n r f po et s f N ni Ct I re a ee n e o ub n c nt ci a d r u ai i n y s r r o
城市公交专用道的设置与设计

城市公交专用道的设置与设计首先,城市公交专用道的设置应考虑道路流量和需求,以确保其能够满足公交车辆的通行需求。
根据道路流量统计数据和公交车服务的重要性,可以确定设置公交专用道的道路段落和路段长度。
通常情况下,高峰期较拥堵的道路应优先设置公交专用道,以提高公交车的运行速度。
其次,公交专用道的宽度应根据道路流量和公交车车流量来确定。
宽度过小会导致公交车与其他车辆相互交错,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而宽度过大则会浪费道路资源。
通常情况下,公交专用道的宽度应在3-4米之间,以保证公交车通行的安全和效率。
另外,公交专用道的设置应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
首先,公交专用道应尽可能的直线和平坦,以减少公交车行驶的阻力和耗能。
其次,公交专用道应与其他车道进行隔离,以确保公交车辆能够独立行驶,避免与其他车辆冲突和堵塞。
此外,公交专用道的设计还应考虑到道路渠化、灯光信号和标志标线的设置,以提高公交车行驶的安全和顺畅。
在公交专用道的设置和设计过程中,还需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市公交专用道应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以确保公交专用道的连通性和覆盖范围。
其次,公交专用道的设置还应与其他交通设施相衔接,如公交站点、停车场和换乘中心等,以提高公交出行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此外,公交专用道的设置还应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的原则,通过合理设置公交专用道,可以减少公交车辆的燃料消耗和排放量,对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交通拥堵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总之,城市公交专用道的设置与设计需要综合考虑道路流量、需求、安全性、连通性和环境保护等多个因素。
只有通过合理的设置和设计,才能充分发挥公交专用道的优势,提高公交车行驶效率和减少公交车拥堵。
公交专用道设置研究

欧洲国家在城市交通规划中也非常注重公交专用道的设置, 例如英国伦敦和法国巴黎等城市的公交专用道网络非常发达 ,有效提高了公共交通的运力和效率。
设置存在的问题
01
缺乏统一规划
一些城市的公交专用道设置缺乏统一规划,导致道路资源浪费,甚至
出现矛盾和冲突。
02
技术支持不足
一些城市的公交专用道缺乏先进的技术支持,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和
交通工程基础
公交专用道的设计和实施需要基于交通工程原理,包括车辆行驶、道路几何 和交通流等方面的知识。
先进的监控和信号控制技术
公交专用道的运行需要依靠先进的监控和信号控制技术,以确保车辆行驶安 全、提高运行效率。
经济可行性
投资成本
设置公交专用道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道路建设、交通监控、信号控制等方面的 建设。
02
公交专用道可以减少公交车与其他车辆的冲突和事故风险,提
高道路安全性和可靠性。
公交专用道可以增加公交车的行驶里程和乘客数量,提高公交
03
车的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
研究建议
增加公交专用道的数量和长度,以提高公交车 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加强交通管理和监管,确保公交专用道的使用 效率和安全性。
推广公交优先政策,减少公交车在道路上的行 驶时间和延误,提高公交车的服务水平和运营 效率。
05
公交专用道设置方案及预期效果
设置方案
方案一:设立全天候公交专用道
在交通高峰期,允许公交车以外的车辆临时借用公交专 用道,以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在交通高峰期设立公交专用道,确保公交车在高峰期时 段内拥有优先通行权
在城市主要交通干道设立全天候公交专用道,确保公交 车在全天候时段内拥有优先通行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交专用道设置标准研究0.引言城市公交专用道是一项改善公交服务、优化道路功能的有效措施,但同时也应看到,如果在公交需求不大的道路设置专用道或者专用道设置不合理,将会造成不必要的道路资源浪费,影响道路使用效率和路权分配的公平性。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道路都适合设置公交专用道,应该根据城市的道路交通情况制定适宜的设置标准,使得专用道设置不仅合理可行而且是必需的。
本文为优化和改善南京公交服务,对南京市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标准进行了研究。
1.国内外城市公交专用道设置标准分析1.1美国美国公交专用道设置较为广泛,其设置标准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1 美国相关专用道设置标准[1]1.2英国标准英国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标准相对较宽松,主要指标是公交车流量和公交客流量,具体要求如下:✧高峰小时公交车流量达到50辆以上。
✧公交车载客量达每小时2000人以上。
1.3台北标准1)设置需求公交车专用车道设置需求评估,主要依据道路上公交车之行驶班次来界定,台北市订定之标准如下:✧高峰小时单向公交车数至少须60 班次。
✧12 小时单向公交车数至少须400 班次。
2)设置条件道路上之公交车行驶班次符合需求标准后,仍须考虑其道路之几何设施是否可供布设公交车专用车道设置,其设置条件主要依据道路之宽度、布设车道数及可布设公交车专用道之宽度来界定,台北市订定之标准如下:✧有效行车路宽至少30 公尺,或单向行驶道路宽度至少20公尺。
✧车道数单向至少3 车道。
✧使用车道净宽至少3公尺。
若需于前述条件外增设公交车专用道时,由交通工程师认定。
1.4昆明标准改造道路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条件如下:✧公交专用道应设置在公共交通线网的主要干线上,公共汽车流量大于100辆/ h;✧道路单向机动车道至少有两条,道路红线宽度≥40m;✧公交专用道的设置不导致道路整体运输效率的下降。
2.国内相关研究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我国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标准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设置标准和条件。
2.1两个约束条件的设置标准1)道路条件:设置公交专用车道的道路,单向应具备两条以上的机动车道,单向具备3~4 条车道更佳。
2)交通条件:设置公交专用车道的道路,公交车流量应占总流量的比例大于20 %。
2.2四个约束条件的设置标准1)路段客流量:是设置公交专用道的基本依据。
[2]路段单向平均公交车的客流量达到2000人次/h,道路单向平均总客流量达到5000人次/h时可考虑设置公交专用道。
2)路段公交车流量:当断面单向平均公交车流量大于50辆/h或高峰小时断面单向公交车流量大于150辆/h时,可以设置公交专用道。
[2]3)路段饱和度:通常认为路段饱和度位于0.5-0.8之间时适合设置公交专用道,低于或高于这一范围则不适合。
4)道路状况:当道路单向机动车车道数达到三条或三条以上,且机动车流量低于该道路的通行能力时,则比较有利于将其中一条车道设置为公交专用道。
此外,为保障公交车道上公交车辆获得一定的速度,道路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需要有物理隔离(如栅栏或绿化带),且平交路口平均间距最好大于500m,道路两侧的商业活动也需较少。
2.3五个约束条件的设置标准从公交专用道对交通状况的影响来看,其实施有如下5个前提条件,但并不是5个条件均满足才设置公交专用道,如果其中的道路几何条件、公交客流量、车流量3个主要条件具备时就可考虑设置公交专用道。
1)道路的几何条件:道路必须具有双向四车道及以上的条件,但从专用道实施后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来看,最好在双向六车道及以上的道路上才设置公交专用道。
2)断面的公交客流量:公交优先不是单纯“公交车的优先”,而是使用公交车出行的人的优先。
所以,在选择实施公交优先道时,应优先考虑客流量大的地段。
3)断面的公交车流量:如果路段断面的公交车流量过小,设置公交专用道将是不可取的,在道路高峰小时间单向公交车数达到90~100辆时,可以考虑实施公交专用道。
4)社会车辆占总流量的比例:由于设置公交专用道后,使得社会车辆可选择的通行空间减少,为了避免因车道不足而导致社会车辆出现饱和度过大甚至堵车的现象,在设置公交专用道时,还应考虑社会车辆在路段交通流中所占的比例。
5)公交车行程车速:判断现状道路是否要实行公交优先措施,还可以选择公交车辆的行程速度来作为指标之一有关经验表明,公交车时速低于18km/h 时应考虑设置公交专用道。
2.4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公交专用车道设置标准》[4]2004年公安部发布的《公交专用车道设置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507-2004)中规定了公交专用车道设置条件:1)城市主干道满足下列全部条件时应设置公交专用车道:✧路段单向机动车道3车道以上(含3车道),或单向机动车道路幅总宽不小于11m;✧路段单向公交客运量大于6000人次/高峰小时,或公交车流量大于150辆/高峰小时;✧路段平均每车道断面流量大于500辆/高峰小时。
2)城市主干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设置公交专用车道:✧路段单向机动车道4车道以上(含4车道),断面单向公交车流量大于90辆/高峰小时;✧路段单向机动车道3车道,单向公交客运量大于4000人次/高峰小时,且公交车流量大于100辆/高峰小时。
✧路段单向机动车道2车道,单向公交客运量大于6000人次/高峰小时,且公交车流量大于150辆/高峰小时。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公交专用车道设置》中提出的设置条件并非强制性的标准,只是参考标准。
3.南京市公交专用道设置的标准研究3.1对国内外设置标准的思考1)对专用道设置约束条件的认识从国内外有关设置标准和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不同城市和地区的设置条件各不相同,这与这些城市的交通特性和理念有关的。
大部分城市都要求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公交车流或客流条件、道路尺度条件。
其中公交车流与公交客流通车是密切相关的,客流决定的车流。
而道路条件中的宽度要求与车道数是相关的。
2)对专用道设置条件阈值的思考设置专用道的道路条件要求基本统一,一般城市要求都需要双向6车道以上或单向3车道以上。
但在公交车流和客流方面的要求相差较大,这也反映了不同城市的公交客流状况的差异。
3)主要结论公交专用道设置标准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道路尺度条件和公交客流/车流条件。
公交客流、车流条件需要根据城市自身的道路交通流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
3.2南京公交专用道设置条件分析1)道路条件从公交优先的角度,公交需求大的道路即可设置专用道,但考虑到其他社会车辆的通行及公平性原则,设置专用道还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益。
从现状南京主城道路交通流构成看,许多道路中公交车流量比例在20%左右(按标准小汽车折算),80%为其他社会车辆,其中出租车比例也较高,多数在超过20,社会车辆比例约为60%左右。
从车流量比例构成看,公交车流量略低于道路机动车流量的1/3,单纯从车辆占用道路资源的角度看,拿出1/3的车道数供公交使用相对合理,如道路只有双向4车道,设置双向的公交专用道后,对社会车辆的通行影响将较大,因此,从专用道实施后的可靠性和可行性看,建议在双向六车道以上的道路上设置公交专用道。
表2 南京主城区道路交通流车型构成表(单位:%)备注:表中的车型全部折算为标准小汽车。
2)公交流量条件就公交车流量而言,如果公交流量或公交出行比例过小而设置公交专用道,则很可能出现公交专用道被闲置,造成道路资源浪费,同时会加剧其他车道交通拥堵现象。
公交优先不是单纯“公交车的优先”,更是使用公交车的“人”的优先,所以南京的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标准应综合考虑道路公交车流量和公交客流情况。
表3 南京市主要道路的公交流量[5]图1 断面公交车流量与公交客流比例的关系图图2 断面公交车流量与公交客流关系图从南京市道路公交客流与车流统计分析看,当高峰小时断面公交客流达到100辆/h时,一般道路单向的公交客流量均达到3000人次/h以上,而道路公交客流占机动车道断面客流的比例一般都超过50%,即有一半以上的客流为公交出行,公交客流占了道路机动车道客流的主要部分。
因此,此时应该为大部分的市民公交出行提供优先通行权。
4.南京公交专用道设置建议通过对南京市道路交通条件的调查分析及对国内外城市公交专用道设置标准的参考研究,分别从公交需求和道路条件两个基本因素考虑制定南京公交专用道设置标准。
考虑道未来南京主城区轨道线网密度较高,许多主干路公交需求大、道路条件较好将敷设轨道线路,而部分道路条件相对较差的次干路公交需求也较大,但没有轨道交通的覆盖,因而从公交长远发展需要看,远期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标准也需要根据发展需要和形势有所差别,因此本次专用道标准设置考虑了近远期的发展要求。
建议南京市设置公交专用道的道路应满足下表基本条件。
表4 南京市公交专用道设置标准参考文献:[1] 易汉文,刘有军.城市公共交通专用道规划与设计[J],武汉城市建筑学院学报,1999,V ol.16(3):1-5[2] 叶欣,陈学武,李文勇.城市公共交通专用道的设置研究与应用[J],中国市政工程,2006(2):16-19.[3] (美)罗伯特·瑟夫洛.公交都市[M].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4] 公交专用车道设置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507-2004),2004[5] 南京市统计年鉴2010[M],南京市统计局主编,南京:南京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