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三江图文详解之欧阳家百创编

合集下载

笠翁对韵三江(2)图文详细讲解

笠翁对韵三江(2)图文详细讲解
成语故事】
曾母投杼
从前,曾参住在鲁国费地,费地有一个人与曾参同名同姓,他杀死了一个人 。有人就跑来告诉曾参的母
亲说:’曾参杀了人!”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不会杀人的。”说完,便只管织自己的布。过了一会,别人
又跑来说:’曾参杀人了 ! ”曾参的母亲还是照常织自己的布。又过了一会,别人又跑来说 :曾参杀人了 ! ”曾
参的母亲听到 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曾母害怕了 ,扔掉织布机的梭子,翻墙逃走了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言可畏,流言说得人多了就能使人相信。也就是谣言传播开来,便会迷惑人心。
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舡。
明词义】
幢幢(音床):朦胧的样子。
揽辔:控制马匹缰绳。曹植赠白马王彪诗: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音池锄)。”晋刘琨扶风歌:揽辔命徒侣,吟 啸绝岩中。”舡船只。
酒量微酣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
明词义】
酡:
(tu0),饮酒后脸色变红,将醉。例:〜颜。〜然。
香尘没印玉莲双:晋石崇豪富骄奢,多蓄婢妾,布香尘于地,令诸姬行其上,以试鞋底之大小。玉莲,比况女人的 脚。双(原字为左足右双)(音双),徘徊竦立。引申为脚。竦(sbng耸),⑴恭敬,肃敬;⑵同悚”,害怕、恐 惧。
颜对貌,像对庞,,古时用人力拉的车,步辇,古代皇帝乘坐的人力拉的车。徒杠,徒是徒步行走的意思,杠
(音纲,古有此音),本指抬轿用的杠棒,这里借代轿子,徒杠就是轿子。杠还有桥意,〈玉篇?木部》:杠,石杠, 今之桥也。”正字通?木部》:杠,小桥谓之徒杠,谓衡木以度也。”焦循正议:凡独木曰杠,骈木者曰桥。”徒杠, 只可容人步行通过的木桥 。
停针对搁杼,意懒对心降
明词义】
停针:停针是停止刺绣等女红的意思。可能出自唐代诗人朱绛的春女怨》:独坐纱窗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欲

笠翁对韵(三江四支)说课讲解共31页

笠翁对韵(三江四支)说课讲解共31页
笠翁对韵(三江四支)说课讲解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1
0










膝之Leabharlann 易安。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笠翁对韵三江全文解释

笠翁对韵三江全文解释

笠翁对韵三江全文解释
《笠翁对韵》,又称《笠翁出韵》,是一首古典诗词,唐代大诗人李白作,主要讲述了笠翁一家从北宋回归南宋,其光荣英勇的一段历史历程。

诗歌全文:
笠翁从北宋回归南宋,立足西湖,三罗衣裳。

渔舟遥洒双淮浦,今朝斩榆魏山樱。

英雄诗家耀山城,落梅香飘入风霜。

笠翁锡雪终古今,翠华高脩事英豪。

笠翁,指的是笠翁子游,一个史实人物,他的一家盛况于当时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他起初住在北宋,后经过多年的奋斗,最后回到南宋,他家置身于西湖,拥有三属于自己的罗衣裳,可见其财富实力有多么之强。

此时此韵,笠翁把新国度南宋的进展作点睛之笔,又引用渔舟拥洒双淮浦、今朝斩榆魏山樱等典故,来写他英勇英雄把握机遇,治理国家的崇高事业,将笠翁子游贴切描绘出来。

最后,以一句豪饮七七回而结尾,表达了他结束历程、照着前人道路继续前行的决心。

用"笠翁锡雪终古今,翠华高脩事英豪"这几句,李白把笠翁的历史作为古今的表征,用美丽的端庄语言,告诉大家:笠翁
子游所为属无比高贵,永不褪色!
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中诗。

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不仅仅记载了笠翁子游,还成为一首传诵发扬民族英雄事迹的赞美之辞,要激励人们坚定信念、担负光荣使命,努力谱写辉煌的未来的史诗。

笠翁对韵 三江(拼音+详解)

笠翁对韵  三江(拼音+详解)
玉 盏 ,宝 烛对银 釭 。朱漆槛,碧纱 窗 。舞 调 对
ɡ ēqiānɡ xīnɡhàntuīmǎwǔ jiànxiàzhùlónɡpánɡ s ì shōul i èɡuóqúnwánɡ
歌 腔 。兴 汉推马武,谏夏著 龙 逄 。四 收 列国 群 王
f ú sānzhùɡāochénɡzhònɡ d í xiánɡ kuàfènɡdēnɡtái xiāos ǎ xiān j ī qín
三 江 1页
《笠翁对韵 上卷》之“三江”(二)
yánduìmào xiànɡduìpánɡ b ù niǎnduì t ú ɡānɡ tínɡzhēnduì
颜对 貌 , 像 对 庞 。步 辇 对徒 杠 。停 针 对
ɡ ē zhù y ì lǎnduìxīnxiánɡ dēnɡshǎnshǎn yuèchuánɡchuánɡ lǎnpèi
伏,三筑 高 城 众 敌 降 。跨 凤 登 台,潇洒仙姬秦
nònɡy ù zhǎnshédānɡdào yīnɡxiónɡtiān z ǐ hànliúbānɡ
弄 玉; 斩 蛇 当 道,英 雄 天子汉刘 邦 。
【注释】 玉盏(zhǎn):盏,器皿,盛装液体的日常器具,多用在古诗词及小说中代 指酒杯。 银釭(gāng):釭,烛台。银釭指银白色的灯盏。 兴汉推马武:马武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将军,为东汉王朝的兴盛立下了汗马功 劳。 谏夏著龙逄(páng):龙逄,即关龙逄,传说是夏桀(jié)王的大臣。他 见夏桀无道,淫侈暴虐,曾强力谏争,结果被夏桀处死。 四收列国:指宋代大将曹彬带兵收复西蜀、南汉、南唐、及北汉等五代时的 地方割据政权,帮助宋太祖统一了天下。 三筑高城:唐代大将张仁愿,中宗朝人,曾统领朔方军与突厥族的侵扰进行 斗争,使突厥不敢过山牧马。筑三受降城,以阻止北方来犯之敌。 跨凤:弄玉故事,见东韵其三“凤翔”二句注。秦穆公女楼上吹箫,与夫萧史 跨凤升仙而去。 斩蛇:《史记 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初起,酒醉夜行,先行者报告说有长 蛇 拦 路 ,刘 邦 上 前 杀 死 长 蛇 ,路 遂 通 。后 有 一 老 太 婆 在 斩 蛇 处 夜 哭 ,人 们 询 问,她说是自己的儿子是白帝子变化为蛇,被赤帝子杀害了。这可能是当时 拥护刘邦的人编造出来的迷信故事。

笠翁对韵(三江)PPT课件

笠翁对韵(三江)PPT课件
2021
金盘:亦作“ 金柈 ”。 金属制成的盘。餐具。
玉盏:亦作“ 玉琖 ”。 亦作“ 玉醆 ”。玉 饰的酒杯。
金盘 玉盏
2021
银釭(音刚):银白色的 灯盏、烛台。
2021
朱漆:红颜色的油漆。朱:大红色。槛:栏杆。
【文化】 朱门
中国古代等级森严,朱门就是等级的标志。朱红 大门是古代天子专用的颜色,汉代丞相、太尉和汉 以后的三公官署避用朱门,厅门涂黄色,以区别于 天子。朱漆大门曾是至尊至贵的标志,不能随便使 用。
2021
sì shōu liè guó qún wáng fú 四 收 列 国 群 王 服, sān zhù gāo chéng zhòng díxiáng 三筑高 城 众 敌 降。 kuà fèng dēng tái xiāo sǎ xiān jī qín nòng yù 跨 凤 登 台, 潇 洒 仙 姬 秦 弄 玉 。 zhǎn shédāng dào yīng xióng tiān zǐhàn liú bāng 斩 蛇 当 道 ,英 雄 天 子 汉 刘 邦。
2021
四收列国群王伏:据旧注,这句说的是北宋初 大将曹彬,他曾同潘美等将帅一道,伐灭了后 蜀、南汉、南唐、及北汉等五代时的地方割据 政权,帮助宋太祖统一了天下。
【小故事】 曹彬称病 宋将曹彬攻打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即将攻克的时候,
突然说生病了。所有的将领们非常惊讶,全部都来看望病情, 希望能早日康复。曹彬说:“我的病不是打针吃药能治好的, 只有你们大家共同表态,发誓在城攻下的时候,不滥杀一个人, 那么病就好了。”将领们答应了,立即烧香发誓,第二天曹彬 就说他的病好了。到了金陵攻克的时候,城中十分安定,百姓 如同平常一样。
潇洒:自然大方 ,不呆板。姬:对女子的美称。

笠翁对韵三江(2)图文详解

笠翁对韵三江(2)图文详解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

【明词义】庞:面庞。

步辇对徒杠:辇(音捻),古时用人力拉的车,步辇,古代皇帝乘坐的人力拉的车。

徒杠,徒是徒步行走的意思,杠(音纲,古有此音),本指抬轿用的杠棒,这里借代轿子,徒杠就是轿子。

杠还有桥意,《玉篇•木部》:“杠,石杠,今之桥也。

”《正字通•木部》:“杠,小桥谓之徒杠,谓衡木以度也。

”焦循正议:“凡独木曰杠,骈木者曰桥。

”徒杠,只可容人步行通过的木桥。

【看图片】步辇轿子八抬大轿停针对搁杼,意懒对心降。

【明词义】停针:停针是停止刺绣等女红的意思。

可能出自唐代诗人朱绛的《春女怨》:“独坐纱窗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

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

”搁杼:杼是织布用的梭子,搁杼即放下梭子,与停针可以成对。

心降:降(音祥),安稳、平和,心降就是心里安稳、平和。

《诗•召南•草虫》:“我心则降。

”【成语故事】曾母投杼从前,曾参住在鲁国费地,费地有一个人与曾参同名同姓,他杀死了一个人。

有人就跑来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不会杀人的。

”说完,便只管织自己的布。

过了一会,别人又跑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还是照常织自己的布。

又过了一会,别人又跑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曾母害怕了,扔掉织布机的梭子,翻墙逃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言可畏,流言说得人多了就能使人相信。

也就是谣言传播开来,便会迷惑人心。

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舡。

【明词义】幢幢(音床):朦胧的样子。

揽辔:控制马匹缰绳。

曹植赠白马王彪诗:“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音池锄)。

”晋刘琨扶风歌:“揽辔命徒侣,吟啸绝岩中。

”舡:船只。

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

柳堤:植有柳树的堤岸。

唐白居易《湖亭晚归》诗:“柳堤行不厌,沙软絮霏霏。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仆人催促怕晚了天色,柳堤儿上把瘦马儿连忙解。

”村尨:尨(音忙),长毛狗,或说杂色的狗。

拼音版笠翁对韵.最新版可打印之欧阳家百创编

拼音版笠翁对韵.最新版可打印之欧阳家百创编

李渔,字笠鸿、适凡,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氏。

《笠翁对韵》是训练儿童作诗对句、掌握格律的读物,它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笠翁对韵》,共二卷,上卷为上平声各韵,下卷为下平声各韵,共三十韵。

以联对形式介绍各韵中常用字及对仗方法。

欧阳家百(2021.03.07)(上卷)一y ì东d ōn ɡ天ti ān 对du ì地d ì,雨y ǔ对du ì风f ēn ɡ。

大d à陆l ù对du ì长ch án ɡ空k ōn ɡ。

山sh ān 花hu ā对du ì海h ǎi 树sh ù,赤ch ì日r ì对du ì苍c ān ɡ穹qi ón ɡ。

雷l éi 隐y ǐn 隐y ǐn ,雾w ù濛m éng 濛m éng 。

日r ì下xi à对du ì天ti ān 中zh ōn ɡ。

风f ēn ɡ高ɡāo 秋qi ū月yu è白b ái ,雨y ǔ霁j ì晚w ǎn 霞xi á红h ón ɡ。

牛ni ú女n ǚ二èr 星x īn ɡ河h é左zu ǒ右y òu ,参sh ēn 商sh ān ɡ两li ǎn ɡ曜y ào 斗d òu 西x ī东d ōn ɡ。

十sh í月yu è塞s ài 边bi ān ,飒s à飒s à寒h án 霜shu ān ɡ惊j īn ɡ戍sh ù旅l ǚ;三s ān 冬d ōn ɡ江ji ān ɡ上sh àn ɡ,漫m àn 漫m àn 朔shu ò雪xu ě冷l ěn ɡ渔y ú翁w ēn ɡ。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三江 )之欧阳计创编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三江 )之欧阳计创编

上:三江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蓉裳对蕙帐①,玉斝对银釭②。

青布幔,碧油幢③,宝剑对金缸④。

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⑤。

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⑥。

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⑦。

【注释】①蓉裳:绣有芙蓉花的衣裳,这里指绣有荷花的衣裳,比喻高洁;蕙帐:用惠草做的帷帐,比喻芳美.②(jiǎ)斝:古代一种铜制的饮酒的器具。

(gāng)釭:灯。

意思为镶嵌在车(gǔ)毂之中的用来插车轴的铁制套环。

③幢:古代一种用羽毛作装饰的用于仪仗的旗帜。

又指佛教用物经幢。

经幢有两种:在圆形的长筒状的绸伞上书写佛经叫经幢,在圆形石柱上雕刻佛经叫石幢。

此字还另有一个意思,指张挂于车或船上的帷幕,属于去声绛韵。

这里是用前者的读音、后者的意思来构成对仗,是“借对”的一种。

④釭:原文作“缸”,疑误。

东汉刘熙的《释名》说,函谷关以西的方言,称箭簇为“釭”。

金釭,金属铸成的箭睐,只有此义方能与“宝剑”构成对仗。

【原文】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

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

【译文】楼和阁相对,户和窗相对,浩瀚的大海和滾滾的长江相对。

蓉裳和蕙帐相对,玉制的酒器和银制的灯盏相对。

青色的布幔,碧绿的油幢,青绿色的油布帷幕,锋利的宝剑和金色的酒缸相对。

⑤社稷:国家。

社和稷分别指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庙,是国家最重要的神庙,故用以代指国家。

利口:能言善辩的嘴,代指只说不做的清谈家。

家邦:国家。

邦:国。

【原文】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译文】忠诚之心能使江山安定,尖利的嘴使国家毁灭。

⑥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后汉书•马武传》。

世祖,指光武帝刘秀,因其为首推翻了王莽建立的新朝,建立东汉,恢复了刘姓的天下,故被称为中兴之主。

马武字子张,骁勇善战,刘秀在一次宴会后,曾独自与马武一起登上丛台,延请马武为将军,率领其精锐部队渔阳上谷突骑。

马武十分感激刘秀的知遇之恩,所以忠心不二,在战争中功勋卓著。

刘秀称帝后,马武被封为捕虏将军扬虚侯,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

欧阳家百(2021.03.07)
【明词义】
庞:面庞。

步辇对徒杠:辇(音捻),古时用人力拉的车,步辇,古代皇帝乘坐的人力拉的车。

徒杠,徒是徒步行走的意思,杠(音纲,古有此音),本指抬轿用的杠棒,这里借代轿子,徒杠就是轿子。

杠还有桥意,《玉篇•木部》:“杠,石杠,今之桥也。

”《正字通•木部》:“杠,小桥谓之徒杠,谓衡木以度也。

”焦循正议:“凡独木曰杠,骈木者曰桥。

”徒杠,只可容人步行通过的木桥。

【看图片】
步辇轿子八抬大轿
停针对搁杼,意懒对心降。

【明词义】
停针:停针是停止刺绣等女红的意思。

可能出自唐代诗人朱绛的《春女怨》:“独坐纱窗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

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


搁杼:杼是织布用的梭子,搁杼即放下梭子,与停针可以成对。

心降:降(音祥),安稳、平和,心降就是心里安稳、平和。

《诗•召南•草虫》:“我心则降。


【成语故事】
曾母投杼
从前,曾参住在鲁国费地,费地有一个人与曾参同名同姓,他杀死了一个人。

有人就跑来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不会杀人的。

”说完,便只管织自己的布。

过了一会,别人又跑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还是照常织自己的布。

又过了一会,别人又跑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曾母害怕了,扔掉织布机的梭子,翻墙逃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言可畏,流言说得人多了就能使人相信。

也就是谣言传播开来,便会迷惑人心。

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舡。

【明词义】
幢幢(音床):朦胧的样子。

揽辔:控制马匹缰绳。

曹植赠白马王彪诗:“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音池锄)。

”晋刘琨扶风歌:“揽辔命徒侣,吟啸绝岩中。

”舡:船只。

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

柳堤:植有柳树的堤岸。

唐白居易《湖亭晚归》诗:“柳堤行不厌,沙软絮霏霏。

”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仆人催促怕晚了天色,柳堤儿上把瘦马儿连忙解。


村尨:尨(音忙),长毛狗,或说杂色的狗。

《诗•召南•野有死麕》:“勿使尨也吠。

”此处泛指狗,村尨即村狗。

麕,㈠(音军),兽名,即“獐”;㈡(音群),成群地,通“群”。

酒量微酣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 。

(双)
【明词义】
酡:(tuó),饮酒后脸色变红,将醉。

例:~颜。

~然。

香尘没印玉莲双:晋石崇豪富骄奢,多蓄婢妾,布香尘于地,令诸姬行其上,以试鞋底之大小。

玉莲,比况女人的脚。

双(原字为左足右双)(音双),徘徊竦立。

引申为脚。

竦(sǒng耸),⑴恭敬,肃敬;⑵同“悚”,害怕、恐惧。

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明词义】
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节水:见一东韵“题红”注。

丹枫诗:(唐)僖宗时,于祐于御沟拾一红叶,上题诗句,祐亦题其上,云:“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上流,为宫女韩夫人得之。

后为夫妇。

韩题诗云:“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

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今称红叶媒。

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古代神话传说,帝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居住在洞庭之山,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二妃尽日啼哭,泪洒竹上,竹尽斑,这就是今天的湘妃竹。

湡(音鱼)江,水名。

【看图片】
三寸金莲娥皇女英红叶题诗·韩宫女
【我是故事大王】
红叶题诗
据<流红记>载:唐僖宗时,有一名叫于佑的书生傍晚漫步在皇城中的街道上,天气已是深秋,夕阳残照,秋风萧瑟,落叶纷飞,于佑心中不禁充满了客居异乡的悲伤情感。

他来到御河岸边正撩水洗手,却又望着从宫城中飘流而下的落叶发起愣来。

突然,不远处水面上一片又大又红的树叶引起了他的注意,叶面上好像有几行墨迹。

他赶忙将这片红叶捞出水面,上面果然题有四句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于佑把红叶带回住处后放在书箱中,每天都拿出来欣赏吟诵,越来越觉得红叶美艳可爱,题诗清新意深。

他想:“红叶是从宫城禁庭中飘流出来的,上面的诗一定是宫中一位美人所写的。

我一定要把红叶珍藏起来,这也是我将来美好回忆中的一件纪念物。

”由于一段时间来于佑对红叶日夜思虑,面容消瘦了很多。

他的好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后,劝他忘掉红叶题诗,不要再胡思乱想。

一天夜里,于佑又躺在床上彻夜未眠。

天亮后,他急忙到外面找到一片又大又红的秋叶,在上面题了二句诗:“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他拿着红叶来到御河上游的宫城前,看着自己题诗的红叶在御河中飘流进宫城。

后来,于佑多年参加京城科举考试都没能考中,就投奔到河中府(治所在今山西省永济县)权贵韩泳门馆担任文书职务,手头上钱财也渐渐宽裕,但已经无心再去科举应试。

过了几年后,韩泳召见于佑说:“皇帝宫城中有三十多个宫女被逐出宫,让她们各自嫁人,其中一名韩夫人和我是同族。

她进宫很多年了,现在从禁庭中出来后就投靠到我家里。

我考虑到你已年过三十,还没有娶
妻;独身一人,也没有官职和家产,生活上很清苦孤单。

现在韩夫人自己私房银子不下千两,她本来就是清白人家的女子,年龄刚刚三十岁,长得姿色出众。

我给你二人说亲,把她嫁给你,怎么样啊?” 于佑这时赶忙从坐位上离开,向韩泳伏地跪拜说:“我是一个穷困书生,寄食于您的门下。

自己一无所长,不能报答您的恩德。

现在又对我如此厚爱,更是受之有愧!”于是韩泳吩咐手下人安排嫁娶礼仪,为于佑和韩夫人举行了婚礼。

婚后,韩氏在于佑书箱中发现了红叶,她十分惊异,说:“这红叶上的诗是我作的,夫君是怎么得到的?” 于佑就把得红叶事详细讲给了妻子。

韩氏又说:“我在宫城御河里也捡到了一片题句的红叶,不知道是宫外何人所写。

”她打开自己的衣箱取出了一片红叶,于佑接过来一看上面的题句就连声说:“这是我题的!”夫妻二人各持一片红叶相视无言,感慨万端,禁不住泪水夺眶而出。

红叶题诗:唐代宫女良缘巧合的故事。

比喻姻缘的巧合。

湘妃竹的传说
相传尧舜时代,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条恶龙,住在九座岩洞里,经常到湘江来戏水玩乐,以致洪水暴涨,庄稼被冲毁,房屋被冲塌,老百姓叫苦不迭,怨声载道。

舜帝关心百姓的疾苦,他得知恶龙祸害百姓的消息,饭吃不好,觉睡不安,一心想要到南方去帮助百姓除害解难,惩治恶龙。

舜帝有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是尧帝的两个女儿。

她们虽然出身皇家,又身为帝妃,但她们深受尧舜的影响和教诲,并不贪图享乐,而总是在关心着百姓的疾苦。

她们对舜的这次远离
家门,也是依依不舍。

但是,想到为了给湘江的百姓解除灾难和痛苦,她们还是强忍着内心的离愁别绪欢欢喜喜地送舜上路了。

舜帝走了,娥皇和女英在家等待着他征服恶龙、凯旋的喜讯,日夜为他祈祷,早日胜利归来。

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燕子来去了几回,花开花落了几度,舜帝依然杳无音信,她们担心了。

娥皇说:“莫非他被恶龙所伤,还是病倒他乡?”女英说:“莫非他途中遇险,还是山路遥远迷失方向?”她们二人思前想后,与其呆在家里久久盼不到音讯,见不到归人,还不如前去寻找。

于是,娥皇和女英迎着风霜,跋山涉水,到南方湘江去寻找丈夫。

翻了一山又一山,涉了一水又一水,她们终于来到了九嶷山。

她们沿着大紫荆河到了山顶,又沿着小紫荆河下来,找遍了九嶷山的每个山村,踏遍了九嶷山的每条小径。

这一天,她们来到了一个名叫三峰石的地方,这儿,耸立着三块大石头,翠竹围绕,有一座珍珠贝垒成的高大的坟墓。

她们感到惊异,便问附近的乡亲:“是谁的坟墓如此壮观美丽?三块大石为何险峻地耸立?”乡亲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们:“这便是舜帝的坟墓,他老人家从遥远的北方来到这里,帮助我们斩除了九条恶龙,人民过上了安乐的生活,可是他却鞠躬尽瘁,流尽了汗水,淌干了心血,受苦受累病死在这里了。

”原来,舜帝病逝之后,湘江的父老乡亲们为了感激舜帝的厚恩,特地为他修了这座坟墓。

九嶷山上的一群仙鹤也为之感动了,它们朝朝夕夕地到南海衔来一颗颗灿烂夺目的珍珠,撒在舜帝的坟墓上,便成了这座珍珠坟墓。

三块巨石,是舜帝除灭恶龙用的三齿耙插在地上变成的。

娥皇和女英得知实情后,难
过极了,二人抱头痛哭起来。

她们悲痛万分,一直哭了九天九夜,她们把眼睛哭肿了,嗓子哭哑了,眼泪流干了。

最后,哭出血泪来,也死在了舜帝的旁边。

娥皇和女英的眼泪,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还有血红血红的,这便是“湘妃竹”。

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纹,传说是二妃在竹子抹眼泪印上的;有的竹子上鲜红鲜红的血斑,便是两位妃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