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公开课) 教学设计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深度备课整理(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大赛获奖案例)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深度备课整理(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大赛获奖案例)《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深度备课整理●教学设计一.研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2)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加深对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1)对比化学平衡的概念逐渐形成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概念,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借助实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运用“平衡观、微粒观、实验观”等化学基本观念,引领学生从微观本质上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和移动,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掌握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探究方法及其在化学问题研究中的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逐渐形成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2)了解并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说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沪科版化学课本第七单位《探究电解质溶液的性质》第一节“电解质的电离”的讲授内容。
在研究本节课内容时,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将化学平衡的思想引入到电解质溶液系统中,从而认识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过程的差异,并由此由此从是否存在电离平衡的角度深入的认识了电解质。
同时,“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模型的树立,也为学生运用化学平衡常识说明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反应、盐类水解、电解等情形奠定了基础。
在研究本课时,学生已经具备了电解质、化学平衡的常识。
学生的思考具有一定自力性和主动性,已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但是学生关于观察与思考的结合、比较的条件掌握,归纳的思维周密性等方面都存在缺乏需求教师加以引导。
且高一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上课积极性高,同时学生关于着手的实验探究有着浓厚的乐趣,这统统为讲授的开展供给了支撑。
二.讲授重难点1.重点:证明弱电解质的电离是一个可逆过程2.难点:通过探究分歧身分对弱电解质电离的影响证实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存在说明:本节课较为常见的设计,是通过比较强弱电解质的电离动作,发现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的化学事实,说明弱电解质电离是一个可逆过程,进而引导学生用化学平衡的模型研究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重点在于探究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身分。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学案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学案第26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纲要求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K a、K b)进行相关计算。
考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弱电解质(1)概念(2)与化合物类型的关系强电解质主要是大部分离子化合物及某些共价化合物,弱电解质主要是某些共价化合物。
2.弱电解质的电离概念(1)电离平衡的建立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强等),当弱电解质电离产生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达到了平衡。
(2)电离平衡的建立与特征①开始时,v(电离)最大,而v(结合)为0。
②平衡的建立过程中,v(电离)>v(结合)。
③当v(电离)=v(结合)时,电离过程达到平衡状态。
3.外因对电离平衡的影响(1)浓度:在一定温度下,同一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越易电离。
(2)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
(3)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时,可使电离平衡向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方向移动。
(4)化学反应: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的物质时,可使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如:以0.1 mol·L-1 CH3COOH溶液为例,填写外界条件对CH3COOH CH3COO-+H+ΔH>0的影响。
(1)强电解质稀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稀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2)氨气溶于水,当NH3·H2O电离出的c(OH-)=c(NH+4)时,表明NH3·H2O电离处于平衡状态(×)(3)室温下,由0.1 mol·L-1一元碱BOH的pH=10,可知溶液中存在BOH===B++OH-(×)(4)电离平衡右移,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一定减小,离子浓度一定增大(×)(5)25 ℃时,0.1 mol·L-1 CH3COOH加水稀释,各离子浓度均减小(×)(6)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弱电解质的电离度一定增大(×)解析(2)NH3+H2O NH3·H2O NH+4+OH-,NH3·H2O电离出的c(OH-)与c(NH+4)永远相等,不能表明NH3·H2O电离处于平衡状态。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人教版):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第51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复习目标] 1.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2.理解电离常数的含义,掌握电离常数的应用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考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1.电离平衡的建立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强等),当弱电解质电离产生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达到了平衡。
平衡建立过程如图所示:2.电离平衡的特征3.外因对电离平衡的影响(1)以0.1 mol·L-1 CH3COOH溶液为例,填写外界条件对CH3COOH(aq)CH3COO-(aq)+H+(aq)ΔH>0的影响。
改变条件平衡移动方向n(H+) c(H+) 导电能力加水稀释向右增大减小减弱加入少量冰醋酸向右增大增大增强通入HCl(g) 向左增大增大增强加NaOH(s) 向右减小减小增强加CH3COONa(s) 向左减小减小增强升高温度向右增大增大增强(2)分别画出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和pH随加水体积变化的曲线。
答案1.弱电解质溶液中至少存在两种共价化合物分子()2.氨气溶于水,当NH3·H2O电离出的c(OH-)=c(NH+4)时,表明NH3·H2O电离处于平衡状态()3.一元弱碱BOH的电离方程式为BOH===B++OH-()答案 1.√ 2.× 3.×1.能证明蚁酸(HCOOH)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A.H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B.0.1 mol·L-1 H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HCOOH溶液与Na2CO3反应生成CO2D.常温时0.1 mol·L-1 HCOOH溶液的pH=2.3答案 D解析A、B项,只能证明蚁酸具有酸性,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错误;C项,只能证明蚁酸的酸性比碳酸强,错误;D项,溶液的pH=2.3,说明HCOOH未完全电离,正确。
2.H2S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2S H++HS-和HS-H++S2-。
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弱电解质的电离”

微粒的 电离及程度 微粒的种
来源
离子反应 类和数目
平衡原理 微粒之间相互 离子反应 作用和影响
溶质
溶剂
教学安排
问题3: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除水垢,谁的效果更好呢? 任务3:评估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除水垢,谁的效果更好? 活动:
1.1演示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 5mL 0.5mol/L 盐酸和醋酸 分别与足量的CaCO3粉末反应, 测定集气瓶中压强的变化。
3 、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 (1)宏观(化学实验)认识、微观探析物质,并运用化学符号表征,初步感受 “宏微符三 重表征”的化学科学思维方式。 (2)能正确阅读化学图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除水垢为主线,采用任务驱动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逐步发展学生对“微粒观”的认 识。 (4)在教学设计上,将内容问题化、问题任务化、任务活动化。 (5)利用“微粒观”结合电离、离子反应、化学平衡相关知识,建构模型认知,初步形成 分析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相关问题的一般思路。
“教-学-评”一体化。
10
1.2预测结果: (1)说说你的理由。
(2)通过比较两幅曲线图,得出什么结论?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课堂小结: 分析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相关问题的一般思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微粒的 电离 微粒的种
来源
离子反应 类和数目
溶质
溶剂
平衡原理 离子反应
微粒之间相 互作用和影 响
案例说明
1 、教材分析 弱电解质的电离”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作用。承上,是对《化学1》模块中电解质、非电解质、电
4、注重“教、学、评”一体化 通过提问、点评,追问等让学生对弱电解质的认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应用的学习质量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复习课教学设计)

() 1作品压缩成 rt a 文件 。 () 2 进入“ 学生上传资料 ” 网页 , 按要求上传
压缩包文件 , 写上作品标题和创作感言。
“ 版面的美 观”创作技术 ”作 品创新 ” “ “ 四方面对 佳作品投上一票 。
学生从专题学 习网站的“ 协作学习” 目里 栏 全面地点评 。 学生组 内放映组员 的作品 ,观看动作按钮 参赛作 品进 行客观 、 其他学 生补 充点评 。 欣赏上传 的其他 电子 刊作 品, 在线发表评论 、 评 的链接效果 ,展开讨论进行 比较后选择较好的 第五环节 : 填写评 价表 , 品投票 , 出最 分和投票 。 作 选 作品上传 。 ・ 佳作 品。( 九分 钟 ) 宣布 比赛结果 。( 一分钟 ) 评选 出罹优 秀的 3展示 作 品 , 价 总结 ( . 评 一个 作品展 示、 点 师 :请 同学们仔细阅读 电子 刊评 价量规表 作 品 , 给予 表扬 , 肯定学生 的成绩 , 发学生 的 激 评、 评分后 再 进行 另一 个作 品的展 示 、 点评 、 分 ) 评 的各项 评价 标准 , 然后公 平 、 正地 填写 评价 创作兴趣 。 公 ・ 第 三环节 : 展示作品。( 选三组, 两分钟) 每组 表, 根据 具 体 的评 价 标 准 给作 品打上 相应 的 课堂总结 , 布置课后任务 。( 一分钟 ) 师 : , 面是 各组作 品展示时 间 , 们来 好 下 我 分数 。 师: 这节课 我们运用 “ 动作按钮 ” 进一步 完 看提 交 的作 品 。 学生打开 “ 电子刊评价 量规表 ” 阅读并填 善 了电子 刊, , 同学们的作品无论从主题的选定 、 教师放映上传 的电子刊 ,提醒学生观看其 写评价表 。 内容和版 面结构 。 内容的表现 、 版面 的结 构 , 还是从创 作技术 、 作 师 :欣赏和评价上传到学 习网站 “ 协作学 品创新 等方面都达 到了 电子 刊 的评 价标准 , 有 第四环节:点评”学生互评作品。( “ , 五分钟 ) 习” 目且未在课堂展示 的电子刊作品 , 栏 从所有 些作品的排版和效果设置还有待改进 ,请 同学 师 : 他组 成员 点评展 示 的作 品 , 出展 上传 的电子 刊作 品中选 出最喜欢 的作品 。 请 指 们在课后对照评价标准修改作品 。
高中化学:3.1《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一、教学设计本章引言开门见山地指明了即将进一步研究的知识范围——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并简要揭示了应用这类反应的广泛领域,给人以开阔的视野,感受到天地之间的生态平衡、自然奇观、矿产资源以及许多现代科技的应用都与离子的存在、迁移和物质间的转化有着密切联系。
使学生意识到:整个自然界实际就是各类物种相互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的平衡体系,而离子平衡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种理念在教学中的贯彻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阔思路、完善知识体系是有帮助的。
从具体知识结构来看,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是研究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各种变化的理论基础,而电离理论又是联系化学平衡与溶解平衡的纽带。
因此,本节知识对于后续章节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节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电解质有强弱之分”;二是“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并存在着电离平衡。
要求学生在已经学过化学平衡理论并了解电解质发生电离和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弱电解质与酸、碱、盐在物质类别方面的联系,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本节教学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本节教学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学建议如下:1.新课导入。
可以依据引言选择几幅有代表性的画面展示自然奇观和科技时事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为什么说地球上广阔的水域是离子反应广泛存在的先决条件,为什么说离子反应是了解生命过程的基础,以及研究离子反应在现代化工生产和环保建设中有何意义。
2.【实验3-1】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是本课的基本要求,实验中应强调以下知识点:(1)HCl和CH3COOH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能发生电离;(2)镁无论是与盐酸还是醋酸反应,其实质都是与溶液中的H+反应;(3)由于酸液浓度、温度、体积均相同,且镁条的量也相同,因此,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只能是溶液中c(H+)的大小,通过对溶液pH的测定也能证实这一点;(4)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向他们说明pH的实际意义是指溶液中c(H+)的负对数,以利于学生对盐酸中HCl的完全电离有更为确切的理解。
(完整版)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教学设计(教案)
c(H+)醋酸中c(H+)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展示、填空:
相同浓度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
c( H+,盐酸) c( H+,醋酸)
醋酸在水溶液中电离虽然氯化氢和醋酸都是电解质。
但是由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它们在水中的电离程度是有区别的。
为了描述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在化学上,将电解质再分类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板书)一、强弱电解质
像氯化氢一样,在水溶液中,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
而像醋酸一样,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
下面咱们就以氯化氢和醋酸为例,来分析、对比一下强弱电解质的异同点。
(列表对比)
强弱电解质和其他类别的物质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些常用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分类举例说明)醋酸在水中部分电离产生了H+和CH3COO-,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
CH3COOH → H+ + CH3COO—
那么,溶液中是否存在H+ 和 CH3COO—离子结合成CH3COOH的过程呢?
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阅读以下资料并进行分析:
在一定量1mol/LHCl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固体,经科学方法测定混合溶液中c(H+)小于1mol/L。
请分析其原理。
混合溶液中存在较多的离子有H+、 Cl-、 Na+和 CH3COO-。
H+在水中不会与Cl—结合,也不会与Na+结合,那就只可能与CH3COO—结合了!这个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高一化学系列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教学设计第一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电解质的电离A .液态HCl 、固态NaCl 均不导电,所以HCl 、NaCl 均是非电解质B .NH 3、CO 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 3、CO 2均是电解质C .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D .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答案】C【解析】该题主要考查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标准。
判断某化合物是否为电解质,应从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判断;另外从物质分类来看,酸、碱、盐均为电解质。
【对应练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B .氨、二氧化碳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C .液态氯化氢、固体氯化钠都不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非电解质D .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非电解质 【答案】D【解析】判断物质是否为电解质,一看物质类别必须是化合物(酸、碱、盐、水等),选项A 不正确;二看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选项C 不正确,选项D 正确;三看溶于水时若与水反应,其溶液导电可能是非电解质,选项B 不正确。
分析学情,及时评价,调控课堂,巩固所学。
活活活动一、认识电解质的电离 【过渡】同学们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知道金属导电的原因就是存在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发生定向移动,电子的定向移动就形成了电流。
因为电子是带负电的,所以电子的流向与电流方向是相反的。
那么,为什么电解质的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会导电,如氯化钠溶液能导电,而氯化钠固体不导电呢?固体和溶液有什么区别呢?【问题1】阅读教材P15页第3、4、5自然段,观察图1-10、1-11,探究固体NaCl 的溶解及熔化的微观过程,回答NaCl 固体溶于水能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播放并引导讲解氯化钠固体溶于水的微观过程。
【投影】通过微观探析,化抽象为具体,从宏观到微观,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化学物质导环节三、电离及电离方程式【学生1】①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会生成钠离子和氯离子,并且钠离子和氯离子均被水分子包围,形成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从而破坏了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原有的静电作用力,变成了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见教材图1-10、图1-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设计者:工作单位:
课时:第一课时课型:复习课
课题: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一、高考分析: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始终是高考中的热点内容,在高考试题中所占比例较大,涉及内容较多,且与其他基本理论原理及元素化合物联系较紧密。
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考查多在第Ⅰ卷中出现,如2009山东理综15、2009宁夏理综11、2009四川理综12、2009上海化学14,17、2009海南化学6等。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也往往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如2009全国Ⅰ理综6、2009全国Ⅱ理综10、2009北京理综11、2009天津理综4、2009重庆理综10、2009上海化学20等。
盐类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的考查形式多样灵活,既有选择题,也有填空题,如2009安徽理综13、2009江苏化学13、2009广东化学9,18、2009天津理综2、2009海南化学4、2009山东理综27等。
二、高考考纲要求:
1.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三、教学重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
四、教学难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
五、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