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PPT课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别的小组重1kg的物品。 ③掂过了1kg的物品,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发现?
巩固应用
× 一个苹果重150千克。( ) √ 一个足球重500克。( ) × 一只小羊重15g。( ) √ 爸爸的体重有70千克。( ) × 1千克的铁比1千克棉花重一些。( )
4200g < 5kg 100kg < 1吨 30kg > 8000g
算一算
学校食堂运来5吨大米,用掉 2600kg, 剩下的还够3天用完,剩下的平均每天食用 多少千克?
5吨 = 5000kg 5000-2600=2400(kg) 2400÷3=800(kg)
答:剩下的平均每天食用800kg。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克
千克
克
克
总结
掌握克和千克之间的换算。能够正确的 使用千克和克来表示物体的质量,能够 比较一些质量的大小。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克、千克的认识
学习目标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知道千克和 克之间的换算。
2. 能够正确的使用千克和克来表示物体的 质量,能够比较一些质量的大小。
辨一辨
× 1. 一只公鸡一次能吃50kg大米。( ) √ 2. 一头肥猪重150kg。( ) × 3. 5个桃子重1g。( ) √ 4. 一辆货车载重量为8吨。( ) × 5. 1千克葡萄比1千克苹果轻一些。( ) √ 6. 一头大象重6吨。( )
比一比
2kg > 800g 5吨 = 5000kg 800g < 2吨
巩固应用
一个乒乓球重 一个西瓜重 一包方便面重 小东的体重
20千克 100克
西师大版数学三上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整理与复习教案

西南师大2021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整理和复习(一)教材分析《整理和复习》是西南师大2021课标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内容,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它既是表内乘法的进一步发展,又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重要基础。
内容包括四道习题和练习七,通过这些内容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口算、笔算、估算的计算方法。
并侧重于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的选择。
经过对本单元知识的整理和复习,查漏补缺,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
学情分析我执教的班级是城乡结合部的孩子,由于大部分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较低,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来自课堂、来自学校。
因此一定要在课堂中,让孩子们熟练运用计算算理、算法,这样才能使孩子在家练习时减少阻碍。
而且三年级孩子,正处在小学阶段的过渡期。
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是这个阶段孩子普遍特点,但这些孩子接受新事物能力极强,有利于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塑造。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时我设计了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
如小组合作学习、微视频教学、闯关练习等环节,让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从此,喜欢数学,爱上数学。
设计思路整理与复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单元内容进行整理;二是结合习题复习,巩固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法的算理、算法及问题解决中计算方法的选择;三是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策略的选择能力。
通过单元整理复习,一方面巩固所学的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信息技术的应用贯穿课堂始终,例如:在课开始时,利用教学助手手机拍照上传功能,将学生作品上传至白板上,更直观的展示学生作品;在教育云平台直接下载微课,方便快捷,缩短备课时间,通过微课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练习中设计闯关环节,使用教学助手小组加分工具,激发了学生练习的兴趣。
信息技术的使用,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衢州市第一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一 克、千克、吨知识点 西师大版

一克、千克、吨**知识点**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00。
1吨 =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千克:称一般物品的质量或称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
用 kg 表示克: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用克作单位,用 g 表示。
它们的进率是 1000,即 1千克 =1000克 1kg=1000g。
克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把千克换算成克,就是在克数末尾添上 3个 0;把克换算成千克,就是在克数末尾去掉 3个 0。
称很重的或大宗的物品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可以用字母“ t ”表示。
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 1000,即 1吨 =1000千克 1t=1000 kg。
把吨换算成千克,就在数字的末尾加上 3个 0;把千克换算成吨,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练习题**5吨44千克=_千克 2吨834千克=_千克 7吨9千克=_千克3吨62千克=_千克 6吨29千克=_千克 7吨650千克=_千克4吨157千克=_千克 2吨40千克=_千克 8吨931千克=_千克**参考答案**5吨44千克=5044千克 2吨834千克=2834千克 7吨9千克=7090千克3吨62千克=3062千克 6吨29千克=6029千克 7吨650千克=7650千克4吨157千克=4157千克2吨40千克=2040千克8吨931千克=8931千克1 / 82 认识万以内的数(认识一万)项目内容1.写数。
二百三十四写作:( ) 八百写作:( )四百七十写作:( ) 一百零一写作:( )2.思考:2个一千是多少呢?3.你知道一万有多大吗?分析与解答:(1)摆一摆,数一数。
一个一个地数数时,要注意到九和十的拐弯处的读法和写法。
一个一个地数……9989,( ),( ),( ),( ),( ),( ),( ),( ),9998,( ), ( )。
(2)在计数器上表示。
在计数器上拨出9999,再加上1,就是( )。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单元 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 整理与复习

课件PPT
易错提醒
判断:400×8的结果是320。 ( ×)
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 时,先把多位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 数相乘,再在所得的积的末尾添 上和多位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
课件PPT
学以致用
1.飞机每时飞行830千米,3时大约飞 行多少千米?
830接近800。
解: 830×3≈2400(千米)
先计算4只青蛙每天吃多少害虫, 再和1只啄木鸟吃的害虫数相加。
解: 75×4=300(只) 300+300=600 ( 只 )
学以致用
课件PPT
5.李阿姨要买5盒牛肉干,带500元够吗?
将5盒牛肉干的总价与500比较
解: 105×5=525 ( 元 ) 525>500,不够。
课堂小结
你还有哪些问 题不明白吗?
探究新知
笔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时, 分别用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个位、 十位或百位上的数,在计算过程中 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探究新知
运用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 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要仔 细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合 适的算式,最后再进行计算。
典题精讲
1.口算。
90×8= 6×400= 800×4= 解题思路:
学以致用
课件PPT
2.学校买9个篮球,每个83元,一共需 要多少元钱?
求9个83是多少。
解:83×9=747(元)
学以致用
3.一只黄鹂5天能吃多少只害虫?
课件PPT
求5个12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解:120×5=600(只)
学以致用
4. 1只啄木鸟和4只 青蛙每天最多可以 吃多少只害虫?
课件PPT
我准备写在下 面问问老师。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专项知识点西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专项知识点西师大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计算题。
1. 直接写得数。
0.2+0.9= 2.5﹣1.8= 4.3+0.5= 8.7﹣5.7= 6.7﹣3.4= 5.8+1.1= 8.5﹣2.4= 2.5+3.5=5﹣3.6= 5.3+2= 4.1+2.28= 10﹣7.4=2. 直接写得数。
32×20= 106÷2= 217÷7= 1.6+2.4=21.4-7.8= 84÷4= 250×4= 1-0.7=3. 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33×10= 70×40= 20×50= 30×25= 22×30= 25×40= 30×40= 80×40= 14×10= 88×10=4. 用递等式计算。
720÷8-45 150-25×6 (86+14) ×85. 列竖式计算。
36×58= 962÷4= 307÷2=85×26= 3.6+8.9= 10-2.7=二、根据题意填空。
1. 150千克比200千克少________克。
2. 12吨=(_______)千克 6吨325千克=(________)千克9000千克=(_______)吨3.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5平方米=________平方分米 600平方分米=________平方米4平方分米=________平方厘米 7000平方厘米=________平方分米4. 两个整数,和为37,较大个的一个比较小的大11,这两个整数分别是(____)、(____)。
5. 一头棕熊重400千克,10头同样的棕熊重____吨。
6. 秋游时,同学们购买了2箱矿泉水,每箱24瓶,每瓶3元,一共花了(____)元。
西师大版2024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质量评估课后提升练习考试

西师大版2024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质量评估课后提升练习考试姓名:_______ 班级:_______ 满分:(100分+2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根据题意填空。
1. 用2,3,5,0可以组成(______)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2. 一张名片厚约1毫米,100张名片叠在一起厚约(_____)厘米。
3. 河里有鹅鸭若干只,其中鸭的只数是鹅的4倍,又知鸭比鹅多27只,鹅有_____只,鸭有_____只。
4. 四个小朋友看同一本故事书,玲玲看了36页,小敏比玲玲少看8页,兰兰看的比玲玲和小敏看的页数和多2页,小丽看的比玲玲的3倍少14页。
(根据上面的条件,算一算,把表格填写完整)5. 某工程队开凿隧道,今年三月份共开凿隧道868米,平均每天开凿(______)米。
6. 24支球队分成8个小组比赛。
(1)每个小组有(______)支球队。
(2)小组内每2支球队进行一场比赛,每组要进行(______)场比赛。
7. 一个桃子约重100克,(_______)个这样的桃子约重1千克。
8. 一本故事书的价钱是7.85元,也就是(____)元(____)角(____)分。
二、选择题。
1. 1吨棉花和1000克铁来比()A.一样重B.1吨棉花重C.1000克铁重D.无法比较2.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环形跑道一圈200米,50圈是1千米。
B. 环形跑道一圈250米,4圈是1千米。
C. 环形跑道一圈400米,2圈是1千米。
3. 一块菜地的面积约是100()A. 平方分米B. 平方米C. 平方厘米4. 2千米是()米的5倍。
A. 10B. 500C. 4005. 某种商品现在的单价是原来的2倍,原来购买该种商品30件的钱,现在可以买()件.A.60B.15C.无法确定6. 下面说法是正确的是()A.边长4cm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B.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周长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
C.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必刷)

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在计算49÷7+5时,要先算()法。
A.除B.加C.无法确定2.一本84页的课外书,小刚已经看了42页,剩下的想6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A.84-42÷6B.(84-42)÷6C.42-84÷63.比较下面的质量,最重的是()。
A.5050千克B.5吨500千克C.590千克4.6+6÷6+6的得数是()。
A.1B.8C.13D.125.90-54÷6=()A.81B.36C.95D.96.一筐橘子,连筐重45千克,卖掉一半后还剩25千克,筐重()。
A.5千克B.15千克C.25千克D.45千克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2千克铁比2千克棉花重。
()2.80是8的10倍。
()3.1千克的铁比1千克的棉花重。
()4.1千克的糖和1000克的铁一样重。
()5.86g=0.086kg。
()6.500克+500克=1000克,也就是1千克。
()三.填空题(共9题,共23分)1.42除以6的商是(),再加上13得()。
2.□□÷5=16……□,余数最大是(),这时被除数是()。
3.60-40÷8这个算式里计算时要先算()法。
4.30减去20除以5的商,差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
5.8000克=()千克 1千克-500克=()克6.(15-6)÷(12-9)=()7.猜一猜,是几?(1)8+8+8=8×()(2)9×7-9=9×()(3)7×8+7=7×()8.填一填。
1千克=()克2000克=()千克7千克=()克8000克=()千克9.在括号内填上+、-、×、÷、<、>或=。
6()6=9()4 64()8=88()7=15 76-(32+4)()487()1=7 20()5=15四.计算题(共2题,共8分)1.计算。
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解析答案

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花店里有95朵花,每6朵扎一束;最多能扎成()束。
A.15B.16C.172.小红买了5支铅笔花了10元,一支钢笔5元,小红买1支铅笔和1支钢笔需要花()元钱。
A.10B.6C.15D.73.计算“19×(3+6)”的正确结果是()。
A.63B.171C.1144.二年级一班同学排队回家,站了6队,每队8个同学,其中有30个女同学,男同学有多少个?正确算式是()。
A.8-30÷6B.8×6+30C.8×6-305.小军在计算60÷(4+2)时,把算式抄成60÷4+2,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差()。
A.8B.7C.56.同学们参加体操比赛,男生32人,女生24人,每8人一组,可分成()组。
A.8B.13C.4D.7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2千克的棉花比2000克的铁重。
()2.5+2×8=?这道题应先算加法,最后得数为56。
()3.比6个7多7的数是47。
()4.一个数的4倍是48,这个数是12。
()5.口算15×6时,可以先算10×6=60,再算5×6=30,60+30=90,所以15×6=90。
()6.甲数是80,乙数比甲数的2倍还多15,乙数为多少?列式为(80-15)×2。
()三.填空题(共9题,共22分)1.实验小学课外兴趣活动分三个组,其中摄影组有12名学生,美术组的人数是摄影组的3倍,合唱队的人数比前两组人数的总和还多4人,合唱队有()人。
2.60减去16的差除以7,列综合算式:()。
3.23-12÷6×3=()4.果园里原来有7行桃树,每行8棵,后来又栽了2行,现在一共有()棵桃树。
5.24×3-18×2=()6.在横线上填上“千克”或“克”。
150________ 1________13________ 4________220________ 16________7.在括号内填上+、-、×、÷、<、>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
【知识要点】:
1、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有克、千克、吨。
2、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
3、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也叫公斤,千克用字母kg表示。
1kg=1000g
4、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用字母t表示。
1t=1000kg
5、相邻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40个25千克的学生重1吨。
1T=1000kg 1kg=1000g
6、换算:单位相互换算的方法
(1)把吨化成千克,千克化成克,是用吨数或千克数乘进率1000。
(2)把千克化成吨,克化成千克,是用千克数或克数除以进率1000。
口诀:小换大减三个0,大换小加三个0
如:把克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吨去掉3个0,把吨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克加上3个0。
7、重量的大小比较
记忆: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
【应用】
1、1枚2分硬币重1克;一袋食盐重500克,2袋食盐重1kg。
1个鸡蛋的重量大约是50g,1个苹果的重量大约是250g。
2、5本数学书的重量大约是1kg。
1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25kg,4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
是100kg,40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一头大象约重6吨。
3、计算:1吨+3000千克=()吨,方法是当相加或相减的数单位不一样时,要先换成统
一的单位后在计算。
注意:1㎏棉花和1㎏铁一样重。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知识要点】:
(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1.口算: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先计算0前面的两个数的积,再数一下
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成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注意进位。
2.估算:方法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做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
一般是先找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再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注意结果要用≈。
书写格式:86×45≈4500
3.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乘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
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注意计算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计算时注意两点:
一是连续进位时容易出现以下错误⑴忘记加进上来的数。
⑵加错进上来的数。
⑶错把进上来的数当做因数去乘。
二是三位数(中间有0)与一位数的乘法,要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当与中间
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的积就是0,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则必须加上。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不
进位(包括十位上相乘进位来的数),积就是三位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要
进位,积就是四位数。
【0和1的运算】任何数加减0都得原数。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0除以任何数(不包括0)都得0。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任何数除以1都得原数。
口诀:
1、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任何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不能作除数。
2、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要比除数小。
3、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4、被减数=差+减数
(二)解决问题
1、“乘加”的题型总的座位数=台上的座位数+台下的座位数
2、“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积“的题型。
剩下的相片数=相片总数-装入相册的相片数
3、“两积求和”的题型。
这类应用题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答这类应用题要明白第一步求什么,
第二步又要求什么,只有这样才算真正明白了题意。
4、生活实践题:解答这类题应先计
算后比较。
(1)租车:师生共80人,大客车限乘客30人,面包车限乘客20人,租一辆大客车50元,租一辆面包车35元,怎样租车合算?
(2)够不够问题:2名教师和31名学生参观海洋馆,用300元买门票够吗?成人票15元,儿童票8元。
注意:1、速度×时间=路程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2、一个来回=2次一趟=2次往返一次=2次3、(关于“大约)
应用题: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
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
求近似数,用估算。
→(≈)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
第三单元东、南、西、北。